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网络的发展史

2024-05-22 来源:客趣旅游网
网络的发展史

1962 力量、在\"冷战\"中聚集 · 1963 促成\"脑语\"的统一 · 1964 英雄所见略同 · 1965 第一次对话 · 1966 \"网父\"出山 · 1967 孕育中的第一网 · 1968 群雄争夺,以小取胜 · 1969 互联网诞生 · 1970 ARPANET雏形初具 · 1971 E-MAIL的诞生 · 1972 初露锋芒 · 1973 规则的确立 · 1974 PC----ARPANET发展的基石 · 1975 黑客文化的兴起 · 1976 UNIX新突破 · 1977 邮局大同盟 · 1978 战国时代的革命导火索 · 1979 \"准平民\"时代的五件大事 · 1980 \"笨小孩\"蹒跚学步 · 1981 推动Internet的巨轮 · 1982 黑客战胜官僚 · 1983 阿帕帝国联接世界 · 1984 核战、人性、赛跑、网络 · 1985 传奇中的1985 · 1986 初见峥嵘 · 1987 新巨人的崛起 · 1988 一只让网络瘫痪的小虫 · 1989 独立网最初的互联与合并 · 1990 万维之网 · 1991 来自芬兰的小企鹅 · 1992 起飞前夜 · 1993 MOSAIC风暴 · 1994 明星诞生的年代 · 1995 世界因“I“疯狂 · 1996 Internet世界之辩 · 1997 Internet发展的分水岭 · 1998 电子商务腾飞 · 1999 世纪的轰动

1962 力量、在\"冷战\"中聚集

Internet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而这项庞大的工程真正的开始时间是1962年。不过确切地说,Internet没有明确的发展历史,因为它本身就是不易定义的,它只是人与人之间所达成的协议,是高科技的反映。它证实了通讯对人们的重要性,并充分肯定了个人的创造能力。 从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世界被按照意识形态和信仰的不同,划分成东西方两大阵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而这种不见硝烟的“冷战”在激烈程度上丝毫不亚于真枪实弹的战争。

1957年,苏联率先发射两颗人造卫星。1958年1月7日,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正式向国会提 出要建立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该机构也被称为ARPA)。希望通过这个机构的努力,确保不再发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看着苏联卫星上天的这种尴尬的事。

谁也没能想到,在ARPA成立4年后,一位拥有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心理学教授,会被请到ARPA来领导指令和控制技术的研究工作。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就是J.C.R.Licklider。

Licklider在担任麻省理工学院(MIT)心理声学教授期间,在林肯实验室的地下室偶然遇到计算机专家W.Clark,后者给他看了一台奇妙的机器TX-2,这让Licklider立刻着迷,转而将自己研究的“人际关系”改换成“人机关系”。

Licklider与Clark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成为朋友。Licklider以后又加入了BNN公司(Bolt Beranek and Newman,Inc.)工作。作为一个心理学家,他极为重视电脑的重要性。他的理想就是要让电脑更好地帮助人们思考和解决问题。

1962年,Clark在林肯实验室里,从LINC(实验室仪器计算机的英文缩写)上首次实现实时实验数据处理。同年8月,Licklider与Clark共同发表论文,阐述分布式社交行为的全球网络概念。而MIT的Slug Russell、Shag Graetz、Alan Kotok三位大学生就在这一年编制出世界上第一款游戏程序“空间大战”(Space War),这是联网用户分时运行同一程序的第一个实例。

分时系统蹒跚起步,使林肯实验室的工程师们逐渐熟悉了人机交互和联网技术,一批电脑通讯技术人才在这里成长,为即将进行的网络实验创造了有利的基础。

1962年10月,ARPA的第三位主任Jack Ruina,叫上正在BBN工作的Licklider和他在林肯实验室工作的好友Fred Frick,共同讨论在ARPA建立一个部门来研究“指令与控制”技术。Licklider很快被这个技术所吸引。不过,由于本职工作的繁忙,两人只好靠扔硬币来决定谁放开手头工作去领导这个部门。

最终,命运决定了Licklider前去ARPA工作。虽然他向ARPA提出了一系列看似过份的要求,不过事实证明,ARPA没有找错人。

Licklider为了转变他所领导的办公室的工作方式和作风,他把办公室更名为“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IPTO: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s Office)。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Licklider就把全国最强的电脑专家团结到ARPA周围,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的一批科学家和工程师。实际上,这些人就是后来研制ARPANET(阿帕网)的中坚力量。

1962年,人类历史上开始了崭新的一页,这完全可以与蒸汽机的发明相提并论。然而,在那一年中,也许只有上帝才清楚,ARPA这个冷战时期的产物竟为人类未来做出重要贡献。

1963 促成\"脑语\"的统一

在Licklider提出“电脑与人类交流”的思想之后,1963年,一位在电脑发展史上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终于制定出统一的信息表示方法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这为Licklider思想的实施,在技术层面上给予了强有力的帮助。这位伟大的人物就是后来被尊称为“ASCII之父”的Bob Bemer。

最初,ASCII是由128个由数字0和1组成的七位二进制串构成的。每一个字串代表了英文字母表中的一个字母、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和一些特定的符号。我们现在使用的电子邮件、World Wide Web、激光打印机和光盘游戏都应该归功于这项技术的突破。回头看看ASCII出现之前的计算机构造,你会觉得ASCII的出现竟是如此的重要。

在ASCII出现之前,不同的计算机之间无法相互通信。每家制造商都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字母、数字和控制码。那时,在计算机中表示字符的方式就有60多种,更可笑的是,IBM的设备中就使用了9种不同的字符集。电脑之间的相互对话都无法完成,更别说与外界对话了。

在1956年到1962年期间,Bob Bemer效力于IBM公司,而当时多种代码混杂的局面非常严重。于是,1961年5月,Bemer向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ANSI)递交了一份关于制定通用计算机代码的建议。于是,代表着当时大多数计算机制造商的X3.4委员会得以建立并投入工作。担任该委员会主席的是前Teletype公司的副总裁John Auwaerter。隶属ANSI的这家委员会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就通用代码达成了一致意见。利益之争是造成耗时如此之久的部分原因。该委员会不得不确定采用哪家的专用字符。Bemer说:“这项工作非常琐碎,但最终,我和Auwaerter在会议室外握着手说,就是它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终结果与Bemer最初的计划极为相似。

今天,古老的ASCII作为一种字符集标准,已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设备和大多数操作系统。可实际上,自1963年ASCII编写完毕到它被普遍采用总共花费了18年的时间。这与IBM及其System/360系统有关。当ASCII正在开发之际,每个人,甚至包括IBM的人在内,都认为该公司会采用这种新标准。在此之前,IBM使用穿孔卡代码的扩展码EBCDIC。

但是,正当ASCII完成和System/360准备推出时,IBM的OS/360开发小组组长Frederick Brook告诉Bemer,穿孔卡和打印机还没为ASCII做好准备。这时,IBM只好为System/360开发一种在ASCII和EBCDIC之间转换的方式。可惜,最后开发的技术却未能奏效。

直到1981年,IBM最终开始在PC中使用ASCII。至此,ASCII才真正成为计算机通信的标准。

ASCII虽然诞生于1963年,但至今仍保持活力。虽然,在一些新型的操作系统使用了另一套新的编码方案,如Windows NT,但它都必须与ASCII保持兼容。ASCII的出现,使得电脑信息表示达成统一,为以后电脑联网交流奠定了基础。

1964 英雄所见略同

身处不同地方的三个人,几乎在同一时间段里,在互相完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竟然得出完全相同的研究结论,这也许是偶然,也许是巧合,但最重要的是--找到了真理!

在电脑联网迫在眉睫之时,人们必须尽快找到最佳的联网方案。早在1962年,在素有军方思想库之称的兰德公司(RAND)工作的Paul Baran为公司提交了11份报告,讨论我们今天 称为“ 包交换(Packet Switching)以及“存储和转发”(Store and Forward)的工作原 理。在这11份报告中,影响最大的是1964年3月发表的“论分布式通信网络”(On Distribu t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s)。在这份报告中,他概括了“亢余联结”的原理,并举出 了多种可能的网络模型。用专业的网络理论来解释,传统的网络模型是“中央控制式网络” ;而Baran提出的网络模型是“分布式网络”(Distributed Networks)。

尽管“分布式网络”的想法有悖于传统的网络理论,但当时提出这一理论的不仅只有Baran 一个人。

首先提出这一思想的应该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Leonard Kleinrock。1961年7月,Klei nrock曾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这方面理论的文章,题目是:“大型通信网络中的信息流”(Inf ormation Flow in Large Communication Nets,RLE Quarterly Progress Report,July 196 1)。

这比Baran的报告至少早了半年多。而第一本关于分布式网络理论的书也是由Kleinroc k在1964年完成的,这本书的题目就是:《通信网络:随机的信息流动与延迟》(Communica tion Nets:Stochastic Message Flow andDelay,Mcgraw-Hill,New York,1964)。

无独有偶,就在Baran提出分布式网络理论之后不久,英国41岁的物理学家Donald Watts Da vies,也在研究一个相似的网络理论。

分布式网络理论与传统的中央控制的网络理论完全不同。理论提出,在每一台电脑或者 每一个网络之间建立一种接口,使网络之间可以相互连接。这种连接完全不需要中央控制, 只是通过各个网络之间的接口直接相连。在这种方式下,网络通信不象由中央控制那样简单 地把数据直接传送到目的地,而是在网络的不同站点之间像接力赛一样地传送。重要的是, 如果某一个节点出了差错,不由中央的指令来控制修复,而是由各个节点自行修复的,修复 的时间也许会更长一些,并且不那么及时。但是,无论如何,对于分布式网络来说,单个节 点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了。一条线不通,完全可以走另一条线。而这一点,恰好符合军方建立 一战时使用的通信网络的要求,,网络不会因为中央被摧毁而整体瘫痪。因此,Baran受到 军方足够的重视。

另外,在的分布式网络理论中,每一次传送的数据被规定了长度。超过这个长度的数据 就被分成不同的“块”(Block)后来再传。因此,同一个数据有可能要被分成不同的部分 才能传送。另外,每一个“块”不仅包含具体的数据,而且还必须做上标记:来自哪里、传往哪里。这些“块”在网络中一站一站地传递,每一站都有记录,直至到达目的地。如果某个“块”没有送达,最初的电脑还会重新发出这个“块”。送达目的地后,收到“数据块” 的电脑将收到的所有“块”重组合并,确认无误后再将收到数据的信息反馈回去。这样,最初发出数据的电脑就不用再重复发送了。Baran、Kleinrock、Davies三人提出的网络原理简直如出一辙。不仅基本的理论框架完 全一样,甚至连数据被分成的每个“块”的大小,以及数据传送的速度也被设计得一模一样 。不过,Baran的目的是为美国军方建立一个用来打仗的网,而Davies的目的则是要建立一 个更加有效率的网络,使更多的人能够利用网络来进行交流。不论怎样,这一思想体现了数 据共享网络的基本特点,直到现在仍然是互联网最核心的设计思想。 1965 第一次对话

第一个将两台不同的电脑连接起来的实验是由Thomas Marill提出来的。和当时的许多 电脑迷一样,Marill也不是学习电脑专业的,他只是一名心理学家,曾经是Licklider的学 生。Marill有一个规模很小的电脑公司,起名为“美洲电脑公司”(CCA:Computer Corpor ation of America)。

1965年,麦瑞尔代表美洲电脑公司向APAR提交了一份计划,提议在马萨诸塞州和加利弗 尼亚州之间进行一次联网实验。ARPA担心Marill的公司的规模不足以完成这项实验,于是建 议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来主持这项实验。如果实验成功,那不仅仅表示理论的可行性 ,更重要的是,象征人类崭新的交流方法即将开始。

当时,Lawrence Roberts正好在林肯实验室工作,负责这项实验的任务落到了他的肩上 。Roberts和Marill通过只有2,400bps的调制解调器,将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的TX-2电 脑和加利弗尼亚州SDC系统发展公司的Q-32电脑连接到了一起。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不同电脑之间的远距离联网。而且,系统使用的是分时方式( TimeSharing)。在多用户电脑环境中,虽然每个用户都感觉是和大家同时工作的,但电脑 并不能真正同时处理不同的工作。电脑不是处理完一个用户的提交的任务后才去处理下一个 用户的任务的,而是为每个用户提交的任务都分配一小段的处理时间,并把用户的任务分成 多个的小段,然后对这些小段按照先后次序循环处理。由于电脑的速度很快,所以用户感觉 不到执行中间的停顿。

尽管这次实验按计划完成了,并且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可是,接下来的问题仍然不少。 首先是传输速度。由于线路长而不稳定,这种联网方式的实际速度只有几百波特率,哪 怕只是传送很小的一段信息,就得等上很长一段时间。如果网络不能做到一秒钟内作出反应 ,就等于没什么用处。

其次是网络的可靠性值得怀疑。由于使用的是线路交换的方式,整条线路被占用,在直 接从出发点把信号传到目的地的过程中,信号损失可能会很大。

当然,究竟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网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如果一开始选错方向,将为今后的 发展带来很大的麻烦。

尽管在此之前已经有人提出了分布式网络的理论,可是仍然还有不少人觉得应该使用由 中央控制的线路交换网。因为,他们认为电话网是线路交换网的典型,既然全国的电话网工 作得很好,为什么按这种方式建立的电脑网络就不能好好地工作?他们甚至提议将网络控制 的中心放在奥马哈,因为这个城市正好处于美国的地理中心。以后的事实证明,这此人犯下 了典型的经验性错误。

无论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但通过首次联机实验,从侧面证明了Paul Baran的理论—— 长距离传输数据应该使用分布式的包交换网络。人类未来崭新的交流方法将从这里开始。 1966 \"网父\"出山

1966年,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被后来尊称为“阿帕网之父”的Larry Roberts加入ARPA主持ARPANET(阿帕网,由ARPA组织建立的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工作。不过,事情的发生竟如此富有戏剧性,Roberts是在ARPA近乎于讹诈的手段下,阴差阳错地成了ARPANET的创始人。

J.C.R. Licklider在ARPA只呆了两年。1964年,他举荐著名电脑图形专家,人称“虚拟现实之父”的Ivan Sutherland接手了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IPTO)的领导工作。而第二年,Sutherland又从国家宇航局(NASA)聘请到33岁的Robert Taylor当他的副手。不久后,又把全部技术工作交给这位年青人管理。

1966年,Taylor正式从Sutherland接过IPTO的工作,成为继Licklider之后,IPTO的第三任主任。同年,ARPA的局长也换成了来自奥地利的物理学家Charles Herzfeld。Herzfeld是个十分爽快的人,只要是有意义的项目方案,他总是很快审批。

Taylor的办公室位于美国五角大楼的第3层,里面放置了3台电脑终端,分别连接着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圣莫尼卡市的主机,以便于Taylor与他手下的专家们进行交流。不过,3台电脑终端的类型各不相同,并且各自使用了一套不同的操作系统。在这种情况下,Taylor开始考虑实施一个可行的联网计划,一来解决相互交流的问题,二来减少电脑资源的浪费。

1966年的一天,Taylor走进ARPA局长Herzfeld的办公室,大胆提出联网项目的建议。很有趣的是,谈话不到20分钟,Herzfeld就批给Taylor 100万美元的项目启动资金。

对于这个项目的领导人,Taylor心里早有最佳人选,那就是1965年在林肯实验室负责远程联网实验的Larry Roberts。

Larry Roberts是林肯实验室高级研究员, 年仅28岁。他与Licklider博士类似,也是靠自学计算机技术,而后成为行家的天才。他还为后一代机型TX-2编写了分时系统。林肯实验室的人都知道,Roberts学习新知识非常快,一本新书10分钟就能读完;更可贵的是,他还具备组织管理才能,主持的科研项目大都能高效率地完成。

可是,Taylor请Roberts到ARPA工作,比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还难。

当时,身为学者的Roberts考虑的只是如何改进联网性能,根本没想到ARPA正在打他的主意。当Taylor首次登门拜访邀请他时,Roberts委婉地回绝了盛情邀请。Taylor本来可以再找其他的人选,可是他心里非常清楚,再没有什么人比Roberts更合适的了。不久后Taylor再次前往林肯实验室,甚至暗示说Roberts将出任下一任IPTO主任。Roberts只好明确地告诉Taylor,他不愿去华盛顿当技术官僚,林肯实验室是他人生最佳的选择。

在此之后,Taylor几乎每两个月要给Roberts打一次电话,苦苦劝说他为国家效力。1966年底,在一切努力都告失败之后,Taylor只好来到上司Herzfeld的办公室。这次谈话的目的不是为了要钱,而是为了要人,而且这次谈话的时间比上次要求启动资金长了很多。看来,找一个合适的人选来工作,比找钱更难。

Taylor问Herzfeld:“ARPA是不是每年把自己50%以上的资金都给了林肯实验室?” Herzfeld感到这个问题有点莫名其妙,反问道:“是又怎样?”

Taylor把自己多次屈尊求Roberts出山的经历讲了一遍。Herzfeld听后,立即拿起电话,拨通了林肯实验室主任的办公室。道理非常简单,让Roberts来ARPA,既符合国家的利益,也符合林肯实验室的利益。如果Roberts不来ARPA工作,后果对林肯实验室来说可想而知。

这看起来简直就是讹诈。可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也就顾不上许多。两周后,Roberts就坐在了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的桌前,开始新的工作。从此,Roberts把全部精力转移到设计ARPANET上。

1967 孕育中的第一网

从Roberts加盟ARPA后,果然不负众望。他雷厉风行地调度人马,设计项目方案,不到一年时间,就提出了网络的构想。由于整个研究是在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的组织下进行的,所以这个网被称做“ARPANET”(阿帕网),也就是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网的意思。而后,Larry Roberts也就当之无愧地被称为“阿帕网之父”。

随着计划的不断改进和完善,Roberts在描图纸上陆续绘制了数以百计的网络连接设计图,ARPANET框架结构逐渐成熟。不过,就在这期间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怎样将不同型号的计算机连接起来?

1967年初,Taylor和Roberts在密西根州安阿伯市召开了一次联网试验研讨会,请各路研究人员对这个问题发表见解。

在会上,多数人对Roberts的ARPANET计划持怀疑态度。所有与会者争论的焦点,无非是如何让自己的大型机与其它机器直接通讯。不同的机器硬件和软件互不兼容,这样做不仅困难重重,而且管理十分不便。

Roberts在W.Clark(林肯实验室的计算机专家,J.C.R.Licklider的挚友)的建议下,认识到应该设计出一种小型专用电脑,让它充当信息传输和转换的中介物。

实际上,Clark以前就发明了工具电脑LINC(实验室工具计算机的英文缩写)。LINC拥有1KB内存,而且成本不超过2.5万美元。除了缺少微处理器之外(当时微处理器尚未被发明),它实际上就是一台个人计算机。由于资金不足,Clark的LINC计划并没有最终实现,但类似于LINC这种简单的计算机完全符合条件去解决ARPANET设计中的这道难题。

按照Clark设想,所有提供资源的大型主机都不必亲自参与联网,而在网络与主机之间插入一台中介电脑。中介电脑只需做两件事:第一,接受远程网络传来的信息并转换为本地主机使用的格式;第二,负责线路调度工作,也就是说,为本地传出的信息规定路线,然后传递出去。这样一来,在网络上实际相互“对话”的只是统一的中介计算机。

这个建议让Roberts十分兴奋,这个完美的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计算机系统不兼容的问题。回到华盛顿后,Roberts立即拟定了一份备忘录,将中介电脑正式命名为“接口信号处理机”(英文缩写IMP)。而IMP就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网络路由器(Router)的雏形。

1967年当年10月, 美国计算机学会在田纳西州盖特林堡召开年会。Roberts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在会议上宣读了有关ARPANET的论文。虽然,在论文中提到在ARPANET中可以使用IMP来实现互不兼容的电脑联网,但网络通讯可靠性差的缺陷还是让他感到不安。此外,ARPA要求他建设的是一个能够经受核攻击的通信网络。 当时正处于冷战的最紧张时期,像电话系统那种高度集中式的网络,即使主要系统的一小部分遭到损害,所有的长途通信都会被中断。至止,Roberts还没有找到一个既能高效传送信息,又能承受攻击的理想办法。

在会议中,英国科学家Donald. Davies的研究成果给了Roberts启发。Davies提出的分

组交换技术,使Roberts预感到难题即将解决。实际上,在Davies提出分组交换技术的头两年,美国兰德公司的Paul Baran已经提出类似的理论。于是,Roberts在会后找出Paul Baran提出的关于分组交换技术的报告,进行反复研究。不久后,他还亲自上门拜访Baran,并聘请他担任ARPANET计划的非正式顾问。

至此,ARPANET计划所必需的技术理论已具备,接下来的事就是要将这些理论的东西变成事实。众所期望的“天下第一网”即将诞生。

1968 群雄争夺,以小取胜

1968年6月3日,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IPTO)向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递交了《资源共享的电脑网络》研究计划。时间过去不到20天,ARPA就正式批准了这个计划,预算金额高达50万美元。而这时,Roberts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接口信号处理机(IMP)的设计问题。

8月,Roberts代表ARPA的IPTO正式提出了课题,要求设计并制造出网络通信的关键设备——包交换装置。他们把这种装置称为“接口信号处理机”(IMP: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or)。希望通过IMP来研究在小型的、交互连接式的电脑上进行通信的系统。这个课题的具体要求是制造出给4个节点用的4个IMP,实现这4个节点之间的联网,并且设计出今后可以容纳17个网站的电脑网络。

为了广泛地筛选适合做这项工作的公司,Roberts代表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发出了140份“项目招标”。这下子引来了几十家对该项目感兴趣的公司。

其中就有IBM这样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不过,IBM给出的方案是使用他们自己生产的360MODEL 50型电脑来作为IMP。尽管其性能非常优越,但价格太高。要知道,国防部对IMP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每一个主机都要配上一台这样的机器。要是都用360 MODEL 50的话,代价也实在太大了。另外,AT&T给出的方案与IBM的相似,因此也遭到否决。

ARPA经过大会招标之后选择了12份标书,再经过反复考虑,很快把范围缩小到4家公司。可是完全出乎意料的是,1968年12月,马萨诸塞州的BBN公司在Frank Heart领导下的一个小组正式得到了ARPA的IMP项目。而这规模很小的公司,当时职工不过600余人,在Frank Heart领导的小组也不过10来个人,的确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事实上,ARPA选择Frank小组的理由是,他们选择了一种名叫Honeywell DDP-516的微型计算机作为IMP的原型, 该机不仅价格适当,而且坚固耐冲击,完全胜任ARPA规定的战争环境要求。

Frank小组要把DDP- 516电脑改造成一台谁也没有见过的机器。 与当时所有的电脑一样, DDP-516机既没有硬盘,也没有软盘,由磁芯阵列充当存储装置,穿孔纸带阅读机输入程序,用汇编语言设计软件。以如此简陋的设备完成如此艰巨的使命,他们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挑战。 除此之外,Frank小组还要与网络各节点相互协调,一个一个解决接口问题。千钧重担压在Bob Kahn肩上,许多时间他都伴随着电话生活,起草出一份精确明晰的接口技术参数说明书。在此期间,他的伙伴们也克服种种困难,按期完成了复杂的接口设

备制作任务。

而为了以后的联网实验,Roberts在美国西海岸选择了4个节点作为实验对象。 第一个节点选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因为Roberts他过去麻省理工学院的同事Leonard Kleinrock教授在该校主持网络研究。

第二个节点选在斯坦福研究院(SRI),那里有D.Engelbart等一批电脑网络先驱人物。 此外,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和盐湖城犹他大学(UTAH)分别被确定为第三和第四节点。这两所大学都是电脑绘图研究的先驱,Robert Taylor的前任Ivan Sutherland教授此时正任教于UTAH

另外参加联网试验的机器包括Sigma-7、IBM360、PDP-10和XDS-940四种大型计算机。

1969互联网诞生

经天纬地的互联网络,究竟诞生于哪一刻?业界历来有不同的说词。

1999年9月3日,中国首届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拉开序幕。有媒体报导说,这是为了纪念互联网络诞生30周年。据说在1969年9月3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雷纳德·克兰罗克(L.Kleinrock)教授实验室内,两部电脑成功地由一条5米长的电缆接驳并互通数据,在场大约只有20来人,这天就被视为网络网骨干网络诞生的日子。

若仅根据两部电脑在实验室内互联的资料,便断言互联网络诞生未免使人产生疑惑。要知道,麻省理工学院(MIT)林肯实验室的拉里·罗伯茨(L.Roberts),在他尚未成为“阿帕网之父”前,就曾经主持过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远程联网实验。他成功地将MIT一台TX-2小型电脑,以电话线传输和声音调制方式,连接到千里之外的加州圣莫尼卡,与另一台Q-32大型机实现了远程通讯,时间是1965年10月,只不过没有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正是这次成功的尝试,罗伯茨才被调到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ARPA),主持阿帕网(ARPANet)联网项目,从而催生了互联网络。

上述判断的线索还是正确的:因特网起源于阿帕网,阿帕网UCLA第一节点与斯坦福研究院(SRI)第二节点的连通,实现了分组交换技术(又称包切换)的远程通讯,才是互联网络正式诞生的标志。UCLA联网实验的主持者正是克兰罗克教授,不过,准确的时间是1969年10月29日22点30分。这一过程充满了传奇彩色,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轶闻趣事。

克兰罗克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计算机系教授、著名的网络先驱人物。他早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获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出版过6部著作并发表200多篇关于网络通讯的论文。事实上,克兰罗克甚至比兰德公司科学家保罗·巴兰(P. Baran)和英国学者唐纳德·戴维斯(D.Davies)等人,都更早提出分组交换的理论。1961年他发表第一篇论文《大型通讯网络的信息流》,1964年他出版第一部著作《通讯网络》 ,都涉及到分组交换概念。他原也在MIT林肯实验室工作,是拉里·罗伯茨的挚友和网络技术的启蒙老师。罗伯茨把阿帕网第一节点选择在UCLA,与克兰罗克博士在那里主持研究有相当大的关系。

1969年8月30日,由BBN公司制造的第一台“接口信息处理机”IMP1,在预定日期前2天运抵UCLA。克兰罗克带着4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进行安装和调试。10月初,第二台IMP2运到阿帕网试验的第二节点斯坦福研究院(SRI)。

经过数百人一年多时间的紧张研究,阿帕网远程联网试验即将正式实施。

UCLA由IMP1联接的大型主机叫Sigma-7,与它通讯的SRI大型主机是SDS 940。10

月29日晚,克兰罗克教授命令他的研究助理、UCLA大学生查理·克莱恩(C. Kline)坐在IMP1终端前,戴上头戴式耳机和麦克风,以便通过长途电话随时与SRI终端操作员保持密切联系。

据克莱恩回忆,教授让他首先传输的是5个字母——“LOGIN”(登录),以确认分组交换技术的传输效果。根据事前约定,他只需要键入“LOG”三字母传送出去,然后由斯坦福的机器自动产生“IN”,合成为“LOGIN”登录。22点30分,他带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在键盘上敲入第一个字母“L”,然后对着麦克风喊:“你收到‘L’吗?”

“是的,我收到了‘L’。”耳机里传来SRI操作员的回答。 “你收到O吗?

“是的,我收到了‘O’,请再传下一个。”

克莱恩没有迟疑,继续键入第三个字母“G”。然而,IMP仪表显示,传输系统突然崩溃,通讯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世界上第一次互联网络的通讯试验,仅仅传送了两个字母“LO”!但它真真切切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那一刻到来!由于没有照相机摄影留念,克莱恩把这一重大事件发生的准确时刻,记录在他的“IMP LOG”(工作日志)上,并签上了自己姓名的缩写(CSK),作为互联网络诞生永久的历史见证。

克兰罗克教授幽默地说,根据语音判断,“LO”可以代表“喂”(Hello),是我们向SRI致意和问候。可业界人士后来却评论说,“LO”应该是“Lo and behold”(美国习惯用语,意为:哟,你瞧!),用汉语直译是“嗨,瞧一瞧,看一看!”,整个一街头小贩的吆喝。

数小时后,系统完全修复,克莱恩不仅传出了“LOGIN”,而且传送了其他资料和数据。有趣的是,第一次通过IMP“握手”的两台大型主机,却分别操着不同的“方言”聊天。一台使用的是ASCII码,另一台却使用着EBCDIC“方言”。幸亏克莱恩大脑里“储存”着两部字符编码词典,能快速地把一种“方言”翻译成另一种。

“愿上帝保佑他!”事后,克兰罗克教授感慨地说。或许,他想起了电报发明者莫尔斯发出的第一份莫尔斯电码:“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

不久后,1969年11月,第三台IMP3抵达阿帕网第三节点——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1969年12月,最后一台供试验的IMP4在阿帕网第四节点——犹他大学(Utah)安装成功,基本实现了罗伯茨规划的设计蓝图。于是,具有4个节点阿帕网(ARPANet)正式启用,人类社会从此跨进了网络时代。

1970 ARPANET雏形初具

70年代初的美国深陷在越南战场的泥潭中,不能自拔,而国内的反战呼声一浪高过一

浪。美国到了二战后第一个内外交困的年代。虽然这样,但是国内的各种科学技术还是在飞速地发展。ARPANET在不断地壮大。

1970年的ARPANET已初具雏形,并且开始向非军用部门开放,许多大学和商业部门开始接入。但是它只有四台主机联网运行,甚至连局域网(LAN)的技术也还没有出现。也许,当时的那种联网在今天看来实在是太初级了。当时用作接口机的Honeywell DDP516型小型机的内存只有12K。

ARPANET在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学、犹他州大学四所大学的4台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接口信号处理机(IMP)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为了把这四个不同型号、使用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数据格式、不同终端的计算机连在一起实现相互通信和资源共享,有许许多多的人为此煞费苦心、艰辛探索,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其中包括有“阿帕网”之父的拉里·罗伯茨。

伴随着ARPANET的成长,第一份有关最初的ARPANET主机-主机间通信协议的出版物,由C.S. Carr、S. Crocker和V.G. Cerf撰写的 “HOST - HOST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n the ARPA Network”,发表在了AFIPS的SJCC会议论文集上。这份出版物在当时成了不少工程师的“掌中宝”。当然,政府的支持是早期ARPANET能够顺利发展的主要动力,以“保持美国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防止潜在对手不可预见的技术进步”为首要职责的DARPA(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主动把1969年的合同截止日期延续到了1970年12月31日。当初合同的总金额是50万美元,而实际执行的时候大约增加了一倍,在1970年与BBN公司新签定的合同中,金额则达到了200万美元。从此以后,ARPANET的规模开始不断扩大。

AT&T公司在UCLA和BBN公司之间建成了第一个跨国家连接的56Kbps的通信线路。这条线路后来被BBN公司和RAND公司的另一条线路所取代。第二条线路则连接MIT公司和犹他州大学。

1970年12月,S.Crocker在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领导的网络工作小组(NWG)制定出“网络控制协议”(NCP)。他也正是一年多前写出第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征求意见与建议(RFC)的人。最初,这个协议还是作为信包交换程序的一部分来设计的,可是他们很快就意识到关系重大,不如把这个协议独立出来为好。

也在那个时候,天才的Kahn也为临时需要而开发过局部使用的“网络控制协议”。由于这个协议是局部使用,就不必考虑不同电脑之间、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因此也就简单的多。虽然“网络控制协议”是一台主机直接对另一台主机的通信协议,实质上它是一个设备驱动程序。一开始的时候,那些“接口信号处理机”被用在同样的网络条件下,相互之间的连接也就相对稳定,因此没有必要涉及控制传输错误的问题。

可是要把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电脑和网络连在一起有多么困难。于是很多人都在研究怎样建立一个共同的标准,让在不同的网络后面的计算机可以自由地沟通。

1971 E-MAIL的诞生

帕网的规模继续不断扩大。到了1971年4月, 阿帕网上已经连接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研究院、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犹他州大学、BBN公司、麻省理工学院等15个节点,共23台主机联到了一起。这些电脑都是通过接口信号处理机(IMP)实现互相连接的。早期的接口信号处理机(IMP)造价昂贵,现在生产IMP的BBN公司开始使用更便宜的Honeywell 316来构造IMP。但由于Honeywell 316的IMP有只能连接4台主机的限制,BBN公司开始研究能支持64台主机的终端型IMP(TIP)。

在这一年,受雇于BBN公司的Ray Tomlinson发明了通过分布式网络发送消息的E-mail程序。最初的程序由两部分构成:同一机器内部的 E-mail程序“SNDMSG”,就是发信(SeND MeSsaGe)的意思;一个实验性的文件传输程序(CPYNET)。SNDMSG是一个在PDP-10s(一种老掉牙的计算机)上运行,方便程序员和研究人员互相传送信息的程序。它跟我们现在所熟识的E-mail有很大的差别:SNDMSG只能在本地机器上运行,方便使用同一台机器的人共享一些短消息。这类用户可以创建一个文本文件,然后把它发送到同一机器上的另一个指定的“邮箱”里去。就好像一个人把它的钱包从左边上衣的口袋拿到右边的上衣口袋一样。

后来Tomlinson将CPYNET作了一些改进,使它能通过阿帕网用SNDMSG发送信息到其它电脑上的Mailbox。诡异的Tomlinson用@这个符号来区别本地电脑信箱与信息将要发送至的对方电脑信箱。接着,为了验证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Tomlinson就用自己的这个软件在阿帕网上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当时,BBN公司有两台通过阿帕网连着的PDP-10S计算机。发信人是Tomlinson,收信的人还是Tomlinson,所不同的只是这两个Tomlinson是在两台不同的电脑上注册的用户名。因此,这是一台电脑上的Tomlinson给另一台电脑上的Tomlinson发信。“第一条信息就这样在这两台机器之间传来传去。它们之间唯一的物理联系就是通过阿帕网。”不管发出这封信的过程是多么简单,也不管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这个软件有多么微不足道。但是,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因为这是第一次真正的两台电脑之间的电子邮件。既然可以实现不同电脑之间的通信,大家也就不必挤在同一个邮局里了。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技术,大家会很快在阿帕网上造出大量的电子“邮局”来。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符号呢?Tomlinson回忆说是因为这个符号用得很少。从此E-mail这种伟大的数字信息交流方式诞生了。

1971年11月15日,英特尔公司在《电子新闻》杂志上刊登了“一块芯片上的计算机”的广告,并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称“集成电子的新纪元已经来临”。Intel正式发布它的4Bit总线,时钟频率为108KHz的微处理器4004。

其实早在1971年1月,由 Marcian E. Hoff领导的研制小组就制成了能够实际工作的微

处理器。在大约12平方毫米的芯片上,可以容纳下48个微型的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体积如此之微小,但是每块芯片却包含着一台大型电脑所具有的运算功能和逻辑电路,比埃历阿克的计算能力还要强大得多。这个微处理器被英特尔公司正式命名为4004。这样处理能力的芯片,在现在看来当然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当时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1972 初露锋芒

1972年对于中国、美国来说,都是值得纪念的一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顺利访华。20多年来中美关系的坚冰被打破,中美关系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此举让世界为之震惊,使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样在互联网的历史中,1972年也是值得记住的一年。

Intel继续向人们展示其越来越强劲的“芯“,第一种8bit微处理器,200KHz的8008芯片在这一年横空出世。在加拿大,加拿大自动电子系统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个可编程的文字处理机。

无论是资深的计算机编程高手,还是入门级的电脑“发烧友”,谁能说他从未玩过电脑游戏?电脑游戏,似乎构成了本世纪蔚为壮观的一道风景线。

这风靡全球的电脑游戏源于一位名叫N.Bushnell的25岁青年工程师。他设计了一台简单的乒乓球游戏机。在推向市场后,乒乓球游戏机大获成功,稀里糊涂地拉开了电脑游戏时代的幕布。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美国几乎每间酒吧,每所娱乐场和每所大学俱乐部,终日响着“乒乒乓乓”的声音。接下来他又把投币式的“街机”改造成家庭游戏机,这一时期的电脑游戏机,有专用的微处理器控制游戏规则,储存在集成电路卡里的节目越来越丰富,可随意拔插更换,并且添加了色彩和简单的音乐,几乎成了美国所有家庭在圣诞节送给孩子的最佳礼物。

谁会想到,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游戏将是以“互联、互动”为主题,在互联网时代继续发展。

1972年10月 在Bob Kabn的组织下,ICCC国际电脑通信大会(International 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正式召开了。为了这次大会的召开,L.罗伯茨和Bob Kabn准备了一年,他们向全世界公开展示了他们的神奇的ARPANET。

实验的主要过程是将接口信号处理机安装在华盛顿的希尔顿饭店地下室中,通过这个接口信号处理机使这里的电脑可以和ARPANET相连。然后请大家来使用ARPANET,演示在美国各地的40台电脑之间联网的阿帕网。参加这次大会的电脑网络专家有大约30多人。其中有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Donald Davies,他的研究项目也同样是包交换问题;法国的Remi Despres,他后来负责那边的商业X.25网;L.罗伯茨和Barry Wessler后来领导着BBN公司的Telnet的设计;意大利的网络专家Gesualdo LeMoli、瑞士皇家研究院的Kjell Samuelson、英国伦敦大学的Peter Kirstein等人也参加了会议。实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精神科病人PARRY(在Stanford)与医生(在BBN)第一次使用计算机-计算机间聊天的形式讨论了病情。这令当初对ARPANET持怀疑态度的AT&T公司的人来说真是不可思议。

ICCC大会认为高级联网技术需要进一步共同合作,导致在10月成立了国际互连网络工作组(Inter Network Working Group),由它来协调这方面的研究。这个组织就是著名的INWG。由于主持这次演示的Kahn工作太忙,抽不开身,于是大家就选Vinton Cerf担任了“互联网络工作小组”为期4年的第一任主席。他因此被不少人称为是“互联网之父”。

1972年确实是值得记住的一年。由于Kahn在“国际电脑通信大会”期间主持的这次演示取得成功,以及“互联网络工作小组”的成立,使ARPANET的网络工作方式得到了确认。由此为ARPANET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就是在1972年,ARPANET上影响最大、使用最为频繁的电子邮件也开始在用户中间广泛流传。

1973 规则的确立

1973年,ARPANET第一次实现同英国伦敦大学和挪威皇家雷达机构的国际间联网,使ARPANET超越了本土网络,首次实现国际化,为以后的Internet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技术支持。

5月份,哈佛大学的Bob Metcalfe在他的博士论文首先提出了以太网的概念。以太网技术是一种将成千上万台PC连接成网络的技术,这在当时是一种全新的概念。他在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PARC)的 ALTO电脑中进行实际测试,并且称第一个以太网络为ALTO ALOHA 系统。后来他在更改网络的名字时,运用了“流明以太”的概念,以太是科学家曾经推想的在太空中传递电磁波的介质。施乐公司制造了数百个以太网卡,用于在公司内部访问实验室的中央小型计算机,或者访问ARPANET、收发电子邮件、玩游戏以及共享文件。

早期的通信协议继续得到改进,BBN公司在1972年就把Kahn的关于新的网络通信协议的想法刊登在BBN公司的内部读物上,题目是:“操作系统的通信原理”(R.Kahn“Communications Principles for Operating Systems”.InternalBBN memorandum,Jan.1972)。这些思想显然对最初互联网的总体设计和建设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1973年的春天开始,Kahn提出了建立Internet的问题,并开始在ARPANET进行网络互连的研究,并请热衷于电脑工作的Vinton Cerf与他共同考虑网络通讯协议的各个细节。Vinton Cerf此时在斯坦福大学电脑科学与电子工程任助教,他就这样在斯坦福大学的实验室里完成了对TCP/IP 协议的初始设计工作。有趣的是,这个协议的最初原型却并不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的。当年Vinton Cerf在旧金山一家宾馆的大堂里等人的时候,闲着没事,而当时正在考虑如何设计TCP,满脑子想着的都是这件事。正如许多科学家需要灵感一样。Vinton Cerf的设计灵感也到了,必须用纸笔把它记下来。但苦于手边没有纸张,只好将想法(网关体系结构的草图)写在一张信封纸的背面。1973年9月Vinton Cerf以主席的身份,在苏塞科斯大学组织召开了“国际网络工作小组”(INWG即现在IFIPWG6)特别会议。在这次会议上,Vinton Cerf和Bob Kabn提交了第一份协议草稿,提出Internet最初设想。在TCP/

IP开发中,Vinton Cerf和Bob Kabn无疑是当中最出色的代表人物。

1973年,正式发表了文件传输协议的标准(RFC454)。按照这一标准,几乎可以在互联网上传输任何文件。所有第一次通过文件传输协议从互联网取回文件的人都少不了有一种兴奋和成就感。文件传输协议的发表首先获益的是那些电脑专家。他们可以通过文件传输协议把自己刚编的软件传送给同行测试。这些软件经过测试以后,又可以用文件传输协议传回来;还可以在传软件的同时,把修改软件的意见也传回来。

网络声音协议NETWORK VOICE PROTOCOL(NVP)的规格(RFC741)于1973年在ARPANET上公布,其实现使通过ARPANET发布召开会议通知成为可能。

1973年对于互联网络历史来说有讲不完的惊喜与奇迹,然而,ARPANET的运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偶尔也会出现差错。在12月25号的圣诞节,ARPANET就出现过“圣诞节死锁”。原因是哈佛大学的IMP硬件故障导致它向所有ARPANET的节点发出了长度为0的广播信息,造成了所有其他IMP都将它们的通信转向哈佛大学,造成ARPANET一段时间的通讯障碍。

1974 PC----ARPANET发展的基石

1974年之前,计算机技术主要集中在大型机和小型机领域发展,但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技术的进步,计算机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技术障碍已层层突破。特别是从Intel发布其面向个人机的微处理器8080之后,这一浪潮便汹涌澎湃起来,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信息时代的弄潮儿,如乔布斯、Bill Gates等,至今他们对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时段,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计算机真正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

在霍夫发明微处理器的三年后,以微处理器为心脏的微电脑才“千呼万唤始出来”,它就是“Altair”。1974年12月,美国《Popular Electronics(大众电子)》杂志用最引人注目的大字标题发布消息:“世界第一套微型电脑组件问世,向所有种类的商业电脑挑战!”这台所谓微型电脑名叫“Altair”,即银河系里那颗明亮的星座、中国人妇孺皆知的“牛郎星”。

Altair的发明人爱德华·罗伯茨是位电脑爱好者,他在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市开了一家叫做“微型仪器与自动测量系统公司”(MITS)的小公司,专门制作和销售台式计算器。在

1974年,MITS公司突击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基于Intel 8080 微处理器的商用电脑,取名“Altair”。谁会想到,大名鼎鼎的Altair,竟是由Les Solomon(《Popular Electronics》的编辑)的12岁的女儿命名的。

革命性的Altair有着以前所有机器不可比拟的优点——体积小,小到只能以“微型”相称;价格低,低到罗伯茨只标价每台395美元。在推出Altair后,定货单立即像雪片般纷飞而来,仅在1975年,阿尔泰公司就卖出了它所能生产的全部“牛郎星\" ,共计2000台机器,比罗伯茨最乐观估计的800台翻了一番还多。2000台“牛郎星”大都走进美国一些家庭的汽车库;它们的购买者,大部分是些初出校门的青年学生。 就在这些汽车库里,“牛郎星”引来成群的喜鹊搭建彩桥,终于呼唤出“织女”下凡,织成了电脑世纪的万紫千红。

世界上第一个WYSIWIG(所见即所得)软件Bravo,由Alto的施乐公司

开发出来。Xerox的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PARC)用Engelbart的鼠标和一个只有几个窗口、图标和菜单的操作系统搭建了一台计算机。由于研究才是PARC的主要任务,因此Xerox并没有将这台计算机转化为产品。但他们后来把这种带窗口的操作系统在一个叫Jobs的人面前炫耀了一番,而后来Jobs又把这种系统的副本显示给了一个叫盖茨的人看……再后来就有了PC上最流行的操作系统Windows。

在微电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ARPANET上已经连接了40个节点(Nodes),一共45个网站。两年以前的1972年,在ARPANET上每天的数据流通量大约是100万个信包,而这时已经达到每天290万个信包。BBN公司开始提供ARPANET上第一个公共包数据服务 (ARPANET的一个商业版本),这为ARPANET走向商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MITS公司开发的Altair取得的巨大成功,人们通过它更加有效地把有利于网络的各种资源整合在了一起,使得各位有志于此行业的电脑爱好者投身此道成为了可能。由此开始,黑客、软件专家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1975 黑客文化的兴起

1975年5月,美国正式宣布越南战争结束,人们从战争中挣脱出来。在这个时候黑客文化开始兴起,黑客犯罪开始出现。

1975年美国国防通信处(DCA),现在是美国国防系统信息处(DISA)正式接管Internet的运行管理。在TCP协议建立不久,Steve Walker就建立了ARPANET第一个邮件列表(Mailing List)MsgGroup。因为最初该表不是自动管理的,Einar Stefferud很快成为它的管理者。其中一个有关科幻小说的邮件列表“SF-Lovers”成为早期最受欢迎的非官方的邮件列表了。Mailing List的建立从根本上促进了网上的信息交流和网络协作,使得网络资源的共享迈出了深刻的一步。

也在这一年,John Vittal开发了全功能E-mail程序MSG,它具有邮件回复、转发、归档功能,这是第一个全面包括回复、发送以及过滤功能的电子邮件程序。跨越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人造地球卫星连接(连接夏威夷和英国)工程完成,Stanford、BBN公司和UCL第一次通

过它进行了TCP测试。

由于ARPANET的迅速发展,使得各地研究人员能以史无前例的速度与弹性交流资讯,超高效率的合作模式开始出现。ARPANET另一项好处就是把全世界的黑客们聚在一起,不再像以前孤立在各地形成一股股的短命文化,网络把他们汇流成一股强大力量。 开始有人感受到黑客文化的存在,于是动手整理了有关术语放到了网络上,在网上发表讽刺文学与讨论黑客所应有的道德规范。(Jargon File的第一版出现在1973年),黑客文化在已经接上ARPANET的各大学间快速发展。

一开始,整个黑客文化的发展以麻省理工学院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为中心,但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实验室 (简称SAIL)与稍后的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简称CMU)快速崛起。三个都是大型的资讯科学研究中心及人工智慧的权威,聚集着世界各地的精英,不论在技术上或精神层次上,对黑客文化都有极高的贡献。在1975年SAIL就第一次发布了由Raphael Finkel编写的“Jargon File”。

在那个时候,比较著名的几件事是:

1.绰号为“嘎扎上尉”的John Draper发现通过在孩子们用的一种饼干盒里发出哨声,可以制造出精确的音频输入话筒让电话系统开启线路,从而可以借此进行免费的长途通话。整个70年代,Draper因盗用电话线路而多次被捕以至名噪一时。

2.雅皮士社会运动发起了YIPL/TAP杂志(青年国际阵营联盟/技术协助计划)来帮助电话黑客(称为“phreaks”,即电话线路盗用者)进行免费的长途通话。

3.加利福尼亚Homebrew电脑俱乐部的绰号为“伯克利蓝”的Steve Jobs和绰号为“橡树皮”的Steve Wozniak开始制作“蓝盒子”,并用这种装置成功侵入了电话系统。他们后来创建了苹果电脑公司。

“巨型机之父” S.Cray在告别控制数据公司(CDC)后,独创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克雷研究公司”,专门从事巨型电脑的研制生产。经过三年时间的卧薪尝胆,他于1975年,推出了享誉全球的超级电脑“CRAY-1”。它看上去就像一套开口的沙发圈椅,沙发靠背矗立着12个一人高的“大衣橱”,占地不到7平方米,重量不超过5吨。在那些“大衣橱”里,CRAY-1总共安装了大约35万块集成电路。超级电脑毕竟有它“超级”的一面──CRAY-1的耗电量高达115千瓦,与埃历阿克电脑相差无几。要不是足智多谋的克雷想出了用老式冰箱冷却管道的方法解决降温,CRAY-1散发的热量准会把地板烧个大洞。CRAY-1实现了当时电脑绝无仅有的超高速——它可持续保持每秒1亿次运算,相当于IBM370电脑的40倍。1985年,他又推出功能更强的CRAY-2(克雷2号),首次安装在美国国家航天局,模拟航天飞机的风洞实验。到了80年代,后来居上的克雷公司,售出的巨型机占到全世界巨型机总数的70%。

在BASIC软件成功的鼓舞下,Bill Gates毅然从哈佛大学退学,于1975年7月在阿尔伯克基竖起了MicroSoft(简称MS)公司的大旗。Bill GATES为公司制定了目标:“每一个家

庭每一张桌上都有一部微型电脑运行着我们的程序!”从此,这家由青年学生创办的公司将大步走向世界,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公司。成功推出了非常著名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和Internet Exploler网络浏览器等应用软件。

1976 UNIX新突破

1976年是中国的龙年,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除旧迎新的一年。无独有偶,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IT先驱们也在孕育着无尽美好的未来。在这一年里,一些后来比较著名的电脑公司、网络公司相继成立,其中包括最具传奇色彩的Apple个人电脑公司和日后挤垮Modem巨人Hayes的U.S.Robotics公司。

在这一年,ARPANET已经发展到有60多个结点,连接了100多台主机,跨越整个美国大陆,并通过卫星连至夏威夷,触角伸至欧洲,形成了覆盖世界范围的通信网络。网络的多样化促使DARPA开始研究网络互连技术,并开始使用多处理器的IMP。接着第二年和UNIX一同发行并开发出多处理器多总线IMP。这可为以后基于x86系统的IMP打下了基础。

在1976年2月,英国女王伊丽沙白二世在Malvern的皇家信号与雷达研究院(RSRE)发出一封电子邮件。由此揭开了Internet为大众服务、为大众所认可的第一页。试想美国军方在研究ARPANET的最初目的只是用于军事和科研,它纯粹是冷战时期的产物,老百姓没想过网络有什么实际的便利。而E-mail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其方便、快捷、费用低、无拘束等优点,吸引了大量的公司上网通过E-mail收发文件、公函。E-mail开始盛行起来,因为它完全符合Internet的开放、互联的本质,顺应交流、开放带来效益的历史潮流。

1976年,美国AT&T公司的贝尔实验室为7.0版的UNIX操作系统加上了可以在UNIX系统之间进行文件拷贝的软件(UUCP:UNIX-to-UNIX Copy),他们将UNIX操作系统免费发放给一些科研机构和大学。UNIX操作系统的免费发布为建立网络上的讨论组奠定了技术基础。 我们知道,所有应用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下才能运行。就像DOS、Windows等操作系统一样,UNIX是一个优秀的、可以同时完成多个任务的操作系统。这个系统在各个单位、学校或者有较大需求的公司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加入UUCP的功能,无疑是使UNIX添翼之举,使真正的网络上大规模的讨论成为可能。贝尔实验室将UNIX变为免费操作系统的初衷,是不愿意承担烦琐的UNIX系统维护与技术支持。然而它的这一举动却促使了UNIX在学术界和研究机构的迅速普及。

在UNIX发展到了版本6之后,一方面贝尔实验室继续发展内部使用的UNIX版本7,同时也发展了一个对外发行的版本,但是改用System加罗马字母作版本号来称呼它。其中System III和System V是他们在80年代发布的相当重要的两个UNIX版本。此外,其他厂商及科研机构都纷纷改进UNIX,其中尤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BSD版本最为著名,BSD UNIX最先实现了TCP/IP,使Internet和UNIX紧密结合在一起。

到了90年代,UNIX开始不断完善。那时Windows系列的操作系统已经占据了桌面计算机,而在高档工作站和服务器领域,UNIX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用作Internet服务器方面,UNIX的高性能、高可靠性仍然不是Windows NT所能比拟的。当贝尔实验室推出System V Release 4(第五版本的第四次正式发布产品)之后,它就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出来的4.3BSD形成了UNIX的两大流派。这个时候,由于AT&T认识到了UNIX的内在价值,因此它起诉了包括伯克利在内的很多厂商,使得他们不得不推出不包含任何

AT&T源代码的UNIX版本。最终AT&T赢得了这场官司,这个结果使得很多使用BSD UNIX 的厂商从BSD流派转向了System V流派。

纵观UNIX这几十年的发展,除了AT&T 所属的机构外,有不少科研机构和生产厂商(尤其是卖工作站的)对 UNIX 的改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77 邮局大同盟

1977年DARPA正式规定了在ARPANET上使用的电子邮件标准(RFC733)。有了标准好办事多了。从此以后,所有的电子邮件都必须有“文件头(Header)”。这个文件头就像日常通信的“信封”,其中包括收、发信人的名字、网络地址和主题三个部分。在电子邮件中还会注明发信的时间和途中经过的各个网站的名字和时间。而电子邮件在网络上传送的方式,正是我们在前面讨论过的“包交换”的方式。从此以后,不断有人设计出新的更加方便有效的电子邮件软件,这种通信方式也开始在ARPANET上风行起来。利克里德尔和Vezza在当时给DARPA的研究报告中写道:“1977年的秋天,几乎所有参加开发ARPANET的人,尤其是ARPA的总管.J.Lukasik,都发现了这个快速、强大的信息处理器的方便和有效。……因此,被开发出来的电子邮件系统和使用这些电子邮件系统的用户都在急速增加。”

电子邮件的迅速发展,即使对于当时的开发人员来说也是始料不及的,军方更没有打算用几百万美元来支持这种个人之间的通信,DARPR的官员则对此保持着沉默,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大家只是尽可能地使用电子邮件。而所有人一旦使用起电子邮件,就会马上喜欢它。电子邮件不但使用方便,而且也便于管理。由于都是一些电脑文件,因此可以把电子邮件按收发信的人名用软件管理起来。写完信之后,也不必打印,更不必去邮局,只要给一个发送命令就行。写出的信和收到的信都可以分类保存起来。

同时,电子邮件也使人们的工作以及人们在工作中的配合方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讨论问题比过去方便得多,也容易得多。当S.Crocker发出第一份“征求意见与建议”的时候,还只是书面的印刷物,即使能够通过ARPANET传输文件以后,也只是单方面地传输,远不如在电子邮件的邮件列表(Mailing list)中,大家共同讨论问题更加方便,也更加有效。可以说,Internet改变人类的生活,受到大众的接受,就是从E-mail普及开始。必竞,要有实惠和方便人们才愿意认可嘛。

同时,ARPANET上已经有了111台电脑。DARPA组织了第一次由BBN公司提供网关,

使ARPANET、无线信包网(Packet Radio Net,PRNET)和卫星信包网(SATNET)三个网络之间互联。虽然这次实验已经超出了ARPANET,但仍然是由美国国防部提供资金。信包首先通过点对点的卫星网络跨越了大西洋到达挪威,又从挪威经过陆地电缆到达伦敦;然后再通过大西洋信包卫星网络(SATNET),经过SCPC系统,分别由Etam、西弗吉尼亚、Goonhilly Downs England、Tanum和瑞士的地面站传送再回到美国。全部路程要经过94000英里,比单纯在ARPANET上的800英里要长得多。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经过了94000英里的传输,竟然没有丢失一个数据位!以实践证明了远距通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APPANET正一步步向全球互联的目标迈进。也在这一年,最早的光纤通信系统之一在芝加哥投入运行。

如果被问到个人电脑诞生于哪一年,许多人会回答1977年。就在这一年,Apple公司的AppleⅡ、Commodore的PET和Tandy的TSR-80相继面世。此前,个人电脑就已问世,但是,相对而言,这3种产品最早向用户提供了机箱外功能。 这3家公司中,Apple公司在使PC实现商用上做出了最大贡献。PET就像一台大的计算器,只有一个小型键盘,没有扩展功能。TSR-80深受欢迎,第一个月就卖出了10000台,但是,它主要针对玩视频游戏的用户和电子爱好者。

用“忽如一夜春发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1977年既适合商用又适合家用的PC的快速普及一点也不过分。这使得一般用户使用ARPANET进行个人或者是商务活动成为了可能。

1978 战国时代的革命导火索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可以说是网络的战国时代。各类网络应运而生,阿帕网(ARPANET)、UNIX、以太网(Ethernet)群雄并起。与此同时,为网络发展奠定基础的各种计算机软、硬件也应运而生。

随着1977年电子邮件等网络应用的日趋成熟,阿帕网(ARPANET)的主机数目已经突破100台,Internet变得越来越现实。David·Clark在1978年1月3日ARPANET项目正式完成的报告中这样写道:“ARPA这次的项目掀起的将不仅仅是计算机技术上的革命,也是ARPA所实施过的最为成功的计划,这项技术所造成的影响可能在许多年后才能被世人所领悟。”作为Internet雏形的阿帕网诞生之日,本意是要成为战时军队通讯的支柱。然而冥冥中它却背负起成为Internet基石的重任。

由于阿帕网(ARPANET)当时局限于美国国防系统使用,普通的爱好者是无缘问津的。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网络的普及。如果没有两名芝加哥人的存在,也许Internet的历史就要改写了。1978年2月16日,芝加哥的Ward Christiansen和Randy Seuss开发出第一个计算机的公告牌系统。第二年在网上向公众开放。

起因是两位对软、硬件极其精通的计算机专家不希望自己在交流文本时每次都要用软盘拷来拷去的,于是他们想到了网络。Randy Seuss将带有S-100总线的主板、64KB 内存和243KB的单面8英寸软盘的PC机与一个Hayes MicroModem 100的调制解调器组装在一

起。而身为IBM大型机编程人员的Christiansen则利用8080汇编程序编制命令。

Ward和Seuss赋予了该系统以生命,并将其命名为Computerized Bulletin Board System,即CBBS。这成为所有这类系统的一般称呼。后经过一系列的演变,成为现在的BBS。但最初的公告板如今仍在网上,作为一项划时代的纪念。CBBS成为第一个民众参与的实验系统。自此,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了可以通过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连接网络,为网络的普及铺垫了很好的应用基础。 CBBS点燃了电子通讯技术革命的导火线,虚拟布告牌系统从此风靡世界。直到90年代初,具有丰富图形界面的WWW系统出现,CBBS的爱好者们才开始转向WWW形式的BBS。

对于那些依赖计算机网络生存的现代人来说,通过1200bps的“猫”上网简直是一个噩梦。然而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拥有这样的条件连上BBS是件非常兴奋的事情。就在1978年的2月16日,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BBS系统——CBBS上网运行。芝加哥人Ward Christensen,他是Xmodem 协议的发明人、物理学家、专业程序员,同时也是个电子技术的业余爱好者。在1978年1月,芝加哥很冷的冬天里,他和好友Randy seuss开发了一个小小的计算机通信系统,该系统由Christensen开发软件,Suess组装硬件。条件虽然艰苦,工作虽然劳累,但是Christensen和Suess仍然兴致勃勃。2月16日,他们的系统完成了,命名为Computerized Bulletin Board System (CBBS)。当时的CBBS运行在一台Intel8080计算机上,用改装的强力电源供电,同时外加几个风扇来散热。存储系统采用两个8英寸软盘,每个243K,没有使用当时更好用的5英寸软盘。在那个没有“软件”交换的时代,许多人从零开始编写自己的BBS软件,Christensen and Seuss的BBS,其实就是最早走向“信息高速公路”的BBS系统。回顾1978年,大多数拥有调制解调器的人,CBBS是他们唯一能拨入的网络。1979年初,在CBBS上的大多数议题围绕计算机和电子通讯领域,逐渐地话题越来越广,同时虚拟公告牌系统迅速在世界范围流传,成为普及Internet的启明星,并拥有了一个更简洁的名字BBS。90年代初,许多BBS连上了Internet,从此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向BBS爱好者敞开,成为普及Internet的启明星。天才们的故事也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长卷中。

1979 \"准平民\"时代的五件大事

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而Internet也步入了1979年。这是一个“准平民时代”的开始。网络技术的发展重心逐渐从政府转移到大学,标志着Internet由军用向民用方向扩展。这段时期在关键技术和理论上的进步对Internet现在的结构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期间发生了六件影响这个时代的大事。

启动CSNET

阿帕网的建立和部分开放给大学的措施让不少学者从中受益,但是进一步普及却遇到了阻碍。原因是阿帕网本身过于笨重(需用特大号的网络连线)和昂贵的使用价格(维持一个阿帕网络网点每年需要100,000美元以上的开支)。计算机科学家们不得不去想别的办法。1979年5月,美国威斯康星和其它六所大学以及DARPA、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计划建立一个连接各学校计算机系的计算机科研网络,称为CSNET。由于CS网络用的是比阿帕网络慢一些的连接设备,而且不要求冗余。所以整个系统要省钱得多。该计划历经波折,在1986年才终于全部建立起来。

最早的“新闻组”

在CSNET启动的 同一年里,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和北卡罗来纳州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的两名学生建立了一个用于两所学校间互连的网络通信系统USENET。USENET利用了当时新问世的UNIX程序UUCP,使基于UNIX的计算机能通过电话线交换数据。USENET最早的目的是通过向读者发布消息来传播有关UNIX的信息,读者也可以作出反应。加入这一新闻组的所有成员都可以阅读这种“谈话”。时至今天,Internet上已有数万个新闻组,参与者的话题更是五花八门,充分展现了一个广博而自由的空间。

第一个网络MUD游戏

1979年埃塞克斯大学(Essex)的 Richard Bartle和Roy Trubshaw开发了第一个多人参与的MUD游戏,被称作MUD1。起初游戏被安装在DECsystem-10的主机上,只允许学生参与。后来,人们在家里也可以通过调制解调器拨入来参与游戏。MUD游戏从此流行开来。早期的MUD是基于纯文字界面的,情景的开展全凭游戏者的想像。时至今日,MUD已经“进化”到了图形阶段。当我们兴致勃勃地玩着《网络创世纪》(经典图形MUD游戏)的时候,似乎应该感谢当年的那两位天才,是他们的发明让网络从单一的科研、教学功能中解放出来,成为平民的玩具之一。

表情符号的发明

1979年4月12日,由于计算机文本操作界面的单调,Kevin MacKenzie建议在E-mail枯燥的文字中加入一些表情符号,比如“-)”表示伸出舌头等。他的建议多次引起争论,甚至有人公开表示反感。但最后还是被广泛应用和流传,同时也更多地被修改、扩充和应用到网络的方方面面。比如大家常用的聊天室、ICQ和OICQ中,各种表情符号经常使用,用得最多的当然是“:)”笑脸了。表情符号的发明让人类的喜怒哀乐准确地反映在网络之中。可以这么说:如果你在网上虚拟出的形象是条龙,表情符号就是那点睛的一笔。

个人电脑群雄并起

个人电脑是如今普通人连入Internet的必备设备之一。在70年代末,8位PC机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苹果、Commodore、惠普、施乐等公司都有了自己的PC拳头产品。被称为“蓝色巨人”的IBM公司,面对微机的巨大市场再也坐不住了。1979年6月1日,Intel发布了8位的8088微处理器,同年Motorola公司发布68000微处理器,主要供应Apple公司的Macintosh机型 ,后继产品68020用在Macintosh II机型上。IBM公司眼看着PC机市场被苹果等电脑公司占有,决定也开发自己的个人计算机。很快IBM于1981年8月12日在纽约自豪地宣布:IBM-PC问世了。同时也为微软和Intel联盟后来的崛起和联盟,埋下了伏

笔。

图形操作系统的起源

在图形操作系统出现之前,人们坐在计算机前是和黑底白字的只能处理文本的计算机打交道。那时侯上网者当然不能像我们现在一样浏览缤纷多彩的网页了。1979年11月苹果公司的创办人Steve Jobs和几个工程师慕名访问了施乐公司的PARC试验室,他们为该实验室开发的图形功能惊异万分。Jobs后来要求苹果电脑公司借鉴PARC的技术。不久新操作系统的程序就基本完成了,双击、拖曳、下拉菜单等技术也以基本成熟。这样,第一个图形操作系统在Macintosh上完成了,图形用户界面和鼠标也随之为世人所普遍接受。虽然其后微软通过“模仿”而开发的Windows操作系统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后来居上,但迄今为止,世人一致公认苹果公司在桌面出版和平面设计方面有无可匹敌的优势。

1980 \"笨小孩\"蹒跚学步

可以这样说,20世纪80年代是Internet这个“笨小孩”开始“发育”的年代。

在1980年这个年头里,希捷公司为微型电脑制造出了第一块硬盘。这块堪称开宗立派的硬盘有5M容量,是当时标准软盘的5倍,而体积则和软盘驱动器相当。轻而易举地,它得到了诸如苹果、IBM等一些大牌公司的支持。同年,Philips也造出了拥有60倍软盘容量的第一张光盘。

还是在这一年中,在计算机界素有“风水宝地”和“第三大学”盛誉的BBN公司推出第一台基于C/30的“界面信息处理机”(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or),其英文缩写IMP在英语里是“小精灵”的意思。不要小看这个“小精灵”,它就是今天“路由器”(Routers)的前身和雏形。它担任着两项基本任务:

第一,接受远程网络传来的信息并转换为本地主机使用的格式;

第二,负责线路调度工作,也就是说,为本地传出的信息规定路线(路由),然后传递出去。可以说,有了IMP,才实现了用硬件和软件各不兼容的大型机进行远程网络通讯,Internet才看到了更加广阔的明天。 1981年后BBN公司的C/30 IMP即在网络中占了绝大部分,在SAC首次采用C/30 TIP(终端信息处理机)。

然而,和大多数新生事物的成长史一样,Internet的童年也经历过苦难和快乐混杂的日子。在我们今天查看Internet大事年表时,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1980年10月27日,著名的阿帕网(ARPANET)由于感染病毒而彻底瘫痪。其实在此之前已经有过电脑病毒的记载。最初在Xerox Palo Alto研究中心工作的John Shoch和Jon Hupp设计了一个短小的程序,用来自动搜寻闲置的处理器,从而提高电脑的利用率。没想到这个程序居然还有着设计以外的惊人功能:它可以入侵连网电脑,从而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个小小的程序,就是我们今天如雷灌耳的“蠕虫”病毒前身。当时有位工程师这样描写它:“没法子,老板,我们无法阻止它!从来就没有一条蠕虫有它那样坚硬的脑袋和它那么长的尾巴!它在时刻不停地扩充它自己,你不明白吗?!尽管它已经有10亿bit了,它还在长着。它简直就是噬菌体的翻版——无论它遇到什么,它都能把它们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是的,是的!我也很清楚那样的蠕虫在理论上是不该出现的!但现在的事实是:它确实存在,而且根据我们现在的理解,它是无法消灭的。网络的末日就要到了!”

这个绝望的论调在今天看来有点夸大。但在当时,的确曾让专家们大为头疼。它给人们敲响了第一声警钟,网络安全问题被提了出来,并且日益受到重视。之后在1988年11月1日,新版的蠕虫(worm)病毒再次侵入了互联网上60000台中的6000台主机。针对这次病毒事故,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DARPA)甚至成立了电脑快速反应小组CERT(Computer Emergency Response Team)。在今天,当我们手持PCCILLIN、KV300、金山毒霸等杀毒软件时,仍经常要为各种各样的病毒的泛滥而提心吊胆。可以想见,在病毒这种神奇而又恐怖的东西出现之初,是如何的猖狂和无法无天了。

当年海明威目睹战争的种种残酷,写下了著名的《战地钟声》。在扉页上他引用了约翰·堂恩的诗作《丧钟为谁而鸣》。如果略做修改,这首诗可以很好描述电脑病毒带给Internet的广泛影响:“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终端都是那广袤网络的一部分。如果病毒吞噬掉一个终端,Internet就少了一点;如果一个节点,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网站被吞噬,也是如此。任何系统的崩溃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网络之中。所以别去打听警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

尽管1980年网络的发展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可是“笨小孩”终于迈开了步伐。CSNET、NFSNET、Internet/Internet到现在的互联网,新的革命在新的年代里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1981 推动Internet的巨轮

1981年,是Internet累积力量的年代。电脑史上足以影响后世的革新层出不穷。而这正是构成Internet的基础性工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迫使网络不断改善自身,衍生出更新、更强的形式,更接近我们的现代互联网。 构筑Internet基础的 科技新技术:

1981年法国电信公司开始提供Minitel小型电传服务。

在1981年,兰色巨人IBM推出了他们的新型PC,点燃了个人电脑市场高速增长的第一把火。这款PC采用的是Intel 8088微处理器,主频为4.77MHz,基本价格是1565美元。PC的系统主板上配有64KB内存,可扩展至640KB。由于采用了开放式结构,因此第二年就出现了兼容机。虽然它不能和今天的“奔腾”、“速龙”相比,但却是个人电脑采用微处理器的先驱之一。操作系统则是微软公司大名鼎鼎的MS-DOS(Microsoft Disk Operating System)。可以这样说,这台PC机是比尔·盖茨和保罗·阿伦仅仅缔约6个月之后,联手推出的第一款成功之作。从此以后,微软和IBM(可以说还有INTEL)开始了一段金色的合作时期,共同打造出今日庞大的电脑帝国。罗马不是在一天之内建成的,可是这个庞然大物的起始,却可能是在若干年前的某一天。换句话说,当年巨头们出于商业动机的一些举动,其实就是在创造着历史。

这一年中还值得一提的是亚当·奥斯本造出的第一台便携式电脑,“奥斯本一号”。“奥斯本一号”带5英寸显示器,64k内存,一个Modem,总体重24磅(大约11Kg),比起以前的巨人们,可谓娇小玲珑。而且它售价为1795美元,这个价格令它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为随电脑附送的软件就价值1500美元(当然是正版的,呵呵)。在1981年4月,Byte杂志的编辑这样写道:“我有幸看到了工作中的奥斯本一号,我被它的简洁紧凑所深深折服。……如果我要吹毛求疵的话,它唯一的缺点是:它小巧的显示器可能不合某些人的胃口。”

另外,阿波罗计算机公司向世人展示了他们的第一台工作站——DN100,它比同档价位的其它一些小型机具有更强大的运算能力。阿波罗公司和后来以生产SUN系列工作站及创造Java语言而名闻天下的工作站先驱SUN微系统公司一道,不断优化改进着他们的计算机,使之能够运行工程学中经常用到的图形处理程序。

新科技催生的新网络:

BITNET网,即“Because It's Time Network”,在纽约城市大学被建立起来了。它作为协作型网络,首先与耶鲁大学相连。根据同IBM系统一道提供的免费NJE协议,最初名字缩写中的“T”代表的是\"There\"而不是“Time”。BITNET通过提供电子邮件服务,建立了电子论坛服务器来传播信息,还提供文件传输服务。其中的电子邮件服务,亦即今天我们非常熟悉的E-mail。

1980年的夏天,威斯康星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拉里·兰德韦伯(Larry Landweber)率领他的代表小组,向NSF(国家基金会提出)一个关于建立CSNET的新提议。科学家们将CSNET规划为三层结构,包括阿帕网络、以远程网为基础的一个系统网络,和一个叫作Phone网络的专用于E-mail发送服务的网络。由网关机器把每一个层面连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新建的网络头两年由NSF自己担当管理角色。以后,管理责任将转交给大气研究大学联合公司(University Corporation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简写为UCAR)。

第二年,CSNET(Computer and Science Network计算机科学网)正式开始建立。这个网络由美国国家自然基金会出资,参与者包括Delaware大学、Purdue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兰德集团、BBN以及其他一些计算机专家。CSNET可以使各个大学的科学家不用访问ARPANET就能获得网络服务(特别是电子邮件)。CSNET后来成为构筑现代Internet的基础网络之一。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Internet从最初“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上古时代”走来,逐渐成长为身披战甲、手持利刃的斗士,开始一步一步地迈向属于它自己的伟大的现代文明。

1982 黑客战胜官僚

1982年是Internet历史上的转折点。当时的阿帕网络——Internet的前身正在准备正式转换成TCP/IP系统。但是没有人敢确定美国政府是否赞成该计划。因为TCP/IP此时面临着劲敌OSI的威胁。

早在数年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开始开发网络互联参考模型。称为OSI模型或开放系统网络互联模型。他们希望能将OSI用之于计算机,能像空气那样无处不在。于是TCP/IP和OSI的争端开始了。站在OSI一方

的,是地位高高在上的官僚们。他们总是居高临下地,甚至是轻蔑地俯视着一切。一名当年的TCP/IP支持者回忆说:“他们认为,TCP/IP和互联网只是一种学术玩具。”是的,从来没有人否认过当时的学术界所努力从事的网络工作始终具有的临时性质。但是,如瑟夫、卡恩和波斯德等人,他们已在研究TPC/IP协议上花了几年的工夫。并且从一开始就反对OSI。这是因为OSI的设计划分过细,过于复杂。最关键的是OSI仅仅是个设计而已,从来没有被投入到日常使用中过。而坚持互联网的这帮人曾多次运用过TCP/IP。

瑟夫对OSI嗤之以鼻:“OSI的一切都是非常抽象的,学究气十足,……他们所用的语言浮夸到不可思议的程度,简直读不下去。”

为改进TCP/IP而不懈努力的人应该首推瑟夫。他经常参加OSI的会议,并在会议上大声疾呼,痛陈使用OSI的弊端。经过如瑟夫等人的奋力抗争,美国国防部终于宣布选择TCP和IP作为国防用计算机的规范协议。这无疑是对坚持OSI的官僚们的有力回击。有人这样形容瑟夫的功劳:互联网络的魅力在于使用的交流规范十分简单,而文特·瑟夫的魔力在于美言煽诱,软硬兼施,最终让用户采用这种规范。

然而官僚的力量是强大的。到了1988年,ISO终于制定出了开放系统网络互联标准。而美国政府也立即采用了这个与TCP/IP敌对的OSI协议作为它的官方标准。欧洲各国也规定了OSI标准,似乎人人都认为只有OSI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要是他们成功了,Internet的历史就将彻底改写。幸而UNIX专家约依改变了这一切。UNIX是1969年由AT&T公司贝尔实验室开发的,深受人们的喜爱。程序员们喜欢UNIX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大约在1981年,一个叫比尔·约依的UNIX计算机黑客取得了阿帕网络的资助,把TCP/IP编写进了UNIX之中。然后,在1982年,约依和两个斯坦福商学院研究生一起开办了“太阳微系统公司”,第一批“太阳”牌计算机安装完全以TCP/IP为操作规范的UNIX系统。这一软件在互联网发展史上写下关键一笔。“太阳”公司把网络软件作为机器的一部分安装在它所出售的计算机内而不单独收费,上网人数骤然增多。以TCP/IP为基础的互联网长势旺盛。欧洲的大学里也兴起了使用TCP/IP的地下运动。这个事件推动了事态的发展,为TCP/IP和OSI之争分出了胜负。TCP/IP已无所不在,那么多人依赖于它,以致要想遏止它的势头用别的什么东西来替代它是不可能的。凭借无声而凶猛的冲击,TCP/IP战胜了官方颁布的OSI标准。OSI终于在大众的力量面前败退。

1983 阿帕帝国联接世界

1983年1月1日,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日子,因为当时世界最大的网络——阿帕网络将正式转换成TCP/IP协议的网络。每一个阿帕网络用户都得从NCP协议转换成使用TCP/IP协议。鲍勃·卡恩和他的同事们负责监督转换,到1983年春天,所有的用户都只能使用TCP/IP协议通讯了。转换成TCP/IP协议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这恐怕是几年中互联网发展最为重要的事情了。基于TCP/IP灵活、开放、易于使用的特性,在安装了TCP/IP之后,网络就可延伸到任何地方。数据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从一个网络转送到另一个网络里。文特·瑟夫说:“现在是‘海阔天空’,任它遨游了。”人们面前出现了一长串各种网络。以前它们是老死不相

往来的,但是现在,TCP/IP将它们连成了一体。

1983年,美国国防通讯署认为,阿帕网络已经太大了,安全保障成了个问题。于是把它分成了两部分:国家军队服务的MIL网络(后来并入了国防网络Detense ontaNetwork)和为计算机研究界服务的阿帕网络。分开前,全网共有113个节点,分开后,阿帕网上剩下了45个节点,其它全归MIL网络所有。从管理和操作上来看,已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网络,但通过网关把它们连接起来后,对用户们没有任何区别。由于TCP/IP,阿帕网络现在已经发育完全,羽翼丰满了。 此时,CSNET与阿帕网的网关开始启用。CSNET中大学的教授们可以和阿帕网的科学家们一齐交流探讨了。知识的聚变通过网络的统一逐渐形成。

由于阿帕网络采用了TCP/IP协议,某地的网络想要传输信息到另一个地方的网络时,必须先连上阿帕网络,通过阿帕网络这一轴心。这样阿帕网络成了所谓阿帕互联网络的中心。在整个80年代前期,由各种类型的网络围绕处于中央的阿帕网络所组成的阿帕互联网像一颗初生的太阳,光芒万丈。

TCP/IP标准的确立和普及并不是80年代里网络上发生的唯一重要的革新,在阿帕互联网形成后的几年内,阿帕网络上编写的每一个E-mail程序都要依靠原来的文件转送协议。这协议就像马路上的拖车一样,拖着信件来来回回。MSG小组的一名程序员说道:“如果你真正去看一眼FTP说明书,你就会明白信件发送命令真是一个累赘。”现在该是为电子邮件单个创立一套完全独立的信件转送机制的时候了。程序员们将这种新机制称之为简单邮件转送协议(英文简称SMTP)。它对现有的做法加以明晰,并新增了些控制方面的特征。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发送电子邮件仍然使用着STMP,如果你亲自配置过Outlook,你应该对填入SMTP服务器地址那一选项有印象吧。那就是使用当时制定的SMTP为你发送电子邮件的服务器地址。

在阿帕这个庞然大物的带领下,基于TCP/IP的互联网逐渐形成。

德国斯图加特和韩国开始上网。而欧洲建立运动信息网,9月接入Internet。同BITNET非常相似的EARN(欧洲科学研究网)建立……阿帕帝国崛起在阿帕互联网上。

1984 核战、人性、赛跑、网络

可以经受核战争的网络

1984年,Internet主机数从1983年的562台一跃而超过1000。同年使用UUCP协议的JUNET(日本Unix网)建成。苏联连入USENET。英国建成联合学术网(JANET)。即以前的SERCnet,Usenet推出新闻组,加拿大开始将国内的大学联网。NetNorth网从多伦多与

BITNET联网。1984年一月,超过3000人开始使用BITNET,接近每15个人一个节点。84年是BITNET的一个转折点,它开始成为一个更稳定和更正式的教育网络。Internet的发展势不可挡,1984年加入美国SUN公司的James Gosling曾说过:“Internet可以为任何商业网络工作,因为它是被设计用来经受核大战的!” 人性化的域名服务

1984年,Internet上正式引入域名服务器DNS(Domain Name Server),提供我们如今已经很熟悉的域名系统如.net、.com、.gov等。现在我们知道,域名其实就是网络上某台计算机的人性化的名称,有了它,人们可以通过域名查找入网单位的网络地址。而在此之前,人们要访问网络上特定的计算机,必须记住由IP协议规定的4组枯燥的数字,DNS就是专门用于IP地址和对应域名之间的转换。这是Internet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变革,使人们轻松访问浩瀚的因特网成为可能,也给Internet的迅速发展留下广袤的空间。由于好域名的稀有性,以及注册国际域名的自由性,同时随着企业的产品、商标在网络宣传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简短而有意义的域名作为一种网络资源而变得越来越珍贵,稀有域名争夺日趋激烈,域名注册逐渐形成一个新兴产业。今天,这个原理看似简单的服务系统已经在各个国家的道德、法律、市场经济等领域里掀起了许多的波澜,成为Internet的文化之一。

永不疲倦的PC机赛跑

1984年,PC机市场上空的火药味越来越浓重,在历史和经济的大潮推动之下,不断有新兴的公司和更新的产品涌入市场和被载入史册。1月22日,苹果公司公开展示了他们界面友好的Macintosh计算机,以抗击日渐强大IBM及其兼容机阵营。8月14日,IBM公司在83年PC/XT机基础上,乘势推出PC机的第二代改进机型IBM PC/AT计算机,能管理多达16M的内存,并具有初步的多任务处理能力,从此个人电脑在IBM公司技术开放的政策的推动下,协同Intel等CPU厂商开始了286、386、486……\"奔腾\"的赛跑,直到现在仍在继续,而且步伐迈得更大。同年,Compaq计算机公司推出Compaq Deskpro PC,DELL计算机公司成立,经营电话业的AT&T公司也开始驻足计算机业……PC机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虽然IBM开放PC机的技术标准是对计算机业的一大贡献,但此举却使IBM逐步淡出PC市场龙头老大的地位,现在个人电脑界的英雄榜上,已经越来越多地闪现后起的Compaq、DELL等公司的名字。

网络就是计算机

1982年创建的美国Sun公司,也是Internet的后起主要推动者之一,他们在80年代初,那个大多数人们对网络还没有什么概念的年代,就提出了这个令人费解的口号,这恐怕与SUN的创始人比尔.乔伊对Internet的热衷有关。1984年,SUN推出网络文件共享系统——Network File System,最终成为工业标准,这对于互连网络的信息共享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同时踏着\"网络就是计算机\"的节拍杀入网络淘金的,不能不提及1984年创建的Cisco系统公司。这是一家专门生产路由器、“交换机等淘金工具”的公司,该公司现在的市值已经远远超过波音等发展了数十年之久的传统企业,成为现今世界上市场资本总额最大的几家公司之一。在短短的十几年中,Cisco公司的膨胀速度如此之快,完全得益于Internet的迅猛发展。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进步。84年在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的新书《Neuromancer》中首次提出“赛伯空间”(Cyberspace)一词。后来成为Internet的代名词。

1985 传奇中的1985

转眼历史来到了80年代中期,伴随着Internet的发展,新事物新发明层出不穷。在现代人眼里看来,这些无疑都已成为传奇……

第一个域名的诞生是在1985年,原由DCA和SRI负责的DNS根域名管理职责移交给USC的信息科学学院(ISI),由他们负责进行DNS NIC的注册管理。3月15日,.com符号被分配为第一个注册的域,Symbolics.com成为第一个登记的域名。其他首批登记的域名还有cmu.edu、purdue.edu、rice.edu、ucla.edu(4月);css.gov(6月);mitre.org.uk(7月)。

传奇中的英雄们也会内讧,在这一年里,苹果公司发生了巨大的裂变。两位创始人Jobs和Sculley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Sculley认为Jobs危险且难以控制;Jobs认为Sculley对计算机业知之甚少。5月,矛盾彻底激化,最后在高层领导层中进行了一次投票决定二人的去留,全体通过留下Sculley。于是Jobs不得不离开了自己一手栽培的苹果公司。之后,年轻的Jobs花了4年的时间,于1989年成立了Next电脑公司,预示着他不甘沉寂,要东山再起。经历在Next公司的几年奋斗,Jobs的新型电脑终于没能战胜Intel和Microsoft组成的Wintel联盟,铤而走险之下,他购买了专门从事动画制作的皮萨(Pixar)公司,并注入巨资以制作他的第一部动画片“玩具总动员”。相信许多读者都有幸观赏过这部巨片,“玩具总动员”叫板迪斯尼和好莱坞,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不久Next公司被苹果以4亿美圆巨资收回,Jobs傲然重返他心爱的苹果园。

程序员们有句老话叫做:“不会C++的程序员不是真正的程序员。”可见C++在编程语言中的地位。1985年贝尔实验室首次向大学提供C++,很快这种面向对象的语言就在计算机工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作者——-在AT&T的贝尔实验室工作的Bjarne Stroustrup,这样描述它:“C++是一种通用的编程语言,使编程更简单、轻松和富有乐趣。”今天,C++已成为一种最主要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是用于从PC到超级计算机的软件应用的基础。C++已被编写入AT&T的传输、交换和操作系统以及该公司的许多Internet服务系统中。

Windows操作系统是如今微软公司争夺Internet 霸权的利器。凭着Windows,微软轻轻动了一下手指头,就让当时它在Internet中最大竞争对手网景公司下了课。而微软的“小动作”只不过是在Win95中捆绑了IE浏览器而已。微软的这根“大棒”是在1985年年末初具雏形的。当时谁也没有想到,10年后,微软竟凭着Windows系统一举成为桌面操作系统的霸主,进而将手伸进了Internet。因为Windows问世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1.0版速度很慢,因为该技术会消耗许多计算机性能,而当时许多计算机没有足够的硬件能力来运行;此外,Windows还需要使用鼠标,而大多数计算机用户对此并不熟悉,因此推广缓慢。但是,随着所见即所得(WYSIWYG)、设备无关性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图形操作系统的优势日渐突出,同时CPU等计算机硬件性能迅速提高,微软不断依次推出更快、更好、更优秀的产品,紧紧地抓住了市场和全球计算机使用者的钱包。从Windows1.0到windows 3.1、Windows 98、Windows 2000…窗口操作系统越跑越快,网络功能也越来越强。 1986 初见峥嵘

1986年,对于美国来讲,是一个刚刚度过低迷、彷徨的年度。一切都处在高速发展的起步阶段。

60年代后期,特别是70年代以来,美国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所带来的负作用以及它所奉行的全球扩张战略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迅速显露,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下降。1974年开始的石油危机,并引发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又像一把尖刀在美国虚弱的经济“身体”上狠狠地捅了一刀。正在这个时候,被称为“鹰派人物”的共和党人里根当选总统,他使美国经济从1982年以来连续增长,并降低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同时大力向科研和教育投资,使美国综合国力有所增强。

在这种政治因素下,美国的很多计算机公司有了飞速的发展。IBM公司开始研制的第

五代人工智能计算机投入了小批量试生产。苹果公司的新一代个人计算机-Apple进入极盛时期。同时,Compaq成为出售基于Intel公司的新型80386 32位微处理器PC的首批公司之一。1986年,世界100家最大的信息企业中,美国占74家。

在计算机业蓬勃发展的积极推动下,1986年对Internet来讲,更是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就在这一年,NSFnet创建了。NSFnet的建立是Internet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从现在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成为促进Internet发展的主要角色,作为军事用途的ARPAnet则开始逐渐退出舞台。

当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为鼓励大学与研究机构共享他们非常昂贵的四台超大型计算机主机,希望通过计算机网络把各大学、研究所的计算机与这四台巨型计算机连接起来。开始,他们想引用现成的ARPAnet,不过他们最终发觉,与美国军方打交道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他们决定:利用TCP/IP协议,自己出资建立名叫NSFnet的广域网。由于美国国家科学资金的鼓励和资助,很多大学、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甚至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并入NSFnet中。

最初的NSFnet的骨干网采用56Kbps专用线路。它以网状结构互连,这些节点包括NSF超级计算中心和地区网络中心。整个连接系统是一个多机系统,由若干通用计算机组成。这种结构方式正是现在Internet所使用的标准结构方式。NSFnet开创了计算机网络建设的新时代。它的成功,不仅表现在其用户、接入网络的数目以及骨干网通信量迅猛增加,而且还表现在已经有许多企业机构提供Internet入网服务。

除NSFnet外,当时美国还有其他联邦政府资助的TCP/IP网络,例如国防部的DARTnet和TWBnet、能源部的ESnet以及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的NSI网络等,它们相互之间通过联邦信息交换系统(FIX)实现互联。在商业网络之间,则通过商业信息交换系统(CIX)实现互联。NSFnet通过FIX和CIX实现与这些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

而在这一年另一个巨人也悄悄诞生了,Cisco这个当时仅有4个人的小公司在硅谷推出了它的第一个路由器。从此在Internet舞台上,又多了一颗耀眼的新星。

1987新巨人的崛起

美国人刚刚经历了一个欣欣向荣的1986年后,又迎来了灾难深重的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美国股市开盘,荧屏闪烁,万头攒动。骤然间,狂风拔地而起,股价急速下落,久违了半个世纪的大恐怖重现。这意味着持股者手中的股票一天之内即贬值了2成多,有5000亿美元就这样随风而去随风而去。如此惨重的损失,以“血溅华尔街”、“十月大屠杀”形容之实不过分。刚刚现出一线希望的美国经济遭受惨重打击,并波及世界。

而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没能让Internet放慢它快速发展的步伐。就在这一年,有两家公司在美国迅速崛起,这两家公司后来成为Internet的技术发展支柱,是现在最炙手可热的公司。

Oracle:让数据库不再姓“IBM”

1987年,对Oracle来讲是永远难忘的一年。就在这年,它终于在网络数据库领域战胜了业界巨头IBM,从此奠定了世界最大数据库厂商的地位,并一直维持到今天。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它的发展历程吧。1977年,Larry Ellison、Bob Miner和Ed Oates创办了“系统开发实验室”(System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受IBM研究人员1970年的一篇题为《解决大数据量共享的关系模型》论文的启发,他们决定开发一种新形态的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因其初衷是为竞争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个官方项目,故他们决定将其定名为Oracle(智慧之源),希望能给这个项目带来好运。

1979年,这个实验室的第一款商用SQL数据库V2问世(没有V1版);1982年,公司正式改名为Oracle Systems公司(后又改为Oracle公司);1983年,Oracle V3数据库发布,成为当时业界第一款可同时支持PC、小型机和主机的数据库;1986年3月,Oracle股票上市;1988年,Unix版财务数据库应用产品发布;同年,Oracle进入中国;1989年,开始支持OLTP(在线事务处理);1994年,多媒体数据库发布;1996年,Oracle7.3通用数据库服务器发布;1997年,为网络计算所优化的Oracle8问世;1999年,Oracle发布Oracle8i,声称是“业界首款Internet数据库”。该公司1999财政年的营业额超过88亿美元。

Sun:倾心网络

1987年,还有一家美国公司在取得重大胜利后开始进军中国市场,这家公司就是现在Internet上最主要的服务器生产厂商Sun Microsystems公司。

Sun是1982年2月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VinodKhosla、Bill Roy、Andreas Bechtolsheim和Scott Macnealy等4名研究生创建。其名称取自斯坦福大学网络(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的缩写,恰巧与英文“太阳”一词相同。

正如其名称一样,“网络”是Sun公司的主要发展方向。不过,使Sun名扬业界的,早期的功劳应该属于其SPARC系列Unix工作站产品,后来则应该属于面向Internet的Java技术。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Sun公司的发展战略有过三次变化,这可以用三个口号来表示:第一个是成立之初提出的“Open Systems for Open Minds(开放系统为开明人士设计)\",为打破专有系统垄断局面,促进电脑工业进入开放系统时代起到了相当作用;第二个是80年代末提出的“The Network is the Computer(网络就是计算机)\" ;第三个是1999年才提出的“.com the world(让全世界都上网)\",在Sun看来,21世纪将是网络经济大行其道的时代,希望能用自己的技术、产品和理念来“点亮”这个未来的网络世界。 Sun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始于1987年,在全国设有6个办事处,并与有关单位合作开办了多家研究开发中心。

一些IT公司的飞速发展使得原来的计算机公司日益感到了生存危机,促使它们也不断地开发新的项目和技术来保持自己原有的优势,并且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瞄准Internet这个新兴事物,也正是这种激烈竞争进一步推动着Internet的飞速前进。

1988 一只让网络瘫痪的小虫

1988年,美国并没有像很多专家的悲观估计那样,因为1987年的金融风波进入全面衰退期。在信息产业等高新产业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1988年,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值为1246亿美元,拥有各类信息数据库1.5万个。约有1万家从事软件生产的企业,程序编制人员约有100万人左右。这些人为美国创造了310亿美元的软件销售额。

但是在这一年,发生的无数重大事件对于Internet来讲都不如一只小蠕虫更让人难忘。11月2日,著名的“蠕虫”病毒通过网络传播,它大约使60000台Internet上的主机中10%~20%受到感染,导致美国总统里根签署了《计算机安全法令》。

“莫里斯蠕虫”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计算机病毒。蠕虫本是一种体积很小,繁殖很快,但爬行起来非常缓慢的小虫。用它的名字命名这种病毒,就是说它可让染有这种病毒的计算机运行起来像蠕虫那样缓慢。

1988年11月2日傍晚,康奈尔大学研究生罗伯特·莫里斯向互联网上传了一个“蠕虫”程序,他的本意是要检验网络的安全状况。然而,由于程序中一个小小的错误,使“蠕虫”的运行失去了控制,上网后12个小时这只“蠕虫”迅速感染了6200多个系统。在被感染的电脑里,“蠕虫”高速自我复制,高速挤占电脑系统里的硬盘空间和内存空间,最终导致其不堪重负而瘫痪。由于它占用了大量的系统资源,实际上使网络陷入瘫痪。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毁于一旦,直接经济损失近亿美元。

这只让整个计算机界最初都处于震惊之中的“蠕虫”最早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台机器上释放出来的。首批被感染的机器包括MIT人工智能实验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的兰德公司。到第二个星期三晚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捕获”了蠕虫程序的拷贝,并开始对它进行分析,同时,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员也开始研究该程序并正想法来根除蠕虫病毒。 莫里斯自己也试图杀死病毒。他释放病毒后几个小时内,就察觉到事情非常不对劲,要他在哈佛的一个朋友赶快把解决方法发到BBS上。可惜的是,拥有那个BBS的系统是最早当机的,所以,没人能及时看到它。

罗伯特·莫里斯最后被捕了,并被联邦法院起诉。1990年5月5日,纽约州地方法院判处莫里斯三年缓刑、1万美元罚金以及400个小时的社区义务服务。

Internet蠕虫是Internet 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改变了许多人对Internet安全的态度。那天(1988年11月3日)标志着Internet保护开始成为一项严肃的工作。美国军方的DARPA组建了CERT(计算机紧急反应小组),用以应付此类事件。另外,这个事件几乎永

久性地决定了黑客的命运。从那时起,合法的程序员们强烈反对称他们为黑客。大众媒体又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去纠正这种错误认识。甚至在今天,国家的正规出版物仍把破译者当成黑客。这样,更加深了这种误解。

1989 独立网最初的互联与合并

刚度过经济危机的美国1989年总算松了一口气,这一年对美国的经济来讲基本上算是风调雨顺。尽管美国财政连年出现巨额赤字,但其研究与发展(R&D)的投资却不断增加。1989年美国在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投资达1292亿美元,比英、德、法、日、加五国的总额还要多。由于在高科技制高点竞争地位的变化,使得美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在信息和通信领域大大领先,在生物、医药、农业、食品和环保领域占有优势,在工业制造和能源领域与其它国家持平。

而走到1989年的Internet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从APPAnet衍生出来的几个独立网络都独立长大,并开始了合并和互联,为Internet的形成铺平了最后一段道路。这里集中介绍几个当时都风云一时的网络。

USEnet

严格上说,USEnet并不是一种正规网络,而是许多彼此交换具有预定标题头标记的电子邮件机器。UNIX系统使用UUCP(Unix to Unix CoPy)程序能够在两台相联的计算机之间拷贝文件, USEnet正是以这种通信方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而且加入该网只需用一台运行UNIX系统的计算机和一个用于连接的Modem。当时西方大学几乎都有这样的设备, 所以USEnet得以迅速发展。同ARPAnet或其他公用网络不一样,它没有集中的管理与控制,运行非常成功。1989年,USEnet在很多国家建立了分支网,它在欧洲的部分称为 EUnet。

CSnet

为解决ARPAnet不能提供给 没有获得美国联邦机构合同的学校使用的问题,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着手建立能提供各大学计算机系使用的计算机科学网CSnet。实际上, CSnet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网络, 而是一个逻辑上的网络, 或者说是超级网络。它是在其他基础网络之上加统一的协议层而成, 使用其他网络提供的通信能力。CSnet由四个网络实体组成, 通过一台中继计算机相联。同USEnet不一样,CSnet采用集中控制方式, 所有信息交换都经过中继计算机进行 。 CSnet的一个实体就是ARPAnet, 而另一个是X.25网 (早期的公共数据网)。而在这一年,凡已同这两个网络相联的学校和科系,都自然成为可以使用CSnet的用户。对于那些没有加入这两个网的学校和科系, 另外建立了一个网络实体PHONEnet。 通过它, 可用电话线与中继计算机联结而进入CSnet。

BITnet

BITnet始建于1981年, 最初在纽约城市大学与耶鲁大学之间实现连接, 目标是想建成像CSnet那样的大学网, 而且不限于对计算机科学系提供服务。BITnet允许主机之间自行进行通信。BITnet使用IBM的系统和协议。使用BITnet支付的费用就是线路租用费,在网上

发送信息是免费的。BITnet的特别计费方式是它得以盛行的原因之一。在八十年代后期,BITnet扩展到了许多国家,它在欧洲的部分称为EARN(欧洲科学研究网)。BITnet为用户提供的主要服务是文件传送、电子邮件和远程作业输入。1989年8月CSNET并入BITNET,成立了研究与教育合作网(CREN)。自此完成了低级网络的第一次合并,历史向Internet更靠近一步了。

这最初的互联与合并都是让网络更加有利于应用和普及,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科研单位和大学与网络连接,也使得互联网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也预示着它今天风靡全球。

1990万维之网

1990年8月2日当地时间凌晨2时,10万伊拉克军队兵分两路大举入侵科威特,不到 9个小时就全面占领了这个面积仅1.7万多平方公里,人口 190万的弹丸之地。由此引发著名的“海湾战争\"。

这场战争的难忘之处在于这是一场高技术的战争,美国及其盟国以阵亡200余人的代价一举击溃伊拉克50万大军,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比分最悬殊的战争,究其原因就是美国及其盟国大量使用了高新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

当年在美国,电子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产值达到943亿美元,市场规模达1100亿美元,占世界总值1/3 以上。其中计算机系统占世界的34.9%,数据通信设备占49.9%。

1990年,美国颁布了《国家竞争力技术转移法》,承认联邦研究所可与私人企业缔结共同研究协定,建立合作关系。这标志着美国政府的信息产业研发投资政策也开始改变,以前重基础研究,轻开发应用的传统作法得到修正,政府直接参与到技术应用开发中去。

而最重要的是1990年蒂姆· 伯纳斯利(Tim Berners-Lee)创建了WWW计划,并开发了相关技术标准,这些技术和标准正是现在Internet上最常用的技术。

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计划由伯纳斯利在 CERN (欧洲量子物理实验室)的时候开始的,包括HTML(超级文本标识语言)、HTTP(传输协议)和URL(统一资源定位)等基础技术。

设计WWW计划的目的是积极建立一个\"可描述的多媒体系统\"。实际上,Web是一个大型的相互连结的文件所组成,范围包含了整个世界。

HTML的历史堪称稀奇古怪, 同时也妙趣横生。从其最初的简单出发点是在大型浏览器公司政治操纵之下成为SGML的网上代用语言,发展到如今的极不成型但日益增长的各方兼容,HTML可以说历经了一个萌芽发展、遭受非议到全面革新的过程。

HTML在诞生之初,其目的想法非常简单。当时伯纳斯利将他设计的初级浏览和编辑系统在网上合二为一,他创建了一种快速小型超文本语言来为他的想法服务。他设计了数十种乃至数百种未来使用的超文本格式,并想像智能客户代理通过服务器在网上进行轻松谈判并翻译文件。

伯纳斯利设计的语言是以文本格式为基础,所以可以用任何编辑器和文字处理器来为网

络创建或转换文本。并且它仅有不多的几个标签(TAG)──任何人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能掌握HTML。网络从此迅猛发展,人人都开始在网上发布信息。

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容移至网上,当初仅能识别简单标识语言的浏览器急需重大改进。那么,革新如何产生,如何进行?伯纳斯利并不想成为HTML唯一发展商。因此,那些发展互联网有较长历史的企业开始在他们浏览器的性能上下功夫,并不断推出新产品。如果网络界喜欢,他们就干;不喜欢,就拉倒。

正如伯纳斯利所说的那样,万维网的最大贡献在于使互联网真正成了交互式的。人们可以访问网站,可以给网站增加内容,可以编辑网站上的内容,甚至还可以对网站说话。

1997年4月11日,伯纳斯利在第6届国际万维网大会上接受记者采访的时侯,再次强调:“万维网最初的设想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的。这就是增强个人的能力,提高社会的效率,把电脑的功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我们做出决定的时侯,不能只是想着电脑和网络,我们必须想着人民。\"

1991 来自芬兰的小企鹅

1991年似乎是美国进入信息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对美国人而言,在低迷20年后终于重新尝到当NO.1的滋味。这一年是美国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分水岭,就在这一年,美国企业在计算机和美国设备方面的支出第一次超过在工业机械方面的支出。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值在GNP (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50%,它们“的国民经济信息化\"业已完成,正在向新的范围广泛的“全社会信息化\"迈进。

正当美国“已看到隧道尽头的亮光\"的时候,在斯堪迪那维亚半岛的芬兰诞生了一只名叫Linux的小企鹅。

这年8月下旬,还在赫尔辛基大学求学的Linus Torvalds,用C语言来开发了一套简化的Unix操作系统,Linus把它叫做0.01版。他发觉,如果完全依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来开发这个新的操作系统,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极为明智的选择:把这个刚刚诞生的婴儿放在因特网上,让世界各地的Minix爱好者自由下载,以便他们试用和提出改进建议,并且为它开发应用程序。

1991年10月5日,Linux的第一个“正式”版本——Linux 0.02版发布了。最初的程序被放到一个FTP服务器上供大家自由下载。该服务器的管理员认为这是Linus的Minix,因而就建了一个叫做Linux的目录来存放这些文件,就这样,Linux这个名字传遍了Internet!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Linux以令人惊讶的速度飞速发展:每两个星期就有一个新的修正版本推出。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好者们为这个新系统增加新的功能,提供补丁,进行测试并编写相应的文档。在经过几次修正之后,到1992年,Linux的版本号已提高到0.95。

1994年,Torvalds终于推出了 Linux的1.0版本。此时这个操作系统已经变得比较稳定并且拥有很多的高级特性了:支持抢先多任务、对称多处理和完全的POSIX兼容性等。到1996年,已经出现了能在好几个硬件平台上运行的Linux系统。

为什么Linux能获得这么多人的青睐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Linux是在著名的开放源码许可协议GPL保护条款下发布的。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拷贝、使用、修改和出售Linux(只能收取复制成本费,软件本身不能定价出卖)。但同时必须公布更改后的源代码。有人戏称在GPL条款下的软件产品,不怕你“盗版”,就怕你将“正版\"据为己有(这算侵犯了GPL版权)。

Linux虽然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功,但是要想成为主流的操作系统,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Linux必须在面向一般用户的消费者市场和面向高端应用的服务器市场获得突破。目前,前者被微软的Windows系统统治,而后者则是SUN的天下。获得突破的关键还是易用性的提高。虽然现在流行的Linux发行版本都提供类似Win95的图形操作界面,但是很多操作还必须依靠数量众多、复杂难记的Unix命令来实现。

1998年,Linux的光芒掩盖了微软的Windows 98的发布。这一年中Linux获得了广泛支持,尤为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大型软件公司都宣布推出或即将为Linux开发相应的产品。就连最大的CPU提供商Intel公司也看好Linux的发展,正在努力使自己融入这个开放资源的操作系统平台。

有时,生活中发生的最重要的事却是无心插柳。Linux从最初的一名学生的兴趣之作,已静悄悄地成为全世界发展最快的操作系统之一。

1992 起飞前夜

90年代初,苏联以及苏联领导下的华沙条约组织迅速解体,标志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世界大战的阴影似乎不再像过去那样笼罩着人类。在美国国内以知识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正初现端倪。在金融领域内,风险投资基金慢慢减缓了对教育与娱乐和CD-ROM的投资,而把注意力放在了正迅速崛起的互联网上,大量的风险投资基金也进入了相应的客户机/服务器、网络基础结构等产业里。这也加速了互联网的“军转民”进程。

过渡最先发生在管理机构上。

尽管ARPANET为美国军队和大学提供了很好的服务,但是这毕竟是军队的网络。在网络建设的初期,如果没有军队的资金,就不可能有ARPANET;但是,按照网络自身的发展规律,ARPANET的发展已经不是军队可以管得了的,并且也已经不适合继续由军队来管理了。

接替DARPA管理互联网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由美国国会成立于1950年,是隶属美国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

到了1992年1月,成立了由Vinton Cerf领导的“互联网协会”(Internet Society)。在原来的互联网活动处(IAB)的基础上,建立了隶属于互联网协会的“互联网结构处”(Internet Architecture)。

相对于管理机构的过渡而言,互联网在技术上的进步和用户人数上的激增却是远远地把机构变革甩在了后面。

从1988年开始,互联网的用户就始终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飞速增长。到1992年1月互联网上的主机数就超过了1,000,000台。

在技术上,魏培源(Wei Pei)为Unix撰写了Violawww。Kim Nyberg.Teemu Rantanen等为Unix撰写了Erwise。这些程序为后来的Mosaic出现作了重要的铺路工作。

在1992年3月召开的Internet工程专门委员会会议(IETF)上首次展示了Mbone,这种覆盖在Internet基础设施上用作IP多信道广播的传输体系的虚拟网络系统,实现了在Web上流动音频和视频的优质传输(这也许就是后来开发音频和视频播放软件的起源)。这项技术广泛地激发了人们通过Internet发送音频和视频信息的兴趣,而大公司则更加注重这项技术以及后续技术在商业上的前景。

Nevada大学发布了Gopher空间查询工具VERONICA(是Very Easy Rodent — Oriennted Net— wide Index to Computerized Archives的缩写),意思是非常简单的面向啮齿动物的计算机化档案索引(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作为Gopher系统的两种查询工具之一,Veronica允许你查询世界各地的Gopher服务器。

另外在1992年Windows NT和 Windows 3.1也发布了。伴随着这一系列技术的进步,以及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更加促进了互联网用户的增加,同时也让具有商业头脑的人再一次看到了互联网的光明前景。在这一年,世界银行开始提供在线服务。

如果说1992年的这个为Internet打开耳目的Mbone算是一件重要的技术事件的话,那个图书管理员简·爱默尔玻利(Jean Armour Polly)创造的术语“网络冲浪”,却在后来大行其道。作为一种网络文化沉积在70年代以后出生的所有年轻人身上,最后上升到整个社会的高度,表现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上。在现在流行的ICQ、“网吧”文化以及“SOHU”一族都或多或少的有“网络冲浪”的影子在里面。

虽然互联网的影响日趋扩大(包括在政界),但它高技术的准入仍然对它在全世界的广泛普及产生了一定的障碍。不过这个问题已经被伊利诺斯大学(Illinois)的马克·安德森(Marc)提上了工作日程。在1992年下半年,Marc已十分熟悉Internet,他觉得WWW网加上图形更有意思,于是Marc成了第一个淘金的幸运儿。他和NCSA的同事Eric Bina一起合作,开始了Mosaic浏览器的开发工作。有了WWW技术的油箱,再加上这个Mosaic浏览器的引擎,Internet终于要起飞了。

美国政客青睐Internet始于1992年的总统选举。 在那一年,美国计算机业的大资本家罗斯·佩罗在竞选中运用很大的图表制作工具,以此来宣传自己的主张。在最后的选举结果中,虽然克林顿赢得了绝大多数30岁以下的选民以及传统的民主党人中的60%,从而获得了竞选的胜利。但当选总统自己所属年龄段的7000多万选民却给了罗斯·佩罗强有力的支持。佩罗享有的支持率与克林顿和布什几乎相当。这和当初罗斯·佩罗的运用先进的互联网工具进行竞选的策略,也有相当的关系。

从此,这类工具的使用就在美国政府及议会中流行起来。在此影响下,近年来美国利用Internet的议员迅速增加,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上议院100名议员中有28名,下议院435名议员中有31名议员成为了Internet用户,虽然比例仍然很小,但说明了美国政坛对Internet信息技术的日益重视。

而在1992年获胜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也充分借鉴了罗斯·佩罗的方

法。当1997年1月20日中午11点30分(美国东部时间),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宣布就职时,他的就职演讲就是通过Internet向全球现场广播。克林顿因此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通过Internet展现登基风采的国家元首。

在大西洋彼岸的欧洲,尽管计算机和Internet的普及率比起美国来稍逊一筹,但政界在采用新技术上一点也不落后。

法国从1997年开始着手“电子政府”的构建工作。目前,全法已有60多个政府机构网站。其中包括爱丽舍宫站点和总理站点,普通民众可以通过E-mail直接与总统联系。

英国政府1996年底推出“电子政府”计划,公众可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获得政府的服务。 德国联邦议会也在Internet上开设了主页,向公众发布重要信息。

1993 MOSAIC风暴

Internet的历史上,这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年份。这一年,美国新经济持续繁荣,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也在中国和四小龙的带领下欣欣向荣,而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则低迷不振。由于在1990年海湾战争所展示的电子科技举世震惊,投资者又重新肯定了美国的经济地位,大量的外资进入美国市场。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纳斯达克市场逐渐被人注意,其中一些挂牌公司如微软等开始崭露头角。纳斯达克指数从1990年10月的低位322.9点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攀升。这也标志着经过整个80年代在电脑科技方面的投资,美国电脑高科技开始成熟,进入开花结果阶段。

伴随着经济繁荣的是1993年,WWW在Internet上通信量的年增长率达到不可思议的341634%,Gopher的年增长率也达到了997%。这些爆炸性的增长,都要归功于WWW网流行后,出现的图形界面浏览器Mosaic,Internet才终于起飞。而这场激动人心的革命的点火人就是:Mosaic发明人,网景公司Netscape的合伙创始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 说到这里有必要回顾一下WWW网的历史。1990年瑞士的惕莫思·伯纳斯利(Tim Berners-Lee)发明了WWW网。它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Web服务器(Web Server),发布信息;一个是浏览器(Browser),获得信息。用户可以方便浏览文件,不管文件是在哪一台电脑上,这就是超文本链接技术(Hypertext)。早期的WWW网只有文本,没有图像、声音,没有色彩,也没有类似Windows的界面。即使这样,WWW网仍然受到了互联网用户的欢迎。不过由于先天不足(高技术准入),还是阻碍着它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

很恰当地,Marc带着他的Mosaic——历史上第一个多媒体的网络浏览器,出现在世人的面前。Marc给WWW网的超文本语言(HTML)增加了一些新特点,特别是可以显示图像,Mosaic的设计可以使用户十分方便地浏览WWW网的内容,使原来技术专家之间的网络通信,普及到了寻常百姓家。有趣的是,Marc后来承认设计Mosaic的初衷只是认为WWW有了图片会更有意思。

可以说Mosaic在互联网上立刻获得了成功。不到几个星期,世界各地用户下载了数以十万计的拷贝,Web服务器站点数目也飞快增长。Mosaic赋予WWW网极大的活力,人们突然发现,WWW网是发布和交换信息最方便的地方。和传统印刷出版业相比,WWW具有实时性,而且成本很低,将文件发给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人,费用几乎为零。 同年四月,CERN(欧洲物理研究所)宣布WWW技术向所有人开放。 看着互联网用户和纳斯达克指数的狂增,商人们再也按耐不住了,纷纷向着网络之路奔跑,大量的资金开始向 Internet接入领域倾斜。9月,日本的InterCon International KK(IIKK)第一次提供商业Internet接入,从第二个月开始,TWICS租用IIKK的线路开始提供电话拨号上网账号。新闻界也是不甘落后,1993年11月,纽约时报头版报导了Mosaic和WWW网。

至于美国政府仍然是不遗余力地推动,由克林顿在1990年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倡议。美国白宫也开始提供在线服务。总统和副总统都开辟了邮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也和着潮流,推出了目录和数据库服务(AT&T),注册服务

(Network Solutions I nc.),信息服务(General Atomics Inc./CERFnet)。 总的来看,1993年由于有了Mosaic的出现,其它的技术和事件都淹没在它的光辉之下,但我们也不能忽略Mosaic能够成为风暴的内在原因是符合了整个社会对互联网的期望,它只是金字塔顶的一块砖石(并不是最后的一块)。也许从它带出的非常明显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及人类获得信息的一种全新的方式和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来看,Mosaic风暴才算是真正的风暴。

1994 明星诞生的年代

历史的时钟走到了1994年,Internet风靡全世界,网络热潮全方位的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国家在为美国新经济赞叹不已的时候,也都加快了本国向网络进军的步伐,期望搭上新经济这躺高速列车。

在这一年里,网络技术在成熟的基础上向更加纵深、更加宽广的领域发展。在六月,HTML 2.0被确定下来。10月,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虚拟现实模型语言)技术规格被确定。同年12月,航海者浏览器被发布。而计算机硬件公司更是纷纷推出功能更强大的各种硬件设备。在3月,Intel 发布90-100 MHz Pentium处理器,PC全面进入奔腾时代。

最明显的变化发生在经济领域。各种资金像是找到了泻洪口,向网络奔涌。即使传统的行业也不再羞涩,纷纷开始涉足网络。现在通过Hut online,你可以直接订购比萨饼。第一家网上银行First Virtual开始营业。电台也开始在网上提供不间断摇滚乐广播。即使在运销手段上也运用了Internet的无所不在。在本年4月,美国Arizona州的Canter & Siegel法律事务所在Internet发出大量“垃圾”E-mail广告以推销其绿卡业务,虽然网络用户愤怒地予以回应,可“垃圾邮件”终于还是无赖地诞生了。

不过以上的都不是1994年最闪耀的明星。在这一年里,突然冒出的四家公司:Amazon.com(亚马逊)公司、RealNetworks(里尔网络)公司、Yahoo(雅虎)公司及Netscape(网景通信)公司,分享了这一荣誉。也因为这四家公司,最后决定了互联网在90年代剩下的日子的命运,并共同最终确定了导致互联网淘金热的公司类型。

这其中,由杰夫·贝索斯创办的亚马逊公司是网上最成功的商业模式之一。这家书店的

老板原来是证券分析员(研究互联网),在发现了Internet的利润正在以每年2300%的速度增长之后,专诚从美国搬到西海岸开创了亚马逊公司。现在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书店兼零售。而杰夫·贝索斯本人,也被《时代杂志》选为1999年风云人物成为互联网创业家的代表。

而由杨致远和大卫·费洛创立的Yahoo,则成为了唯一同时在使用流量、广告量、家庭普及率及商业使用率上高居第一的网站检索服务,同时也是网络上最著称的品牌。他的雅虎公司被人们戏称为电脑世界中心。

SGI公司的创始人吉姆·克拉克则在马克·安德森的帮助下又创造了一个浏览器的神话——网景通信公司。

同时,前Microsoft产品经理Rob Glaser正忙于建立活动媒体巨人Real Networks(当时名叫Progressive Networks Inc.)。他为我们的网络带来了连续的声音及影像,让网络变得声情并茂,更加真实。

以上的四颗明星都成为了在各自行业里模仿的对象,在他们的推动下网络真正地从学术的后台走向由新兴网络公司引领的历史舞台。当他们在创新的时候,Microsoft公司甚至还没开始对自己的Internet战略进行评估。从此以后,拥有“创新精神”不但成为了信息产业内评估的一个重要的标准,也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而Internet 也从此走向百花齐放的年代。 1995 世界因“I“疯狂

对于日本人来说,1995年无疑是个灾难年:1月17日凌晨,日本阪神发生里氏7.2级强烈地震,造成5488人死亡,34万人无家可归。而这一年,刚好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这一年的日本人也许永远不会忘记这场地震,而这一年的人们也许就从此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名字:Internet。因为这次地震后,人们首次利用Internet来向海外的亲人报平安,记者也开始利用Internet报道地震情况。正是这场地震,使得人们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互联网是如此神奇的事物。

今天,当我们再次回想那一年的历史时,我们会非常清晰地忆起Internet那夺目的光芒。尽管那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还不知道http:∥指的是什么,甚至连@的发音也搞不清。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Internet展开好奇而又狂热的观察。

“I”已来临

仿佛是在一夜之间,上网就开始在这一年成为一种时尚 从好莱坞大亨到梵蒂冈教皇,人人都以拥有电子邮件地址为荣。英国的超级市场开通“互联网络”经营销售业务;各大学也开始与“互联网络”联网。在加拿大,克雷蒂安总理成了加国历史上第一位进入电脑网络的总理。而在美国,副总统戈尔也已投身于互联网的怀抱;共和党的新锐暨众议院议长纽特·金里奇还为自己的上网精心策划了一场公关活动。 很多跨国公司在这一年里都建立了局部的高速电脑网络。波音公司通过公司庞大的电脑网络协调该公司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工作的。而 IBM的客户则可以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订货。

让人们记忆犹新的还有一件事,这一年的10月,美国橄榄球明星辛普森谋杀前妻案开始吸引了全球人的目光。这不仅仅是因为被告是许多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还因为此案由于审理过程全部电脑化,成千上万的人足不出户便可通过个人电脑看到整个审理过程。人们不但可以在网上互相讨论,还可借助网络将案情资料和画面调到自己的电脑屏幕上,甚至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双方律师和陪审团发电子信,以表明自己对此案的态度和看法。据统计,全世界约有2500万用户通过全球网络参与了审理过程。而当辛普森重获自由的时候,网上的声音更是喧嚣不已。

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1995年,Internet终于浮出海面。

为“I”而狂

1995年的夏天,8月9日,仅成立16个月、未赢过一分利的网景公司在纽约上市。投资银行事先估计每股仅能卖到14美元左右,但开盘的情况却使人大吃一惊,原定于14美元的股票,居然一涨再涨,最后以71美元的价钱开盘,而且500万股转瞬即被抢购一空。对于克拉克和安迪森来说,这一天真是一个好日子。夜幕降临时,克拉克的身家已拥有5.65亿美元,而年仅24岁的安迪森拥有5800万美元,成为Internet 创造的第一批百万富翁。网景在这一天的出色表现从此带领着高科技股进入一种蒸蒸日上的境地。

网景在Nasdaq引起这股Internet狂潮时,微软的Windows 95操作系统也开始于8月24日隆重登场。Windows 95在微软原来的视窗系统基础上,经过技术优化,运行更快,操作更简单,更具安全性;还附带了计算机联网程序(TCP/IP),计算机与电话的交互程序及由此形成的传真程序(WINFAX)和通信程序等。Windows 95的用户,可以通过网络程序进入“微软网络”, 进而进入全球“互联网络”。

正是由于互联网和电脑的普及,才会使得Windows 95的推出最终大获全胜。

透过此事,“微软”开始看到Internet那不可估量的美好前景。1995年12月7日,比尔·盖茨宣布:微软将把所有的计划和产品都重新定位到Internet上。在这一天,盖茨带领微软全面进入了网络战场。

回想1995年,真的应该算是互联网之年。对于互联网作出了巨大贡献的Java语言也在这一年里悄然登场。Sun微系统公司在这一年中推出了名称时髦、能使Web页活动起来的Java编程语言。

1991年,Sun公司的一个13人小组为下一代技术浪潮开发一种产品。 小组成员詹姆斯·戈斯林编写出了这种新的编程语言——Java。不过,这个小组由于始终无所建树,于1994年解散。

前景似乎暗淡无光。然而这时,Internet上的交通正变得异常拥挤,几名原来的小组成员突发奇想:为什么不把目标瞄准Internet?小组马上开发了一种浏览器——HotJava。它使原来静止不动的Web页可以展示活动的物体,通过浏览器在客户机上执行内容。它可以编辑生动的广告、自动记分牌、滚动的股市行情收录器,甚至栩栩如生的动画;还可以在一张统计表上加点小技巧。这些小的Java程序作为随时听候使用的工具,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今天,Java仍是网络空间最红火的东西,Java在Web方面的影响是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比拟的。

“I”有何妨

不可否认,在这一年中,Internet在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但也给不法之徒提供了可乘之机

由于网络的“三无”性:无人管理、无指挥中心、 无主人,使得它在爆炸性扩张的过程中,越来越失去控制,最后发展成为一个无政府主义“怪物”。25年前的设计者大概不曾料到,对付核战争的具有“三无”特点的互联网络一方面在为未来的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塑造原型,另一方面也正带来种种祸害。在无人管理的互联网络上,似乎人们更容易为所欲为。

4月19日,美国的俄克拉何马市联邦大楼倾刻间灰飞烟灭。169人死亡,无数人受伤,俄城变成一片鲜血和哭声的海洋。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爆炸案发生后不久,Internet的一个电子公告牌上出现了这样的信息:“制造一枚类似俄城爆炸案中所使用的炸弹,并不需要很复杂的原料……我们掌握了全部方法。你感兴趣吗?”信息发布者还详细描述了炸弹的制作过程、使用方法,甚至批评了俄城作案者的技巧不够高明,可以作深入的改进。而11月,加拿大警方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拆除了一枚可能造成致命伤害的炸弹,炸弹的制造者,一位15岁的少年称他是在Internet的指导下制成这一“产品”的。

1995年的年末,波黑、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三国结束波黑战争,实现了全面和平。当现实生活中这本应早到的和平来临时,不知道互联网上的和平,什么时候能够来临。

1995年,世界因I疯狂!

1996 Internet世界之辩

如果说“1995年是Internet的高涨年”,那么“1996年则是Internet的火爆年”。

从年初的《未来之路》到年末的《数字化生存》,各宣传媒体围绕着PC与网络展开了激烈的宣传大战。96年对Internet在舆论上的空前高涨,使得个人与商家开始对互联网趋之若骛,竞相投入Internet博大的怀抱。

但是在这一年中,互联网却经历了自其诞生以来最大的危机。1996年1月,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信息交流规则法案》,根据该项法令,今后若在网络上向未成年人输送猥亵材料将会被判重罪;在网上传输“不恰当的”内容的个人将被处以25万美元的罚金和最高达两年的监禁。该法令还明确指出,各种形式的Internet信息都应接受法律的监督。

此法令一经宣布,立即掀起轩然大波,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由此而引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辩论——Internet内容之争。

其实早在199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卡内基·梅隆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就提交了一份关于通过网络传递色情信息,危害未成年人健康的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对现有网络上传递淫秽信息的内容、数量、节目提供者和消费者等情况作了详尽的调查。

该报告列举的事实令人震惊。纽约城达尔顿学校的10岁小学生安德斯的个人电脑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神秘邮件,邮件上标明了打开文件的指令。当安德斯按照指令打开邮件时,屏幕充斥的竟是10幅污秽不堪的小型画面。安德斯只是受到类似情况袭击的众多孩子中的一个,许多家长为了使孩子免遭色情的骚扰,甚至不得不作出退网的选择。

这份报告在当年引起大众的愤怒,纷纷要求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净化”互联网络。许多专家也主张加强对电脑空间的管制。

《信息交流规则法案》 正是针对此种情况而出台的。然而这项法令一经颁布,便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辩。

《Computerworld》的编辑Exon写道:“孩子可以走上信息高速公路,自由自在地在包含某些最居心不良和堕落腐败的色情内容的网上‘红灯区’穿行。”他认为,该法令“会有助于确保我们的孩子有机会在网络空间安全旅行。”而反对者则认为,这项法令严重妨碍了Internet的发展乃至生存,特别是它的用语适用广泛及对“不恰当”的定义模糊。在克林顿签署该项提案成为法令后,大约500家Web站点几乎立即出现黑屏,以示抗议这项法令。美国公民自由联合国(ACLU)负责网络自由的高级律师Ann Beeson说:“这项法令应用如此广泛,以致于已经威胁到Internet本身的存在。由于风险实在太大,许多商家永远也不会上网。\"一些律师还对该项法令的合宪性提出质疑,于是19家计算机业厂商、互联网公司和其他组织联合上诉,要求推翻该法令。费城地区法庭发布了一项限制令,禁止该法生效。国会也认为法律缺乏牢固的宪法基础,要求将其提交最高法庭。1996年3月, 联邦法庭在费城对《信息交流规则法案》的言论自由部分提出质疑。6月,一个由费城地区法庭组成的三人法官小组发起了一份长达200页的意见书,宣布反对强制实施《信息交流规则法案》,称其为违反宪法的 “政府强加的对言论的限制”。地区法庭法官Stewart Dalzell说:“Internet也许会被视为一场永不停滞的全球讨论。政府无法……打断这场讨论。”支持者不服,上诉至最高法庭,经过多次辩论,直到1997年6月,最高法庭一致裁决这项法令违宪,宣布Internet必须得到“最高级别的保护”。这项法令才终于夭折在人们不同的声音之中。

我想,我们始终也无法否认美国在互联网上那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回过头来想一想,如果1996年通过的这项法律没有被最高法庭推翻。那么,我们现在所看到的Internet肯定不会是如今这副模样。也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的确会干净纯洁得多,但是有一个事实却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否认的:Internet的发展也会因此而放慢速度。其实这次大争论的结果对正处于发展初期的互联网来说无疑是个“特大利好\",因为互联网由此抛开了人为束缚,以比特社会特有的高速度迅速发展。

1996年,注定会被后人牢牢记住。

飞速发展的一年

1996年,Internet作为一种传媒和商业模式开始得到极大发展:一名瑞士商人和一名美国电台前总裁在网上开设了一个24小时服务的商业广播电台,称为“Internet第一电台”;David Bowie在网络上发行新歌《说谎》,成为第一个仅仅通过Internet发行新单曲的著名摇滚歌星(这首歌既未发行磁带,广播电台也没有播放权)。96年十月,由Madonna主演的电影《Evita》的主题曲在网上首次播放,比在广播电台的播出早一天。《华尔街日报》在这年9月开始对其网点的访问者实行收费阅读。大英百科全书宣布通过联机服务方式和Internet进行直销Microsoft公司和NBC共同发行了MSNBC——电视/Internet混合型操作系统。美国公共广播服务网还不失时机的播放13集系列剧“Internet上的生活”。而日本,则在Internet上推出一项“电子墓地”服务。这项服务将逝者生前的音容笑貌等音像资料储存在电脑中,家属和亲友可以随时在世界各地的网络终端上凭吊亡灵、寄托哀思。

1996年政治家们也认识到了Internet的巨大影响。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Bob Dole退出总统竞选的电视辩论,告诉“年轻人”可以通过他的网上地址与其联系。96年11月,上百万人争相浏览网络以得知美国大选结果,使政治网点的速度大减。

美国总统克林顿1996年10月10日在田纳西州诺克斯韦尔竞选站(www.cg96.com)说将为Internet的更新换代铺平道路:“我们要在21世纪实现这一目标,让每个家庭都与Internet相连。”白宫还宣布将成立一个由公司首脑组成的七人委员会,通过民间渠道向各个学校提供计算机、软件及教育培训。加拿大受美国的影响也出台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从1996年起提供实验服务。

在这一年值得一提的是Java语言所引起的软件革命:Java语言被信息产业界普遍接受,运用Java语言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在任何操作环境中运行,从而有可能克服不同操作平台之间难以对话的困难。每天都有各种用它开发的应用软件推向市场,相当多新成立的小公司因此声名大震。

这一年,世界电脑购物蓬勃兴起。Internet为商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顾客可坐在家里浏览世界各国的商店。美国在这一年中有25%的大公司进入了互联网络;德国公司也在相继进入。

1996年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5月18日,借助Internet,联邦调查局逮捕了一名要犯。 一名目光锐利的网络浏览者根据联邦调查局主页上Leslie Isben Rogge的照片认出了这名银行抢劫犯并通知当局,事后,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Internet的巨大作用。

1997 Internet发展的分水岭

1997年对于全球IT产业及所有IT厂商而言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中,IBM率先倡导的网络计算机策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贯彻,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进而形成迅猛发展的态势。网络计算机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意味着信息时代的来临。1997年因此成为Internet发展史中不同凡响的一个片断。

今天,当我们沿着Internet走过的历程看回去,分析一下Internet在1997年给我们留下的痕迹,就不难发现,1997年是Internet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里,Internet开始真正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开始冲击传统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甚至开始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Internet环境

市场环境——Internet用户迅猛增长,布局趋于合理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Internet开始走向普及化,逐步从大学、科研机构走向企业和百姓家庭,其功能也从信息共享转变为一种大众化的信息传播工具。到1997年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已开始改变Internet的传统功能,使其发展迈进一个崭新的阶段。

1997年全球有15000万台电脑与Internet连接。在1996年,连接在Internet上的1300万台服务器中几乎99%遍布于北美、西欧和日本。而到了1997年,拉丁美洲的互联网使用者数

量增长速度惊人,1995年至1997年上网用户增长788%。其中巴西市场最大,上网用户为100万左右。这表明,Internet用户数量正从地区不平衡向平衡的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Internet应用于商业所需的一个完善的市场环境正在形成。

技术环境——Extranet应运而生

当人们感受着Internet种种乐趣时,当企业感受着利用Intranet进行企业内部通信联系、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企业内部工作效率及企业群体内部沟通协调的优越时,追求步步领先的开发商在1997年又在业界引出另一个话题——Extranet。Extranet是虚拟专用网,只开放给特定的对象使用,她延续了Intranet的各项功能将其优越性扩展至企业之间,从而为应用Internet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信息交换的平台。

由于Extranet体现了Internet发展的方向性需求,越来越多的公司致力于建立企业之间的Extranet,以便通过网络建立公司之间的安全连接,从而进行方便的电子商务活动。 政策环境——扶持政策频频出台

1997年,社会各行业都兴起网上经营业务,使电子商务成为Internet应用的潜在的最大热点。4月,欧盟发布了《欧洲电子商务协议》;7月,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式批准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强调政府必须接受和全力推动一个完全面向市场的电子商务。联合国贸发会议、亚太经合组织等一些重要的国际及区域性经济组织,也都把加快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列为高峰会议的重要议题。

美国一家资产投资研究公司Access Media的最新一项研究显示,1997年是小公司开始真正利用互联网的一年。根据其对全球小公司的调查,小公司1996年在网上的销售总量仅有5亿美元,而1997年就剧增至35亿美元,1998年达75亿美元,而且这些小公司的网上交易并非偶然出现。AMI的分析师Ryan·Brock指出:“小公司现在才真正地利用起了互联网,把它作为摆脱束缚、扩展销售领域的一种有效工具。”这意味着,Internet的作用开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时至今日,实践证明了当年蓬蓬勃勃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已成为Internet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式。

Internet多方位网罗传统

在1997年11月20日召开的亚太信息技术高级会议上,Intel总裁安德鲁·格罗夫认为:亚洲的出路在于国际互联网,他以实例证明,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和个人都能通过Internet解决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对参加会议的商界和政府领导人说:不管你认为当今社会面临着何种问题,相互连接才是解决的方案。亚洲有5亿成年人是文盲,通过通信卫星,没有学校的地方可以开设阅读课程。而巡回医疗技师可以通过便携式计算机将患者资料和图像传回数千公里外的医院。小公司也能享受接触全球市场的便利,而这曾经只是大公司的特权。 记得尼葛洛庞帝曾经说过:“当事物呈指数增长时,最后三天的意义非比寻常,而在电脑和数字通信的发展上,我们正在接近这最后的三天。”在Internet的发展历程中,1997年也许就是尼葛洛庞帝所说的最后的三天。

1998 电子商务腾飞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和深化,波及俄罗斯及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全球经济面临着萧条的趋势。然而,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信息时代的商务模式,却犹如异军突起般席卷全球,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

从电子商务呱呱坠地起,各个阶层的人、各个领域的钱都争先恐后地向它扑去,一场被称为“烧钱圈地”的运动在互联网的土地上波澜壮阔地展开。一大批网站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并眨眼之间身价百倍。以世界第三大个人电脑公司DELL公司为例,凭借着“网上直销”战略,极大地降低了中间环节的经营成本,从而在PC行业新一轮竞争中占尽风光。DELL在1998年第三季度就超过了康柏,成为美国大公司的最大个人电脑供货商。在美国《商业周刊》评

选出的信息科技100强企业中,DELL的股票市值与盈利能力,居然一举超过微软、IBM这些IT巨头而名列榜首,让人跌足了眼镜。

一时间,Internet的香气在各大股市恣肆飘荡。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资本对网络股的追捧,使网络股直上青云,简直成为了“点石成金”的魔棒。可以说,没有任何行业能够像网络股板块一样,让华尔街感到如此刺激,让券商和投资者如此大幅赢利。任何只要跟互联网沾上一点边的首度公开上市股票,迟早都有机会在华尔街享受到翻几番的爽快滋味。例如,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书店Booksa Million重新“装潢”了网络虚拟书店网站门面后,股价就从4美元猛升到30美元。根据专门追踪首度公开上市公司的网站Monitor.com所做的调查,1998年最成功的五大首度公开上市股票都是网络公司的股票。

尝到了网络股投资甜头的投资人,在节假日也会端坐在电脑网络前,用电话线上网,对高科技网络股投资新宠下单,大肆搜购网络股票。在华尔街的历史上,破天荒地出现了不以上市公司的“赢利”论英雄的“极度泡沫”现象,让擅长于进行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的传统投资者(如巴菲特),乃至金融管理当局都大声疾呼“市场非理性繁荣”。

同时,为了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在技术上Internet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98年5月,SBC通信公司冒险向整个加州的200多个社区提供高速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DSL)服务。那些一直以每秒28.8K速度访问Internet的用户现在可以将访问速度提高到原来的50倍。Labatt说:“持续不断的或者永不掉线的连接是Internet使用率不断增加的真正动力。更高的带宽带来了更丰富的体验,它可能会推动更多的商务。”

1998年12月,网上节日大购物。无数的人有理由庆祝1998年的新年前夜,但没有几个人比那些电子商务零售巨人拥有更多的理由。节日期间的疯狂购物使亚马逊的年销售量突破10亿美元大关。这很不错吧?不过,美国在线仅在10周的节日购物期间销量就达到12亿美元。

然而,网络世界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网络通信界兼并之风兴起,一个个公司都嫌自己不够大,吃了东家吃西家,搞得都跟巨无霸似的。当然,并购有并购的道理,技术上、产品上缺这少那,不吃正对胃口的小公司,都等自己研发,得等到什么时候?怎么办?买吧!于是乎1998年成为有史以来IT业并购事件发生最多、涉及金额最大的一年。

历史仅有16年的康柏以96亿美元吞下40多岁的DEC。通过此次并购,它从一个PC大户升格为一代计算机企业的巨子,形成了与IBM、HP三足鼎立的新格局。SBC以62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Ameritech,AT&T则分别以480亿美元与50亿美元收购了TCI与IBM的全球网络业务部,北方电讯以91亿美元收购了BAY,阿尔卡特也拿出44亿美元买下了DSC。6月,AOL收购了ICQ,得到了5300万登记注册者。9月,AOL又收购了Netscape(包括它的Navigator浏览器技术和 Netcenter门户网站的2000万成员)。这一场大并购虽然金额不大,只有43亿美元,但它对日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的来说,到了这个时候,互联网不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术,还可以把它看成赚钱的工具。电子商务使互联网从学术的象牙塔走向商业的世俗化。 大事时间表

◆1月30日,美国商业部(Depart of Commerce,简称为DoC)发布“绿皮书”,概述了 DNS系统私有化的计划。6月5日又发布“白皮书”。

◆3月20~21日,法国举办全国范围的Internet节日La Fête de l'Internet。 ◆第一季度,据估计总的Web网页数目是:Digital公司275,000,000;NEC公司320,000,000。 ◆商业公司云集土库曼斯坦的NIC,要为自己的公司注册“.tm”的域名,因为这恰巧是英语中“商标”一词的缩写。

◆3月27日,Internet用户可以为12名花样滑冰世界冠军的表演打分,这是第一次由观众来参与电视体育比赛的评判。

◆5月4日,在Network Solutions注册的域名达到2,000,000个。

◆随着美国邮政部门(US Postal Service)允许从Web上购买和下载打印邮票,电子邮票成为现实。

◆加拿大淘汰其最早的全国光纤网络CA*net 3。 ◆6月,微软公司的Windows 98面市。

◆7月21日,日内瓦召开INET’98大会。在开幕式上,著名的“Internet 之父”MCI公司的高级副总裁Vint Cerf博士做了题为“新世纪前的通信”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列举了一些有关Internet发展的最新数据:截止到1998年7月,网上已有域名逾300万个,主机4500万台,到1998年1月有240个国家组建了IP网络,拥有1亿用户。

◆10月21日,正当通信法案(CDA)II和被禁的网络税(Net taxes)又重回美国的法律之林。

◆11月2日,ABCNews.com网站意外地将美国选举的预测结果提前一天公布。 ◆11月,印度ISP市场解除管制,导致申请ISP执照的热潮。 ◆11月,美国商业部同Internet地址分配公司(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umbers,简称为ICANN)达成协议,将DNS管理从美国政府管理逐步转向工业界。 ◆12月7日,Sun公司发布了Java。

◆12月8日,美国旧金山大停电,那些没有在旧金山以外建立镜像的节点断线。 ◆12月,中国政府控告林海“阴谋颠覆政府”,因为他向美国的Internet杂志提供了30,000个E-mail地址(后来他被判2年徒刑)。

◆12月12日,法国的网络用户拒绝上网,以抵制法国电信公司的本地电话收费(除了向ISP缴纳费用之外,还必须缴的费用)。 ◆开放源代码软件风行。

◆据IDC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1998年底,已有50多万美国家庭通过地方有线电视网提供的高速电缆上网,而全球上网人数已经突破1亿人。 1999 世纪的轰动

20世纪进入最后的一年。似乎是为了让人们永远记住它的不平凡,在这个新旧世纪交替之际,犹如地震般震撼人心的事接踵而来,让人们招架得都有些喘不过气来。

3月24日,北约对南联盟发起空袭战,将人们再次拖入战争的深渊。世界愤怒了!3月30日,一群俄罗斯电脑“黑客”在一个名为“黑客地带”的网址上宣布:在因特网上对北约宣战。几名“黑客”分别袭击了北约及其主要成员国的一些电脑网络服务器,还破坏了美国联邦领地波多黎各的几个网址,在网页上写下了反对北约轰炸的抗议口号。

再看看另一面。南联盟同外界的联络日渐干涸,国内外的塞族人只剩下Internet传达慰藉。19岁的塞族学生Mica身处巴黎,他同留在贝尔格莱德的双亲只能通过E-mail联系。然而,根据克林顿总统签署贸易禁运计划,美国罗拉·奥利安卫星公司将不得不切断一条为南联盟提供的卫星上传线路。贝尔格莱德受到美国禁运威胁的ISP表示,他们已经习惯了空袭警报、轰炸和入侵的威胁,但是没有了互联网,将不知如何生存下去。互联网是他们所拥有的通往世界的唯一窗口。

科索沃战争带给人们灾难和痛苦,网络股票的涨幅不定却让人们“几多欢喜几多愁”。整个八月份,由于大众的信心滑落,使得股票在交易板上持续下跌,包括在Internet板块上的多支股票。多个板块的领头羊下跌,数字打破了经济学家的预言。但在岁末,被称为“新兴科技公司摇篮”的美国Nasdaq股票市场,上演了激动人心的一幕。继11月2日首次突破3000点大关后,在圣诞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Nasdaq股指一度摸高到4000点以上,令投资人无不欢欣鼓舞。Nasdaq对整个IT业的贡献略举一例便可一目了然:Linux概念股VALinux公司在Nasdaq上市首日,飚升800%,创下Nasdaq交易历史上当天新股上市股价攀升的记录。

在8月13日,Napster也引起了一场轰动。Napster公司创建者Shawn Fanning告诉新闻界,该在线音乐交换站点的用户数量在一周时间内增加了4倍。这一发展势头仍在继续。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仍不断涌入Napster站点随意、免费地下载音乐。许多人言辞激烈地指责说,下载没有许可证的音乐除了是不道德的行为外,也构成了违法行为。但是,即使Napster失去了自己的生存条件,也很少有人认为Napster引发的在线音乐革命会被扼杀掉。Gartner Group研究主任Robert Labatt说:“这绝对是一个划时代的时刻,因为这是消费者第一次可以自主决定他们打算与一个产业怎样建立关系,而唱片业没有明白这点。”

看过影片《独立日》的影迷也许还记得,最早发现外星人到来的是SETI计划的工作人员。SETI是“外太空智慧搜索”计划的英文缩写,是一项旨在利用连入因特网的成千上万台计算机的闲置能力,搜寻地外文明的巨大试验。它让人们在家里也可以加入SETI计划帮助寻找外星生命。每一个参加者可以用下载并运行屏幕保护程序的方式,以自己的计算机参与检测地外文明微弱的嗡嗡声,而科学家们则倾听从波多黎各的Arecibo射电望远镜传来的信号,以发现是否有外星人故意向地球发来的联络电波。可是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收到外星人打来的任何“电话”。

说起轰动效应,恐怕世上再没有别的事情可以与电脑千年虫媲美了。这个令人头痛的精灵隐藏在世界各个角落,害得各国航空公司的航班停飞,银行赶印钞票,百姓不敢出门,谈“虫”色变者不计其数。为了它,世界各国竟首次同心合力“捉虫”。这只“小虫”提醒人类,最大的问题在人本身。

据闻,美国东部费城法院的计算机系统千年问题发作时,大约400到500名市民收到了法院寄来的信,要求他们在1900年到法院报到,以便在新年内履行充当陪审员的公民义务。该市里奇蒙港区的一位居民查尔斯·麦克劳林周五收到了通知书,他对妻子说:“我得去当陪审员了。不过我还去不了——因为我早就错过时间了。”

20世纪写下了其非凡的完结篇,互联网也将迎接新的起点。 大事时间表

★1月,沙特阿拉伯公众可以使用Internet。

★2月22日,第一个提供全面服务的网络银行First Internet Bank of Indiana开始营业。

★IBM公司成为第一个获准进入Internet2的合作伙伴。 ★欧洲议会建议禁止ISP缓存Web页面。 ★3月,在1998年成功举办La Fête de l'Internet的基础上,整个欧洲举办了Internet庆典。

★美国法院裁决域名是一种财产,可以进行封存。

★为NSF提供vBNS的MCI/Worldcom将美国主干网速率提升到2.5Gbps。

★4月6日,IBM发布64位4分路服务器H70型RS/6000,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Web服务器。这台专门为电子商务客户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设计的服务器,覆盖包括电子商务、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计划和企业智能化应用在内的多个应用领域。IBM称,RS/6000 H70在最新的基准测试中创下了每秒采样11,774次的纪录。

★4月7日,一个伪造的看起来像Bloomberg财政新闻故事的网站使一家小的技术公司的股票上升了31%。

★4月21日,ICANN公布了5个竞争共享注册系统的测试床:AOL、CORE、France Telecom/Oléane、Melbourne IT、Register.com。当日还选出了另外29个测试床,5月25日选出8个,7月6日选出15个,8月11日选出7个。测试床的选择原本计划到6月24日止,后来延长至9月10日 。但第一批测试床Register.com直到6月7日还没有上线。

★在塞尔维亚/科索沃战争的同时,也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网上战争。 ★Internet2的Abilene连到Atlantic,连接了NORDUnet和SURFnet。

★5月15日,一个英国站点上列出了MI6特工的名单,Web站点成为英国政治中的一个焦点。尽管这个名单被从站点上强制删除,但是已经太晚了,因为它已经通过网络扩散出去了。

★ 5月17日,SETI@Home计划开始实施。

★6月18日,在8国首脑高峰会议的同时,全网络的激进分子都把目标对准了世界金融中心,但只有很少的影响见诸报道。

★ISOC批准成立Internet社会工作组(ISTF),Vint Cerf当选为第一任主席。 ★免费电脑大为流行(只要你签署了一个长期的网络服务合同)。

★12月1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的St.Francis饭店,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个Internet商务标准(The Standard for Internet Commerce, Version 1.0 - 19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