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文(含解析)

2021-09-10 来源:客趣旅游网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

(2018.12)

第I卷(选择题,共计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下面经纬网方格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四幅图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网方格中,面积最大的是( ) A. ①点所在的方格 B. ②点所在的方格 C. ③点所在的方格 D. ④点所在的方格 2. 图中④点在③点的( )

A. 西北方 B. 西南方 C. 东南方 D. 东北方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本题考查地球地图的基础知识,经纬网。四幅图相隔的经纬度相同。地球上不同经线上相隔相同的纬度,距离相等,但是在不同的纬线上相隔同样的经度距离不一定相等。因为纬度越高,纬线圈长度越短,所以四幅图中,所在纬度最低的,表示的面积最大。B选项位于赤道附近,纬度最低,表示的面积最大。所以选择B选项。 【2题详解】

先定南北方向:④点经纬度(50°E,20°N)在③点(20°S,10°W)的北方;后定东西,④点在③点的东方。综合以上分析④点在③点东北方,答案选D。

- 1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下列各地可能会有河流发育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4. 图中山峰M与P地的高差可能为( ) A. 150米 B. 280米 C. 380米 D. 420米

5. 该地将在E点和H点之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最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 A. 方案1 B. 方案2 C. 方案3 D. 方案4 【答案】3. C 4. B 5. A 【解析】 【3题详解】

河流一般发育于山谷地带,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凸向高处的为山谷,凸向低处的是山脊。图中只有丙是山谷,故答案选C,其余三处都在山脊,不可能有河流发育。 【4题详解】

M海拔(500米—550米),P处海拔(200米—250米),故其高差为(250米—350米),只有B接近,答案选B。 【5题详解】

比较四方案知,方案1大致沿等高线延伸,修筑工程量较小,且路线距离近,是比较合理的方案。方案2和方案3都有与等高线相交、垂直的线路,坡度大,工程量大,不合理,方案4线路太长,工程量大,不合理。

下图所示区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风情浓郁,自然资源诱人,历史上冒险家、商贾来往不断。读该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 2 -

6. 下列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乙海域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处 B. 地形主要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C. 河流水量小,多外流河 D. 年降水量较大,森林茂密

7. 图中H国是该地区的重要国家,经济相对发达。下列对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水源缺乏 B. 主要以黄色人种为主,信仰伊斯兰教 C. 位于两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 D. 位于波斯湾沿岸,有利于石油的输出 【答案】6. B 7. D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甲是里海,乙是波斯湾。图中乙海域位于印度洋板块,A错;当地地形主要以山地和高原为主,B对。河流水量小,多内流河,C错;年降水量较小,多荒漠戈壁,D错。 【7题详解】

H国是伊朗,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水源缺乏,A错;主要以白色人种为主,信仰伊斯兰教,B错;位于两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是伊拉克,可排除C;位于波斯湾沿岸,有利于石油的输出,D正确。

陕西靖边波浪谷是北方典型的丹霞地貌,由一种在内陆盆地发育的红色砂岩形成。读该地区地貌景观图,回答下面小题。

- 3 -

8. 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 A. 沉积岩、褶皱 B. 岩浆岩、褶皱 C. 沉积岩、断层 D. 岩浆岩、断层 9. 图中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 岩石风化和冰川侵蚀 B. 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 C. 岩石风化和生物作用 D. 风力侵蚀和冰川侵蚀 【答案】8. A 9. B 【解析】 【8题详解】

红色砂岩是沉积岩,从图中可以看出岩层有明显的弯曲,岩层没有断裂位移,故A正确,C错。BD排除。 【9题详解】

陕西没有冰川,故AD排除。陕西靖边丹霞地貌是中国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这里不仅有历史古战场的硝烟和城郭遗迹,更有让人惊叹的丹霞奇观波浪谷。在数千万年的风力和雨水的冲刷下才显露出来形成孤立的山峰和形态各异的奇岩怪石。故B正确,C错。

读甲、乙两图,甲图中Q地全年受某风带的影响,乙图为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 4 -

10. 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P地全年昼夜温差大

B. E→F→G→H自然带更替表现为干湿度地带性分异 C. E和F两处都是多雨区,但降水类型不同 D. F处的平均雪线高度高于G处

11. 当甲图中P地受到乙图中的F控制时,下列说法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P地气候炎热干燥 ②西西伯利亚平原昼长夜短 ③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 ④Q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G处 ⑤北半球60°N附近海洋上出现低气压中心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⑤ D. ③⑤ 【答案】10. D 11. B 【解析】

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及特征,主要气候类型及成因,区域地理特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0题详解】

根据材料,甲图中Q地常年受某风带影响,结合纬度判断,是盛行西风带。Q地气候类型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不是地中海气候,所以P地是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昼夜温差大,冬季昼夜温差小,故A错;E→F→G→H 自然带更替表现为纬度地带性分异,B错。E处是多雨区,E处多对流雨,F处受副高控制是少雨区,C错。F处纬度低,气温高,山地雪线高度高于G处,D对。 【11题详解】

根据纬度,乙图中F是副热带高气压带。若此时甲图所示地区受乙图中“三圈环流”的F控制,则地中海气候此时是夏季,P地气候炎热干燥,①正确。南半球是夏季,北半球是冬季,西西伯利亚平原昼短夜长,②错;夏季北半球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南半球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出,北半球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③对;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Q地比G地离太阳直射点近,Q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G处,故④不正确;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北半球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北半球60°N附近海洋上出现低气压中心,⑤正确。故②④不正确,选B。

读我国某河流四个月份的平均径流量日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 5 -

12. 该河流最可能位于( )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西南地区 13. 当该河流径流量最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能会出现断流现象 B. 流经地区的冰雪消融量大 C. 流经地区的降水量丰富 D. 径流蒸发量最大 【答案】12. C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据图可知该河流夏季径流量较大;根据图中径流量日变化幅度可判断,该河流温度高时,径流量大,综上可判断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冰雪融水,应该是内流河,因此最有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答案选C。ACD主要依靠降水补给,与气温关系不大。 【13题详解】

当该河流径流量最小时,是北半球的冬季,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冰雪融水,冬季气温低,冰雪消融量小,故可能出现断流,A正确。BCD主要是夏季的现象,可排除。

额尔齐斯河为鄂毕河最大的支流,是流经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的国际河流,是我国唯一一条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下面甲图是额尔齐斯河流域图,乙图是该河南北向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6 -

14. 下列对于额尔齐斯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动 B. 夏季主要补给形式是地下水 C. 河流最终注入太平洋 D. 其流域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 15. 造成该河南北向年平均降水量较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洋流 B. 植被 C. 人类活动 D. 地形 【答案】14. A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额尔齐斯河 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动,注入北冰洋,故A正确,C错。夏季主要补给形式是冰川融水,故B错;当地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其流域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D错。 【15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坡降水量大于南坡,北坡受地形的影响,地处来自北冰洋水汽的迎风坡,降水多,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少,故D正确。当地深居内陆,不受洋流影响,可排除A;与人类活动和植被关系小,可排除BC。

读沿40°N纬线亚洲东西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下列关于①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湖泊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B. 位于亚洲和非洲的交界处

- 7 -

C. 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补给 D. 该湖泊周围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 17. 下列关于②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 该地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 C. 河流主要补给来源于④山脉的冰川融水 D. 地势低平,农业十分发达 18. 图中③河流某些河段经常发生凌汛,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河流最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上游和下游 B. 人们经常采用炸开冰坝的方式防治凌汛 C. 凌汛通常发生在春末夏初和冬初

D. 该河流流域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发生凌汛造成的损失较大 【答案】16. D 17. C 18. C 【解析】 【16题详解】

结合轮廓可知①湖泊是里海,该湖泊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A错;位于亚欧板块的内部,B错;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C错;该湖泊周围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D正确。 【17题详解】

②地地处塔里木盆地,该地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A错;该地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B错;河流主要补给来源于④山脉的冰川融水,C对;地势低平,农业不发达,D错。故选C。 【18题详解】

图中③河流是黄河,某些河段经常发生凌汛。凌汛主要是由低纬流向高纬,该河段有结冰期。该河流最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上游和下游,A正确;人们经常采用炸开冰坝的方式防治凌汛,B正确;凌汛通常发生在春初和深秋,故C说法错误。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该河流流域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发生凌汛造成的损失较大,D正确。本题要求选说法不正确的,只能选C。

读东南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 8 -

19. 图中所示区域地形地势特征是( )

A. 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 B. 北高南低,北部起伏较大 C. 中部高四周低,以高原为主 D. 北高南低,南部起伏较大 20.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地区降水较多,雨季集中在6-10月 B. 该地区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C. 该地区河流短小湍急,以南北流向为主 D. 该地区各种矿产资源都比较贫乏 21. 该地区城市主要分布于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 ) A. 河流落差小,利于开展内河航运 B. 河流下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 C. 土壤肥沃,沿河易于发展灌溉农业 D. 历史文化悠久,开发较早 【答案】19. B 20. A 21. C 【解析】 【19题详解】

图示位于中南半岛。山河相间,河流自北向南流。地势北高南低,北部起伏较大,故B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 【20题详解】

该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分为明显的旱雨季,降水较多,雨季集中在6-10月,A正确,B错。该地区河流较长,以南北流向为主,C错。该地区锡矿较丰富,D错。 【21题详解】

考点:本题考查中南半岛的人口分布特点。中南半岛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主要是因为中南半岛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小,只有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人口和城市集中,故选C,ABD排除。

下图是北半球某水文站测量得到的某条河流流量和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9 -

22. 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 )

A. 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B. 大气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 C. 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D. 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地下水 23. 若该河流位于亚洲,则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 A. 阿拉伯高原 B. 天山南部地区 C. 西西伯利亚平原 D. 东南丘陵地区 【答案】22. C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图中降水量多的时候,河流流量也大,故AD排除。季节性积雪融水主要在春季,但图中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春汛,可把B排除,答案选C。 【23题详解】

阿拉伯高原降水少,A错;天山南部地区依靠冰川融水,B错;西西伯利亚平原,主要依靠季节性融水补给,C错;我国东南丘陵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主要依靠降水补给,D对。

下面图a、图b分别示意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海平面变化。里海海平面下降导致伏尔加河三角洲面积增长,岸线向前推进,这既是河流沉积物堆积的结果,也有海平面下降而使浅水部分出露的功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 10 -

24. 下列关于伏尔加河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将位于图a中甲处 B. 里海海平面变化速度与三角洲变化速度一致 C. 1920-1978年伏尔加河含沙量不断增大 D. 三角洲的增长速度先快后慢

25. 1940-2000年伏尔加河三角洲的变化方向的特点是( ) A. 向东南方向不断推进 B. 先向东南方向,再向西北方向 C. 向西北方向不断推进 D. 先向西北方向,再向东南方向 【答案】24. D 25.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河流地貌,仔细阅读地图是做题的关键。 【24题详解】

1900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将位于图a中甲处,A错;从图中可以看出1900年-1930年左右,里海的海平面变化较小,而此期间三角洲的变化速度较快,B错;1940比1920年三角洲面积要小,故C错;从左图可以看出三角洲面积先变快后变慢,选择D。 【25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1940年—1978年三角洲不断向东南方向扩展,故CD排除;2000年海平面介于1920-1940年之间,所以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沿位置可能位于乙处,故从1940年-2000年三角洲变化方向是先向东南方向,再向西北方向,B正确。

据日本气象部门表示,自本月以来,日本多地持续降雨天气,部分地区为雨夹雪或中到大雪。读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 11 -

26. 图中a、b、c是降水量不同的地区,其数值关系以及形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A. a>c>b;地形和洋流 B. b>c>a;大气环流和地形 C. a>b>c;大气环流和地形 D. c>b>a;地形和洋流 27. 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日本气候具有较强的海洋性特征 B. 图中所示渔场成因与秘鲁渔场相似 C. b、c分界线是两种不同气候的分界线 D. 洋流对该地植被生长起到决定性作用 28. 日本1月0℃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中国1月0℃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

A. 日本温带落叶阔叶林最南端分布的纬度比中国高 B. 日本水田种植的分布纬度比中国低

C. 日本东西向温差较大 D. 日本雨季持续时间比中国长 【答案】26. C 27. A 28. A 【解析】 【26题详解】

冬季,西北季风经日本海带来充足的水汽,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山地的西北侧是迎风坡降水多,山地的东南侧是背风坡,故降水 a>b>c,主要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影响,C正确。 【27题详解】

日本四面环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气候海洋性突出,故A正确;日本的北海道渔场成因是寒暖流交汇而成,秘鲁渔场是上升补偿流,两渔场的成因不同,B 错。 b、c分界线是降水多少的分界线,C错 ;洋流对沿岸的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但对该地植被生长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D错。 【28题详解】

由于受日本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日本温带落叶阔叶林最南端分布的纬度比中国高,A对;日

- 12 -

本水田种植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B错;日本四面环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日本东西向温差较小,C错;我国最南端比日本的纬度低,因此夏季风先从我国登陆,日本雨季持续时间比中国短,D错。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经历了20多年的人口快速增长后,我国人口进入了缓慢增长阶段。随着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口流动加快,劳动年龄人口发生较大变化。读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增长率趋势图,回答下面小题。

29. 下列有关图中我国人口增长和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1958-1960年人口总数持续增加,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 B. 1984-1987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持续增加,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 C. 2014-202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持续增加,劳动年龄人口先增加后减少 D. 2017-2020年人口总数持续增加,劳动年龄人口先减少后增加

30. 近年来,造成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如图变化趋势的原因是( ) A. 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 B. 经济水平增长缓慢 C. 劳动人口的省际迁移增多 D.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答案】29. C 30. D 【解析】 【29题详解】

图示1958-196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零,说明人口总数持续减少,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在零以上,说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A错; 1984-198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均大于零,说明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持续增加,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多,B错;2014—202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大于零,说明人口数量一直增加。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在2017年以前大于0,说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在2017年以后增长率小于0,说明

- 13 -

该类人口数量开始减少,则最大值出现在2017年,C对,D错。 【30题详解】

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是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带来的后果,而不是原因,A错;与经济水平和人口迁移的关系较小,BC错;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5~64岁人口,则该类人口数量增速减慢,与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有关。结合图示,也可判断D项正确。 【点睛】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说明人口数量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说明人口数量不变;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说明人口数量减小。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原理与其相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40分)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8月,第十八届亚运会在印度尼西亚举行。下图为印度尼西亚某岛屿的等高线地形图,下表为甲城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年内分布状况。

(1)根据图表说明甲城市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其降水季节差异的形成原因。 (2)分析甲城市最热月出现在10月的原因。

(3)简要说出该岛屿乙地区城市和交通线都比较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

【答案】(1)降水丰富,年降水量达1600mm以上;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6~10月降水较少,11月到~次年5月降水丰沛。

11月到~次年5月,气压带风带南移,甲地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气流上升;来自海洋的西北季

- 14 -

风受到地形抬升,形成丰沛的降水; 6~10月,气压带风带北移,甲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偏少。

(2)10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南,甲地太阳高度大;处于旱季,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3)乙地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多;地势地平,排水不畅;所以多沼泽分布,不利于城市和交通建设。 【解析】

【详解】(1)降水特征要分析其降水的总体特征和季节变化。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当地降水总量丰富,年降水量达1600mm以上;但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6~10月降水较少,11月到~次年5月降水丰沛。影响降水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大气环流等。从图中和表格的数据可以得知当地是热带草原气候,当地位于南半球。其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和地形的影响来分析。11月到~次年5月,气压带风带南移,甲地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气流上升;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形成丰沛的降水; 6~10月,气压带风带北移,甲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偏少。

(2)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决定因素)、地形、海陆位置、洋流、天气状况、下垫面、人类活动等。从上小题分析可知10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甲地太阳高度大;此时处于旱季,晴天多,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3)读图可知,乙地区位于岛屿中东部,地处赤道地区,地势低洼,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排水不畅,地表多沼泽地,不利于城市和交通线的建设。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原产于亚热带,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喜热,好光,抗寒性差,生长期对水有一定的要求。 图中甲地是世界主要的棉花种植区,种植棉花历史悠久,所产棉花品质优良,并且大量出口。目前,为了扩大棉花产量,增加当地的经济效益,有人提出要进一步开垦土地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

- 15 -

(1)分析甲地种植棉花的有利气候条件。

(2)有专家对该地区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表示担忧,请阐述其理由。 (3)为甲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答案】(1) 海拔较低,生长期热量充足;西北部有山脉阻挡冷气流,受寒潮冻害的影响小;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2) 该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缺少水源;过度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会造成河流水量减少,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有可能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

(3)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发展农林牧。实行科技兴农,增大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以农产品为原料,积极发展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解析】

【详解】(1)结合图示信息,气候条件主要从降水、光照、热量等方面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地处于里海沿岸,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棉花生长期降水少,晴天多,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有机质的积累。

结合当地降水少、水源不足的现实与扩大种植棉花后需水量大的矛盾,从大面积种植棉花对河流、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加以说明。

从控制棉花的种植面积、改进灌溉用水方式、增加科技投入、改良棉花品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等方面提出建议。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1月13日,甲国的中资港口瓜达尔港正式开航。我国与甲国修建了通往瓜达尔港口的铁路,该港口通航后,中国石油运输路程将缩短85%。可以作为东亚国家转口贸易的出海口。下图为甲国所在地区的区域分布图。

- 16 -

(1)描述甲国的地理位置特征。

(2)分析A、B两地降水差异的形成成因。 (3)比较M河和N河流的水文特征差异。

【答案】(1)地处北半球中纬度;亚洲的南部,南临印度洋。

(2)A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西南季风影响小,全年降水少; B地夏季受湿润的西南季风控制,且受到地形的抬升作用,迎风坡降水多。

(3) 流量N河大于 M河;流量季节变化M河小,N河大; 汛期M河有春汛和夏汛,N河主要为夏汛 【解析】

【详解】(1)地理位置主要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来描述。 从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甲国是巴基斯坦,当地地处北半球中纬度;亚洲的南部,南临印度洋。 (2)A地处巴基斯坦的南岸、B地处印度的西海岸,两地都靠海,但降水B地比A地多,其原因可从地形、大气环流等方面分析。A地夏季当地主要受副高控制,同时地势较平坦(印度河下游平原),受西南季风影响小,缺乏地形雨,所以气候干燥。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少雨水。 而B地夏季受湿润的西南季风控制,且受到地形的抬升作用,迎风坡降水多。 (3)M河是印度河、N河是恒河。两河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汛期、含沙量等方面比较(两河都有结冰期,可以不比较),恒河主要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而印度河流经地区主要是亚热带沙漠气候(个别资料上也有热带沙漠气候的说法), 流量恒河大于印度河;流量季节变化

- 17 -

印度河小,恒河大;恒河主要依靠降水补给,夏季容易形成汛期; 印度河有两个汛期,3~4月份春汛,高山积雪融化所致;7~8月份夏汛,西南季风大量降水所致。

3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死海位于东非大裂谷断裂带的最北端,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30.5米。湖最深处380.29米,最深处湖床海拔-800.112米。死海的盐度为一般海水的8.6倍,是地球上盐分居第三位的水体。目前,死海水位正以每年3.3英尺(约1米)的速度下降,死海的面积在不断的萎缩。

(1)推断死海的形成过程。 (2)分析死海不断萎缩的原因。

(3)说出该区域农业发展的限制性主导因素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措施。 【答案】(1)由于板块张裂,地壳断裂下陷形成洼地,积水成湖。

(2)死海由于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全年降水少,蒸发旺盛;汇入死海的河流流量小;且由于两岸大量用水,使河流流量进一步减少;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3)水源;

解决措施:改进灌溉技术,采用喷灌、滴灌等;海水淡化技术;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

【详解】(1)死海是由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地壳断裂下陷形成洼地,积水成湖。 (2)死海面积缩小可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析。自然原因:死海由于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全年降水少,蒸发旺盛;汇入死海的河流流量小;人为原因:由于两岸大量用水,

- 18 -

使河流流量进一步减少;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3)死海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水源是当地的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其可行性措施可从开源和节流等方面来分析。如改进灌溉技术,采用喷灌、滴灌等;海水淡化技术;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 1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