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优秀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共10篇)

2021-09-30 来源:客趣旅游网
优秀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共10篇)

你知道哪些第一书记?你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材料吗?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优秀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共10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篇一)

凝心聚力谋发展,尽心全力办实事-

**年5月,县交通运输局工程技术人员**,做为第四批选派干部,被选派到主簿镇主簿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年10月,根据组织安排**同志再次做为第五批选派干部被安排到**乡**村任第一书记,兼任扶贫工作队队长。选派3年半的时间里,**书记始终按照选派工作“六句话”的目标要求,不辱使命,带领村两委和广大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克难攻坚,凝心聚力谋发展,尽心全力办实事,千方百计的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显出成绩,得到了组织上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在每年的考核中均被评为优秀选派书记。

支部班子的“领头雁”

无论是主簿村还是**村,村级班子软弱涣散,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支部活动不正常,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都是制约着村级发展的主要因素,找到这个制约的软肋后**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抓党建,产业带动助脱贫是做为第一书记首要任务。她首先是广泛开展调研,每到一处她都利用几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所有村民组,贫困户,寻找到阻碍经济发展、支部建设的问题和瓶颈;其次是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她与村两委班子成员、部分党员、老村干、村民代表开展谈心活动,找到了支部存在问题的症结和加强支部建设的良药;第三是规范支部活动和行为,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要求支部党员要做

到的,村班子成员首先做到,率先垂范;第四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主簿村两年多来共发展党员 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村发展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第五是开展城乡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年县乡公路管理所党支部与村党支部与主簿村党支部开展了基层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签订了结对协议;**年县交通局机关支部、运管所支部、县乡所支部、盐务局支部以*+1的方式集中帮扶**村脱贫工作。通过开展党员“一对一”结对,一年多来共帮助解决基础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各项目资金共计20多万元,且每年开展两次以上的联合支部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和整顿,支部的核心作用强了,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也强了,**书记真正是贫困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支部班子的“领头雁”,带领着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前进和发展。

能办实事的“女书记”

**年刚到主簿上班,当地群众都投去了异样的目光,组织安排这样一名弱小女子到我村当书记,她能办什么事呢?可是现在到了主簿村,老百姓只要提到**书记,再也不怀疑了,个个拍手称赞,竖起大拇指称“**:能办实事的女书记”。

在主薄村任职期间,**充分发挥自己是交通局选派干部的优势,先后修通了中屋、长山、张家、小湾四条组级水泥路,全长公里;新修了两条通往村部水泥路的路肩和错车道,全长公里;加固改造105国道旁通往村部的狮畈桥,安装了栏杆,并树了村部门牌;新修了孙家到村部的连心路,架设桥梁一座;恢复了水毁河坝5处450米,三条排水沟480米,拦河堰5条120米,渠道10条1500米;加强了村部和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完成了村部和学校操场的硬化工程及绿化工程,新建了学校食堂,对老村部平房进行了改造,改善了村部办公条件,添置了办公用品、办公桌椅和沙发,新建了村部公开宣传栏,安装了LED显示屏,村部和学校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在**的**村任职期间,她依旧首先解决群众行路难和安全问题,**年10月到村报到后,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仰包组通组水泥路800m;解决了**村口“三线三边”环境冶理工作,建设村部停车场50平方米,建设村部入口路肩硬化100平方米,完成村口欢迎牌制做安装,**年开年,她又四处筹措将**村最边远的阴排、阳边两条一直未通的组级道路进行了修整和硬化,致使**村以全乡最快速度完成了村级通组水泥路全覆盖。当地老百姓无不交口称赞“当初刘书记天天往下跑,到我们家来坐着聊天,我以为只是走形式、做做样子,没想到真这么快就把路修到了家门口”,**村的受益群众激动地说。

除了关心村里的道路建设,**更关心群众的口袋是否鼓了起来。在她的争取下,**乡首个农村淘宝项目在**村落户,极大地解决了广大群众购物不便的问题。村集体经济空白的现状如何尽快改变,是**到**村后摆在面前最棘手的问题,她带着村两委和村里的产业发展致富能手到县内产业发展较好的乡村土桥、板舍蹲点,了解兄弟村的产业发展模式,找准适合**的特色路径,在经过充分酝酿和调查研究后**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目前已发展种植了100余亩玫瑰花,250亩茭白、四季豆、山芋等高和50亩油茶,为**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当地群众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贫困户的“贴心人”

面对领导的表扬,当地村民的热情称赞,她始终告诫自己选派干部是选派村的“一把手”,是农民群众的“主心骨”,是经济发展的“领航人”,更是贫困户的“贴心人”,要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谦虚谨慎、平易近人。通过双向承诺活动开展和支部结对共建,村支部与交通运输局机关支部、县乡公路管理所支部、运输管理所支部、盐务局支部开展了结队共建活动,每年不少于两次,开展“一对一”帮扶献爱心,结对扶贫的机关各支部党员为贫困户捐钱、捐物,想脱贫对策,工作开展得如火如涂。**年9月、**年9月、**年9月通过朋友积极争取了5名安庆企业家帮扶主簿村4名大学生每人第年

5000-10000元的助学金,给4名高中生每人每年1000元助学金,并承诺一直帮扶到这些孩子大学毕业,走上社会;**年、**年争取安徽瑞成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资助**乡贫困学生助学金共14万元,全部发放到学生手里。**年**村燕屋组群众汪传江是**“一对一”结对帮扶户。汪传江由于突发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行动不便,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了解情况后,引导汪传江的妻子养殖生猪,以此实现脱贫。在**的帮扶下,**年,汪传江家养殖了6头猪,目前已有3头猪出栏,预计养猪一项可增加近2万元的收入,**年**带领全村贫困户找准适合**的特色路径。争取交运局支持为贫困户出资万元创办交帮养鸡场,让农民变股民使贫困户实现可持续增收。只要群众有困难,**书记都愿意去帮忙,真正体现了真情服务,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

孩子们的“刘妈妈”

**年到主簿村后,村部跟孙家小学在一个院子里的,让**书记得以常常跟这些孩子们零距离接触,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看到村部和学校操场是沙石的,坑洼不平,下雨天更是满地泥泞,学生们活动不安全,为了把孙家小学的院子地坪浇起来,让孩子们有个舒适的活动场所。通过多方争取,**年 7月就完成了村部和学校操场的硬化工程及绿化工程;“六·一”节这天,她利用自己是岳西义工联盟中的一员,邀请义工联盟向主簿村孙家教学点捐赠了19套课桌凳、19套校服、两张乒乓球桌、200册图书、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等文体用品,总价值近万元;她利用自己的办公经费给孩子们安装了亲情电话,给每个孩子订了一份《幼儿画王》;去年5月,通过县妇联在安庆市妇联的帮助下给村里孤儿小王鑫找到了愿意并承诺一直资助小王鑫直至大学的爱心人士,解决了小王鑫生活、学习的后顾之忧;**年6月28日这天,在**的积极争取下安徽省首个“百社千校书香童年”阅读示范基地在主簿村落户挂牌。

**年10月,**在主簿村的任职期结束后,强烈要求继续留在基层,继续零距离的

为老百姓办事。被调任**村第一书记后,她依然非常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心系着村里的留守儿童。为了让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们安全得到保障,她与村“两委”商讨,建立留守儿童关爱计划。通过与留守儿童的直系亲属签署协议,让直系亲属监督孩子的学习,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这一计划的出台,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积极响应,其经验被上级领导高度肯定。自此,她被主簿村、**村的孩子们亲热的称为“刘妈妈”。

“选派到村,就要把村里当成自己的家,无论多忙,村里的事才是最大的事,老百姓信任我,把我当成亲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不应该辜负他们的期望。”**说道。初到农村,她没有被这两个地处偏远的山乡窘境吓到,接受了组织的嘱托,她无怨无悔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着沉甸甸的责任

(篇二)

第一书记风采:藜麦地里种出新生活

发展产业扶贫,让百姓的口袋殷实起来,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持久的扶贫方式。原本人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村集体经济始终没有起色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鲁柯镇**就是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走出了这样一条产业致富的新路子。

**现有农户129户688人,耕地面积公顷。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户25人。如何让这25名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让**和全市其他19个贫困村同步实现贫困人口全部清零的目标,成了**心里一直放不下的一块大石头。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乌兰县的藜麦种植已成气候,柯鲁柯镇上也有人种植藜麦,而且增收效益明显。“**也有闲置的撂荒地,利用这些闲置的土地种植藜麦,可以让闲置

的土地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让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务工挣钱,年底还可以分红,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灵机一动。

于是藜麦种植就成了**的集体经济项目,**年在**的带领下,借助藜麦这颗“摇钱树”,村里组织起来的七户贫困户,在8公顷的荒地上种起了藜麦。

**年秋天**迎来了“大丰收”,6250公斤藜麦全部销完,除去各种费用,**净收入万元,一个从来没有过集体经济收入的贫困村有了第一次的集体经济收入,而且收入不菲,村里的人开始对这个第一书记竖起大拇指。

**给我们算了一笔账,7户贫困户,在藜麦田里提供劳务折合工资万元,平均每户收入4500元,加上年底每户1500元的分红,仅藜麦一项,贫困户每户收入6000元。

卫国民一家是村里的贫困户之一,妻子因病不能干重活,孩子又在读大学,家里的担子压在卫国民一个人身上。他说:“我把自己家里的五亩土地流转了出去,然后每天去藜麦地里干活,一天就有一百块钱的工资,年底了还有分红,我的妻子也当上了林业管护员,一个月有2500元的稳定收入,一年下来除了正常开销还能存下不少呢。”

靠着8公顷的藜麦地,**年**的贫困户生活上都有了起色,但是距离脱贫还是不够的。俗话说得好,“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生穷”。

**和村干部们深知这个道理,于是把挣来的这块“蛋糕”又分成了两半,一半为村里33名60岁以上的老人全额缴纳了170元的医疗保险﹔为当年考上大中专院校的7名大学生每人发放助学金1000元。把另一半资金加上扶贫专项资金用在壮大藜麦产业发展上。

**年初,村里又流转了公顷土地,扩大了藜麦的种植面积,如今在藜麦地里干活的人越来越多了。曾经的贫困户代存忠说:“以前一家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地,现在不一样了,把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在藜麦地里打工,兼职林业管护员,年底还有藜麦的分红,有四份收入,我们的日子怎么会过不好呢。”

现在的**早已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有了护林员工资和扶贫资产收益,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了11700元。**说:“**年的分红和**年的大不一样,我们把分红面从贫困户扩大到村子里的每一户。除此以外还把村里全额缴纳医疗保险从60岁以上调整为50岁以上的老人,帮助全村缴纳**年全年的农牧业用水水费。”

村民李占英说:“以前总觉得这些贫困户拖了大家的后腿,现在没想到还沾了他们的光,不仅有分红,还免了水费。以后的日子我们也要加油干,不能落在了他们后面。”

尝到甜头的**村民们,干劲也是越来越足,2018年一开始,**就利用手里剩余的资金和浙江援青资助的50万元,继续扩大藜麦的种植面积,**还打算购买一些农业机械设备,让现代化农业进入**。

(篇三)

守岗履责 为民服务

**年5月9日,榆阳区住建局城建监察大队**,到刘千河办事处**村朱家焉组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全面摸排掌握村情,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村庄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积极投身到驻村帮包工作中。

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性为推手,扎实开展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继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落实“党员积分制”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完善和健全了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开好“三会一课”,监督村级班子议事、决策程序、村务公开等制度的执行情况。工作期间,为党员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课一次,“精准扶贫”相关业务知识培训课一次,6月份村党支部发展预备党员一名。

积极协调落实项目

根据**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比较滞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积极协调申报落实项目,改善民生。申报的项目有**组新修建生产道路项目、范山组坝梁加固项目、驼峁组生产道路项目、山河沟组土地整理项目、后沙墕组新修生产道路建设项目、郝家屹崂组小型水利整理项目和瓜地沟淤地坝项目、胡岗组淤地坝项目和硬化村组道路项目、利用校舍改建村敬老院项目、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其中**组生产道路项目和驼峁组生产道路项目、村卫生室建设已完成施工,其余项目正在协调落实当中。

精准施策精准帮扶

根据精准帮扶“一户一策”的帮扶原则,在分析贫困户家庭收入来源,贫困程度状况,致贫原因,脱贫致富需求的基础上,帮助贫困户朱栓堂制定了养殖产业扶持脱贫计划,帮贫困户周文学制度了养殖产业扶持和危房改造脱贫计划,帮贫困户郝桂英制度了种植产业扶持脱贫计划,把五保户朱桂英、王栓定和无劳动能力的低保户王社宏、王仲清、朱广华列为兜底保障对象。

守岗履责为民服务

到村上工作以来,**同志严格要求自己,按照有关规定每天都吃在村上住在村上,以便更好的为民办事,如有入户调查,外出联系项目的会及时在去向牌上注明。

(篇四)

“第一书记”**: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使命》

以一种责任

面对使命

以一种情怀

诠释乡愁

以一种敬畏

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

以一种如诗的激情

打动唤醒沉寂的**

只为

美好**幸福家园的愿景

早日变为现实

年近50岁的**是**市人民检察院的一名女检察官,**年3月,被派驻到汇川区芝麻镇**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到村第一晚,她便写下了《使命》这首小诗,文字不多,却饱含情感。

修通村通组路、新建公共服务设施、带领村民发展种养殖产业……在**村工作的两年时间里,**始终牢记使命担当,切实履行“第一书记”职责,千方百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今年3月,她两年任职期满,在村民的再三挽留下,她决定续任**村驻村“第一书记”,继续奋战脱贫一线

从芝麻集镇驾车出发,沿一条米宽的水泥硬化路行驶,不到50分钟,便可到达芝麻镇**村委会。要是在以前,进村起码要花上2个小时。

据悉,**村属省级一类贫困村,地处芝麻镇西南部,距集镇32公里。之前进出村子,只有一条坑洼不平的毛石小道,汽车不易通行;或借道仁怀市喜头镇,但要绕行18公里。村民养的家畜、家禽卖不出山,只能种点轻巧的辣椒、葵花,在赶集时带出山去换点盐巴钱。

修公路,通汽车,卖山货,增收入——**人为此盼望了多年,却因缺资金始终没有实现。

“当时我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有了想法,**立即和村两委着手做方案。一周后,她将《**村脱贫攻坚发展计划》递交到汇川区政府。7月,汇川区委办将《汇川区芝麻镇**村发展规划》《汇川区芝麻镇**村创建区级脱贫攻坚示范点工作方案》以文件形式下发各部门。8月,争取到上级交通部门100万元专项资金后,全村通村通组公路建设正式启动。

资金到位、手续齐全后,修路时又遇上新难题。

修路难免要占地,“土地是命根子”。起初,靠传统农业生活的山里人不同意,**每天带着村两委班子成员挨家挨户走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村民们纷纷无偿捐出土地,还义务出工修路。

如今,32公里通村公路已基本建成,40公里通组公路已硬化完成32公里,小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看着出行如此便利,村民们对**这个市里来的“第一书记”佩服不已。

“其实,村民们都很朴实、勤劳,贫困原因大部分是信息闭塞、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还有部分是因病因学致贫。”在驻村的日子里,**走遍村里每家每户,把致贫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帮扶措施。

打通信息通道

向市检察院争取万元帮扶资金,在村里建起远程教育平台和农民网吧,为村民进行种养殖技术培训。

拔掉“穷根”

积极争取资金,新建幼儿园、卫生院、农民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58名检察官和村里58名贫困孩子进行“结亲帮扶”,发动爱心企业结对帮扶村里22名贫困家庭高中生和大学生。

谋划脱贫产业

**年,带领村民种植380亩核桃,并在当年实现挂果。

按照产业扶贫“3335+”发展模式,大力调减玉米种植,在每户3亩马铃薯、3亩红高粱、3亩经果林、5头猪的基础上,发展中药材、羊肚菌、肉兔养殖等经济“+”产业。**年,**村人均年收入增加至1万余元。

错过遴选员额制检察官

不能照顾生病住院的父母亲

跑项目时诸多委屈和劳累

……

在**工作两年多,**表示无怨无悔。在她看来,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是她不懈奋斗的源源动力。

(篇五)

“第一书记”**职**镇**村的故事

连日来,**镇**区**村挂职第一书记王盛的办公室里,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群众守候着,久久不愿离去……

王盛今年39岁,18岁考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年以正营级身份转业至省工商局,现任省工商局经济检查局主任科员。

按照省委组织部统一安排,原本在**挂职一年的王盛,在村民们的挽留下,如今已经干满了两年。得知他本月底就要离开**回省城工作,村民们一批批涌到他的办公室,希望这位年轻人能再一次为他们留下来。

“王书记,你是从省城下来的领导,却天天为我村老百姓忙这忙那。我们舍不得你走啊!”村民孙双凤紧紧拉着王盛的胳膊,眼中满是泪水。

就在村民涌向王盛办公室挽留他的同时,一封按满手印的“申请书”被质朴的老百姓悄悄送到了镇政府。

四页信纸上,**村民饱含深情地按上了116个鲜红的手印。经过村民们努力,这封“申请书”后被转送到省委组织部和王盛供职的省工商局。

“联侨村干部群众舍不得他走,村里发展离不开他,真心希望这样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干部能够留下来。”“申请书”上字不多,却一笔一划写得很有力。

村民曹秀珍说自己的字写得不好看,平时没有签过名,但为了挽留王书记,她不但签了名还按了手印。“按手印对我们农村人来说,就是天大的事——老百姓的心愿就落在这张纸上

了!”

**村位于扬州、泰州两市交界处,是一个相对比较偏远的村子。**村由石桥和韩桥两村合并而成,因石桥、韩桥皆有“桥”字,加之“联”有互通有无之意,故取名为“**”……这些,是王盛在江都工作两年时间内,为该村挖掘整理的**村史。

而王盛为群众做的其他实事,更让**村民津津乐道。他凭人脉关系争取赞助,为该村引入江都首家“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让联侨及周边老年人养老有了新期待;他为孩子们筹建阅览室,购买图书、订阅报刊杂志,组建高汉小学足球队;他发动全体村民开展“好少年、好青年、好儿女、好邻居、好代表”评选活动,节日里敲锣打鼓上门送奖状;他自筹资金为村里贫困户翻建危房……

**村支部副书记武晨说:”王盛书记虽然是挂职,却是脚踏实地在真干事。”虽然任期将至,王盛每天还地忙碌着。眼下,他正挨家挨户开展“**村人口及发展潜力普查”。

当记者告诉他116个手印的事,王盛十分感动“:大家如此信任和支持我,让我非常感动。如果村里需要我,我还是服从组织安排。”

116个手印留人的故事还在继续,本报将持续关注。

(篇六)

不忘初心 最初的梦想终会抵达

在**乡**村,说到**,乡亲们都竖起大拇指,自豪地说:“他是俺们村的第一书记,听说还是国土局的干部,一点架子都没有。”走近**,你会发现,这位54岁的副处级干部

质朴得如同他身处的这片土地一样,坚定、无私,看似平凡,却孕育生机和希望,一切都在生长着,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最初的梦想

**说相较于县国土资源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他更热爱**村“第一书记”这个称呼。**是作为县第七批副处级下派干部到**乡贫困村**村担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我人生最美好最重要的二十年都是在基层度过的,对于农村、农民,我是有感情的。”改变农村面貌,振兴乡村,曾经一度是**的理想。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就要造福一方百姓,为这片土地做些什么。所以当组织要派一批干部到贫困的乡村去帮助那里的群众致富脱贫的时候,**欣然前往。他说,那是他的梦想,他从农村来,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他愿意和**村的群众们并肩战斗,在自己最后的职业生涯里,浇灌梦想,开出美丽的小康之花。

让一切归零

**是**年6月到村里报到的。来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师”。他找到**村扶贫工作副队长和村扶贫专干,向他们虚心请教扶贫业务知识。他告诉大家,来到这里,他只有一个身份,就是**村的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一切从零开始。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十大工程等专业名词的内容,扶贫手册的填写、户档村档的制作、扶贫开发系统的操作,这些对于一个54岁年纪的人来说,学习起来记起来是不容易的。在学习、遗忘、再问、再学、再记的反复的过程里,**硬是啃下了这些“专业课”。**认为,作为扶贫工作队长,业务不过关,是坚决不行的。该村扶贫副队长谢结成说:“潘书记来的第一天就进入角色,拿着笔记本跟我了解扶贫工作情况,重难点。这么大年纪还保持这么强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给我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潘书记都这样拼,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工作做好。”

脚下有泥土

**除了学习业务知识,其余时间也没有一刻闲着。全村151户贫困户,一家家跑,一家家自我介绍,一家家留号码。也有过碰壁的时候,有时候村里其他同志没有时间带他去走访,他就自己一个人问着路去。操着夹着桐城口音的宿松话,有的群众怕是骗子,都不让上门,他哭笑不得。后来,有了经验,他在手机里留下和村里同志们的合影,有老乡不相信的时候,他就拿出“通行证”。

特别是晚上,当村里其他同志下班回家后,他所带领的扶贫工作队就成了“留守人员”。他就制定走访表,每天晚上走访几户人家,一有新的帮扶政策,第一时间送上门。贫困户杨双艮告诉记者:“潘书记真是好书记,乡里开的小额信贷宣讲现场会我因为干农活没去参加,他晚上专门跑来告诉我,跟我讲收益和风险。我听了政策后,懂了,就去办好了手续。今年已经拿到了**00元的分红,这笔钱我得帮多少天工才能挣回来啊。”

爱管“闲事”的第一书记

**的到来,不仅仅给**村增强了扶贫工作力量,也为这个村充当了“排头兵”,处理各种矛盾,决策各类事务。**从不推脱,扛起责任,出谋划策,传授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带领**村支村两委,出色地完成了乡党委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在**村高标准农田施工过程中,路网拆迁和农户占田地等矛盾不同程度出现。**主动深入现场、协调矛盾,利用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土专业知识,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村农业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农民增收,品牌创造等多方面的好处进行劝解,最终帮助村里化解了矛盾。农户段有全说:“潘书记说的对,他在这里最多待三年,高标准农田建不建对他一点影响都没有。但是建好了,受益的是我们**村的老百姓,我们应该相信新科技,不

能拒绝享受发展的成果。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村才会越来越好。”

现在**村的群众,碰到想不通的事,都喜欢找“老潘头”念叨念叨。每一次都是满腹牢骚而来,满面笑容离开。**经常和村里干部谈心,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都要重视。他们有时候就是对政策不理解,心理不平衡,气不顺。你耐下性子跟他说,让他把这口气出了,就好了。**村以前是有名的“帖子村”,在**的带领指导下,**村的矛盾化解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一年来,来信上访少了,群众和干部更亲近了,村里的各项工作也颇有起色。**村在**年度全乡综合绩效评比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村村委会主任段声国说:“是潘书记,用他的人生阅历和对农村农民的情怀教导和鼓舞了我们,让我们的班子心齐了,群众气顺了,乡村面貌更美了,对未来的信心更足了。”

当听到了国家提倡党员干部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去的号召,他手捧一颗真心而来,作为一名54岁的老兵,撸起袖子,脚踏泥土,带着对农村对人民的一片赤城,不念过去,不问未来,积极地投入到他的新岗位新工作里。正如他介绍自己的时候说的:“我是**乡**村的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我叫**。

(篇七)

愿做脱贫攻坚路上领路人

“看着你们两家能握手言和、重归于好,我真的很高兴,饭我就不吃了,我马上要到村部去开会和村三委商量贫困户发展产业的事”,说完急匆匆的乘车往**赶去,这是**镇综治办主任、**驻村第一书记**日常工作的一个剪影。

**年4月,**同志被选派到汉阴县**镇**担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坚持把第一

书记的职责扛在肩上,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严守纪律、扎实工作、团结村委一班人、克难奋进,有效推进了**的社会经济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

统一思想 规范工作

**位于**镇北部,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属典型的贫困村,全村共有177户贫困户。**同志上任后,立即投身村务工作。为了搞好脱贫攻坚工作,长年用私家车却从未报销油费,报到当天,他组织村干部召开动员会,统一村干部思想,树立村干部脱贫摘帽的信心,又按照“扶贫先扶志、帮困不帮懒”这一原则,因户因人制定帮扶措施和脱贫计划。一是与镇、村领导班子联合发力,创新开展“支部+3+贫困户”产业发展新模式,在产业发展前、中、后帮助贫困户完成土地流转、产业投入、贴息贷款、技术培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还为贫困户联络产品销售等问题。为解决部分贫困户无启动资金、思想不解放的问题,迅速与村两委班子召开会议、商讨解决办法,引进村内外产业大户、协会、企业等到村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为贫困户免费提供种养植(殖)种苗、技术等,待贫困户收益后再向企业、协会交回成本,并获得利益分红、变“输血”为“造血”,有效调动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贫困户实现了产业持续增收的目标。目前,全村完成了大棚香菇万袋、菊花**亩、天麻**40平方米的种植。完成了49户养鸡3485只,养牛10户28头、养猪16户45头、养蚕48张,栽植拐枣60亩、核桃60亩、板栗35亩。二是基础设施。已硬化道路公里,道路绿化2公里,水利设施堰渠1.**公里、人饮工程公里、垃圾桶**个、建文化广场1**0平方米,为贫困户发放脱贫攻坚连心手机177户、计划实现光纤入户45户,正在安装施工20户;计划安装路灯40盏,目前正在评审阶段。

排解矛盾 维护稳定

身为村第一书记、镇社会治理办公室主任深知为民排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

定是职责所在,使命光荣!他真诚对待每一个反映问题的村民,面对矛盾不回避、公正公平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努力化解矛盾纠纷,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群众看到村干部在尽心帮助自己、心平了、气顺了、意见少了。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同志就是这样心系**、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激情抒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诗篇。

(篇八)

**年7月,**同志受组织选派到旬邑县**镇**村担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坚持以第一书记为纽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严守纪律,扎实工作,团结村委会一班人,克难奋进,**村的社会经济建设成效显著。

一、调查研究,理清思路

**同志是**年6月就到**村参加扶贫工作,对村里情况非常熟悉,为确保获得全面真实的村务资料,他通过各种方式详细了解了**村的自然环境、组织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理清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的工作思路,即紧紧围绕发展**村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强化班子建设、基础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有效实施结对帮扶计划,帮助贫困户脱贫。

二、统一思想,规范工作

**同志上任后,他立即投身村务工作。多次组织村干部召开动员会,统一村干部思想,树立村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村干部一起讨论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确定发展目标,以先急后缓的原则干成几件实事,赢得群众的信任,激发村民全面创业的热情。

他特别注意工作方法,讲求工作实效。通过走访、谈心等形式,与村支部书记交流自己近期打算、**村的长远规划和发展等问题。他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勇于担当,很快进入了角色。作为第一书记,他能正确处理指导与领导的关系,解决了“处得好”的问题,真正做到了尽责不越位,倾力办实事,着力谋长远。他注重加强制度建设,指导健全了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完善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村务、党务公开,使村各项工作开始步入正轨。

三、解决困难,改善民生

改变农村环境要靠建设项目支撑,他和扶贫工作队人员积极向市局多次汇报村上的基本情况,争取市局建设项目支持,**-**年共投入了**.5万元,其中10万元资助该村新型社区基础建设,使该村沿省道48户商住门面楼门前全部硬化,新修排水渠720米,铺设道沿720米,铺设透水砖7000平方米,新建4×2(米)LED大屏幕电视一台。万元资助了5名贫困大学生。同时,按照省扶贫办、省委组织部等15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落实〈创新扶贫开发社会参与机制方案〉一件》“鼓励有条件的单位设立扶贫基金”的要求,他和驻村工作队队长请示市局主管领导同意,筹集20万元建立了扶贫周转金,专门用于干部包扶的贫困户致富项目。在认真调研并和村镇干部反复商量的基础上制定了《扶贫周转金管理办法》,并将20万元周转金于**年4月15日全部以合同借用的方式投给了10个有项目的贫困户,其中苹果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各4户,农资门店经营的两户,担保使用期限1年,滚动周转,有偿无息。**年4月这笔周转金到期收回后我们又把它转做扶贫资金,资助了村上和贫困户及贫困大学生,这对村民增收致富产生了极大的存进和示范作用。**年他又向市地税局汇报为村上计划投入47万元,用于该村美丽乡村建设。其中10万元资助该村老年活动室建设,工程已经完工,5万元制作了广场100米文化墙和公告公示栏,为全村每户送去了价值180元的果树专用肥一袋,同时,投资26万元为该村安装40盏太阳能路灯,该计划正在进行。

外出和就近打工是全村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他和村干部通过宣传动员,提供信息服务等动员有条件的村民积极外出打工挣钱,至今该村外出打工者1**人,预计全年可拿回收入近260万元。留在家里的男女劳力利用农闲时间短期务工一年还可增收现金收入25万元。在促产增收的同时,他还协助村上调整补充了13户低保户和7个应享受社会救济的贫困户的帮扶措施,运用社会兜底保障政策支撑起困难群众的生活希望。

**村虽然在镇中心区域,群众较富裕但村上财力薄弱,需要投入资金的地方很多,他及时向局领导汇报村上的困难,由市地税局筹措资金,为村里排忧解难。一是村委会办公环境极差,周边没厕所,没有水,他为村委会筹资打井一眼并安装了上下水管加装了卫生间设施。二是为了方便对村民宣传国家政策和下达相关通知,**同志联系市地税稽查局,筹集1万九千元为村里安装了村广播室。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同志就是这样心系**村,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激情抒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诗篇。

(篇九)

“第一书记”在基层

**是陕西省咸阳市市委理论讲师团副团长,作为派驻对口扶贫帮扶村长武县亭口镇二厂村的扶贫“第一书记”,一年多以来,他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下情上达,联系左右,协调各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按照“精准第一,实干第一,发展第一”要求,扑下身子常驻村里,埋头苦干精准帮扶,走户串巷做工作,与村干部一起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使二厂村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变化,驻村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厂村位于长武县城东南部,距县城公里,全村168户717人,有四个村民小组,地形主要以山沟为主,其中耕地面积2120亩,人均亩。主导产业以粮食种植、苹果、劳务输出为主,经济结构单一,是亭口镇33个村的贫困村之一。全村共有54户贫困户1**人,因病致贫10户,因残致贫4户,缺资金致贫**户,缺劳动力致贫5户,缺技术致贫5户。

从**年7月起,市委宣传部**同志作为市委委派的扶贫“第一书记”走马上任二厂村,开始了他扶贫工作的破冰之旅。

**在村里的每一个举动,都牵引着贫困村民期望的目光。“原先守着几亩薄田种果子,不晓得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建卡贫困户王军军的话反映了村里贫困户的普遍想法。如何让老百姓富起来?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他脑海中。二厂村地形以山沟为主,靠农户通过传统手段自己种植包谷、苹果等农作物只能解决口粮问题,不调整产业结构、拓宽产业路线,脱贫致富只是镜中月、水中花。空谈误事、实干兴村,为此,他把目光盯在了扶贫产业发展上。

只有发展产业路子,才能让老百姓看到脱贫的希望。**和村委会一班人根据全村特点,将企业引进二厂。**协调各方关系将驴厂建在二厂,走户串巷多次动员我村贫困户养驴,刚开始多数贫困户骂骂咧咧死活不同意养驴,前怕狼后怕虎,还有贫困户当着**的面抱怨“驴不适应本地环境,会出现水土不服,早晚会死光”,**不厌其烦、费尽口舌给贫困户做工作,经历千难万险最终使二厂村53户贫困户皆同意养驴。**为驴厂付出了所有精力,一心一意养驴,全心全意要让贫困户脱贫。

驴厂占地面积8亩,建厂房800平方米,驴棚搭建800平方米,道路硬化200米,水电设施齐全,肉驴活动场地 800平方米米,围栏400米,建办公室,员工休息室 3 间,购驴苗174头,购买铡草机配套设施1台、打包机一台,共耗资200多万元。

二厂村驴厂能有今天的成绩,多亏**的坚持和努力。今年年底给二厂村贫困户每户分红**00元,今年实现二厂村53户贫困户1**人全部脱贫。

“扶贫工作是一场持久战。经过的一年多驻村扶贫,对扶贫工作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现在每天只想怎样去发展产业、怎样才能让老百姓尽快脱贫、过上好日子,能为村里办点实事,我真的很自豪”“憧憬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成为小康村,这中间有我的汗水,会感到人生很有意义”这是**内心的想法。

**平易近人,对待村民热情豪爽,没有官架子,说话铿锵有力,办事雷厉风行,比如,他为二厂村2组贫困户李志贤家粉刷墙壁,送炭送取暖炉,共花费**00多元,给刘兴瑞家安装自来水共花费1500多元。每次开贫困户会议时**总会说“谁家有困难就跟我说......”如今,**走在村道上,随时都会听到村民热情的招呼声。

**年7月至今,在他的帮助下,二厂村村实现了水、电、路全通,村民的吃、住、行需求无忧。他与村干部一道日夜思考,如何把驴厂建设的更好,如何让驴给二厂村贫困户及全体村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同县包扶部门及镇政府领导共同思考勾画蓝图,下一步打算就是建草场、有机肥瓜果采摘、有机蔬菜温室大棚、无公害蔬菜采摘为一体的观赏休闲农场。以文化宣传和自强理念引领村民,达到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目的。他走家串户,开展座谈,动员鼓劲,转变部分贫困户等、靠、要的落后观念。“现在,村民逐渐重视自身思想认识的提升,精神面貌有了一定的改善,意识到脱贫最终还需依靠自主生产、自主发展来实现。现在村干部和贫困户的劲头都很足!”。

“用心干,就能干出一番事业来,认真干,就能把事情干好。服务精准扶贫,路径不

能有偏差,思路要不断深化,不脱贫就不撤离。”**如是说。

(篇十)

以53岁的年纪主动请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用三年时间带来群众修起了通村入户路,辣椒以及生猪养殖等产业初具规模;一个月前,得益于他耐心细致的劝服和及时的转移,3户群众从死神手中捡回一条命;两天前,在巡逻查灾途中发生的一场意外,几将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村民口中的好书记推向生命的深渊;……他,就是**县**镇**村第一书记雷通全。

闲暇时,他喜欢拿着相机将美丽定格,其作品如《远眺**》《**日出》以及《印象梅林》均获得不少赞誉。而躺在病床上的雷通全却说,**村老百姓便利的交通、舒适的居住、富农增收的产业以及村民洋溢的笑脸,才是他最满意的艺术创作。

遇险受伤,查灾途中生意外

7月11以来,**连遭暴雨袭击,地处**南部的**村被暴雨侵袭得伤痕累累,村组道路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巨量塌方随处可见。18日,久违的阳光为**村的群众送去了灾害重建的希望。当天早上6时许,雷通全像往常一样骑上自行车沿路查看灾情。雨后的道路泥泞不堪,偶尔会有滚落的飞石散落路上。

“哟哟呦……”突然,雷通全的自行车碰上了障碍物失去控制,直接冲进了村民马俊芬家附近的乱石中。来不及跳车的他硬生生的摔在了乱石堆上,额头的鲜血流满了脸颊。“雷书记!雷书记!”路过的村民马俊蓉一看雷通全满脸是血一阵惊呼,马上联系**村书记龙仕培前来搭救。赶到现场的龙仕培也被雷通全的伤势吓了一跳,立即将情况报告给了**镇党委

书记钟军,请他火速赶往现场。

听到马俊蓉的呼喊,村民们都跑了过来。“莫得啥子问题,就是头有点晕、脖子酸痛,我还可以继续查灾……”神志尚清醒的雷通全抹了一把脸上的鲜血,向渐渐围拢过来的村民道。“不行,还是下山去医院吧!”拗不过村民们的反复劝说,雷通全才勉强同意下山救治。在徐厚等三位村民的一路护送下,雷通全被紧急送往了**镇卫生院救治。

“伤的太重了!头部的事,不能开玩笑!”**镇卫生院因卫生院医疗条件有限,仅对雷通全的伤口做了简单处理。随后,雷通全被紧急送往市中心医院进行进一步确诊和治疗。经市中心医院做CT诊断:雷通全头部颈部软组织受伤,嘴巴贯穿脸部需要缝针,眼部需要进一步检查,同时需要住院治疗。

倾心帮扶,创下最满意的佳作

“雷书记受伤了!”“现在怎么样了!”雷通全受伤的消息,在村里炸开了锅,村民们都在急切地询问着雷书记的伤势。

3年前,从**县交通局主动请缨的雷通全撂下一句狠话:**不脱贫,决不把家还!“都没想到雷书记给村里带来了这么大的改变!”三年多的相处下来,龙仕培谈及这位老大哥,直竖大拇指。

“生在**,命运交给天,晚上推腰磨,早上抢水担,吃饭跑趟子,屙屎卷旱烟,养女留不住,他乡结姻缘。”这是几年前流传在**村村里的民谣,形象地反映了村子的落后面貌。作为一个典型的高山村,全村林地多、耕地少,发展严重滞后。“全村发展关键在路等基础设施,致富的核心还在产业!”经走访摸排,雷通全对全村发展有了谱。

“快乐是人人的,幸福是人人的。”为贫困户建档立卡,组织力量新修道路,改建房屋,改造厨厕,改善饮水,改变卫生习惯,学习文化,因地制宜发展生产……雷通全坚信,扶贫目的就是要改善人民生活,让老百姓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胜利成果。

在帮扶单位、镇村干部以及雷通全的共同争取下,**村基础设施全面完善:争取资金720万元,提升改建该村12公里通村公路。争取资金**2万元,建成公里旅游(产业)联网路。**年,经持续攻坚,全村产业基础发生巨大改变: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辣椒及其它蔬菜产业60000余斤;全村出售黄牛14头、生猪133头,饲养500只以上土鸡的3户;魔芋、猕猴桃也喜获丰收。同在去年,**村中蜂发展了100余箱,收入20220元,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

**年,**村以优异的成绩退出贫困村序列,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高度肯定。

“如今**,景象已改变,民居环境好,果蔬食物鲜,朝霞接晚霞,六月似春天,公路通各户,游人不思还。”这是雷通全给**村创造的新民谣。那些苦难的岁月已经成为历史了,如今的**,已然决然告别那种在陡崖上攀爬的时代,跨上了脱贫致富的大道。

转移安置,救下6名群众生命

“幸好提前转移,不然大家都见不着面了。”至今,提起“”那惊魂一夜,村民还心有余悸。那次山体的大面积滑坡毁掉了一个院子,三家房屋完全被掩埋,部分基础设施、产业遭到重创。

早在6月15日,雷书记就和**镇的干部一起,到李家湾社动员群众转移,“好干无事地为啥要转移”群众很不理解,雷通全和镇干部们从地质专家的建议,讲到近段时间的

天气预警,苦口婆心的劝大家及时转移,以免发生意外。最后,李家湾8户**人半信半疑地转移了,部分投亲靠友,部分安置在村委会。

没成想,6月26日的暴雨导致村里到处滑坡,道路中断。6月29日晚上,暴雨再次来袭,巨大的滑坡体从李家湾后面轰然而下,李家湾3家房屋瞬间消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雷通全不断地安慰被转移群众,给大家张罗生活必需品。截至7月6日,那次暴雨中**村共转移27户80人,全村无人员伤亡。

“避灾尚无期,大伙儿心里急,农活儿没法干……”翻翻雷书记的微信,都是心系村民的“打油诗”,群众利益,时刻都在他的心上。“久雨今放晴,自救必先行。协调抢通道,往复走几村。忍饥又耐渴,再将事讨论。泥泞越膝盖,险境独自越。迈步二万余,入睡快凌晨。”大伙儿知道,雷书记心理搁着事儿。

本月,**村再次遭遇强降雨,全村道路等基础设施损坏严重,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雷通全跟大家一起查灾救灾,协助抢通道路,组织群众自救。“这些路被水毁了太可惜了!”时有群众惋惜道。“怕啥子路垮了就修!人的精气神不能掉!”他经常这样安慰大家,“只要齐心协力,没有干不成的事儿!”

没成想,这场意外让雷通全受了重伤。“大家伙儿都盼着雷书记早点康复,回来带领我们重建家园!”村民们纷纷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