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麻糍
年级:四年级 字数:800字 体裁:记叙文
寒假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目睹麻糍的制做。
一进家门,院子里一番热闹景象,七大姑八大婶的,大家有条不紊忙碌着。有一股米香扑鼻而来,嗯,真香!我定神一看,院子里有个炉灶,里面火烧得正旺,上面有口大铁锅,有一个木蒸笼端正地“坐”在铁锅上,凫烟四起,米香四溢,一下子引起我的好奇心。这是干什么呢?我百思不解地向妈妈“请教”:“这木蒸笼里的是什么呀?”“糯米啊。”“那麻糍怎么做?辞年为什么要捣麻糍呢?”我打破沙锅问到底。“麻糍是用糯米,用清水洗净,放在水缸里浸泡一个晚上,然后拿出来沥干,放在蒸笼里蒸熟;接着倒在石捣臼中,二人配合捣成糯米团,就做成了麻糍。”哦,原来如此呀!
正当米香浓烈的时候,糯米熟了。大人们把蒸熟的糯米饭倒入早已洗净石臼里,只见有一年青力壮的,挽起袖口,两脚前后摆开,微蹲下腰,提起大石锤,一旁的爷爷赶紧提来一桶淸水。正当年青力壮的石锤砸下,爷爷用手沾上冷水,迅速地把石臼里的糯米翻一下。年青力壮的又砸下,爷爷又是眼疾手快地沾水,把石臼里的糯米努力地翻一下。我的好奇心又上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石锤重,锤砸下去,糯米粘在石臼或石锤上,必须翻一下,而且冷水具有防烫,防粘的特点。”爸爸说,“有一人拿捣子头反复捣,另一人不停翻转捣臼里的糯米团,两人必须配合得当。”不一会儿,爷爷他们已经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了。走马换人,爸爸不行,没俩下就停下,我简直没机会提动大石锤——太沉了。几人轮流,过一会儿,糯米渐渐成糊状,而看不出米粒时,白胖胖,热乎乎的,使我垂涎欲滴。
这时,大人们已经准备好大桌,用炒熟的黄豆粉均匀地撒在桌上,捣好糯米团倒在桌上,并且左右两人共拿擀面杖,把糯米团擀平擀均匀,由于糯米的粘性,使大人们干得汗流浃背的。须臾,糯米团乖乖的压成扁扁地,薄薄地。这时麻糍基本上定型啦!用菜刀把麻糍切成小小的方形,一块块的麻糍就正式成功啦! 望着白白的,嫩嫩的麻糍,恨不得能多咬几块!在竹筛子里放凉一会,就可以收藏啦!收藏后的麻糍可以保存好长时间,等想要吃的时候再拿出来慢慢地食用。
捣麻糍是家乡的习俗,虽有点累,但也是喜悦的,带着丰收的喜悦,生活幸福香甜。我爱家乡的麻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