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改革
作者:王晓婷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0年第02期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问题,提出了严格信用卡准入条件、控制发卡数量等新时期下商业银行改革信用卡市场的新策略,并介绍了国家对信用卡市场的关注和敦促,说明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从粗放到集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卡;信用卡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0)03-0009-02
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我国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从此,信用卡这种国际流行的信用支付工具正式开始了其在中国的发展之路,2003年以来尤为迅猛。发卡银行、发卡数量、交易金额都有了较大的增长,用卡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中国银联近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春节长假(2月13日至19日),境内银行卡跨行交易达569亿元、近1亿笔。比2009年春节分别增长47%和25%。其中信用卡跨行交易达157亿元,同比增长43%,占春节银行卡跨行交易总额的28%。刷卡购物的消费习惯已经深入人心,信用卡也成为了商业银行最为盈利的业务之一。经过几年的井喷式发展,各商业银行在“跑马圈地”的同时,积累了大量风险,迫切需要加强信用卡业务的经营管理,由单一数量营销的粗放型向优化客户结构、提高卡片质量的集约型转变。
一、信用卡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卡发卡数量泡沫化
始于2003年的信用卡发行“跑马圈地”过程中,各发卡银行注重的只是数量上的竞争,对持卡客户的质量并未太多关注。虚高的发卡量导致“睡眠卡”比率过高,客户群体高度重叠,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片活跃率不足,一人多卡、一户多卡现象普遍。根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全国累计发行信用卡18555.56万张,同比增长30.4%。
(二)信用卡产品创新的随意性
近年来,各种联名、新奇概念和时尚主题的信用卡层出不穷。但在经历短促的产品面世和行销之后,一些信用卡产品犹如流星般迅速销声匿迹,发卡银行往往忽略了继续就该卡的联名资源、客户需求进行下一步的营销与服务挖掘。这导致了信用卡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客户的“审美疲劳”倾向日益显著。产品创新未能有效积累我国信用卡市场深度。
(三)客户忠诚度偏低
现有客户群体尚未建立对某家银行或某一具体品牌的忠诚度,“主信用卡”意识淡薄。比如,在各商业银行大力开展的刷卡回馈高额积分的活动中,多数持卡人主要是追随着积分或礼品变化自己的刷卡习惯。这种情况需要各商业银行提高整合营销能力,通过数据库营销提高信用卡持卡人在“主办银行”的消费习惯。
(四)信用卡坏账激增
截至2009年末,信用卡授信总额13634.96亿元,同比增加39.1%;期末应偿信贷总额2457.58亿元,同比增加55.3%;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6.96亿元,同比增长127.9%。由数据可以看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大幅增加,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比例上升,信用卡坏账风险加大。
造成信用卡坏账率激增的主要原因在于,经过几年的信用卡推广,城市中的白领阶层持卡量已接近饱和,大量银行业务员为了完成指标,盲目扩大发卡目标人群,如还款能力有限的高校学生和低收入群体,甚至出现伪造客户资料以期提升发卡审核率的现象。而发卡行变相纵容和鼓励这一趋势。以高额度办卡的方式吸引更多消费者办理多张信用卡,对办卡资料的审核逐渐流于形式,更加大了信用卡违约风险,为社会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和危害,也对银行金融体系的稳定形成了新的威胁。
(五)交易安全性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安全永远是信用卡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当前,假卡、废卡消费,冒用他人信用卡消费等现象十分猖獗。许多信用卡在消费时虽然需要密码和签名,但签名极易模仿,收银员作为非专业人员,很难辨别真伪,从而导致信用卡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通过网络盗刷信用卡的事件也是屡有发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信用卡规模的扩大。
(六)服务理念落后
目前,国内各家银行纷纷建立自己的客户服务中心,但是服务时间短、服务内容单一,服务中心的功能没有完全发挥,对于客户群体及潜在用户的背景、生活方式与消费行为模式也未能确切把握,无法使客户产生对银行服务的认同感。
二、商业银行的改革策略
信用卡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管理不好,如果金融机构贪图从其中获得巨额利润,放松信用管理,放松信用卡发卡条件和透支额度授信管理,像住房抵押次级贷款一样带给根本没有还款能力的人,透支信用不能及时归还,那么,将会造成金融机构流动性危机,如次贷危机一样发生信用卡信用危机,最终引发金融危机。商业银行信用卡市场改革的具体策略有以下几方面。
(一)严格信用卡准入条件,控制发卡数量
要整顿信用卡市场,改革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方式,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应为加强信用卡发行的管理。
银行不应只关注发卡量、经营指标。在营销、发卡、授信等方面都要提高标准。通过提高征信核查广度与深度。严格审核办卡资料,防范伪冒和恶意套现,来控制潜在的不良资产。对于过于年轻的群体、低收入群体、无固定收入群体等偿还能力较低的人尽量少发卡甚至不发卡。调整信用卡授信政策,降低高风险客户的授信额度,减小风险暴露的程度。对于信用不佳的持卡人,主动通知降低卡片原授信额度,甚至采取冻结卡片的措施。对于资料齐备的申请人,给予较为保守的授信额度。严格控制一人多卡的申请人。
(二)实施优质客户发展战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优质客户群体是银行发展的市场和效益源泉。遴选优质客户,实施差别服务,加快推进优质客户发展战略是巩固银行信用卡业务市场地位的根本举措。具体来说,银行需要按地区、行业、收入水平作出客户细分,准确定位目标客户,对不同层次客户提供分层次的差异性服务,通过高质量的服务不断扩充优质客户群体,并逐步建立以客户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系,为银行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
(三)提高信用卡风险管理及交易安全性
银行可采取将持卡人本人的相片加印在信用卡卡面的方式,与签名+密码方式互为补充,有效降低信用卡风险。银行内部应设有保证专人及时接听的信用卡挂失电话号码,为用卡安全提供更好的保证。全国各个城市的持卡人在出现信用卡遗失或盗刷时,能够方便地接入客户服务系统进行冻结、挂失等处理。另外,银行在制定涉及信用卡止付的挂失时间及挂失止付后的风险责任承担等规章制度时,应更加人性化,能够维护银行本身及持卡人双方的利益。
三、国家对信用卡市场改革的关注和敦促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畸形发展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009年5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银发(2009)142号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意在加大对银行卡各类欺诈犯罪行为的打击,净化中国银行卡市场环境。
2009年7月份,中国银监会发布了银监发(2009)60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大力整治混乱的信用卡业务和市场,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用卡业务经营行为,防范相关业务风险。
2009年9月的国家司法考试中,信用卡业务进入了考试范围。日益严重的信用卡问题进入国家司法考试,从侧面反映出国家司法部门对信用卡业务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的关注。 2009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于12月16日起施行。这一解释共分七条,从法律层面界定了近年来信用卡违法犯罪的部分灰色地带。对信用卡套现、伪冒申领、个人信息等灰色地带的违法犯罪行为产生威慑作用。而且相关规定立足于社会法治的大环境,相关约束涵盖了信用卡业务与市场的众多领域。在立法层面有效补充了以往金融监管部门规章条块分割的不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