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融资论文供应链采购管理论文
供应链融资的风险特征及其防范
摘要:文章对供应链融资面临的风险及其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防范供应链融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略,以达到供应链条及供应链上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风险防范 一、供应链融资的含义
供应链融资是指银行对整个供应链条的供应链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的审查,并对其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它是把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及其相关的上下游配套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供应链中企业的交易关系和行业特点,制定基于货权及现金流控制的整体金融解决方案。供应链融资解决了上下游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而且通过打通上下游融资瓶颈,还可以降低供应链条融资成本,提高核心企业及配套企业的竞争力。
供应链融资和“物流银行”“融通仓”相似,服务的主体都是资金严重短缺的中小企业,它围绕“1”家核心企业,通过现货质押和未来货权质押的结合,打通了从原材料采购、中间及制成品,到最后经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供应链链条,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全方位地为链
条上的“N”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相关企业的职能分工与合作,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出现及其迅速发展,其原因在于供应链融资具有“多赢”效果。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二、供应链融资与传统授信业务的区别
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其发展是基于传统的授信业务的,但又明显与传统授信业务不同,其主要特点表现为: 第一,传统的信贷业务注重申请授信企业自身经营的状况,注重的是申请授信企业的生产、经营、市场等各方面情况,而银行基于企业在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状况对企业进行信贷支持;供应链融资除保留传统授信业务的特点外,银行不仅跟单一的企业打交道,还跟整个供应链中的所有企业打交道,更要注重供应链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和稳定程度,从而确立可信度。由于银行更关注整条供应链的贸易风险,即便单个企业达不到银行的某些风险控制标准,但只要这个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业务关系和交易程度稳定,银行就可以抛开单独针对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风险评估,而是对这笔业务进行授信,并最终促成整个交易的实现。供应链金融对整体贸易往来的评估会将更多中小企业纳入
到银行的服务范围,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了中小企业发展。
第二,传统信贷业务的还款来源依靠企业综合收入,不单纯对应单笔业务,借款人流动资产在形态规模上随着企业经营活动不断变化,银行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控。供应链融资则侧重于贷一笔款,定一单交易,还一笔资金,自贷自偿,交易过程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相对封闭运行,具有还款来源自偿性,银行可跟踪管理,真正做到资金的封闭管理。
第三,传统的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特征与供应链融资不同,传统授信业务主要表现为融资主体本身的经营风险,风险比较单一。供应链融资风险来源于核心企业及整个链条风险,根据供应链内部运作模式的不同,其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也更加复杂。 三、供应链融资风险的来源
由于供应链融资模式自身的特殊性,对于放贷主题的银行来说,其风险也具有自身的特点。一般来说,供应链融资的风险通常源于以下因素:
(一)交易合同的真实性
商业银行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中,是资金的注入者,更加关注整个供应链交易的风险,对风险的评估不再只是对借款主体的各方面进行评估,更多是对整笔交易及其上下游企业与核心企业的整个链条进行评估,因此,交易合同真实性就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供应链条能够健
康运行的关键所在。银行对供应链企业的信贷支持是基于交易合同真实性和自偿性特征,一旦交易合同的真实性不存在,银行就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二)核心企业的风险传递
供应链融资主要是银行依赖核心企业的信用,向整个供应链提供融资的金融解决方案。而核心企业一般都是较大型的企业,其上下游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实际上是将核心企业的融资能力转化为上下游中小企业企业的融资能力,提升上下游中小企业的信用级别。在这个过程中,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中小企业是信用的捆绑关系。在融资工具向上下游延伸过程中,一旦核心企业信用出现风险,这种风险也必然会随着交易链条扩散到系统中的上下游中小企业,进而影响供应链金融的整体安全性。
(三)没有完整的信用体系支撑
供应链金融的基础是供应链条中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成员之间紧密而又稳定的协作关系,而这种协作关系维系的关键是企业之间的信用。如果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缺乏可靠和稳定的信用关系,那么对于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会相应加大,所以说缺失完整的信用体系支撑是信用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 (四)立法的滞后问题
供应链融资业务是一项融资业务的创新,银行与企业和物流公司及整条供应链甚至延伸到供应网之间的产品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业务
模式不断多样化,相对于传统业务其标准化程度较低。在信用捆绑、货物监管、资产处置、交易文本的确定等诸多方面涉及一系列新的法律问题,现有法律很难完全覆盖,这也会给供应链金融业务带来法律风险。
(五)业务的操作风险
目前供应链融资业务自成业务体系,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从业务准入评级到审批、贷后管理都有别于传统的信贷业务。此外供应链融资服务作为系统性业务不仅对核心企业及其供应链的运行需要有总体的把握,还要熟悉行业特征、竞争模式、风险表现,因此,该项业务对从业人员提出了严格的专业要求。而在实际工作中,商业银行对其内部管理大都沿用传统业务模式,存在各环节操作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业务发展。
四、供应链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
供应链融资业务是商业银行及其相关往来企业和物流公司之间近年来的开发的一项重要的业务创新。这一创新使各方达到了共赢的目的。要使这一创新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带来更进一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有效地控制随之而来的风险。而控制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市场准入严格化,慎选核心企业
在整个供应链系统中,核心企业对其上下游企业的管理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别,不同行业之间差别更是明显。在一些垄断程度较高的行
业,上下游企业往往主要依靠市场情况来确定采购、销售等交易行为。交易对象的随机性较大,上下游企业之间不紧密且不稳定,这类供应链系统往往不适合采取供应链融资模式解决融资和金融服务问题。因此,应建立科学的准入标准,严格供应链的准入,要求核心企业对上下游客户有严格的准入、退出机制。核心企业要与上下游企业有相对稳定的交易历史,与上下游企业存在利益共享,并对上下游企业来说有较高的依存度,这样才有利于银行对供应链进行信用捆绑。 (二)设计与供应链融资需求相适应的授信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 商业银行应主动与第三方企业进行合作,使整个供应链的交易过程被第三方有效监控,确保交易合同的真实性,这样有利于规避操作风险;另外通过某些风险管理环节的业务外包可以提高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例如,委托第三方物流进行监管,可以提高物流监管的有效性,目前国内多家商业银行与中铁物流、中远物流进行业务合作进行全流程货物监管,保证货物总价高于银行授信所要求最低价值,这些措施的实行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可与一些相关机构合作控制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如一些银行与电子商务平台、政府扶持小企业担保部门来建立风险补偿金,一旦出现资金不能按期回收,可先由风险补偿金垫付,同时采取相应措施追偿。 (三)加强贷款后的动态跟踪管理
供应链金融的特点是供应链条中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资金流与物流的结合。因此,根据业务的不同阶段做好货物流转、
资金流去向的监控、对于控制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至关重要。在保证货物流转与资金流转相适应的前提下,控制住现金流也就控制了还款来源,实现了业务自偿性。
(四)建立社会协调沟通机制,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 供应链融资的新模式是适应当前综合国情的一种合理的融资渠道,但目前的融通机制和法律环境影响供应链融资的发展。因此,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系统和企业、个人信用登记制度及信用档案,进而创造公正的法制环境,保证商业银行能够在依法维权保权方面减少行政干预,这样就会把商业银行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另外,加强供应链融资文化建设,增强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共同创造、共同发展和共享成果的双赢关系,从而维持供应链的稳定与发展。 (五)其他方面的控制
建立动产质押、物权担保的评估评价体系,保证融资额度确定的科学合理性,避免过度授信。要做好整个行业及企业的风险预警及应急预案,通过产品、法律文件、资产控制等一系列风险控制手段,做好风险缓释安排。加强从事供应链融资业务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培养,做好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审批后台专职人员培训,建立从业人员认证制度、持证上岗,培育一支技术、营销和管理的专业队伍。 参考文献:
1、杨晏忠.论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范[J].金融论坛,2007(10).
2、王静.基于信息共享机制的供应链融资风险研究[J].特区经济,2009(10).
3、何丽.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J].物流科技,2008(5).
4、刘士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与风险防范[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