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时代下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
作者:马晓静
来源:《今传媒》2016年第03期
摘 要:新媒体从产生到发展再到被广泛传播使用,已经与当下社会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诞生的同时,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也深深影响着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形成与培养。可以说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形成与新媒体的特点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会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造成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关系到我们现代整个社会的媒体素质和新媒体环境的建设问题。因此,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的培养任重道远,需要法律、媒体人、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素养;媒介信息;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3-0014-02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由于新兴技术的成熟和数字技术的普及,新媒体传播以其自发的、扩张性的独特方式进行传播。新媒体传播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文化宣传的同时,其自身的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广泛。然而对于现在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们,他们作为新兴的新媒体使用者,怎样才能让他们的媒介素质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新媒体究竟会对大学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形成的影响
大学生在接触新媒体时,由于对其中所呈现内容的认知、情感和态度不同,形成的理解方式、需求满足程度和使用偏好也不同,同时大学阶段还属于人格发展过程中,因此新媒体使用行为对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形成的影响更是长远。 1.正面影响
(1)积极人际沟通与消弭时空隔阂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的兴起,带来了传播模式的巨大变革,重写了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关系,并对“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固有传播模式和传播思维进行解构和颠覆[1]。在大学生群体使用频率最高的手机应用里,微信、QQ等即时聊天工具使得信息沟通更为及时、互动频率更高,同时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满足了用户分享心情、表达自我的需求和欲望。用户既可以和亲朋好友等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联系,还可以同陌生人进行交流,这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虚拟交往”增加了人际传播的多元性和开放性,迅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的距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玩微信、开微博,还可以在土豆网、新浪网等平台中发布内容,与人分享自主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的视频或文本。百度贴吧、天涯论坛等社区空间,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创作的平台,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模式,也就是用户生成内容,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 (2)主动获取知识与启发开放思维
以前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通过书本和教师的传授,书本上写什么大学生看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而新媒体以广阔的信息量吸引着当代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书本和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通过手机、电脑等网络终端获取知识,比如搜狐新闻、新浪微博、网易客户端等。这些都不断地启发大学生的开放思维模式,使之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 2.负面影响
(1)沉迷虚拟世界与脱离现实社会
“本店不提供WIFI,请和身边的人交流”,不知何时,大学生已经这么离不开手机了,睡前刷一遍微博,进教室第一件事是拿出手机,宿舍里、公交车上、甚至课堂上马路边,随处都是低头看手机的大学生。饭店、商场、KTV等,走到哪都有无线网络,同学聚会再没有了欢笑打闹,一人一个手机头都不抬,安静地让人都没有说话的勇气。因此,大学生们应当提高警惕,不能无限度地依赖手机,否则与现实社会脱节的可能性会变大,人际交往也可能会出现障碍和隔阂。
(2)“人人都是记者”的双刃剑
新媒体发布信息的确具有便捷和快捷性,人人都可以在新媒体上面发布自己的言论,不可否认,在如此便利的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大量充斥,人们不再依靠日销的报纸来获取新闻资讯,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信息更新量更大、内容更丰富,也实现了大学生们想要发出自己声音,在社会中拥有话语权的要求。但是新媒体发布的信息并没有经过审查,其中不乏一些虚假信息。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之下,信息传播的速度比传统媒体更迅速,新媒体的传播范围、传播内容以及公众的参与程度是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且使用新媒体传播信息时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使得新媒体在传播时并不会经过审查,虚假新闻借助于新媒体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而有些大学生不能很好辨别信息的真实性,也无法核实一些信息的真实性,就无原则地传播了虚假信息。这样不经核实的报道不仅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严重的话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3)“手机人”与“充欲主义”
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日本学者提出“电视人”[2]和“容器人”[3]的概念,指出电视对现代人的消极影响。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引起了大家对“鼠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和“键盘人”的讨论,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手机新媒体的兴起,手机网民的井喷式增长,又催生了“手机人”这一话题。其实,无论哪一种“人”,本质上都是建立在“媒介依存症”的基础上。例如,手机新媒体大大地刺激了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各种网购应用充斥大学生的手机,没事逛逛手机淘宝,转转唯品会,看看大众点评,无论男生女生,手机上总有几款网购APP,它把充满诱惑力的商品以鲜明的色彩和唯美的意境展示在大学生面前,直接刺激了他们对这些商品的占有欲和享受欲。
二、对大学生媒介素养规范性的培养
有学者指出,媒介信息能否被正确的判断和评估以及积极的媒介信息能否有效的被传播,这取决于人们媒介素养的高低。大学生可以看做是我国媒介素养较高的一个群体,他们在接触媒介、使用媒介、关注媒介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大学阶段正是青年的一个最重要时期,大学阶段的人格思维特征,对于大学生群体的新媒体采纳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大学生思想先进、思维敏捷、积极接受新鲜事物,这些为新媒体在这个年轻群体的扩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年龄较小和阅历不足,大学生的心理尚未真正成熟,情绪容易产生波动,意志也较为脆弱,其媒介行为易偏激、易被误导,使得大学生群体容易受到新媒体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社会各界和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对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的培养做出规范性指引。 1.法律规范
先前谈到过,虚假新闻在新媒体上面的传播使得大学生不能有效辨别新闻真实性,从而对其自身在新媒体上的媒介素养的形成有了误判,因此,首先要有对新媒体媒介审判的法律规范。新媒体媒介审判主要是通过凝聚巨大的网络民意,形成社会舆论导向影响司法公正。我国《刑事诉讼法》要求:“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而新媒体的媒体审判并没有直接地宣判责任人有罪,只是用舆论施加压力影响法院作出判决,再加上新媒体出现时间不长,人们对其运行规律并不是十分了解,这才使媒介审判的滋生得到适宜的环境。相关法律的缺失,也间接拉低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得整个社会媒介不再法制化发展。 2.“把关人”监督
把关人,顾名思义就是对新闻信息的一种审核,对积极正确的新闻信息推动其在受众中的传播,对可能造成社会价值观冲突的信息进行传播阻止的行为。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需要净化新媒体内容的传播环境。一个新闻记者是新闻信息的第一道防线,而把关人则是信息传播的最后一道防线。传播媒介是全社会信息流通的把关人,而新媒体的低门槛,弱化了媒介组织把关的功能。新闻报道因注重时效性而忽视了理性导向,缺少了把关人,新媒体容易做出一些煽动性报道或断章取义性的报道,激起受众的激烈反应,特别是在一些身份特殊的人物的报道中,有意或无意地在标题上突出“官员”、“富二代”等非正常字眼,可能会引起人们的“仇富”、“仇官”心理,让舆论明显倒向弱者的一方。大学生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形成了“愤青”思维,不利于规范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因此,把关人的作用在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 3.大学生的自我提升
由于新媒体的共享性、自由性、交互性、隐匿性强等特点,网络成为受众表达内心情绪的重要途径,人们从“羞涩的表达者”蜕变成“情感表达的巨人”。新媒体时代的兴起,使大学生能够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制约着这些接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的认知和行为。因此在与新媒体所提供信息的接触过程中,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增强对信息的筛选和辨别的能力,要从多方信源搜集信息,用置疑的目光接触新媒体信息,对不良信息具有一定的抵制能力,要遵循选择性定律,做到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正确地、建设性地运用新媒体传播信息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避免成为无良新媒介的侩子手,新媒体媒介审判的暴力军。 4.教师的正确引导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作为大学教师,在新媒体浪潮的猛烈袭击下,更应当明辨是非,在新媒体的潮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因此,首先教师更应当积极了解前沿的理论和观点,虽然新媒体是基于传统媒体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但在新旧媒体融合的现代社会中,还是有许多新媒体为在争夺受众的战争中存活下来,不惜提供虚假信息以提高点击率,为吸引眼球数和流量发表哗众取宠的新闻和报道。这种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媒体的社会效益。教师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了解到新媒体的弊端,提高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才能对学生在新媒体方面进行正确引导。并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新媒体发展的规律和途径,才是对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 三、小 结
面对新的媒介环境,高校素质教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以高效的方式对大学生群体的媒介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是每个有责任感的人都应思考的问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也应该提供媒介素养的学习环境,高校教育应以新的媒介形势为背景,积极创新教育模式,运用多种素质教育手段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理智分析信息、合理使用媒介的能力,从而学会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建构一个和谐有序的媒介生态环境,最终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新媒体的网络环境,也展现了现代大学生的媒介素质。 参考文献:
[1] 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美)罗杰斯.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包冉.新媒体-从被时代到我时代[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4] 杨继红.新媒体融合与数字电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 喻国明.2010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思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