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曲线桥预制混凝土T梁横隔板对齐施工方法[发明专利]

2022-01-25 来源:客趣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0820513 A(43)申请公布日 2020.02.21

(21)申请号 201911157449.8(22)申请日 2019.11.22

(71)申请人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

地址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兴黔

路16号(72)发明人 刘毅 曹世江 祁义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刘楠 李余江(51)Int.Cl.

E01D 2/00(2006.01)E01D 21/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曲线桥预制混凝土T梁横隔板对齐施工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线桥预制混凝土T梁横隔板对齐施工方法,采用“中-中”施工方法控制T梁横隔板对齐,具体为T梁预制中,中隔板预制段采用不可调节角度及间距的固定模板浇筑,中隔板模板与T梁长度方向垂直,端隔板采用可调节角度的模板构成,根据T梁长度及曲线半径,控制端隔板调整角度。安装时,采用“中-中”施工方法,控制T梁横隔板对齐施工,使用该施工方法,比较容易控制T梁横隔板对齐,计算过程简单,容易操作,只需计算端隔板调整角度,省去了中隔板计算调整角度步骤。本发明的“中-中”施工方法能有效控制横隔板产生较大错位,能有效控制曲线桥预制混凝土T梁横隔板对齐施工。

CN 110820513 ACN 110820513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曲线桥预制混凝土T梁横隔板对齐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调整端隔板角度,简化计算过程,采用“中-中”施工方法完成T梁预制,中隔板之间间距固定,预制完成的T梁安装后,横隔板错位小、定位准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桥预制混凝土T梁横隔板对齐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T梁在梁场标准台座上完成预制,该预制按照T梁预制长度进行,采用钢模板进行预制,T梁预制采用“中-中”施工方法进行预制;

2)T梁满足架梁条件,进行T梁运输、安装;3)T梁安装完成后,施作临时防倾覆措施,重复步骤2)、3);4)整垮T梁安装完成后,完成T梁横隔板钢筋焊接,混凝土浇筑工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线桥预制混凝土T梁横隔板对齐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T梁预制采用钢模板预制,中隔板预制段模板采用不可调节角度及间距的固定模板,中隔板模板与T梁长度方向垂直;端隔板模板采用可调节角度的模板,根据T梁长度及曲线半径,计算出控制端隔板调整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线桥预制混凝土T梁横隔板对齐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T梁安装采用“中-中”施工方法完成安装:首先完成中间位置第一片T梁安装,第一片T梁安装作为后续T梁安装的一个基准;预制T梁中隔板间距相等,后续T梁安装施工,先以中隔板对齐完成T梁安装,在以测量辅助完成后续T梁安装精确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线桥预制混凝土T梁横隔板对齐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每一片T梁安装完成后,均在T梁端部采取防倾覆措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线桥预制混凝土T梁横隔板对齐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整跨T梁安装完成后,每相邻T梁横隔板钢筋焊接工作焊接完成,整垮连接成整体,立挂篮模板,完成横隔板混凝土浇筑。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线桥预制混凝土T梁横隔板对齐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T梁预制钢模板中,钢模板可调节长度部分必须加在横隔板与第一道靠端部中隔板之间,中间中隔板位置不能添加可调节模板,保证每一道中隔板之间距离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线桥预制混凝土T梁横隔板对齐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横隔板钢筋焊接时,钢筋焊缝要求双面满焊,钢筋焊接采用搭接钢筋焊接连接,连接成整体稳定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线桥预制混凝土T梁横隔板对齐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横隔板混凝土浇筑时,先浇筑端隔板部分,拆模完成,端部强度到达要求成整体后,浇筑中隔板部分,可有效预防混凝土振捣引起T梁移动、错位。

2

CN 110820513 A

说 明 书

一种曲线桥预制混凝土T梁横隔板对齐施工方法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桥梁T梁预制及安装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曲线桥预制混凝土T梁横隔板对齐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高速公路组成部分中,预应力混凝土T梁是最为常用的桥梁上部混凝土结构,T梁通常由梁肋、横隔板(包括端隔板与中隔板)、翼板组成,桥梁施工中,T梁通常在标准梁场制作,完成梁肋、横隔板(包括端隔板与中隔板)、翼板预制,T梁安装后,相邻T梁翼板与横隔板均以立模现浇方式完成浇筑,以形成整体的受力结构。[0003]在现有技术中,河南省交科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208136739U)公开了一种T梁横隔板新型加固装置,包括加固钢筋、加固钢板、和对拉螺栓,T梁横隔板上端左右两侧均植入有加固钢筋,相邻的两个T梁横隔板上端通过加固钢筋连接,T梁横隔板下端设置有贯穿前后端面的多个定位孔,T梁横隔板下端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加固钢板,加固钢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与定位孔的位置和数量相适配,对拉螺栓沿前后方向依次穿过后端加固钢板的安装孔、T梁横隔板的定位孔和前端加固钢板的安装孔并将前后两端加固钢板紧贴在T梁横隔板前后端面,该方案使T梁横隔板加固的更加稳定,同时设置支撑机构,可以T梁横隔板连接处进行加固支撑,减小连接处损坏率,降低了维修频率。

[0004]然而以上现有技术还未考虑到以下问题:目前T梁施工中,横隔板施工经常存在安装后产生较大错台,引起受力结构不稳定、外观质量较差等缺陷。目前T梁横隔板通常包括两种施工方法,一是在T梁预制中,预留横隔板钢筋,后期立模完成横隔板浇筑,该方法不需要先期进行T梁横隔板位置控制,浇筑完成后横隔板对齐效果也较好,但存在当T梁安装完成后,操作空间变小,不宜便于施工操作,其次是采用挂篮进行混凝土新老结合面凿毛、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等较多高空工序作业,施工危险性较大。二是曲线桥曲线半径、T梁长度、横隔板之间间距,反演计算出横隔板偏转角度及位置,浇筑时按照计算结果进行横隔板位置的定位,所需计算比较复杂,计算过程繁琐,施工中容易出现错误导致横隔板安装位置对齐。因此,如何采取简易的办法,快速、安全并且能满足质量标准要求下,完成对T梁横隔板对齐施工,需要一种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的施工方法。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桥梁上部结构T梁横隔板对齐施工技术中所存在上述问题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施工方法简单、计算简便、现场便于施工的方法。[0006]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0007]本发明提出采用“中-中”施工方法控制T梁横隔板对齐,具体为T梁预制中,中隔板预制段采用不可调节角度及间距的固定模板浇筑,中隔板模板与T梁长度方向垂直,端隔板采用可调节角度的模板构成,根据T梁长度及曲线半径,控制端隔板调整角度。安装时,采用

3

CN 110820513 A

说 明 书

2/4页

“中-中”施工方法,控制T梁横隔板对齐施工,使用该施工方法,比较容易控制T梁横隔板对齐,计算过程简单,容易操作,只需计算端隔板调整角度,省去了中隔板计算调整角度步骤。[0008]具体实施为:T梁预制采用钢模,中隔板采用不可调整角度及间距模板,T梁可调节长度模板必须加在横隔板与第一道靠端部中隔板之间,中间中隔板位置不能添加可调节模板;端隔板偏转角度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T梁符合架梁条件后,进行T梁安装,安装采用坐标控制方法控制T梁安装,从安装支座中心点引线,采用纵横两个方向控制,重点检查有无中隔板由于对齐;T梁安装完成后,在T梁端部采取防倾覆措施,并及时完成横隔板钢筋焊接工作,整跨T梁安装完成后,整跨每相邻T梁横隔板钢筋焊接工作焊接完成,整垮连接成整体。采用挂篮完成横隔板混凝土浇筑,浇筑先浇筑端模板,两侧端模板同时浇筑,并在施工中随时检查,发现由于混凝土振捣引起错位及时进行调整并固定。待端隔板混凝土浇筑,龄期达到拆模强度后,可完成中隔板混凝土浇筑。[0009]本发明的“中-中”施工方法能有效控制横隔板产生较大错位,能有效控制曲线桥预制混凝土T梁横隔板对齐施工,直线桥只需把端隔板位置调整与T梁长度方向垂直,本发明方法也适用。[0010]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采用“中-中”施工方法实现T梁预制及安装,横隔板能有效对齐,无较大错位现象,并且计算简单,只需要计算端隔板偏差角度,中隔板位置固定不调整。主要依靠曲线梁桥T梁仍然为直线的理论依据,本发明提出“中-中”施工方法,由于每一片T梁中隔板间距相等,并与T梁长度方向垂直,只需要对准一块中隔板位置,其余中隔板位置便自动对齐。端隔板位置通过施工在中隔板与端隔板之间的可调节长度模板调整位置,根据曲线半径与T梁中心位置计算出偏转角度,方便快速计算端隔板调整角度。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T梁安装采用“中-中”施工方法平面示意图;[0012]图2为本发明T梁模板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0013]附图标记说明:1-盖梁,2-T梁,3-支座,4-端隔板,5-中隔板,6-中隔板-中隔板之间间距,7-中隔板-端隔板之间间距,8-可调节螺栓,9-端隔板模板,10-可调节长度模板,11-中隔板模板,12-T梁模板。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15]本发明是这样实施的:[0016]如图1、图2所示,曲线桥预制混凝土T梁横隔板对齐施工,预制T梁在梁场台座上采用T梁模板13预制,T梁模板主要由可调节螺栓8、端隔板模板9、可调节长度模板10、中隔板模板11组成。依据曲线桥梁线形控制,是由桥梁翼板宽度进行调整,T梁梁肋2部分始终为直线形式。T梁预制及安装过程,采用“中-中”施工方法,即中隔板模板11固定并垂直于T梁长

4

CN 110820513 A

说 明 书

3/4页

度方向的模板13上,角度及间距6不可调整,可以保证每一片T梁中隔板之间间距6相等;端隔板模板采用可调节角度模板9,根据曲线桥曲线半径和T梁长度,调整可调节螺栓8控制端隔板旋转角度,保证端隔板后期T梁安装就位后,端隔板4位置能对齐;T梁长度采用可调节模板10控制,可调节模板必须施加于端隔板模板9与中隔板模板11之间,中间之间不能施加可调节模板10,不能改变中隔板与中隔板之间间距6。T梁安装时,由于T梁预制时,保证中隔板5与中隔板5之间间距相等,并且垂直于T梁方向,因此能简单、准确的保证中隔板5位置对齐。端隔板4采用可调节长度模板10改变端隔板4预制位置、采用可调节螺栓8控制端隔板模板9旋转角度,能保证T梁安装后端隔板4对齐。采用本发明施工方法,只需调整端隔板模板9位置及旋转角度,计算简单。中隔板模板11不可调整,保证中隔板间距6在预制时长度一致,保证后期安装精确对齐,并且省去较多工序作业、减轻模板反复调整造成的扭曲变形影响。[0017]进一步地,端隔板偏转角度计算方法,需要先查阅图纸得出计算的基本参数,以一片梁计算进行说明:

[0018]某一片T梁A端永久中心坐标:(X,Y)=(X1,Y1);B端永久中心坐标:(X,Y)=(X2,Y2);另一片T梁A端永久中心坐标:(X,Y)=(X3,Y3)。[0019]这里不进行坐标换算,以绝对坐标系进行计算,根据向量夹角公式,A端支座中心线与T梁夹角计算公式为:

[0020]

其中:向量a表示为梁长方向的向量;向量b表示为支座方向的向量。这里需要注

意,向量a、b均以梁与支座中心线相交点为起点:[0022]a=(X2-X1,Y2-Y1);b=(X3-X1,Y3-Y1)      (2)[0023]根据T梁梁端偏转方向的定义,T梁与支座中心线的偏角计算为:

[0024]

[0021]

有时施工现场无量测旋转角度条件,可根据翼缘板长度转化为偏差距离,翼缘板长度为L:

[0026]Δd=L/2*tanθ     (4)A

[0027]梁端伸缩偏差距离,参考角度偏转方向,与T梁的盖梁1偏转方向一致。[0028]进一步地,进行第一片T梁2安装,先安装跨中位置T梁2,必须确保第一片T梁安装位置准确性,除校核T梁安装纵横向位置准确性,还需特别校核T梁中隔板5安装位置准确性,保证第一片T梁安装准确,安装完成后施作临时固定措施,防止T梁由于施工原因引起倾覆、错位等影响。[0029]进一步地,进行第二片T梁安装,以已经安装好的T梁2中隔板位置5为准,对齐中隔板5位置,测量控制措施作为辅助手段,精确调整T梁2安装位置。[0030]进一步的,重复上述安装工序作业,直至整垮T梁2安装完成。[0031]进一步的,整垮T梁安装完成后,完成T梁2横隔板钢筋焊接,要求对没片梁端隔板4与中隔板5预留钢筋,采用搭接钢筋焊接,使得一跨桥梁先通过钢筋焊接连接成整体结构,焊接采用钢筋搭接焊接端隔板4与中隔板5预留钢筋。[0032]进一步的,端隔板4与中隔板5预留钢筋焊接成整体后,立模板完成梁端隔板4与中

5

[0025]

CN 110820513 A

说 明 书

4/4页

隔板5混凝土浇筑,先浇筑端隔板4位置部分,待浇筑完成拆模后,有一定强度能连接T梁成整体结构,在浇筑中隔板5位置混凝土。[0033]本发明通过采用“中-中”施工方法,控制T梁2横隔板位置对齐,无冗杂计算过程,通过控制中隔板5间距6相同,施工中无须进行调整,对齐一个中隔板5位置,便对齐其余中隔板5位置,操作简单,并且安装完成后无较大错差影响。端隔板4位置需要根据T梁曲线半径、安装位置进行T梁旋转角度的调整,通过可调节长度模板10调整端隔板4的预制位置,计算过程稍许复杂,但对每一片T梁,计算方法完全一致,因此计算过程可通过EXCEL办公软件,实现快速计算化。整套施工方法对施工现场技术人员应用性能较强,使得施工现场技术人员能够更方便的进行T梁预制时对端隔板4与中隔板5预制的各种参数进行确定,并且能有效的保证T梁安装时端隔板4与中隔板5位置准确性,整套施工方法计算简单,容易理解,节约工序作业时间,便于推广应用。

[0034]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6

CN 110820513 A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7

CN 110820513 A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2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