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宁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2020-01-24 来源:客趣旅游网
西宁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三)

①也许,一切的一切,盖源于那个绿色的梦。

②也许,只因为那个绿色的梦,才深深地、深深地植埋于地下。

③把心灵的( )托给森林,把美的( )交给花朵,把爱的( )送给草地,把生命的( )献给果实。却把苦痛和寂寞,永远地留给自己。

④每天每天都在倔强地抗争, 。一辈子都痛苦地扭曲着身体,探寻着点点沃土,吸吮着滴滴甘泉。于是,千年万年,生生不息;于是,才有了这宇宙的伟大奇迹;树木——树林——森林……

⑤或许,会有风暴,风暴只能摧折地上的茎干,却不能摧毁地下盘错虬曲的深根;或许,会有野火,野火可以焦大地,却, 。而风暴和野火过后,漫山遍野将依旧奔涌出那神奇的绿!

⑥是的, 。

1 . 能依次准确填入文中括号里的一组词是 ( ) A.歌块温柔微笑荣耀 C.温柔歌声荣耀微笑

2 . 填入第④段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 A.与岩石 与地壳 与自然与人富 C.与冰冷 与坚硬 与深沉与浅薄

B.与贫瘠 与黑暗与干涸与洪涝 D.与刀斧 与灾害与破坏与疾病 B.纯真微笑温柔精华 D.微笑精华温柔纯真

3 . 根据上下文,填生第⑤段横钱处恰当的一项是 ( ) A.不能消灭根的顽强 C.不能烧掉根的绿色梦想

4 . 从全文看,“绿色的梦”是指。 ( ) A.为生命之不息而奋斗

B.不能毁灭根的形象 D.不能破坏根的奋头方向

B.为创造伟大奇迹而奋斗

第 1 页 共 7 页

C.为战胜苦难和暴力而奋斗 D.为向人类奉献而奋斗

5 . 若要根据文意点题,第⑥段横线处应填入。 ( ) A.只要根在,生活便有希望! C.只要根在,春色就会铺满人间!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底线 冯骥才

①一个物欲的时代和一个非物欲的时代,人的底线是不同的。社会的底线也在下降。所谓社会底线下降,就是容忍度的放宽。原先看不惯的,现在睁一眼闭一眼了;原先不能接受的,现在不接受也存在了。在商业博弈中,谎话欺骗全成了“智慧”:在社会利益竞争中,损人利已成了普遍的可以获利的现实:诚信有时非但无从兑现,甚至成为一种商业的吆喝或陷阱。在这样的社会生态中,人的底线不知不觉在下降。

②可是这底线就像江河的水线,水有一定高度,船好行驶,人好游泳。如果有一天降到了底儿,大家就一起陷在烂泥里。我们连自己是胜是净是谁也不知道了。

③所以,人总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其实这底线原本是十分清楚的。比如人不能“见利忘义“卖友求荣\"“卖国求荣乘人之危”,不能“虚待父母”以强凌弱”思将仇报心落并投石”,还有“不义之财君莫取”“朋友妻不可欺”等等。

④这个古来世人皆知的底线,也是处世为人的标准, 似乎已被全线突破了。 ⑤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个人心里。如果人们

线社会的底线一定下降。社会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线,世道人伦一定败坏;如果人人守住底线,社会便拥有一条美丽的水准线文明。 因此说,守住底线,既为了成全社会,也是成全自己。

⑥然而,这两个底线又相互影响。关键是在碰到低于你的底线时,你是降下自己的底线,随波速流,还是坚守自己的底线,洁身自好?有人说,在物欲和功利的社会里,这底线是脆弱的。依我看,社会的底线可能是脆弱的,人的底线依旧可以坚强,牢固不破。

⑦底线是人的自我基准,道德的基准,处世为人的基准。

⑧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没有底线,一定会是一塌糊涂的失败的自我,乃至失败的人生。有底线,起码

第 2 页 共 7 页

B.只要根在,生命之绿就将永存! D.只要根在,奋斗者便能永远不屈!

在“人”的层面上,获得了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

(选自2013年6月3日《今晚报》,有删改) 6 . 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完成填空。

首先,阐述社会底线下降的现实及危害,提出_____________的观点;其次,从_____的角度,论述观点;最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品读全文,说说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内涵,请分点回答。 阅读《绿》和《囚绿记》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甲)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乙)①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②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漂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③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第 3 页 共 7 页

8 . 下面对两段文字中有关“绿”的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甲文通过对梅雨潭水“绿”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B.乙文借对常春藤之“绿”的赞美,表达了对生命、希望、快乐的追求。 C.甲乙两文都直接倾吐自己对绿的喜爱之情,都想从“绿”中汲取精神力量。 D.甲文与乙文不同的是,甲文通过写“绿”表现一种刚健美,而乙文表现的是忧郁美。

9 . 作者是如何通过想像突出梅雨潭之绿的“奇异”之处的?(可直接用原文) 10 . 乙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读出作者对绿的喜爱?请简要概括。 11 . 甲文中的比喻妥帖、新颖,请选择文中1句,分别赏析。

12 . 茅盾以“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来评价小说《百合花》,曾卓以“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来评价诗歌《一个深夜的记忆》。请你也当一回小小评论家,选择甲文或乙文,也以“ 的 ”的句式写一句评语,并简要说明理由。

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各题。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吕师在陈,楚大夫皆惧,曰:“阖闾善用其民,败我于柏举①。今闻其嗣又甚焉,将若之何?”子西曰:“二三子②恤③不相睦,无患吴矣。昔阖闾食不二味,居不重席,舟车不饰。在国,天有灾疠,亲巡孤寡而共其乏困。在军,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是以民不罢劳,死知不旷④,所以败我也。今闻夫差⑤,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夫先自败也已。安能败我?”

(节选自《春秋左传》,原文有改动)

第 4 页 共 7 页

(注)①柏举:地名。②二三子:你们。③恤:忧虑。④旷:抛弃。⑤夫差;吴王阖闾的儿子。 13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行拂乱其所为 ②衡于虑 ③今闻其嗣又甚焉 ④所以败我也

14 . 请将选文中面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②阖闾善用其民,败我于柏举。 15 . 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A.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 B.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 C.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 D.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

16 . 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个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而导致国家衰亡的例子。 ②乙文中夫差“自败”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三、句子默写

17 . 古诗词默写。

(1)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__,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3)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__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

第 5 页 共 7 页

(5)知困,__________。(《虽有嘉肴》) (6)___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7)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8)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 (《诗经·邶风》)

(9)《桃花源记》中描绘老人和孩子都安闲快乐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离人心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作者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也写出了劳动的艰辛。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8 . 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B.陶渊明爱菊,咏菊,菊寄托着他的高洁的情致。

C.前一句虚写,后一句实写,虚实结合,物我两契,陶然自乐。 D.“东篱” 一词具有象征意义,象征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

19 . 对诗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第 6 页 共 7 页

A.“而无车马喧”是指诗人归隐田园后,远离官场感觉就清净了。

B.“心远地自偏”道出了感觉与处境的辩证关系,达到了一种“大隐隐于市”的境界。

C.“山气日夕佳”中的“佳”字写出了作者对山气缭绕、夕阳西下景象的赞美,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 D.“真意”指人生理想,这使他能独立于污浊的社会之外。

20 . 下列句子的感情与本诗作者当时心情最相近的一项是( ) A.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B.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D.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五、作文

21 . 请按要求完成一篇作文。

生活中的感动无处不在。父母的一句话、老师的一次抚慰、同学的一个微笑 ……这一切,都有可能让你回味一生。请以“令我感动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550字; ③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第 7 页 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