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论网络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科学传播

2023-02-14 来源:客趣旅游网
媒介观察JournalismResearchHerald试论网络环境下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科学传播

■刘雁翎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曾提出现代社会是

一个“风险社会”,现代人们正生活在文明的火山口上。在今天看来,高度的工业化和全球的信息化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与社会的繁荣景象,“危机”也潜伏进入了现代社会。现代危机频发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即世界变得日趋复杂,而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局限性越发显现,“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类本身局限性这对矛盾是危机产生的一[]美国电影《后天》、《2012》般原因”

等所构建的图景,正是人类所面临的这样一种危机频发的世界。根据《辞海》的解释,危机一词来源于《晋书·诸葛长民传》“富贵必履危机”:,意为潜伏的祸机。美国著名学者劳伦斯·巴顿(Laurence

Barton)认

为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韦伯词典》给出关于危机的特征为:“突然的转好或变坏;关键的时刻;事件处于不稳定状态,在此一状态下将产生决定性变化;达到关键阶段的情形。“危机””已经

俨然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常态词。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今天危机的传播具有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传播主体更多元化、信息传播态势不确定性更强等特点。《新闻周刊》专栏作家乔纳森,曾在1991年发生的洛杉矶骚乱事件中指出,“火需要氧气助燃才能燃烧。最先点燃事件助燃的氧气就是电视。”[]今天来看,在网络迅速普及和不断发展的时代,助燃突发事件的氧气不仅仅是电视等传统媒介,更指向了网络这一大众媒介。从技术上讲,互联网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交流的平台。同时,在网络上,一粒微小的不利因子(如谣言等不实或模糊信息),如未“网加以及时的调节引导,将可能在络空间”中迅速引发蝴蝶效应,扩大公共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李普曼就曾在《公众舆论》中描述到:“偶然的事实、创造性的想象,情不自禁的信以为真,这三种因素便会产生一种虚假的现实,导致人们作出激烈的本能反应。”可见,权威信息的及时有效传播是应对现代危机的重要方式。随着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科学已经延伸至社会的各个层面,现

代危机的发生大多与科学的领域密切相关。因此,所谓及时有效的信息,不仅仅包括对于新闻事件本身的叙述,还包含了与事件相关的背景知识的解读,即适时及时的传播科学信息。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进行科学传播,既是缓和和化解危机的有效途径,也是建立应对危机的长期有效机制的重要环节。

一、突发公共事件与科学传播

目前,国内外对于科学传播有多种提法,譬如国际上有“Scientif-ic&Technical

Communication

(STC)”,有“ScienceCommunica-,还有“TechnicalCommuni-tion”

cation”。而在国内有使用“科技传播”“技术传播”、和“科学传播”。顾名思义,科学传播就是对科学的传播。英国皇家学会在《公众理解科学》中指出,“我们对科学(Science)技术、工作宽泛的理解,包括数学、程和医学,指对自然世界的系统考察以及由此考察所得之知识的实际运用”。科学传播作为一种信息交流活动,是人类传播的一个类型。其包含了几个层面,包括科学界内部和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而本文所

40

新闻研究导刊2011.4JournalismResearchHerald指的科学传播即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科学传播的其中一个重要目乔治·梅标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森大学物理系的特雷菲尔(JamesTrefil)认为:“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科学背景,以应付其日常生活中所涉及事物的科学成分,则他或她就。[]事实上,使公众具备科学素养”

更好的理解危机和科学,具备一定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学素养,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在我国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发生,从2003年的“SARS”、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到2009年的“甲型HN1型流感”。2007年8月30日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这是国家首次以立法形式规范突发事件的应对问题。其中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作出了阐释,指“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信息化与网络化对于社会舆论的重要影响之一,即当一种言论在网络空间中出现,随着对事件关注度的提高,一种言论会在网络上汇集成为一股舆论洪流,并通过在网络空间中不断蔓延,和随之的人际传播等的交互作用而不断放大。不断汇集的舆论洪流又推动事件的不断升级,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议题。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聚集的正是一种高度的社会关注度,而关注度的提升所提供的也是信息得以有效传播的双重契机。

从一方面来看,由于现代危机发生的领域与科学如此之密切,科学信息的传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

定由于信息虚空对于公众所可能造成的恐慌感,使公众在突发公共事例如,在件中建立渡过危机的信心。灾害事件发生时,科学传播可以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指导公众在危机情境中的行为模式、使公众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判断事件发展的能力,以稳定社会秩序,应对危机态在汶川大地震中,行之有效的科势。

学传播不仅加深了公众对地震相关知识的了解,也在期间逐步形成和建立了其应对自然灾害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态度。而这也使得公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理解和配合政府应对危机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与政府形成一股合力。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突发公共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使公众对于其自身有帮助的科学信息,从被动关注转为主动吸收的一个时期。“人们知道科学的存在,也适应了科学在生活中的存在,人们往往会不顾其已有经验和判断力去关注所有知识并对其进行利用,故而对众多科学传播往往‘不经意’的态度,而一旦发生采取

对自身或与自身联系紧密的科学性‘公共事件’,人们结合自身经历等辅助性知识,会迅速关注科学,并努力参与并理解科学。”[]可见,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发展的关键性时期,科学信息具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是危机时期的“镇定剂”。公共突发事件也增强了公众主动获取科学相关信息的意识,建立了一种主动应对危机的意识。

媒介观察

无论是从有效传播的角度看,还是从促进互动的角度看,媒体都是中心和枢纽。”[]新闻媒体作为公众获了解事件的重要窗口,更承取信息、

担了在公共突发事件中,协助政府稳定社会秩序、帮助公众了解事件真相、并在传播新闻信息的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科学传播,主动承担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社会责任。

其次,要提高新闻媒体的科学传播能力。在新闻媒体对科学信息进行传播时,需要对科学信息进行“二次编码”,即将科学知识转译为大众所能理解的信息,在此过程中,科学传播的内容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英国学者Nelkin通过对报纸等媒体的分析后指出问题在于:想象代替科学内容、报道很少涉及到科学研究的本质、科学活动成了带有情节的戏剧性事件,各种夸张和激情的手法不可避免的导致了草率等。[]在我国科学传播也出现了类似问题。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进行科学信息的传播时,如果出现此类问题,不仅很难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危机管理的目的,甚至可能会出现反莱作用力。美国新闻学教授迈克·恩·詹姆士·坦卡德曾对此提出过五1,记者应当充分利点要求,分别是:用发表过的文章和报道来检验自己采写的内容,使其更为准确;2,记者不要为了引起读者兴趣,故意在导语中使用夸张或简化的手法,造成对科学发表的歪曲报道;3,准确的引用被采访科学家的言论,在发表前要请科学家审阅;4,记者不要自作主张地解释科学家的技术结论;5,除非得到科学家的同意,不要轻易使用绝对化的字眼,如“突破”、“治愈”、“关键性的成就”、“填补空白”等。[]可见,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不仅是要建立新闻媒体进行科学传

新闻研究导刊2011.4二、新闻媒体的传播角色

首先,要建立新闻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进行科学传播的意识。“在公众科学传播即狭义的科学传播领域,媒体作为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桥梁,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

41

媒介观察JournalismResearchHerald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以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影响力。

使公众能在危机中辨识方向,在纷繁复杂中共建和谐。

注释:

播的意识,也需要不断强化新闻从业人员的科学传播素质。

三、“异军突起”的科学博客圈

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迅速发“民间”传播渠道的影响力越发展,

显现,科学博客圈成为科学传播中一支“异军突起”的重要力量。科学博客圈,指的是由若干个科学博客(网络日志)基于共同的话题兴趣,通过互联网技术所建立起来的一个对科学信息进行传播交流的互动平台。

根据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卡尔·I·霍夫兰(CarlI.Hovland)在说服研究中的结论表明“高度可信的信源在传播行为之后会立刻导致较多的态度变化”[],即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可以达到的传播效果越明显。科学博客的博主大多为科学家、科研人员或科技编辑等,其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在科学界的地位使人们更倾向于受其言论的影响。在网络上,公众也愿意通过此渠道了解危机事件的背景资料以及各种专家视角的解读,以对事件做出更为明确的判断和反应。

以科学松鼠会为例,这个于2008年上线的科学博客群,通过对汶川大地震相关科学信息的一系列报道,包括地震基础知识、地震预报、地震自救等,而“一战成名”。据相关资料显示,科学松鼠会在地震期间所策划的专辑报道,其日IP点击量就达到了16000人次。[]在之后的突发公共事件中,如2009年“甲型流感”,科学博客圈承担了的

以科学视角发布危机信息、解读事提出相关对策的角色,并且态发展、

成为了公众获取对其作出判断和反应的科学信息的重要渠道。科学博客圈成为网络时代稳定社会舆论、

四、注重科学精神的传播

“公众对于所传播的事情了解的越清晰,或越具有批判理性,能够辨别,那么,流言的传播就会遇到阻力。”[]在网络空间中,信息的传播会被加倍放大和扩散。公众会很容易迷失在成几何增长的信息洪流中。因此,科学精神的建立能够帮助公众对今天洪大的信息流具有理性批判和分析能力,以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科学精神的内涵包括了“求真、理性、批判、平等与协助等”。[]在我国,对于科学知识的传播往往重于科学精神的传播。以对《广州日报》10年来进行科学报道的一项统计分析为例,其在科学传播中,科学知识占90%,而科学精神仅占3%。[]可见,目前我国对科学精神的传播是不足的。在科学传播过程中,公众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来指导其行为模式,更需要建立一种科学精神来认知世界、指导实践。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位教授认为,人的认知有四种系统的盲点,分别是:关系的盲点(看不清楚所处系统中的各方利益相关者);空间的盲点(看不清自己处在系统内上下左右的联系);时间的盲点(看不清每个事件都有时效性);过程的盲点(看不清每个事件都有自己独特的。[]事实演化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上,科学精神能帮助公众更清晰的面对认知事物,建立正确的危机观。突发公共事件,公众需要具备科学精神以对危机有一定的分析、把握和应对能力。从长期视角来看,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科学精神的传播能有助于人们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1.赵士林,《突发事件与媒体报

道》,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2.同上,第177页3.同上,第139页

4.谢莉娇,《\"公共事件科普\"的

提出及其形成机理分析》,《科普研究》,2010年第1期

5.吴国盛,《科学与公众传播》,

《文明》,2004年第2期

6.引自:侯强、刘兵,《科学传播

的媒体转向》,《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年第4期

7.刘保全,《科技新闻应注重科

学性———兼评部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今传媒》,2005年第12期

8.【美】E.M.罗杰斯,《传播学

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335页

9.吴娟,《科学传播的新探

索———科学松鼠会》,《新闻传播》,

2010年第4期

10.陈力丹,《从信息角度对处

理非典疫情的思考》,http://cjr.zjol.

com.cn

11.颜家安,《论科学精神及其

传播》,《科学中国人》,1997年第7期

12.王竹、王大明,《试论报纸在

——<广州大众科学传播中的作用—日报>10年科学报道的统计分析研究》,《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年第2期

13.赵士林,《突发事件与媒体

报道》,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作者为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研究生

42

新闻研究导刊201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