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栖禅暮归书所见二首 【宋】唐庚 其一
雨在时时黑,春归处处青。山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 其二
春着湖烟腻,晴摇野水光。草青仍过雨,山紫更斜阳。 【注】“栖禅”是惠州的一座山。“小寺”指栖禅寺。
1、宋诗讲“理趣”,试分析“山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一句蕴含的“理趣”。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石鼻城① 苏轼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注】①石鼻城即宝鸡东北30里的武城镇,相传是诸葛亮所筑,曾是蜀、魏的战场。
2.宋诗富含理趣,常在具体的形象中蕴藏抽象的哲理。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哪些理趣?
三、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3.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①(其一) 黄庭坚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②化枯枝。 湘东一目③诚堪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①任公渐:任渐,黄庭坚的好友。②蜩甲:用《庄子》佝偻丈人承蜩的典故。丈人一心捕蝉,竟把身子当枯树,手臂当树枝。③湘东一目:南朝梁湘东王萧绎,自幼盲一目。围棋中,棋子在棋盘上围成的空白交点称为目。围棋需有两目才能成活,一目就是死棋。
4.这首弈棋诗颔联和颈联分别写出了怎样的理趣?请简要赏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癸丑春分后雪 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注】作于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苏轼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5.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诗中的理趣。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答元珍①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②,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宋仁宗景祜三年(1036年),诗人因直言进谏被贬峡州夷陵县令。次年,任峡州军事判官的朋友丁宝臣(字元珍)写了一首题为《花时久雨》的诗送给他,欧阳修便写了这首诗作答。②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至景祜元年(1034年), 诗人曾在洛阳任西京留守推官,领略了当
地牡丹盛况,写过《洛阳牡丹记》。洛阳以牡丹花著称,《洛阳牡丹记.风俗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
6.宋诗讲究理趣,请结合这首诗的颔联和尾联,谈谈其中所含的理趣。
七、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7.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理趣。 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1】 黄庭坚 其一
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隐【2】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 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 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其二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3】化粘枝。 湘东一目【4】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释:【1】任公渐:任渐,黄庭坚的好友。【2】坐隐:与下文“手谈”都指下围棋。【3】朝甲:蝉蜕。【4】湘东一目:南朝梁湘东王萧绎,自幼盲一目。围棋中,棋子在棋盘上围成的空白交点称为目。围棋需有两目才能成活,一目就是死棋。
8.这两首诗都富含理趣,请结合第一首诗的尾联和第二首诗的颔联,分别对此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
1、上句回望所失,下句前行所遇,一方面怅然若失,一方面欣然而遇。不必为所失怅然,前路会有惊喜。(得失之间,总有转机。不必为一时得失悲喜。)
2.首联借石鼻城古今变迁,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颔联借南北旅人来到石鼻城感受差异,表明角度不同导致体验不同:末两联借石鼻城两侧景色和旅人感受的变化,形象地表达逆境会转为顺境的信念。 3.秦诗之理趣:作者阐发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阴也足以怡人。
元词之情趣:作者用“绿窗犹唱”“花落”“ 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怅惘意绪。
4.(1)颔联:揭示了做事需凝神专注、投入忘我的道理。“心似蛛丝游碧落”的比喻,写出下棋者殚精竭虑,和思绪的飘荡、灵动;“身如蜩甲化枯枝”借用《庄子》中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写出下棋者意志集中,已达忘我之境。用生动的形象揭示出深刻的道理。 (2)颈联:揭示了做事须意志坚韧、从容乐观的道理。“湘东一目诚甘死”借用南朝梁湘东王萧绎的典故,写出下棋只剩一眼的危机情形;“天下中分尚可持”笔锋突转,指出只要不轻言放弃,精心运筹,仍有平分天下的希望。将局势的危急和弈棋者的坚持努力进行对比,借弈棋者心理状态揭示出深刻的道理。
5.①自然造化变幻无常,世事难料,要时刻准备着。即使是在已经很暖和的时候,也要准备着御寒的衣物。仕途也易起风波,要有心理准备。②遭遇变故不要气馁,要懂得坚守,乐观豁达。诗中的梅花傲然挺立,令雪花自惭形秽。暗示了作者要坚守气节。
6.(1)颔联描绘出一幅“残冬早春图”——早春时节,虽然雪压桔枝,但经冬的红桔却依然挺立枝头;尽管雷声让人感到寒冷,但竹笋却即将破土而出。这一联写景之中含理趣:在逆境中,唯有坚持才能迎来转机,唯有希望才能拥有未来。(2)尾联抒发诗人的豁达之情:自己已经赏玩过冠绝天下的洛阳牡丹,尽管偏远的山城时至二月仍春风未至、春花未开,那又何妨?不如慢慢等待春的到来吧。这一联抒情之中含理趣:一个人应该有开阔的眼界和心胸,才能在局促之中显胸怀,失意之时显风度,才会在众人失望放弃之时珍惜当下,相信未来。 7.春水上涨,没过桥面;阻断了前行的道路。正当游人无法过去之
际,一只小船从绿荫深处撑过来,诗句告诉人们,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趣。 8.第一首诗尾联,作者有慨叹也有议论,他一边下棋,一边在留心棋给人的启示。“骄兵必败”“多疑必失”,这既是作者在棋局上的自我提醒,也是他感悟出的人生哲理。第二首诗颔联,作者通过比喻描绘下棋者,“心似蛛丝游碧落”写下棋者思绪的飘荡、灵动,“身如蜩甲化枯枝”写下棋者意志的集中,已达忘我之境。作者借此生动地揭示了做事需凝神专注、投入忘我的道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