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分析3

2020-09-08 来源:客趣旅游网
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分析3

案例1:

一个名叫菲特的女教师接手了一个班级,一个有全校26个学生组成的班级,安排在学校最不起眼的教学楼里。他们当中不凡有吸毒的,有进过少管所的,还有偷盗的等等,几乎每个人都有极不光彩的历史,家长和学校也失去了信心,准备放弃他们。

新学期开始,菲特老师并没有像以前的老师一样,过多的说教,整治班级纪律,给孩子们一个威严的形象,而是给他们一道简单的选择题: 有三个候选人,他们个别是------

1、 笃信巫医,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如命。

2、 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醉酒才睡去,而且有吸鸦片的记录。

3、 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的习惯,不吸烟,偶尔喝一点啤酒,年轻时从没有做过违法的事。

菲特教师要求大家从中选出一位在后来能够造福人类的人。毋庸臵疑,孩子们都选择了3。然而,菲特的答案却让人大吃一惊:孩子们,我知道你们一定会认为只有最后一个人才能够造福人类,然而你们错了,这三个人都是大家熟悉的,他们是二战时期的三个著名人物:1是富兰克林•罗斯福,身残志坚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2是温斯顿•邱吉尔,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3的名字大家也很熟悉,阿道夫•希特勒,一个夺取了几千万无辜生命的法西斯恶魔。

听了老师的话,他们呆呆地瞅着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两只耳朵。

菲特接着说,孩子们,你们的人生才开始,过去的荣誉或耻辱只能代表过去,真正能代表一个人一生的是他现在和将来的所作所为。从过去的影子里走出吧,从现在开始,努力做自己一生中最想做的事情,你们都会成为了不起的人才……(摘自《基础教育》2004年第六期《人生,请上好第一课》) 人生,请上好第一课 案例2:

这是一家普通幼儿园

刚刚入园的美国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进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答道。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定能写这样的书。”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声音在厅里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故事记录下来。“下面,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有一位小朋友站起来,画了一个“爸爸”画了一个“妈妈”,再画了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老师把这本 “书”高高举起来:“孩子,噍,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

人生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如何看待这种灌输呢? 二、宽 容

1

案例1:陶行知的四块糖

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学生,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去。放学后王友已经等在校长室准备挨训了,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异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上,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惊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在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侮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的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把笑了,说:“你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谈完了吧。” 怀揣着糖果离开校长室的王友,此刻的心情不难想象。(摘自《基础教育》2004年第二期《教育的“南风效应”》)

案例2:佛桌上盛开的花朵

有这样一个故事可以给我们启迪:一个风流浪子,20年前,他是庙里的小沙弥,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希望他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他却在一夜之间动了凡心,偷偷下山,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乱了他的眼睛,从此花街柳巷,只管放浪形骸。20年后的一个深夜,他徒然惊醒,窗外月色如水,澄明清澈地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深深忏悔,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

“师傅,你肯饶恕我,再收我为徒吗?” 方丈痛恨他的放荡,只是摇头:“不,你罪过深重,必堕阿鼻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连桌子也会开花。”

浪子失望地离开了。第二天早上,方丈踏进佛堂的时候,惊呆了:一夜间,佛堂里开满了大簇大簇的花朵,红的,白的,每一朵都芳香逼人。佛堂里一丝风也没有,那些盛开的花朵却簇簇急摇,仿佛在焦灼地召唤。方丈在瞬间大彻大悟。他连忙下山寻找浪子,却已经来不及了,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堕入他原来的荒唐生活。在佛桌上开放的那些花朵,只开放了短短一天。是夜,方丈圆寂,临终遗言: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是最罕有的奇迹,好像佛桌上开出的花朵;而让奇迹殒灭的不是别的,正是那一颗冰冷的、不肯原谅不肯相信的心。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渴望理解,渴望信任是人的一种正常需要,理解和信任也是推动学生上进的力量。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请你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用你的期望和信任表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它会变成一股无形的力量,使学生不断努力,取得进步,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效应。

所以,请你牢牢记住:宽容是一种信任,一种谅解,一种期望,它是佛桌上盛开的花朵。(摘自《基础教育》2004年第二期《宽容的样子》) 案例3:一张带有黑点的白纸 有一位结婚不久的女子,每次回娘家总要向父母数落丈夫的缺点和不足,父亲听了不以为然。他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一个点,然后问女儿:“你看上面是什么?”女儿不假思索地说:“是黑点。” 父亲再问,女儿又说:“是黑点啊!”父亲说道:“难道除了黑点,你就看不到这一大块白纸吗?”女儿听了若有所思,她明白了。从此之后她不再在父母面前数落自己的爱人,两人的感情比以前好多了。(摘自《基础教育》2004年第二期《宽容的样子》) 案例4:画像

一位学生上课时给一位老师画了一幅画像,且题字为××老师遗像。这位老师发现后,心里当然十分生气,但他却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批评斥责,而是对这位同学说:“××同学绘画

2

不错,把我画得挺像的,只是下面多了一个字。”下课时又说:“老师发现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内容陈旧,请班长和这位会画画的同学一起,把我们的黑板报内容更新一下。”第二天,教师发现黑板报画很非常好,及时进行了表扬。这时,那个同学红着脸递给老师一张纸条,打开一看是一份写得非常诚恳的检讨书。这个成功的教育案例说明,善意的“惩罚”保护了学生的自尊,是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的一种批评方式。 宽容不仅需要“海量”,更是一种修养促成的智慧。事实上,只有那些胸襟开阔的人才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宽容。通常来说,教师对学生的恶作剧大都是怒发冲冠,要狠狠批评,有时甚至妄加断言。这样不但不能促使学生悔改,而且会使学生“破罐子破摔”。教师如果无法容忍学生的缺点,就会对学生产生反感、厌恶的情绪,在这种情绪下的教师与学生,不可能很好地沟通和交流,教育自然不会取得成功。所以,我们应该明白:宽容是一种豁达,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是“两幅图画”式的善意惩罚。 宽容到底是什么?宽容是高山,它能容下鲜花,也能容下荆棘;宽容是大海,它能容下江河,也能容下小溪;宽容是丝丝春雨,它能融化顽固的冰层,唤醒沉睡的爱心。尊重学生的独特之处而能有一种兼容之心,是一种宽容;承认学生的长处而常怀赞赏之意,是一种宽容;了解学生的过失的起因,并给予原谅,常留信任之心,是一种宽容;体察学生的痛苦和难处,而抱有同情之心,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是一种宽容……

宽容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抒情曲,会给被宽容者带去成功,毋宽容的实施者带来愉悦。如果你是一个老师,给学生一次宽容,你就多开心窗一扇,拥有一份生活的温馨,收获一份成功的喜悦。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宽容。(摘自《基础教育》2004年第二期《宽容的样子》) 三、鼓励

案例1:让报喜的电话响起来

学生小A,期中考试语文分数很低,这眼看又期末了,我想和家长配合起来,帮助小A搞好复习,争取期末取得理想成绩。

于是,某一天,我很随意地叫住他,说:“小A,我计划和你家长联系一下,期末好好帮你复习,考个好成绩,你看好不好?”

我措辞小心,态度随和,特别注意不给他心理压力,但他还是紧张了。他说:“老师,请您别和我家长联系行不行?你一联系家长就会训我,我向您保证,我一定好好学习。请您再给我一个机会,好吗?”

看着孩子乞求又夹杂着痛苦的眼神,紧张又带着恳求的脸庞,我心软了,赶忙安慰他说:“可以,你不愿意我和你家长联系,我就不联系,我相信你凭着自己的力量,一定能把学习成绩搞上去。”

孩子眼泪流下来了,说了一句“谢谢老师”,转身跑了。 小A的家长能孩子的教育基本停留在唠叨和责备的水平上,而这样的教育基本上也不会有好结果。我原想帮助家长改变教育方法,可小A持反对意见,我就不好再坚持这件事了。 果然,小A说话算数,从第二天开始,我觉得他身上有股劲,上课听讲十分专注,作业也工工整整,按时完成。我很高兴,心想,看来只要尊重孩子,孩子是会用行动来表示诚意的。 临近期末考试了,小A同学一直努力地跟着班级的复习进度。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因为他的基础较差,要想和大家共同进步,势必付出比别人更大的努力。

这一天,吃完晚饭,我照例拿出同学们的作业,开始批阅。这一天交的是作文,当我批到小A的一篇作文时,我感动了。孩子的作文用铅笔写成,一笔一划,写得十分工整,而且作文写得也精彩,看得我心潮澎湃。看完作文后,我忍不住拿起了电话,拨通了小A家的电话号码。接电话的是小A的母亲,我刚一报家门,我的母亲就急忙道歉说:“是不是孩子又在学校惹老师生气了?” 我赶忙说:“不是,不是,我是向您报喜的,因为的发现您的儿子最近学习非常投入,非常

3

努力,我的学习成绩已经赶上来了。现在我正批改他的作文写得非常好,我向你们家长表示感谢,是你们教育得好。”

家长听完我的话,半晌没有吱声,待一会儿便传来了抽泣声。 这时,小A接过话筒,能我说:“教师,谢谢您,这是我上学八年来第一次接到表扬我的电话。老师,我一定要努力学习。”

电话通了很长时间,一直到我们俩都平静下来。不用说,小A从此学习更努力了,有时候我的卷子有不会答的问题,他会很不好意思地对我说:“老师,今天晚上我一定把这个问题弄明白。”我也十分关注他,经常给他补补漏洞。期末,小A果然得了个好成绩,孩子和家长都十分高兴。

此事引起我的深思:打一个电话,鼓励一下学生,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可是我竟然十分吝啬,工作了30年,才第一次让报喜的电话响起来。看来不是没有想到打电话,而是没有想到时时鼓励学生。(摘自《基础教育》2004年第二期《让报喜的电话响起来》)

巧用批评

1、 消除求全效应 让批评成为发现

有位渔夫出海捕鱼,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这颗珍珠,晶莹圆润,渔夫爱不释手。美中不足的是,珍珠上面有一小黑点。渔夫心想,如果能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完美无瑕,就会成为无价之宝。于是,他就耐心地剥剔黑点。可是,去掉一层,黑点仍然存在;再去掉一层,黑点还是存在;再去掉一层……最后黑点终于去掉了,不过,令人婉惜的是,这颗硕大的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在学校里,学生就是一颗颗硕大的珍珠,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黑点”,会不时犯点错误。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期望过高,在看待或评价学生适销对路过程中,刃过高求全的眼光衡量学生却发现学生并非完美无缺,并由此引起过多地看到学生的缺点和毛病,这种求全效应必将影响到教师的批评行为。以求全心理看待学生,常常是把好学生变成一般学生,仄学生变成后进生。其实,能学生来说,人无完人,他们虽然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但这样或那样的“黑点”正是学生在改正中不断走向成熟人生的必经历程。他们这像一幅幅充满个性色彩的生命画卷并非缺少值得欣赏的东西,真正缺少的是老师欣赏的目光。如果我们善于发现,他们身上也必然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教师过分求全,追求十全十美,不允许学生犯一点错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因此让我们改变一下自己 ,换个角度看学生,把批评变成一种发现,变成一种赏识,去照亮学生的心。就像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所说的“改变自己,昨天最难教的学生可能会变成今天最与自己知心的学生。” 2、 避免马太效应,让批评体现公平 《圣经》中“马太福音”里有一句名言:“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帕特•默顿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即荣誉越多的科学家,授予的的荣誉就越多;而对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对其作出的成绩往往不予承认。他于1973年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

在教育中马太效应的突出表现就是好学生好对待,差学生差对待,而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常常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能自己喜欢的学生越看越喜欢,优点越看越多,即使犯了错误,老师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学生蒙混过关,不舍得批评半句;能自己不喜欢的学生越看越讨厌,缺点越看越多,即使他们有了进步或好的表现,老师也是不屑一顾,吝惜自己的赞美。这种过度地赞扬和美化自己所喜欢的学生,过分地指责,甚至中伤自己所厌恶的学生,使学生处于一种不平等、不平衡的环境中,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也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影响到学生能教师教育行为的接受,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缺乏合理性,也会大大影响到教育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运用批评时应避免马太

4

效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所有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从而激发起学生前进的动力。

3、 防止超限效应,让批评做到适度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了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是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人们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能批评的启示是:教师的批评要适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比如说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死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批评,有的教师动辄将学生以前犯的错误命出来“曝光”,必然使学生感到极不耐烦,讨厌之极,其结果只能是“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有时甚至演变成反抗心理,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批评必须掌握好分寸,这样才不至于步入超限误区。

4、 巧用南风效应,让批评变得温暖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之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出处。“南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批评学生时,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我们应该让批评像南风一样送给学生温暖。

某小学一年级新生不适应学校生活,经常赖在家里不去上学,父母十分头痛。为此教师登门家访。学生能老师说:“我不愿意上学!”老师微笑地说:“你不去上学,我会想你的啊!”学生高兴极了,从此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学校,她能同学说:“老师可喜欢我啦,我不来上学教师会想我的!” 巧借南风效应,让温暖的批评像春雨一样滋润孩子幼稚的心灵,会使教育教学变得自然流畅,学生自然会因爱上自己的老师在接受老师的教育。 5、 巧用放大效应,让批评变成欣赏 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对待学生不是鸡蛋里挑骨头,而是骨头里挑肉,那怕找到一丁点肉丝,也要看成一块好“排骨”,给予表扬,鼓励。在批评学生时,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认可、肯定,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我们不妨地这种效应称为放大效应。

有一位老师则接新班,上完第一节课,刚要说“下课”时,后排座位上有位学生突然吹起了口哨。学生们看看那位学生,又看看教师,他们诧异中有些惊慌,像是做好了迎接“火山爆发”的准备。但这位老师并未发火,只是很坦然地说:“同学们下课。”随后走到吹口哨的学生跟前称赞道:“口哨吹得不错,好好练练,说不定会在这方面有所发展,必要时,我给你留点时间,为大家表演一下,好吗?”这位学生满脸惊疑地望着老师,不知所措。老师接着问道:“能知识我你叫什么名字吗?”他不好意思地作了回答。老师立即说:“名字起得好,你是我在咱班记住名字的第一个学生,不过老师对你有点小要求,请你以后吹口哨时注意场合。”这个学生红着脸说:“我错了,请相信我,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了。”周围的学生鼓起了掌。

当天,这位学生在日记里写道:我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因为今天老师表扬了我,说我口哨吹得好。要是在以往,我肯定躲不过一顿批评或指责。真的,我还没有受过老师的表扬……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绝不无事生非,扰乱课堂秩序。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的学习情绪很高,

5

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逐渐成为老师纷纷称赞的优秀生。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虽不可能样样出色,也不可能样样都差,只要我们擦亮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眼睛,学生就会因为我们的发现在很快的进入他们的轨道。在批评中,老师多给学生一阵春风,一场雨露,就会但学生脆弱的自尊心产生强大的动力而健康茁壮地成长。

6、巧用尊重效应,让批评变得宽容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论述过教育者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的重要性:“年轻的朋友,请记住,这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癸一杂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要培养自尊心,只有用温柔细致的教育手段……”批评要从保护学生自尊心出发,让批评充满理解和信任,才能让学生体面地接受批评。

被誉为“中国当代教育家”的霍懋征老师讲过这样一件事:她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任教时,一次她班上的一个男生拿了同桌的钢笔。霍老师知道后没有责难,也没有声色俱厉的批评,而是自己掏钱买了一支钢笔送给这位学生:“我知道你喜欢钢笔,这支钢笔就送给你。我也知道人家的东西你肯定不会要,趁别人不注意,你一定会送回去的。”几十年后,这位学生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教师,一进门就跪在霍老师面前对孩子说:“没有霍奶奶,就没有你爸爸的今天。”

学生犯了错误,又恐惧又内疚,像刚刚经历了一场心灵上的暴风雨。这时老师不能再给他们雷鸣闪电,而应给他们送去雨后灿烂的阳光,让他们在阳光中愈合创伤,成长。面对拿了别人东西的学生,霍老师深知一旦把这种行为与“偷”字联系起来,足以击碎其脆弱的心灵,使其背负终生。她用一颗爱心巧妙地维护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呵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她这种别致的批评方式,具有十分高超的艺术性和感染力,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7、避免拆屋效应,分步达成目标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下了这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井天窗了……”这种先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然后再不断降低要求以被他人接受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拆屋效应的启示是:我们不要把教育目标一下子推到学生面前,要求他们马上达到。不要在批评时把所有的问题一下子都提出来,而是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采用适当的方式逐步指出学生的缺点,这样不但学生心理上接受起来比较容易,而且改正起来也比较轻松。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