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落脚城市——读后感

2023-07-13 来源:客趣旅游网


落脚城市——读后感

加拿大的道格·桑德斯的关于城市化进程的书《落脚城市》,通过例举世界不同国家的城市化的移民落脚的历史和现实的状况,指出了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的可能会面对的情况,分析了移民的上进心理,很有现实意义。

我一直认为城市化就是一种正常的农村的人迁到城市去居住,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化的目的就达到了,也见证着中国的城市化,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着,却从没有去思考,大量的农民如何迁入城市,迁入后又如何生存。由于中国户籍制度,使得我们跨区域的大规模的迁移变成了十分困难的事情,虽然,也在逐步的改善,但迁移却仍然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我们可以经常从各种渠道知道,外地人要想获得一个北京、上海的户口是多么的困难。

大量的民工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去务工维持生活,他们来到这些所谓的经济发达地区,有的甚至待了几十年了,但却仍然没有在这里扎根,他们的大多数人都把这里看成是生命中一个长时间的暂居地,我不知道如果说让这些人在这些城市留下来会有多少人愿意待在这生活一辈子,或许大都期望留下来,但迫于户籍、生活最后不得不年老归乡。现实是,大都在外面务工的人员,他们的户口仍然被限制,他们暂时居住在那里,辛苦的不竭动力是希望下一辈的子女能够跨入城市,他们年老后才会有寄托和一种达到目标的成就感。很多的也是为了赚钱后在家乡的小地方的城镇上买套房子,等年老后回到那里居住,还要有足够的钱来为以后的生活作保障。我想,他们为中国的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得到的是什么,除了工资之外,还得到了什么?那他们又付出了什么呢?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消逝在成为工人的时间里,生活艰辛,疲于奔命,甚至没有稳定的住所,还要为子女的教育抗争,为留在农村的老父老母尽孝。他们用生存的质量换取着国家的事业,每个人做出的贡献可能很小,也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关键是这是一个巨大的群体,也是失落

的一代。他们付出得够多,得到的却很少。他们想要什么,想要改变命运。对于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人来说,怎么改变命运,除了犯罪就是通过自己的力气来改变,出卖着在20世纪被大肆批判剥削的劳动力。这是剥削吗,是也不是,本来出卖劳动力是共赢的,人肯定能够通过体力劳动改变自己的命运,问题是,我们社会辜负了他们。我们限制他们,歧视他们,我们踩在他们的肩膀上享受着生活,却在骂他们是一种社会问题。

再来看看我们的城市化是如何进行的,通过城市自己主动大规模的扩张,政府征地、拍卖,房地产商在建商品房,卖出高昂的价格,买主是谁,主要人群就是为了进入城市的那些农民或者是他们的子女。或许这些人就是建了一辈子的房才买上一套房,还得把余下的人生抵押进去。对于农民来说,进入城市的代价是高昂的,特别对于这些处于一代城市移民来说,他们所付出的一切就是一辈子,有的还没有达到目标,而且很多就算成功了,也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上,转瞬间一切可能有回到最初。

当然,中国的城市化的形式不同于国外,国外是以通过贫民窟的暂住形式进行过度,一般的从农村的移民移到贫民窟居住,通过不断努力走出贫民窟,贫民窟在接受新的移民,或是新的移民又形成新的贫民窟,在不断发展,能够形成良性的发展贫民窟就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中转站,如果发展失败,则会陷入暴力、犯罪的恶性循环。在中国不同,中国的土地是公有的决定了私人移民城市的困难,在我看来,中国的城市化如果不注重对城市外来人口的合理措施,未来的发展将会难以为继,毕竟,一代工人之后,是很少有二代工人了。其实,看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也主要是通过年轻人不断接受教育或许技能,最终有能力在城市生存。

我还在想一个问题,就是不同文化的城市融合问题。这个问题在国外比较普遍,在东亚比较少见,但现在却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就广州来说,都知道广州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黑人问题,据说广州有50万的黑人,当初我听说了这个数字一惊,感到太可

怕了。我为什么可怕,是为黑人多而可怕吗,有点;为什么有点,感觉黑人就是非我族类,我想这就是文化的认同和价值的认同,当然肤色也是一种认同。这些不同文化、肤色的人到中国来,怎么管理,我真不知道,也没去仔细的了解,但确实是变成了一种社会问题。我们还没有做好接受多远肤色、文化的准备,也没有去了解这些黑人究竟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样的需求。如果广州市政府或是国家能够提前预测这种结果,想出城市融合的办法和群众接受的意见,在对待非洲移民能够紧用一种超前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将这些人融入这个社会,不能的就驱走也行,那何至于现在产生如此大的危害?况且不知什么时候,黑人问题成了中国社会所面对的一大问题,现在不解决,未来更是复杂和难以处理。

好像又说偏了,本来是读后感,结果,,,随心所欲的结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