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2021-07-12 来源:客趣旅游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依据《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第二批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计划(2020-2023)》、《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员计划(2019-2021)》文件精神,提升专业教学水平,结合学校实际,组建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龙头,涵盖“云计算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移动应用开发”等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并制定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专业群面向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近年来,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国家、省、市政府对ICT产业高度重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大了市场对ICT人才的需求。

(一)产业现状

1.信息通信技术产业正处于变革前期(云、管、端在同时演化)。智能终端正引领新的数字化浪潮,低功耗网络将构建真正的万物互联基础设施,云+大数据正驱动所有的行业变革,信息通信逐步过渡到“云+泛在网+智能终端”的新时代。

2.国家重大战略推进实施亟待产业新突破。“宽带中国”、“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战略持续推进,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利好的政策环境和强劲的市场动力。同时要求我们密切跟踪信息通信技术变革趋势,构建“云+管+端”的融合型技术生态体系。

(二)区域发展现状

随着《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市加快5G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等政策的推进,区域行业企业对ICT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为导向,制定《职业技术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以“新师范、新工科、新商科”专业为主攻方向,创建服务区域产业集群的高水平专业群;本专业群精准对接区域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主动服务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学校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主干专业群。专业群“立足、服务粤北、辐射”,并根据“科技进展”和“市场热度”的不断变化,培育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新兴产业相匹配的

1

专业,打造粤北地区一流的信息通信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三)产业发展趋势

随着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数字化,泛在感知和泛在计算的实现,端、管、云都在今天达到了人工智能的应用条件,智能化的特点也将开始显现在整个产业当中。未来产业的创新将呈现端、管、云与各个行业的叠加式创新,互相影响、互相拉动,ICT产业的创新效应会被急剧放大,智能化将成为信息通信技术演进的重要方向。

二、建设基础

本专业群是学校“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水平专业群,精准对接区域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链,现有专任教师30名,在校学生1324名。多年来,专业群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之路,与政行企进行了广泛而富有成效的合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在省内专业群综合实力排名中上游水平,也形成了自身办学优势与特色,这是支撑本专业群现有人才培养的条件。

(一)校企协同育人,产教深度融合

在国家战略及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影响下,开展了校企精准对接、协同育人,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拟组建ICT示范性产业学院,并申请立项“网络系统运维与管理”1+X证书试点;与校企开展了“三二贯通、现代学徒制”等多种合作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师资结构合理,双师结构稳定

专业群团队长期耕耘于信息通信技术行业教科研领域,教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相对比较合理,专业、研究方向搭配,形成梯队建设结构,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现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副高职称7名,中级17名,硕士以上学位26名(86.67%),双师素质18名(60%),中青年教师25名(83.3%);专业群有兼职教师15人(表2-3-1)。

表2-3-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专任教师基本信息表

姓名 年龄 学历 学位 职称 职业资格证 (三)实训条件优越,共享度高 目前,专业群建有教育部、财政部资助实训基地1项(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省省级实训基地2项(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现代技术教育实训基地)、省级校内

2

实践教学基地2项(云计算大数据公共实训中心、物联网应用技术公共实训中心)、市人才培训中心1项,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服务中心1个、市云计算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1个、创新创客空间1个,共建有实训室20个,总占地约2160平方米,投入资金1438万元,可同时提供实训工位1022个。可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表2-3-2)。

表2-3-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情况表

序号 实训室名称 实训室面积(m2) 实训工位数 投入资金(万元) (四)赛教融合,成果显著 将“以赛导教、以赛导学”理念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创业赛、行业赛等赛项所涉及到的技能点、新技术等融入到课程标准,以赛促教,并在各专业人才培养中贯彻执行。通过赛教融合,学生操作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已经获部级1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6项、优秀指导老师3项)、省级1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3项)、省协会4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2项)(表2-3-3)

表2-3-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技能大赛成果一览表

序号 项目(等级) 获奖人员 授奖部门 时间 (五)社会服务初显成效 充分发挥“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服务中心”效能,校企协同研发科研项目,实现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申请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申请并授权软件著作权17项;企业投入共建“众创空间”工作室,为创业者提供良好创业孵化环境;与8家企业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参与企业多个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并派遣10位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开展了面向企业职工、退役军人、农村干村等的技术培训服务,提高了信息技术水平;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专项活动,为4个自然村提供科技帮扶,助力乡村振兴(表2-3-4)。

表2-3-4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代表性成果转化情况表

时间

名称 类别 专利号 3

三、建设目标 与省内信息通信技术类专业群标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相比,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产教融合服务社会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存在差距。

要缩小与标杆的差距,必须要解决“教学创新团队、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高水平的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高水平社会服务开展,高水平专业群动态发展机制建立”等5方面关键问题。

专业群精准对接信息技术产业,立足、服务粤北、辐射,为市实现融湾发展、打造“新一代信息产业集群”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省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具体建设目标:

1.建立高水平的教学创新团队、科研创新团队

面向新一代ICT产业,紧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前沿,引进培养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名师名匠,从而提高专业师资团队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建成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技术服务广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建立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

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共同构建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完善众创空间管理制度,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创业孵化环境;强化“云浮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功能,为师生提供应用创新研发与服务平台;完善“赛教融合”、“证教融通”,建成能承接国家技能竞赛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3.建立高水平的专业群教学资源库

联合华为、中软、轩辕网络等紧密合作的企业,携手行企,研制高水平的专业课程标准,建立“群内共享、群外互通”的课程体系。开发系列新技术课程、教材与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开放共享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使专业群岗位课程数字化率达100%。

4.建立高水平的、完善的社会服务

利用专业技术优势,与产业链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交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资源,面向退役军人、下岗工人、农民工、企业入职等提供社会企业培训服务;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专项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5.建立高水平的专业群动态发展机制

4

引入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教学诊断改进与激励机制,成立政企校共建的专业群指导委员会;成立特色产教联盟;设立专业群质量监控小组,落实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反馈机制,反促专业群建设,推动专业群可持续发展。

四、建设任务和进度安排 (一)建设任务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生源多元。加强政企校三方合作,广泛实施“三二贯通、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途径,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到2025年,在校生人数达2000人。

(2)书证融通。依据国家职教20条工作,将1+X证书制度融入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有机衔接。到2025年,所有群内课程模块实现“书证融通”,毕业生人均获证量达1,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以上。

(3)赛教融合。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行业赛等赛项所涉及到的技能点、新技术等融入到课程标准,以赛促教。到2025年,累计获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4项,并力争承办市级技能大赛8次、省级技能大赛1次。

2.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数字化课程开发,制订“基础平台+专业方向”的专业群动态化课程体系。在5年建设周期内,打造2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5门院级精品在线课程、2个专业资源库,新增企业项目实战课程5门,实现全部专业课程线上资源数字化率100%。

3.教材与教法改革

从岗位群需求出发,引入翻转课堂、项目化、团队式等先进教学理念,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积极推行形成性评价,探讨教学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融合课程思政、智能+教学、创新创业和技能竞赛等能力要求,与企(行)业共同开发一系列立体化教材。在5年建设周期内,主编高职高专规划教材10部,立项省部级(含)以上教研教改课题4项,市校级10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4项。

4.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着力培育引进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创新实施模块化教学改革,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通过国内外进修及项目研究等,

5

提高教师教学及社会服务能力。

(1)打造技能大师工作室,发挥本专业高端人才技能引领作用,培养一支在粤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专业群高级人才队伍,并组建4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2)建立“企业脱产锻炼、校企互兼互研”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提升教师队伍双师素质;实施“校企联动”计划,切实推进教师下企业调研、挂职锻炼等实践活动,确保在建设周期内全员在企业或者实训基地轮训一遍;引进培养区域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5名、专业骨干教师10名;校企共建共育1个面向专业群的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专业群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100%。

(3)建立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整体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培养一批高教育智慧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年参加各级培训进修20人次;鼓励教师积极承担技术项目,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及社会服务能力;鼓励教师参加省级以上的教学竞赛,促进教学能力提高。

5.实践教学基地

(1)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华为、轩辕科技共建专业群ICT示范性产业学院,利用示范性产业学院的聚集效应,建立专业群实践教学基地、职业技能考证与培训中心、技能大赛训练中心。在建设期内,完善2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1个专业群实践教学基地、1个1+X证书制度试点考证与培训中心、1个技能大赛训练中心。见表2-3-5。

表2-3-5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一览表

序号 实训室名称 功能 价值 备注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本着互助互利的原则,扩大校外实践教学 基地规模,建立配套的基地管理新机制。校企双方在学生培养、科研、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形成共赢的紧密关系。建设期内,新增优质校外实践基地10家。

6.技术技能平台

加大“市云计算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力度,以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核心,致力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学术研究和相关产业的技术研发。在5年建设周期内,力争引入纵向项目经费10万元,其中高校科研项目2个,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50篇,其中中文核心8篇、EI收录2篇;申请国家专利授权10件;与企业合作申报获得横向科研项目2个,承担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数2个,引入外来经费20万元。

7.社会服务

创立了“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为本区域政府机关、企业单位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为欠发达地区企业员工、社会人员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努力成为

6

专业人员技术提升和市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基地;为职业院校师资提供专业技能、技能竞赛等师资培训服务。在5年建设周期内,中心累计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青年技能骨干300名,承接企业科技服务10项。

8.国际交流与合作

依托学校国际化建设规划,大力推进与国际优质院校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培育国际视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在5年建设周期内,开发1套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标准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选派4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境外深度研修培训。

9.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1)构建专业群改进机制。

政企校共建专业群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建设论证制度与评审制度》、《专业群专业动态调整办法》等专业动态评价制度,对专业群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进行研讨和调整,每年跟踪形成1份专业群年度质量评价报告,为专业群的诊断和改善提供依据。

(2)构建专业群评价机制。

引进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对专业群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质量等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与评价,形成1份专业群年度质量评价报告。每年动态调整、完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群核心课程标准。

(二)进度安排

表2-3-6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建设内容进度安排表

年度目标 序号 建设内容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五、经费预算 表2-3-7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建设内容经费预算

经费预算(万元) 序号 建设内容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7

六、专业群建设管理 根据学校总体安排,成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建设小组,全面负责专业群建设工作,并按下面四个阶段开展工作。

第一阶段:专业建设规划阶段(2021年3月-2021年8月)根据《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编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开展建设方案可行性论证,编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阶段:专业建设启动阶段(2021年9月-2022年8月)根据省教育厅对专业建设的批复精神,正式启动专业建设,补充完善“建设方案”及各项实施计划;制订相关管理制度,确定目标责任,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第三阶段:专业建设实施阶段(2022年9月-2025年6月)按照专业建设方案分阶段开展专业建设工作,健全完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严格专业建设的组织、管理、监督与检查,按计划进行进度监控、阶段检查、中期检查与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专业建设方案按期高质量完成。

第四阶段:专业建设总结验收阶段(2025年)2025年下半年进行专业建设成果的自查验收,迎接省教育厅检查验收。

七、预期成果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在校生人数达2000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以上;1+X证书试点2个,毕业生人均获证量达1;累计获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4项,并承办市级技能大赛8次、省级技能大赛1次。

2.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打造2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5门院级精品课程,2个专业资源库,新增企业项目实战课程5门,课程数字化率达到100%。

3.教材与教法改革

主编高职高专规划教材8部,立项省部级(含)以上教研教改课题4项,市校级10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4项。

4.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引进培养专业带头人5名、专业骨干教师10名,“双师素质”比例达100%,年参加

8

各级培训进修20人次。校企共建共育1个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立4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5.实践教学基地

完善2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1个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实践教学基地、1个1+X职业技能考证与培训中心、1个技能大赛训练中心,新增优质校外实践基地10家。

6.技术技能平台

高校科研项目2个,市科技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50篇,其中中文核心8篇、EI收录2篇;申请国家专利授权10件;与企业合作申报获得横向科研项目2个,引入外来经费20万元。

7.社会服务

为社会培训人员超过300人以上,承接企业科技服务20项。 8.国际交流与合作

开发1套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标准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选派4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境外深度研修培训。

9.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成立专业群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建设论证制度与评审制度》、《专业群专业动态调整办法》。

八、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为确保专业群建设顺利实施,根据学校总体安排,成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建设小组,全面负责专业群建设工作。

(二)制度保障

建设项目确定以后,学校明确项目组织、负责人的建设责任、各阶段的建设任务、建设进度和建设目标等。制定和实施相关建设规定和相关配套措施,以保证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确保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三)政策保障

学校优先保证专业群建设所需教师的引进及学习进修提高;支持到相关院校、企业聘请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对专业群建设专业群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学校重点保证专业群建设的资金和场地要求,为专业群建设创造条件。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