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之一教案

2020-12-29 来源:客趣旅游网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之一

送别诗鉴赏

教学目标:

1 掌握送别诗的特点,分析送别诗的思想情感

2 分析送别诗表达情感的的方法及艺术手法,解答同类型的高考题。

教学重点:

分析送别诗表达情感的的方法及艺术手法,解答同类型的高考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新激趣。

学生竞赛背诵自己读过的送别诗。

教师导入:

多情自古伤离别,聚散离合总是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唐代疆域辽阔,社会开放,唐人出游频繁,饯行赠诗风气盛行,因此产生了大量的送别诗。唐代较突出的2000多位诗人中,几乎人人都写过送别诗。李白提到姓名的赠别诗就有400多首。

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 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商旅、归隐等。

二 展示问题,自主学习。

思考:读以下五首耳熟能详的送别诗,概括送别诗的基本特点。

《 赠汪伦 》 李白

《送元二使安西 》 王维

《别董大》 高适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雨霖铃》 柳永

三 探究讨论,总结送别诗特点。

要求:分组讨论从以下五个角度总结送别诗特点

(1)形式标志:(2)常见意象:(3)基本情感:(4)感情色彩:

(5)艺术手法:抒情方式,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四 成果展示

1 学生交流,总结送别诗特点。

2 学生代表演板

3 教师点评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借助潭水直抒胸臆,是深情厚谊的最直接表现,诗人将眼前景物与友人情谊联系在一起,情景交融,以水深比情深,联想自然巧妙,比喻生动贴切,化抽象的、无形的感情为优美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桃花潭水已有千尺之深,尚且不及,那

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有多深,是用了夸张的写法。表达了他和友人间的深情厚谊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朗的天宇,洁净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虽是一场深情的离别,没有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

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

天空的广漠,阳光的昏暗,漫天的黄云。在这天地之间,寒冷的北风又送来纷纷扬扬的大雪,更有“雁阵惊寒”,征人远别。描绘的完全是一派雄浑苍莽的边塞风光,寒凉冷落之意尽在其间,悲壮的气氛渗透字里行间,将边塞气象写得无比苍凉悲壮。后两句却具有气吞象,威震四野的英雄气度:不要发愁再往前去便难逢知己,其实天下谁不敬重具有雄才伟略的大丈夫呢!反衬手法,以哀景衬壮情,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对友人真诚情谊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诗歌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寂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以冰心以告慰友人,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五 教师总结

(一)送别诗特点:

1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 常见意象:

空间意象:长亭、灞陵、南浦、古道、渡口、阳关等

时间意象:日暮、月夜、清晨等

自然物象:杨柳、萋萋春草、秋月、夕阳,孤舟(兰舟)、流水、远山、浊酒等

3.基本情感: 依依不舍的留念;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

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4.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5 常见艺术手法

❖ 抒情方式: 直抒胸意

借景抒情

❖ 表现手法:以乐景衬哀情

虚实结合

❖ 修辞 :比喻夸张拟人

(二)鉴赏方法总结

古人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为了达到抒情明志的目的,诗人往往要借助一定的意象,选用一定的方法,来表达情感。

因此,鉴赏送别诗:先要找出诗歌中的意象,识别诗歌运用的手法,来分析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即

送别诗鉴赏三步曲

一抓意象 二明手法 三析情感

六 小试牛刀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离愁。

借景抒情。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杨柳”、“杨花”、“风笛”、“离亭” 抒发离别愁绪。

直抒胸意。末句直接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七.高考链接

2010江苏卷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第二课时

专项鉴赏训练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衬;哀景衬壮情。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对友人真诚情谊。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渺茫”是遥远而模糊不清的意思,从字面上来看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第一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首句选取的景物是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声凄婉哀愁的子规,暗含了因友人王昌龄左迁偏远之地的忧伤之情。

2、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将自己心中的愁思寄托给明月,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友人,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用“青山” “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动静结合,描摹出一幅青山秀水的送别图景。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1、景物:“猿啼” 、“暮江”、 “孤舟” 。

情: “客散”、 “伤心” 、“逐臣更远”。

2、反衬:“人自伤心水自流”,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的伤心;“青山万里一孤舟”,以青山万里反衬孤舟。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孤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朋友美好的祝愿,感情豪放激昂,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简要分析。

离愁。

“一别心知两地秋”一句语带双关,含一个愁字。后两句写别后的思念,“日晚”、“寒鸦飞尽水悠悠” 所组成的环境给人凄凉孤独之感,从而渲染了作者的浓浓离愁和悠悠

情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