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卷02
(本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中国,天文学是随着农业生产和星占两种需要而诞生的,诞生以后又受中国社会条件和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古希腊天文学走了一条很不相同的道路。古希腊天文学并不想鼓励人们去观察天象,相反地,它企图建立一个宇宙模型,使天文学成为数学的一个分支,这条思想路线决定了古希腊天文学的唯理性。与此不同的是,中国的先哲们要求天文学只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易经》)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尚书·尧典》)。至于宇宙性质怎样,日月星辰为何东升西落,则不必追问。这条思想路线决定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应用性。
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历法和星占。古代中国的历法工作,一方面服务于农业生产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如用“二十四节气”直接表示寒来暑往的变化,给农业生产以极大方便,像“清明下种,谷雨插秧”这类谚语至今还在民间流行。另一方面历法又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颁布历法是统治权力的象征,为皇家所掌握,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奉行谁家颁布的历法,就表示拥护谁家的统治。正如《史记·历书》所说:“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古代中国的星占术属于预警性系统,古人利用天象来占卜国家大事,如年成的丰歉、战争的胜负、皇族的行动等。据《汉书·五行志》记载,汉成帝建始三年十二月戊申朔,其夜未央宫中地震。杜钦回答皇帝:“人事失于下,变象见于上,能应之以德,则咎异消。”杜钦的这段话表明了古代中国星占术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论。天人合一论认为,天与人的关系并不单纯是天作用于人,人的行为,特别是帝王的行为和政治措施也会反映于天。因此,君主可以借助天上星宿的变化,来证明自己权力的正当性;而士大夫阶层则往往借助天变来警示、告诫君主要端正行为。在中国,天文记录持续了几千年。二十四史中以“天文志”命名的篇章绝大部分是记录奇异天象和与它相关联的政治事件。这批记录,成了一份宝贵的遗产,对当今的天文学研究还有重要的作用,至今已在超新星遗迹、太阳活动、地球自转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天文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都起着作用。
(摘编自席泽宗《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社会功能》)
材料二:
从远古时代开始,各民族都有观察天象、解释天象的冲动。这份冲动不仅出于实用需要,也源于面对浩瀚宇宙产生的敬畏之情。这两个方面几乎是一切民族起初都具有的。不过,随着文明成型,各民族走上了不同的文化发展道路,那种原始的敬畏之情也有了不同的表达方式。
古希腊天文学本质上是一门几何学。古希腊人认为,宇宙是一个天球包地球的结构,所有的天体都镶嵌在天球上随天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研究这些运动,是古希腊天文学的根本目标。古希腊人把天体的匀速运动看成是遵循理性的最佳范本,于是,那种原始的敬畏之情转化为对理性的坚定追求。德国哲学家康德有一句名言:“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这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内心的道德律。”自古希腊以来,西方人便把宇宙作为理性的代表,把对宇宙的着迷视为追求理性的一种标志。
同样,古代中国发达的天文学也不只是为了农业生产,把节气定到几分几秒,对农业生产来说并无太大意义,中国古代天文学最强大的研究动机来自天人合一的观念,以及由之衍生出来的种种文化观念和制度。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影响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推动天文学发展的那种原始的敬畏之情,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表现为对贯通天人的政治秩序和伦理秩序的忠实维护。
在古代中国,不只是皇帝需要天文学来维护秩序,普通百姓也需要。传统社会里,老百姓做大事之前都要看一下老皇历,看看哪天是黄道吉日,哪天流年不利。这些老皇历就是天文学家为“敬授民时”而编制的历书。因此,中国古代天文学就其研究动机而言,是政治星占术,是日常伦理学,一言以蔽之,是礼学,而不是希腊意义上的“科学”。
把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古希腊天文学共同视为“科学”的最大理由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把“推算预报”日月行星的位置作为重要内容,并且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推算方法。这套推算方法,被称为中国古代的数理天文学,与古希腊数理天文学相对应。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古希腊数理天文学之所以用“几何建模”的方法去研究行星,是因为他们相信,宇宙的运行本来就是遵循几何规律的。相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眼中的“天”有意志、情感。因此天是人格化的上天显灵的场所,而不是希腊天文学家眼中秩序和定律的场所。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与礼学:希腊与中国的天文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天文学重视对天文现象的观测、记录和诠释,古希腊天文学则与之相反,反对观察天象。 B.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创造的天文历法,也是农业生产的指南,体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应用性。 C.中国古代与古希腊的天文学家都形成独特的推算日月行星位置的数理天文学,但两者是出于不同的观念。 D.古希腊天文学家认为宇宙是遵循几何规律来运行的,所以他们用“几何建模”的方法研究行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希腊天文学的唯理性,表现在企图用“几何建模”的方法去探寻宇宙的规律,使天文学成为数学的分支。 B.“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不仅指通过观察天地运行的规律来认知时节的变化,也指通过天象预测行事的时机。
C.古希腊人因为向往天体运动的严谨性,进而形成了尊崇理性的观念,这一观念推动了古希腊天文学的发展。
D.古代中国与古希腊的天文学在研究动机、主要问题、研究方法上存在差异,本质上体现了中西文化精神的不同。
3.根据材料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相关论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二黑结婚》中二诸葛说自己“罗睽星照运,运气不好”,体现了天文学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 B.《唐雎不辱使命》中“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表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C.民间谚语中“芒种芒种,连收带种”的说法,反映了古代中国历法能够为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提供便利。 D.《诗经·小雅》中“月离于毕,俾滂沱矣”,说明了中国先民都会观察天象并且研究它的规律。 4.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天人合一”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4分)
5.两则材料都对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古希腊天文学的差异进行比较,但比较的角度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1.A 2.C 3.D
4.①内容:天作用于人,人的行为,特别是帝王的行为和政治措施也会反映于天。②影响: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影响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5.①材料一侧重于思想路线的比较,指出古希腊天文学重视唯理性,而中国古代天文学重视应用性。②材料二侧重于研究动机与学科性质的比较,指出古希腊天文学是追求理性的几何学(科学),而中国古代天文学是研究天人合一的礼学。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古希腊天文学……反对观察天象”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一段原文为“古希腊天文学并不想鼓励人们去观察天象”,不等于“反对观察”。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古希腊人因为向往天体运动的严谨性,进而形成了尊崇理性的观念”因果倒置,从材料二第二段“西方人便把宇宙作为理性的代表,把对宇宙的着迷视为追求理性的一种标志”可知,希腊人因为尊崇理性的观念,才向往天体运动的严谨性。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D.“‘月离于毕,俾滂沱矣’,说明了中国先民都会观察天象并且研究它的规律”中“都会”说法过于绝对。两则材料都没说中国先民都会观察天象并且研究它的规律。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推知“中国先民都会观察天象并且研究它的规律”是不可能的。且理解诗句可知,两句诗是引用气象民谚,反映旅途的苦情,根本没有表达中国先民都会观察天象并且研究它的规律的意思。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内容:
结合材料一第二段“杜钦回答皇帝:‘人事失于下,史象见于上,能应之以德,则咎异消。’杜钦的这段话表明了古代中国星占术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论。天人合一论认为,天与人的关系并不单纯是天作用于人,人的行为,特别是帝王的行为和政治措施也会反映于天”分析可知,天作用于人,人的行为,特别是帝王的行为和政治措施也会反映于天。 影响:
结合材料二第三段“中国古代天文学最强大的研究动机来自天人合一的观念,以及由之衍生出来的种种文化观念和制度。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影响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分析可知,“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影响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中“在中国,天文学是随着农业生产和星占两种需要而诞生的,诞生以后又受中国社会条件和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古希腊天文学走了一条很不相同的道路”分析可知,材料一侧重于两者的思想路线的比较。 “古希腊天文学并不想鼓励人们去观察天象,相反地,它企图建立一个宇宙模型,使天文学成为数学的一个分支,这条思想路线决定了古希腊天文学的唯理性”强调的是古希腊天文学重视唯理性。
根据“与此不同的是,中国的先哲们要求天文学只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易经》)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尚书·尧典》)。至于宇宙性质怎样,日月星辰为何东升西落,则不必追问。这条思想路线决定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应用性”等内容分析可知,此处在于强调中国古代天文学重视应用性。
结合材料二中“古希腊天文学本质上是一门几何学。古希腊人认为,宇宙是一个天球包地球的结构,所有的
天体都镶嵌在天球上随天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研究这些运动,是古希腊天文学的根本目标。古希腊人把天体的匀速运动看成是遵循理性的最佳范本,于是,那种原始的敬畏之情转化为对理性的坚定追求”和“同样,古代中国发达的天文学也不只是为了农业生产,把节气定到几分几秒,对农业生产来说并无太大意义,中国古代天文学最强大的研究动机来自天人合一的观念,以及由之衍生出来的种种文化观念和制度”“中国古代天文学就其研究动机而言,是政治星占术,是日常伦理学,一言以蔽之,是礼学,而不是希腊意义上的‘科学’”等内容分析可知,材料二侧重于研究动机与学科性质的比较,指出古希腊天文学是追求理性的几何学(科学),而中国古代天文学是研究天人合一的礼学。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断魂筑 蔡楠
自从荆轲死了之后,高渐离再也没有摸过我。他把我装进箱子里,悠悠地对我说,燕国不保了,我们该离开这里了。我听见有东西噼里啪啦砸在箱子上。直到那东西顺着箱子的缝隙滴在丝弦上濡湿了我的身体,我才知道那是高渐离汹涌的泪水。
果然,秦国大军旋风一样扫过燕国。他们的旋风是向北刮,我和高渐离是向南逃。他带着我爬过他故乡范阳城的残垣断壁,涉过血水流淌的易水河,来到白洋淀边的秋风台。那时,秋风台已经被炮火掀去了半边。我感觉,高渐离的脚步在这里停顿了好久。往事如昨,高渐离和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场面连我都记忆犹新。我发出的高亢悲壮的音律在这里曾经撼动了那么多人。那是我迄今为止最痛快淋漓的呐喊。呐喊完了,我开始疲惫地歇在高渐离的行李箱里。作为一把筑,我除了听命于高渐离的手指,发出不同的音律,我还能做什么呢?
来到了宋子城,我们就听到了太子丹被他的父亲割掉头颅献给秦国的消息。高渐离拍着行李箱,拍着我昏睡的身体,嘶哑着嗓子说,燕王喜割掉的不仅是太子丹的头颅,他割掉的也是他自己的头颅啊!高渐离的话很快就得到了应验。秦国大将王翦的儿子王贲把燕王喜从蓟城追到了辽东,硬是生生的把他的头颅揪了下来。丹的头颅掉了,喜的头颅掉了,燕国天空的星辰也掉了。
我和高渐离不能再往南逃了。逃到哪里看到的都是秦国的星辰。我们在宋子居住了下来。高渐离做了一家酒楼的酒保。他的名字改成了燕惜。我就被燕惜安排在他那简易得不能再简易的床底下。虽然我动弹不得,但每天我又都在跟随着他。我是他的影子,一个曾是天底下最好的乐手的影子。我随着他端盘上菜,刷盘洗碗,砍柴劈木。我眼睁睁地看着他的一双调琴弄筑的纤手变得粗糙皲裂,骨节粗大。看着他的心在一点一点破碎开来,我躁动不安。我在箱子里激烈地扭动自己颈细肩圆的身子,我的十三根铜弦铮铮作响。
我觉得那简易的床铺也在我的响声中摇晃。我停止不下自己。直到中间那根长弦在燕惜沉重的叹息声里砰然抻断,我才有了暂时的安静。
燕惜停止叹息是在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那晚他破例多喝了几杯冰烧酒,正要回房休息,却听到了一阵久违的筑声隐隐传来。他循着筑声挪动着脚步,他的褴褛的衣袂很快就飘到了主人家的堂前。那是一个咸阳来的客人在击筑。堂下一群人正侧耳细听。一曲终了,众人鼓掌赞叹。燕惜却不合时宜地嘟哝了一声:好是好,就是差了一些东西!
差什么东西呢?主人和客人把燕惜请到了堂上。燕惜说,客人的筑声是从琴弦上弹出来的,只能悦人耳,还不是真正的音乐。真正的音乐是悦人心,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客人把筑一下子就掷到了他的脚边,那你弹一首真正的音乐给我听听!
燕惜一脚就把那筑踢到了堂下。然后一个漂亮的转身,走了。他从床下掏出尘封的我,然后换上了那身在燕国朝廷穿过的华丽衣服,整容净面,回到了主人堂上。在众人惊诧的目光里,修颀俊逸的燕惜左手按住我的头部,右手捏着竹尺,优雅而娴熟地一击,我渴盼已久的身体顿时生动起来,震颤着发出了一声贯穿天地的妙音。众人的心一下子就被击昏了。昏迷的心不会死去,它们注定还会被持续的筑声所唤醒。一阵高亢的筑音穿过,接下来就是激越的旋律。我和燕惜都不由自主地唱起了那首荆轲曾经唱过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好——主人、客人还有堂下的听众禁不住欢呼起来。燕惜却流着泪嘟哝着,好什么好,这十三根铜弦还断着一根呢!
那个夜晚过后,我没有再回到箱子里。我重新回到了燕惜的怀抱。我们又变得形影不离了。我们搬出了那家酒楼。燕惜对我说,不怪那几杯冰烧酒,该是离开宋子的时候了,有人在等我们呢!
谁在等我们?是嬴政。不,应该叫他秦始皇,他现在已经统一六国了。战鼓声已经远离了咸阳宫,现在这里需要音乐。需要音乐来粉饰装点大秦的一统江山。我和燕惜就做了秦始皇的宫廷乐师。秦始皇要让燕惜做一曲《秦颂》,只是在进宫之前,他让人熏瞎了燕惜的眼睛。其实,燕惜的眼睛根本不用熏了,他基本上已经为荆轲哭瞎了。
与秦始皇面对面的时候,我才知道他不但懂战争,懂政治,他还懂音乐,懂我。当我在燕惜的手下发声委婉的时候,他微笑。他满足于君临四方威加海内,帝王大业从此开始。当我发声慷慨的时候,他朗笑。他得意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当我发声激昂的时候,他狂笑。他感叹一个曾经的私生子,终于统一了天下所有的声音,终于让天下最好的乐师最美的乐曲为他而奏。他狂笑着,受了我声音的吸引,一步一步走向燕惜,走向我。他俯身想从燕惜的手里拿过我,然后自己弹奏。而这时,我却发出了铅一样沉钝的声音。我灌满铅的身子在燕惜的粗糙大手里化作一道闪电,飞快地向秦始皇砸去——
应该说我是长着眼睛的,但我的眼睛终究不如人的眼睛,更何况是秦始皇的眼睛。他比闪电还快的眼睛帮助他的头躲过了这致命的一击。我和沉重的铅块跌在大殿,整个身子霎时七零八落。我成了一把断魂筑!
燕惜在秦始皇的剑下一动不动。我奇怪他的盲目里竟然还有眼泪,竟然还有铅块一样的眼泪砸落。 燕惜被秦始皇送上了绞架。我的七零八落的残骸也被他聚拢起来,放在了燕惜的脚下。秦始皇拍拍燕惜的肩膀,轻声地说,我早就知道,你不是燕惜,你是高渐离!熏瞎你的眼睛,是想让你专心音乐。
燕惜抬起头,冷笑道,不,我不是高渐离,我是荆轲的影子,我也是燕国的影子!
(有删改)
6.关于文中燕惜闻筑声重新击筑演奏的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燕惜循着筑声走到堂前,不合时宜的评价,目的是想展示自己的音乐水平。 B.燕惜掏出尘封的筑,换上华服,整容净面,是不想让堂上的主客看轻他。 C.燕惜心念故国旧友,击筑时不惜暴露身份,唱起了《易水歌》,因此被抓。 D.众人听到燕惜击筑的声音,沉醉其中,不禁欢呼,写出燕惜演奏技艺的高超。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荆轲死后高渐离不忍再想起故友,作为一个乐师,在之后的一段日子里不再击筑,表现了对故友的哀悼之情。
B.“高渐离拍着行李箱,拍着我昏睡的身体”,两个“拍”字,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高渐离极其无奈愤懑的心理。
C.秦始皇熏瞎燕惜眼睛,是想让他专心于音乐,因为秦始皇不但懂战争,懂政治,他还懂音乐,爱好音乐。 D.文末高渐离被杀这一悲惨的结局使人唏嘘慨叹,似有浓得化不开的沉闷和悲伤,同时也增加了历史的凝重与沉郁。
8.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高渐离的形象特点。(6分)
9.《史记》中记载:“荆轲客高渐离以击筑见秦皇帝,而以筑击秦皇帝,为燕报仇,不中而死。”本文以“筑”的视角叙述此事,这样的视角有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6.D 7.C
8.①有政治远见。从好友荆轲的死和燕王的行为,能预知燕国不保。
②怀念故友,眷恋故国。忆起荆轲刺秦失败的伤感,对燕国的眷恋,以及知音难觅的孤寂,此时从心底发出的音乐没有人能真正地听懂,回忆里的荆轲和燕国再次撞击他的心灵。
③以死报国,刺杀秦始皇。忠于燕国,从刺秦失败的遗憾,对燕国不变的忠贞可看出。
9.①从人物形象上看,让静物“筑”开口。通过对“筑”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衬托了高渐离惜情重义、忍辱负重、壮心不已的形象。
②从主旨上看,用“筑”讲述历史人物真实的遭遇,充分表现了历史文化中深层的悲壮与厚重,增添了历史的沉重感和文化的沧桑感。
③从表达效果上看,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物以人的感情,视角独特,引人入胜。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A.“目的是想展示自己的音乐水平”错。燕惜循着筑声走到堂前,源于他对音乐的热爱,也为后文重新击筑做了铺垫。
B.“是不想让堂上的主客看轻他”错。高渐离许久不弹筑,再次拿起时换上华服,整容净面,一方面是出于对音乐的尊重,就如古人重视祭祀,凡祭祀必沐浴斋戒;另一方面,也是觉得不需要再过隐姓埋名的生活了。 C.“因此被抓”错。文章没有写他因此被抓,而是写“那个夜晚过后,我没有再回到箱子里。我重新回到了燕惜的怀抱。我们又变得形影不离了。我们搬出了那家酒楼。燕惜对我说,不怪那几杯冰烧酒,该是离开宋子的时候了,有人在等我们呢!”,写他准备去行刺秦王。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C.“是想让他专心于音乐”错。结合原文“秦始皇拍拍燕惜的肩膀,轻声地说,我早就知道,你不是燕惜,你是高渐离!熏瞎你的眼睛,是想让你专心音乐”可知,秦始皇知道这是高渐离,熏瞎他的眼睛是想让他放弃报仇。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艺术形象的能力。
根据原文“他把我装进箱子里,悠悠地对我说,燕国不保了,我们该离开这里了”“高渐离拍着行李箱,拍着我昏睡的身体,嘶哑着嗓子说,燕王喜割掉的不仅是太子丹的头颅,他割掉的也是他自己的头颅啊!高渐离的话很快就得到了应验”可知,高渐离有政治远见,能通过好友荆轲的死和燕王的做法,预知燕国不保。 “他带着我爬过他故乡范阳城的残垣断壁,涉过血水流淌的易水河,来到白洋淀边的秋风台。那时,秋风台已经被炮火掀去了半边。我感觉,高渐离的脚步在这里停顿了好久。往事如昨,高渐离和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场面连我都记忆犹新”,高渐离忘不了荆轲,忘不了燕国,“其实,燕惜的眼睛根本不用熏了,他基本上已经为荆轲哭瞎了”;“我们在宋子居住了下来。高渐离做了一家酒楼的酒保。他的名字改成了燕惜。我就被燕惜安排在他那简易得不能再简易的床底下”“我眼睁睁地看着他的一双调琴弄筑的纤手变得粗糙皲裂,骨节粗
大。看着他的心在一点一点破碎开来”,高渐离不再弹奏筑,因为知音已逝,从心底发出的音乐没有人能真正地听懂。可以看出高渐离与荆轲感情深厚,他始终在怀念故友,眷恋故国。
“我和燕惜就做了秦始皇的宫廷乐师。秦始皇要让燕惜做一曲《秦颂》,只是在进宫之前,他让人熏瞎了燕惜的眼睛”,为了报仇,高渐离来到秦宫;果然,秦始皇被他的音乐吸引,“他俯身想从燕惜的手里拿过我,然后自己弹奏。而这时,我却发出了铅一样沉钝的声音。我灌满铅的身子在燕惜的粗糙大手里化作一道闪电,飞快地向秦始皇砸去——”“燕惜被秦始皇送上了绞架”,高渐离最终做出了行刺秦始皇的选择,并最终为此殒命,由此可见他忠于燕国,以死报国。
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叙述视角与叙述特色的能力。
作品以“筑”这一物的视角进行叙述,让静物“筑”开口,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塑造高渐离的形象,如写“筑”的心理和行动,“我感觉,高渐离的脚步在这里停顿了好久。往事如昨,高渐离和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场面连我都记忆犹新。我发出的高亢悲壮的音律在这里曾经撼动了那么多人”“我随着他端盘上菜,刷盘洗碗,砍柴劈木。我眼睁睁地看着他的一双调琴弄筑的纤手变得粗糙皲裂,骨节粗大。看着他的心在一点一点破碎开来,我躁动不安。我在箱子里激烈地扭动自己颈细肩圆的身子,我的十三根铜弦铮铮作响。我觉得那简易的床铺也在我的响声中摇晃。我停止不下自己”“”“我奇怪他的盲目里竟然还有眼泪,竟然还有铅块一样的眼泪砸落”等。这些描写衬托了高渐离惜情重义、忍辱负重、壮心不已的形象。
“筑”作为高渐离身边的事物,不仅能看到高渐离的言行举止,还能看破高渐离迫于时势外在伪装下的真实想法,如“看着他的心在一点一点破碎开来,我躁动不安“昏迷的心不会死去,它们注定还会被持续的筑声所唤醒”“我和燕惜都不由自主地唱起了那首荆轲曾经唱过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正是这些内心所想,促使高渐离不断做出新的选择,使得人物的遭遇更加真实丰满。用“筑”讲述历史人物真实的遭遇,充分表现了历史文化中深层的悲壮与厚重,增添了历史的沉重感和文化的沧桑感。 文章表现的虽是高渐离这一人物的言行举止和生平经历,却没有从他的视角展开描写,而是用拟人化的手法,从“筑”的视角来写,视角独特,引人入胜;且赋予“筑”以人的感情,作为高渐离最终击杀秦始皇不成含恨而去的见证,这一视角另辟蹊径,使文章充满新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晋出公十七年,智伯与赵、韩、魏共分范、中行地以为邑。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四卿恐,......
遂反攻出公。出公奔齐,道死。故智伯乃立昭公曾孙骄为晋君,是为哀公。当是时,晋国政皆决智伯。 智伯益骄,请地韩、魏,韩、魏与之。请地赵,赵不与。智伯怒,遂率韩、魏攻赵。赵襄子
[1]
惧,乃奔保
晋阳。
三家以国人围晋阳,岁余,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
[2]
;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民无叛意。
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参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魏之安邑,绛水可以灌韩之平阳也。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疵曰:“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明日,智伯以?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谗人,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不然,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疵请使于齐。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率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三家分智氏之田。
晋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赐赵、韩、魏,皆命为诸侯。晋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
(取材于《史记》《资治通鉴》)
注释:[1]赵襄子:晋国臣子,赵地之主。后文的魏桓子、韩康子分别为魏地之主和韩地之主。[2]城不浸者三版:版,筑土墙用的夹板。墙未被水浸泡的部分只剩下三块夹板的高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B.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C.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D.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古代有多种纪年法,“晋出公十七年”属于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B.参乘,即“骖乘”。古时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
C.“韩、魏翼而击之”的“翼”指两侧,与《鸿门宴》中“翼蔽沛公”相同。 D.侯,古代的一种爵位等级。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春秋时晋国的臣子智伯,一直掌控着晋国的大权,并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B.臣子疵见微知著,预见韩、魏必反,向智伯进言反被怀疑,便请求出使齐国。 C.张孟谈用唇亡则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二子,瓦解了智伯阵营,致使智氏灭族。 D.韩、赵、魏分别得到了诸侯封号,瓜分了晋国的国土,历史的格局发生了改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
(2)“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14.韩、魏二子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请从文中找出动作描写的语句来加以佐证。(3分) 【答案】10.D 11.C 12.A
13.(1)我们两家难道不以尽快分到赵氏的地盘为利,反而要去做那些危险苦难不可能成功的事吗? (2)“计划出自二位之口,只有我听到,又有什么妨害呢!”二人于是秘密与张孟谈商议,约定好日期就让他回城了。
14.①桓子肘康子;②康子履桓子之跗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们让韩、魏两国的军队跟我们一起攻打赵国,赵国灭亡之后,灾难就要落到韩国和魏国头上。现在约定战胜赵国后,三家瓜分赵国土地,现在,城墙没有淹没的只剩下三版高了,赵国投降指日可待,但是这两人不但没有高兴地心思,反而有担忧的神色,这不是要反叛又是什么呢?”
“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中的“难”指灾难,做“必及韩魏矣”的主语,所以要断开,故排除AC。 “无喜志,有忧色”句式对称,所以在“志”后要断开,故排除B。 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及重点词的含义的能力。
C.第一个“翼”意为“从旁进行蔽护或辅佐”,第二个“翼”意为“像翅膀一样”。二者含义不同。句意:韩国和魏
国从侧面攻打/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刘邦。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一直掌控着晋国的大权”有误。原文是“当是时”,意思是只一度掌控了晋国的大权。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利”,意为“以……为利” ;“岂……乎”,意为“难道……吗?” (2)“伤”,意为“妨害” ;“潜”,意为“秘密地”;“期”,约定。 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信息的筛选概括能力。
结合语境,“知其然”是早已知道智伯可能会来攻打韩国和魏国,从前文来看,“三家以国人围晋阳,岁余,引汾水灌其城……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魏之安邑,绛水可以灌韩之平阳也”中,可见,智伯知道可以引水灌城的方法,而桓子与康子都想到自己的国都也会容易被河流漫灌,二人没有说话,只是“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即魏桓子用肘部碰了碰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踩魏桓子的脚背,用这些细微的动作表明二人心中已然明白唇亡齿寒,智伯打败赵国就将要攻打韩魏的道理。 参考译文:
晋出公十七年,智伯与赵鞅、韩不信、魏侈一起把范氏和中行氏瓜分,作为自己的采邑。晋出公非常愤怒,通告齐国和鲁国,想要讨伐智、赵、韩、魏四卿。四卿恐惧,于是反过头去攻打晋出公。出公战败,逃向齐国的时候,死在路上。因此智伯就立晋昭公的曾孙姬骄为晋国国君,这就是晋哀公。那时候,晋国的政事都由智伯决定。
智伯愈加骄横,向韩国和魏国要土地,韩国和魏国就划分了土地给他。又向赵国要土地,而赵国没给。智伯愤怒,于是就率领韩国和魏国攻打赵国。赵襄子害怕,于是就逃到晋阳退守。
三国围困晋阳,一年多之后,引汾河的水灌晋阳城,城墙没有淹没的只剩下三版高了;城中的人只能把锅挂起来做饭,交换子女来吃,但百姓都没有反叛之心。智伯巡视水势,魏桓子为他驾车,韩康子做护卫。智伯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灭亡别人的国家呀。”魏桓子用肘部碰了碰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踩魏桓子的脚背,因为汾河可以灌魏国的安邑,绛河可以灌韩国的平阳。疵对智伯说:“韩国和魏国一定会反叛的。”智伯说:“您怎么知道的?” 疵说:“我是根据人之常情判断的。我们让韩、魏两国的军队跟我们一起攻打赵国,赵国灭亡之后,灾难就要落到韩国和魏国头上。现在约定战胜赵国后,三家瓜分赵国土地,现在,城墙没有淹没的只剩下三版高了,赵国投降指日可待,但是这两人不但没有高兴地心思,反
而有担忧的神色,这不是要反叛又是什么呢?”
第二天,智伯把疵的话告诉了魏桓子和韩康子,二人说:“这是小人想为赵国游说,让您怀疑我们,从而放松攻打赵国。不是这样的话,我们两家难道不以尽快分到赵氏的地盘为利吗?而要去做那些危险苦难不可能成功并的事吗?”二人走后,疵进来问智伯:“主公怎么能把我的话告诉那两个人呢?”智伯说:“您怎么知道的?”疵答道:“刚才我见他们一见到我就匆匆离开了,这是因为他们已经知道我识破他们的心思了。”智伯没有改变。疵请求出使齐国。
赵襄子派张孟谈偷偷去见魏桓子和韩康子,说:“我听说唇亡齿寒。现在智伯率领韩国和魏国来攻打赵国,赵国灭亡,那么就该轮到韩国和魏国了。”二人说:“我们也知道会这样,只是担心事情没有完成而计划先泄露,那么灾祸立即就会到了。”张孟谈说:“计划出自二位之口,只有我听到,又有什么妨害呢?”于是二人秘密与张孟谈商议,约定好日期就让他回城了。
赵襄子派人在夜里杀了守堤的官吏,决开堤口,用水灌智伯的军营。智伯的军队因为救水而乱作一团,韩国和魏国从侧面攻打,赵襄子率兵从正面攻击,大败智伯的军队,杀了智伯,又将智伯的家族全部诛杀。赵、韩、魏三国分割了智伯的土地。
晋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封赵、韩、魏为诸侯。晋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掉晋国,瓜分其土地。晋静公被贬为庶人,晋国灭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
水龙吟(光武战昆阳)
李纲
汉家炎运中微,坐令闰位余分据。南阳自有,真人膺历,龙翔虎步。初起昆城,旋驱乌合,块然当路。想莽军百万,旌旗千里,应道是、探囊取。
豁达刘郎大度。对劲敌、安恬无惧。提兵夹击,声喧天坏,雷风借助。虎豹哀嗥,戈铤委地,一时休去。早复收旧物,扫清氛祲,作中兴主。
[注]①李纲: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②闰位余分:这里指王莽篡汉,坐上了非正统的帝位。③膺历:帝王承受国祚之称。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家炎运中微”交代了光武战昆阳的时代背景,暗指南宋朝廷的衰落。 B.“莽军百万,旌旗千里”描述王莽军队的强大,衬托了光武帝卓越的军事才能。 C.“对劲敌、安恬无惧”从正面刻画了光武帝面对劲敌,从容淡定的神情。
②
③
①
D.“虎豹”“戈铤”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哀嗥”“委地”可见词人对王莽之流的痛恨。 16.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5.D
16.这首词通过描述光武帝昆阳之战的勇敢英武,借古说今,勉励南宋君王奋发有为。表达了词人希望国家复兴的强烈愿望。
【解析】15.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学生的能力。
D.“‘虎豹’……运用了借代的手法”错误,“虎豹”是比喻,把篡位者比作“虎豹”。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汉家炎运中微”,汉朝兴旺的国运中途衰落。此句交代了光武战昆阳的时代背景,暗指南宋朝廷的衰落。“莽军百万,旌旗千里”描述王莽军队的强大,衬托了光武帝卓越的军事才能。“龙翔虎步”“对劲敌、安恬无惧”“提兵夹击,声喧天坏,雷风借助”,从正面刻画了光武帝面对劲敌,勇往直前的气魄,从容淡定的神情。“早复收旧物,扫清氛祲,作中兴主”,最终光武帝以少胜多,取得昆阳大捷,不久后即位建立东汉政权。 此词写于刚失去半壁江山的南宋王朝渡江苟且,不思进取之时,全词通过描述光武帝昆阳之战的勇敢英武,借古讽今,勉励南宋君王,应向英勇无惧、以少胜多的光武帝刘秀一样,奋发有为,收复失地,振兴国家。表达了词人希望国家复兴的强烈愿望。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说自己治理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三年后,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但“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在写歌台上歌声温柔,一派春光融融的景象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之对比,写出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同。
(3)除了风、雨、雪,“霜”这种天气现象也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舞殿冷袖 风雨凄凄 示例一: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示例二: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俟”“殿”“袖”“凄”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走在胡同里,鼓楼独具特色的三重檐歇山顶与绿琉璃灰瓦进入眼帘。不同于钟楼砖石本色,鼓楼通体漆以正红,颜色稳重典雅,与上层的建筑金色纹案和灰瓦绿剪边对比鲜明,却又________。登上鼓楼,北京城的景色尽收眼底,地安门内大街________,四合院在大街两侧一字排开,郁郁葱葱的绿树点缀其中。阳光射入二层殿内,经岁月打磨的地砖在阳光下________。
继续向前漫步,越过层层叠叠的屋顶与树木向北仰望,钟楼屹立在夏日湛蓝的天空与白云所形成的背景里。与立于道路尽头的鼓楼相比,钟楼更加靠近民居。矗立在胡同之中的不同于皇宫禁苑的威严肃穆、敕建庙守地雕梁画栋的钟楼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烟火韵味。登楼而望,满眼都是生活的烟火气,一群信鸽围绕着钟楼飞行,凉爽的风吹动着繁茂的槐树,将朵朵槐花洒满屋顶。
如果说站在鼓楼上看到的是城市的繁华,那么站在钟楼上看到的就是北京的古韵。灰砖白栏黑瓦绿琉璃剪边,朴素简洁,又有着砖石建筑独特的沉淀之感。钟楼,虽饱经沧桑,却仍静静地守护在这里,忠实地履行着职责。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请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修辞手法,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案】18.相得益彰;车水马龙;熠熠生辉。
19.不同于皇宫禁苑的威严肃穆,也不同于敕建庙宇的雕梁画栋,钟楼矗立在胡同之中,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烟火韵味。
20.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钟楼比拟成人,“饱经沧桑”“静静守护”“忠实地履行着职责”等使之具有了人的行为和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钟楼历史悠久、与人相融(有烟火气)的特点。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语境指正红与金色纹案和灰瓦绿剪边在颜色上互相映衬,效果更好。可填“相得益彰”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形容热闹繁华的景象。语境陈述对象是地安门内大街,指街道繁华。可填“车水马龙”。
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语境指地砖在阳光照耀下闪光发亮。可填“熠熠生辉”。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首先提取出句子主干:钟楼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烟火韵味。
再把修饰成分单独成句。“矗立在胡同之中”修饰的是钟楼,可改为“钟楼矗立在胡同之中”;“不同于皇宫禁苑的威严肃穆、敕建庙守地雕梁画栋”修饰主体是钟楼,可改为“钟楼不同于皇宫禁苑的威严肃穆”,“钟楼不同于敕建庙宇的雕梁画栋”。
整合以上信息,相同的主语可以省略或者合并,按照叙述的逻辑顺序可改为:不同于皇宫禁苑的威严肃穆,也不同于敕建庙宇的雕梁画栋,钟楼矗立在胡同之中,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烟火韵味。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分析表达效果的能力。
以“饱经沧桑”“静静守护”“忠实地履行着职责”词语修饰钟楼,赋予了它以人的特点,使之具有了人的行为和情感,此为把钟楼比拟成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饱经沧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钟楼经历岁月的漫长,历史悠久;“守护”与“履行着职责”表明钟楼对人的作用,它与人相融,充满了人间有烟火气,成为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大海退潮了。海面上露出了美丽的珊瑚……它们一丛一丛,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扇面,有的像菊花……”简短的文字,生动描绘出珊瑚的千姿百态。
其实,___①___,珊瑚礁还对地球和海洋生态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通过自身形成的三维结构减轻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蚀作用,维系海洋生物多样性等。此外,珊瑚还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不过,受人类活动、气候变化以及敌害生物等影响,___②___。
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珊瑚礁生态修复”保持与恢复珊瑚礁资源、扭转其退化趋势——我们称之为“种”珊瑚。珊瑚是动物,动物咋还能“种”出来?这是因为,珊瑚礁生态修复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像植树造林一样,将人工培育的珊瑚苗种安放在合适的海域中,从而促进珊瑚资源快速恢复。具体操作时,我们将珊瑚切成手指大小的断枝,___③___,就形成了一棵棵娇小的“幼苗”。等幼苗长到适合移植的大小,再选定水质、温度、地形等环境条件合适的海域,把它们固定到自然的珊瑚礁或人工礁体上。 21.下列句子中的“像”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就像樱、梨、桃这样轻柔飘逸的花,我从不将它们的谢落看作死亡。 B.雨天,拾荒农妇从门前经过,我会像妈妈一样追出门,给她一顶草帽。 C.天和号核心舱是世界最大最重的太空舱,功能齐全,就像旅馆一样。 D.像是知道我要摘它一样,那朵红色的荷花猛地把头埋进了荷叶丛中。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答案】21.C
22.①除了好看之外(除了具有观赏作用外);②珊瑚礁退化趋势严重;③断枝经过培育。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及句子意思的理解能力。 画线句,表示打比方; A.表示举例; B.表示作比较; C.表示打比方; D.表示推测。 故选C。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依据后文“珊瑚礁还对地球和海洋生态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知,此空强调的是“珊瑚礁另外的特点或者是作用”;此句是承上启下过渡句,应总结上文,再依据前文“海面上露出了美丽的珊瑚”可知,此句需强调“珊瑚的美丽”。所以可填“珊瑚的除了美丽之外”或者,“除了具有观赏作用外”。
②依据后文“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珊瑚礁生态修复’保持与恢复珊瑚礁资源、扭转其退化趋势”可知,此句陈述的事实是“珊瑚礁资源需要恢复、其退化趋势需要扭转”。所以可填“珊瑚礁退化趋势严重”。
③依据前文“将珊瑚切成手指大小的断枝”和后文“形成了一棵棵娇小的‘幼苗’”可知,这三句陈述的是“断肢”形成“幼苗”的过程,所以此句强调的是中间环节,即“培育”。所以可填“断枝经过培育”。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吃一堑,长一智”,一般都认为通过反思自己和借鉴他人,人们能汲取过往教训,变得聪明起来。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唐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些说法都指明了“长一智”的方法。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不容易“长一智”,杜牧就曾在《阿房宫赋》中感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答案】例文:
省己鉴人 吃堑长智
古语有言:“吃一堑,长一智。”人在遭遇失败或者犯下过错后,常“痛定思痛”,力避“踏进同一条河”,然后获得进步与成长,可谓“长一智”。如若“吃堑”后,不能通过正确的方式方法去“长智”,势必在“吃一堑”后再次“吃一堑”。
而“反思自己与借鉴他人”常被认为是汲取教训、提升自我、增长智慧的不二法门。
所谓“吃一堑”,是向外探索新事物的过程中遭遇的不可避免的挫折。固然历经风霜才成松柏挺拔之姿,而唯有将历次教训与经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建设聪慧、明智的自我,成就我们的智慧人生,强大我们伟大的国家。
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毛泽东主席曾盛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汉武帝的伟大,不仅在于开创大汉帝国的强盛,还在于敢于向天下公开“罪己”:穷兵黩武、迷信方术、靡费无度。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指出:“汉武帝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此乃社稷和百姓之幸。
反思自己十分必要,借鉴他人亦不可或缺。只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才能“面向未来”。一个国家只有在开放中博采众长,才能不断发展完善。其背后是高瞻远瞩的视野,更是观照世界的情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西方学习了工业化、科技管理、生活方式、城市建设等等,逐渐在对外开放中走出自己的路,实现国家综合国力快速提升。如果我们不以开放求发展,将很难融入文明世界,也不会蹄疾步稳地长远发展;更枉谈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了。
如此说来,“反思与借鉴”的确意义重大。事实上在现实中很多人吃堑后未能长一智,就在于不去反思与借鉴。很多时候我们满足于眼前的苟且懒于反思、不屑或者不愿借鉴,因而只能止步于认识的空想、接受一错再错的结果。对于教训与经验,最怕人不去吸取与学习。你永远叫不醒的,一种是故去的人,一种是装睡的人。殊不知,任何一个人都会有认知的缺失与实践的局限,如果排斥吸取教训、满足感强,自我封闭,最终将沦为新时代的“旧事物”,被搁置在墙角惹尘埃。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们在反思时又当反思什么?在工作与学习中,是急躁冒进了还是畏葸不前?是妄自尊大了还是心生畏惧了?是想到看到并未做到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只有冷静客观地去审视过往的失败,才能更好地反思与借鉴。
我们从来不害怕犯错,因为这些错误必将成为宝贵的经验;但我们畏惧不停犯错,这会成为我们追梦路上的拦路虎。 新时代青年应当牢记: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我们唯有“善于自省勇于借鉴”,方能行
稳致远、笃行不怠。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共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一句提出一般人的看法,“‘吃一堑,长一智’,一般都认为通过反思自己和借鉴他人,人们能汲取过往教训,变得聪明起来”。第二层:先列举荀子和唐太宗的名言,从正面强调“反思自己和借鉴他人”对“长一智”的意义。第三层:联系实际,再举秦人的例子从反面突出不能“反思自己和借鉴他人”的危害,事实上在现实中很多人吃一堑后未能长一智,就在于不能“反思与借鉴”,在此进一步突出了“反思与借鉴”的重要性。 考生在论述时首先应肯定一般情况下“吃一堑,能够长一智”的普遍道理,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然后论述为什么会“长一智”,因为人们失败后一般会去总结,力避“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否则就会“吃一堑再吃一堑”。那么人们是如何“吃一堑后长一智”的?那就必须从材料出发应围绕“反思自己和借鉴他人”这一中心而进行写作,才能算审题得当。即写“吃一堑长一智”也不能脱离“反思自己与借鉴他人”这一核心做法。如果只写遭受挫折后使自己变得聪明而不突出“反思自己与借鉴他人”,则审题有失偏颇,不符合题意。
考生在陈述“反思自己与借鉴他人”时候,不能整体打包,笼统地说要“反思与借鉴”,这里面最好能指出“反思什么借鉴什么”。比如可以反思自己为何失败:奢华享乐、方向方法不对、自满自负、懈怠懒惰、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等。借鉴什么:比如科学决策、谦虚谨慎、勤勉不懈、努力进取、积极创新、重用人才、奢华享乐、暴力执政等。还可以追问:为什么有人反思到位了,而未能长一智,最终依旧吃“堑”了,因为不能付诸实践等。
无论反思还是借鉴都必须紧扣“吃一堑与长一智”来谈,不能全篇泛化成“努力实践、知行合一、谦虚谨慎”等。“吃一堑,长一智”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甚至是国家。 立意:
1.反思反省,长智途径。
2.善于反思,勇于改变,增智法门。 3.善反思,肯借鉴,增智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