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全管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2020-01-13 来源:客趣旅游网
一.安全管理学复习资料

填空题

1. 安全管理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强制原理、责任原理。 2. 安全管理方法:计划、决策、组织、激励、控制。

3. 安全管理计划编制方法:定额法、系数法、动态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

综合平衡法。

4. 安全生产决策的基本方法 :头脑风暴法、集体磋商法、加权评分法、电子

会议法。

5. 安全管理组织设计原则:统一指挥原则、控制幅度原则、柔性经济原则、权

责对等原则。

6. 安全激励方法的分类:

按激励形式划分:经济物质激励、邢律激励、精神心理激励、环境激励、自我激励

按安全行为的激励原理划分:外部激励、内部激励 7. 安全系统控制原则 :首选前馈控制方式 、合理使用各种反馈控制方式、 建

立多级递阶控制体系、力争实现闭环控制 8.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轻伤,损失工作日低于105d的失能伤害;重伤,

损失工作日等于或大于105d的失能伤害;死亡,发生事故后当即死亡,包括急性中毒死亡,或受伤后在30d内死亡的事故。死亡损失工作日为6000d。 9. 事故现场勘察工作4P技术:人(People)、部件(Part)、位置(Position)

和文件(Paper)。 10.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1. 现行主要安全法规——“三大规程”: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12.五项规定:1.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3.安全生产教育 4.安全生产定期检查 5.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13. 三同时: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以及计划实施革新、挖掘、改造项目的同时,安全技术 和“三废”治理措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14.戴明循环(PDCA循环):P——计划、D——行动、C——检查、A——改进。 15.三级安全教育: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 16.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一案三制: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机制、应急管理法制。

名词解释

1. 安全评价:对系统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与评价标准比较,得出系统的危险程度,提出改进措施,达到系统安全的目的。

2. 安全决策:指人们针对特定的安全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拟定各种安全行动方案,从中做出满意的选择,以较好地达到安全目标的活动过程。 3. 安全管理: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计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

1

活动。

4. 安全目标管理: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总目标,从上到下地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订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计划、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5. 系统安全:在系统寿命周期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为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6. 本质安全: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包括:①失误—安全功能②故障—安全功能。

7. 事故: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即意外的),可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事件 。

工伤事故:企业的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虽然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不良,致使身体受到伤害,暂时地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工伤事故包括工作意外事故和职业病所致的伤残及死亡。

未遂事故:指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实际上没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二次事故:在事故发生后,由于事故本身产生其他伤害或事故导致其他事故的发生,引起事故范围进一步扩大的事故

8. 灾害事件:个人或集体在时间进程中,为了实现某一意图而在采取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反的情况,迫使这种行动暂时地或永久地停止,并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伤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9.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10.危险源辨识:依据辨识区域内存在危险物料、物料的性质、危险物料可导致的危险性三个方面进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

11.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是对在劳动过程中遭受人身伤害(包括事故伤残和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的死亡)的职工、遗属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解答题整理

1.安全目标管理实施步骤 安全目标管理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地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计划、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实施安全目标管理的步骤 (1)安全目标的制定(2)展开(3)实施(4)成果的考核评价

四个步骤紧密衔接构成一个管理周期。 2.实施系统安全要点 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全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为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实施系统安全管理的要点(1)建立健全的系统安全组织机构(2)强调系统安全设计的重要性(3)风险分析是系统安全大纲的核心(4)系统安全大纲计划是实施大纲的关键(5)信息是系统安全工作的基础

2

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原理、要素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由一系列标准来构筑的一套系统,表达了对组织的职业安全健康进行控制的思想。 原理:现代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遵守法律法规,风险管理,持续改进”,管理的核心是系统中导致事故的根源即危险源,强调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来达到控制事故、实现系统安全的目的。 基本要素(1)职业安全健康方针(2)策划(3)实施与运行(4)检查与纠正措施

(5)管理评审

4.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特点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通过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计算机存储容量大、速度快、精度高、范围广及人工智能等特点,严格按照安全管理的要求,对有关数据进行收集、加工、传输、存储、检索和输出等项处理,提供安全管理所需的信息,并完成相应的管理职能的人机系统。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1)开放性(2)人工性(3)社会性(4)系统行为的模糊性

5.事故统计目的、方法、指标

事故统计目的(1)进行企业外的对比分析(2)对企业、部门的不同时期的伤亡事故发生情况进行对比(3)发现企业事故预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事故发生原因,以便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事故统计方法1.描述统计(1)柱状图(2)事故发生趋势图(3)伤亡事故管理图(4)饼状图(5)其他方法——山形图、玫瑰图、分布图 2.推断统计(1)回归分析原理(2)伤亡事故预测 事故统计主要指标 1.伤亡事故频率——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伤害频率 2.事故严重率——伤害严重率、伤害平均严重率、按产品产量计算的死亡率、伤害严重率、伤害平均严重率、百万吨钢死亡率 3.其他同级指标——无事故时间、死亡事故频率 6.事故结案处理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7.预防事故技术、方法,减少事故技术、方法

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1.能量控制方法2.内在安全设计方法3.隔离方法4.闭锁、锁定和连锁5.故障—安全设计6.故障最小化设计7.告警装置

减少事故的安全技术1.实物隔离2.人员防护装备3.能量缓冲装置4.薄弱环节5.逃逸和营救

8.生产岗位职工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新职工上岗前的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五新”作业安全教育、复工和调岗安全教育

3

9.常见的安全检查类型(1)经常性安全检查(2)安全生产大检查(3)专业性检查(4)季节性检查(5)特种检查(6)定期检查(7)不定期检查 10.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概念、实质、核心、原则及作用 概念: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和各类人员在生产中应负的安全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质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的领导,建立起以政府、部门、企业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管理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作用:(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可以使企业各方面各类人员在生产中分担安全责任,职责明确,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做好安全工作。(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可以更好地发挥企业安全专职机构的作用,使各方面职责明确地共同搞好安全工作,这既是对安全工作的加强,又是对安全专职机构工作职责的明确,使业务工作走上正轨,克服工作忙乱不务正业的现象,更好地发挥企业安全专职机构作为领导在安全工作上的助手和安全生产的组织者的作用。

(3)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对于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分清责任,吸取教训,改进工作都有积极作用和好处。

11.生产单位从哪些方面加强应急管理(1)指挥与控制(2)通信(3)生命安全(4)财产保护(5)外部组织(6)恢复与重建(7)管理与后勤

12.重大危险源管理:1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 2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 3生产经营单位要制定应急预案 4生产经营单位要将本施报告相关部门

论述题

一、强制原理: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有效的实现管理目标,就是强制原理。安全管理需要强制性是由事故损失的偶然性、人的“冒险”心理以及事故损失的不可挽回性所决定的。。

安全强制原理应遵循一下原则: ①安全第一原则: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时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安全,这就是安全第一原则。贯彻安全第一原则,要求在计划、布置、实施各项工作时首先想到安全,预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需要指出的是,安全第一要落到实处,必须要有经济基础、文化理念、法规制度等的支撑。 ②监督原则:监督原则是指在安全工作中,为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必须授权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行使监督、检查和惩罚的职责,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追究和惩戒违章失职行为,这就是安全管理的监督原则。

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简称OSHMS,是由一系列标准来构筑的一套系统,表

达的是一种对企业的职业安全进行控制的思想。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特点;(1) 系统性 (2) 先进性(3) 预防性 (4) 全过程控制 (5) 持续改进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作用

(1)全面规范、改进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保障企业员工的职业健康与生命安全,

保障企业的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4

(2)改善与政府、员工、社区的公共关系,提高自己的声誉。 (3)防止安全管理失误、漏洞的发生,消除第三类危险源。

(4)有利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标准与国际接轨,克服产品及服务在国内外贸易活动中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取得进入市场的通行证。

(5)有利于提高企业安全与卫生等级,降低企业职工职业安全和健康的保险成本。

(6)有利于提供持续满足法律要求的机制,降低企业风险,预防事故发生。 (7)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全民安全意识。 三、事故调查是掌握整个事故发生过程、原因和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伤亡重要工作。通过调查可以掌握事故发生的基本事实,以便在此基础上进行正常的事故原因和责任分析,对事故责任者提出恰当的处理意见,对事故预防和掌握提出合理的防范措施,使人们从中深刻地吸取教训,并促使企业在安全管理上进一步完善。

基本步骤:

1、事故现场处理(1)危险分析(2)现场营救(3)二次危害(4)保护现场 2、事故现场勘察、主要目的是为查明当事各方在事故之前和事发之时的情节、过程以及造成的后果。事故现场勘查工作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由于其主要关系四个方面的信息,即人(People)、部件(Part)、位置(Position)和文件(Paper),表述这四个方面的英文单词均以字母P扑头,故人们也称之为4P技术。(1)环境勘察(2)初步勘察又称静态勘察(3)细项勘察,又称动态勘察(4)专项勘察(5)善后处理(6)勘察记录

3、保护证人与问询,在事故调查中,证人的询问工作相当重要,大约50%的事故信息是由证人提供的,而事故信息中大约有50%能够起作用,男外50%的事故信息的效果则取决于调查者怎样评价分析和利用它们。:注意问题、确定证人、证词可信度、问询证人

4、物证收集与保护。保护现场工作主要的一个目的也是保护物证。几乎每个物证在加以分析后都能用以确定其与事故的关系,而在有些情况下确认某物与事故无关也一样非常重要。数据记录装置是另一类物证。环境和物证材料、管理材料、事故过程材料。

5、事故现场照相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和固定证据,为事故分析和处理提供可视性证据

6 、事故现场图与表格。现场绘图也是一种记录现场的重要手段。现场绘图、与现场笔录、现场照相均有各自特点,相辅相成,尽能互相取代。现场绘图是运用制图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几伺图形来表示现场活动的空间形态,是记录事故现场的重要形式,能比较精确地反映现场上贡要物品的位置和比例关系

四、消除危险重要的两个方面是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即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通过危险预防与控制措施,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上,以最少的成本达到最优的安全水平事故预防是通过采用工程技术、管理和教育等手段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尽可能的小。事故控制是通过采用工程技术、管理和教育等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损害可能减小。

从安全目标的实现出发:1.消除事故原因,形成“本质安全”系统。即消除威胁源、控制威胁源、防护和隔离危险源、保留和转移危险源。2.降低事故发生频率3.减少事故的严重程度和事故的经济损失、

从采用的手段出发。事故预防与控制以危险源为对象,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

5

危险进行控制。其技术手段主要有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按措施等级可以分为六种方法:即消除危险、预防危险、减弱危险、隔离危险、威胁连锁和危险警告。同时还可以采用法制、经济、教育手段。 从现代安全管理的观点,事故预防与控制还可以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三方面入手。

1、安全技术对策是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安全问题,预防事故发生,减小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是事故预防和控制的最佳安全措施。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能量控制方法、内在安全设计、隔离方法、闭锁锁定连锁、故障安全设计、故障最小化设计、告警装置。减少和遏制损伤的安全技术:实物隔离、人员防护、能量薄弱、缓冲环节、逃逸营救逃逸

2、安全教育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养,努力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学会从安全的角度观察和理解所从事的活动和面临的形势,用安全的观点解释和处理自己遇到的新问题。 安全思想教育原则、 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原则、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教育原则、现代安全管理知识教育

3、安全强制管理对策是用各项规章制度、奖惩条例来约束人的行为和自由,达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较少事故的目的。 系统整体性原则、计划性原则、效果性原则、坚持合理的安全管理体制的原则、责任制原则 案例分析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分析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原因(问题)

①技术原因:建筑物、机械装置设计不良、材料结构不合适、检修、保养不好、作业标准不合理 ⑤管理原因:领导的责任心不强 检查、保养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 对策实施迟缓、拖延,安全教育制度不完善 ,人事管理不善,安全标准不明确, 劳动积极性不高 防范措施:

1、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严格按作业规程施工。

2、对制造、加工的支护棚子等质量要严格把关,按质量标准验收,不合格的产品不准使用。

3、加强安全质量检查工作,对各类不安全隐患,都要及时处理。

1、加强干部、工人的安全思想教育,施工中严格执行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从思想上、措施上达到安全生产,提高自主保安能力。加强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干部、工人对防突工作的认识,熟练掌握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和规律。 2、严格执行“三不生产”原则。不准带隐患作业。

3、危险地段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生产,同工人同下同上。

6

2、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生产技术水平

2、巷道中发现岩石破碎、岩层裂隙较多,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改变支护形式,保证安全生产。 3、严格执行“三大规程”,认真执行措施中的各顶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认真贯彻作业规程,按照规程规定严格检查施工,发现施工与规程不符立即停止作业。

1、严格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加强“一通三防”管理,发现隐患必须坚决彻底处理,防止隐患扩大造成事故

1、局部通风机由专人管理,其他任何人不得任意停开,保持局部通风机连续稳定运转,一旦局部通风机因故停运,必须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待排放瓦斯后再恢复工作。

2、风筒必须接设到位,以便及时排出涌出的瓦斯,防止瓦斯浓度超限和积聚。 3、井下任何地点都严禁带电作业,经常检查机电设备,保持设备完好,杜绝失爆。

4、严格瓦斯检查制度。瓦检员必须深入现场,按规定的次数和时间检查瓦斯等有害气体,严禁假检、漏检、假汇报。

2、采场封闭充填之前或密闭之前,必须设置栅栏和警标,防止他人误进造成事故。

3、认真加强“一通三防”各项安全工作,加大对瓦斯治理力度,落实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加强节、假日停产或检修前的收工检查,防止事故的发生或灾情扩大。 1、对井下各采空区密闭,加强自然发火的检查与气体化验分析,加强预测预报。 2、及时封闭废弃巷道,提高通风设施质量。

3、发现自燃发火倾向及自然发火,及时制定周密措施、稳妥处理。 5、加强机电管理工作。

6、加强自救器的佩带和使用,凡不佩带自救器者不准入井。

7、加强对《重大事故的预防及应及救援预案》的学习和演练,全面提升矿井的整体抗灾变能力,有效地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2、加强瓦斯抽放系统管理。形成安全可靠的通风系统。 2、对各贯通地点及时调整通风系统,并制定严密措施,。 3、增强瓦检员的责任心,对特殊地点加大检查的密度。 4、加强通风设施的检查、维护,确保完好。

5.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1、提高对矿井大采深条件下地应力和采动应力影响增大、诱发冲击地压发生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认识,深入开展矿压观测工作,探索和采用先进监测手段对防治冲击地压的有关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提高监测预报的能力,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2要建立健全防治冲击地压的专门机构,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干部职工防治冲击地压意识,提升冲击地压防治水平 3.水害应急预案不健全。一是一些矿井水害应急预案形同虚设,缺乏可操作性,发生透水后束手无策;二是一些矿井虽有水害应急预案,但从未进行应急演练。 4.水文地质条件不清、资料不足。一是一些矿井缺乏必要的基础图纸资料;二是一些矿井井下采掘工程平面图与实际误差较大,无法科学指导煤矿水害防治工

7

作;三是一些矿井井田内或井田边界老空区积水不清楚;四是一些矿井没有对水害隐患开展预测预报工作。 5.“四位一体”综合防治突出措施。所谓“四位一体”综合防治突出措施,就是说首先应对开采煤层及其对开采煤层构成影响的邻近煤层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对确认的突出危险区域,应采取区域性防治突出技术措施,对确认的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采取防治突出技术措施。在采取防治突出技术措施后,必须对防治突出技术措施消除突出危险性的效果进行检验,如果检验有效,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前提下进行采掘作业;如果检验无效,必须补充防治突出技术措施,直至再次检验为有效时方可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前提下进行采掘作业。否则,必须继续补充技术措施。

6.防治突出的技术措施。防治突出的技术措施主要分为区域性措施和局部性措施两大类。区域性措施是针对大面积范围消除突出危险性的措施;局部性措施主要在采掘工作面执行,针对采掘工作面前方煤岩体一定范围消除突出危险性的措施。目前区域性措施主要有3种,即开采保护层、大面积瓦斯预抽放、控制预裂爆破;局部性措施有许多种,如卸压排放钻孔、深孔或浅孔松动爆破、卸压槽、固化剂、水力冲孔、金属骨架等。

7.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措施是控制突出危害程度的措施,也就是说即使发生突出,也要使突出强度降低,对现场人员进行保护不致危及人身安全,如震动爆破、远距离爆破、反向防突风门、压风自救器、个体自救器等。

二.安全系统工程复习资料

主要内容

安全系统工程介绍 系统安全分析 事故树分析 系统安全评价 系统危险控制技术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安全:指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及其保障条件。

风险:是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危害事故严重程度的综合指标。 事故:指造成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 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

8

整体,而且该“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系统具备五个特征: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有序性、环境适应性。作为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特征是目的性、整体性、有序性,整体效应是系统论最重要的观点。

系统工程: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跨学科地考虑问题,运用工程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运筹学等方法使系统总体达到最优的组织管理技术。具体地说,就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 系统安全(System Safaty),是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及安全系统工程原理,识别危险源并使其危险性减至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安全系统工程:是以安全学和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安全工程、系统工程、可靠性工程等为手段,对系统风险进行分析、评价、控制,以期实现系统及其全过程安全目标的科学技术。

第二章:系统安全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系统安全分析(核心内容):就是使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辨别、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定性、定量描述的一种技术方法。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多种,可适用于不同的系统安全过程分析。在危险因素辨识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主要有: (1)安全检查表(SCA); (2)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3)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 (4)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 (5)事件树分析(ETA); (6)事故树分析(FTA); (7)系统可靠性分析(SRA) (8)因果分析(CCA)。 第二节 系统安全分析 安全检查的目的和作用、安全检查的内容、安全检查的形式和内容、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有何优点。

了解安全检查表的种类和内容。 会编制简单的安全检查表。

1、安全检查的目的和作用

目的: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工作环境、人员操作等存在的可能发生事故的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作用:发现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缺陷的有效途径。 2、安全检查的内容

安全检查内容包括: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 查思想:是否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查管理:安全管理的各项具体措施 查隐患:检查现场操作隐患

9

查整改:检查对上一次检查出的问题是否进行整改

3、安全检查的形式和内容

按检查的性质,安全检查的形式可分为 ●一般性检查 ●专业检查

●季节性安全检查 ●节假日前后的检查

安全检查表是把工程、工艺、设备、操作环境、管理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以提问的方式列成表格。通俗来说就是为检查某一系统的安全状况而事先拟好的安全检查项目清单。

4.安全检查表的优点

①安全检查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采用安全检查表可以避免传统的安全检查中容易发生疏忽、遗漏等弊端,做到全面找出系统危险因素和薄弱环节。 ②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之一是有关的安全规程、规范和标准。因此,使用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可以监督各项安全法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使安全检查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

③不同的检查对象有不同的检查表,检查人员依据安全检查表进行安全检查,其检查结果可作为检查人员履行检查职责的凭据,更好地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④安全检查表简明易懂,实施方便,易于掌握。

⑤应用范围广,不仅可以用于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及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等方面,而且也可以用于在役装置的日常操作、作业环境、人员行为、运行状态及组织管理各个方面。

5.安全检查表的种类和内容(了解)

根据用途和安全检查表的内容,安全检查表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审查设计的安全检查表: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厂矿企业,革新、挖潜的工程项目,都必须与相应的安全卫生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即利用“三同时”原则全面、系统地审查工程的设计、施工和投产等各项的安全状况。检查表中除了以列入的检查项目外,还要列入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标准和必要数据。用于设计安全检查表主要应包括厂址选择、平面布置、工艺过程、装置的布置、建筑物与构筑物、安全装置与设备、操作的安全性、危险物品的贮存以及消防设施等方面。

(2)厂级的安全检查表:这类安全检查表是全厂进行安全检查,安全分析与评价,危险源辨识时采用的检查表。其主要内容包括厂区各个产品的工艺和装置的安全性,要害部位、主要安全装置与设施、危险物品的储存与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治理、作业环境、消防通道及设施、操作管理及规章制度的落实,应急措施等。

(3)车间安全检查表:这类安全检查表是在车间内进行安全检查、安全分析与评价时用的一种检查表。其主要内容包括车间的设备布置、通道、进出口、通风、照明、噪声振动、应急、消防设施与措施、操作管理、岗位责任制实施等。 (4)工段及岗位的安全检查表:这类安全检查表供某一工序或某一岗位进行自

10

查、互查或进行安全教育及注意要点提示的一种检查表,如物料输送、车床加工等,其主要内容包括工序或岗位的设备、环境、操作人员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5)专业性安全检查表:这类安全检查表是对重点设备、设施,要害部位、特殊工种、专业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检查时采用的一种检查表,如锅炉、受压容器、起重机具、车辆、配变电装置、炸药库、爆破作业人员、电工、司机等。其主要内容是设备或装置的不安全因素或隐患的检查,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问题的检查,不安全环境条件的检查。

会编制简单的安全检查表:

为了使检查表既能全面查出潜在危险因素,又便于操作,达到预期效果,在编制和使用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检查内容尽可能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漏掉任何可能导致事故的关键。但应突出重点,抓住要害。

②各类检查表由于适用的对象不同,检查内容应有所侧重。如专业检查表应详细,日常检查表则要简明,突出要害部位。

③对重点危险部位应单独编制检查表,凡能导致事故的一切危险因素都应列出,确保隐患及时发现和消除,不至于酿成事故。 ④每一项检查内容,要定义明确,便于操作。

⑤安全检查表的项目和内容要求随工艺改造、设备变更等变化而修改,使之适应生产实际的需要。

⑥实施安全检查表时应落实检查人员,并在检查完毕时签字。对查出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并要落实整改措施,做到责任明确。

举例: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现场检查表HYPERLINK \"安全检查表经营.doc\"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评价检查表。作业1:制定学生宿舍防火安全检查表。

第三节:预先危险性分析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概念:是指在一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出现的条件以及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宏观的,概略的分析方法。

特点:是在每一项活动之前进行分析,找出危险物质、不安全工艺路线和设备,以便从设计、工艺、设备上考虑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使危险因素不致发展为事故,取得防范于未然的效果。

应用范围:凡能对系统造成影响的人、机、物、环境中固有的潜在的危险危害性都可应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进行识别。开发研制、方案设计、样机、详细设计、新建、改建、扩建。

了解预先危险分析的分析步骤:分析时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①熟悉系统。在分析之前,必须首先对系统的生产目的、工艺流程、操作条件、设备结构、环境状况等以及同类装置或设备过去发生事故的资料,充分的熟悉和广泛的搜集资料。 ②识别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就是找出系统存在的各种固有的潜在的危险因素。其特点为:潜在危险性、存在状态和触发因素。

什么是潜在危险?由潜在的原因会造成人和物损伤的事件。

例如,使用高速运转的物体、高压电、盛装高压气体的容器设备、高空作业、处

11

理化学危险品等。这些作业如果没有安全防范措施,就有造成重大事故的可能性,这些危险状态就是潜在的危险性。 在危险性识别时,对凡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系统完不成规定任务的各方面因素都要找出,包括人的误操作、机械、电气设备的失控而发生能量转移以及环境因素等。为防止遗漏,可将系统划分成子系统,一个个子系统进行查找。 ③分析触发事件。

触发事件:危险因素出现的条件事件。

潜在危险因素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有可能引起事故。例如盛装氢气的容器具有燃烧爆炸的潜在危险性,而如果容器封闭性很好,不与空气接触是不会发生事故的,只有氢气泄漏到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才有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所以发生泄漏的原因就是触发事件。

④确定事故情况。危险因素查出以后,能够导致什么事故,事故情况如何,则需要进行推测。

⑤找出形成事故的原因事件。就是找出危险因素发展为事故的客观条件。 ⑥确定危险因素的危险等级。系统或子系统查出的危险因素可能有很多,为了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时分轻重缓急、先后次序,对这些危险因素按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成四个危险等级。见下表: 危险等影响程定义 级 度 Ⅰ 安全的 尚不能造成事故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会造Ⅱ 临界的 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措施 必然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Ⅲ 危险的 要立即采取措施。 灾难性Ⅳ 会造成灾难性的事故。必须立即排除。 的 ⑦制定安全措施。根据找出的危险因素及确定的危险等级,针对危险性出现条件及形成事故的原因制定相应安全措施。

作业2:某实验室准备购买一瓶高压氧气用于实验,试用预先危险性分析对其进行危险性识别。

会使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对给定事件进行危险性分析: (1)机械工厂机械维修作业预先危险性分析

起重机维修、叉车维修、机械加工设备维修和所涉及的风电焊作业。其主要危险是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伤害和火灾爆炸。 (2)易燃液体火灾爆炸预先危险性分析

某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甲苯、70#汽油等易燃液体作为溶剂生产鞋用粘接剂,其事故模式就是火灾爆炸,故以化工厂为例进行火灾爆炸预先危险性分析。

第四节: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的概念(定性):是采用系统分割的方法,根据需要将系统分割成子系统或元件,然后逐个分析子系统或元件潜在的各种故障类型、原因及对子系统乃至整个系统产生的影响,并制定措施加以预防或消除。 故障:指元件、子系统或系统在规定的运行时间、条件内达不到设计规定的功能,

12

因而不能完成规定的任务或任务完成不好。 故障类型(模式):是故障呈现的状态。如,一个阀门发生故障可能有四种类型:内漏、外漏、打不开、关不紧。 致命度分析(定量):对其中一些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故障类型拿出来进一步分析产生致命影响的概率和等级。

熟悉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的分析步骤:

明确和熟悉系统。在分析之前首先要明确分析对象及范围,熟悉系统有关的各种资料,了解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了解系统的设计任务书,技术设计说明书,图纸,使用说明书,标准,规范,事故情况等资料。 ②确定分析的层次。一个系统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子系统可能由更小的子系统或功能件组成,功能件又包含许多元件。如果是用于系统的安全设计,要求分析得详细,应该尽量分析得深一些,特别是关键部位,要分析到元件为止。如果是用于安全管理,则可以分析得粗浅一些。

③绘制系统的功能框图和可靠性框图。在分析之前要详细说明系统,并根据系统的构成要素依次画出所包含的子系统、元件及相互关系的框图,对简单系统可以用流程图代替系统图。

④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按照可靠性框图有关的子系统、功能件或元件,详细查明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其对子系统、系统及对人的影响,然后根据故障类型影响的程度划分故障类型等级,以便分别轻重缓急,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五节 危险和操作性研究

1、危险和操作性研究的概念:是查明生产装置和工艺过程中工艺参数以及操作控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针对这些偏差,找出原因,分析后果,提出对策的一种分析方法。

范围:危险和操作性研究是1974年由英国帝国化学公司开发出来的,主要是用于工程项目设计审查阶段查明潜在危险性和操作难点,以便制定对策加以控制。 特点:它是从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出发,研究系统可能出现的偏差,并根据造成影响的大小,确定防止危险转变为事故措施。 2、分析步骤

①成立研究组。一般由3~5人组成,一人担任组长,并有一人记录。组长必须非常熟悉分析对象并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善于引导大家深入思考,并能确定分析点。其他成员应包括设计、工艺、仪表控制等专业人员以及管理干部和操作工人。 ②收集系统资料。危险和操作性研究要求对系统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进行研究,因此必须掌握详细的资料。包括工艺流程图、平面布置图、设备结构图、各种参数控制和管路系统图等以及有关的设计说明书。

③分解系统、选择研究节点、明确节点功能、应用引导词。从某一个部分开始,用事先制定的表格,以正常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条件为标准,分析偏差,找出偏差发生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并提出安全措施。为了使分析有一定范围,不至于遗漏和过多的提问,规定了几个引导词,按照这些引导词找出偏差。引导词的名称和含义见表2-10(P34)。

13

一个部分分析结束后,再以同样方法分析另一个部分,直至整个系统分析为止。 ④提出措施,编制HAZOP报告。研究小组分析完毕还要进行讨论,对提出的安全防护措施加以归纳和整理,供设计人员修改设计或领导人员参考。 3、方法的优点:利用一组引导词,对状态参数逐一分析和考查可能发生的偏差,因此它能更加完整地识别危险,为改进设计和控制管理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4、方法的缺点:做起来比较烦琐,对复杂生产装置和工艺过程的分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第六节 事件树分析

1、概念:事件树分析是从一个初事件开始,按顺序分析事件向前发展中各个环节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及其结果。事件树分析最初是用于可靠性分析。 特点:每一个系统都是由若干个元件组成的,每一个元件对规定的功能都存在具有和不具有两种可能。 2、分析步骤

①确定初始事件。初始事件就是事件树中在一定条件下造成事故后果的最初原因事件。它包括系统故障、设备失效、人员误操作和工艺过程异常等。初始事件可以预想,也可以是已发生的事故,一般是选择分析人员最感兴趣的异常事件作为初始事件。

②找出与初始事件有关的环节事件。所谓环节事件就是出现在初始事件后一系列造成后果的其他原因事件。

③建造事件树。把初始事件写在最左边,各种环节事件按顺序写在图的最上面,从初始事件画一条水平线到第一个环节事件,在水平线末端画一垂直线段,垂直线段上端表示成功,下端表示失败。再从垂直线二端分别向右画水平线到下个环节事件,同样用垂直线段表示成功和失败两种状态。依次类推,直到最后一个环节事件为止。如果某一个环节事件不需要往下分析,则水平线延伸下去,不发生分支,如此便得到事件树。

④说明分析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事件树最后要写明由初始事件引起的各种事故结果或后果。

4、事件树分析的定量计算:

事件树分析的定量计算就是计算每个分支发生的概率。 已知条件:每个因素的概率(可靠度)

如果各个因素的可靠度已知,根据事件树就可以求出系统的可靠度。 每个分支成功的可靠度等于分支上各因素成功可靠度乘积。

举例:若泵A、阀门B、阀门C的可靠度分别为P(A), P(B), P(C),则系统的可靠度为:P(S)= P(A) ×P(B) ×P(C);系统的失败概率(不可靠度):F(S)= 1- P(S);

第三章:事故树分析 第一节:事故树分析概述

概念:事故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又称故障树分析,是从结果到原因找出与灾害事故有关的各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的作图分析法。 特点:

◆结果: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放在图的最上面,称为顶上事件 ◆原因: 可能是其他一些原因的结果,称为中间原因事件,应继续往下分析。

14

直到找出不能进一步往下分析的原因为止,这些原因称为基本原因事件。

◆图中各因果关系用不同的逻辑门联结起来,这样得到的图形象一棵倒置的树。

具有的优点:事故树分析法是采用演绎方法分析事故的因果关系,能详细找出系统各种固有的潜在的危险因素,为安全设计、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要点提供了依据。能简洁、形象表示出事故和各种原因之间因果关系及逻辑关系。 在事故树分析中顶上事件可以是已发生的事故,也可以是预想的事故。通过分析,找出原因,采取对策措施加以控制,从而起到预测预防事故的作用。 可选择最感兴趣的事故作为顶上事件分析,这和事件树不同,事件树是由一个故障开始,而引起的事故不一定是使用者最感兴趣的。

事故树分析法既可以用于定性分析,也可以用于定量分析。通过定性分析,确定各种危险因素对事故树影响的大小,从而掌握和制定防灾控制要点;而定量分析,则能计算出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并可以从数量上说明危险因素的重要度,为实现系统最佳安全目标提供依据。

具有的缺点:编制者应对系统非常熟悉和有丰富的经验,并且要准确的掌握好分析方法。

对很复杂的系统,编出的事故树很庞大,这给定性定量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甚至连计算机都难以实现。 要对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必须知道事故树中各事件的故障率,如果这些数据不准确则定量分析便不可能。

了解事故树分析的基本程序:

①确定和熟悉分析系统。明确分析的范围和边界,广泛收集系统发生过的事故。②确定顶上事件。坚持一个事故编一棵树的原则。③事故发生的概率。找出系统的所有潜在危险因素和薄弱环节。④确定不予考虑的事件。与事故无关的原因编制事故树可不予考虑。⑤确定分析的深度。⑥编制事故树。从顶上事件开始,采取演绎分析方法,逐层向下找出直接原因事件,直到所有最基本的事件为止。⑦事故树定性分析。从事故树结构上求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⑧事故树定量分析。事故发生的概率。

事故树采用的符号包括: 1、事件符号。(1)矩形符号。矩形符号表示顶上事件和中间事件。(2)圆形符号。圆形符号表示基本原因事件即基本事件。(3)菱形符号。表示省略事件,即没有必要详细分析或原因不明确的事件。表示二次事件,如由原始灾害引起的二次灾害,即来自系统之外的原因事件。(4)房形符号。表示正常事件,是系统正常状态下发生的正常事件。

2、逻辑门符号。与门、或门、非门、特殊门。

3、转移符号。表示部分事故树图的转入和转出。当事故树规模很大或整个事故树中多处包含有相同的部分树图时,为了简化整个树图,便可用转入和转出符号。

第二节:事故树编制

编制方法一般分人工编制、计算机辅助编制两类。

15

编制事故树的方法。

人工编制事故树的常用方法为演绎法,它是通过人的思考分析顶事件是怎样发生的。

①首先确定系统的顶上事件,找出直接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因素或因素的组合即中间事件。

②在顶上事件与其紧连的中间事件之间,根据其逻辑关系画上逻辑门。

③然后再对中间事件进行类似的分析,找出直接原因,逐级向下演绎,直到不能分析的基本事件为止。

④这样就得到用基本事件符号表示的事故树。 作业4:“以钢瓶内液化气泄漏燃爆”为顶上事件编制事故树(假设钢瓶是放在屋内)。

第三四五节:事故树的定性、定量分析 熟悉下列概念:

割集、最小割集、径集、最小径集、结构重要度、 会用布尔代数法化简事故树;会计算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会画用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表示的等效事故树;

熟悉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分析;

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 会计算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 割集:凡是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就叫割集。表示系统发生故障的模式。

最小割集:凡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最小割集。 径集:不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表示系统不发生故障而正常运行的模式。 最小径集:凡不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最小径集。 结构重要度分析:就是不考虑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多少,仅从事故树结构上分析各基本事件的发生对顶上事件发生的影响程度。 会用布尔代数法化简事故树;会计算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会画用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表示的等效事故树;

熟悉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分析;

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 会计算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

第四章:系统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安全评价也称危险度评价就是对系统内存在的危险性及其严重程度以既定指数、等级或概率值进行分析和评估,并针对这些危险制定相应的安全对策,使系统安全性达到社会公众所需求的水平的一种方法体系。概括起来说,安全评价就是从数量上说明被评价对象的安全可靠程度。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评价的基本程序: 前期准备;

16

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划分评价单元 定性、定量评价;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作出评价结论;

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包括:危险性识别和危险性评价。 安全标准:经量化后的危险是否达到安全程度,这就需要有一个界限或标准进行比较,这个标准称为安全标准(安全指标)。安全指标,就是社会公众可以接受的危险度,是一个风险率、指数或等级,而不是以事故为零作为安全指标。 但许多元件故障率随时间而变化,显示出如下图所示的浴盆曲线。

由图可见,元件故障率随时间变化有三个时期,即初期故障期、近似稳定故障期和老年故障期。元件在新的和老的时期故障率都很高,这是因为元件新的时候可能内部有缺陷或调试过程有损坏,因而开始故障率较高,但很快就下降了;当使用时间长久了,由于老化磨损,其功能下降,故障率又会迅速提高。如果设备或元件在老年期之前,更换或修理即将失效部分,则可延长使用寿命。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分析法的步骤有那些?物质系数、一般工艺危险系数、特殊工艺危险系数、单元危险系数、火灾、爆炸指数、暴露面积 等的确定(计算公式和各物理量的意义) 。

蒙德法(Mond)、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与道化法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危险分级有何不同) 改进部分:(1)增加了毒性的概念和计算;(2)发展了某些补偿系数;(3)增加了几个特殊工程类型的危险性;(4)能对较大范围内的工程及储存设备进行研究.

第五章:系统危险控制技术

1.了解危险控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

2.掌握安全决策、固有危险控制技术和安全措施。 3.熟悉灾难性事故的应急措施 4.会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一、危险控制的目的

1.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2.减少事故的严重程度和每次事故的经济损失 二、危险控制技术

危险控制技术有宏观控制技术和微观控制技术。

宏观控制技术是以整个系统作为控制对象,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危险进行控制。采用的手段主要有:法制手段,经济手段和教育手段。

微观控制技术是以具体危险源为对象,以系统工程的原理为指导,对危险进行控制。所采用的手段主要是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随着对象的不同,措施也不同。

三、危险控制的原则:

1.闭环控制原则 2.动态控制原则 3.分级控制原则 4.多层次控制原则

17

固有危险源是指生产中的事故隐患,即生产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和损失的不安全条件,它包括物质因素和部分环境因素。

固有危险源控制方法:1、消除危险。2、预防(控制)危险。3.防护危险。(1)设备防护。(2)人体防护。4、隔离防护。(1)禁止入内。(2)固定距离(3)安全距离。5、保留危险。6、转移危险。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掌握安全决策 决策:是指人们在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以对事物发展规律及主客观条件的认识为依据,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佳准则和行动方案而进行的活动。 包括广义的决策和狭义的决策。

广义的决策包括决策准备、方案优选和方案实施等全过程。 狭义的决策包括决策准备和选择两个阶段的活动。

三.安全系统工程试题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20分 1、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 事故致因理论、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其核心内容是系统安全分析。 2、4M因素指 人 、 物 、 管理 、 环境 。 3、事故树作图时常用的图形符号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事件 符号、 逻辑门 符号和 转移 符号。

4、最小割集代表系统的 危险性 最小割集数越多系统的 危险性越大 最小径集代表系统的 安全性 最小径集数越多系统的 安全性越高 。 5在管理失误和风险树中由于管理疏忽造成管理工作失误和差错从而导致事故的因素属于 特殊控制S分支 因素。 二.名词解释每词4分.共20分

1、安全系统工程4分 答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在安全工程技术领域里应

18

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技术方法和数学方法识别、消除或控制系统中的危险使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系统最优化安全状态。

2、事故4分 答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违背的迫使其有目的行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3、安全检查表4分 答安全检查表是用于查明某一特定作业活动或设备的安全状况以表格的形式预先拟定好的问题清单做为实施时的蓝本。 4、鱼刺图分析法4分 答系统中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结果所构成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采用简明文字和线条加以全面表示的方法称为因果分析法。 5、预先危险性分析4分 答所谓预先危险性分析是指在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包括设计、施工、生产运转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及可能造成的结果作宏观的概略的分析。

1.事故发生的概率P和事故损失严重程度S的乘积称为____。 A.风险率 B.损失量 C.严重量 D.危险级 答案:A

2.系统的安全性评价是运用____的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进行评价和预测的过程。 A.卫生工程 B.人机工程 C.系统工程 D.安全工程 答案:C

3.从事故树结构角度分析,反映基本事件重要程度的指标是____。 A.结构重要度 B.临界重要度 C.概率重要度 D.相关重要度 答案:A

4.布尔代数表达式:A'(A+B)+B(A'+B)的化简结果为____。 A.A B.A' C.A+B

19

D.B 答案:D

5.采取措施使一个最小径集当中的所有事件都不发生,则顶上事件____。 A.发生 B.不发生 C.不一定发生 D.不一定不发生 答案:B

6.下列符号中,表示事故树的基本事件的符号有____。 A.矩形符号 B.圆形符号 C.菱形符号 D.屋形符号 答案:B、C、D 问答题:

1.系统安全评价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答题要点):

(1)有助于政府安全监察部门对企业实行宏观控制; (2)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3)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预测;变纵向单科管理为综合管理;变盲目管理为目标管理;

(4)为企业领导的安全决策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5)有助于保险部门对企业灾害实行风险管理。 2.系统安全评价的程序是什么? 参考答案(答题要点): (1)评价前的准备;

(2)系统内危险的辨识与分析; (3)危险的定量化; (4)制定安全对策; (5)综合评价。

四.安全系统工程复习资料

20

一、单项选择题: 1.( B)是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系统或生产中的安全问题进行预测、分析及评价。 A.安全评价 B.安全系统 C.事故理论 D.系统评价 2.( A)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明确目的的有机整体。

A.系统 B.工程 C.项目 D.任务

3.( B)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是组织管理系统的研究、规划、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 A.安全评价 B.系统工程 C.系统评价 D.建设项目 4.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过程是系统工程在( D)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过程。 A.生产 B.分析 C.评价 D.安全

5. (A )是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是安全评价的基础。

A.系统安全分析 B.系统安全预测 C.系统安全评价 D.安全管理措施 6.(A )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行安全评价。通过评价了解到系统中的潜在危险和薄弱环节,并最终确定系统的安全状况

A.系统安全分析 B.系统安全预测 C.系统安全评价 D.安全管理措施 7.安全系统工程的目标是要控制危险、消除事故,因此必须对事故进行( B)。 A.调查 B.研究 C.处理 D.预防

8.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A )事件。

A. 意外 B.预见 C.实事 D.必然

9.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损坏财物、影响生活正常进行的意外事件叫(A )。 A.生产事故 B.工作事故 C.未遂事故 D.偶然事故

10.从( B)上讲,伤亡事故属于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随机事件。

A.性质 B.本质 C.原因 D.条件

11.目前人们认为,事故是由于不安全( C)或不安全( )所引起的,是物质、环境、行为等因素的多元函数。

A.生产、操作 B.管理、指挥 C.状态、行为 D.原因、因素

12.(D )对于人们认识事故本质,指导事故调查、事故分析和事故预防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A.因果连锁理论 B.多米诺骨牌理论 C.轨迹交叉理论 D.事故模式理论 13.事故致因理论中,(B )是人们所共知的。它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

A.因果连锁理论 B.多米诺骨牌理论 C.轨迹交叉模型理论 D.事故模式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

1.系统工程具有的特点是( ABD )。

A.整体化 B.综合化 C.最大化 D.最优化 2.下列属于事故特征的是( ABC) A.事故的因果性

21

B.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C.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见性 D.事故的流动性、分散性

3.管理的缺陷主要包括(ACD ) A.技术缺陷 B.不安全装束 C.教育培训不够 D.视力不良 4.事故的预防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有( ABC) A.预防第一,防患未然 B.根除事故原因 C.全面治理 D.安全教育和培训 5. 事故法则告诉我们(ABCD )

A.要预防死亡重伤事故,必须预防轻伤害事故 B.要预防轻伤害事故,必须预防无伤害无惊事故

C.预防无伤害无惊事故,必须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状态

D.而能否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状态,取决于日常管理是否到 6.由事故致因理论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ABC) A.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随机的现象

B.必须透过现象看事故本质,从表面原因追踪到更深层次,直到本质原因 C.事故致因的因素可归结为人和物两大系列 D.只要安全管理措施到位不会发生事故 一、安全系统工程的优点:

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到系统的薄弱环节、危险性及可能导致事故的条件。通过分析和利用优化技术,可以找到子系统间达到最佳配合的最适方法,以期用最少的投资达到最佳的安全效果。不仅适用于工程,而且适用于管理。可促进各项标准的制定和有关可靠性数据的收集。可以迅速提高劳动保护者及安全人员的管理水平。 二、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 :安全系统工程作为一门科学技术,有它本身的研究对象。任何一个生产系统都包括三个部分, 即从事生产活动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生产必需的机器设备、厂房等物质条件,以及生产活动所处的环境。这三个部分构成一个“人-机-环境”系统,每一部分就是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称为人子系统、机器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

三、安全系统工程的一般步骤 1.收集资料,掌握情况 2.建立系统模型

3.危险源识别与方案比较 4.最优化决策

5.决策计划的执行与检查

22

四、简述安全系统工程定义:是指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识别、分析、评价系统中的危险性,根据其结果调整工艺、设备、操作、 管理、生产周期和投资等因素,使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得到控制,并使系统安全性达到最好的状态。 3. 系统安全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

五、.简述制定应急计划的目的、要求和内容? 1、制定应急计划的目的

在紧急事态出现时力争将其排除或限定在局部区域;

尽量减轻事故对人员带来危险和危害,力争将财产损失减低到最小; 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力使其不受干扰或干扰最小。 制定应急计划的要求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按事故类别、影响范围分别制定应急计划,不事故类别的应急计划应具有统一性; 应急计划应有法律法规保障;

应急计划应定期进行演习,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定期检查和评审,以便发现问题,改正不足。

应急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才能上岗;

应急计划应符合事故现场及周围的实际情况,要科学实用。 应急计划的内容

(1)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

(2)确定企业及所在地区的自然、人文情况; (3)重大危险源事故后果预测与分析;

(4)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制定灾难性事故的应急计划, (5)演习

六.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事故严重度的措施有哪些? 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提高设备的可靠性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3.提高系统抗灾能力4.减少人为失误5.加强监督检查 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

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的措施2.防止能量逸散3.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4.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

七.如何识别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如何定级的?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是根据危险源的三要素进行的。首先识别出危险源单元(贮油区,库区,生产场所),根据驻流化学危险物品的品种和临界量以及事故灾害形式进行识别和确认。若化学危险品的品种多而数量少,可根据其加权平均数进行识别和确认。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23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 若满足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定级

重大危险源定级方法是用半数致死半径R0.5的长度来进行的; 重大危险源按半数致死半径分级为: 一级重大危险源R0.5>200m;

二级重大危险源100m< R0.5<200m; 三级重大危险源50m< R0.5<100m; 四级重大危险源R0.5>50m。

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