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马奔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3、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4、对比欣赏二胡曲《赛马》和马头琴曲《万马奔腾》
5、创编舞蹈动作表演《万马奔腾》
教学重难点:
1、 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2、 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创设环境:用凳子围成两层半圆圈,形似蒙古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在上课之前那,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我来做,你来猜》。(老师来跳民族舞蹈:(1)藏族舞蹈《》(2)维吾尔族舞蹈《大阪城的姑娘》(3)蒙古族舞蹈《》
二、聆听《万马奔腾》
1、说的不错,大家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人民为祖国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少数民族也是功不可没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的少数民族——蒙古族,了解他们的音乐以及特有的民族乐器,咱们先来聆听一首乐曲吧!看你能听出来作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听完后告诉老师。播放乐曲(第一遍聆听)
2、这就是由蒙古族特有的乐器马头琴演奏的《万马奔腾》。
3、说到马头琴,你对它有什么了解吗?(生自由交流,师补充)
马头琴,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等。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云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蒙古族聚居地区。
4、关于马头琴的来历还有个小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播放视频)
5、现在知道蒙古族人民为什么喜欢马头琴了吧,让我们再回到《万马奔腾》这首曲子上来,介绍作者(出示照片)
这首马头琴曲由我国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齐· 宝力高所创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课件出示:齐· 宝力高——马头琴演奏家。蒙古族人,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现任内蒙古歌舞团独奏演员。
6、乐曲创作背景
针对这首乐曲,作者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在一次赛马活动中,作者看到一匹烈马背负着它的主人飞驰向前。这匹马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冲向终点。当他们冲过终点的时候,这匹马突然倒地而死。马的主人抱着它的头痛哭不止。这件事深深地触动着作者。他忘不了这匹马那种奔腾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出于对大草原的热爱、对马的热爱,写了这首乐曲。
让我们再来感受马头琴乐队带来的那种奔腾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第二遍聆听乐队)
三、创编
1、齐·宝力高用一把马头琴就可以展现万马奔腾的气势,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自由创编舞蹈动作
2、 表演
随着音乐起舞
五、结束:
1、 课外作业:有兴趣的同学网上查找有关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下节课交流。
2、 让我们骑上自己的骏马,踩着音乐的节奏,离开教室,结束我们的草原之旅吧!
4、你觉得马头琴的音色是怎样的呢?(柔和、浑厚、淳美、深沉等浓郁的草原特色)
关于马头琴的来历还有个小故事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到网上找找资料,下节课交流。
4、就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马头琴带来的《万马奔腾》。视频聆听(第三遍聆听)
A、介绍作者(出示照片)
这首马头琴曲由我国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齐· 宝力高所创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课件出示:齐· 宝力高——马头琴演奏家。蒙古族人,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现任内蒙古歌舞团独奏演员。其演奏曲目有《草原连着北京》、《万马奔腾》等。
B、乐曲创作背景
《万马奔腾》是齐宝力高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
针对这首乐曲,作者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在一次赛马活动中,作者看到一匹烈马背负着它的主人飞驰向前。这匹马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冲向终点。当他们冲过终点的时候,这匹马突然倒地而死。马的主人抱着它的头痛哭不止。这件事深深地触动着作者。他忘不了这匹马那种奔腾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出于对大草原的热爱、对马的热爱,写了这首
乐曲。
C、刚才我们聆听的是马头琴独奏,在聆听乐曲当中,你听出了作者的心声了吗?让我们再来感受马头琴乐队带来的那种奔腾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第四遍聆听乐队)
D、你能比较一下马头琴乐队和马头琴独奏的《万马奔腾》有什么不同呢?
独奏——一气呵成 乐队——加入了引子部分
5、感受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万马奔腾》
同学们以前你们听过这首曲子吗?就在去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齐·宝力高和80名马头琴演奏家以及40名舞蹈演员共同表演了这曲《万马奔腾》,相信细心的同学应该还有印象,让我们重温那壮观的场面吧!播放课件(第五遍聆听奥运视频)
三、对比欣赏二胡曲《赛马》和马头琴曲《万马奔腾》
1、 描写草原万马奔腾景象的作品有很多很多,你知道吗?
2、 聆听二胡曲《赛马》
3、 你喜欢哪首作品?(自由畅谈)
四、创编表演
1、 创编
齐·宝力高用一把马头琴就可以展现万马奔腾的气势,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自由创编舞蹈动作
2、 表演
随着音乐起舞
五、结束:
1、 课外作业:有兴趣的同学网上查找有关马头琴来历的小故事,下节课交流。
2、 让我们骑上自己的骏马,踩着音乐的节奏,离开教室,结束我们的草原之旅吧!
《万马奔腾》相关资料
赵 晗
《万马奔腾》这首曲子是由我国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所创作。是他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
一、介绍作者
齐·宝力高——马头琴演奏家。蒙古族人,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现任内蒙古歌舞团独奏演员。其演奏曲目有《草原连着北京》、《万马奔腾》等。齐·宝力高,是当今马头琴艺术世界第一人;中国国家一级演奏家;中国马头琴学会会长;蒙古国马头琴协会名誉主席;日本国马头琴交流协会名誉会长。1986年创建“齐·宝力高野马马头琴乐团”,1
993年获国际青年艺术节大使奖,1996年获全国色拉西马头琴大赛大师奖,2001年《万马奔腾》获攫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蒙古国授予成吉思汗奖章,2005年在世界最高音乐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了举世瞩目的马头琴专场音乐会。他先后三次改进马头琴,多次演出访问亚、欧、美、非四大洲国家和地区。
二、马头琴
1、 介绍马头琴
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蒙古语称胡兀尔、莫林胡兀尔(马头胡琴)。汉语俗称胡琴、马尾胡琴、弓弦胡琴等。历史较短,是朝尔革新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传统小马头琴的基础上,改革制成中马头琴、大马头琴和低音马头琴等多种乐器,显著丰富了马头琴族乐器系列,在音色上仍保持柔和、浑厚、淳美、深沉等浓郁的草原特色,深受人民喜爱,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说唱伴奏,有的已成为我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拉弦乐器。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云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蒙古族聚居地区。
2、 马头琴的来历
关于马头琴的来历,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不知道各位老师有没有听说过。很早很早以前,在科尔沁草原上有个爱唱歌的牧人,名叫苏和。他有一匹心爱的小马,浑身雪白,它的皮毛像缎子一样光亮,又美丽、又健壮,它嘶鸣起来,声音像银铃一样清脆悦耳。几年以后,小马长成了膘肥体壮的大白马。在一次赛马会上,苏和的白马夺得锦标后却被王爷抢去了。白马日夜思念主人。一天,王爷骑白马正在亲友面前炫耀,不料被马摔得头破血流。白马挣脱了缰绳,却不幸中了王爷的毒箭,待跑回主
人身边后,终因伤势过重而死在蒙古包前。苏和失去心爱的白马悲痛欲绝,日夜守在白马的尸体旁不忍离去,几天几夜都没有入睡。这天晚上,苏和终于迷迷糊糊睡着了,他梦见白马活了,向他欢蹦乱跳地跑来,嘴里不住地嘶鸣着,苏和也呼唤着向白马跑去,就在这时他惊醒了,举目远望,四野茫茫,苍穹像蒙古包一样罩盖下来,草原上,马群滔滔,羊群像天上的朵朵白云,但就是不见他心爱的白马。只有它那动人的嘶鸣还在耳边回响,他想捉住这个声音来寄托对白马的怀念,想着想着终于醒悟过来。于是,苏和就用白马的腿骨做琴杆、头骨做琴箱、马皮蒙琴面,用马尾搓成琴弦,拿套马的杆子做弓,并按照白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做出了草原上的第一支马头琴。拉奏起来,就好像梦中听到的声音一样。苏和拉起马头琴,用哀怨、愤怒的琴声诉说着蒙古族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对王爷、牧主的深仇大恨;用嘹亮、优美的琴声表达出人民对牲群、草原的热爱和对新生活的向往……从此,马头琴便成了蒙古族人民的心声。夏夜,当人们漫步在草原的牧场上,或是城镇的街道旁,一缕悠扬而激越的琴声传来,感人肺腑,沁人心脾,这便是马头琴的乐声。
3、马头琴的音色:
马头琴的扬长音色,带出一丝凄凉,又包含着些许感伤,还穿插着一份渴望的情绪,每每听到马头琴声,便让人有无限的遐想。马头琴声韵悠扬,音色优美,即深沉、深邃、深情,又如泣、如诉、如吟,最适合于独奏或伴奏长调、呼麦的演唱。
三、创作背景
针对这首乐曲,齐·宝力高在一次那达幕赛马大会上亲见一匹烈马背负着它的主人飞驰向前。这匹马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冲向终点。当他们冲过终点的时候,这匹马突然倒地而死。马的主人抱着它的头痛哭不止。这件事深深地触动着他。他想马儿为了自已的主人拼命地跑到终点,献出了自己珍贵的生命,而人有时连马都不如,常常背叛自己的信念
和主人,他忘不了这匹马那种奔腾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马有时却比人好,同时他也想起成吉思汗当年勇往直前的情景,他认为成吉思汗的后代应该象祖先一样永不停息奋勇向前。同时出于对大草原的热爱、对马的热爱,而创作了这首描写万马奔腾的马头琴曲。
这首曲子,世界上的人都特别熟悉。因为2005年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在反法西斯60周年的音乐会上,齐·宝力高和他的乐团演奏了这首《万马奔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相信大家也目睹了那一场面。齐·宝力高和80名马头琴演奏家以及40名舞蹈演员共同演奏了这曲《万马奔腾》,给所有的人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这也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参加08奥运会开幕式演出的节目。
2008年3月1日,他从日本回来开始在全国“招兵买马”,原来的设想是2008名马头琴手齐奏,但是后来,导演组要求把人数控制在120人。于是,齐·宝力高从全国6000名马头琴演员中,挑选了180人开始训练,又经过考试剩下了80人,还有40人是舞蹈演员。为了配合导演提出的要在演奏中增加舞蹈的要求,他就对《万马奔腾》进行了改编,增加了更加新鲜的元素,同时,增加了舞蹈的节奏,把40人的舞蹈有机地融入到豪放悠扬的乐曲当中。
让我们一起来回味当时的壮观场面。(播放奥运视频)
四、曲式分析:
作品运用双音程,马嘶等声音形象地摸拟出万马奔腾的动感,在马头琴上充分显示了蒙古人的刚健豪雄的性格。作者在旋律上紧紧把握住蒙古族的音调;在和声和转调手法上借鉴了西洋;马头琴演奏技巧上是土洋结合,采用了跳弓、 自然跳弓、切弓、飞弓等手法,将群马驰骋的速度、精神、声响,以及骑手之紧张、观者之兴奋,特别是万马冲刺刹那间
的壮观场景描绘得十分逼真,听者如身临其境。
这首曲子的主题是一个快速激烈的乐句,在马头琴华彩演奏中,展现了马头琴各种复杂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全曲自始至终都是快速激烈的节奏,表现了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宏大景象。
乐曲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格,气氛热烈,表现了“马背民族”豪放性格和拼搏向上的精神。体现出强烈的民族个性,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最后让我们再用心灵去感受齐宝力高带来的《万马奔腾》
《民乐奇葩》教学设计
一、课题名称: 湖南文艺出版社八年级(初二)下册第四单元《民乐奇葩》;
二、课 型: 欣赏课;
三、授课年级: 八年级;
四、课 时: 一课时;
五、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主要介绍了东不拉、马头琴、扎木聂、马
骨胡、巴乌、葫芦丝和芦笙等七种乐器,旨在让同学们通过听赏、模仿、表现等教学手段,了解这些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同时了解这些民族乐器所对应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
俗、文化背景和地域特征,探究民族乐器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同学们对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的热爱。
因为时间关系,本单元计划用两课时完成。本课时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在这一课时中,教师准备向同学们介绍马头琴和葫芦丝两件乐器。这两件乐器为中国北方和南方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也是弓弦乐器和吹管乐器的代表,通过它们的学习,了解不同类别乐器的音色特征,探讨乐器与所在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习俗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少数民族的尊重与喜爱。
1、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是蒙古族最常见的的民间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刻有马头得名,相传公元12世纪已经在蒙古草原上流传。马头琴的音箱为松木制成,呈梯形,音箱两面均蒙有马皮和羊皮。琴杆细长,张两根马尾制成的弦,琴弓亦用马尾制成,演奏时琴弓不夹在两弦间。马头琴发音低沉、音量较小,定弦为外弦音低、内弦音高。演奏时多采用指甲从弦下向上顶弦取音,也有用手指二、三关节处按弦的。因演奏时琴弓与琴身分开,所以可奏击双音,增加了色彩和表现力。 马头琴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的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2、《黄骠马》:由齐·宝力高演奏的马头琴独奏曲《黄骠马》旋律舒展,节奏自由,音程跳动较大,音乐风格鲜明,特别是马头琴演奏时滑音、装饰音的应用,更增添了草原特色。乐曲虽然以黄骠马为对象进行音乐造型,但实际上是歌颂内蒙古大草原的辽阔、美丽,表现蒙古族人民对大草原的无限热爱之情。
3、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行于傣、阿昌、 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葫芦丝是很有特色的乐器,
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由一个完整的葫芦,3根竹管和平枚金属簧片组成,通体长约30厘米。在葫芦的柄端,插一竹管为吹口,整个葫芦做气箱,葫芦底部插进3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芦中的竹管部分,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簧片。中间的竹管最粗,上面开着7个(正6背1)音孔,可吹出由g~g'一个八度的旋律音,称为主管。两旁的副管,上面只设簧片,不开音孔,只能发出与主管共鸣的和音,通常是较细的竹管发a音,最细的发e'音。葫芦箫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能较好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4、《月光下的凤尾竹》: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的作品,这是一首非常优美动听的民族音乐。此曲原为一首歌曲,后被改编为葫芦丝独奏曲,乐曲听起来非常的优美,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总会让人联想起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以及八面玲珑的傣家楼阁,在银色的月光下,竹林中隐隐飘出的阵阵葫芦丝声,幽忧抑扬,轻清淡雅。那种月上梢头,人约昏后的羞涩与窃喜,所有原始的、文明的气息,都在人的耳边陆陆续续烟雾一般散漫开来。
七、学情分析: 在初一时,学生通过《八音和鸣》、《传统是条河》等单元的学习,对中国 民族乐器的一些基本常识以及常见的民族乐器和乐器的音色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单元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八、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欣赏,让同学们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与文化,培养学生理
解、尊重少数民族的音乐与文化,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观、价值观;
2、通过欣赏、表现、讨论、观察等教学手段与方法,让学生能较为准确
的
分辨乐器的音色特征;
3、通过模仿表现,让学生了解马头琴和葫芦丝的演奏技法,激发学生学习
民族乐器的兴趣。
九、教学重难点:1、马头琴、葫芦丝的演奏技法及音色特点;
2、引导学生探究马头琴、葫芦丝与其产生的少数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密切联系。
十、教学准备: 录音机、音像资料、二胡、葫芦丝、乐器的图片资料。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二、听赏导入:
1、听乐曲,辨音色:(学生完成学习记录卡相应空格的填写)
教师播放音乐片段,请同学们说出乐曲的演奏乐器和音色特征。
(1)、乐曲一:《二泉映月》——— 二胡——— 弓弦—— 柔美、抒情;
(2)、乐曲二:《荫中鸟》———— 笛子——— 吹管—— 清脆、婉转;
(3)、乐曲三:《春江花月夜》—— 古筝——— 拨弦—— 优雅、含蓄;
2、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关于中国民族乐器的旧知识:
传统的中国民族乐器根据其演奏方法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弦乐、管乐和打击乐。又因为在弦乐器的演奏方法又存在有差异,因此又可将弦乐分为三类:弓弦(主要由弓和琴弦摩擦发出声音,代表乐器有二胡)、拨弦(主要由手指或拨片拨动琴弦发出声音,代表乐器有琵琶、古筝)、击弦(主要靠琴竹敲击琴弦发出声音,代表乐器扬琴)。
三、新课讲解:
大家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人民为祖国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少数民族也是功不可没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的少数民族,了解他们特有的民族乐器,让我们在民族音乐的海洋里摘取几朵民乐奇葩吧!
(一)、蒙古族——马头琴:(学生完成学习记录卡相应空格的填写)
1、听作品,品意境,猜想演奏乐器:
听赏马头琴演奏的《黄骠马》的音乐片段,描述音乐表达的意境和音色特点,
猜想演奏的乐器。(由学生的发言引到马头琴)
2、了解相关文化、认识乐器外形:
(1)、了解: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马头琴的来历,了解蒙古族的生活习俗和特点;
(2)、观察:教师出示马头琴的图片,和学生一起认识马头琴的构造:分为琴头、琴杆、琴箱、琴弦、琴弓五个部分,特别是因为琴头雕刻有马形而得名;
(3)、讨论:为什么蒙古族的特性乐器会是马头琴?
3、对比赏析,了解马头琴音色特点和演奏技法:
(1)、对比听赏:听赏二胡曲《战马奔腾》和马头琴曲《万马奔腾》,说说两种乐器音色特点的差异;(教师进行总结:二胡的音色柔美、抒情,而马头琴的音色则更为深沉、浑厚)
(2)、对比探究:教师出示二胡和马头琴的实物,请学生上台近距离观察两者的外形,说说两者的异同处,探究并分析两种乐器音色不同的原因,激发学生对于乐器学习的兴趣;(教师进行总结:造成两种乐器音色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两者演奏方法的不同,马头琴在演奏时琴弓不夹在两弦之间,而且演奏时多采用指甲从弦下向弦上取音)
4、模仿表现:
(1)、介绍:完整听赏《黄骠马》,教师简介乐曲。
(2)、表现:哼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并模仿马头琴的演奏动作表现乐曲主题,体会乐曲意境。
(二)、傣族——葫芦丝:(学生完成学习记录卡相应空格的填写) 1、观舞蹈,识民族,了解傣家风情:
(1)、观赏:感受了北方民族的粗犷与豪放,让我们一起在优美的舞蹈中去领略我国南疆的异域风情吧!
(2)、思考:舞蹈表现的是我国哪一个少数民族?舞蹈的伴奏音是什么?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由同学们的回答引出傣族与葫芦丝。)
2、了解相关文化、认识乐器外形: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傣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特点。
3、教师范奏,了解葫芦丝的音色特点和演奏技法:
今天在我们听课的教师中有一位葫芦丝演奏专家,下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这位老师上台来!(请听课教师参与到上课活动中来,这是一种课程资源的巧妙应用,一是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二是弥补了上课老师本身的不足,可以将学习的内容讲的更为透彻些。如果教师中缺乏这样的人才,可以请学过葫芦丝的学生辅助完成这项教学活动。)
(1)、聆听:教师吹奏《月光下的凤尾竹》,学生聆听乐曲,注意观察乐器外形并分析乐器音色。
(2)、讨论:学生就看到的和听到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进行补充介绍,让
同学们了解葫芦丝的外观古朴、典雅,其结构分为吹嘴、葫芦、簧片、主管、附
管五部分;而葫芦丝的音色独特优美、亲切,略带鼻音,擅于表达温柔细腻的感
情,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
4、参与表现:
(1)、听赏:再次听赏《月光下的凤尾竹》全曲,想象乐曲表现的意境。
(2)、体会:试唱乐曲主题旋律。
(3)、表现:学生用竖笛吹奏乐曲主题音乐。
(4)、听赏:再次完整听赏《月光下的凤尾竹》全曲,体会乐曲意境。
四、讨论探究:
思考:少数民族的特性乐器与其生长环境、文化传统、地域特点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五、课堂检测:(学生完成学习记录卡相应空格的填写)
1、听赏下面五段音乐片段并在学习记录卡上填写出乐曲名称和演奏乐器:
(1)、《渔舟唱晚》 古 筝; (2)、《万马奔腾》 马头琴;(3)、《姑 苏 行》 笛 子;
(4)、《雪绒 花》 葫芦丝; (5)、《良 宵》 二 胡;
2、结合本课的学习内容,谈一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并做小组和班级交流。
六、课后作业: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其它少数民族的特性乐器及音色特点、演奏技法和文化背景。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我们为我们伟大的祖国骄傲与自豪!让我们汲取民族音乐的宝贵精华并将其发扬光大,让我们的祖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都来关注我们的民族音乐、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