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天人合一”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契合
摘要:“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命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它与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和“人本”这四个向度上有相应的内在契合关系。在今天,如能对这些宝贵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创造性转换,将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而且对于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亦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天人合一;科学发展观;内在契合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在充分享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所带来的丰硕文明成果的同时,又常常不得不咀嚼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全球性苦果,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得不进一步探索现代文明发展的新道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并逐渐形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在新世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亦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有着丰富的内涵。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其中一条便是要正确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既遵守社会规律,又遵守自然规律,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命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天人合一”思想萌芽于西周时期,最初称“天人合德”;后经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天人相通”学说、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唐代刘禹锡“天人相胜”思想的发展之后,最终由宋代张载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近年来,随着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又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天人合一”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之相关性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为了对这个业已形成的理论热点推波助澜,本文拟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和“人本”这四个向度,对科学发展观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关系作一个全面、系统的梳理,以揭示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的内在契合性。
一、全面发展观是“天人合一”中整体理念的具体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体现的是一种大宇宙生命模式,它讲求的是天、地、万物同处于一个生命系统之中,是一个通过某种特定机制而相互联结的有机整体。如《庄子·天下》说:“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吕氏春秋·有始》说:“天地万物犹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春秋繁露·立元神》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郭象在《庄子注》中亦说:“众窍比竹之属,接乎有生之类,会而共成一天。”它们皆把天地万物视为相互依赖、交融互摄的整体系统。
而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发展要求的也正是以整体的视野来看待发展问题。全面发展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经济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求:不仅有GDP的增长速度,而且要有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比例的协调和分配制度的合理以及人民群众实惠的增加,这体现的就是整体性的要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就是要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社会的重要方面,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治和法律的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和政治文明的进步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社会都不可能健康地向前发展。所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体现的也是整体性的要求。总之,全面发展观折射出一种整体性的价值观念,这种整体性的要求与“天人合一”中的整体性理念有着高度的内在契合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全面发展观是“天人合一”中整体性哲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协调发展观是“天人合一”中和谐观念的具体体现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第一要义。“天人合一”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进而达至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所以,许多学者认为,“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无论在政治观,还是在道德观方面都贯穿着以“和”为最高原则的中庸思维。《尚书·尧典》中讲“协和万邦”,孔子讲“执两用中”(《中庸》第六章)、“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子思把中庸思想扩展到一般方法论和世界观的高度,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一章)道家创始人老子讲“天地相合,以降甘露”(《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庄子·天道》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维皆强调人自身、人与他人、社会、乃至自然的生生和谐,以达到中国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它突出了人与周围事物双向互利的互动关系;而且,和谐观念还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成为一种普适的思维方式。
毋庸讳言,科学发展观中的协调发展思想同“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一脉相承。所谓协调发展就是指发展的各要素之间要配合适当,各要素之间要取得动态平衡。如果这种动态平衡被破坏,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在经济发展中,如果只有城市经济的发展,没有农村经济的进步,那么农村就会拖住城市发展的脚步,最终整体发展还是上不去;如果只有沿海地区的发展,没有广大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同步配合,那么也不会有整体的健康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如果只重视物质文明的推进,或者只重视政治文明及精神文明的进步,这样的社会都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这个社会的全面进步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可持续发展观是“天人合一”中生态理念的具体体现
“天人合一”论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彼此相通而又血肉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只有尊重自然,爱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科学地利用自然,才能确保自己的持续发展。所以,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必须遵从自然规律;孔子主张“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传·文言》),“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必须顺天奉时、注意节制,不能竭泽而渔;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强调“取物以时”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科学发展观同样强调可持续发展,其主旨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人类社会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因而,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性内涵就包括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持续性等等。这些内涵,其生态意识已经十分鲜明,这显然与“天人合一”中的生态理念有着内在同一性。
四、“以人为本”是“天人合一”中人本观念的具体体现
中国传统人本思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追本溯源,则发源于“天人合一”,是“天人合一”思想的衍生。历史上,古人虽把“天命”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因“天”与“人”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故也重视“人”或“民”的作用,提出“敬天保民”、“天人合德”的思想。如《尚书·周书·召诰》曰:“肆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与孟子均主张重民、爱民,提出以“仁”和“仁政”为核心的民本学说。西汉的董仲舒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以天人感应的形式论证了天人的和谐统一,其天人感应说中就包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传统民本思想由此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说:“且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可见,人(民)本观念源自于“天人合一”,是“天人合一”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人为本,同样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它的本质和核心。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的“人”,并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是指全体人民群众。不难看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观念汲取了传统人本思想的合理内核,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我们知道,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以及阶级的实质,建构在“天人合一”基础之上的传统人本思想,带有安抚民众的意愿,其出发点更多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并不能真正为人民谋福祉。而“以人为本”则高度重视民众利益与权利的诉求,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为人民谋利益、谋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人本”实际上突出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人民的全面发展。从这个层面上看,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理念,已远远超越和发展了传统“天人合一”学说中的人本观念。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与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内容
有相应的内在契合关系,它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维模式、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持。在今天,如能对这些宝贵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创造性转换,将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而且对于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亦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峰.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对生态文化建设的意义[J].开放时代,1997,(1).
[2]刘国建.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J].学术研究,2004,(5).
[3]张九海,韩强.科学发展观的传统文化解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