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有效专利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2023-04-22 来源:客趣旅游网
第23卷总第133期 2010年2月第1期 基于有效专利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杨中楷,沈露威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摘要:创新是我国现阶段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区域寻求发展的第一要务。通过选取有效专利存量、专利存活率、 有效发明专利比例、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比例和职务有效发明比例5个有效专利相关指标,运用熵值法,从专利质量 层面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的创新能力情况进行评价,并在区域差异比较基础上进行分析。 关键词:有效专利;熵值法;区域创新能力 O引 言 斯特恩等(Stern,Porter and Funnan)认为,区 域创新能力是由生产一系列相关的创新产品形成 的Ⅲ;国内学者倾向于把区域创新能力看成是一种 指标更能准确和全面地反映出区域的暂态和累积创 新能力,将有助于对创新能力的考察从静态拓展到 历时态的过程中。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采用有效专利的相关指 标,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进而对我国八 各项指标的综合能力,魏后凯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 表性,他认为区域创新就是特定地域范围内发生的 所有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的总称,区域创新能力即 是开展这些创新活动的能力和创新成果的产出[21。 大经济区的创新能力差异进行分析。 1 指标选取与研究方法 1.1 有效专利相关指标的选取 本文参考国外常用的专利衡量的做法,采用有 由于专利比较接近创新的商业应用,且专利数据能 比较全面地反映各地区发明和创新信息,故专利常 被选作衡量地区创新能力的指标f31,在研究中常采 效专利这项新指标来对我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 用发明专利的申请数和授权数[41。 相比于一般专利指标,有效专利指标因其更能 反映出专利的质量特征而逐渐呈现出诸多优势。有 效专利是指截至报告期末,专利权处于维持状态的 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简报称:专利的有效状况,特 别是发明专利的有效状况,可以体现专利技术的运 用情况和市场价值,是衡量企业、地区和国家自主 和自治区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我们选取有效专利存量、专利存活率、有效发明 专利比例、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比例和职务有效发明 专利比例作为分析指标。有效专利存量反映专利有 效数量特征。专利存活率是有效专利存量占专利授 权量的比值。由于维持专利权需要缴纳专利年费, 一般来说专利权人只会对有价值的专利续费,因此 该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专利的重要性和技术水 平『81。例如,某地区可能有效专利存量很高,但专利 存活率并不高,那就证明该地区专利产能相对过剩 而专利质量不高,核心专利不多。所以专利存活率 指标可以看作是对有效专利存量的有益补充。由于 专利中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最高,因此,在进行评价 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一项新指标嘲。 杨中楷描述了有效专利的存量模型,认为有效 专利数量的变化表现为一个连续的“生产一失效” 过程,生产包含着专利申请、授权过程,是正向的流 量;失效包含着撤销和放弃的过程,是负向的流量。 这2个方向的流量决定着有效专利存量的动态变 化网。可见,有效专利指标的考察范围由专利申请授 予的暂态过程拓展到生命周期的尽头,具备一定的 时间连续性。香克曼(Schankerman)则解释说,从专 利个体的特点来看,技术含量高的专利会带来较高 收益,也会具备较长的寿命同,这是一般专利申请和 授权指标所无法体现的。综上可以认为,有效专利 中选取有效发明专利比例指标更具有实际应用价 值。企业是地区创新的主体,企业拥有的有效专利 不仅体现出企业创新成果,还体现出企业知识产权 的市场化水平、市场价值和产业化程度。职务发明 专利比例指标则能体现研发机构与个人之间的合 作,往往比个人独立研发的专利的质量要高,更容易 实施。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我国有效专利发展态势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9YJc630ol6;项目负责人:杨中楷) 成果之一;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基于专利计量的专利制度功能分析”(项目编号:20o9JDo8;项目负责人:杨中楷)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杨中楷,管理学博士,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政策;沈露威,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 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创新。 杨中楷沈露威基于有效专利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一一——————————、 堡一 一 本文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2007年统计年报[9l 有效专利部分数据,计算得出相关指标值(见表1 o 表1 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有效专利指标 q= ll-旦一 ——— 一=— q — ——。一j=l j=1 ', i'1,2…,n  …',z =, ∑(1一e )/1一∑e (4)计算综合经济效益系数 ∑ J=l 即是第i个方案的综合评价值 2 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 2.1 测度结果 对原始数据矩阵作标准化处理后,根据表1 中有效专利相关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的 熵值ej,进而确定出各指标的权重 (见表2)。 表2有效专利指标的熵值及权重 最后,用综合评价值 的计算公式得到各地区 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及排序(见表3)。 2.2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创新能力的总体分析与评价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专利存活率普遍较低,平 均存活率仅为30.6%,平均有效发明专利比例则为 17.69%,这说明我国专利总体水平还不高,高质量核 心专利数量不多,创新能力普遍不强。从表3的测度 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各省市区创新能力呈等级分布, 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仍较为明显。创新能力居于前列 1.2熵值法 的分别为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山东、天津等, 目前.国内外建立的评价方法有数百种之多,其 多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排位靠后分别为广西、海南、 中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而且计算过程相对简 内蒙古、江西、新疆等,多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单.因此,本文采用熵值法进行赋权。在信息论中,信 我国东部板块囊括了排名前7位的地 。广东 息熵被定义为 一直是我国专利申请量最大的省份,其有效专利存 ( )=一∑P( )1 (蕾) 量也高居第1,超过l2万件,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 ,=I 强的省份之一,其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比例高达 (1)将各指标同度量化,计算第j项指标下 95.21%;其创新领域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且以 第i个方案指标值的比重P 大型企业为主,而其他领域以及多数中小企业的创 p =_ ,i=1,2,…,m; =l,2,…,n 新能力则相对不足。上海作为我国另一开放阵地和 ∑ 国际大都市,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科技与人才资源丰 f=I 富,市场发育程度高于其他省份,创新综合能力较 (2)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为 强。北京是我国传统的科技创新中心,大专院校和科 ej=一k 2p l叩 ,j-1,2…,n 研院所集中,不少大型企业的总部和研发中心也设 Fl 在北京,研发基础好、实力强,北京的有效发明专利 (3)定义权数 的比例达到42.27%,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9倍。浙 科技与经济 2010年2月第1期第23卷/总第133期 3l 第23卷总第133期 2010年2月第1期 表3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创新能力测度结果 我国老工业基地,需要通过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来 实现经济再增长,而人才匮乏成为其提高创新能力 一大瓶颈,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吸引科技人才。 西部板块中重庆和四川2个地区较为突出,分 别排在第8、10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重庆于1997 年成立直辖市,而有效专利的统计是从1985年计 起的,所以重庆的创新能力得分的实际值应该比计 算值略高些。西部其他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 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等省区经济总体水平 较低,科研投入及科技人才较为匮乏,因此科技创 新能力较弱。其中西藏和云南排名靠前是受到指标 中比例类指标影响的缘故,这2个地区专利产量较 小,可以将其作为特殊值考虑,不作具体讨论。 2.3区域间及区域内创新能力差异分析 在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创新能力总体评价 的基础上,进行区域间及区域内的差异比较。以往 在进行区域差异研究时常把东、中、西三大地带作 为地域单元,但由于地域范围太大,划分过于粗糙, 这种方法已经不合时宜。本文采用国务院发展研究 中心提出划分中国大陆经济区域的新方法,即把中 国大陆划为八大经济区域,即东北、北部沿海、东部 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 北地区。这种划分方法已经逐渐被学术界所接受, 成为新的研究分析框架。 这里选择的区域差异测算方法主要是标准差 江、江苏、山东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较快,其 中浙江市场活跃,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活动较强;江苏 和山东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投入水平在全国 系数(sn)和变异差系数(CV),分别对区域内部绝 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进行测度。具体公式如下: 处于领先。天津的职务有效发明专利比例达 66.42%,在31个省市区中最高。福建、河北和海南分 c 导 通过对八大经济区域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测 别排在第16、22和28位,需要加大科技投入,依托 地理优势,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能力。 中部板块中湖北、陕西的排名相对靠前,分别 为第9、11位。这2个省份的共同特点是大学和科 研机构较多,但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需要进一步 完善人才机制和专利转化渠道。山西、河南、内蒙 算,将其同度量化,并结合平均得分得到测算结果 (见表4)。 从平均得分来看区域间差异,南部沿海、东部 沿海和北部沿海这3个区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得分最高。也就是说,我国区域 古、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区与经济和文化实力较强 的省市仍有一定的差距,区域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并且东 部沿海地区的创新能力最强。相对而言,内陆与西 东北板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分别为第 部地区之间的创新能力较为接近,与沿海地区仍存 在明显差距,其中西北地区创新能力最弱。 从标准差来看区域内差异,南部沿海地区和北 部沿海地区的标准差高于全国平均值,说明这2个 地区内部差异较大,其中南部沿海地区的区域内绝 l2、26和21位。其中辽宁科技资源较为丰富,创新 能动性较强,每年的专利申请和授权量都较大,但 专利存活率并不高,仅为23.5l%,应该着力提高专 利的质量,使投入和产出尽可能相符。东北三省是 Science&Technology and Economy 2010 Vo1.23 No.1 对差异最明显,创新能力差距最大。其他6个地区 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由于篇幅所限尚未进行 的标准差均小于全国平均值,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和 比较。笔者将对有效专利这项新指标从专利执法、技术 东北地『j(l的区域内绝对差异最小,说明上海、江苏 转化能力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以期为地区区域发 和浙江 省市以及东北三省这2个区域内的创新 展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口 能力比较接近。通过变异系数来分析区域内相对差 异,得到的结论与上述分析相同。 参考文献 3结论与展望 [1】STEM S,POR一1ER M E,F[RMAN J I The 1)eterminazlts of National l『¨1(1Yalive Capa(‘it v fR]CambridgmNafional Bureau of 通过有效专利指标测度,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 Economic Research,2000. 区的创新能力进行排序,并对所得结果进行评价 我 [2]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1 BODE E Th Spatial Pattern of lx)calized R&D Spillove ̄An 国专利总体水平还不高,高质量核心专利数量不多,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for Gennmw I J1.Journal of Economic- 创新能力普遍不强。各省市区创新能力呈等级分布, Geography,2004,4(1)-.43—64. 【4】张经强,夏恩君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综述_JI.生产力 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仍较为明显。从区域视角来看, 研究,2009(15):189—190 东部沿海地区创新能力最强,西北地区创新能力最 f5]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统计简报fEB/Or j.f2009—1 I一1 http: //www sip().gov.cn/sipo2008/. 弱。南部沿海地区区域内创新能力差异最为明显,东 【6】畅中楷,孙玉涛.基于专利持有模型的我国有效专利分析【JI l部沿海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区域内差异最小: 科技管理研究,2009(2):254—257 本文为我国区域创新能力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 【7】 MARK S.H Valua1)le Is Patent Prolec’lion?Estimates By Technolo ̄ Field Using Patent Renew ̄Data[J].Rand.Ioumal 种的新的视角,但尚存一些不足:例如指标选取过于单 of Economics,t998,(29) [8】肖国华,等.专利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构建『JIl图恬情 一,只从专利质量层面做—探讨,不能十分全面地反映 报工作,2008.52(3):96—99 区域创新能力;熵值法虽然避免了人为冈素带来的偏 I9l 周家知识产权局.2007年专利统计年报IEB/O1 }_ 差,但F}1于忽略了指标本身的重要程度,有时得到的结 l2009一{】一J81.http://wv,,v..sipo.gm.ctl/sipo2OO8/tjv,J. 果有所偏差,理想的方法是结合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 Estimate of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based on Patents in Force Index YANG Zhong—kai,SHEN Lu-wei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 16024,China) Abstract:Innovation is the core of de、 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 in current stage as well as the first important task )r regional dm elopment.There are ve indicators of the patents in force provided in this paper:iiumt)er of patent in force. patent、alidity rate.im ention patent in fort‘P rate.invention patent in fore-.-rate of enterprises and duty invention—creation in force rate.Then,the paper chooses the five existing patent relevant indexes and utilizes entropy method to conduct estimation for innovation ability for China s 3 1 provinces,cities and regions from the patent quality angle.At last.the paper conducts the analysis based on regional difference comparision. Key words:patents in force:entropy method:regional innm ation eapahility (收稿日期:2009—12—23) 科技与经济 2010年2月第1期第23卷/总第133期 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