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3 散文阅读 专题突破练8 散文阅读(结构思路题)

2024-01-02 来源:客趣旅游网
专题突破练8 散文阅读(结构思路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山凹之月

张 炜

不知多少次,夜晚,当我抬头看到这个山凹……山凹上方正升起一轮晶莹的明月,它的四周、它的上方,就是那清澈湛蓝的夜空,宝石一样的星星;一丝风也没有,清清的,冷冷的。

我心中常常蓦然一动,闪电一样的感觉从心上划过。于是我再也不能平静,伫立那儿,看着这山凹,这月,这清水洗过似的天空。——简直是一丝不差的移植,从远方将整个的一个山凹,不,将整个的一幅夜色和图画,移植到了这座城市的东南方,它靠近我现在的居所。我觉得这是上天对我的莫大恩惠,是我难以报答的恩惠,是我难以报答的恩典。或许是神灵怕我遗忘了什么,给我启示和点拨,它告诉我:你在艰难时日里曾长久地凝视着这样一座山凹,每天都要迎着它走去……

是的,20年前的流浪之途上,有一个小山村把我收留下来。我在一个山间作坊里找到了一份工作,得以免除饥寒交迫的生活。我做夜班,每天夜晚从居所走出,涉过村中那条小河,登上岸,一抬头就看到了这样的山凹——它上面是刚升起不久的月亮,是一天繁星。

山间作坊就在山凹下边,山半坡上。

多少年过去了,山凹之月在我心中却是永不消失的图画。我记得是这幅图画搭救了我,挽救了我不幸的少年时代……后来,直到几年之后,我才翻过那座山凹,走上了人生的另一里程。但我心中,作坊里的嘈杂、幸福的欢笑,就像离它不远的小河一样,永远喧腾和流动。我与他们的友谊,我们一起的故事,一生难忘。

我将记住自己是一个被搭救者,一个刚刚找到居所的流浪少年,头发满是灰尘、脏乱不堪,是朴实无华的山里人收留了我。

记得这个苦命的作坊烧了两次大火。

第一次大火烧得可怕,屋顶全部燃成了红色,不停地往下落着红色火球。作坊的东西刚刚被抢出一半,火势逼人。他们再不敢扑进燃烧的作坊了。那时我突然想到作坊是我的命,就像自己的肉体被点燃了一样,我不顾一切地腾跳起来,独自冲了进去。我在唰唰下落的火炭中跑动,背上、脚上,到处都挨了燃烧的东西。可是我对灼痛浑然不觉,只拼命向外抢。紧接着,更多的人也跟我扑进了火海之中……

事过很久之后,我抚着身上的伤疤,似乎觉得难以置信。但我心里再清楚不过:这个山村、这个作坊,真的是我一生的恩情,是生命所系,我维护它真的就像维护自己的肉体……

第二次大火,我恰巧出门不在。回来后才知道,就像第一次大火一样,那些救火者在半夜里呼号着,勇敢无比,把燃燃的物品,甚至是汽油桶拼抢出来。

有一个40多岁的山村妇女,为了抢出一团熊熊燃烧的胶线,竟然一路抓牢了这个炽亮的火球,一口气跑到小河边,把它投入水中。结果她整整一条手臂都被烧坏了。

这就是我们的作坊,这就是那个山凹下的真实故事。

很久了,我到更远的远方去了,再也没有回到那个山村。我越来越没有勇气回到那个山凹,心里装满了对它的亏欠。

面对此地的山凹之月,心情难以表述。类似的感触太多了。在我人生的旅途上,感念、恐惧、亏欠和怜惜,常常纠缠着,交错在一起……

我不愿诉说,不愿回首。因为它不可忍受亏欠,幸福,报答,追寻,我自己深深知道它们意味着什么。我明白更好和更重要的,是叮嘱自己,是能够在这山凹之月面前感到惶恐和惊怵,是那闪电般的感觉还能回到心上——我将因此而不会毁损。

无论我走到哪里,山凹上方那轮像水洗过一样的月亮都随我移动。我走向山区、平原、城市、农村,走向海滨,走向城市的郊外,它都凝视着我,跟住了我。它似乎在提醒我从哪里来,让我一如从前,像过去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我只可以长高、变老,身上增添皱纹和年轮,但不可以在内部、在灵魂深处有一丝一毫的变质。

…………

那一天我仿佛听到了呼吸,一颗心都要急得跳出。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向着北方,我的出生地奔跑。

我不顾一切地奔跑。头发被风吹乱了,衣服被荆棘划破了,鞋子脱落了,可是都没有停止。翻山越岭向北,一直向北。月亮升起来,很快跟住了我——它大概不愿让我一个人孤寂地赶这么远的山路。

它伴随我飞一样来到了平原,来到了海边荒原。

我回到了亲人身边。是长长的呼唤把我牵引回来,我没有白来一场。

这一次长长的奔跑让我至今回想起来就要感激得流泪。我像孤儿似的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游荡不止。漫游之路上只有月亮陪伴我。我停留它亦停留;我飞奔它亦飞奔;我痛苦,它就流下大滴的泪珠。

今天今夜,我来到了这个城郊,却站在了昨日的山凹之下。 山凹上方还是它,在那儿注视我。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凹之月”既是笼罩全篇的文眼,又是文章的行文线索。文中反复提到“山凹之月”,首尾呼应,贯串始终,使行文紧凑,不枝不蔓。

B.尽管收留作者的那个小山村给了作者温饱和难忘经历,但作者还是从那儿逃离;后来作者不顾一切回到故乡,因为故乡给他的精神抚慰远多于小山村。

C.作者面对山凹之月时内心充满的感念、恐惧、亏欠和怜惜等各种感情,看似彼此矛盾,实际源于作者的生活体验,表现的是作者的真实情感。

D.文中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山凹之月对自己的恩惠,山凹之月能时刻提醒作者把握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忘根本,不改初衷。

★2.文中为什么要详写作坊的两次大火?试分条作答。

3.当今社会,人们应该如何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镌刻的信仰

徐 涟

①从窗户望出去,是垂杨柳、李广桃树和近在眼前的沙丘。那么切近,仿佛伸手就能抓到灼热滚烫的沙子。柔和的沙丘曲线,向两边绵延伸展,白色的天空,向上再向上,才呈现出蓝色。窗外的风景就这样入眼入心,没有远近纵深,分明中国画的景致,寂寥无声,凝固在时空的永恒当中。瞬间,我迷失了自己。

②这是在敦煌。沙丘就是鸣沙山。我们住在鸣沙山脚下。

③从飞机上俯瞰,连绵不绝的灰白色沙漠、灰褐色戈壁、道道伤痕似的雅丹地貌以及远处终年不化的雪山。纵使在心中已经揣想过千百遍,你仍然会惊叹大自然不可思议的伟大神力造就了这沙漠中的神秘奇观。祁连山的雪水切割开坚硬的岩石,冲刷出千沟万壑,顽强地奔流在干涸的大地上,带来了泥土,也带来了绿洲,也因此诞生了这个古称沙州、今名敦煌的城市。

④然而仅仅是自然的伟力还不能够造就敦煌。一千六百多年前,一个叫乐僔的和尚行脚至此,看见了鸣沙山东麓那耀眼的佛光。于是,他在坚硬的石壁上开凿,开始塑造心中的佛国形象——莫高窟。自此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在这古老的丝绸之路上,谦卑地索取土地馈赠的人们,在极端艰险的生存环境中,创造出了极端丰富的精神财富。敦煌,因为信仰的镌刻,才由此成为敦煌。

⑤自乐僔开窟造像以来,莫高窟经历了北凉、北魏、隋初、盛唐、大宋、西夏、元朝……莫高窟七百三十五个石窟中,有四百九十二个石窟有佛造像,布满彩绘壁画,既描绘出人们祈祷憧憬的天国,也把人世间的耕种织造等一切美好留在了画面上。而建造石窟的工匠、画师,却没有留下一个名字。时光流转,峨冠博带的贵人尽管面目依然清晰,他们的名字却早已湮灭在历史的深处;而那些

默默无名的工匠、画师,却因为彩塑壁画的存在而凸显自身,他们一笔一画地创造了敦煌的历史,也将自己永远留在了敦煌的历史当中。

⑥敦煌地区干旱少雨,气候寒冷,冬天气温时常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那个叫乐僔的和尚,执意要在这样的荒郊野岭修行。后来又有叫法良的禅师跟随,自此,僧侣们在石窟修行、居住、瘗埋。在无数漫漫长夜里,他们如何忍受着饥饿与寒冷,在万籁俱寂中挑战着身体的极限,更抗拒着怀疑、失望、幻觉、迷惘、否定?是信仰,犹如那道道金光,显现出千佛的形象,引导着一代代苦修的僧侣一步步走向觉悟。在昏暗的洞窟中,无数个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的彩塑壁画,是如何被画师工匠从坚硬的岩石中一凿一斧、一笔一画地创造出来的?我想,那一定源于信仰,由信仰而生的光,早已照亮了黑暗,也照亮了心灵。

⑦我参观的最后一项活动,是参加有关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意产业开拓的讲座。报告厅里坐满了敦煌研究院的年轻人,衣着素朴,神态安静。我无意中发现一位瘦小而矍铄的老人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她剪着短发,头发灰白。我认出来了,她就是将半个多世纪的生命全部奉献给敦煌的樊锦诗!她悄悄地来,听完又悄悄地离开。我默默地想:五十年的沉淀,她已抛开了功名利禄,抛开了得失计较,将事业和艺术的理想淬炼成信仰。而如今,有多少人能够坚守这样的信仰,愿意把自己的一生交付给事业?

⑧我坐在胡杨树下,于丝丝凉风中陷入沉思。往莫高窟的路,本是一条朝圣的道路。一千多年前,来往于丝绸之路的人们千辛万苦赶赴这里,或是附近的居民,一步一步走来山里,表达无尽虔诚。然而,我们今天到达石窟实在是太容易了些。从北京直飞敦煌,不过2小时40分钟。从敦煌城里一路坦途,直达莫高窟停车场,下车,站定,眼前就是举世闻名的九层楼!这样的便捷,这样的容易,又如何奢望激动、震撼、深刻、独特的个体感受?

⑨也许有一天,背一身简单的行囊,从敦煌数字展示中心出发,在炎炎烈日中,伴着尘土和沙砾前行,耗费几个小时,全身汗水湿透,穿过河水丰沛的大泉河,走过一排迎风摇曳的胡杨树。我,追着信仰留下的光辉,又一次来到敦煌!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从作者的一次敦煌之行写起,却没有具体写行程,而是围绕“镌刻的信仰”选材为文,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感慨。

B.文章第③段写飞机上的俯瞰之景,把沙漠戈壁的环境、敦煌的风貌展现在读者眼前,意在唤起人们对敦煌美景的向往之情。

C.作者认为,敦煌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能在这里留下精美绝伦的佛造像和壁画,最主要是靠信仰的支撑。

D.在古代,人们到敦煌石窟朝拜都需要经历一番艰辛,而现在人们乘坐现代交通工具很快就可以到达莫高窟。

★5.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作者在第⑤段既说工匠、画师“没有留下一个名字”,又说他们“将自己永远留在了敦煌的历史当中”。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专题突破练8 散文阅读 (结构思路题)

1.B 解析 B项,“故乡给他的精神抚慰远多于小山村”在文中缺乏依据。

2.参考答案 ①火灾将人、作坊置于生死存亡境地,令人刻骨铭心、记忆犹新、终生难忘;②火灾更能体现曾经收留自己、拯救自己的朴实的山村人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及其给人的感动、震撼;③火灾时作者舍生忘死的救火行为,更能突出作坊在作者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作者以死相报的深厚感情。

解析 此题考查段落在文中的作用。两次火灾经历,作者着重写了第一次,从第一次中自己的英勇行为、村民们救灾的果敢和第二次作者为自己没有在场的亏欠之情可以看出,这段经历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是作者生命历程中成长的重要节点,也是作者对山中小作坊情感的最直接体现。符合这些意思即可。

3.参考答案 ①要怀有敬畏之情。正是作者对精神家园——“山凹之月”的敬畏,才使作者在灵魂深处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变质。②要抱有感恩之心。作者视“山凹之月”为上天的恩赐,心存感激,汲取其启示,“山凹之月”挽救和成全了自己的人生。③要永怀希望之光。山凹之月就是作者心中的一束希望之光,给作者以勇气和力量,即使在迷惘时,作者也没有放任自流。④要持有反思之智。因为反思,作者得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内心,从而坚持正确的方向。

解析 此题考查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在这篇文章中,“山凹之月”是作者精神家园的所在。作者对山凹之月的情感,比如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永怀希望、反思自己等等,都体现着作者对精神家园的守护。

4.B 解析 B项,“意在唤起人们对敦煌美景的向往之情”错,应是引出主体内容。

5.参考答案 ①承上启下。首句,由上文写的自然的伟力转入人的因素,引起后文内容。②交代来历。中间描写了敦煌石刻的形成过程,交代了敦煌石刻佛造像的来历。③点题。尾句点明了“镌刻的信仰”的题意,揭示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意义。

解析 仔细分析第④段,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将其与前后文以及主旨联系起来,抓住核心要点,得出答案。

6.参考答案 ①“没有留下一个名字”,是客观存在,是历史事实;“将自己永远留在了敦煌的历史当中”,是文化意义,是历史价值。②作者这样写,意在通过对比——工匠、画师自身无名和留名历史的对比,表达了对“镌刻的信仰”的无名者的热情礼赞,也起到了突显主旨的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观点、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回到原文看作者这样说的语境,从文本中挖掘这两句看似自相矛盾的话各自的内涵。重点是对作者这一写法的意图的理解,回答意图需要梳理文章思路,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