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l2卷第2期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1.12 No.2 2014年2月 Journal of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manities 8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Feb.20 1 4 I)0I:10.3969/j.issn.2095—333X.2014.02.007 从“天人合一’’思想看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 郑立博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 摘 要。“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见解,作为连接了中国古代哲学 中的宇宙论和人性论的命题,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主体性和内在道德性的特征。“天人舍一” 思想表达的是一种双向的知解关系,既要求人去知解天。也强调天知解人。这种消解了西方自然观 中主客体分离困境的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现代新型自然观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词l“天人合一”,天道;人性;自然 中圈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3X(2014)02—0021-04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着事实上的紧密联系,这种紧密的联系就落在“德” 是中国古代哲人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代表性观点, 上。在孔子看来,天是有德的,而人也是应该有德 而对天人关系思想的了解和把握是理解其他许多中 的,有德就意味着顺应天,而一旦人失德了,就会受 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关键。同时,从中国古代哲学家 到天的惩罚。所以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对天人关系的认知中汲取有益成分,对于我们当下 (《论语・八佾》)在孔子那里,已经初步表达了人与 重新认识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依然具有极大 天之间的相通性。 的启发意义. 孟子明确主张天与人相通的观点,并明确提出 了“天人合一”的命题。孟子所谈的“天”具有了道德 一、天人关系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涵义 意义,他从人的内心出发,从内在性的角度去把握天 (一)何为“天人合一” 人相通,即人性是“天之所与”。孟子说:“尽其心者, “天人合一”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天人合一”的 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孟子由此构 表述可以做道德意义和非道德意义的区分,一种是 建了一个由心、性、天构成的”天人合一”体系。人的 道家无道德意义的“天”与人合一的思想,一种是儒 心即是道德心,性内在于人的道德心之中,人的使命 家有道德意义的“天”与人合一的思想。儒家的“天 就在于“尽心”,通过尽心而得以使人性彰显,从而达 人合一”思想又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天人相通,第 到知天的境界。 二种是天人相类。天人相通的观念始于孟子而兴盛 董仲舒是汉儒的代表,他在继承先秦儒家思想 于宋、明时期,天人相类则是汉代董仲舒的思想。天 的同时,也进行了相当大程度的改造。天人相类的 人相通的思想又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天与 思想也是董仲舒提出的。他在《春秋繁露》中论及 人不是相对立的二者,而是一个息息相通的整体;第 “人副天数”。就是说,人是天的副本,是天创造的。 二层含义则是指天是伦理道德的本源。 在各个方面都与天相似,也自然就与天相通。董仲 孔子曾论及天人关系,他说:“天何言哉?四时 舒在天人相类的基础之上还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 行焉,百物兴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由此 想,在他看来,天人不是静态的相通,而是动态的相 我们可以看到,天在孑L子那里并没有宗教中人格神 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也能感应天。如果人违 的意义,而可以理解为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天在 背天意,行不仁不义之事,天就会通过灾异谴责人的 孔子那里,虽然拥有统御万物的力量,是高高在上 行为。 的。并且不等于宗教中的人格神,却仍然拥有超越的 与董仲舒的天人相类思想不同。盂子的天人相 意义。天是超越的,但又不完全是超越的,天和人有 通思想在后世尤其是在宋代道学那里,得到了进一 *收稿日期:2014-Ol一12;修订日期:2O14-01_2o 作者简介:郑立博(1988一), ,江苏邳州人,苏州大学政治 公共管理学院硕1 研究,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哲学和伦理学 丽的研究。 22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2月 步发挥,甚至成为道学的根本观念。道学家对“天人 合一”的表述更加直自,包括程明道、程伊川和朱晦 庵、陆象山。乃至他们之后清初的王船山都有清晰明 白的表述。程明道言:“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 (《语录》卷十二)在程明道那里,天人之间连说“合” 都是没有必要的,就像没有必要说我和我自己是一 个人。程伊川说:“道未始有天人之别,但在天则为 天道,在地则为地道,在人则为人道。”程伊川的表 述浅显而详细,他不仅回答了天人无别是道的初始 状态,也回答了为什么道看似有差别,但这种差别只 是道摆在不同的位置而已。所以,他又说:“天地人 只一道也,才通其一,则余皆通。”(《语录》卷十八) 《道德经》中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 不足而奉有余。”的说法,这种说法似乎是讲天人有 分,天道与人道不同,而程伊川的观点也可作为是对 这一说法的回应。 虽然宋明道学承继了孟子的观点,但是宋明道 学中的天与孟子所讲的天并不是一个可以等同的概 念。孟子尽心知天的“天”,是一种意志的主宰,而宋 明道学所说的天,则是从宇宙论的角度谈论天,天是 指大自然,是一切的本根。 (二)“天人合一”何以可能 至少从表象上看,天和人还是有区别的,天相对 而言是高高在上的,天道也是客观的存在于天地22 间。那么,既然天和人存在着差别,又为什么会说天 人相通呢?“天人合一”之所以可能,是在于人性。 也就是说,人性沟通了天与人,弥合了天和人之间表 面的差别。那么,人性是如何成为”天人合一”连接 的中介呢? 1 人性来源于天 人性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论 及的一个重大问题,对人性的看法形成了以孟子为 代表的性善论、以苟子为代表的性恶论和以告子为 代表的性无善无不善论及以世硕为代表的性有善有 恶论四种主要观点。但无论这些人在有关人性的内 容上观点有多大分歧,他们却都是从天命出发来谈 论人性的。 孔子是第一个讲性的。孔子所讲的“性”是不落 善恶的,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 货》)在他看来,人的天性本来都是相近的,而之所以 会有后来的差别,是由于习。既然人的天性本来相 近,就使我们不得不考虑是何种力量导致的这种天 性的本来相近?从《中庸》中开篇的“天命之谓性”, 便可以被看作是对这一问题的一种初步回答,即天 的命令就是人性的内容。 盂予以善讲性,从而赋予了性或善或恶的属性。 孟子说“侧隐22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 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 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告子上》)孟子在这里所讲的恻隐、羞恶、恭 敬、是非“四心”,源于人性中固有的t-义礼智“四 端”,这不是后天努力所能形成的。这种作为善的 性,在孟子看来,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根本原因 这 种善性之所以说是人所固有的,是因为性来源于天。 苟子则以恶讲性。苟子认为,人的本性不仅不 是善的,相反则是好利多欲的。道德不仅不来源于 人性,反而是“化性起伪”的结果。然而,苟子所定义 的性与孟子所谓的性并不相同,苟子是把性定义为 人的自然本能,是生而有之的,他说:“生之所以然谓 之性。”(《正名》)“凡性者,天之就也。”(《性恶》)苟子 尽管主张性恶,但并不否认人可以行善。问题在于, 既然人性是恶的,那么,人为什么会行善呢?苟子自 己也设问过:“问者日:人之性恶,则礼义恶生?”(《性 恶》)人行善之事实原因无外乎来源于内外两个路 径,而外在的善也通过人来表现,也必然有一个内化 的过程。 告子所主张的性无善无恶论,既不承认孟子的 性善说,又不承认苟子的性恶说,而是认为善与恶都 不在于人性中。告子所界定的性与苟子所界定的性 相近,告子说:“生之谓性”。(《孟子・告-T-》)生而有 之的是性,后天习得的是非性。 后世流传甚广,也为多数哲学家所接受的是性 有善有恶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性三品说。这种观 点对人性进行层次上的划分,一定程度上是受性有 善有恶说的影响。董仲舒是对这种区分人性层次的 观点有较详细描述的早期代表,他说:“米出禾中,而 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 (《春秋繁露》)在董仲舒的观点中,人性中的确有善 的要素,可并不是全为善的。但董仲舒承认人性不 管是善是恶,都是“受命于天”的。 董仲舒之后,类似的观点流传甚广,具体表现为 性三品说,如王充就把人性区分为善、中、恶三等。 唐代的韩愈,将性三品说阐述得更为透彻,他说:“性 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 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原性》)当然,无 论如何表述,他们都是承认人性中是有善的,而人性 无论善恶都是天道下贯于人而成的。 2 知天是人生的理想 事实上,无论人性论中 的观点怎么争论,性善、性恶还是有善有恶、无善无 恶,都得承认人类社会中是有善的,否则伦理学的前 提便无法树立起来,这种善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都被 归于天,是天命下贯才使人的主体性得以确立。当 第2期 郑立博:从“天人合一”思想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 23 然,任何人也不可能否认人类社会中恶是实然存在 的,而人的使命、理想就应是对天命所赋予在人性中 的善加以发挥,从而知天,从而做到“天人合一”。 天是自存的,天道也是自存的,正因为天道是自 存的,所以,天道依赖于人去弘扬光大,否则它只能 是潜存的。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 语》)这句话表达了天道兼具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特 点。孔子还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 者其天乎?”孔子认为,痛苦和罪过的责任应该从人 的自身中去寻找,而不应该推卸到自身之外。从自 身去寻找责任就要做“下学”的践仁功夫,从而期望 获得“上达”的效果。上达就是上达于天,即“上达天 德”。在孔子那里,对于学有着特殊的规定,其规定 不外乎就是通过这种学来遥契天道。而“知我者其 天”则表明当人通过践仁而喻解天道后,天道也会反 过来喻解人,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对天道 的追求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孔子曾称赞颜回“三 月不违仁”,可见人践仁知天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能 做到一段时间不违仁已属不易。 孟子与孑L子的不同之一是对“心”观念的创造和 使用。孟子谈人的知天,也是从心出发的。孟子谈 论道德心是从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之心这四方面 的“四端”来谈的,这四端就规定了孟子所说的性善 是指人本性中潜存的善,是一种善的倾向性。也就 是说,人不是被天贯注了善之后,就自然而然的是善 了,而是仍需要去发扬心中的善。这是一种内在的 对天道的遥契,所以,孟子才会说尽性知天,在他那 里,尽性知天就是尽心知天,就是向人的道德心内求 而知天。 成圣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君子的最高追求。孔子 和孟子分别开创了外在和内在两种人遥契天道的路 径,无论哪一种路径,都反映了知天是人,特别是君 子所应追求的理想,是君子成圣的必由之路。 二、人与自然相融——“天人合一”的现实归宿 自然观是人们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时提 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归根到底应该是人的 问题,而不是自然的问题。中国古代哲学的主体性 特征要求其以人作为其立论之依据和核心,以人的 思维方式在看待人与自然关系时所形成的自然观亦 将其关键落在人上,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也必然要 通过人的实践方可实现。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中国 古代哲学家的这种思维方式所形成的自然观,是符 合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基本逻辑要求的。 牟宗三先生在总结中国占代哲学的特质时,将 其归纳为主体性和内在道德性两个特征。中国古代 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无疑开创了人认识自然 的一条主体性和内在性道路,这种独特的价值也具 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改变了主客体相分离的对自然的认知路径 在谈到自然时,我们总是倾向于使用“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说法,这种说法是对人与自然应有关系 的一种规定,但是既然是“相处”,无论和谐与否,都 是建立在主客体二分的基础之上的,主体与客体始 终是相分离、对立的。人作为认识的主体,而自然则 是作为被认识的对象,即客体。既然人与自然是有 着截然不同的区分,依立场不同,就必然涉及到主客 体的分离和统一问题。既然说“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即主客体的统一是一种应然关系,那么,也就等 于承认人与自然没能和谐相处是一种实然关系,由 实然过渡到应然便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这种认知自然的方式明显是一种西方近代哲学 的观点,西方近代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一方面 促进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催生出资本主义的在物质 生产领域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这种主客二分的思 想,也逐步发展成了人类中心主义,其直接结果就是 人类在工业文明突进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 坏,因而这种主客二分思想也被认为是工业革命以 来生态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西方现代哲学在 批判工业社会的诸多弊端时,亦提出了弥合主客二 分思想所导致的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之间的巨大 鸿沟。为了解决现实中的生态危机问题,寻找一种 非主客二分的路径就成为现代哲学发展的必然要 求。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点,就为我们 认知自然提供了一条独特的路径。在“天人合一”的 命题中,并没有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区分。人之 所以为人,所特有的性本身就是来源于天,既然来源 于天,也就无所谓相分离的主体与客体。人在实践 中通过尽心知性,从而知天。人既然与天是一体的, 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主体与客体的区分,我们所 能看到的人与天的分离只是一种表象,因为人的本 质的规定性是与天同一的。遵循这样一种认知路 径,我们对待自然,也就等于对待自己,反之亦然。 所谓人与自然相处这种表面的相处方式,我们只需 要借助于内省,通过发扬我们内心的善的本性就足 够了 (二)赋予了自然内在的道德性 道德,从其起源上讲,本来是人们为了解决人类 社会内部关系而产生的,只是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 人们为发展经济而大肆掠夺自然并受到自然规律惩 罚时,才有意识地正视自然,将道德的规范界限扩大 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从哲学的角度看,无论中 24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o14年2月 西方哲学,都是赋予了自然以道德性,然而不同的 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赋予自然的道德性是一种内在 的道德性,而这种内在道德性主要是通过“天人合 一三、结语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天的至高无上,但并没有 否定人的地位,相反,在“天人合一”思想中,人被赋 ”思想体现出来的。 天道既有超越性又有内在性,“天命之谓性”,天 予了在天地间一种独一无二的高贵地位,因而人是 处于主导地位的。“天人合一”思想以人为起点,上 溯到天、天道、天意,而最终又以人为归宿。可见, “天人合一”思想有着明显的主体性特征。天命贯注 可以发出绝对的命令,是高高在上的、深不可测的, 说明天道是超越的;人通过发扬本性可成圣,说明人 性与天道有共通性,在中国古代哲学里认为这种共 通性源于天命下降为人性,表明天道具有内在性。 道德是天所本来具有的,是天道之自然。天道的内 到人,人就获得了一种真实的主体性,而从主体性出 发,人应该努力贯彻天的意志,以成圣为目的从事道 在性就决定了在中国古代哲学语境中的道德,是具 有内在性的道德。 从人的实践上看,自然所具有的内在道德性要 德实践活动。由此,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种真正和谐 的自然观就形成了。 求人要有道德实践。天道是具有客观性的,但天道 不能只具有客观性,因为天道的存在是一种潜存的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状态,它的彰显、充宏需要以人的道德实践为凭借, 所以,孑L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孔子 E23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在这里还只是将人弘道表述成一种能,也就是一种 倾向性,而到孟子那里,则将弘道理解为人的责任, 是天降予人的“大任”,人弘道的行为更具有一种应 然意义。这就提醒我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是 [3]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M3.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4]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具有发挥自然价值的责任的。通过弘道,人可成为 “大人”从而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 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易传》)由此,“天 人合一”的归宿就落到了人,只有达成“天人合一” 的美妙化境之时,才能获得生命存在的回归与寄托。 [53张世英.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J].求是,2007 (7):32—37,62。 [63余开亮.《管子》四篇的心气论与人格美学[J].徐州工程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21-25. The View of Natur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Unity of Man and Heaven ZHEN Li-bo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00,China) Abstract:As a typical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ic concept,the unity of man and heaven tackles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of the universe and human nature and reflects the subject and morality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This concept emphasizes the two—way relations between man and heaven・SO it can help eliminate the alienation of the SUbj ect and obj ect in the western view of nature and construct a modern concept of nature. Key words:the unity of man and heaven;law of heaven;human nature;nature (责任编辑:刘晓春 实习编辑:李 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