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导学案
年级:_七年级___主备人: 李伟江 备课组长签名:
课题 课时 1课时 学习 目标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传授 2011年12月26日 课型 授课时间 学习 重点 难点 预习 提纲 (一)、知识目标 掌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基本知识。能够对河姆渡、半坡始居民基本知识的异同进行比较。了解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 使学生初步的掌握,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历史。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国家、在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怀。 1、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基本知识。 2、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基本知识的区别。 1、在地图上找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原始居民遗址的地理位置。 2、查看河姆渡、半坡出土的文物。 3、阅读介绍河姆渡、半坡遗址的有关资料。 复习 2、补充和整理笔记 巩固 导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 创设情境,倒入新课 讲述:伏羲氏和神农氏的传说,讲的是原始农耕时期的故事。进而引出对课文的学习。 1、完成课后练习。 一、导入新课 1、让一个小组的同学读课本导入框的部分。 2、思考并回答:伏羲氏和神农氏的贡献。 导 学 过 程
1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正课内容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在地图册上找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在地图上的位置。 2、让一个小组的同学阅读课文。 3、小组讨论,找出河姆渡居民:生活的年代、生活的地点(属于的流域)、使用的生产工具、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以及生活方面的内容。 4、抽小组总结讨论结果。 动脑筋: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2)、抽小组总结讨论结果。 (二)、半坡原始居民 1、让一个小组的同学阅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找出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年代、生活的地点(属于的流域)、使用的生产工具、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以及生活方面的内容。 3、讨论河姆渡与半坡原始居民基本情况的异同。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跟着教师的思路,对大汶口原始居民的情况进行了解。
2
二、正课内容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总结: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河姆渡原始居民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浙江省余姚市附近(长江流域)。使用的工具,磨制石器(耒耜)。种植业是水稻。养殖业是,会饲养家畜。手工业是会制造陶器,玉器和原始乐器。生活方面:住在干栏式的房子里(定居),会挖井用水方便。 2、对于河姆渡的原始居民为什么住在干栏式的屋子里?要从地理位置、降水、气候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3、出示板书 动脑筋: 结合板书,重点讲解,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成就。 (二)、半坡原始居民 1、总结:半坡原始居民是生活在距今五六千年陕西省西安市(黄河流域)。使用的工具是: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制的箭头、鱼钩、渔叉。种植业:种植粟、白菜或芥菜。养殖业:养殖猪狗等。手工业:会制造彩陶。生活方面: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定居),内有灶坑。 2、对半坡居民为什么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要从地理位置、降水、气候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3、对:半地穴式与与干栏式房屋的特点进行比较。 4、出示板书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1、阅读课文。 2、总结: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山东大汶口。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说明社会生产力有所发
动脑筋: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大汶口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多少悬殊的现象? (2)、抽小组总结讨论结果。 展。使用的工具是磨制的石镰、石锄等。 3、对为什么出现贫富分化现象进行分析。 动脑筋: 讲解: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有所发展。大汶口墓葬里,之所以有了随葬品多少悬殊的现象,正是因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导致贫富分化的结果。 拓展练习(中考链接) 课堂 达标练习 下一篇章预习提纲 课后 反思 基础练习 动脑筋: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动脑筋: 大汶口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多少悬殊的现象? 我今天下午上的这节课,是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课。考虑到刚刚学习历史的七年级同学,对历史可能是比较神秘而又充满兴趣的,但他们缺少学习历史的正确方法。所以,我在传授本课时,在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同时也对其,学习历史的方法进行了传授。 在本课的传授时,我主要以三个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为主要线索。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下总结归纳出三个原始居民的特点,这节课的优点在于学生能够积极的参加到讨论中,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总结规律。教学目标也基本完成。同时,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行了比较,进一步明确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节课的不足: 1.时间的把握不够到位。由于是初次上公开课,可能还不太适应。虽然课文内容的学习已经完成,但课内的思考题却没能够来的及做。 2.三个原始居民的板书列在一起,这样可能有利于三者之间的比较,但看起来却3
可能比较潦草和繁多。 这就是我这节课的反思,对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有所注意,并将改正。 李伟江 2011年12月27日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