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卷第4期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Vo1.38 No.4 201 7年 JOURNAL OF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Social Science) 佛教在中国的变革及影响 口张昊雷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6) [摘 要]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传入中国之后为了自身更好的传播而进行了一些自 我变革,比如佛教义理的中国化,从佛教学术化转向大众化,从不敬王者转向同儒教化。这些变 革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求和人民大众的心理需要,因而获得统治者的扶持和人民大众的信 赖,其影响力开始迅速增强,及至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达到鼎盛,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政 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方面面。 [关键词]佛教;义理中国化;大众化;同儒教化 [中图分类号]B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71(2017)04-0080-05 囫 教是与伊斯兰教、基督教齐名的世界性宗 佛教的义理和印度社会的特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 教,它们一起构成了世界三大宗教。佛教 系。但是中国社会和印度社会是两种不同的社会, 的创立者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王 所以适用于印度社会的佛教义理初入中国时有一些 子乔达摩・悉达多,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统治范围 水土不服。中国的佛教人士在传播佛教时为了克服 就在现在的尼泊尔南部地区。乔达摩・悉达多因为 这种水土不服,就不可避免地在其中加了一些符合 创立了佛教而被后世尊称是释迦牟尼,即“释迦族 中国人思维的创新和迎合中国统治阶层需求的主观 的圣人”之意。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至今已 发挥,这个过程就是佛教义理的中国化过程。印度 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佛教传入中国也有近两千 佛教众多教派之间虽然也有理论上的一些冲突和论 年的历史。两汉之际佛教初传中国,此时还只是在 战,但是总体而言都倾向于“诸行无常”、“诸法 部分官员和富商之间传播,大众尚未接触到佛教, 无我”,把外界视为“虚妄”之“空”,仅仅现于 佛教仅仅被视为一种普通的神仙方术而已,因而佛 内心之“不实”。但是中国人体悟和认知世界时主 教在这一阶段的影响力还很小。到了东汉末年,佛 要持实在论的观点,把世界视为在主观精神之外的 教开始也在下层社会传播,佛教的自我变革迎合了 客观实在,所以僧肇等人在讲解佛教的空时把外界 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求和人民大众的心理需要,因 解读为“不真空”。 印度佛教把“涅粲寂净”视 而获得统治者的扶持和人民大众的信赖,其影响力 为重要的“法印”,并因而推崇静,而中国文化是 开始迅速增强,及至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达到鼎 崇尚“自强不息”的文化,因而倡导体践并重,于 盛,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 活动中求极高明之“道”。所以中国僧人在讲授佛 交等方方面面。 法时都主张佛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单纯地永寂不动。 在印度社会中有着极其严格的种姓等级制度, 一、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自身发生的 除了最底下的达利特(贱民)之外,又把剩下的人 演变 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这四个等级, (一)佛教义理的中国化 这些等级在政治地位、政治和经济权利、职业划 因为佛教是在古印度产生和繁衍的,所以印度 分、担负义务等方面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比如说 [收稿日期]2017—06—21 [作者简介]张昊雷(1986 ̄),男,河南新乡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儒家哲学。 8O 张吴雷 佛教在中国的变革及影响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由僧侣贵族组成,这一等级的 统思维中没有儿子继承自己家族的香火也就意味着 人享有接受奉献、祭神等特权。第二等级刹帝利主 家族的灭绝,这是对祖先的大不敬和对父母的大不 要由行政、军事贵族组成,这一等级的人是第一等 孝。鉴于此,中国的佛教从注重戒律形式和文本规 级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在婆罗门之下,他 范走向重点挖掘佛教心性说内容,这种可贵的转变 们拥有征税的特权。第三等级吠舍则是由不享有任 促使佛教由学术化转向大众化,佛教由此开始从高 何政治特权的普通雅利安人组成,而且要供养第一 端论坛转变成为下层劳苦大众喜闻乐见的宗教信 等级和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则是由被军事征 仰。在这个过程中禅宗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做出了 服的非雅利安种族的土著人组成,他们主要从事的 十分突出的贡献。针对很多人忙于日常生活中的俗 是相对比较低贱的职业,比如佣人和工匠等。地位 物而不得脱身,禅宗提出了顿悟说,即在日常的生 最低下的达利特(贱民)等级的人被排在四大等级 产和生活实践中也可以修佛,这就解除了佛教繁琐 之下,不仅从事着最低贱的职业而且从来没有被当 人看待,他们因此又被称为“不可接触者”阶层。 种姓制度世世代代都被固定下来,不同种性之间是 禁止通婚的,子女的种姓是完全继承父母种姓的, 此生不会有任何改变,而且他们的后代也不会有任 何改变。贱民的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就是贱民,而且 永远都是低贱的“不可接触者”。所以在印度佛学 的理论中达利特(贱民)没有佛性,因此也不可能 成佛。虽然中国也有等级制度,但是中国的等级制 度没有这么严密,而且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中, “人皆可以为尧舜”,所以中国的僧人在传授佛法 时强调人人都具有潜在的佛性,这里面自然也包括 贫贱阶层。诸如此类的义理转变只是为了适应中国 社会而做出的局部调整,而从实际效果来看则使印 度原初佛教转化为带有中国味道的佛学。 (二)佛教学术化转向大众化 “佛教的传播方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 是对印度佛典的翻译和解释(由此带来新佛书的编 写),一种是建寺度僧造像立塔。而向中国民间传 播佛教,向一般无知识无文化的穷苦老百姓传播, 则只需要以简便快捷的形式融以简单的佛理就行 了。”…第一种是佛教学术化的传播形式,第二种 是佛教大众化的传播形式。前一种形式中的文本研 究和佛教礼仪理论体系成为其在中国的发展的一大 障碍和桎梏,它把佛教限定在小部分接受过良好教 育和家庭环境优越,完全不用担心生计问题的上层 社会中间。佛教成为了对下层人民而言遥不可及的 高端学术。因为一方面中国底层的老百姓文化程度 不高,很多人连字都不识,无法阅读佛教的典籍, 也很难理解佛教高深的义理。加之社会动乱,下层 人民生活艰难,百姓忙于躲避战火和为生计四处奔 波,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佛教的戒律体系。佛教 有强调信众不能结婚,不结婚则无子女,在中国传 的修行制度对信众个人活动的限制。 “不立文字” 而通过口头传授,而通过“以心传心”,这一方面 可以摆脱对印度佛教原典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又 可以在识字较少的大众之间迅速传播,把佛教信仰 融入到了世俗人家的全部社会生活之中,这就促使 了民间佛教和居士佛教的兴起,极大增强了佛教在 中国的生命力。后来个别皇帝为了政治目的在全国 范围内灭佛,而佛教仍然屹立不倒的原因就在于 此。 (三)从不敬王者到同儒教化 印度佛教戒律中规定佛教界的僧众不能“拜白 衣”,僧众不能服从于王权。因为在他们看来,王 只是世俗世界的统治者,而僧众作为出家人是超脱 于世俗世界之外的,因为没有必要“拜白衣”,服 从王权。而且佛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人间帝王的 地位完全无法与佛相提并论,所以僧众只需要虔心 拜佛就可以了,无须敬王者。但是在中国自周朝起 就把皇帝作为“天子”崇拜,“普天之下莫非王 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主宰着所有人的生 死,而佛则在遥远的天国。所以任何企图凭借遥远 天国的佛来对抗现世间主宰着人们生死的皇帝都是 徒劳的。尤其是在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儒家纲常不 断发展和日益深入人心的客观情形下。这就导致了 “中国僧人最后服从了王权的需要,接受了儒家文 化中以孝为大,以忠为上的忠孝至上的政治伦理原 则,从沙门不拜王者到僧人向皇帝跪拜称臣” 显 示了佛教为了适应中国古代政治环境而做出的有利 于自身发展的转变,这种转变使中国的佛教即出世 又不脱离现实世界,既改变了印度佛教不问政治的 传统,又保留着对终极精神境界的追求。从而使中 国佛教在对于弘扬国家教化这一方面的作用与儒家 保持一致,达到了同儒教化的新作用。 81 l凋 2017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第4期 二、对中国的影响 国家的户籍之内,不需要为国家服役纳粮,只需要 (一)佛教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对寺院尽义务就可以了。随着寺院经济的膨胀和拥 自从传入中国之后,封建统治者逐渐认识到佛 有土里数量的激增,白徒和养女的数量也迅速增 教思想有麻痹人民,防止人民反抗的一面,可以借 加,这就导致了封建国家控制的劳动力数量锐减, 此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佛教教义的基本思想,是 封建国家和寺院争夺劳动力的矛盾就日益尖锐了, 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佛教的早期思想是小乘。它 这也是后来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 认为世间无常,人生是苦,主张出家修行,宣称人 世宗先后灭佛的原因之一。同时寺院经济并不局限 死业力不灭,可以再生,叫做生死轮回;在轮回 于农业,有些寺庙还经营工商等产业。由于封建统 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者登‘天堂’,恶者 治者的支持,寺院和皇族地主、门阀地主有免税 下‘地狱’,宣传人们在人间要顺从和忍耐。” 免役的特权,庶族地主、农民和城市工商业者是不 它为封建统治下的人民找到了一个心灵的归宿和彼 享有这些经济特权的,这种不平等的竞争增加了庶 岸世界里的慰藉,使人民安心地接受被统治的地 族地主、农民和城市工商业者的压力,在封建国家 位,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随着 经济不景气时期部分庶族地主、农民和城市工商业 中国佛教同儒教化之后,佛教开始把王法作为匡立 者就会破产。寺院有时会通过“长生库”向破产的 佛法的经纬和规定佛法的最高准则, “佛法据王法 庶族地主、农民和城市工商业者提供借贷,帮助其 以立”,佛法沦为了论证王法合理性与正当性的论 度过难关,但是他们要向寺院支付本金和高额的利 据。加上中国佛教走向广大的人民大众并且深得人 息,这就形成了寺院高利贷经济。不过在旱涝等灾 心,所以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更加的牢固,封 害中,寺院会对难民免费发放救灾物品,减轻了政 建君主的权威更加强大。封建统治者也对佛教投桃 府的财政负担。并且寺院会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 报李,赋予寺院很多政治和经济特权,上层僧众作 展,形成一些比较繁华的村镇,这就是寺院对经济 为一个新的统治阶层加入封建统治序列,他们与皇 有利的一面。 族、门阀地主、庶族地主既相互支持,又有一定的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利益矛盾和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政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在 治格局。 中国占有统治地位,随着佛教的深入发展,佛教文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有些封建统治者在利用 化逐渐地改变着中国的文化格局,无论是在物质文 佛教为其统治服务时产生了“佞佛”错误,反而不 化还是在非物质文化方面,佛教都给中国文化带来 利于自己的统治。这明显是过犹不及,或者说是适 了深刻的影响。从物质文化方面来看,一些著名的 得其反。比如说,梁武帝过度迷信佛教,大规模兴 寺院、石窟、佛像纷纷建立,比如说乐山大佛、龙 建佛寺,浪费了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极 门石窟、登封少林寺等,它们是一种物质性的文化 大地削减了国力。同时,他还多次舍身到寺院当和 符号。精神文化方面是最主要的方面,佛教文化在 尚,然后由朝廷百官向寺院支付上亿钱财“赎回” 这方面的影响更大。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因果”、 自己,这极大地削弱了皇权的威严。因为佛教经典 “造孽”等词语最早都来自于佛教经典。在中国一 《大般涅粲经》要求僧众吃素,梁武帝就要求全国 些名著和影视中都出现了佛祖、菩萨、罗汉等人物 效仿吃素,连拜祭祖先都必须用素的祭品,禁止使 角色,他们是正义和善良的化身,影响了中国人对 用猪、牛、羊等非素祭品。这些倒行逆施的做法激 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一些佛教大师不仅翻译了大 起了民愤,激化了国内矛盾,从而加速了国家的衰 量古印度的佛教经典,而且凭借着自己渊博的知 败。 识,创造性地编写了大量经典,这大大加深了中华 (二)佛教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文化的底蕴。一种文化的发展是在与其他文化的碰 寺院经济在南北朝及以后都占有很重要的地 撞和融合中实现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都在一定 位,寺院产业以庄园为主,一些大寺院的庄园甚至 程度上借鉴和吸收了佛教文化,从而实现了自身的 横跨州县,有成千上万顷的田地,僧众可达数千之 发展。同时,佛教文化要想在中国传播,就必须借 众。除此之外还有为数众多的白徒和养女作为依附 鉴和吸收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文 于寺院的农民供寺院剥削。这些白徒和养女并不在 化,如果佛教文化一直把持特立独行,它是根本站 82 张吴雷 ——不住脚的。毕竟此时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已经根深 蒂固了,任何异端文化都要受到它们的排斥。佛教 文化必须在对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借鉴和吸收中 证明自己并不完全是异端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产生 了中国化的佛教——禅宗。 (四)佛教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 }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又有一些僧人去印度 拜佛求经,其中以法显法师和玄奘法师为杰出代 表,他们促进了中国和古印度的友好交往。其后, 又有一些僧人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其中比较著名的 是鉴真法师。鉴真法师以五十四岁的高龄东渡日本 列岛传播中华佛学。因为当时航海技术不发达,从 中国大陆到日本列岛的航行中充满危险,很多船只 或在滔天骇浪中倾覆或者触礁沉海,义向大师、圆 载大师、道福大师等人在鉴真法师东渡日本列岛之 前都已经葬身大海,所以鉴真法师的很多弟子为了 师傅的安危都坚决反对鉴真法师去日本宣扬佛法。 鉴真法师最优秀的弟子祥彦苦劝鉴真法师说中国和 日本距离太远,海上航行很不安全, “沧海淼漫” 以至于“百无一至”。但是鉴真法师不惧危险,在 前五次东渡中都因为海难或者人为造成的灾难而失 败,同行的弟子和友人中也有多人死亡的情况下毅 然拖着老迈残躯渡海赴日。到了日本以后鉴真法师 被孝谦天皇封为管理和统领日本全国所有僧尼“大 僧都”。经过鉴真法师等人的努力,日本佛教界正 规的戒律制度终于建立了。鉴真不仅把佛教的经典 带到了日本,还促使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在日本 的传播,使日本在佛教、书法和医药等诸多方面都 受到了中国的深刻影响。还有一些佛教大师到朝鲜 半岛和东南亚进行传教和友好交流,同样这些地区 的僧人也来华进行交流学习。这些佛教活动开拓了 古代中国外交的新途径。通过佛教开展对外经济交 流是一种和平的交流方式,它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 响力,彰显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到了 现代社会, “中国佛教协会积极响应和平与发展的 世界主题,发挥佛教热爱和平和国际交往的黄金纽 带作用,推动佛教界与各国佛教人士的交往,搭建 各种平台,推动了佛教公共外交的发展。”l4 (五)佛教对中国宗教的影响 儒教与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佛教是外来宗 教,三教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儒家重生不重 死,这与佛教注重来生而不注重生前形成了巨大的 茎胡人的问 物人题问霎题上三,公 上一长教开摹期辩各些争 萼不佛争论论相教的。不让徒高为了取得辩论的胜利,道教和儒教嗣 休称潮。道老。是 在教子认是皇 为佛帝兰老的兰子弟主至化子持 身,下詈为双,薹浮三方篓屠在教 教这领兰化个袖虽圈_ 83 } 2017往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第4期 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清晰地序列,这就是儒家的 三、结语 ‘道统’。” 道统的提出,明确了大儒之间传承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而不仅仅是 的一个纵轴,提高了儒教的系统化程度。 政治、经济、文化、外交这五方面,只因本文篇幅 总之,佛教的传入从整体上改变了中国的宗教 有限,只能着重论述这五个方面。除此之外还有建 格局,由原来儒、道的二雄争霸到后来的儒、释、 筑、音乐、绘画等等。比如说阎立本、吴道子等历 道三足鼎立。佛教给儒教和道教发展带来了外部的 代中国著名画家都是以擅长画佛画而闻名于世,从 动力,迫使儒教和道教加快本教理论系统化的步伐 宋朝和元朝开始中国的写意画大都深受禅宗思想的 以对抗佛教,保持本教的地位。同时,佛教深邃的 影响,唐代音乐也吸纳和融合了佛教界盛行音乐。 思想和博大精深的理论为儒教和道教提供了进一步 在中华民族陷入危难之际,佛教僧众也和其他人民 思考的素材,使儒教和道教可以用一个新的视角来 一起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事业之中, “念佛不忘救 观察自己关心的问题,也可以吸收佛教经典中自己 国”的口号也多次激起国人救国的信心和勇气。在 感兴趣的~些理论,加深本教的理论基础。更进一 肯定佛教这些作用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佛教作为一 步来说,在儒教、道教与佛教辩论的过程中,佛教 种宗教而天然地带有宗教的局限性,在社会主义新 指出了儒教和道教理论中的不足之处,促使儒教和 时期如何发挥佛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 道教重新审视和修改本教中已经不合时宜的理论, 的积极作用,同时抵制和克服它的消极性和局限性 提升了本教理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就是一个学界应该重视的问题。 ■ The Evolution of Buddhism in China and Its Influence on China ZHANG Hao-Iei (School ofPublic Administration,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6) Abstract:Buddhism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during the Han Dynasty.After the introduction.some changes have been made in order tO better spread,such as the Sinicization of Buddhist doctrine,the turn of Buddhism from academic to the mass,from disrespect king to Confucianism etc.These changes meet the political needs of the feudal rulers and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S psychological needs.So,with the support of the rulers and the trust of the people,their influence began to increase rapidly.Until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Buddhism reached its peak in China,and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China’s politics,economy,culture,diplomacy and other aspects. Key words:Buddhism;Sinicization ofjustice;popularization;Confucianism;enlightenment 【参考文献】 [1]子规.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民间佛教[J].文史杂志, [5]任强著.知识、信仰与超越[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4):9. 2007:80. [2]刘立夫.儒佛政治伦理的冲突与融合——以沙门拜俗问 [6]杨宪邦主编.中国哲学通史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题为中心[J].伦理学研究,2008(1):92. 社,1988:245—246. [3]杨宪邦主编.中国哲学通史:第二卷[M].中国人民大学 [7][8]郭齐勇编.中国哲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社,1988:231。 2006:197,235. [4]张波,刘佳佳.中国佛教公共外交研究评述[J].公共外 交季刊,2016,(3):76. 【责任编辑 谢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