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输管线由钢管焊接而成,管外包覆有绝缘防腐层,通常埋于地下,不同管道的类型、 不同的地形、地貌我、地质及气候条件下管道敷设难度差别很大,但施工过程基本相同,工 序内容和质量要求也是相同。
1 、 设计交桩: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待路线中心桩。
2 、 测量放线:确定沿线管道实地安装的中心线位置,并划出施工带界线。 3 、 施工作业带清理:为施工现场作业与管道运输创造条件。
4 、 土石方开挖:完成埋地管道的土石方开挖作业。 (根据现场环境与实际情况,也可先焊
接后开挖) 5 、 管材运输:把管材自车站或者厂家直接运输到作业现场。
6 、 弯管预制:根据设计及现场条件,把管材按角度与曲率半径加工成弯管。 7 、 现场布管:把管材一根接一根的摆布在管道焊接作业线上。 8 、 管道组装:把待焊接的管材按要求对口并固定焊。 9 、 管道焊接:把单根的管材焊接成管段。
10、 焊缝无损检测:用各种检测手段检查现场管道焊缝的外部与内部质量。 11、 防腐绝缘:完成管道的外防腐层。 (现大多数管材已在厂家防腐完成)。 12、 防腐补口:对合格的焊缝处进行防腐作业。
13、 电火花检漏: 用电火花检漏仪对管道防腐层的完整性与绝缘性进行检测, 对破损处
进行修补。 14、 管道下沟:把管子或者焊接完成的管段吊放于管沟内安装埋设的位置上。 15、 管沟回填:把沟内就位的管道掩埋起来。
16、 通球扫线:对安装完成的管段进行通球以清扫内部污物。
17、 管道试压: 利用气体或者液体介质, 将设计规定的压力施加于被试管道上, 以检测
管 道的强度及严密性。 18、 恢复地貌: 清理施工现场, 将地貌恢复到原来水平。 (如有必要采取水工保护措施) 19、 阴极保护施工:给管道施工电流,使之成为阴极,防止管道产生电化学腐蚀。 20、 路线标志:沿路线设置里程桩、转角桩、标志桩、警示牌等标志。 21、 竣工验收:整理好竣工资料,会同相关部门对单位工程进行验收。
1 、 站场放线:根据设计提供的站场总图,确定站场站场范围及各个单位工程的具体位置。 2 、 三通一平:由建设单位提供站场范围内的供水、供电、施工道路及整个站场的平整。 3 、 土建施工:按施工图纸进行土方、混凝土、砌体等建造工程。
4 、 设备安装:土建施工完成后,按安装图纸对单个设备、工艺管线、仪器仪表进行安装。 5 、 单机试运:安装工程完成后,按试运行规定对单个设备进行空运转试验。 6 、 全站试运:单机试运后,进行全站内单机联合试运行。
7 、 全线投产:试运行后进行,移交生产单位进行正常生产与管理。
为保证工序作业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或者薄弱环节通称为质量控制点。 根据每一个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的不同, 通常将施工质量控制点划分为停检点、 见证点、 审查点 几种情况区别对待。
1 、 施工过程实行工序质量控制,即将施工对象按其施工工序的顺序,明确必须实行质量控
制的若干个控制点。在各控制点中,可依据工序的重要程度和控制的必要性,将工序质 量控制划定为停检点(A)、见证点(B)、审察点(C),实施不同级别的检查活动。 2 、 工序质量控制对每一个等级的工序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无论对哪一级质量控制的检
查,承包方都必须提供有关的施工记录和检验、试验报告,上述三个质量控制等级的检 查就符合下列规定: 1) 停检点(A 级):由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专职质检工程师联合检查,结
果必须得到监理工程师的书面确认。 2) 见证点(B 级):应由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专职质检工程师联合检查,在合理通知期
限内,如监理工程师不能到场,允许承包单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 审查点(C 级):由施工单位专职质检工程师检查,监理通过审察施工过程资料并对质
量情况进行现场抽察。 3 、 在各级的联合检查中,当某一工序的质量符合设计文件、规范标准的要求后,检查各方
履行签认手继,承包方可进行下一道施工,否则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4 、 监理工程师在质量控制计划中确定的停检点、见证点,承包方应提前 24 小时通知监理
部。 5 、 总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周报、月报中及时向业主报告工程质量情况,并提出相应措施。
以下是城镇燃气路线工程质量控制点及主要控制内容,是项目质量控制检查的最低要求。 质量控制点 施工图纸会审
控制主要内容
理解设计意图、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等 级 A
序 号 1
备注 设 计 参预
2 3 4 5 6
落实设计文件是否齐全 设计交底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进度、质量、安全等措施;施工工艺、工序;人 A 的审察 路线交桩 测量放线 材料与设备进场 施工作业带清理 特殊工种的进场考 核
员、机具的安排 管线的定位
路线轴线、转角、变坡点等准确性 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复试报告
A B A B C
材料的外观检查 能否满足施工需要
焊接工艺评定审批,焊工考试 持证上岗、操作技能、熟练水平
7
A B
焊 接 专业 防 腐 等
8 管沟开挖
标高、深度、沟底宽度是否与图纸设计相符 石方、地下水位较高点、特殊段的开挖 (需要特殊工艺的)
B A
9
防腐管材的运输与 堆放
妥帖可靠, 对防腐层的保护到位、 安全防盗措施 C
10 11
布管
坡口加工和管口组 对
是否按设计布管, 不同壁厚、 规格、 材质、 防腐 C 等级的落实
坡口形式、 清理程度、 组对质量是否满足焊接需 B 要
12 13
管道焊接
现场环境、 焊材使用情况、 持证上岗情况、 焊接 B 表面质量、焊接记录
B
检测位置、比例、数量的确定 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
缺陷部位的落实与处理、二次返修情况(重点) A
焊缝检查及无损检 测 焊缝返修
14
15 16
管道防腐补口、补伤 除锈、底漆、预热、拉毛、收缩 管道下沟回填
剥离试验
管道下沟前电火花检漏
B A B
沟底情况、 吊装设备的选择、 管位的检查、 安全 B 防护、细土回填情况
石方段开挖、石方段沟底细土垫层及回填 A
17 大开挖穿越工程 定位、地下情况的落实、方案的审定 A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隐蔽工程 B
18 定向钻穿越工程 定位、地下情况的落实、方案的审定、管段试压、 A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导向、 回拖、 泥浆的处 B 理
19 通球扫线及管道试 方案的审定、人员设备的情况、安全防护措施、 A
压 仪器仪表的校验
20 连头 有无强力组对、落实无损检测情况 B
21 阴极保护 阳极的安装、 测试桩的埋设、 参比电极安装、 恒 B
电位仪的安装调试 22 三桩埋设 数量、位置 C
23 干燥 方案的审批、 干燥结果、 安全防护、 干燥完成后 A
的密封
24 水工保护 数量、形式、位置 B 土建
专 业 25 竣工测量 数据的真实准确 B
1) 质量控制点性质:旁站 2) 质量控制要点
(1) 交桩前的准备工作情况,包括交桩图纸和资料资准备,野外工作准备情况,有关车
辆、仪表、通讯设备、现场标志及有关工具准备。 (2) 交桩内容检查:包括路线控制桩(包括转角桩与加密桩)、沿线 暂时或者固定水准
点 应与施工图对应交接。 (3) 承包单位接桩后的保护措施。 3) 技术要求
交桩各方交接应准确无误,对遗留问题有解决办法及处理措施。 4) 检查方法
(1) 工作方法:随交接各方从起点开始,逐段交接到终点进行旁站检查。 (2) 检查比例:全线。
1) 质量控制点性质:巡检 2) 质量控制要点:
(1) 测量放线仪器(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测距仪)使用前应检查是否经法定部门
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 (2) 路线各类标志桩(水平转角桩、百米桩、标志桩、变壁厚位置桩、特殊地段起始桩
等)的测量定位是否准确。 (3) 作业带的宽度是否满足设计及施工的需要。 3) 技术要求
(1) 承包单位应根据施工图进行测量放线,打百米桩及转角桩,并撒白灰线。控制桩上
应注明桩号、里程、高程和挖深,转角桩上应标明角度、曲率半径,在地型地势起 伏段和转角段应打加密桩。地下障碍物标志桩应注明地下障碍物的名称、埋深与尺 寸。 (2) 为了防止管沟开挖后标志桩损毁,承包商应将控制路线的各中心桩、转角桩及其他
重要桩点设置保护桩,该保护桩应设置在堆土一侧,精度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保 证在施工中不被破坏与掩埋。 (3) 施工作业带应与标桩路线一致,占地宽度符合规定,施工作业带的边线应用白灰标
清。 4) 检查方法
现场巡检,用仪器复核。
1) 质量控制点性质:巡检 2) 质量控制要点
(1) 工程所用的进场设备及材料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及技术条件是否与设计规定
相符,是否有损坏、缺、漏,施工单位是否有自检记录等。 (2) 进场设备与材料是否提供了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材质证明书、厂家生产许可
证、出厂检验报告等质证资料,进口设备是否有商检证,对于新产品、新材料还需 提供技术鉴定书。凡监造的非标设备需有出厂检验报告,并有监造人员签证。 (3) 各种检测计量器具是否经过国家计量检定部门或者授权机构的校验、标定或者检定,
并 在有效期内。 3) 技术要求
(1) 所有证明文件、资料必须齐全,并随同设备或者材料一同到场。
(2) 进场材料与设备与设计相符,并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和等级,且进场后无损坏,包
装完好。 (3) 复检项目齐全,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4) 检验方法
(1) 书面检查: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是否齐全,各项质量指标是否符合规定。
(2) 目视、测量、抽检:按要求或者相关比例进行,对有复检要求的材料要求承包商对
产 品进行取样进行理化试验。 (3) 检查施工承包商报审资料。
1) 质量控制点性质:巡检 2) 质量控制要点
(1) 用地手续是否办理完成。 (2) 路线控制桩保护措施是否落实。
(3) 清理的施工作业带是否满足施工及环保要求。
(4) 施工便道是否平整,有足够的承压力,满足施工机械行驶安全和施工过程需要。 (5) 特殊地段的施工便道的修筑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并经监理审核允许, 甲方批准。 3) 技术要求
(1) 用地手续、赔偿手续办理完成。 (2) 路线控制桩保护措施到位。
(3) 施工作业带内已清朝干净,现场平整,满足施工需要。 (4) 环保措施得当。
(5) 施工便道修筑和作业带清理应严格控制在设计范围之内。 4) 检查方法:
现场巡视。
1)质量控制点性质:巡检 2)质量控制要点:
(1) 检查施工承包商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 专职质检员是否经过培训, 是否到位; “三
检制”制度是否建立并有效运行,劳动、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2) 管沟开挖前应报批管沟开挖方案是否符合施工要求,是否向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交
底,现场的控制桩与管沟中心线是否进行了验收与核对,轴线桩已平移完成,施工 安全措施已落实。 (3) 管沟开挖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管沟开挖边坡率应根据土壤类别确定, 保证不塌方、
不偏帮,管沟边坡、堆土与沟底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 需爆破地段施工需要有批准的施工方案,安全保护措施应到位,并应充分考虑爆破
时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且应在布管前完成。 (5) 施工机械在纵坡上挖沟,必须根据坡度的大小,土壤的类别、性质及状态计算施工
机械的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 (6) 管沟开挖时须将弃土堆在与施工便道相反一侧,表层土与底层土分开,距沟边有一
定距离。施工便道应在挨近公路一侧,应平整压实,并与公路平缓过渡连通。 (7) 直线段管沟应保持顺直通畅,曲线段管沟应保持圆滑过渡,沟壁与沟底应平整,变
坡点明显,沟内无塌方,无杂物,无积水,石方段沟壁无棱角与松动石块,沟底应 铺细土保护。 (8) 管沟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检查验收,不符合要求处及时整改,监理要做好巡视检查
记录。 (9) 管沟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古迹、文物,应加以保护,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3) 技术要求
(1) 管沟开挖深度应保证管道下沟后的最小埋设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2) 管沟的沟底应符合一列规定:
管沟中心偏移:>100mm
管沟沟底标高: +50mm-100mm 管沟沟底宽度:±100mm 变坡点位移:>100mm
4) 检查方法
(1) 书面检查、测量检查。
(2) 工作方法:巡检、目视、测量,在工地跟踪检查,对重要地下构筑物、电缆、光缆、
管线段的开挖进行抽查,必要时进行旁站。
1) 质量控制点性质:巡检
2) 质量控制要点
(1) 防腐管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质量检验报告等质证资料齐全。
(2) 防腐管卸车时检查防腐管的数量及质量, 卸车的吊具、 索具是否满足安全吊装要求;
运输设备及捆扎索具是否满足保护防腐层的要求。 (3) 装、卸、倒运时对管材的防腐保护措施是否得当。
(4) 现场堆放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滚措施。 3) 技术要求
(1) 所有防腐管材质证资料必须齐全。
(2) 管材应选择地垫平整处堆放,场地内不得积水,不得有石块等损伤防腐层的杂物。 (3) 根据管材的规格、防腐级别分类堆放,同向分层码垛。应均匀对称布置支承两道管
垛,管垛以细土埂或者砂袋形式制作,距管材端部距离宜为 1~2 米。管垛外侧应设置 楔形物防止滚管。
(4) 防腐管运至施工现场后,露天存放不得超过三个月,否则应采取保护措施。 (5) 防腐管进场的检查:管口无损坏;防腐层无破损;防腐管外标识清晰、完整。 4) 检查方法
(1) 书面检查、目视检查、测量。 (2) 工作方法:巡视。
1) 质量控制点性质:巡检 2) 质量控制要点
(1) 布管前是否进行了必要的管口匹配。
(2) 布管的位置是否与设计要求的规格、型号、壁厚、防腐类型等级相符。 (3) 布管采用的机械、设备是否能满足管口与防腐层不被损坏,并保证运输安全。 (4) 钢管底部垫层是否满足保护防腐层的需要。 (5) 布管位置距沟边是否满足施工与安全的需要。 3) 技术要求
(1) 按设计图纸要求及控制桩点严格控制各管段变壁厚分界点和不同防腐类型、级别的
分界点。 (2) 布管时,运管车与管材的接触面应有软垫层,运输速度不宜过快。
(3) 布管时必须使用专用吊具进行吊装,严禁滚、撬、摔、拖、拉等野蛮施工行为发生,
不得有杂物进入管内。 (4) 每根管底部应设置管墩,管墩应稳固、安全,管子下表面与地面高度不得小于
500mm;管墩可用土筑并压实,不应使用石块、冻土块、硬土块、碎石土作管墩, 取土不便可用袋装细土作为管墩,管墩每侧比管外壁至少宽出500mm,以防止滚管 伤人。 (5) 管子应一连串以首尾相接形式斜放在规范要求位置,两管间错开一个管口位置,避
免磕碰操作管口。 (6) 沟上布管及组装焊接时,管道边缘至管沟边缘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其值符合下
表的要求:
土壤类别 安全距离 12 米。
干燥硬土或者石方
软土或者潮湿土
(7) 布管后,不同壁厚、规格、材质、防腐类型和等级的分界点与设计分界点不应超过 (8) 坡地布管,路线坡度不大于 10°时,应在下坡方向管端设置挡墩,防止窜管;路线
坡度大于 10°时,充设置堆管平台,待组对时从管堆中随用随取。 4) 检查方法 (1) 目视、测量 (2) 对照图纸抽查
1) 质量控制点性质:巡检 2) 质量控制要点
(1) 质检员、 HSE 监督员是否到位,是否持证上岗;操作工是否持证上岗; HSE 监督员
是否进行了班前安全讲话, 是否进行风险分析评估; 劳动、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2) 是否根据已经批准的《焊接作业指导书》对坡口加工进行技术交底。
(3) 根据已经批准的《焊接作业指导书》,核实钢管规格、材质、型号;核实焊接材料和
设备;核实各项焊接参数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4) 检查承包商的环境监测仪器(风速仪、温度仪、温度仪等)和测量器具(卡尺、焊
接检测尺等)是否齐全,是否合格有效。 (5) 检查坡口加工是否符合要求。 (6) 检查管口组对是否符合要求。 3) 技术要求
(1) 确保管内无杂物,并认真清理管端内外表面 25mm 内的油污、铁锈、积水,露出金
属光泽。 (2) 管口组对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序 检查项目 规定要求 号
1 坡口 符合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
2 管口清理和修口 管口完好无损,无油污、铁锈、油漆、毛刺 3 管端 螺旋 或者直焊 端部 150mm 内焊缝余高打磨,并平缓过
渡 缝余高打磨 4 两 管 口 的 螺旋 或者 错开不小于 100mm 弧
长 直焊缝间距
5 错边量 沿周长均匀分布,≤1/8 壁厚并<1 ﹒ 6mm 6 钢管短节长度 大于 1.5 倍管径
7 管子对接 不允许割斜口,由于管口没有对正而形成的偏斜不得大于3° 8 过渡坡口 厚壁管内侧打磨至薄壁管厚度,坡度为 15°~20°
9 半 自动 与 手 工焊 沟上焊管壁与地面不小于 500mm,沟下焊管壁与沟底不小于
作业空间 500mm,管壁与沟壁不小于 800mm 10 自动焊作业空间 不小于 500mm
(3) 对口时严禁使用有损防腐层的吊具进行吊装。使用内对口器时,根焊完成后方可撤
出对口器;使用外对口器时,根焊长度大于50%方可拆除外对口器。 (4) 冷弯管管材、材质、规格应与所在管段相同,在施工前,应对不同壁厚的冷弯管进
行试弯,试弯结果应由承包商、监理和业主共同检验合格后,才干正式施工。 (5) 当管道水平转角小于 30°时, 可采用弹性敷设, 无需特殊处理, 纵向转角小于 20°
时,可采用弹性敷设,无需特殊处理。 (6) 本工程连头的含意是指将两端管道合拢时,将两个不可挪移的管口组对连接,俗称
“碰死口”,碰死口应用长度大于 1.5 倍管外径的短节连接两端固定的管段,若该短 管两端管口错位较大,则应将两端固定管口间距加长,采用弯管连接,碰死口时严 禁强力组对。 (7) 弹性敷设艰难时,可采用冷弯管,冷弯管的角度应符合设计与相关规范的要求,两
端直管段不得小于 2 米,冷弯管禁止切割使用。 4) 检查方法
(1) 书面检查、目视、用焊接检测尺等检查测量。
(2) 巡检、抽检相结合,对重要位置(穿、跨越、人口稠密、地形复杂等)应重点检查
监督。
(3) 抽查承包商资料:管口组对记录
1) 质量控制点性质:巡检 2) 质量控制要点
(1) 质检员、 HSE 监督员是否到位,是否持证上岗;操作工是否持证上岗; HSE 监督员
是否进行了班前安全讲话, 是否进行风险分析评估; 劳动、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2) 所有参加施工的焊工必须持有有效资格证书并参加施工前考试合格。
(3) 焊条、焊丝、焊剂等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的要求,焊材的发放与保管
是否符合要求。 (4) 焊接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是否满足施工需要,焊接操作是否符合要求。 (5) 焊接工艺参数、预热温度、层间温度是否符合焊接工艺要求。 (6) 焊接表面质量是否满足相关要求。 3) 技术要求
(1) 现场所有使用的焊材,必须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书,出厂检验(试验)
报告等资料。 (2) 焊材应按相关标准进行验收和外观检查,合格后方能入库保管。焊材的运输、存放
应做到防潮、防雨及油类侵蚀,符合说明书所规定的保管条件。 (3) 焊材使用前应按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烘干,烘干后的焊条应存放于保温筒内,随用随
取,焊条重复烘干不得大于两次。密封筒装的焊条开封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 开封后应盖严筒口,防止受潮。 (4) 若发现焊条药皮有脱落和裂纹,不得用焊接。纤维素型焊条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焊
条发红,则此段焊条应作废。 (5) 旗焊时,焊口两侧应覆盖防护胶皮,以保护防腐层;管道固定应稳固,严禁管道摇
摆、晃动,以避免焊缝在施焊过程中产生裂纹与附加应力。 (6) 应根据管材材质、现场环境及焊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管口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与
宽度应严格控制,并保证不损伤防腐层。 (7) 焊接环境低于 5 度时,焊接作业宜在防风棚内进行,应采取措施保证层间温度。如
在组装与焊接过程中焊口温度降至焊接工艺要求的最低温度以下时,应重新加热。 针对管道材质,应充分考虑焊后缓冷。 (8) 焊接引弧应在坡口内进行,严禁在管壁上引弧或者灼伤母材,管道焊接应采用多层
焊 接,层间熔渣要清理干净,并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焊接,不同管 壁厚度的焊接层数应符合工艺规程的要求。 (9) 下向焊接的起弧点应保证熔透,焊缝接头处可以打磨,根焊道内的突出金属应用砂
轮打磨,以避免加渣。焊缝施工完成后应将表面的熔渣与飞溅物清理干净。 (10) 每道焊口必须一次性完成,在前一层焊道没有完成前,后一层焊道不得开始焊接,
两相邻的焊道起点必须在 30mm 以上。 (11) 焊条应按焊接工艺规程规定的牌号、规格使用。
(12) 被焊表面应均匀、光滑,不应有起鳞、磨损、铁锈、渣垢、油脂等影响焊接质量的
有害物质。管口内外 25mm 内应用机械方法清理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13) 管道在组焊过程中,如中途停顿超过两个小时,应在管道开口处加装管帽,防止异
物进入管道。管帽应采用机械方式固定在管口上,严禁使用焊接方法。 (14) 预留的管沟内连头的管口必须用盲板焊死。
(15) 所有焊口尽量保证当日完成,如当日不能完成必须保证完成 50%壁厚的焊接,并用
防水、隔热的材料包覆好。次日焊接前,应将焊口重新清理并加热到焊接规程规定 的温度。 (16) 在下列环境中,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应住手野外焊接。 ①雨天,雪天; ②相对湿度超过 90%
③低氢型焊条手工电弧焊时,风速大于 5m/s; ④纤维素型焊条手工电弧焊时,风速大于 8m/s; ⑤药芯半自动焊时,风速大于 8m/s; ⑥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时,风速大于 2m/s;
(17) 管道焊缝表面质量检查应在焊后及时进行,检查前应清除熔渣与飞溅,焊缝表面质
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焊缝表面现焊道周围熔渣及飞溅物;
②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熔合、气孔、夹渣、熔溅等缺陷;
③咬边深度不得大于 0.5mm,咬边深度在 0.3 mm 以内, 任意长度均为合格, 咬边深度在 0.3 mm ~0.5 mm 之间,单个长度不得大于 30 mm,累计长度不得大于焊缝全周长的 15% ④焊缝余高 0 mm ~2 mm,焊缝外表面不得低于母材,当焊缝余高超高时,应进行打磨,打 磨不得伤及母材,并应与母材圆滑过渡;
⑤焊后两管壁的错边量不得大于管壁厚的 1/8,且小于 1.6 mm,且就均匀分布在管子的整个 圆周上。根焊焊接后,禁止用锤击的方式矫正管子接口的错边量; ⑥焊道宽度每侧比坡口宽 0.5~2 mm;
⑦焊口按本工程规定的方法标出焊口号,作好记录;
(18) 焊接施工有关原始记录齐全、准确。抽查其检查记录与外观检查记录的及时性与真
实性、准确性。 4) 检查方法
(1) 书面检查、目视、测量(焊接检测尺、温度计、湿度计、风速仪等)。
(2) 巡视、抽检相结合,对人口稠密区、复杂地形区、碰死口及不同壁厚管段的焊接应
进行重点检查。 (3) 抽查施工承包单位的施工记录等资料。
1)质量控制点性质:巡检 2)质量控制要点
(1) 无损检测规章制度是否已制定,是否编制无损检测工艺卡。 (2) 射线源保管与使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3) 参加无损检测人员是否全部经过培训,取得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 II
级以及资格。 (4) 无损检测仪器、设备是否经过法定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5) 无损检测仪器、设备使用前是否结过调试、校验合格。 (6) 无损检测结果是否真实准确。
(7) 检查无损检测质量及评定结果是否正确。 (8) 现场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立与防护。 3)技术要求
(1) 焊缝表面质量合格并接到无损检测通知,方可进行无损检测。
(2) 所有参加无损检测人员均应持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 (3) 射线检测记录与底片应对应统一,评定结果真实、准确。 (4) 焊缝应按设计的规定进行检测。 4)检查方法
(1) 目视检查、测量,复核检测结果(底片等)。 (2) 巡检抽查相结合。
(3) 抽查无损检测报告等资料,核查进场人员、设备、材料。 (4)
1) 质量控制点性质:旁站 2) 质量控制要点
(1) 返修的焊工资格是否符合要求。 (2) 返修位置是否正确。 (3) 返修次数是否符合要求。 (4) 返修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 技术要求
(1) 返修过程中,修补的长度应大于 50mm,相邻两处缺陷的距离小于 50mm 时,应按
一次缺陷进行修补。 (2) 母材上的烧伤等深度小于 0.5mm 的缺欠应采用打磨平滑的方法修复。
(3) 返修前,焊缝表面所有的泥土、涂料、油渍等影响返修质量的污物应清理干净。 (4) 返修焊接应采用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规程。返修前应对返修部位进行预热。 (5) 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将整个焊口割除重新焊接: ①所有带裂纹的焊口; ②二次返修不合格的焊口; 4) 检查方法
(1) 书面检查、目视、测量(焊接检测尺、温度计、湿度计、风速仪等)。 (2) 检查承包商的返修焊接记录。
1) 质量控制点性质:旁站 2) 质量控制要点
(1) 质检员、 HSE 监督员是否到位,是否持证上岗;操作工是否持证上岗; HSE 监督员
是否进行了班前安全讲话, 是否进行风险分析评估; 劳动、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2) 检查防腐人员上岗证件。
(3) 检查设备、砂子是否符合要求,使用的防腐材料是否与设计规定的一致。
(4) 防腐补口执行相关标准及使用说明书要求,收缩套(带)外观质量、收缩后尺寸及
外观成型质量。 (5) 补口、补伤材料的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和出厂检验报告是否齐全。
(6) 环氧底漆应涂刷在钢管表面及三层PE 坡口区,三层 PE 防腐表面不允许涂刷。 (7) 补口、补伤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8) 防腐补口、补伤的剥离试验结果是否合格。
(9) 管体防腐层的破损及时进行补伤。
(10) 抽查其检查记录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11) 现场的施工垃圾是否清理。 3) 技术要求
(1) 管道焊缝隙需经外观检查、无损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补口作业。
(2) 除锈------当除锈等级达不到 Sa2.5 级,所施工的补口视为不合格,剥除重新补口。 (3) 拉毛------补口处与管道防腐层搭接处用钢丝刷打毛。
(4) 预热------预热温度严格按操作规程及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5) 外观质量------当发现有气泡、褶皱、翘边等质量缺陷时,要求承包商整改;当发现
收缩套(带)轴向、周向搭接少于规定值时,剥除重新施工。 (6) 三层 PE 补伤------小于 30mm 的损伤,用聚乙烯补伤片进行修补,大于 30mm 的损
伤,先除去污垢,将原有防腐层打毛,并将破损处的防腐层修成圆形,边缘修成钝 角,孔内填满与补伤配套的胶粘剂,然后贴上补伤片,补伤片的大小应保证其边缘 与管材防腐层空洞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100mm,贴补时,应边加热边用辊子挤压,排 出空气,直至热熔胶从四周均匀溢出。外面再包覆一周热收缩带,宽度大于补伤片 两侧各 50mm。 (7) 剥离试验 ------每 100 道口做一个剥离试验。管休温度在 10°~35°拉力不小于
50N/cm,如不合格应加倍抽查, 若再有一道不合格, 则应视做当天施工全部不合格。 补伤片的拉力不小于 50N/cm。 4) 检查方法
(1) 目视、测量、试验(用尺、测厚仪、测温仪、电火花检漏仪等)。 (2) 对三穿、地下水位高的部位的补口、补伤质量重点检查。 (3) 检查承包商的施工记录。
1) 质量控制点性质:旁站 2) 质量控制要点
(1) 质检员、 HSE 监督员是否到位,是否持证上岗;操作工是否持证上岗; HSE 监
督员是否进行了班前安全讲话,是否进行风险分析评估;劳动、安全防护措施是否 到位。 (2) 对照图纸核实管沟的挖深、沟底标高、沟底宽度、水平转角及纵向转角的位置
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管道下沟前是否已将沟底清理干净。
(4) 石方段管沟是否已按要求将沟底加深,并铺细土做了对防腐层的保护措施。 (5) 管道吊装下沟是否采取了妥善的安全措施,吊装设备是否完好。 (6) 管道防腐层是否完好,对破损及时进行了修补。 (7) 管道下沟后是否紧贴沟底,不得有悬空。 (8) 阴极保护测试线安装是否正确。 3) 技术要求
(1)管道下沟前管沟应符合一列规定:
①管道下沟前应将管沟内的塌方、石块、积水、杂物清理干净。如积水较少,管道下沟后应 尽快回填,如地下水位较高,沟内积水无法排净,应制定保证管道埋深的稳管措施。 ②检查管沟的深度、标高和断面尺寸,对塌方较大的管沟,清理后应进行复测。
③石方段和碎石段管沟,沟底应铺不小于200mm 厚细土,细土粒径不得大于 10mm。 (2)管道下沟前要按设计要求, 用电火花检漏仪对防腐层进行子细检查, 检漏电压为 15KV,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管道组装完成, 管沟检验合格应及时组织管道下沟。 在地下水位较高处, 管沟开挖、
管道下沟、管沟回填应连续进行。 (4) 管道起吊下沟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管道起吊应至少有两台设备同时作业, 起吊点距焊缝距离不小于 2 米,两个起吊点间距根 据管径严格控制,起吊高度以不大于一米为宜。
②起吊吊具以尼龙吊索为主,起吊避免碰撞沟壁,以减少管沟塌方和防腐层的损伤。 ③管道下沟应轻轻放下,不得摔管。 (5)石方段管道下沟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管道下沟前对沟底进行认真检查, 对沟壁、 沟底的突出石块要子细清理。 沟底的软土层应 平整、均匀,无碎石、杂物和积水。
②下沟时应采用较软的材料挡住挨近吊装设备一侧的沟壁,防止沟壁石块擦伤管道防腐层。 发现损伤要即将修补。
(6)管道沟底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管道下沟后应使管道轴线与管沟中心线重合,偏移不得大于 100mm。
②管道下沟后应对管顶标高进行测量, 在竖向曲线段还应对曲线的始点、 中点和终点进行测 量,在公路两端穿越段还应进行高程测量。标高测量的允许偏差应控制在- 100mm+50mm 之 间。
③管道下沟后,不得浮现管底悬空,否则应用细土填实。 (7)管沟回填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管道下沟检查合格后, 应即将组织回填。 回填前应将阴极保护测试线引出, 待回填完成后 再安装测试桩。
②石方段或者碎石段管沟,应先在沟底垫200mm 厚细土层(细土粒径不得大于10mm),并用 细土回填至管顶 300mm 以上,然后用原土进行回填, 但原土中的石块粒径不得大于 200mm。 4) 检查方法
(1) 目视、测量、试验
(2) 抽查施工承包商的管道下沟质量检查记录,管沟复测记录、管道工程隐蔽检查记录
等。
1) 质量控制点性质:巡检加旁站 2) 质量控制要点;
(1) 质检员、 HSE 监督员是否到位,是否持证上岗;操作工是否持证上岗; HSE 监督 员是否进行了班前安全讲话,是否进行风险分析评估;劳动、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2) 三穿工程在施工前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方案是否得到了监理及业主的批准。 (3) 对照图纸核对穿越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4) 是否按批准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5)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6) 单独出图(根据设计要求)的等级公路、高速公路、铁路、河流穿越管段是否经过 了 100%的射线与超声波检测合格。 (7) 穿越段单独试压(旁站)。 (8) 下沟、稳管(旁站)。
3) 技术要求
(1) 等级公路穿越分大开挖和加套管穿越,埋深要符合设计要求。
(2) 主管段穿越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保证在穿越过程中防腐层不被损坏,管道在套
管中的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 (3) 穿越管段的试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 地下光缆、电缆及管道的交叉施工要符合设计的要求。管道沟开挖前承包商应将地
下情况了解清晰,并做出明显的标记,必要时组织人工开挖。 (5) 管道下沟前组织对防腐层进行电火花检漏,发现破损及时修补。 (6) 对地下水位较高的管沟,应采取有效的稳管措施并及时回填。 4) 检查方法 (1) 目视、测量
(2) 抽查施工承包商的下列资料:穿越施工方案、焊口组对记录、焊缝表面质量检查记
录、无损检测报告、防腐补口补伤记录、管道试压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等。
1) 质量控制点性质:巡检加旁站 2) 质量控制要点 (1) 参加现场交桩(参加)
定向钻施工的出入土点控制桩是最重要的控制点, 监理必须参加交桩工作, 并监督 施工承包商做好交桩点的记录。 标记点的永久参照物至少为两处。 交桩记录由设计、 业 主、监理、承包商四方签字确认,同时对所有的控制桩、水准点进行移植与保护,以便 进行复核。
(2) 测量放线(旁站)
①依据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由测量技术人员对出入土点控制桩进行复核,监理必须参加。 依据水准点复核出入土点的标高与坐标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两桩的水平间距是否与图纸一 致。并做好复核记录,由监理和承包商测量技术人员签认。
②依据出入土点放出穿越轴线和钻机一侧占地边线,如超出作业带边线及时通知甲方协调。 (3) 设备进场监理要审察其报审的设备是否能满足施工需要。
(4) 检查穿越管段的施工质量:包括焊接、防腐补口、电火花检漏、管道压力试验等。 (5) 导向钻进及扩孔。
①检查导向扩孔时的测量频率是否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 检查施工承包商导向记录(绘制 的平面与纵面坐标图) 定向钻导向孔的偏差范围就不大于 3 米, 出土点的横向偏差不得大于 3 米,纵向偏差为+9 米-3 米。 ②了解钻进情况。
③检查扩孔是否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
④检查扩孔过程中,泥浆的返回情况,避免污染环境。
(6)回拖准备
①检查发送沟情况,沟内不得有石块等可能操作防腐层的异物,有条件时可利用泥浆润滑。 ②对穿越管段进行电火花检查,发现漏点及时修复。 ③检查管段下沟情况,避免操作防腐层并做好安全防护。
④检查钻具与穿越管段的连接情况,是否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 ⑤检查各泥浆喷嘴是否畅通,回拖前要进行泥浆试喷。
(7)管段回拖(旁站)
①回拖过程中, 要时刻注意防腐层, 要安排专人巡视并在入土处进行监护, 发现破损及时通
知住手回拖并进行补伤。
②掌握回拖情况,包括回拖压力、扭矩的变化情况。 ③回拖完成后测量实际穿越长度,并与设计相比较。 (8)泥浆的处理:必须达到环保要求。 3)检查方法
(1)重点控制测量放线、穿越曲线控制和回拖。
(2)抽查施工承包商下列资料:穿越施工方案、焊缝质量检查表、管道无损检测报告、防 腐补口补伤记录、电火花检漏记录、 管道试压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定向钻穿越工程质 量检查表、钻孔导向质量检查记录等。
1)质量控制点性质:旁站 2)质量控制要点
(1) 质检员、 HSE 监督员是否到位,是否持证上岗;操作工是否持证上岗; HSE 监督员
是否进行了班前安全讲话, 是否进行风险分析评估; 劳动、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2) 管道吹扫压力不得大于设计压力;分段试压长度不得超过 10000 米,检查吹扫、通
球和试压方案是可行,并经监理与甲方批准。 (3) 清管试压人员是否已落实到位,上岗前经过培训和技术交底。 (4) 清管及试压介质的选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安全措施是到位。
(5) 清管器是否合格,数量是否充足。参预试压的封头、工艺管线是否经过检查合格,
阀门在试压前是否单独进行了强度与严密性试验。 (6) 清管的放空及排污口设置是否合适,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温度计,压力表等计量仪
表的设置是否合理,仪器、仪表使用前是否经过校验合格。 (7) 清管器的过盈量、运行速度、介质压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8) 清管与试压的过程是否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3)技术要求
(1) 吹扫:吹扫的压力和长度应满足设计的要求,吹扫结果以合格为止,否则不得进行
下道工序。 (2) 管道清管试压: 应在管沟土方回填后进行, 试压前应对所有试压所用的仪表、 阀门、
管件进行检查与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重点为试压用阀门,使用前应采用与管道 相同试压方法对其进行单独试验,保证合格后方可使用。 (3) 强度试验压力表的精度等级不得低于 1.5 级 级,表盘直径不得小于150mm,最大
量程不小于试验压力的 1.5 倍。严密性试验压力表的精度等级不得低于0.25 级 级, 表盘直径不得小于 200mm,最小刻度值不得大于每格 0.01Mpa,最大量程不小于试 验压力的 1.5 倍。压力表应不少于两块,分别安装于管道两端。温度计应安装在无 阳光直射处或者采取有效的遮挡措施,最小刻度值不大于 1℃。 (4) 应采用水为介质进行压力试验, 试验最大长度 不得超过 10000 米, 试验管段的高差
不宜超过 30m 。试验的过程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专项方案进行。 (5) 采用清管器进行两次以下清管作业,直至管道内部无杂物、污物。管道清扫合格后
方可进行试压工作,清管扫线应安排在白日进行。 (6) 清管作业应设置暂时收发装置和放空口。清管器行走速度应控制在4~5Km,工作压
力宜为 0 。05~0 。2Mpa,如遇阻力,可适当提高工作压力,但最高压力不得超过2。 4Mpa。当清管器最大推动压力达到设计压力而清管器仍受阻未能前进时,应考虑将
受阻处管道割开清扫出污物,重新清管。
(7) 管道干线截断阀门与管道一同试压。
(8) 管道试压注水时,为排尽管道内空气,应先装入清管器(隔离球),杜绝在高点开孔
排气。注满水24 小时后,开始升压。管道分段试验的压力值、稳压时间及允许压降 就符合《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9) 强度试验时, 试验压力应分三次缓慢上升, 升压速度以每小时不超过 0。1Mpa 为宜,
在压力上升到 30%、60%的试验压力时, 暂停升压并稳压 15 分钟, 沿线检查无异常, 压力表显示无压降时再继续升压。 (10) 管线用水试压后应尽快进行排水, 排水口应选择在低点位置, 并在一侧设置进气口。
当利用重力排水结束后,应采用清管器进行排水清管。
(11) 试压合格后的管段连接所焊的死口, 经过 100%射线和超声波检测合格后, 可再也不进
行试验。
(12) 在进行管道试压期间,必须划出试压禁区及防护地段,并用彩旗警示。并在防护带
外设置观察哨进行巡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5) 检查方法
(2) 目视、测量、检查、试验 (3) 重点检查计量设备仪表的检定
(4) 检查承包商的管道吹扫、清管、试压方案和相关施工试验记录
1) 质量控制点性质:旁站 2) 质量控制要点
(1) 连头用的钢管、弯头材质、壁厚、防腐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连头口的组对、焊接、检测等工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是否存在强力组对。 3)技术要求
(1) 连头焊接必须执行连头焊接操作规程。
(2) 连头用的钢管、弯头材质、壁厚、防腐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连头施工现场作业面平整,满足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4) 尽量将施工环境温度选择在 20℃摆布,以减少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集中。 (5) 现场切割防腐管时,应将切管部份不小于 50mm 的内涂层与不小于 150mm 宽的外防
腐层清理干净, 去除切割产生的氧化皮, 按规定加工坡口。 并留出热胀冷缩的余量, 并尽快完成施工。 (6) 连头完成后,即将进行外观检查与无损检测作业(100%射线与超声波检测),合格
后抓紧组织防腐与管道回填。 5) 检查方法
(1) 目视,测量检查
(2) 现场检查是否存在强力组对现象
(3) 检查施工单位的管口组对记录、焊缝表面质量检查记录等施工记录资料。
1) 质量控制点性质:巡检 2) 质量控制要点
(1) 设备的规格、型号;
(2) 阳极、电缆等材料的规格、型号和数量;
(3) 管道及其设施的防腐绝缘情况; (4) 恒电位仪的安装调试和验收; (5) 参比电极;保护参数; (6) 电源系统调试结果;
(7) 测试桩类型、数量,桩埋深与垂直度; (8) 资料记录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3)技术要求
(1) 所用的设备与各种材料、器材的类型、质量与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2) 电源设备的安装质量,如变压器、整流器、电缆、阳极电池等应按设计图纸施工, 并应达到设计要求,包括:
①各插件齐全,连接坚固,接线正确; ②工作接地可靠,电极接线正确; ③电源电压与恒电位仪额定电压相符;
④参比电极是硫酸铜饱和溶液的配制及所使用的硫酸铜的纯度符合设计要求,埋深达到规 定。
⑤为避免土壤应力,所有埋地电缆应留有余量。 ⑥主电缆与阳极之间的接头要有良好的密封。 (3) 系统测试良好。
(4) 管道保护电位符合设计要求。 5) 检查方法
(1) 目视、测量、试验
(2) 抽查施工承包商资料:测试桩安装检查记录、阴极保护测试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
录
1) 质量控制点性质:巡检 2) 质量控制要点:
(1) 路线标志桩的制做、安装质量。 (2) 路线保护工程的施工质量。 3)技术要求
(1) 地貌恢复完成后,全线进行复测,并按测量结果埋设里程桩、转角桩、标志桩。 (2) 里程桩、标志桩、转角桩及警示牌的制作形式、几何尺寸、材料、标志、涂色均应
符合设计要求,埋设位置与方式根据图纸要求施工。 (3) 管道与地下重要设施交叉时,应按设计要求埋设交叉标志桩。
(4) 管道穿越公路、河流、铁路等重要设施,应按设计要求埋设警示标志。 (5) 三桩埋设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4)检查方法 (1)目视、测量
(2)抽查施工承包商的三桩埋设记录
1) 质量控制点性质:旁站 2) 质量控制要点
(1) 是否有已获得批准的施工方案。
(2) 进场的人员、设备、材料是否能满足管线干燥的要求 (3) 检测方法 (4) 过程检测数据 (5) 结果验收 3) 技术要求 (1) 空气干燥法
① 当管道未端 出 口处 的空气 露点达到 负 20 度的 空气露 点时 ,将管道置于微正压 (50Kpa~70Kpa)的环境下密闭 4 小时后检测管道露点。
②密闭试验后管道露点升高不超过 3 度,且不高于负 20 度的空气露点为合格。
③在干燥验收合格后, 应向管道内注入露点不高于负 40 度, 压力为 50Kpa~70Kpa 的干空气 或者氮气,保持管道密闭,并对管道进行密封和标识。 (2) 真空干燥法
①当管内压力降到 0 。1Kpa 时, (管内气体相对露点为负 20 度)应关闭真空泵组,密闭 24 小时,观察管道内压力变化,如压力变化值小于0。6Kpa,即为合格。否则应继续进行抽真 空作业,直到合格。
②验收合格后, 应向管道内注入露点不高于负40 度,压力为 50Kpa~70Kpa 的干空气或者氮气, 保持管道密闭,并对管道进行密封和标识。 4) 检查方法
(1) 工作方法:随交接各方从起点开始,逐段交接到终点进行旁站检查。
(2) 检查施工记录:干燥人员、设备、材料的入场报验、施工方案、干燥施工验收记录
1)质量控制点性质:巡检 2)质量控制要点
(1) 是否有已获得批准的施工方案。
(2) 进场人员、设备、材料是否满足施工方案及设计的要求。 (3) 对照图纸核对水工保护的位置、形式、数量是否正确。 (4) 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 过程控制资料。 3)检查方法:观察、测量、查验报告及资料。 4)工作方法
(1) 测量放线检查方法:复测
(2) 材料验收检查方法:外面检查,核对检测报告 (3) 基础土方开挖、回填检测方法:测量
(4) 灰土结构水工保护: 灰土材料配合比要符合设计要求,搅拌均匀, 随拌随用, 应分
层夯实,分层夯实厚度与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压实系数报告。 (5) 浆砌石水工保护:砌筑砂浆配合比通过试验来确定,浆砌石应采用铺浆法来砌筑,
砂浆应饱满,施工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6) 草袋素土结构水工保护: 草袋护坡应置于老土层上, 基础埋深及砌筑方法应符合设
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7) 干砌石结构水工保护:干砌石护坡、 坎堡两端应与原壁坡连接牢靠、平顺, 石块就
彼此交织,搭接密切,不得松动,砌石材料、规格与做法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 的要求。
(8) 砼结构水工保护: 砼配合比应通过试验来确定, 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砼配合
比报告、原材料试验报告和砼强度报告。
1) 质量控制点性质:巡检 2) 质量控制要点
(1) 是否按要求进行了竣工测量 (2) 测量的数据及结果是否准确 3) 检查方法 (1) 观察、测量
(2) 抽查施工承包商的测量数据 (3) 复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