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的诗词,选出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A.诗人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村夏夜悠闲恬静的画面,是写词人夜行黄沙岭途中所见所闻所感。全词写得清新质朴,自然和谐。
B.这首词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数字”入诗,构成优美的意境。上片借“半”字点明半夜时分,以“一”字描写到处是蛙声;下片“七八”“两三”,写夏夜疏雨,可谓传神笔致。唯独稀稀数星,疏疏小雨,才构成清朗恬静地境界。 C.上片前两句中,“惊”“鸣”两字用以动衬静的写景方式,衬托出夏夜的幽静;下片前两句,散文的句法应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这里使用倒词,不仅音韵和谐,而且更富有诗意。
D.这首词描写的全是景物,没有表现人物活动,因此全篇在写景而不在抒情。不过,也流露出词人轻松愉快、怡然自得的喜悦情怀。
2.下列选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声情并茂 大兵压竟 血脉相成 世外桃园 诀择 B.一如即往 侃侃而谈 举棋不定 蜜不可分 急躁 C.大言不惭 心有灵犀 锲而不舍 光宗耀祖 娴熟 D.后悔莫急 五采缤纷 万般无奈 丝丝入扣 署光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代的交际用语常有敬辞与谦辞之分,比如“惠顾”“垂问”“见教”是敬辞,“舍弟”“愚见”“拙作”是谦辞。
B.“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等都是对中国戏曲现象生动的描述,这种描述反映出中国戏曲场景虚拟化的主要特点。
C.梅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凌霜自行,不趋炎势”、“筛风弄月,潇洒一生”、“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分
别表现的是菊、竹、梅的风骨。
D.成语“温故知新”“一鼓作气”“熟能生巧”分别出自《论语》、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欧阳修的《卖油翁》。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旅途,如果太过平坦顺利,反而会在 中虚度。正如流水,有波折才会______美丽的浪花。至于结局,并非是最重要的,______你享受了______的过程。 A.索然无味 激起 而且 精致 B.如释重负 激扬 况且 精妙 C.如释重负 激扬 因而 精美 D.索然无味 激起 因为 精彩
5.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
B.为了让舰载战斗机上舰,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多少科学家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 ....C.那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小学”,非常简陋,除了两排瓦房教室,便一无所有。 ....D.带上你的相机,在雪后如仙境般的庐山浮光掠影,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
6.班级开展“读《论语》,促成长”主题阅读活动。结合下面能建立联系的两则材料,就“如何成为更好的人”..........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⑴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⑵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⑶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 ⑷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默写。
①子曰:“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②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③《行路难》中表达诗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⑤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
⑥后值倾覆,____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⑦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红岩》中由于终年住在阴湿的牢房里,吃的是发霉的米饭,八九岁个头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大头细身、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_______。中共重庆市委委员许云峰联络地下党员,决定出版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刊物,取名《________》。《西游记》第四十七、四十八回,唐僧四人遇阻(甲),夜宿陈家村,巧遇观音菩萨莲花池里的(乙)变成的妖怪(灵感大王)祭祀,孙悟空与其斗法,救得童男童女,后得菩萨和老鼋相助,师徒四人渡过此河。
上文中的(甲)指_________(河名),(乙)指_________(动物名)。 二、阅读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有人评价此诗“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请结合全诗四联的内容简要分析。 2.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10.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②,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③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④,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⑤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⑥,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①弘范:元军元帅。 ②厓山:地名。 ③扞(hàn):保卫。 ④固:坚持。⑤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⑥捄:同“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富贵不能淫 丈夫之冠也与俱入厓山 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2.与甲文“往送之门”中“之”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之谓大丈夫 B.左右命之 C.辍耕之垄上 D.水陆草木之花
3.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4.你认为乙文中的文天祥符合甲文中“大丈夫”的标准吗?请结合甲乙两文简要分析。
1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个人信息裸奔的互联网社会难以走远
近期,《南方都市报》记者只花了700元,就买到了同事包括名下资产、乘坐航班记录、手机实时定位、手机通话记录等个人信息。这样的个人信息查询服务可谓“无所不能”,让每个人都成了“透明人”。更可怕的是,凭个人的力量根本查不出信息泄露发生在哪个环节,甚至不知道该向谁求助。
如果说媒体记者“以身试法”,700元买来同事的全套信息,是对当前个人信息泄露状况的极端展现的话,那么在平时,信息泄露是很多人的日常体验。我们不得而知,为了快递、出行、买房、就医所登记的个人信息,到底会经历怎样的“奇幻漂流”。但无时无刻不在“骚扰”的电话显示个人信息被他人不合法的利用远超想象。每个人身处于某种信息裸奔之中,因此变得麻木。
这种“麻木”表现在治理层面,则是信息保护“破窗效应”的进一步放大。南都记者曾向警方求助,警方也难以给出直接的解决方案——治理个人信息贩卖的薄弱可见一斑。除了个别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恶性案例,如“徐玉玉事件”,多数时候个人信息保护处于一种低效的窘境。如南都报道所示,个人信息贩卖平台并不隐秘,但相关部门就是拿它没办法,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无奈,又有多少治理滞后?
互联网嵌入社会生活已越来越深,个人信息难免在网上留下痕迹。大数据改变了生活,也让每个人暴露在更大的信息泄露风险中。发达国家在信息社会勃兴前,一般都经历了立法保护个人信息的过程。中国的特殊性在于互联网大潮来得更快,加上隐私权概念普及迟缓,信息保护步伐远远落后于互联网普及的进度,因此应该奋起直追,尽快补齐短板。
个人信息保护的缺失对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同样带来了诸多隐患。全国人大代表、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在谈及国家应尽早启动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时就提出,如果没有隐私保护,人们可能就不愿意上网,也不愿意推动“互联网+”进入各行各业,这对于国家推动“互联网+”战略不利。就此而言,避免个人信息的“裸奔”理应成为实施“互联网+”的基础。
当前首要的是尽快推动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进程。2003年,我国就开始起草《个人信息安全法》,2005年提交了《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意见稿,但11年过去了,这部法律的制定并没有更多实质推进。当前个人信息保护形势更趋严峻,立法理当有紧迫感。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之前,对信息保护也不能束手无策。当前诸多法律都有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激发个人信息保护的执法活力、剔除维权障碍,同样不容忽视。
互联网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一种硬实力,建立与信息收集规模和覆盖面相匹配的信息保护系统,可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互联网社会再昌盛,缺乏个人信息保护,也必定难以走远。
2016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将对许多网上行为设立实名认证,旨在给网络营造一片安全、诚信的“清爽”空间。近年来,随着网络乱象频频出现,实名制已成大势所趋,微信、微博、支付宝、铁路12306等软件目前均已设立实名制门槛。此次网络安全法的实施,无疑意味着实名制的全面到来。匿名环境下,有的网友会肆无忌惮地发表言论而不担心承担后果,导致谣言、诈骗以及各种语言暴力横行。实名制提供了基本的追溯机制,使得网络空间的行为不因技术的虚拟性而陷入无法追踪、无法追责的混沌状态。此外,实名制也能让种种违法违规和不诚信行为付出应有代价。
结合《网络安全法》对网络实名制的纲领性规定,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实施细则,针对网络侵权案件可能遇到的执行难困境,可组建和利用专项民间基金对受害人的损失进行补救。当前,“身份证号码查询系统”是各领域在认证身份信息时普遍应用的系统。因此,要努力提高网络运营者的技术水平,实现“身份认证系统”与网站后台数据库的有效衔接。
1.下面关于“个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网络上花钱买到个人信息只是个人信息泄露的极端表现,现实生活中不必担心个人信息泄露。 B.人们在“信息裸奔”中变得麻木,与治理个人信息贩卖的薄弱有关。 C.个人信息贩卖平台非常隐秘,相关部门对此没有任何办法。 D.中国在信息社会勃兴前,经历了立法保护个人信息的过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中国互联网大潮来得快,隐私权概念普及迟缓,信息保护步伐远远落后于互联网的普及进度。 B.个人信息保护的缺失对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带来了诸多隐患。
C.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之前,我国诸多法律都没有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D.建立与信息收集规模和覆盖面相匹配的信息保护系统,是不可或缺的网络软实力的体现。 3.关于“网络实名制”,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近年来,随着网络乱象频频出现,实名制已成大势所趋,微信等软件目前均已设立实名制门槛。 B.网络实名制旨在给网络营造一片安全、诚信的“清爽”空间。
C.“身份证号码查询系统”是各领域在认证身份信息时普遍应用的系统。
D.匿名的网络环境会使谣言、诈骗以及各种语言暴力横行,实名制则会以其追溯机制完全消除网络乱象。 4.文段画线句子中的“奇幻漂流”是什么意思?它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5.一直以来,有关“网络实名制”的争议不断。请结合链接材料及生活实际分析“网络实名制”的利与弊。
1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那无法忘记的眼神 韦延才
①郑光奇是一个农民,今年60岁,初见他时给我的感觉要比实际年龄要老,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 ②看见这位老人的时候,是去年6月初的一天,那时一场暴雨引发的特大山洪还没有停息。他眉头紧锁,眼睛呆滞,脸上布满着难以掩饰的悲伤。老人的儿子是村小学里的老师,为了抢救被山洪冲走的学生,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那个被洪水冲走的孩子得救了,但他的儿子却被洪水冲走永远回不来了,直到今天人们才找到他儿子的遗体。
③郑光奇是和老伴、女儿来处理儿子的后事的,他老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多次哭昏过去,被送到了医院抢救。或许是因为过度的悲伤,在与郑光奇接触的一个多小时里,他只有一句话:“人都已经走了,就让他安心地走吧。”
④我们安慰着老人,希望他能节哀顺变。当我们告辞时,郑光奇没有说话,他只对我们点了点头。但我看到他的眼里,分明有一丝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感激之情。
⑤一个星期后,村小学校长带我们来到郑光奇家,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那个被郑光奇儿子救起来的孩子也在家长的带领下来了。孩子叫郑克,在村小学里读三年级。不知是因为腼腆,还是因为那次灾难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阴影,郑克始终拉着他母亲的手。大伙敲了好几次门,里面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⑥这是一个低矮的土坯瓦房,墙上的灰沙多处脱落,那扇门也很陈旧,门板间开着很大的缝。郑克父母拉着郑克,在门前跪下,说:“阿伯,您出来吧,郑克的命是你们儿子给捡回来的,从此之后,郑克就是您的儿子。我们都是您的亲人。”母亲拉着孩子的手,说:“快叫爸爸妈妈。”但孩子没有叫,泪水从他的眼里流了下来。正在我们不知所措时,屋里传来郑光奇老人的声音:“你带着孩子快走吧,我不想见到你们。”
⑦可能是孩子的到来,勾起了老人的悲伤吧。于是我们和校长就劝郑克父母先带孩子回去。他们点了点头,带着孩子有点依依不舍地走了。
⑧孩子走后,校长又上去敲门。郑光奇老人打开了门,老人有些憔悴,双眼比一星期前深陷了很多。落座后,老人的话依然不多。我们尽量不提他儿子的事情,只是询问他家里的一些情况,看看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和解决的,老人却摇了摇头。可当我们站起来要走时,郑光奇却一把拉住校长,说:“有件事校长你一定要帮忙。”校长点了点头,说有什么困难我们一定努力解决。郑光奇看着校长,说:“以后叫郑克不要再来认我们做什么父母了。”校长正想说什么,郑光奇又说道:“一个小小的孩子,别让他的心里有太多的压力和负担。”郑光奇说着,往郑克他们走的地方看了看。
⑨我看见郑光奇往外看的眼神,是那么的平静。它静得如门前池塘里的一汪水,没有任何的奢求;也像那蓝蓝的天空,是那么的纯净。
⑩告别了老人,我们心里都有着无限的感慨。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郑光奇老人那个平静的眼神在我心里一直都无法忘记。我想,这样平静的眼神我这一生都不会忘记的,因为它给了我感动,也给了我面对生活的力量! 1.郑光奇的眼神为什么让“我”永远无法忘记?
2.郑光奇不愿认郑克做自己儿子的原因是什么?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
3.赏析句子“它静得如门前池塘里的一汪水,没有任何的奢求;也像那蓝蓝的天空,是那么的纯净。”
4.文章几次对郑光奇做了肖像描写,对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请从文中选择一处肖像描写,然后加以简要分析。
肖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②段划线句在文章内容上起到什么作用?
6.文末写到:“我们心里都有着无限的感慨。”根据文意,请说说“我们”会有哪些感慨。 1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弹簧床垫告诉你“左侧现象”
1878年,席梦思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弹簧床垫,从此人们就与弹簧床垫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130多年后的今天,弹簧床垫在为人们带来舒服睡眠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隐患。
最初,科学家们并没有发现床垫会成为健康的杀手之一。只是在对科学界的一个奇怪的“左侧现象”进行研究时,偶然发现床垫隐藏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所谓“左侧现象”,即指人们身体左侧患癌症的几率明显高于右侧,如左侧胸部患乳腺癌的几率高于右侧10%,左侧身体患黑素瘤的几率也高于右侧。
这一现象引起了很多科学家的重视,来自瑞典的研究者赫伯特和约翰森在近期的《病理生理学》杂志上都认同了这个观点。此外,他们还表示,这两类癌症的发病原因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其实跟我们日常的睡觉习惯有很大的联系。
在过去的30年中,乳腺癌和黑素瘤的发病率都呈稳步上涨的趋势,然而医学界对这两类癌症的发病原因仍然不甚明了。
有人指出,经常在太阳下暴晒会增加黑素瘤的发病率;可是经过科学家的观测研究,太阳的强度在近30年内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黑素瘤生长的地方往往是臀部、大腿和躯干部分,而这些地方恰好是被衣服遮住了,不可能直接暴露在阳光之下。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增加了这类癌症的发病率呢? 一条来自日本的线索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在日本,乳腺癌发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仅仅占瑞典的3%,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只有美国和英国的10%,而且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左侧现象”。
于是研究者就开始对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开始研究,有一个重要的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
他们发现,日本人睡觉的地方和其他国家的明显不同:比如日本人的床垫通常是直接铺在房间的地板上,不同于世界上大多数将弹簧床垫铺在床架上。
因此,房间内的家具和癌症之间的关系也就浮出水面了。
话锋转到另一边,在2007年瑞典就有研究指出,生活在被调频广播和电视传输塔覆盖地区的人们患黑素瘤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其他地方。流行病学家也表示,调频广播和电视传输的电磁辐射波会削弱免疫系统,从而提高癌症的发病率。
试想一下,当金属弹簧床遇到电磁辐射波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在美国,床架和床垫都是采用金属材料,床的长度刚好是调频广播和电视传输波的一半,而一半的传输波刚好可以与金属发生共振,从而产生强烈的电磁波。
在弹簧床垫上睡觉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其实是暴露在电磁辐射下。
想想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床上度过,如果长期受电磁辐射的侵害,寿命也会因此缩短三分之一。 而在日本,绝大多数的床都不是用金属做成的,且调频广播和电视的传输波也不是其他国家经常用的87-108赫兹,因此日本的癌症率相对较低。
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左侧现象”,答案也明朗化了。
此前有研究表明,男人和女人都更倾向于靠右侧睡觉,尽管有关这一现象的原因尚不清楚,但是右侧睡觉可以减轻心脏的重量压力,此外,心跳声也比往左侧睡觉低。因此,当我们侧右睡觉时,身体的左侧就会暴露在强磁辐射下,并且这种强度会放大两倍。
这就是“左侧现象”在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表现明显的原因。 1.简要概括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2.根据文意,简要解释“左侧现象”产生的原理。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文中划线句的作用。
4.根据文意,请提出两条能够有助于消除“左侧现象”,保持健康的措施。 三、语言表述
14.阅读下面这组对话,请以孩子的口吻对父亲进行劝说。要求表达合理、得体,20字以上。 “哇!又超了一辆‘宝马’!真带劲!” “爸!这里限速50!”
“啥关系!没警察。这路段我熟,没测速的。放心吧!” 四、写作
15.请以《我和 有个约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D 【答案解析】
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选项。ABC三项正确。D项错误。“稻花香里说丰年;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都是在写人物活动。 2、B 【答案解析】
测试卷分析:A.大兵压竟-大兵压境、血脉相成-血脉相承、世外桃园-世外桃源、诀择-抉择; B.一如即往-一如既往、蜜不可分-密不可分; C.正确;D. 后悔莫急-后悔莫及、五采缤纷-五彩缤纷、署光-曙光。根据题干要求,答案为B。 3、D 【答案解析】
D项“一鼓作气”出自编年体史书《左传•曹刿论战》,表述有误,故选D。 4、D 【答案解析】
测试卷分析:因为“反而”表示转折,所以,结合开头语句,第一个空应该填“索然无味”,其他空用代入法检验即可。 5、D 【答案解析】
A项,大相径庭:是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使用恰当。B项,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使用恰当;C项,名副其实: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使用恰当;D项,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也比喻景物景象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使用不恰当。 【答案点睛】
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词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6、示例:真实地对待自己和别人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第二则材料告诉我们真正的聪明是对自己真实,不能欺骗自己和别人。第三则材料则告诉我们“巧言、令色、足恭”“匿怨而友其人”等言行很虚伪。这两则材料从内心和外在
表现强调了真实的重要性。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首先要在正确翻译的基础上,理解意思,找到意思相关联的两则材料分析即可。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告诉我们想成为更好的人,就要对自己真实,不能欺骗自己和别人。材料三,“巧言、令色、足恭”“匿怨而友其人”是一种虚伪的行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从反面告诉我们要真实。所以这两则材料告诉我们要想“成为更好的人”,就要从内心和外在都要做一个真实的人。
7、①不耻下问 ②悠然见南山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一览众山小 ⑤白露为霜 ⑥受任于败军之际 ⑦先天下之忧而忧 【答案解析】
①②④⑤⑥⑦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下句即可,要注意“悠”“览”“际”等字的书写;③属理解型默写题。此类题,要求根据语境联想诗文名句,其难度较大。解答此类题容易出的错误有:对相应诗文缺乏理解;对相应诗文记忆不准确;没有注意相关细节。本题书写中要注意“长”“沧”等字的正确写法。
8、 (1)小萝卜头 挺进报 (2)通天河 金鱼 【答案解析】
(1)考查对名著《红岩》相关知识的理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等的积累.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在监狱里长大、面黄肌瘦、大脑袋、细身子,这是长篇小说《红岩》中小萝卜头。中共重庆市委委员许云峰联络地下党员,决定出版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刊物,取名《挺进报》,与此同时,他还领导了一个备用联络站--沙坪书店。
(2)考查对名著《西游记》相关知识的理解。《西游记》第四十七、四十八回,唐僧四人遇阻通天河,夜宿陈家村,巧遇观音菩萨莲池里的金鱼变成的妖怪(灵感大王)祭祀。 【答案点睛】
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小说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二、阅读
9、1.诗歌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自己虽屡遭贬谪,但新人辈出也令人欣慰,表现出诗人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2.用典。颔联用向秀《思旧赋》及王质烂柯这两个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悼念旧友之情,又暗示自己被贬时间之长,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答案解析】
1.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结合“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分析,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
2.要求学生结合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意思是“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运用了两个典故。闻笛赋,典出晋人向秀《思旧赋》。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旧居,听见邻人吹笛,因而写了《思旧赋》。烂柯人,典出《述异》。晋人王质入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回到家里才知已经过了百年。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10、1.(1)使....迷惑;(2)行冠礼;(3)一道、一起;(4)写、书写。 2.C
3.(1)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
(2)弘范就(于是)用接待客人的礼节(礼仪、礼数)和他见面。
4.示例:甲文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要行得正坐得直,任何外在诱惑都无法使他的内心产生动摇,这样的人才能够称作“大丈夫”。一方面,他被捕之后,面对元军的威逼,文天祥毫不畏惧、不写招降书,而是写下了《零丁洋诗》以表明自己为国捐躯的决心。后绝食明志,临刑时,他非常从容,“南乡拜而死”,这些都体现了他“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面对元军将领弘范以高官诱惑,文天祥坚决拒绝。文天祥忠心报国,至死不渝的精神,很好地阐释了孟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内涵。 【答案解析】
1.测试卷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淫”:使……迷惑。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俱”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一道、一起”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测试卷分析:C项的“之”与甲文“往送之门”中“之”字意思和用法相同。都是“去、到”之意。A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B代词。D结构助词“的”。
点睛:文言文虚词“之”用作代词和助词的用法。(一)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
“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如“石青糁之”“左臂挂念珠倚之”。(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能以径寸之木”。(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4)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3.测试卷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是”“焉得”“为”“遂”“礼”等字词的翻译。
4.测试卷分析:文言文要点的理解。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作答文天祥是否符合甲文中“大丈夫”的前提和基础。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好甲文中的“大丈夫”的含义,然后分析乙文的具体语句。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的语言,以至最后慷慨赴死的行为,都能说明他践行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 (一)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二)译文:
文天祥被押到潮阳,见张弘范,左右元军命令文天祥叩拜,文天祥拒不叩拜,张弘范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文天祥与元军一起进入崖山,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也背叛自己父母,这可能吗?”张弘范还是坚决要求他写。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零丁洋诗》给他,诗的末尾有这样的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说:“国家已亡,丞相你已经尽了忠孝之心了,如果你改变对南宋的忠心来效忠于元朝皇上,还给你宰相的官职。”文天祥流泪说:“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怎么还敢摆脱杀头之罪而怀有二心呢?”张弘范敬佩他的仁义,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文天祥在途中,八天没有吃东西,却没有死,于是又开始进食。到了燕京,客馆的人招待供奉得十分丰盛,文天祥不睡觉,一直坐到天亮。于是把文天祥转交到兵马司,派士兵看守起来。……文天祥临刑的时候很从容,对看守他的士兵说:“我的使命完成
了!”朝南方跪拜而从容就义。
11、1. B 2. C 3. D
4. “奇幻”的意思是奇异变幻,不真实,“漂流”的意思是漂浮流动(漂泊、行踪不定) (或“漂流”一词把信息被贩卖比喻成人漂泊不定的行踪),写出了个人信息被不合法的传播与利用远超想象,蕴含了作者的惊讶与无奈(莫名其妙、无所适从)的情感态度。
5. 网络实名制的利(结合链接二):①给网络营造一片安全、诚信的“清爽”空间。②实名制提供基本的追溯机制,使得网络空间行为可以追踪、追责。③实名制也能让种种违法违规和不诚信行为付出应有代价。网络实名制的弊(需根据生活实际进行探究,言之有理即可):①实行网络实名制有悖于互联网的初衷与精神,因为互联网本来就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却要现实的人以真实身份出现,则无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②实行实名制,也会产生其他的后果,比如账号盗用、个人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③实行实名制会破坏民主、损害公民言论自由; 【答案解析】
1.A现实生活中信息泄露是很多人的日常体验。C个人信息贩卖平台并不隐秘。D发达国家经历了立法保护个人信息的过程。故选B。
2.C项错误,当前诸多法律都有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3.D项,实名制提供了基本的追溯机制,使得网络空间的行为不因技术的虚拟性而陷入无法追踪、无法追责的混沌状态。
4.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联系作品内容和作者感情去推断其语境义。“奇幻”本义指奇异而虚幻,不真实的。“漂流”本义指漂泊,行踪无定。这两个词语在文中形象的写出了快递、出行、买房、就医所登记的个人信息,在不断的被贩卖,表达作者的对个人信息被不合法的传播与利用的惊讶与无奈。 5.考查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微博实名制是一把双刃剑。利:在净化互联网,弊:担心个人隐私泄漏。根据链接材料一,可知实名制的利:将对许多网上行为设立实名认证,旨在给网络营造一片安全、诚信的“清爽”空间。实名制提供了基本的追溯机制,使得网络空间的行为不因技术的虚拟性而陷入无法追踪、无法追责的混沌状态。此外,实名制也能让种种违法违规和不诚信行为付出应有代价。弊:对于网络实名制中网友提供的个人信息,目前也没有很好的办法确定真实性;一些反映真实情况却不方便出面的言论发表受到影响,举报人身份透明,担心被报复等。
12、1.面对失去儿子的巨大悲痛,郑光奇老人眼神表现出来的平静,使人感动,也给人以面对生活的力量,因而永远无法忘记。
2.怕给小孩子心里太多的压力和负担。他始终为别人着想、害怕影响孩子成长,表现了他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 3.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老人的眼神非常平静,没有一点动荡和奢求;也非常纯净,没有一丝杂质。表现了
老人朴实、崇高的精神境界。
4.示例1.肖像:初见他时给我的感觉要比实际年龄要老,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作用:说明他的生活较为艰难,为后文表现他的淳朴善良和深明大义做铺垫。
示例2.肖像:他眉头紧锁,眼睛呆滞,脸上布满着难以掩饰的悲伤。作用:表现他失去儿子以后内心巨大的痛苦和悲伤。
示例3.肖像:老人有些憔悴,双眼比一星期前深陷了很多。作用:进一步表现老人内心的巨大痛苦和悲伤,反衬老人不奢求什么的精神品质。
5.为下文写被救孩子一家登门感谢做铺垫。
6.示例:老人竟能表现得异常平静,老人全心为被救的孩子着想,老人对组织没有任何奢求……这些,都深深感动着我们,也给了我们面对生活的力量。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概括。通读全文,先从文中找出关键性词语加以概括,再分析“无法忘记”的原因。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通读文本,结合老人的语言中寻找原因,然后根据文意分析其思想。如:怕给小孩子心里太多的压力和负担。他始终为别人着想、害怕影响孩子成长,表现了他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
3.本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可以描写方法,修辞手法等角度赏析。本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出本体和喻体。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形象生动地写出老人的眼神非常平静,没有一点动荡和奢求;也非常纯净,没有一丝杂质。表现了老人朴实、崇高的精神境界。
4.本题考查学生对肖像描写及作用的把握。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初见他时给我的感觉要比实际年龄要老,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作用:说明他的生活较为艰难,为后文表现他的淳朴善良和深明大义做铺垫。
5.本题考查学生对段落作用的理解和把握,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1)从结构上来说,开头段一般是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中间某句话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结尾段,总结全文。(2)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结尾段,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等。结合本段的内容分析:为下文写被救孩子一家登门感谢做铺垫。
6.本题属于开放性测试卷,答案不唯一。根据文意进行合理想象推测,说明感慨的原因即可。 13、1.说明了(什么是)“左侧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2.金属弹簧床和床架与调频广播和电视传输波发生共振,从而产生强烈的电磁波,当人们在弹簧床垫上靠右侧睡觉的时候,身体就会受到电磁辐射的侵害,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左现象”。
3.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并且突出地说明了日本的癌症发病率低。
4.①将弹簧床内的金属物遹通换成非金属物颀(或者将弹簧床垫换成传统的棕棚垫、草墊)。②房间里不要摆放电视机、
收音机等最容易接收传输信号的家电。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说明内容。本文开头“弹簧床垫在为人们带来舒服睡眠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隐患”,引出“左侧现象”,接着说明了什么是“左侧现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增加了这类癌症的发病率呢?”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2.本题考查理解、筛选与概括。根据原文语句“到底是什么原因增加了这类癌症的发病率呢” 可知,答案应到下面的文章中寻找,再根据“这就是左侧现象在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表现明显的原因”可知,答案在文章中间部分,从前向后寻找切题的语句,如“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在美国……而一半的传输波刚好可以与金属发生共振,从而产生强烈的电磁波”“当我们侧右睡觉时,身体的左侧就会暴露在强磁辐射下,并且这种强度会放大两倍”由此我们可以提取概括出正确答案。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结合画线句的内容,从“在日本,乳腺癌发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仅仅占瑞典的3%,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只有美国和英国的10‰”这些数字表明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明显低于”表明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日本的癌症发病率低”来分析表达效果即可。
4.本题考查理解内容与表达。要整体感知文章,对其介绍的主要内容要心中有数,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得出切题的设想。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要养成多看、多想、多思、多交流的好习惯,这样,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迅速提高。由文章可知,金属物质易与调频广播和电视传输波发生共振,从而产生强烈的电磁波,对身体健康不利,我们可以提出将弹簧床换成木床,把床垫内的金属物质通通换成非金属物质。再如睡觉的房间里不要摆放电视机、收音机等最容易接收传输信号的家用电器。再如睡觉时,把家用电器关闭等。
三、语言表述
14、答案示例:爸,这是马路,不是赛道,我们没必要争分夺秒,还是安全第一,开慢点儿吧。这里没有警察,没有测速,不等于没有规则。每个人都应该遵纪守法。爸,您说对吗? 【答案解析】
本道题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拟写劝说语要点:解答此类题要充分体现交际性和实效性。语言简洁亮主题。这类测试卷大多对答案都有字数要求,字数不宜过多;语言委婉有讲究。礼貌用语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和身份,而且有利于相互交流,所以在交往时,说话要有礼貌,要得体。理解父子对话,可以看出爸爸的理由不正确,作为儿子,劝说时要抓住“依法行车”和“自身安全”两个角度劝说。
四、写作
15、我与书有个约会
大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爱书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家里,妈妈给我立下了规定:每天做完作业必须读半个小时书。可是,我小时候不太喜欢看书,所以,每次读书总是草草了事,随便翻翻。
这天我和往常一样,慢慢吞吞地做完作业,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了,我本想把看书这个规定忽悠过去,可没想到妈妈说:“赶紧看书去吧。”哎,老妈这个人平常记性不好,偏偏对我学习的事却从不健忘。没办法,我只好随便抽了一本书,无奈地回到书桌上,心不在蔫地看起来。没过几分钟,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走到正在认真阅读的妈妈跟前,小声吱吾道:“妈妈,这书不好看,我不想看了。”我本以为妈妈会骂我一顿,可没想到妈妈却心平气和地对我说:“孩子,我理解你的心情,你可以这样读,一边读一边想象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感受其中的内涵。”我按照妈妈的方法试着继续读下去,确实感觉好多了。
在妈妈的引导和帮助下,我渐渐改变了对读书的看法,每天早上起来,我便偷偷摸摸地拿一本书回房间,趴在被窝里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别嫌我们长不大》《孩子的世界你不懂》,这些书被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就连早上去学校我也会带上一两本抽空在课余时间看,每天放学回到家里,我也会在做完作业后抓紧时间看书。经过一段时间,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大大提高,在小思阅读平台上,我荣获了学校第一名。
有一阵子我看书着了迷,经常会在晚上睡觉以后偷偷看书,有一个晚上,我正趴在被窝里看书,忽然传来了开门声,我赶紧把书塞进枕头下,小脑袋钻进被子里,过了一会儿,我见没什么动静,悄悄伸出了头,原来是门被风吹开了,虚惊一场,幸亏没被妈妈发现,逃过了一顿“竹笋炒肉”。
书,是我的挚友,是我最忠诚的伴侣,我和它永远不会划上休止符……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篇作文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它兼有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的两重好处:既可以像话题作文那样让每个考生选择一个角度有话可说,又可以像命题作文那样在规定范围内考查出考生写作的基本功到底怎样。审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题目中“我和__ ”横线处应选填一个合适的词:可以是人,如“老师”“同学”“爸爸”“妈妈”等,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人,也可以是古今中外你崇拜的人;也可以是物,如大自然中“树木”“花草”“春、夏、秋、冬”“水水水水”等等;还可以是任何你想要的过去的、未来的……思维应活跃,应放开。(2)要用心体会提示语中隐含的信息或要求。“约是誓言,约是承诺,约是一种心灵的期盼。”“约”不是随口的一句话,它是一种庄严的“誓言”、“承诺”或“期盼”,这一句向考生阐述了什么是“约”。“约同伴、约亲朋……”又给考生自由想象和发挥的空间,让考生们选择的写作角度和范围大增,选材时应选择自己最能得心应手的材料。“相约在甜美的春风里,让我们用心相约。”本文的主题应该是美好的,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写作时主题千万不能写成悲观、消极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