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022-12-14 来源:客趣旅游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姓名:石瑶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数量经济学指导教师:王利2010030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中,最终消费对经济影响的惯性最大,是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最稳定的因素。我国经济正逐渐由投资拉动型增长向消费拉动型增长转变。然而,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现实背景是整体居民消费增长缓慢、高投资增长率与低消费率并存、经济贸易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上,尤其是在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凸显,严重阻滞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促进居民消费以扩大内需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和热点。

本文通过大量数据资料,主要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方法,通过EVIEWS5.0实现模型参数的估计,实证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异和地区差异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收入差异和地区差异这两大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更进一步改善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并给出消费结构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部分是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叙述了消费结构的研究方法、国内外相关研究。 第三部分回顾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主体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变化的总体特征,并从静态角度分析了收入差异和地区差异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造成的差异。

第四部分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从动态(实证分析)的角度对收入差异和地区差异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造成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第五部分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使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趋向合理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结构 收入差异 地区差异 面板数据模型

- I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ABSTRACT

In the \"troika\" which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consumption is the largest inertia force,it exerts most important and long-lasting motive force in economy growth.China's economy is gradually shifting from investment-led growth to consumption-led growth transformation.How-ever, the reality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recent years is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slow growth in overall household consumption, high investment growth rate and low consumption rate co-exist,the rising economic and trade dependence on foreign.Especially, the U.S. sub-prime crisis triggered by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mad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consumer demand in China and further highlights in 2008,severely retard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How to promote consumption in order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has become a focus of attention and hot for our country.

In this paper, by a large number of data, use the panel data model of research methods primarily,and through the model parameters estimation by EVIEWS5.0,empirical analysis income difference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consumption structure's infection of China's urban residents.In this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income disparitie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for the two main factors,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further improve China's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urban residents, With a view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and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to explain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opics of this article, research objectives, research methods and innovations, and gives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The second part is the study of the status quo at home and abroad reviewed and described the research methods consumption structur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The third part reviewed the main structure of our country's urban household consumption and consumer demand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And from the view of static (general analysis) analysis the differences in consumption structure which cased by income difference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part four describes the research methods used in this article,and from the view of dynamic (empirical analysis) analysis the differences in consumption structure which cased by income difference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part five of this article summarize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making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China's urban residents tend to the rationalization of policy proposals.

Key words:Consumption structure Income differences Regional differences

Panel data model

- II -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今所呈交的《 》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尽我所知,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内容及科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有关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借阅或网络索引;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已进入了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转型期,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高速发展阶段,2007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280美元,2008年这一数字达到3266.8美元,我国已经进入了快速的工业化阶段。然而,在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中也出现诸多严峻的问题,尤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非合理化问题,体现在整体居民消费增长缓慢、高投资增长率与低消费率并存、经济贸易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上。资本形成率由1978年的38.2%上升到了2008年的43.5%,上升5.3个百分点;出口率从1978年的-0.32%上升到了2008年的7.87%,上升8.19个百分点。在近几年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上,与投资和出口相比较,消费需求显得偏弱,1978年至2008年,最终消费率由62.1%下降为48.59%,下降13.51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率从48.8%下降到35.3%,下降13.5个百分点,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正是由于居民消费总量增速明显慢于经济的增长,低迷的消费需求导致了低投资回报现象的发生,削弱了财政支出的力度,使得经济的快速增长受到一定程度的阻滞。同时,人均居民消费水平增速慢于经济增速也显得更加明显。另外,近几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百分点也持续走低,且低于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百分点。整体上,经济的增长对投资的高速增长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市场供求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持续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经济贸易外需的减弱,较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出口,净出口率07年为8.89%,08年为7.87%,下降了1.02个百分点,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则由19.7%下降到9.2%,降低了10.5个百分点。另外,投资者和消费者进行投资和消费,常常是建立在对投资和消费的未来信心的基础上的,但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世界各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遭受到严重的打击,我国也不例外。2007年至2008年,企业家信心指数由139.60骤降至94.6,为自2001年有记载以来的最低数;由于居民实际收入增长有所回落,导致其增收信心不足,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08年下半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7、12月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为94.5和87.3,下降了7.2,并对09年也产生了较为持续的影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凸显,经济的发展遭到严重的阻碍,我国GDP增速连续五年都是两位数字,但2008年下滑至9.0%(2007年13%为最高)。

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特别强调消费和投资的关系,应积极扩大内需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因此,在未来一个时期,尤其是未来的两年,我国面临

第 1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着调整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的艰巨任务。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任务,和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以及我国国内经济的动荡,如何扩大国内市场,拓展居民的消费,优化居民消费结构,保持经济增长,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动机。

1.2 本文的研究目标、方法与创新

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首先描述性地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主体结构的总体特征,并通过恩格尔系数及消费构成比重的变动、聚类分析消费结构变动度来分析了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特征;接着,对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收入等级因素和地区因素,均采用了静态的一般分析法和运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的实证分析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动态分析。随后,在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动态分析的基础上,总体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近年消费结构的特点。最后,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使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更趋合理化,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作为研究对象,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系统分析。在理论上,以宏观经济学、消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在模型应用上,通过综合的比较分析,选择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在具体方法上,利用实际数据对消费支出的结构变化问题,建立模型进行客观分析和描述,同时,对目前关于消费结构方面的相关理论成果深入学习和研究,并分析其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性,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对居民消费结构在演变过程中的每个具体的消费趋势或特点,运用消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同时采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研究输入等级因素和地区因素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在创新上,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本文采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克服了时间序列样本容量小和截面序列难以控制不可观测变量所引起的OLS估计的偏差,大大提高了估计量的有效性。 (2)对1985年~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情况进行了聚类分析,对消费结构变动相似性较大的年份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针对第四阶段(2000年~2008年)进行了收入差异和地区差异的动态实证分析,减小了误差,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3)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的影响因素,在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的同时,采用了实证的分析方法,弥补了定性分析多而定量分析少的不足。

1.3 消费结构及其分类

消费是指在物质资料、劳务的生产过程和生活中,人们对物质产品和劳动力的消

[1]

耗过程。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其中,生产消费指在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第 2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消耗物质资料和劳动力的活动。生活消费指为满足消费者物质和生活消费需要,利用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及劳务的过程。生产消费本质上是一种生产行为,属于生产过程;而生活消费是实现人自身再生产的行为和过程,是最终消费,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也就是我们在本文中所指的消费[2]。对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消费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而消费的关键是消费结构是否合理,因此,对于我国消费问题的研究即应从消费结构入手,探讨影响消费结构的各种因素,分析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性,研究消费结构趋向合理化的具体途经,以促进经济的稳定、持续和协调发展。

1.3.1 消费结构的涵义

消费结构是一个具有多角度、多层次规定性和很强的实证分析及可操作性的经济范畴,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大致于17世纪末,西方开始对消费结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是对工人生活消费的分析,当时称为“收支”分析或“预算”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德华·迪克佩蒂阿格兹收集了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收入等级居民的消费资料,同时对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提出了分类方法,最早提出了“消费结构”的概念[3]。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消费结构也给出了定义,尹世杰认为“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就是消费结构。”[17]厉以宁认为消费结构就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18]。田晖对消费结构给出的定义是“从理论上讲,消费结构是指一定时期消费者所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包括物质资料和劳务)之间的比例关系。比如,居民家庭总消费额中,食品、服装、住房、水电、燃料、交通、教育及文化娱乐等各项支出所占份额而构成的比例状态,就是家庭消费结构。”[19]本文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采用田晖所给出的定义。

1.3.2 消费结构的划分

消费结构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消费结构的分类则是一种主观意识的产物,它是我们认识并分析消费结构的基本手段。从不同的角度或层次,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出发点和目的的不同,将消费结构分为宏观和微观消费结构两个类型。宏观消费结构是指从整个社会(或一个国家)考察的消费资料所实现的分布,如各地区和城乡居民消费各自的比重、个人与公共消费各自的比重、个人与社会集体各自的消费比重等等,其研究主要是为了了解消费资料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消费资料在不同人群的分布。而微观消费结构是指居民家庭消费内容的组成方式,它对消费结构的考察主要是从单个家庭和个人入手,来掌握居民生活质量和消费变化的方向。宏观消费结构是以微观消费结构为基础,但两者研究的目的不同。本文则主要研究微观消费结构。

第 3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对微观消费结构从不同侧面可以划分为以下类型:

(1)按满足人们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可以划分为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4]。通常,生存资料指为了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资料。享受资料是指诸如娱乐用品、精神文化用品及某些高级食品等满足人们享受所需的生活资料。发展资料指人们智力和体力发展所需的生活资料,如:文化用品、体育用品和从事文艺、接受教育等所需的设备和劳务。其中,生存资料是最基本的消费资料,享受和发展资料则是较高层次的消费资料。一般在满足了生存需要之后,人们会逐步向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迈进。

(2)按消费的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实物消费和劳务消费[5]。前者是指有形产品的消费,而后者通常是指通过活动方式所提供的消费服务。在经济发展相对较低阶段,实物消费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劳务消费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一般劳务消费支出增多和劳务消费比重提高意味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3) 按实际支出的不同方面,可以划分为衣、食、行、用、住等形式。这样的划分便于数据的收集和进行统计、计算分析,也便于比较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居民的实际消费状况[6]。

根据分析目的和要求,依我国国家统计局对家庭调查统计体系所下的定义,按城、乡居民消费对象的大类将消费结构划分成八项:(1)食品消费支出,包括粮食、糖、烟、酒、副食品及其他食品;(2)衣着消费支出,包括服装、鞋、帽、袜、衣料及衣料加工费等;(3)居住消费支出,包括房租、房屋建筑、水、电、燃料、购买等;(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包括家庭日用品及家庭服务、耐用消费品等;(5)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包括医疗费、保健用品、医疗器具等;(6)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包括交通费、家庭交通工具及维修、邮电费、通讯工具等;(7)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支出,包括文化娱乐费用、书报费、各类教育费用等; (8)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包括个人用品、旅游、美容用品、理发、服务费及其他用品

[20]

由于上述第(1)种分类的划分界限很不明确,而第(2)种划分的实物构成仅是一种组成关系,它既不构成比例关系,也因缺少统一的度量标准而使其难以模型化,同时,也无法反映因技术进步和质量差异等使价格变化而对消费结构产生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在第三种分类的基础上考察消费结构的价值构成。

第 4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 消费结构研究方法

通常,我们从消费函数理论和消费结构两个方向来研究消费问题。其中,消费函数主要分析研究经济体中消费总量与收入及其它因素间的相关关系,目的在于分析、预测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而消费结构主要是研究经济体消费的内部结构组成[7]。对消费结构的研究,相对而言基于商品类别和比重的研究和分析会显得更灵活些。对微观个体,可以考虑不同消费者的收入阶层、地理分布、行为偏好、心理动机等等因素。而将微观层面商品类别的数据加总,或对基于代表性消费假设的分析,又可为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分析区域分布的合理性、国家产业结构和国民总消费的时间趋势点等问题提供手段。具体地,国内外对消费结构进行研究,其主要方法有以下三种:

(1)恩格尔系数法及其它比率分析法。这种方法通过计算食品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恩格尔系数)变化或其它类型消费品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来分析其时间序列趋势,进而分析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收入水平及消费结构问题[8]。

(2)统计方法。该方法不采用一定的理论框架,而直接从对数据本身的探索出发,从纵向采用聚类分析法研究居民消费结构数据,比较不同时间的聚类结果;从横向采用因子分析法来研究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数据,通过细分居民家庭的因子得分差异分析消费结构的稳定性[9]。此方法对数据的解释能力很强,但较难寻求相关的理论支撑。

(3)消费系统模型法,主要包括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10]、几乎理想需求模型(AIDS)等.对消费结构问题的研究,这些模型主要是在消费理论的基础上,在对经济人理性的假设前提下,引入不同的效用最大化函数,推导出各类型消费品的结构比例、消费者或消费品的各经济属性间的变量关系。从计量模型来看,一般都是线性或非线性的联立方程的形式。

(4)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方法[11]。该方法利用截面时序数据来研究潜变量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截面时序数据由若干截面单元样本做连续观测而得的多维时间序列数据组成,其中,时间因素可进行模型的动态分析,而数个截面单元可大大扩充样本数据容量。该方法从技术上克服了多重共线性,而且能够识别和度量某些潜变量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可以更全面地分析变量间的数量关系。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在早期对消费结构的研究中,最突出的代表性人物是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1857年他提出了著名的“恩格尔系数”,并得出: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其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品的费用所占比重就越大;反之,一个家庭收入越多,其总支出中用来

第 5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购买食品的费用所占比重就越小[8]。这就是著名的“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的提出是定量研究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开端。

在消费结构的研究中,国外通常是通过消费函数(指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来研究的,自凯恩斯发表《通论》以来,国外已形成了许多关于消费的假说和模型。1957年弗里德曼(M.Friedman)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说”和1963年莫迪利安尼(Modigliani)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解释了现实社会中的收入与消费的关系,一直在西方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直到爆发理性预期革命。20世纪80年代以后,霍尔提出了“随机游走假说”和弗来文(Flavin)提出了过渡敏感性与过渡平滑性理论,以及预防性储蓄、流动性约束假说[12]。近年来,对消费函数理论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流动性约束假说和预防性储蓄动机上。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外学者开始发展与应用以ELES、AIDS为代表的消费结构系统模型,并且在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上都取得了不少成果。1954年,在L.R.Klein和H.Rubin提出的效用函数的基础上,Stone.R推导出了著名的线性支出系统(LES)模型

[10]

。将总消费支出分为基本需求消费支出和附加需求消费支出。基本

消费需求支出不随消费者收入预算而变化,在扣除基本消费需求支出后,消费者对剩下的预算按一定比例在各种附加需求中分配,使消费结构问题的研究模型化。该模型按照Slutsky方程展开,设定预算支出弹性为外生变量,并将先验判定无关的消费品间的替代弹性设定为零,这使得模型估计的自由度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解决。但该模型的实证应用违背了消费模型的对称性、奇次性和预算总量的限制约束,且难以界定模型中预算支出的实际数量大小,无法具体应用。1973年,Linch在Stone的LES模型的基础上,用收入水平、边际消费倾向分别替代总消费预算和边际预算份额,提出了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使其更贴近现实统计数据[13]。随后1980年,Deaton和Muellbauer提出了几乎理想需求系统(ADIS)模型,其进行实证的总体思路是:在一定的效用水平和给定的价格体系下,假定消费者支出函数满足PIGLOG(Price Independent Generalized Log)型函数形式,在此基础上研究消费者在自己效用最大化下的支出最小化问题,即消费者收入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的对偶问题,其满足需求的对称性、奇次性、总量限制约束和偏好公理

[14]

。在此基础上,1997

年James Banks、Arthur Lewbel和Richard Blundell对AIDS模型进行了二次型扩展QUAIDS,该模型允许恩格尔曲线的二次型,更加符合现实,因此国外多数研究消费结构的学者均采用这种模型[15]。

在线性及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中,解释变量是收入水平、价格水平等,它只能反映总收入变动和价格变动对消费结构的影响,而对诸如地区因素、收入分配因素、预期因素等潜变量的影响却无法显示出来。对于AIDS模型,因为标准的AIDS模型是非线性的,又因其是系统模型,含有较多的参数,具有对原始数据要求很严格的劣势,

第 6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从而实际运用起来比较困难。故国外的一些学者提出用面板数据的方法研究消费结,即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来分析潜变量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乔晨(ChengHsiao.1986)、塞维斯特和马蒂尔斯(Sevestre and Matyas. 1992)[16]。

在我国消费结构理论研究方面。1983年,经济学家尹世杰系统地研究了消费结构影响因素和发展变化趋势,以及这两者与产业结构的关系问题,开启了我国消费结构理论的研究,填补了我国社会经济学的空白,为经济理论研究开拓了一个新领域[21]。1987年,经济学家林白鹏重点分析了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的关系,并强调消费结构反映需求结构,而产业结构的变化应该适应消费结构变化,这样才能促经国民经济总体结构的良性循环[22]。1996年,卢嘉瑞重点研究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并研究了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

[23]

。2003年,杨永忠创建了区域

(即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三区)波状消费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得出我国区域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消费结构不够合理,农村居民消费的波动和不足使得总消费需求不足,从而导致我国居民总消费处于波动紊乱状态,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使得总消费波动的紊乱程度进一步加剧[24]。2005年,刘国光指出我国消费率偏低,且长期呈下降趋势,并认为消费需求不足是消费率偏低的重要原因。

在致力于居民消费结构理论研究的同时,国内许多学者也关注居民消费结构的数量研究方法,总体上借鉴了外国学者的研究方法。在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消费结构的研究时,通常运用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通过相关消费数据来验证消费系统模型、框架性地预测国内消费情况。在线性支出(ELES)系统模型的应用上,苏衡彦、蒋春福(2003)运用ELES模型实证分析了湖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得出了各类型消费需求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并对2005年和2008年消费结构进行了初步预测[25];在几乎理想需求(AIDS)模型方面,张冬平(2001)对河南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状况利用AIDS模型进行了系统分析,但该文没有考虑不同群体的差异性,而是将居民消费看作具有相同特征,因此分析模式过于粗糙

[26]

。臧旭恒、孙文祥(2003)从实用性、

建模依据和模型特点等方面重点对ELES和AIDS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

[27]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但缺乏对AIDS模型的动态研究。

梁俊伟、范金(2006)通过建立AIDS模型研究了福建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问题。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在各类型的居民消费上因地区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消费特征[28]。在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的应用上,易丹辉、孙凤(2002年)利用我国30个城镇居民月度家庭调查资料建立Panel Data模型,考察了地区因素对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得出在总消费支出和各类型消费支出上,不同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异[29]。这些研究对我国对消费结构起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作用,并为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第 7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过程

3.1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主体结构的总体特征

城镇居民自身是城镇居民消费主体,可以按照性别、年龄、收入水平、教育水平等不同标准来对城镇居民进行分类[30]。本章选择从收入的角度来对消费主体的结构进行分类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直接导致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1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明显得到很大提高,197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7.00元,200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到15780.76元,增长了39.78倍,增长幅度惊人。经济增长幅度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软着落成功实现之后明显加快。

2 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

在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总体提高的同时,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其中以不同阶层和地区的居民收入差距较为明显。

(1)不同阶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增大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从1978年到1984年,我国基尼系数稳定在0.16的水平。而从1984年开始,基尼系数一路攀升,到2007年已达到0.473。2008年我国基尼系数是0.65。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我国现在0.65说明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按照收入从低到高把我国城镇居民分成7个等级: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户、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占总人数的比重分别为:10%、10%、20%、20%、20%、10%、10%。其中,最高收入户和最低收入户的平均收入倍数在不断扩大,由2000年的5.02上升到2008年的9.17倍(如下表3-1),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表3-1 我国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H)和最低收入户(L)差距状况 年份

2000年 2001年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 2008年5.02

5.39

7.89

8.43

8.87

9.18

8.96

8.74

9.17

H/L

第 8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增大

根据中国统计相关资料计算,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省份是广东,最低的省份是内蒙古,两者的绝对差为1153.8元;1995年最高和最低省份仍是广东和内蒙古,两者的绝对差增至4575.7元;2000年最高、最低的省份是上海和山西,绝对差为6993.9元;2005年最高和最低的省份是上海和新疆,绝对差为10654.9元;2008年绝对差进一步扩大至15705.5元,其最高和最低收入省份分别为上海和甘肃。相对差则由1990年的2.0倍上升到1995年的2.6倍,并递减至2002年的2.2倍,接着又逐渐上升至2008年的2.4倍,并有继续上涨的趋势。

3 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总体得到提高的同时,不同阶层、不同地区城镇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这种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经济转型中,个人收入的决定机制的变迁是影响个人收入的主要因素。从城镇居民内部来看,一方面,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得国有经济部门内部不同行业、不同职业和不同企业从业人员的工资产生差距。另外,除了按劳分配所得的工资等劳动收入外,城镇居民还有奖金、实物补贴、津贴等多重工资性收入,且随着按要素分配制度的改革,管理才能和人力资本都能得到更多的承认,从而这些职工工资性收入表现出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使得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迅速发展,导致资本收入和经营收入的出现,从而拉开了“有产者”之间和“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对于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其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外部竞争力,使一部分国有企业调整自身的产权结构,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在改革中生存并发展壮大起来。而另一部分国有企业因自身的管理和经营体制没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亏损或破产。从而,国有企业内部职工的收入也有所扩大。

第二,随着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不断兴起和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引起需求的变动:对拥有知识和现代技能的职工有强大的需求,但对非技术职工的需求则相对有限,这也必然导致高学识技术工人待遇上升而压低非技术工人的工资,职工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第三,优先开放和发展沿海地区的发展方针,虽然极大地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但内地中西部地区发展仍然缓慢,因而拉大了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了不同地区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

总之,随着不断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稳步提高,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发生大规模的调整,在市场竞争中资源上占有优势的人群会仍处于优势地位,而弱势的人群则会处于劣势地位,在尚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下,

第 9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城镇低收入人群开始有所扩大。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多种因素促使我国的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最终产生了质的变化,因此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等级间的分层日益出现,贫富差距逐渐扩大。

3.2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变化的总体特征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是对消费客体而言的,它是居民家庭将其可支配收入进行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划分后,依据家庭和个人的偏好以及对各类消费对象需求弹性的不同,将总消费分配到各类型商品或服务上所形成的消费客体结构[31]。它可以反映居民家庭生活质量状况和消费结构所处的层次。本文按统计年鉴的八大类消费类型作为消费构成划分,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总体考察。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使城镇居民家庭普遍受惠,城镇居民家庭收入迅速增加,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无论是居民生活消费的数量还是质量,无论是“衣”、“食”还是“用”、“住”、“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已由生存型转变为发展型为主、发展型和享受型兼顾的消费模式。近几年,居民家庭的劳务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年增大,尤其是交通通讯、文化教育、住房等消费已成为现在和今后的消费的热点,这些也是实现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的主导型消费类型。

3.2.1 恩格尔系数及消费构成比重的变动

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家庭消费中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在较低的消费水平情况下,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支出预算时,往往是先安排食品消费,食品消费支出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类消费需求,因此恩格尔系数就代表了一定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水平,它是表征居民消费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

[32]

。由恩格尔定律我们

知道,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居民消费处于偏重发展和享受状态,即居民消费结构高度较高,反之则反之。恩格尔系数高低被联合国用来作为评价贫富国家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恩格尔系数小于0.3为极富裕型,0.3~0.4为极富裕型,0.4~0.5为小康型,0.5~0.6为温饱型[33]。据1985年~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得到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见附录A 表A.1)。其变化情况如下图3-1:

根据图3-1,我国城镇居民EC从改革初期0.57左右到2006年最低0.36,整体上是趋于下降的,说明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但较低的恩格尔系数只是表明,居民家庭将在食物消费满足之后节余下来的消费投向其他发展型或享受型消费资料的可能,还不能准确表明居民家庭就处于较高的结构状态。因此,我们还有必要考察其他非食品类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以全面而具体判断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高度的状态。图(3-2)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动情况(具体数据见附录A 表A.2)。

第 10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65.0060.0055.0050.0045.0040.0035.0030.001978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

图3-1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变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606050504040303020201010001981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1981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6食物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食物居住医疗保健606050504040303020201010001981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1981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食物交通通讯文教娱乐食物其它杂项图3-2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1985年~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结合图3-1和图3-2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变动的主

要特点是:

第 11 页 共 51 页

2008200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从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走势来看,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有较明显的升降起伏,在1983年形成一个波峰,1988年形成一个较低波谷,自1990年开始,整体呈较平稳的下降,消费结构向合理化方向转化。分析1981~1990年间恩格尔系数的波动,主要有三点:(1)价格改革的影响,在此期间,尤其是副食品价格指数上升幅度超过了城镇居民生活费价格指数,在食品消费量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支出较多的费用。从食品消费内部结构来看,食品消费已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优化,并呈多样化、高级化、营养化变动趋势。居民家庭消费的主食比重趋于下降,而副食品、动物性食品消费趋于上升,说明城镇居民食品消费观念正在改变,食品消费正在不断进入从“吃饱”到“吃好”的新阶段。而副食价格的提高将必然导致食品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上升。这正是消费结构优化的一种外部表现,而非消费结构的优化。(2)就恩格尔系数本身而言,它反映的是长期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影响,而且恩格尔定律除了受收入的影响外,还受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某些年份可能出现反弹。特别是对于制度变迁和经济政策不断调整时期的城镇居民来说,由于制度不确定性以及价格因素的影响,恩格尔系数发生小幅波动是正常的。

(二)从消费构成中各类消费品支出比重的变化趋势来看,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现了质的飞跃。从改革初期的“吃、穿、用”为重心的消费模式,到1999年后的“吃、文教娱乐、住、用、行”为重心的消费模式,在此过程中,衣着比重呈下降趋势,验证了恩格尔引申定律:随着家庭收入增加,衣着支出的比重逐渐降低。而文教娱乐和交通通讯呈不断攀升的趋势。若将吃、穿、住、用、行视为基本消费的话,那么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比重的快速上升则显示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良性变化。

(三)从消费结构质态来看,从1994年开始,恩格尔系数下降到0.50以下,标志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由温饱型进入小康型;从2000年开始到2008年,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在0.4~0.35间变化,说明目前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已经迈入了富裕型生活阶段。

3.2.2 消费结构变动度分析

消费结构变动值、年均消费结构变动度是常用来作为考察消费支出结构变动速度快慢的指标。一般用期末各类消费项目占总消费额的百分比,减去期初同类项消费项目占总消费额的百分比,将两者相减之差的绝对值相加即得一定时期的消费结构变动值,再将该值除以考察期的年数就可以得到平均每年消费结构变动度[34]。其计算公式为:

结构变动值K=

N

∑q

i=1

i1

−qi0 (3.1)

第 12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年均结构变动度V=K/T (3.2)

其中,qi0是第i项消费品在基期所占的比重;qi1是第i项消费品在报告期(末期)所占的比重;N为结构中消费的各类消费品,N=8;T为考察的时期数目[35]。

根据1985-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各类消费品所占的比重(见附录A 表A.2),用系统聚类法[36],采用欧式距离可将1985-2008年二十四年的消费结构变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37]:第一个阶段:1986-1992年;第二个阶段:1993-1996年;第三个阶段:1997-2000年,第四个阶段:2001-2008年。再依上面公式得出三个阶段的消费结构变动度如下表3-2所示:

图3-3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过程聚类分析图

从表3-2结构变动度的变化情况可知,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变动总体上表现为速度先上升后下降的特征,整个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消费结构剧烈变动期,最近几年消费结构变动有所放缓。在结构变动度确定的情况下,各项消费支出比重变动对总结构变动的贡献率大小却是不同的。某分项消费比重变化的贡献率越大,表明其

第 13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消费支出比重越不稳定,即分项消费支出变动与总消费支出变动同步性和协调性越差,该项消费相对于总消费支出或是滞后或是超前,因此,对贡献率较大的消费项目应该给予关注。相反地,贡献率较小的消费项目表明其消费支出与总消费支出水平的变动是相对同步的,只要总消费水平的上升必然会带动其消费水平的相应提高,对应上述四个阶段的城镇居民家庭各项消费支出变动对消费结构变动度的贡献率如下表3-3。

表3-2 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动度 单位:%

食物 衣着 居住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设备 交通通讯 文教娱乐 其它杂项 结构变动值 年均结构变动度

1985-1992年

1.58 0.83 0.53 0.73 0.63 0.24 0.69 1.24 6.47 0.81

1993-1996年

4.33 0.92 1.72 0.81 1.18 2.44 0.75 0.01 12.16 3.04

1997-1999年 2000-2008年

6.97 2.44 2.74 0.08 2.07 2.98 2.69 1 20.97 6.99

0.31 0.32 1.31 0.94 0.52 3.3 1.8 0.21 8.71 0.97

表3-3 城镇居民家庭各项消费支出变动对消费结构变动度的贡献率 单位:%

食物 衣着 居住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设备 交通通讯 文教娱乐 其它杂项 合计

1985-1991年

24.42 12.83 8.19 11.28 9.74 3.71 10.66 19.17 100

1992-1996年

35.61 7.57 14.14 6.66 9.70 20.07 6.17 0.08 100

1997-1999年 2000-2008年

33.24 11.64 13.07 0.38 9.87 14.21 12.83 4.77 100

3.56 3.67 15.04 10.79 5.97 37.89 20.67 2.41 100

结合上述表3-2和表3-3来看,第一阶段(1985-1991年)的年均结构变动度为0.81%,消费结构变动不大。在消费支出中占最大比重的食品支出在此阶段的结构变动值仅为1.58%,衣着变动值为0.83%。也正是由于占消费支出比重最大的衣、食等基本生存资料比重共计仅37.3%,才使得消费结构变动缓慢。而在这一阶段,耐用品的普及率提高,千元级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拥有量增加,其它支出比重也略有增加。恩格尔系数在51.4%-54.5%之间徘徊,这一阶段具有粗放型消费结构的特征,为温饱型巩固阶段。

第二阶段(1992-1996年)年均结构变动度是第一阶段的3.75倍,结构变动加

第 14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快。从各项支出对消费结构变动贡献率来看,食物支出的贡献率为35.61%,处于第一位,比上一阶段显著增加。恩格尔系数在50%左右徘徊,处于“温饱型”—“小康型”的过渡期。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通讯的支出贡献率由3.71%骤增到20.1%,排名第二位。由于这一阶段我国城镇职工住房制度改革的全面启动,住房支出由个人负担的比例逐渐加大,使得居住支出的贡献率上升为14.1%,为第三位。另外,由于耐用消费品的扩张已基本完成,而转向万元级的储蓄积累,家庭设备用品与服务支出的贡献率由11.3%下降到6.7%。整体上,消费投向呈现多元化倾向,食品支出比重略有下降,而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居住和医疗保健支出增加,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具有“集约型消费结构”的特征。

第三阶段(1997-2000年)消费结构变动显著,年均变动度为6.99%。食品支出比重在这一阶段继续下降到6.97个百分点,贡献率达33.24% 。衣着比重下降,对结构变动度的贡献率上升到11.64%。在这一阶段衣食支出贡献率合计为44.88%,居民消费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由于教育体制和医疗制度改革,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对消费结构变动度的贡献率上升到12.83%,上升了6.66个百分点。交通通讯和居住支出变动减缓。这一阶段的消费结构朝着较合理化的方向发展,恩格尔系数在39.44%-44.66%间波动,消费结构正由小康型迈向富裕型。

第四个阶段(2001-2008年)年均消费结构变动度为0.97%,消费结构变动不大。其中,食品支出比重下降了0.31个百分点,对消费结构变动度的贡献率仅为3.56%。衣服的支出比重上升了0.32个百分点,对消费结构变动的贡献率仅为3.67%。衣食支出贡献率合计7.23%,居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升已经趋于稳定。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生存竞争的加剧,城镇居民生活节奏进一步加速,私家车的猛增及现代的通讯工具的普及,交通通讯的支出比重较前几个阶段迅速提高,其对消费结构变动度的贡献率高达37.89%,上升了23.68个百分点,位居第一。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享受型资料的需求扩大,21世纪是人才和高科技主宰的时代,人们的教育观念的形成也加大了在教育的投资,因此文教娱乐的支出比重在这一阶段也显著增加,其对消费结构变动度的贡献率为20.67%,位第二。同时,由于房地产近年来的迅速发展,房价不断上升,虽然经济适用房也在这一阶段的推行,但由于其管理办法的不完善,在1999-2005年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使得人们在居住支出上的比重也较前几个阶段增加,对消费结构变动度的贡献率为15.04%,位第三。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支出比重有所下降,对消费结构变动度的贡献率较上期上升了10.41个百分点到10.79%。由于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医疗设备的贡献率略有下降。整体来看,这一阶段消费结构明显朝着享受服务型方向发展,恩格尔系数在38.2%-35.8%变动,消费结构正处于富裕型阶段,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 15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3 消费结构主要影响因素的静态分析

收入水平不同的家庭,其消费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收入差异是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最直接因素,按照第三章的分类,根据收入的不同我们把城镇居民分为七个不同的收入等级。同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资源在各地区间的分布不均衡,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也会造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存在差异。本章从静态分析的角度来分析收入差异和地区差异所造成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差异。

3.3.1 收入差异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静态分析

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最高收入组为43613.75元,最低收入组为4753.59元,人均总消费支出则分别为26982.13元和4532.88元,最高收入组的人均收入及总消费支出分别为最低组的9.17倍和5.95倍。根据2008年消费结构表(见表3-4)来看,不同收入等级居民的消费结构有如下特点:

表3-4 2008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构成 单位:%

等级 项目

食品 衣着 居住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 交通通信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杂项

总平均 最低 收入户

低收入户

中等偏下户 42.89 10.55 10.52 5.47 7.35 9.56 10.66 3.00

中等收入户 40.42 10.99 10.25 5.96 7.24 10.43 11.32 3.39

中等偏 上户

高收入户 最高收入户

消费性支出(元) 11242.9 4532.9 6195.3 7993.7 10344.7 13316.6 17888.2 26982.1

37.89 48.14 10.37 8.78 10.19 12.27 6.15 4.21 6.99 7.15 12.60 7.62 12.08 9.36 3.72 2.47

45.94 9.66 11.11 5.00 7.38 8.60 9.60 2.71

37.87 34.03 29.18 10.76 10.38 9.51 6.29 7.34

10.04 6.76 7.03

9.80 9.94 7.14 5.89

12.27 14.72 18.48 12.24 12.84 14.67 3.72

4.19

4.90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资料来源:《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

1、在食物消费支出方面,食物支出比重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这符合恩格尔定律的表述。根据联合国将恩格尔系数的高低作为评价贫富国家生活水平的标准,我国城镇最低收入组居民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最高收入组居民则刚刚跨入极富裕型,两者恩格尔系数相差18.96个百分点,有较大悬殊。

2、衣着消费支出方面,衣着支出比重随着收入的增加先呈上升趋势,当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后又开始下降,呈现“倒U型”,支出比重最大的收入组为中等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支出比重相差不大,为2.2个百分点。衣着支出比重的这种随收入的变化符合恩格尔定律的引申(关于衣着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衣着支出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事实上,根据绝大多数人的消费观念,在当前服装业的发展水平和价格水平下,城镇居民对衣着的需求本身不是无限膨胀的,居民对穿着水平是有一

第 16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定限度的,当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继续提高,也不需要将更大的比例的收入用来购买服饰用品了。

3、在居住消费支出方面,居住消费项目比重随着收入等级的提高表现为先降后升的“正U型”形状。居住属于缺乏需求弹性的生活必需品,最高收入比重与最低收入比重之差为2.8个百分点,不同收入等级的居民在居住支出比重上差别不大。

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以及杂项的支出比重都随着收入等级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这些属于需求弹性较大的消费项目,直接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状况,这说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和得到改善,也说明收入差距的影响不仅体现在高低收入户的消费支出比重上的差异,且从消费的绝对数额上比较更是相差甚远。因此,收入差距对家庭消费结构已经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5、医疗保健支出比重方面,支出比重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呈现两端低、中间高的走势。最高支出比重和最低支出比重相差1.5个百分点,比重值整体上较平稳。这是因为医疗保健作为生活的必需支出项目,不论收入水平的高低,都会投入一定比例的收入来保证维持自身的健康。另外,由于近年来医疗体制改革,减小了旧制度下可能的不同体制和不同行业下医疗保健支出的差别。因此,在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上不同收入等级的城镇居民差别不大。

3.3.2 地区差异对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静态分析

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我们将我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地区,首先我们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四大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见表3-5)。

表3-5 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消费支出及其结构 单位:%

地区

可支配收消费支出入(元)额(元) 13435 9249 9604 10038 11243

家庭设

食 品36.6838.8940.7537.1137.89

衣 着9.21 11.7211.3212.0910.37

居 住备用品

及服务

10.0810.569.29 11.6310.19

6.21 6.57 6.13 5.02 6.15

医疗保健6.41 7.64 6.92 8.94 6.99

交通 通信

教育文杂项商化娱乐品与服服务

务 3.82 3.38 3.47 4.38 3.72

东部地区 19203 中部地区 13226 西部地区 12971 东北地区 13120 全国

15781

14.48 13.11 9.92

11.33

11.35 10.78 10.36 10.47 12.6

12.08

资料来源: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上表3-5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均高于全国水平,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则均低于全国水平,中部地区的总消费支出额最低。在消费结构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1)东部地区在食品、衣着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上所占比重相对其它地区而言均最低,这表明东部地区居民在较高收入水平下,对食品、衣着消费的相对比重下降,

第 17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对生存必需品的消费已经达到饱和。同时,由于居民健康意识的加强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居民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另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健全,使得其在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上较其它地区要低。而在交通通讯和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比重最高,这说明东部地区居民在外出时会选择便利的出行方式,在获取信息时有更快更宽的渠道,追求着生活的舒适和快捷。同时,对人力资本投资和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增加。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更高,进入了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消费阶段。

(2)在衣着、居住和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支出上,我国东北地区居民较其它地区均最高,这主要与东北严寒的气候有关,长期的低温使得居民在保暖衣物上的支出较多,住房商品化进程加快,在房屋修建的密封性和采暖上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另外,东北居民更注重自身身体素质的锻炼和保养,这使得东北地区居民在这三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高于其它地区。

第 18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

素的实证分析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与此同时,收入等级差异和地区差异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也有很大的影响。准确地把握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对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但前面的静态分析只是较粗略地反映了这种影响,在这一章我们将在第三章消费结构聚类分析所得结论的基础上,对第四阶段(2000年~2008年)的消费结构通过建立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进行详尽分析。

4.1 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概述 4.1.1 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

面板数据(Panel Data)是横截时序数据的一种特殊情形:当数据特征是个体单元数目较多,而每个单元具有相同观测时期数且很短,数据的直观形状好像面板一样具体讲,所谓面板数据(Panel 宽而薄,又可称为平衡横截时序数据或平衡纵列数据[38]。Data)是指由变量y关于N个不同对象的T个观测期所得到的二维结构数据,记为yit,其中i表示N个不同对象(如国家、地区、行业、企业或不同收入组居民等),t表示T个观测期[39]。单方程面板数据模型的一般形式如下:

yit=αit+βitxit+µit

(i=1,2,...,N;t=1,2,...,T) (4.1)

其中,N为截面个体成员数,T为总时期数,xit是解释变量向量,表示非随机解表示被解释变量对个体i在t释变量对个体i在t时的观测值, yit是被解释变量向量, 时的观测值,αit、βit是待估参数,µit是随机误差项。面板数据模型的简化形式如下:

Yt=α+Xtβ+ut(t=1,2,...,T) (4.2)

其中,Yt表示N×1维的被解释变量,Xt表示N×Nk维的解释变量分块矩阵,Yt、Xt是个体成员的经济指标时间序列所组成的向量,其中,若其个体成员代表不同的地区,则所有第i个分量代表第i个地区的消费、收入和物价等指标的经济时间序列(截距项),β是Nk×1维系数向量(斜率项),组成向量Yt和Xt。α是N×1维系数向量

其取值受不同个体影响。ut表示N×1维随机扰动项向量。

式子(2.2)展开的回归形式为:

第 19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yi1α1x1t0yα0x

2t

Yi=i2=2+

MM0OyNTαN0L0β1u1t

βuO02+2t,(t=1,2,...,T) (4.3)

O0MM

0xNtβNuNtL

其中,xit表示1×k维解释变量向量,βi表示k×1维系数向量,i=1,2,...,N。

4.1.2 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分类

假设时间序列参数满足时间一致性,也就是参数值不随时间的不同而变化,根据截距项向量αit和系数向量βit中各分量的不同限制要求,可以将上式子(4.2)所描述的面板数据模型分为三种类型[40]:

(1)无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的单方程回归形式:

yit=α+βxit+µit

(i=1,2,...,N;t=1,2,...,T) (4.4)

在该模型中,假设在个体成员上既没有结构变化也无个体影响,即对于各个体方程,截距项α相同,T×1维系数向量β也相同。对于该模型,样本数据取各个体成员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堆积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可求出参数α和β的一致有效估计。因此,也称该模型为“混合回归模型”(pooled regression model)。

(2)变截距模型的单方程回归形式:

yit=αi+βxit+µit

(i=1,2,...,N;t=1,2,...,T) (4.5)

在该模型中,我们假设在个体成员上无结构变化但存在个体影响,且可以用截距项αi(i=1,2,...,N)的差别来说明个体影响,也就是说,在该模型中各个体成员方程的T×1维系数向量β相同,而截距项αi不同,故称该模型为变截距模型。

(3)变系数模型的单方程回归形式:

yit=αi+βixit+µit

(i=1,2,...,N;t=1,2,...,T) (4.6)

在该模型中,假设在个体成员上既存在结构变化,又存在个体影响,即假设随个体成员的不同T×1维系数向量βi(i=1,2,...,N)也会发生变化,以说明个体成员间的结构变化;同时由变化的截距项αi(i=1,2,...,N)来说明个体影响。我们称该模型为变系数模型。

检验样本数据究竟符合上面三种模型中的哪种模型形式,经常使用的检验是协方差分析检验,主要检验以下两个假设:

H1:β1=β2=⋅⋅⋅=βN

H2:α1=α2=⋅⋅⋅=αN

(4.7)

β1=β2=⋅⋅⋅=βN

第 20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根据协方差分析构造的假设检验的统计量为:

F2=

(S3−S1)[(N−1)(k+1)] (4.8)

S1(NT−N(k+1))(S2−S1)[(N−1)k] (4.9)

S1(NT−N(k+1))

F1=

、(4.5)、(4.4)的残差平方和[34]。 其中,S1、S2、S3分别表示式(4.6)

在假设H2下检验统计量F2服从相应自由度下的F分布,即

F2:F[(N−1)(k+1),N(T−k−1)] (4.10)

则拒绝假设H2,若计算所得的统计量F2的值不小于给定置信度下的相应临界值,

。类似地,在假设H1下检继续检验假设H1。反之,则认为样本数据符合模型(4.4)验统计量F1也服从相应自由度下的F分布,即

F1:F[(N−1)k,N(T−k−1)] (4.11)

则拒绝假设H1,若计算所得的统计量F1的值不小于给定置信度下的相应临界值,用模型(4.6)拟合样本,反之,则用模型(4.5)拟合[34]。

在上述三种模型中,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又可分为随机影响模型和固定影响模型,当数据中所包含的个体成员是所研究的总体的所有单位时,即个体成员单位之间的差异可以被看作回归系数的参数变动时,固定影响模型是一个合理的面板数据模型。但当个体成员单位是随机地抽自一个大的总体时,固定影响模型仅适用于所抽到的个体成员单位,而不适用于样本之外的其它单位。如果想以样本结果对总体进行分析,则应该选用随机影响模型,即把反映个体差异的特定常数项看作是跨个体成员的随机分布。

4.1.3 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的优势特征

自1968年以来,面板数据开始受到计量经济学家的关注。目前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分析也已成为计量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面板数据模型之所以备受经济学家的重视,其原因在于它有以下优势:

① 与时间序列模型相比较,面板数据模型扩大了样本信息、降低了变量间的共线性问题,使得估计量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② 与截面数据模型相比较,面板数据模型使得模型参数的样本估计量更准确、模型设定更合理,因为面板数据模型控制了不可观测经济变量所引致的OLS估计的偏差。

③ 当解释变量在纵剖面和横截面两个方向上同时变动时,由于潜变量的增多,大大降低了它们之间强相关的可能性,即多重共线性的影响被减弱。

第 21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④ 面板数据能够更好地识别和度量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不可发觉的效应,有助于建立和检查更复杂的行为模型,降低估计误差。

⑤ “微观面板数据丰富了微观经济学的内容,避免了宏观经济数据统计所导致的偏差。”[39]

从其优势特征上我们可以看出,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就我国转型经济研究而言,由于现行经济体制运行的历史较短,利用综合了时间序列和截面两方面信息的面板数据研究经济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4.2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收入差异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

以上根据横截面数据资料,从静态的角度反映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因收入等级不同而存在差异。如果将这种差异同时反映在时间序列模型中,分离出其对消费的影响程度,对于国家收入分配政策的制定,缓解收入分配,对于从分配角度探讨解决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措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上述分析的目地,Panel Data模型正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另外由于我国对城镇居民家计调查较晚及划入消费支出项目类型的细分项目有所变动,时间序列长度很短,但由于有按收入分组的年度调查数据,因此将年度收入分组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结合起来,利用现有的数据信息就可以形成较丰富的样本数据,以解决时间序列数据不足的问题。利用平衡面板数据(Balanced Panel Data)建模既能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扩大样本容量,又可将收入等级因素等的影响分离出来,可以构造和检验比单独实用横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更为真实的行为方程,以达到较深层次分析的目地。

在第三章对我国城镇居民1985年~2008年间的消费结构的统计资料进行过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属于同一类型。因为消费结构在某一时期保持相对稳定即与时间的变化无太大相关,因此,根据2000年~2008年期间的城镇居民家庭收支抽样调查中的按收入七等级划分的消费结构收支数据,将收入等级作为七个横截面单元,并将消费性支出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七大类消费品(由于统计年鉴中没有杂项商品及服务的每年消费价格指数,因此杂项商品及服务此处不给予考虑。具体数据见附录B表B.1- B.10),另外加上总消费支出,一共需建立八个消费类型的需求模型。每个模型含有七个虚拟变量,即N=7,反映消费结构中每一个指标的样本容量为7×9=63个。据此,使用面板数据的各类消费品需求模型为:

Yit=αi+βiXit+µit

(i=1,2,...,7;t=1,2,...,9) (4.12)

其中,Yit是第i个收入组居民在第t年的人均消费支出(包括总消费支出及其它七大类型商品及服务消费支出);X为第i个收入组居民在第t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it

µit为随机干扰项,此处假定其满足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所有假定(对于数据Yit,采

第 22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用了以2000年为基期的城镇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进行调整,剔除了各项消费支出的价格上涨因素;Xit则采用了以2000年为基期的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调整,剔除了可支配收入的价格上涨因素)。此外,由于模型仅就各收入等级自身的资料进行研究,所以将模型设为确定效应模型。

根据EVIEWS5.0通过计算出面板数据的混合回归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的残差平方和,来计算统计量F1、F2的值。取显著水平α=0.10时,由F分布表可得出:总消费支出、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模型应采用变截距模型,而食品消费应采用变系数模型,教育文化消费和居住消费则采用混合回归模型。根据所采用的不同消费模型运用EVIEWS5.0可得收入等级因素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

µ、各消费项目的边际消费倾向βµ以及回归方程的主要统计量的值分别效应估计值αi

i

: 列于下表(标内各系数都通过相关的t检验,模型的R检验也都在0.95以上)

表4-1 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截距模型估计结果

消费类别 总消费 支出 衣着

各消费类型的回归方程

µ(1)=αµ(1)+0.7306⋅X(i=1,2,...,7)Yitiitµ(3)=αµ(3)+0.0390⋅X(i=1,2,...,7)Yitiit

101.9840142.987836.957611.5658

R2

0.99890.99970.99640.95020.9641

DW.. F

1.3713 6921.482.0436 9300.042.2954 2197.242.2272 1.7952

860.01210.90

家庭设备用 µ(5)µ(5)

Y=αi+0.0436⋅X(i=1,2,...,7)

it品及服务 it

µ(6)=αµ(6)+0.0537⋅X(i=1,2,...,7)医疗保健 Yitiit

µ(7)=αµ(7)+0.1140⋅X(i=1,2,...,31)32.6282交通通讯 Yitiit

表4-2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截距模型的自发消费额 单位:元 收入等级 最低收入户 低收入户 中等偏下收入户 中等收入户 中等偏上户 高收入户 最高收入户 平均值

总消费支出

衣 着

家庭设备用品医疗保健和

及服务

个人用品

交通和通信

913.5891 117.4217 23.2624 175.1475 -315.2886921.2751 126.4583 47.1511 236.3299 -447.8677908.9974 138.5984 85.7436 305.5485 -588.0479853.942 165.3403 148.078 399.3946 -764.2098648.9541 248.5831 206.0566 528.9632 -967.3153401.4626 273.96 323.8332 676.4874 -1147.3629-773.0106 329.0439 547.7436 906.3693 -1261.8384553.6014 199.9151 197.4098 461.1772 -784.5615

第 23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表4-3 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消费结构的变系数模型估计结果 消费类别 最低收入户 低收入户

各消费类型的回归方程

13.6500

R2

DW.. F

µY1t=761.9062+0.1746⋅X1t(t=1,2,...,9)

0.9996 2.3334 9995.42

µ2t=954.4834+0.1523⋅X(t=1,2,...,9)25.14450.9996 2.3334 9995.42Y2t

0.9996 2.3334 9995.42

中等偏下收入µY3t=1136.127+0.1350⋅X3t(t=1,2,...,9)25.6977

中等收入户 中等偏上户 高收入户 最高收入户

µ4t=1229.804+0.1337⋅X(t=1,2,...,9)25.48170.9996 2.3334 9995.42Y4t

µ5t=1418.191+0.1224⋅X(t=1,2,...,9)18.42670.9996 2.3334 9995.42Y5tµ6t=1611.218+0.1134⋅X(t=1,2,...,9)14.36260.9996 2.3334 9995.42Y6t

µ7t=1964.233+0.0921⋅X(t=1,2,...,9)13.61430.9996 2.3334 9995.42Y7t

表4-4 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混合回归模型估计结果 消费类别

各消费类型的回归方程

99.4214

R2

0.9922

DW.. F

娱乐教育文化

µit=38.5407+0.0949⋅XYit (i=1,2,...,7;t=1,2,...,9)

µit=167.9370+0.0542⋅XYit (i=1,2,...,7;t=1,2,...,9)

1.9341 7735.12

居 住 51.96110.99582.0367 14519.95

根据表4-2、表4-3、表4-4可以看出,在食品消费支出上,随着收入等级的提

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越来越低,这说明相对低收入组居民,食品消费对高收入组居民而言并不是很大负担,他们更追求精神和服务消费。但总体上我国城镇居民在同类消费项目上的边际消费倾向区别不大,然而在各项目的自发消费上却有着一定的差别:

(1)从总消费支出来看,自发总消费并未随着收入等级的上升而上升,而是下降,这说明中低收入组的居民家庭相对于高收入组居民家庭来说,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较低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下,对消费有较强的需求,其总消费具有更多的自发消费空间。

(2)从消费品项目来看,城镇居民对食品和衣着的自发消费水平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中低收入户还没有达到自发的平均消费水平,说明需求弹性很小的商品对他们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而中高收入组的居民已超过自发的消费水平,对食品和衣着还存在潜在的消费空间;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医疗保健用品消费上,随着收入等

第 24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级的增加其自发消费水平也提高了;而在交通通讯消费支出上,中低收入组居民自发消费高于平均水平,说明他们对需求弹性较大的奢侈品有很强的自发消费欲望,而中等偏上收入组的居民则呈现较低的自发消费潜力;在娱乐教育文化和居住上,各收入组居民自发消费水平没说明差异。

虽然总体上在同类型消费项目中不同收入组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区别不大,但在不同类型消费项目上,我国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存在较大差异:

(1)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交通通讯的边际消费倾向最大,说明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电脑、宽带网等信息产品迅速进入城镇居民家庭,以及城市交通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交通通讯已经成为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热点。

(2)对娱乐教育文化的边际消费倾向仅次于交通通讯,反映了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投入正在扩大,标志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得到提高和优化。另外,由于各种娱乐设施的健全为居民娱乐消费提供了更多的消费场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及高等教育费用的增高,也是导致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教育支出增加的重要原因。

(3)居住和医疗保健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当。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次于前两项,最近几年,由于房地产业的波动,人们对住房持观望态度,另外,经济适用房的推行及管理办法的完善,使得人们在居住上的支出比重略有减少,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信贷消费的改善和各种相关制度的健全,城镇居民在居住消费的支出会逐步增大;随着医疗体系的逐步完善,中国城镇居民健身意识的加强,身体状况越来越好,对于医疗保健的支出倾向较弱。

(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较小,这说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在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中普及程度比较高,在这方面的消费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4.3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地区差异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

根据2000年~2008年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收入来源和消费性支出的资料,按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的居民家庭收支资料为横截面数据,即地区作为31个横截面单元个体。同样,将消费类型分为七大类: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加上总消费支出,一共需要建立八个消费类别的需求模型。每个模型含有31个虚拟变量,即N=31。据此,使用面板数据的各类消费品需求模型为:

Yit=αi+βiXit+µit

(i=1,2,...,31;t=1,2,...,9) (4.13)

其中,Yit是第i个地区居民家庭在第t年的人均消费支出(包括总消费支出及其它七大类型商品及服务消费支出);Xit为第i个地区居民在第t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αi表示第i个地区居民家庭不受收入因素影响的自发消费额,它仅随地区的不同而不

第 25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同,并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βi表示各个消费项目的边际消费倾向;µit为随机干扰项,此处假定其满足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所有假定(对于数据Yit,采用了以2000年为基期的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调整,Xit则采用2000年为基期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进行调整,剔除了各项消费支出的价格上涨因素)(具体数据见附录C 表C.1-表C.10)。同样,由于模型仅就各地区自身的资料进行研究,所以将模型设为确定效应模型。另外,根据三种面板数据模型的残差平方和所得到的F1、F2的值,可判断对于这八个回归方程应均采用变截距模型,即:

Yit=αi+βXit+µit

(i=1,2,...,31;t=1,2,...,9) (4.14)

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法,且在随后估计的八个回归方程中,其主要统计指标均通过统计检验,其具体结果见表4-6,这说明地区差异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存在显著的影响。31省市居民家庭对各类型消费支出的自发性消费额αi(i=1,2,...,31)的估计结果见表4-5。

表4-5 以地区为单元个体的各类消费需求的回归方程和主要统计量数值 消费类别 总消费 支出 食品 衣着 居住

各消费类型的回归方程

µ(1)=αµ(1)+0.6478⋅X(i=1,2,...,31)Yitiitµ(2)=αµ(2)+0.1168⋅X(i=1,2,...,31)Yitiitµ(3)=αµ(3)+0.0726⋅X(i=1,2,...,31)Yitiit

25.814858.201972.0885

R2

0.99720.99250.97610.91860.88600.95570.96550.9789

DW.. F

1.1613 3181.640.9508 1194.021.0251 1.4508 1.6374 1.0863 1.6787 2.4314

366.43101.1469.71 193.42251.2012.33

µ(4)=αµ(4)+0.0700⋅X(i=1,2,...,31)29.5948Yitiit

家庭设备用 µ(5)µ(5)

Yit=αi+0.0826⋅X(i=1,2,...,31)26.2996

it品及服务

µ(6)=αµ(6)+0.0555⋅X(i=1,2,...,31)51.5602医疗保健 Yitiitµ(7)=αµ(7)+0.1140⋅X(i=1,2,...,31)71.0826交通通讯 Yitiit

娱乐文教 及服务

µ(8)=αµ(8)+0.0791⋅X(i=1,2,...,31)17.2195Yitiit

资料来源:2000年~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第 26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表4-6 我国31省市城镇居民家庭自发性消费额估计值 单位:元

地 区 北 京天 津河 北上 海江 苏

东部

浙 江福 建山 东广 东海 南平均 山 西安 徽江 西

中部

河 南湖 北湖 南平均 内蒙古广 西重 庆四 川贵 州云 南

西部

西 藏陕 西甘 肃青 海宁 夏新 疆平均 辽 宁

东北

吉 林黑龙江平均

总消费 支出

家庭设

食品

衣着 268.088.8 229.0-40.2 26.3 161.922.7 296.924.6 -91.2 98.7 307.2252.676.7 222.9351.1302.3252.1475.5-17.1 500.2295.9236.9216.6563.2319.0386.6267.0366.9440.2337.6380.1394.1358.6377.6247.9

居住 159.6461.3207.3298.078.5 140.9268.994.9 651.7214.7257.6201.2178.6127.1178.4317.6300.3217.2228.4264.8457.2283.1142.6114.5104.3350.4241.3177.6269.7191.3235.4339.7371.2208.5306.5245.9

备用品及服务549.9358.8219.5427.3264.8250.4208.6274.6404.4141.3310.0181.7161.5177.7191.0261.8325.4216.5210.4223.5429.4336.2219.286.2 140.2333.9260.3257.8286.8234.9251.6147.4120.984.1 117.5250.7

医疗 保健 348.1 192.6 151.9 -162.3 -85.7 -58.6 48.5 -53.9 1.8 83.6 6.7 35.4 101.4 119.132.4 99.3 -57.6 208.2 137.9 -39.9 57.0 -110.4 223.5 160.1 184.8 209.4 94.2 97.2 233.4 197.1 143.6 191.4 63.0

交通 通讯 -1.5 -504.6 -319.9 -98.0 -302.3 -466.7 673.5 -130.4 -217.7 -272.2 -216.2 -393.0 -113.1 -73.6 -260.3 -138.1 -266.3 68.4 135.1 -200.6 -238.1 38.5 -76.1 -82.6 -74.1 -6.2 -87.5 -77.3 -137.6 -190.3 -372.5 -233.4 -173.1

文教娱乐及服务 801.5294.368.0 659.4147.6326.9108.5142.4572.373.1 319.4219.3186.464.5 49.8 357.3417.4215.8274.2198.5541.7390.9190.539.1 -87.8 441.7339.3256.1253.5237.8256.3212.7201.9104.7173.1260.8

1672.3 2390.01041.8 1965.9633.9 442.9 884.9 816.1 531.8 686.7 999.9 701.7 850.5 446.3 507.0

1191.11571.02077.42092.51195.31782.11987.11100.31717.01318.31038.2

1485.4 2922.8

-169.5 -696.3 -192.7 -330.4

1803.4 2683.3

-151.9 -493.7

1118.1 1725.31133.0 1663.5792.7 875.3 770.3

1427.11174.01666.9

1526.1 2129.51304.3 1918.7763.2 721.9

1487.31772.4

1135.0 2356.71109.0 1484.51017.2 1443.4992.8 945.2

1483.41395.4

1027.4 1393.01015.7 1642.11055.8 1744.7889.8 605.4 850.4 951.4

1361.41136.91414.31689.7

全国平均

第 27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资料来源:2000年~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由前面设定的模型我们已知,αi是剔除了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下的自发消费额,它能够反映一个地区居民由历史形成的消费传统和偏好对消费的影响。从表4-7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地区因素是影响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首先,从总消费支出额上来看,广东、北京、上海和重庆居民的自发总消费支出额位于前列,说明这些地区的居民有着较强的消费欲望,属于消费性地区,对当期收入的依赖性较弱。江苏、江西和河南的城镇居民家庭的自发总消费支出处于最低的水平上,而西部大部分省份则超过了全国平均的自发总消费水平,说明了收入较低地区的居民其自发性消费并不一定也低。

其次,从各消费类型来看,上海、广东和北京在食品的自发性消费上具有最高的消费水平,而绝大多数中部、西部和东北部的省份均低于平均值。这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居民对于象食品这样消费需求弹性较小的生活必需品有着更大的消费潜力。在衣着、居住和医疗保健的自发性消费上,东北地区的平均消费额是最高的,这和当地寒冷的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和前面的一般分析结果相一致),而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相应的值却较低,表明该地区的居民对这些类商品已有了一定的满足,自发消费欲望较低。在家庭设备用品和文教娱乐及服务的自发消费上,北京、上海、广东和重庆的消费额最高,说明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在追求高品质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很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和智力投资,他们对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和服务有较大的需求潜力。西部绝大多数省份在交通通讯方面的自发性消费支出为大于平均值的最高值,说明该地区居民对需求弹性较大的消费项目有较大的需求潜力。

总的来说,东部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浙江和海南整体生活水平比较高,消费结构层次更趋于合理化,而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一些以重工业、农业为主的省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其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第 28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1)对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过程,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

研究:一方面是从城镇居民的收入和分配即消费主体的演变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因体制转换时期产生的多种因素,在激烈的竞争下,城镇居民内部按收入水平进行划分的社会分层日益出现,贫富差距正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则是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动态变化即消费客体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食品和衣着等生存型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整体上为下降趋势,而教育文化、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和居住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比重在显著增加,例如,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的拥有量,在2000年时只有0.50辆,而在2008年时达到8.83辆;移动电话的拥有量,2000年时为19.50部,2008年时达到172.02部。这些都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升级换代特征显著。另外,根据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度进行聚类分析我们可以将1985年~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表现出明显的消费结构阶段性特征,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正一步步趋向合理化。

(2)对于收入因素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分析,一方面从静态的角度,根据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相关数据资料,分析了我国城镇不同收入组居民在八项基本消费支出上的消费情况,得出不同收入等级居民在除居住、医疗保健和衣着消费支出比重差别不大外,在其它消费项目的消费比例随收入等级的不同而呈现较大差别。另一方面从动态的角度,利用2000年~2008年我国城镇七个收入等级居民家庭的相关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得到关于七个消费项目的消费模型,其结果显示:我国城镇不同收入等级居民除在食品消费上表现出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外,在其它同类型消费项目上的边际消费倾向区别不大,但在各项目的自发消费上却存在一定差别,基本上是随收入等级的提高而增大,仅在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和居住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3)对于地区因素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分析,一方面以2008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城镇居民的相关数据进行了静态的一般分析,得出不同地区的消费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整体上,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较高,进入了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消费阶段,消费结构层次比较高。另一方面根据2000年~2008年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收入来源和消费性支出的数据,以地区作为横截面个体单元来研究地区差异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得出七个消费模型,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浙江和海南整体生

第 29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活质量较高,消费结构层次比较高,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一些以农业、重工业等为主的省份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相对较差,其消费结构层次相对较低,消费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5.2 对策建议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在21世纪前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与民生及经济稳定相关的教育、医疗和房地产等的改革将进入攻坚阶段,因而改革的难度会明显加大。但我们仍必须坚持深化改革,以促使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架马车”之一的消费的功能得到完全有效的发挥,使得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更趋向合理化。基于本文前面的研究,现提出如下建议:

1 理顺国民收入分配关系,调高居民收入的同时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者消费整体水平和结构升级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从前几章的研究可以看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也会随着相应地提高,因此只有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消费。而经济增长速度和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共同决定了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即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居民收入与宏观经济增长能够保持一致的问题。多年来,虽然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增长的态势,企业和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明显上升,但整体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却持续下降[41]。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也显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工资性收入在中国GDP中所占的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最近几年下降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42]

。因此,应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扩大

居民收入,使得居民的购买能力得到提高。为此,首先要使人民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努力扩大就业,积极鼓励创业;其次要提高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水平到一个合理水平;最后要最大限度地监控并最终废止对教育、交通和房地产等领域中的预算外、体制外收费。

从第四章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城镇居民收入存在巨大的差距,且这种差距越来越大,收入的差距和地区差异也造成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因此,要改善居民消费结构,缩小不同收入阶层和不同地区的收入分配差距是关键。

对于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首先,要努力扩大城镇居民就业面,使国民收入能初次分配给更多的劳动力;其次,要强化税收对再分配的调节作用,目前在我国税收体制下,利息税和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征收对象是工薪阶层和中低收入者,这不利于中低收入阶层扩大消费。因此,应在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同时,对高收入群体征收相对较高的个人所得税,使各阶层的居民收入相对公平;增开一些必要的税种,如财产税、遗产税和环境税等,同时调低或是取消生活必需品的消费税,如家用轿车税等。最后,要强化政府转移支付的功能,在政府转移支付的功能方面,通过积极调整

第 30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政府支出投向,扩大公共支出,稳定增加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和低收入人群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对于不同地区,我国城镇居民在可支配收入及自发性消费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大多数省份经济基础差,相对而言发展比较滞后。因此针对这些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行倾斜性扶持,积极实施和坚持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规划方案,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各地区也应利用自身的后发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发展新思路,努力缩小地区差距,以扩大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2 创造良好的条件,积极改善消费环境,扩大居民消费

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居民消费支出的关键,而良好的消费环境又是居民消费稳步增长的重要前提,即居民消费的增长需经济发展外在力量来拉动的同时也需依靠经济内在运行机制的维持,以促进消费结构更趋合理化。具体讲,其对策建议如下:

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垄断行业的监管,使得居民在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居住和文教娱乐消费的流通成本降低。

② 坚持不懈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规范、透明的经济管理体制。近几年,“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产品的事件层出不穷,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消费者信心,引起市场经济的紊乱,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强力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加强对商检的安全监管,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以增强城镇居民的消费信心。同时,整顿和规范服务业的市场秩序,加快服务市场的发展,以促进居民增加服务消费。

③ 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物价水平是否稳定是形成居民消费预期的重要因素,物价水平平稳时,居民的消费预期也比较稳定,可以促进居民消费健康增长[43]。对于居民基本消费项目如住宅和粮食的价格的波动,尤其应该引起重视,因为住宅价格大幅上涨会对其它消费产生挤出效应,而粮食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消费物价上涨的连锁反应,增大了通货膨胀的风险。

④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就业、医疗、养老、住房改革等社会福利制度发生变革,居民负担加重,加大了居民对未来支付的预期,制约了居民的即期消费,提高了储蓄意愿。目前,虽然已经基本构建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但在某些方面存在保障水平较低和覆盖面小的问题。因此,应不断探索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扩大居民消费。

⑤ 优化社会产品供给结构,努力培育消费热点。消费结构的优化,在取决于居民消费能力上升的同时,也受限于产业结构的改善。目前,我国一些工业消费品供给过多,但各种服务性消费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其种类、质量和规模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要,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44]。因此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以新的产品和服务

第 31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拓展消费需求,挖掘消费热点,以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休闲娱乐、教育文化、信息产业等为主的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同时推进城市化服务进程,推进金融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使得产品供给结构的调整能够满足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

3 完善金融市场改革,大力推行信贷消费

在我国,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在其剩余生命周期所需的消费支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自身财富的积累来实现的,即延期消费,这降低了城镇居民当期的消费倾向,制约了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但仍存在一部分人想提前消费,消费信贷则使得双方各得其所,它使我国储蓄资源向流通领域转化,在增大居民当期消费的同时也实现宏观经济的平衡。1999年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我国消费信贷迅速增长,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汽车和住房消费,拉动了内需。但与市场的实际需要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信贷仍处于初级阶段。截至2008年末,我国中外资金融机构个人短期和中长期贷款余额合计37267.48亿元,占所有贷款余额的12.28%,单论消费信贷,比例还要低于个人贷款,而同期美国不包括房贷在内的个人消费信贷余额是我国的38.7倍[45]。我国消费信贷的品种也较单一,主要是房屋贷款和车辆贷款,两者占消费信贷的比重超过95%,而其它类型的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性支出的信贷产品较少。另外,我国缺乏开展消费信贷的专业金融机构,目前提供消费信贷的机构主要还是商业银行,而国外提供消费信贷的机构有商业银行、储蓄机构、财务公司、信用社及非金融机构等。这些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总需求,减少了居民的当期消费,不利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

针对上面所述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种种不足,我们应从以下几点来促进我国居民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一是鼓励创新,根据实际需要,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信贷品种。二是加快消费信贷法律体系建设,规范我国的信贷消费市场,积极控制信贷风险。三是完善消费信贷的组织机构,建立多层级的金融市场体系,推进资产证券化以盘活抵押资产的流动性。

第 32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后记

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曾得到了许多人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感谢我的导师王利教授的悉心指导,本论文从选题、撰写、修改乃至定稿,都凝聚了王老师大量的心血。在研究生学习生涯中,王老师不仅给我们传授了很多经济学知识,而且在生活上也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宽厚豁达而正直随和的为人风范,令我敬仰,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从治学态度到治学方法,从做学问到做人,都给了我很大的启迪,令我受益终身。在此,特向王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其次,要感谢王旭、范允奇、姜金秋、李淼、张薇、陈真玲等学友提供的真诚帮助,李蓬勃、解文涛、刘领坡等师兄弟的宝贵建议,还有要感谢李雪老师和陈江老师在论文中期答辩中提出问题并给予解决问题的建议。另外,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漫漫求学路上,他们在生活上对我关爱和包容,在学习上也表示理解和支持,这些都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最后,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本文和出席论文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谢谢各位老师的指导、点评!

第 33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 Optimal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Policies Allowing Consumption Constraints and

Bankruptcy J.Lehoczky, S.Sethi,S.Shreve Mathematics of Operations Research,Vol.8,No.4 (Nov.,1983),pp.613-636.

[2] Estimating the Continuous-Time Consumption-Based Asset-Pricing Model S.J.Grossman, A.Melino,R. J. Shiller Journal of Business & Economic Statistics,Vo.l5,No.3 (Jul.,1987),pp.315-327.

[3] Individual Income,Incomplete Information,and Aggregate Consumption Jorn-Steffen

Pischke Econometrica, Vol. 63, No. 4 (Jul., 1995), pp. 805-840.

[4] Social Structures and Economic Conduct: Interpreting Variations in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Bruce Hackett, Loren Lutzenhiser Sociological Forum, Vol. 6, No. 3 (Sep., 1991), pp. 449-470.

[5] Reinterpreting a Temporally Aggregated Consumption CAP Model Luigi Ermini

Journal of Business & Economic Statistics, Vol. 9, No. 3 (Jul., 1991), pp. 325-328. [6] The Consumer's World: Place as Context Robert D. Sack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Vol. 78, No. 4 (Dec., 1988), pp. 642-664.

[7]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Sharing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Use-Value

Monica Minnegal Current Anthropology, Vol. 38, No. 1 (Feb., 1997), pp. 25-48.

[8] The Changing Geography of World Food Consumption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David Grigg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Vol. 165, No. 1 (Mar., 1999), pp. 1-11.

[9] What is Statistics? David J. Bartholomew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 A (Statistics in Society), Vol. 158, No. 1 (1995), pp. 1-20. [10] Stone,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 and Demand Analysis:An Application to Pattern of

British Demand,Economic Journal,1954,pp.64-67.

[11] A Random-Coefficients Logit Brand-Choice Model Applied to Panel Data A

Random-Coefficients Logit Brand-Choice Model Applied to Panel Data Dipak C. Jain, Naufel J. Vilcassim, Pradeep K. Chintagunta Journal of Business & Economic Statistics, Vol. 12, No. 3 (Jul., 1994), pp. 317-328.

[12] Excess Sensitivity of Consumption to Current Income: Liquidity Constraints or

Myopia? Marjorie Flavin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 Revue canadienne d'Economique, Vol. 18, No. 1, Econometrics Special (Feb., 1985), pp. 117-136.

[13] Linch、Constantino,The Extende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73,Vol.4,pp.21-32.

[14] An 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 An 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 Angus Deaton,

John Muellbauer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70, No. 3 (Jun., 1980), pp. 312-326.

[15] Quadratic Engel Curves and Consumer Demand James Banks, Richard Blundell,

Arthur Lewbel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 79, No. 4 (Nov., 1997), pp. 527-539.

[16]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ifferent IV and GMM Estimators of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ifferent IV and GMM Estimators of Dynamic

第 34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Panel Data Models Mark N. Harris, László Mátyás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Review /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Statistique, Vol. 72, No. 3 (Dec., 2004), pp. 397-408. [17] 尹世杰.《消费经济学》[M].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5. [18] 厉以宁.《消费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9] 田晖.《消费经济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第3页. [20] 《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第216页. [21] 尹世杰.《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第111页. [22] 林白鹏.《中国消费结构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26-27. [23] 卢嘉瑞.《中国农民消费结构研究》[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9年. [24] 杨永忠.《中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区域波状模型及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 2003

年第12期.

[25] 苏衡彦 蒋春福.《基于ELES模型的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J]. 湖南大学学

报 2003年第5期.

[26] 张冬平.《食品消费的几乎理想需求系统分析》[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年第2期.

[27] 臧旭恒,孙文祥.《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基于ELES模型和AIDS模型的比较分析》

[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

[28] 梁俊伟,范金.《福建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地区差异和结构分析》[J].福建行

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

[29] 易丹辉,孙凤.《地区差异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J].预测 2000

年第1期.

[30] 尹世杰.《当代消费经济词典》[J].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

[31] 李振明.《经济转型与居民消费结构演进》[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第

7页.

[32] 徐逢贤.《什么叫“恩格尔系数”》[J].中国农村经济 1984年第4期. [33] 潘万伦.《从恩格尔系数看小康生活水平》[J].改革与战略 1986年第6期. [34] 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35] 范剑平.《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6] 于秀林.《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8月. [37] 卢纹岱.《SPSS统计分析》[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年4月.

[38] 程兰芳.《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经济结构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第

49-51页.

[39] 白仲林.《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40] 高铁梅.《计量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6.

第 35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范金,伞锋等.《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情景分析和政策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42] 北京银行驻北京代表处,《中国经济季报》.2007年2月.

[43] 祁京梅.《我国消费需求趋势研究及实证分析探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

社,2008.

[44] 许永兵.《消费行为与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5] 徐诺金.《中国信贷消费之路》[J].中国经济,2009.

第 36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附录A

表A.1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年份 EC 年份 EC 年份 EC

1978 1989 54.50 1999 42.07

1980 1990 2000

1981 1991 2001

198219922002

198319932003

198419942004

198519952005

1986 1996 2006

1987 1997 2007

198819982008

57.50 56.90 56.70 58.60 59.20 58.00 53.31 52.40 53.50 51.40 54.24 53.80 53.04 50.32 50.04 50.09 48.76 46.60 44.66 39.44 38.20 37.68 37.10 37.70 36.70 35.80 36.29 37.89

表A.2 城镇居民各类消费历年支出比重(%)

家庭设

年份

食物

衣着

居住

备用品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 其它杂项及服务

1981 56.66 14.79 4.65 9.56 0.92 1.44 8.43 3.55 1985 52.25 14.56 4.79 8.60 2.48 2.14 8.17 7.02 1986

52.43 14.15 4.76

11.13

1.22

2.25

8.34

5.72

1987 53.47 13.69 4.92 9.53 1.29 2.85 8.21 6.03 1988 51.36 13.88 4.69 9.84 1.51 2.51 8.45 7.76 1989 54.50 12.32 4.73 8.62 1.73 2.89 8.62 6.60 1990 54.25 13.36 4.76 8.48 2.01 3.17 8.78 5.21 1991 53.82 13.73 5.46 8.72 2.21 3.48 8.86 3.72 1992 52.93 14.39 5.96 8.42 2.48 2.64 8.82 4.36 1993 50.13 14.24 6.63 8.76 2.70 3.82 9.19 4.52 1994 49.89 13.69 6.77 8.82 2.91 4.65 8.79 4.47 1995 49.92 13.55 7.07 8.39 3.11 4.83 8.84 4.28 1996 48.60 13.47 7.68 7.61 3.66 5.08 9.57 4.35 1997 1998 1999 2001

46.41 12.45 44.48 11.10 41.86 10.45 8.57 9.43 9.84

7.57 8.24 8.57 7.09

4.29 4.74 5.32 6.47

5.56 5.94 6.73 9.30

10.71 11.53 12.28 13.88 4.44 4.55 4.96 3.51

2000 39.44 10.01 11.31 7.49 6.36 8.54 13.4 3.44 38.20 10.05 11.50

2002 37.68 9.8 10.35 6.45 7.13 10.38 14.96 3.25 2003 37.12 9.79 10.74 6.3 7.31 11.08 14.35 3.3 2004 37.73 9.56 10.21 5.67 7.35 11.75 14.38 3.34 2005 36.69 10.08 10.18 5.62 7.56 12.55 13.82 3.5 2006 35.78 10.37 10.4 5.73 7.14 13.19 13.83 3.56 2007 36.29 10.42 9.83 6.02 6.99 13.58 13.29 3.58 2008 37.89 10.37 10.19 6.15 6.99 12.6 12.08 3.72

第 37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附录B

表B.1 我国城镇居民分组平均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 单位:元

收入等级 2000年2001年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 2007年 2008年最低收入户 2653.022802.83 2408.62590.172862.393134.883568.73 4210.06 4753.59低收入户 3633.513856.49 3649.163970.034429.054885.325540.71 6504.6 7363.28中等偏下户 4623.544946.6 4931.965377.256024.16710.587554.16 8900.51 10195.6中等收入户 5897.926366.24 6656.817278.758166.549190.0510269.7 12042.3 13984.2中等偏上户 7487.378164.22 8869.519763.3711050.912603.414049.2 16385.8 19254.1高收入户 9434.2110374.9 11772.813123.114970.917202.9最高收入户 13311

19069 22233.6 26250.115114.9 18995.921837.325377.228773.131967.3 36784.5 43613.8表B.2 城镇居民分组总消费支出 单位:元

收入等级 2000年2001年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 2007年 2008年最低收入户 2540.132690.98 2387.912562.362855.153111.473422.98 4210.06 4753.59低收入户

3274.933452.27 3259.593549.283942.234295.354765.55 6504.6 7363.28中等偏下户 3947.914197.57 4205.974557.825096.155574.326108.33 8900.51 10195.6中等收入户 4794.565131.55 5452.945848.026498.367308.067905.41 12042.3 13984.2中等偏上户 5894.92高收入户

最高收入户 9250.63

6241.5 6939.957547.31

8345.79410.7710218.3 16385.8 19254.17102.337495.09 8919.949627.5810749.412102.513169.8 22233.6 26250.19834.2 13040.714515.716841.819153.721061.7 36784.5 43613.8表B.3 城镇居民分组食品消费支出 单位:元

收入等级 2000年2001年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 2007年 2008年最低收入户 1256.621301.05 1127.411222.761417.761475.671586.02 1904.09 2182.29低收入户 1524.481569.77 1457.871594.671827.421926.012073.45 2451.15 2846.26中等偏下户 1748.91790.57 1772.881926.062201.882336.32484.28 2942.78 3428.85中等收入户 1960.822032.81 2140.342293.982581.242838.833019.37 3538.3 4181.25中等偏上户 2215.562272.11 2596.952762.753130.753425.913647.94 4229.78 5043.63高收入户

2458.6

2509.8 3171.363337.823740.684151.094392.35 5062.13 6087.25最高收入户 2847.032921.26 4100.794332.624914.645367.275746.72 6439.53 7874.14表B.4 城镇居民分组衣着消费支出 单位:元

收入等级 2000年2001年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 2007年 2008年最低收入户 190.07低收入户 279.1中等偏下户 375.07中等收入户 504.7中等偏上户 627.81高收入户

760.39

200.02 193.09295.12 309.49392.14 438.38528.79 571.19676.22 737.2810.1 866.38

198.71329.15456.14617.54791.36

213.5352.04489.78661.21

243.66408.63565.13784.56

286.12 360.89 398.03470 565.19 598.65665.74 776.85 843.20884.74 1017.66 1136.46

849.191010.631120.4 1278.22 1432.93

945.331071.521255.951350.76 1579.06 1857.49最高收入户 933.521022.75 1103.161276.081461.111757.591956.6 2162.63 2643.01

第 38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表B.5 城镇居民分组居住消费支出 单位:元

收入等级 2000年2001年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 2007年 2008年最低收入户 301.4低收入户 368.2中等偏下户 407.82中等收入户 470.95中等偏上户 578.89高收入户

681.61

最高收入户 864.71

332.54 282.74387.28 355.12451.46 421.9529.26 563.31614.13 643.15739.72 906.67

309.01387.88459.56588.75779.81

323.05413.37514.62642.85813.24

384.08472.21580.01745.49

427.16 469.05 556.19530.06 605.01 688.39655.61 718.26 841.3799.32 873.89 1060.58

921.671009.55 1095.36 1265.94965.221100.611195.481341.89 1436.69 1795.45972.1 1485.721794.641812.281897.912196.59 2290.13 2681.92表B.6 城镇居民分组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 单位:元

收入等级 2000年2001年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 2007年 2008年最低收入户 118.49低收入户 184.27中等偏下户 256.85中等收入户 376.25中等偏上户 526.42高收入户 780.47最高收入户 1219.75

120.77 86.69176.3 144.67264.95 226.42377.96 331.54524.81 460.99735.26 645.7291.99156.26228.41343.06472.55687.17

97.78154.45235.95349.63480.6685.43

109.21171.6268.81397.17546.06754.85

139.99 163.91 190.78212.02 282.51 309.58301.42 385.04 437.18444.57 545.18 616.31583.94 716.89 837.63842.34 967.68 1209.95

1243 1014.631172.691195.981287.531415.42 1597.44 1925.62表B.7 城镇居民分组医疗保健消费支出 单位:元

收入等级 2000年2001年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 2007年 2008年最低收入户 162.71低收入户 198.92中等偏下户 247.84中等收入户 300.29中等偏上户 373.83高收入户 442.7最高收入户 638.3168.38 164.63207.88 225.67273.78 286.56335.52 382.83405.29 510.15487.26 657.33648.58 933.1

175.77236.76325.14415.13560.89757.57

185.05271.56355.53466.86665.82821.16

232.5308.13408.12561.82764.91997.59

234.5 281.13 323.93350.01 378.69 457.21425.48 501.69 587.61590.45 646.52 748.68762.37 861.43 977.891020.2 1108.59 1257.64

1070.241218.421287.671311.35 1472.54 1589.7

表B.8 城镇居民分组交通通讯消费支出 单位:元

收入等级 2000年2001年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 2007年 2008年最低收入户 142.73低收入户 212.52中等偏下户 281.32中等收入户 353.19中等偏上户 487.11高收入户

628.15

163.9 157.64234.65 257.63316.34 367.72421.09 505.78580.63 718.92

174.17300.65427.79598.16826.32

197.8329.77479.48696.36938.65

228.37375.86536.22764.7

257.72 314.24 345.31431.13 548.82 532.52610.03 710.05 764.13859.87 993.43 1078.83

1074.91264.52 1420.31 1633.57688.1 991.171106.031274.181590.281801.04 2467.69 2632.91最高收入户 876.611024.75 1731.092081.142828.093769.584316.82 4815.64 4985.66

第 39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表B.9 城镇居民分组文教娱乐消费支出 单位:元

收入等级 2000年2001年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 2007年 2008年最低收入户 286.83低收入户 390.21中等偏下户 469.16中等收入户 597.55中等偏上户 758.84高收入户

925.35

317.03 317.57453.07 425.33529.59 576.71660.7 797.52

327.71454.53605.57811.91

353.76488.77675.28901.8

363.61518.77720.4

406.05 445.71 424.2572.38 646.99 594.68781.97 877.36 851.83985.681047.48 1172.43 1171.44820.73 1046.461102.891182.091336.771469.14 1544.2 1630.131040.6 1373.851482.571673.761700.231901.68 2092.01 2297.17最高收入户 1223.971273.1 2148.562208.972707.792907.993176.07 3526.23 3959.34表B.10 城镇居民消费分类价格指数(以2000年为基期)

消费类型 2000年2001年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 2007年 2008年总 指 数 100.0食 品 100.0衣 着 100.0居 住 100.0家庭设备用 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和 个人用品 娱乐教育 文化

100.0100.0

100.7 99.7 100.6100.1 99.6 103.0101.7 101.5104.4

104.0112.4108.8

105.7115.9114.9

107.2 112.0 118.3118.8 132.7 151.9120.3 125.7 131.197.8 95.2 92.7 91.3 89.5 88.9 88.1 86.5 97.5 94.9 92.0 90.3 90.1 91.2 92.9 95.7 99.3 97.3 97.1 96.3 96.0 96.9 98.5 101.399.1 97.1 94.6 92.6 91.1 90.5 89.0 87.6 106.7 106.9107.5

108.3

109.7

109.7 108.9 107.9交通和通信 100.0

100.0

第 40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附录C

表C.1 各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收入来源 单位:元

省份 2000年 2001年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北 京 10349.711577.8 12463.913882.615637.8

17653

19977.5 21988.7 24724.9 天 津 8140.5 8958.7 9337.5610312.911467.212638.614283.1 16357.4 19422.5 河 北 5661.165984.82 6679.687239.067951.319107.0910304.6 11690.5 13441.1 山 西 4724.115391.05 6234.367005.037902.868913.9110027.7 11565 13119.1 内蒙古 5129.055535.89 6051

7012.98122.999136.79

10358 12377.8 14432.6

辽 宁 5357.795797.01 6524.527240.588007.569107.5510369.6 12300.4 14392.7 吉 林 4810 5340.46 6260.167005.177840.618690.629775.07 11285.5 12829.5 黑龙江 4912.885425.87 6100.566678.97470.718272.519182.31 10245.3 11581.3 上 海 11718 12883.5 13249.814867.516682.8

18645

20667.9 23622.7 26674.9 江 苏 6800.237375.1 8177.649262.4610481.912318.614084.3 16378 18679.5 浙 江 9279.1610464.7 11715.613179.514546.416293.818265.1 20573.8 22726.7 安 徽 5293.555668.8 6032.46778.037511.438470.689771.05 11473.6 12990.4 福 建 7432.268313.08 9189.369999.5411175.412321.313753.3 15506.1 17961.5 江 西 5103.585506.02 6335.646901.427559.648619.669551.12 11451.7 12866.4 山 东 6489.977101.08 7614.368399.919437.810744.812192.2 14264.7 16305.4 河 南 4766.265267.42 6245.46926.127704.98667.979810.26 11477.1 13231.1 湖 北 5524.545855.98 6788.527321.988022.758785.949802.65 11485.8 13152.9 湖 南 6218.736780.56 6958.567674.28617.489523.9710504.7 12293.5 13821.2 广 东 9761.5710415.2 11137.212380.413627.714769.916015.6 17699.3 19732.9 广 西 5834.436665.73 7315.327785.048689.999286.79898.75 12200.4 14146 海 南 5358.325838.84 6822.727259.257735.788123.949395.13 10996.9 12607.8 重 庆 6275.986721.09 7238.048093.679220.9610243.511569.7 12590.8 14367.6 四 川 5894.276360.47 6610.87041.877709.878385.969350.11 11098.3 12633.4 贵 州 5122.215451.91 5944.086569.237322.058151.139116.61 10678.4 11758.8 云 南 6324.646797.71 7240.567643.578870.889265.910069.9 11496.1 13250.2 西 藏 7426.327869.16 8079.128765.459106.079431.188941.08 11130.9 12481.5 陕 西 5124.245483.73 6330.846806.357492.478272.029267.7 10763.3 12857.9 甘 肃 4916.255382.91 6151.446657.247376.748086.828920.59 10012.3 10969.4 青 海 5169.965853.72 6170.526745.327319.678057.859000.35 10276.1 11640.4 宁 夏 4912.4 5544.17 6067.446530.487217.878093.649177.26 10859.3 12931.5新 疆 5644.866395.04 6899.647173.547503.427990.158871.27 10313.4 11432.1

第 41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表C.2 各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每年总消费支出 单位:元

地 区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北 京 8493.498922.72 10284.611123.812200.413244.214825.4 15330.4 16460.3天 津 6121.046987.22 7191.967867.538802.449653.2610548.1 12028.9 13422.5河 北 4348.474479.75 5069.285439.775819.186699.677343.49 8234.97 9086.73山 西 3941.874123.01 4710.965105.385654.156342.637170.94 8101.84 8806.55内蒙古 3927.754195.62 4859.885419.146219.266928.67666.61 9281.46 10828.6辽 宁 4356.064654.42 5342.646077.926543.287369.277987.49 9429.73 11231.5吉 林 4020.874337.22 4973.885492.16068.996794.717352.64 8560.3 9729.05黑龙江 3824.444192.36 4462.085015.195567.536178.016655.43 7519.28 8622.97上 海 8868.199336.1 10464

11040.3

12631

13773.414761.8 17255.4 19397.9江 苏 5323.185532.74 6042.66708.587332.268621.829628.59 10715.2 11977.6浙 江 7020.227952.39 8713.089712.8910636.112253.713348.5 14091.2 15158.3安 徽 4232.984517.65 4736.525064.345711.336367.677294.73 8531.9 9524.04福 建 5638.746015.11 6631.687356.268161.158794.419807.71 11055.1 12501.1江 西 3623.563894.51 4549.324914.555337.846109.396645.54 7810.73 8717.37山 东 湖 北

5022 5252.41 5596.326069.356673.757457.318468.4 9666.61 11006.64644.5 4804.79 5608.925963.256398.526736.567397.32 8701.18 9477.51河 南 3830.714110.17 4504.684941.65294.196038.026685.18 7826.72 8837.46湖 南 5218.795546.22 5574.726082.626884.617504.998169.3 8990.72 9945.52广 东 8016.918099.63 8988.489636.2710694.811809.912432.2 14336.9 15528广 西 4852.315224.73 5413.445763.56445.737032.86791.95 8151.26 9627.4海 南 4082.564367.85 5459.645502.435802.45928.797126.78 8292.89 9408.48重 庆 5569.845873.69 6360.247118.067973.058623.299398.69 9890.31 11146.8四 川 4855.785176.17 5413.085759.216371.146891.277524.81 8691.99 9679.14贵 州 4278.284273.9 4598.284948.985494.456159.296848.39 7758.69 8349.21云 南 5185.315252.6 5827.926023.566837.016996.97379.81 7921.83 9076.61西 藏 5554.425994.39 6952.448045.348338.218617.116192.57 7532.07 8323.54陕 西 4276.674637.74 5378.045666.546233.076656.467553.28 8427.06 9772.07甘 肃 4126.474420.31 5064.245298.915937.3宁 夏

6529.26974.21 7875.78 8308.62青 海 4185.734698.59 5042.525400.245758.956245.266530.11 7512.39 8192.564200.5 4595.4 5104.925330.345821.386404.317205.57 7817.28 9558.29新 疆 4422.934931.4 5636.45540.615773.626207.526730.01 7874.27 8669.36

第 42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表C.3 各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每年食品消费支出 单位:元

地 区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北 京 3083.373229.28 3472.083522.693925.544215.564560.52 4934.05 5561.54天 津 2454.792588.1 2607 2963.853278.243542.93680.22 4249.31 5005.09河 北 1517.941583.68 1795.321912.422142.362315.762492.26 2789.85 3155.4山 西 1375.971412.95 1531.321712.131917.752056.792252.5 2600.37 2974.76内蒙古 1353.451423.22 1532.281705.562024.872177.632323.55 2824.89 3553.48辽 宁 1772.141846.11 2074.682394.982643.952860.983102.13 3560.21 4378.14吉 林

1582.7 1650.95 1809.481957.922180.09

2356 2457.21 2842.68 3307.14黑龙江 1469.52江 苏

1561 1584.61783.951972.242071.622215.68 2633.18 3128.1

上 海 3915.594021.77 4120.24102.654593.324940.065248.95 6125.45 7108.622189.8 2194.04 2441.882566.892931.73205.793462.66 3928.71 4544.64浙 江 2752.252888.28 3474.363558.413851.234140.344393.4 4892.58 5522.56安 徽 1934.831998.95 2045.282238.912509.022781.53091.28 3384.38 3905.05福 建 2518.022651.11 2881.2

3104.83394.633595.23854.26 4296.22 5078.85江 西 1559.451587.55 1843.681979.832296.482495.092636.93 3192.61 3633.05山 东 1744.091801.34 1927.562051.32310.662512.732711.65 3180.64 3699.42河 南 1386.761424.9 1517.041662.31855.442067.512215.32 2707.44 3079.82湖 北 1779.391799.38 2087.762279.642516.22625.412868.39 3455.98 3996.27湖 南 1943.681943.55 1985.882179.42479.582689.392850.94 3243.88 3970.42广 东 3096.333089.63 3460.443583.723953.34265.194503.86 5056.68 5866.91广 西 1936.071968.02 2201.42305.982727.092906.732857.4 3398.09 4082.99海 南 2013.222022.19 2435.882463.032722.842819.963097.71 3546.67 4226.9重 庆 四 川

2308.7 2337.65 2418.962702.343015.323135.653415.92 3674.28 4418.342014.3 2082.18 2156.162240.652560.352709.692838.22 3580.14 4255.48贵 州 1837.491748.83 1788.61968.222260.462458.32649.02 3122.46 3597.94云 南 2091.7 2105.66 2423.42506.622895.62997.063102.46 3562.33 4272.29西 藏 2570.042626.99 2837.283542.893799.173830.453107.9 3836.51 4262.77陕 西 1532.091589.44 1832.881960.292236.482401.522588.91 3063.69 3586.13甘 肃 1552.771639.17 1792.561908.12204.042352.822408.37 2824.42 3183.79青 海 1711.031790.27 1850.521986.542056.062267.362366.42 2803.45 3315.94宁 夏 1500.851562.57 1774.321919.422156.342228.632444.98 2760.74 3352.83新 疆 1609.171716.8 1912.81987.422083.132257.442386.97 2760.69 3235.77

第 43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表C.4 各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每年衣着消费支出 单位:元

地 区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北 京 755.03 821.72 863.88天 津 544.35 531.97 583.32河 北 534.35 530.02 577.44山 西

511.19 518.1

657

内蒙古 560.57 594.69 674.64辽 宁 568.25 592.01 645.6吉 林 506.85 547.04 627.48黑龙江 508.85 531.98 610.8上 海 567.37 577.39 612.84江 苏 492.1 525.88 534.48安 徽 437.55 466.55 557.88福 建 491.75 506.94 527.52江 西 321.69 353.44 447.84山 东

665.62 700.29 751.8

河 南 460.99 484.16 570.48湖 北 530.28 582.66 592.92湖 南 495.16 551.47 577.68广 东 369.99 382.98 490.92广 西 313.42 363.16 408.96海 南 187.25 208.83 266.52重 庆 551.14 589.28 618.6四 川 463.81 489.78 506.64贵 州 453.1 486.2 483.84云 南 521.92 535.41 539.52陕 西 403.24 443.74 508.32甘 肃 517.16 537.94 582.96青 海 458.57 532.51 555.96宁 夏 561.93 572.03 578.16新 疆 577.4 690.14 780.96

906.211062.471184.141442.42 1512.88 1571.74579.7587.6725.81793.53637.4666.49696.24750.81587.86558.07576.18480.86790.6602.64669.3621.33559.9373.6279.6735.01536.46524.9594.5559.07645.19612.75585.24783.54

624.61630.93747.43651.66739.52719.28796.72610.96941.8637.88598.37513.57829.22650.3710.96689.48620.07423.17300.17779.68557.94585.18651.72609.33736.19621.98636.81766.73

698.91787.33

864.89 1024.15 1153.66849.58 975.94 1137.22

933.031016.69 1064.61 1137.71740.83826.21877.96804.23763.54708.79647.8806.39806.67790.7673.9519.96309.45640.91702.9643.94673.07806.26690.76776.51825.98

846.91 1017.65 1187.41907.61 1127.09 1259.62971.44 1021.45 1217.04886.82 990.03 1166.91869.55 906.47 1010.61784.71 940.72 1105.31725.72 915.09 969.58919.31 1053.13 1141.76877.01 1046.62 1099.16868.23 1017.59 1090.72719.26 814.57 975.06477.67 656.69 772.28375.42 452.85 491.84754.93 949.74 1042.45832.74 910.3 851.5745.08 859.65 1026.5734.83 880.1 1011.82768.47 910.29 1047.61854 939.89 1022.62724.96 898.54 945.14874.39 994.47 1178.88953.03 1183.69 1245.02

897.881047.911168.93 1396.86 1616.56

940.451026.87 1330.05 1520.611264.061383.63 1406.2 1546.46

浙 江 569.95 669.03 744 830.03925.941091.22 1238.34 1394.11849.531038.98 1171.15 1294.3

西 藏 876.01 1001.52 1129.921129.491079.741051.8

第 44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表C.5 各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每年居住消费支出 单位:元

地 区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北 京 587.42 587.98 925.44河 北 416.66 461.18 553.68山 西 343.03 391.06 534.96内蒙古 338.53 403.69 667.56辽 宁 364.28 412.09 515.76吉 林 419.31 453.85 570.72黑龙江 360.58 432.09 508.44江 苏 436.26 438.16 692.16浙 江 599.98 724.46 738.48安 徽 370.9 407.13 483.48福 建 530.19 639.83 742.08江 西

459 527.16 443.52山 东 395.26 441.46 459.72河 南 547.19 650.25 499.44湖 北 654.1 586.33 612.12湖 南 576.65 662.4 581.88广 东 1099.991126.74 986.4海 南 355.76 460.06 564.72重 庆 494.04 563.72 594.48四 川 531.8 530.25 521.76贵 州 331.41 333.73 476.16云 南 480.04 508.82 437.64西 藏 340.27 369.1 546.24陕 西 469.51 452.73 622.44甘 肃 302.27 322.94 518.76青 海 274.48 295.48 536.88宁 夏 282.42 323.16 482.76新 疆 343.25 474.61 515.64955.771065.671039.781212.89 1246.19 1286.32

1368.2 1417.45 1528.28864.92 917.19 1097.41830.38 991.77 1250.87802.26 941.79 1028.19909.42 1047.04 1270.95984.95 1062.46 1285.28755.32 784.51 941.25997.53 1020.09 1042.1694.17 850.24 988.12742.93 728.76 851.15838.17 1027.58 1247.04737 795.39 963.59752.56 856.97 914.26871.7 869.59 960.82826.86 803.04 891.33743.6 819.02 1106.39954.56 968.45 1096.82728.43 690.27 819.28627.23 718.65 836.54585.35 673.07 739.2612.67 628.35 634.94746.59 831.27 1007.68716.35 768.28 846.26653.04 641.93 802.73890.97 910.68 1069.15698.66 736.99 781.9

595.24561.49618.18630.86669.32539.5715.98953.1487.37878.94573.38551.75566.3586.9

705.18614.2627.02661.8700.04611.44760.71534.3505.47601.54578.6640.73660.26564.86903.22600.67468.21592.93483.2646.92572.49664.2660.19566.99

762.08727.91722.62792.75845.45695.23794.94590.27646.16751.69651.98683.89771.47769.77585.4882.41705.43583.46543.1517.53653.4680.78666.38711.21571.72

天 津 560.74 808.05 932.281095.611230.171291.6

上 海 741.19 732.44 1188.61280.431326.691412.111435.72 1412.1 1646.19

971.331059.361229.25 1168.08 1333.69869.251071.861233.49 1261.18 1300.1

655 641.62

1196.41205.121181.421254.69 1444.91 1748.16604.72741.6580.47422.05445.46468.49609.05505.6559.33560.53499.93

广 西 752.52 740.06 552 801.15

第 45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表C.6 各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每年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 单位:元 地 区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北 京 1097.82847.39 636 704.17天 津 722.24 806.36 500.4河 北 444.6 399.04 356.28山 西 356.05 316.99 284.4内蒙古 288.77 292.42 285.96辽 宁 298.66 272.75 274.08吉 林 232.07 257.73 238.8黑龙江 227.52 259.61 200.76上 海 735.75 642.08 653.4江 苏 570.37 603.36 436.68浙 江 662.31 926.68 521.52安 徽 301.43 327.36 247.8福 建 484.67 488.37 446.16江 西 264.29 292.1 305.88山 东 561.15 522.36 396.96河 南 312.97 333.24 324.48湖 北 377.27 347.84 398.04湖 南 544.53 460.15 420.36广 东 603.19 556.14 562.56广 西 436.88 480.73 362.76海 南 201.76 282.49 304.44重 庆 476.45 509.82 454.2四 川 418.81 460.55 386.4贵 州 408.93 361.88 280.92云 南 384.15 306.73 311.52西 藏 274.84 258.21 360.12陕 西 472.63 529.68 436.8甘 肃 402.03 367.32 333.84青 海 334.91 350.85 302.52宁 夏 389.45 469.18 342.96新 疆 410.88 440.37 361.32467.03365.37314.34297.69257.41245.62792.51452.06592.61257.19440.43351.5461.09345.68383.4420.19658.04376.86318.99475.36399.6286.62269.57383.48302.66370.93363.09271.14

823.84497.48343.21314.82360.31276.89254.33780.26493.53596.62257.01435.32328.18457.33332.06334.12388.15592.66397.33302.41474.15384.08286.56302.04

852.18524.2414.49359.44394.37304.8279.58282.78800.3586.84609.18290.88455.36426.99503.36376.27450.97605.12420.66304.05583.5422.73335.68291.17476.27366.2356.53417.38309.97

977.47 981.13 1096.57634.39 760.56 817.18460.27 546.75 574.84441.82 477.74 471.65464.55 561.71 672.64362.1 439.28 507.4318.65 407.35 510.49319.37 355.67 494.49877.59 959.49 1182.24647.52 707.31 813.45615.45 666.02 713.31336.99 465.68 579.59525.65 645.4 722.17451.32 587.4 623.17526.29 661.03 806.35431.02 549.14 633.32513.63 603.18 674.84633.03 853.18 947.54360.62 491.03 603.84405.81 519.99 565.51615.74 706.77 842.09505.83 562.02 590.51446.53 463.56 525.7335.14 280.62 331.94211.1 271.29 310.22478.58 513.08 618.16403.8 505.16 546.23420.31 484.71 538.54480.7 480.84 596.81364.11 475.23 535.31217 215.07

371 401.22 550.16 604.4

444 469.74

336.2438.44364.07292.14

409 371.81

第 46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表C.7 各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每年医疗保健消费支出 单位:元

地 区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北 京 588.8 677.66 949.92天 津 407.75 435.38 624.96河 北 376.71 420.15 527.28山 西 300.81 347.49 364.8内蒙古 287.03 268.88 343.44辽 宁 352.2 378.31 462.84吉 林 336 325.37 430.44黑龙江 341.85 353.48 415.2上 海 500.86 557.96 733.44江 苏 294.39 297.46 376.08浙 江 541.06 532.69 667.8安 徽 181.23 205.13 297.96福 建

266 283.24 323.16江 西 148.8 149.98 267.72山 东 322.6 327.49 407.64河 南 280.78 298.74 389.64湖 北 208.96 241.87 370.56湖 南 270.24 328.63 343.68广 东 346.56 392.41 500.88广 西 228.01 253.23 241.68海 南 247.31 243.85 301.44重 庆 293.23 334.05 429.6四 川 266.07 300.26 361.44贵 州 233.28 249.39 265.32云 南 291.76 369.63 466.2西 藏 264.8 220.06 249.48陕 西 336.24 361.18 444.24甘 肃 272.44 361.4 415.08青 海 307.24 374.4 429.12宁 夏 327.05 409.96 453 新 疆 330.54 302.82 341.04994.011182.811295.761322.36 1294.07 1563.1697.76550.9367.47425.88534.3462.12456.29602.73493.8738.49318.2348.81264.89444.04443.27397.49391.29616.81322.68413.95459.69425.13291.82545.76310.44491.17434.8451.31450.7357.64

823.99550.29401.75473.64541.26527.32537.44761.7496.77828.81395.74476.75268.11484.42436.53461.4475.61649.7461.67350.17537.95433.36301.26623.22320.65513.27411.95451.95440.77375.18

996.351049.33 1163.98 1220.92642.71538.7533.36751.16675.77613.15796.82579.32831.79400.34478.41326.46579.01472.31499.34601.34704.9466.04351.06629.32442.83403.43663.01338.57605.31492.23554.11535.92499.16

737.43 833.51 808.88589.97 640.22 769.79555 719.13 869.71767.13 879.08 913.13671.44 854.8 914.47634.3 729.55 864.89762.92 857.11 755.29600.69 689.37 794.63852.27 859.06 933.11441.42 554.44 633.93513.61 502.41 540.63357.03 385.91 483.96624.06 708.58 799.79520.57 626.55 790.87517.19 525.32 675.32632.52 668.53 790.95707.86 752.52 836.39401.06 542.07 529.36369.33 503.78 536.4705.72 749.51 878.25449.87 511.78 564.93329.77 354.52 471.39600.08 631.7 606.86221.7 272.81 317.08612.3 678.38 862.7562.74 564.25 654.82542.93 613.24 610.02578.75 645.98 816.87472.35 598.78 643.48

第 47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表C.8 各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每年交通通讯消费支出 单位:元

地 区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北 京 604.69 768.34 1270.81688.081562.191943.482173.26 2328.51 2293.23天 津 348.92 585.94 570.36河 北 337.15 390.24 509.16山 西 285.25 317.83 406.2内蒙古 358.51 390.18 503.04辽 宁 307.21 347.47 482.16吉 林 294.99 344.97 465.36上 海

721.28607.75478.09596.21631.14550.17

787.71595.95587 699.66652.4643.16548.39

998.011092.87 1309.94 1567.87772.34604.35755.51744.02733.5596.97

875.43 1010.51 1062.31825.18 1027.99 931.33928.48 1123.82 1191.7797.64 1033.36 1295.7815.02 873.88 954.96665.01 746.03 749.05黑龙江 288.88 318.34 411 499.69江 苏 392.38 483.77 499.68安 徽 307.87 333.39 462.36福 建 487.04 559.69 647.88江 西 255.26 310.94 437.28山 东 353.61 411.29 538.44河 南 246.24 299.89 477.6湖 北 280.74 336.19 532.08湖 南 395.65 474.69 596.04广 西 372.78 457.24 606.96海 南 350.38 349.44 649.8四 川 304.52 381.47 501.24贵 州 335.28 371.68 460.92云 南 421.76 467.6 623.88陕 西 297.66 366.3 485.04青 海 297.72 361.9 506.4宁 夏 371.83 437.72 556.68新 疆 331.03 406.72 643.2686.47502.72465.83638.22533.86571.93680.21608.27601.92586.79561.22763.59528.62509.37585.42601.13

691.61 875.35 1114.921258.721702.861983.722332.83 3153.72 3373.19765.171050.881203.45 1303.02 1357.96564.92498.45801.23569.85600.48881.89584.12701.92865.45769.24601.08882.19583.19601.16566.97646.97615.19

676.86567.52636.57649.87801.27703.39929.92625.44

788.25 891.38 920.77600.16 732.97 872.57762.08 858.33 915.12763.14 903.02 890.12965.09 986.89 971.05785.01 932.87 1376.03976.02 1118.79 1044.36775.07 895.04 871.15浙 江 623.05 689 899.281223.951419.092097.412492.01 2473.4 2392.63

867.821055.591048.711232.7 1606.9 1777.06

902.321175.57 1333.63 1410.45

广 东 1076.8 1075.32 1272.61272.781754.122333.052394.66 2966.08 2623.08

728.291154.87 1401.89 1303.5827.661009.35 1074.91 1121.45930.591076.93 1034.71 1216.46630.16638.63691.25705.69757.09

824.46 866.76 967.52703.07 861.47 817.17753.07 785.27 787.63774.57 859.04 1096.32765.72 890.3 1003.89

重 庆 406.44 442.5 615 790.26

西 藏 442.69 628.39 1042.21183.871184.661309.95694.21 866.33 966.74甘 肃 265.29 320.88 456 531.19

第 48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表C.9 各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每年文教娱乐消费支出 单位:元

地 区 北 京 天 津 河 北 山 西 内蒙古 辽 宁 吉 林 黑龙江 上 海 江 苏 浙 江 安 徽 福 建 江 西 山 东 河 南 湖 北 湖 南 广 东 广 西 海 南 重 庆 四 川 贵 州 云 南 西 藏 陕 西 甘 肃 青 海 宁 夏 新 疆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743.72376.87182.56235.01291.98217.95237.34188.51805.55373.39597.96199.95313.09237.28298.23168.04245.68279.96314.34178.83164.42198.65209.68140.21143.2 37.84 258.83202.64108.14217.06126.92

2005 1283.7795.43932.53968.81849.53800.22802.491287.9666.42805.41805.08904.76

2006

2007

2008

1283.85 1429.15 1809.121964.19787.65 897.02 1150.561083.91529.35 498.06 501.78 567.85

603.6 781.8

660.58799.35770.5 747.41742.15644.49971.91536.2 898.57664.32931.46629.91843.66993.94797.81630.05823.72714.3 735.88596.91950.85793.19713.27644.72806.53

2186.552514.76 2383.96 2383.52

1452.17 1639.83 1608.97827.72 895.06 946.381007.92 1054.05 1041.911052.65 1245.09 1383.53853.92 1052.94 1145.46890.22 997.75 1071.8843.94 938.21 906.191467.36 1699.26 1799.75869.23 1169.99 1160.14894.58 973.38 945.99847.12 936.55 988.95997.74 1120.29 1037.24

488.61 548.21 678.84490.83 575.06 697.08458.92 528.61

655.8

457.55 534.22 590.28670.56

691.5

867.36

1227.7 1359.75 1668.241833.79917.23 1065.1 1406.881486.63508.62 585.44 479.64584.76 598.95 875.16411.72 488.24 660.96712.42 777.79 929.16407.26 427.88 586.32607

698.89 863.16

753.83 826.89 883.56585.67 704.58 869.16472.95 525.92 744.12627.18

674.8

830.28855

2272.762431.74 2653.67 2874.541849.731946.15 2158.32 2195.581106.951321.33 1426.34 1453.181039.991201.97 1191.18 1277.43

1138.671182.18 1285.24 1110.111669.091813.86 1994.86 1936.38998.87652.03909.03811.73775.61678.26942.75803.08769.97741.35

850.9 1050.04 1081.54791.24 837.83 930.87976.33 1031.81 947.01938.37 1035.96 934.73754.69 705.51 732.95359.34 441.02 419.591034.42 1058.66 936.33793.72 953.87 880.86846.72 863.36 1043.72819.72 896.79 812.36

921.44 961.79 1386.241437.07

785.74 850.15 1065.121025.99460.44 522.74 675.36649.33 595.92 418.92 494.99 444.72549.25 642.45 881.52563.1

592.72 794.64

683.4 711

495.34 594.03 536.29 542.39

1391.111449.49 1237.35 1267.03

1081.921280.14 1230.74 1281.58

600.34 626.58 880.92

第 49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表C.10 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00年~2008年

地 区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北 京 103.5 106.7 104.8 天 津 99.6 100.8 100.4 山 西 104.7 104.2 101.9 内蒙古 101.3 101.9 101.22003年105.0101.4103.5102.7

2004年106.0103.7105.6107.2105.3102.7103.7105.3

2005年107.6105.3107.1109.0107.4103.5105.1104.0106.3105.0104.2107.2107.2108.0105.7109.0109.7107.5105.5108.4103.2102.9109.5105.4103.9104.9103.2104.9108.5106.9106.2

2006年 2007年 2008年108.5 111.1 116.8106.9 111.4 117.4108.9 113.7 119.6111.0 115.6 123.7108.8 113.4 119.5104.7 109.5 114.3106.3 111.0 116.6105.9 111.5 117.1107.6 111.0 117.4106.7 111.0 116.9105.4 109.5 114.7108.8 114.6 121.5108.4 113.9 119.0109.1 113.8 120.5106.8 110.9 116.1110.2 116.2 123.7111.2 116.4 122.8109.2 114.8 121.4107.4 111.4 117.5110.1 116.3 125.2104.4 109.2 115.8105.4 110.3 116.5112.1 118.6 124.2107.1 113.4 121.3105.9 112.2 118.3106.9 110.0 116.3105.4 110.8 117.7106.1 111.7 120.6110.5 117.5 127.9108.7 114.3 123.3107.3 112.3 120.5 河 北 100.5 100.9 99.5 101.8

辽 宁 100.0 99.9 98.8 100.0 吉 林 98.3 99.8 99.0 100.1 上 海 102.5 102.5 103.0103.1

黑龙江 98.7 99.5 98.8 99.6 103.1 江 苏 100.0 100.1 98.5 99.4 103.0 浙 江 100.9 100.5 99.3 99.8 102.6 安 徽 100.9 100.9 100.0 福 建 103.2 101.4 100.6 江 西 102.1 101.9 102.1 山 东 101.2 102.3 101.0101.8101.3103.0101.7

106.2105.2106.5104.6106.8106.8105.4103.4105.2

河 南 99.1 99.8 99.6 101.3 湖 北 100.0 100.4 99.6 102.2 湖 南 101.3 100.2 99.8 101.2 广 东 102.2 101.4 100.0 广 西 100.0 101.3 100.2100.7101.1

海 南 101.5 100.3 99.3 98.7 101.9 重 庆 96.7 98.3 98.0 98.5 102.1 四 川 99.7 101.5 101.0 贵 州 99.2 101.6 100.5 西 藏 100.4 99.5 100.5 甘 肃 99.2 102.2 101.5 青 海 99.6 102.6 104.7 宁 夏 99.7 101.0 100.4 新 疆 100.1 104.1 103.0102.9101.3101.3102.4106.6101.9103.4

107.7104.8103.4103.7108.9105.2105.6

云 南 97.6 95.7 95.1 96.3 102.2 陕 西 100.3 100.4 98.6 99.3 102.3

第 50 页 共 51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 石瑶,简易经济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中国现代经济研究,2009年11月第4辑

第 51 页 共 51 页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

石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D081025.asp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