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指标

2020-08-12 来源:客趣旅游网


儿童无创体检项目说明

很多家长认为,3岁以前的孩子是以保健为主,3岁以后的孩子是以教育为主,以为保健的问题不重要了。然而事实上,3-6岁的幼儿期才是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形成这一时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是否健全将关系到孩子的一生,身为家长我们必须关注这一时期孩子们的身心发展。通过对孩子进行常规的身高、体重、视力、肺功能等生理指标以及心理学等的检查,可以对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及时的诊治,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对3-6岁的学龄前儿童,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为本公司针对3-6岁儿童设计的无创身体发育体检项目,旨在帮助各位家长共同检测宝宝身体方面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早期发现并早期干预某些生理缺陷和疾病,将其对宝宝的影响降至最低。

一、一般检查

1. 身高

1.1 2~6岁身高标准(cm) 1.1.1 男童身高标准

7岁以下男童身高(长)标准值(cm) -3SD -2SD -1SD 年龄 月龄 中位数 +1SD 出生 1岁 2岁 3岁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39 42 45.2 48.7 52.2 55.3 57.9 59.9 61.4 62.7 63.9 65.2 66.4 67.5 68.6 71.2 73.6 76.0 78.3 80.5 82.4 84.4 86.3 87.5 89.3 46.9 50.7 54.3 57.5 60.1 62.1 63.7 65.0 66.3 67.6 68.9 70.1 71.2 74.0 76.6 79.1 81.6 83.9 85.9 88.0 90.0 91.2 93.0 48.6 52.7 56.5 59.7 62.3 64.4 66.0 67.4 68.7 70.1 71.4 72.7 73.8 76.9 79.6 82.3 85.1 87.5 89.6 91.6 93.7 94.9 96.7 50.4 54.8 58.7 62.0 64.6 66.7 68.4 69.8 71.2 72.6 74.0 75.3 76.5 79.8 82.7 85.6 88.5 91.1 93.3 95.4 97.5 98.8 100.6 52.2 56.9 61.0 64.3 66.9 69.1 70.8 72.3 73.7 75.2 76.6 78.0 79.3 82.8 85.8 89.0 92.1 94.8 97.1 99.3 101.4 102.7 104.5 +2SD 54.0 59.0 63.3 66.6 69.3 71.5 73.3 74.8 76.3 77.8 79.3 80.8 82.1 85.8 89.1 92.4 95.8 98.6 101.0 103.2 105.3 106.7 108.6 +3SD 55.8 61.2 65.7 69.0 71.7 73.9 75.8 77.4 78.9 80.5 82.1 83.6 85.0 88.9 92.4 95.9 99.5 102.5 105.0 107.2 109.4 110.7 112.7

4岁 5岁 6岁 45 48 51 54 57 60 63 66 69 72 75 78 81 90.9 92.5 94.0 95.6 97.1 98.7 100.2 101.6 103.0 104.1 105.3 106.5 107.9 94.6 96.3 97.9 99.5 101.1 102.8 104.4 105.9 107.3 108.6 109.8 111.1 112.6 98.5 100.2 101.9 103.6 105.3 107.0 108.7 110.2 111.7 113.1 114.4 115.8 117.4 102.4 104.1 105.9 107.7 109.5 111.3 113.0 114.7 116.3 117.7 119.2 120.7 122.3 106.4 108.2 110.0 111.9 113.8 115.7 117.5 119.2 120.9 122.4 124.0 125.6 127.3 110.4 112.3 114.2 116.2 118.2 120.1 122.0 123.8 125.6 127.2 128.8 130.5 132.4 114.6 116.5 118.5 120.6 122.6 124.7 126.7 128.6 130.4 132.1 133.8 135.6 137.6 注:表中3岁前为身长,3岁及3岁后为身高

1.1.2女童身高标准

7岁以下女童身高(长)标准值(cm) 年龄 出生 1岁 2岁 3岁 4岁 月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39 42 45 48 51 -3SD 44.7 47.9 51.1 54.2 56.7 58.6 60.1 61.3 62.5 63.7 64.9 66.1 67.2 70.2 72.8 75.1 77.3 79.3 81.4 83.4 85.4 86.6 88.4 90.1 91.7 93.2 -2SD 46.4 49.8 53.2 56.3 58.8 60.8 62.3 63.6 64.8 66.1 67.3 68.6 69.7 72.9 75.6 78.1 80.5 82.7 84.8 86.9 88.9 90.1 91.9 93.7 95.4 97.0 -1SD 48.0 51.7 55.3 58.4 61.0 62.9 64.5 65.9 67.2 68.5 69.8 71.1 72.3 75.6 78.5 81.2 83.8 86.2 88.4 90.5 92.5 93.8 95.6 97.4 99.2 100.9 中位数 49.7 53.7 57.4 60.6 63.1 65.2 66.8 68.2 69.6 71.0 72.4 73.7 75.0 78.5 81.5 84.4 87.2 89.8 92.1 94.3 96.3 97.5 99.4 101.2 103.1 104.9 +1SD 51.4 55.7 59.6 62.8 65.4 67.4 69.1 70.6 72.1 73.6 75.0 76.4 77.7 81.4 84.6 87.7 90.7 93.5 95.9 98.1 100.1 101.4 103.3 105.1 107.0 109.0 +2SD 53.2 57.8 61.8 65.1 67.7 69.8 71.5 73.1 74.7 76.2 77.7 79.2 80.5 84.3 87.7 91.1 94.3 97.3 99.8 102.0 104.1 105.4 107.2 109.2 111.1 113.1 +3SD 55.0 59.9 64.1 67.5 70.0 72.1 74.0 75.6 77.3 78.9 80.5 82.0 83.4 87.4 91.0 94.5 98.0 101.2 103.8 106.1 108.1 109.4 111.3 113.3 115.3 117.4

5岁 6岁 54 57 60 63 66 69 72 75 78 81 94.8 96.4 97.8 99.3 100.7 102.0 103.2 104.4 105.5 106.7 98.7 100.3 101.8 103.4 104.9 106.3 107.6 108.8 110.1 111.4 102.7 104.4 106.0 107.6 109.2 110.7 112.0 113.4 114.7 116.1 106.7 108.5 110.2 111.9 113.5 115.2 116.6 118.0 119.4 121.0 110.9 112.8 114.5 116.2 118.0 119.7 121.2 122.7 124.3 125.9 115.2 117.1 118.9 120.7 122.6 124.4 126.0 127.6 129.2 130.9 119.5 121.6 123.4 125.3 127.2 129.1 130.8 132.5 134.2 136.1 注:表中3岁前为身长,3岁及3岁后为身高

根据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国家卫生部妇社司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制订了《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该标准已于2009年6月2日由卫生部正式公布。男孩和女孩的发育情况不同,家长可参考以上表格数据,看看孩子的身高体重是否正常。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数据并非绝对标准,只要孩子的身高体重值在正常范围内,身体无异常病症,家长不必过分担心。

★说明 :“中位数”,表示处于人群的平均水平; 如果在“-1sd~中位数~+1sd”即:中位数上下一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属于“正常范围”,代表了68%的儿童;

如果在“(-2sd~-1sd)或(+1sd~+2sd)”即:中位数上下两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则定义为“偏矮(高)”,代表了27.4%的儿童;

如果在“(-3sd~-2sd)或(+2sd~+3sd)”即:中位数上下三个标准差之内,则定义为“矮(高)”,代表了4.6%的儿童。

少儿童在三个标准差(<-3sd或>+3sd)之外(比例小于0.5%)。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也可以用以下公式大致估算: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 1.2测量意义

身高可反映孩子骨骼生长发育情况和营养状况。身高过高或过低均为异常,这可能是由于孩子日常饮食或行为习惯所致,只要找出病因并加以纠正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也可能由于佝偻病、营养不良、软骨发育不全、呆小病、垂体侏儒症、巨人症、糖尿病等所致,这就需要结合其他体检指标共同判断,确诊后给予适当的治疗也可帮助孩子恢复正常。通过体检可以发现孩子的身高是否处于正常值范围内,由于此年龄段骨骺线尚未闭合,因此采取正确的方法很容易帮助孩子后天改善身高。 1.3改善方法

首先要保证孩子摄入均衡的营养。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等是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几大营养物质,如果孩子营养摄入不充分或不均衡,就会影响身高发育。其次,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孩子睡眠时身体会分泌生长激素,这是保证骨骼发育和长高的重要激素,因此缺乏睡眠会导致体内生长素分泌不足,从而影响孩子的身高。第三,要鼓励孩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促进新陈代谢和骨骼发育,有利于孩子长高。多进行跳绳、跳远、篮球、排球等跳跃训练对孩子的身高发育非常有好处。但要注意的是要尽量减少举重、哑铃等负重项目。第四要保证孩子体内有充足的钙,可进行适当的补钙,并多到户外晒太阳,促进钙质吸收。最后要保证孩子的健康情绪,对他表达足够的关爱,有助于他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并避免孩子出现性早熟等都有助于孩子的身高发育。

当然,对于身高合理的评价应当结合体重等其他指标共同判断,后续内容将会提到。

2.坐高

2.1标准值 年龄 月龄 男 中位数 2岁 3岁 4岁 5岁 6岁

坐高又称顶臀长,指从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反应头颅和脊柱的生长。

通常用坐高与身高之比(又称身高坐高指数)来作为评价身材匀称度的指标。出生时坐高为身高的67.3%,以后下肢增长比躯干快,3岁时为58.7%,4岁时为57.4%,5岁时为56.6%,6岁时为55.6%。此百分数显示了上、下部比例的改变,比坐高绝对值更有意义。 2.2测量意义

坐高身高指数能反应孩子的身材匀称度,比例过大说明下半身生长缓慢,要注意是否与软骨发育不全或克汀病等全身性疾病有关;比例过小则要注意孩子是否有驼背、脊柱弯曲等异常。针对病理性的比例过大或过小需要及时加以干预。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72 54.7 56.7 57.8 59.2 60.7 62.2 63.7 65.1 66.6 SD 2.5 2.5 2.3 2.4 2.3 2.4 2.4 2.5 2.5 女 中位数 54 56 56.8 58.4 59.9 61.5 62.7 64.4 65.8 SD 2.5 2.4 2.3 2.2 2.3 2.4 2.4 2.4 2.4 3.上肢长

3.1标准值

正常情况下,双上肢等长。

指距,或臂展,是指两上肢左右平伸时两中指间的距离,也代表了两上肢的生长。学龄前期儿童由于下肢发育先于上肢的生长发育规律,臂展通常略小于身高。 3.2测量意义

上肢长是指上肢自然下垂时从肩峰点至中指指尖点的直线距离,反应上肢骨发育状况。可用来评价上肢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且比较双侧是否对称,若双上肢不等长,需要注意进一步排除影响上肢骨发育的疾病。

可了解身体各部分,特别是长骨的增长程序、程度、趋势和规律测量身体各部分并找出其比例关系及发育规律,在身高预测上有一定意义,也可为体操、舞蹈、篮球等专业的选材提供科学依据。

4.大臂围

4.1标准值

正常情况下左右双侧大臂围应相等。

1岁以内上臂围增长迅速,1~5岁增长缓慢,因此通常可以用测量左上臂围来筛查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大于13.5cm为营养良好,12.4~13.5cm为营养中等,小于12.5为营养不良。

4.2测量意义

上臂围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代表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生长。学龄期儿童上臂围缓慢增长,如果营养不良,导致机体组织消耗,反映到上臂则表现为上臂围的减小。且已有研究表明其与身高、体重等有显著相关性,因此和身高体重一样,上臂围可用来评价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尤其是营养状况。

此外通过两侧臂围大小比较,可评价孩子双侧手臂发育是否匀称。 4.3改善方法

重视各类营养素均衡摄入,保证孩子体内营养充足。此外需加强相关锻炼适当做一些抬重物等有利于手臂骨骼肌肉发育的体育活动。

5.头围

5.1标准值

5.1.1男童头围标准(cm)

7岁以下男童头围标准值(cm) -3SD -2SD -1SD 年龄 月龄 中位数 +1SD 出生 1岁 2岁 3岁 4岁 5岁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42 48 54 60 30.9 33.3 35.2 36.7 38.0 39.0 39.8 40.4 41.0 41.5 41.9 42.3 42.6 43.2 43.7 44.2 44.6 45.0 45.3 45.5 45.7 46.2 46.5 46.9 47.2 32.1 34.5 36.4 37.9 39.2 40.2 41.0 41.7 42.2 42.7 43.1 43.5 43.8 44.5 45.0 45.5 45.9 46.2 46.5 46.8 47.0 47.4 47.8 48.1 48.4 33.3 35.7 37.6 39.2 40.4 41.5 42.3 42.9 43.5 44.0 44.4 44.8 45.1 45.7 46.3 46.7 47.1 47.5 47.8 48.0 48.3 48.7 49.0 49.4 49.7 34.5 36.9 38.9 40.5 41.7 42.7 43.6 44.2 44.8 45.3 45.7 46.1 46.4 47.0 47.6 48.0 48.4 48.8 49.1 49.3 49.6 49.9 50.3 50.6 51.0 35.7 38.2 40.2 41.8 43.1 44.1 44.9 45.5 46.1 46.6 47.0 47.4 47.7 48.4 48.9 49.4 49.8 50.1 50.4 50.6 50.9 51.3 51.6 51.9 52.2 +2SD 36.8 39.4 41.5 43.2 44.5 45.5 46.3 46.9 47.5 48.0 48.4 48.8 49.1 49.7 50.2 50.7 51.1 51.4 51.7 52.0 52.2 52.6 52.9 53.2 53.6 +3SD 37.9 40.7 42.9 44.6 45.9 46.9 47.7 48.4 48.9 49.4 49.8 50.2 50.5 51.1 51.6 52.1 52.5 52.8 53.1 53.3 53.5 53.9 54.2 54.6 54.9

6岁 66 72 47.5 47.8 48.7 49.0 50.0 50.2 51.3 51.5 52.5 52.8 53.8 54.1 55.2 55.4 5.1.2女童头围标准(cm)

7岁以下女童头围标准值(cm) 年龄 出生 1岁 2岁 3岁 4岁 5岁 6岁 ★说明 :“中位数”,表示处于人群的平均水平; 如果在“-1sd~中位数~+1sd”即:中位数上下一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属于“正常范围”,代表了68%的儿童;

如果在“(-2sd~-1sd)或(+1sd~+2sd)”即:中位数上下两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则定义为“偏小(大)”,代表了27.4%的儿童;

如果在“(-3sd~-2sd)或(+2sd~+3sd)”即:中位数上下三个标准差之内,则定义为“小(大)”,代表了4.6%的儿童。

少儿童在三个标准差(<-3sd或>+3sd)之外(比例小于0.5%)。

月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42 48 54 60 66 72 -3SD 30.4 32.6 34.5 36.0 37.2 38.1 38.9 39.5 40.1 40.5 40.9 41.3 41.5 42.2 42.8 43.2 43.6 44.0 44.3 44.6 44.8 45.3 45.7 46.0 46.3 46.6 46.8 -2SD 31.6 33.8 35.6 37.1 38.3 39.2 40.0 40.7 41.2 41.7 42.1 42.4 42.7 43.4 43.9 44.4 44.8 45.2 45.5 45.8 46.0 46.5 46.9 47.2 47.5 47.8 48.0 -1SD 32.8 35.0 36.8 38.3 39.5 40.4 41.2 41.8 42.4 42.9 43.3 43.6 43.9 44.6 45.1 45.6 46.0 46.4 46.7 47.0 47.3 47.7 48.1 48.4 48.7 49.0 49.2 中位数 34.0 36.2 38.0 39.5 40.7 41.6 42.4 43.1 43.6 44.1 44.5 44.9 45.1 45.8 46.4 46.9 47.3 47.7 48.0 48.3 48.5 49.0 49.4 49.7 50.0 50.3 50.5 +1SD 35.2 37.4 39.3 40.8 41.9 42.9 43.7 44.4 44.9 45.4 45.8 46.2 46.5 47.2 47.7 48.2 48.6 49.0 49.3 49.6 49.8 50.3 50.6 51.0 51.3 51.5 51.8 +2SD 36.4 38.6 40.5 42.1 43.3 44.3 45.1 45.7 46.3 46.8 47.2 47.5 47.8 48.5 49.1 49.6 50.0 50.3 50.7 50.9 51.2 51.6 52.0 52.3 52.6 52.8 53.1 +3SD 37.5 39.9 41.8 43.4 44.6 45.7 46.5 47.2 47.7 48.2 48.6 49.0 49.3 50.0 50.5 51.0 51.4 51.7 52.1 52.3 52.6 53.0 53.3 53.7 53.9 54.2 54.4

5.2测量意义

从出生到2岁,头围增长速度很快,2岁后变慢。家长可用软尺从孩子眉毛上方一点到后脑最凸出一点绕圈测量,其大小与孩子脑和颅骨的发育有关。头围过大或过小都可能预示疾病。如头围小于同年龄、同性别宝宝2个标准差,且抬头、坐立、行走、语言等各方面能力均跟不上同龄宝宝时,说明其脑发育可能迟缓,这时应到医院对宝宝进行发育评估和智力检测。另外,头围需要定期测量,如果宝宝在正常生长期,头围增长突然变快,也要怀疑是否疾病造成。尤其是出现了烦躁、哭闹、呕吐、头痛、抽搐、眼斜或者眼球不能上视等表现,更要警惕,以防孩子患上脑积水、脑肿瘤等疾病。 5.3改善方法

发现异常及时去医院对可疑疾病进行进一步排查。

6.胸围

6.1标准值 年龄 月龄 男 中位数 2岁 3岁 4岁 5岁 6岁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72 49.6 50.7 51.5 52.5 53.4 54.4 55.5 56.6 57.6 SD 2.1 2.2 2.3 2.4 2.5 2.6 2.8 3 3.3 女 中位数 48.5 49.6 50.5 51.3 52.1 53 53.7 54.8 55.7 SD 2.1 2.2 2.2 2.4 2.4 2.6 2.8 3 3.11 3~6岁学龄前儿童胸围应大于头围,约为头围+年龄-1cm,可用此公式大致估算。 6.2测量意义

因胸腔内主要是心肝和肺脏,所以胸围的增长和体格发育关系很大。胸围的大小与肺、胸廓骨、胸壁脂肪及肌肉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呼吸系统发育和营养状况。孩子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12个月到21个月大时头围与胸围相等,21个月之后胸围超过头围。其值过小可能预示着发育不良或营养不良。注意排查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等。营养不良的孩子由于胸部肌肉和脂肪的发育较差,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较晚,这除了有营养因素外,与不重视爬行和胸廓锻炼也有关。胸围是用软尺平乳头绕一周的长度。新生儿为32厘米,6个月为44厘米1岁为46厘米,2岁为49厘米。若发现孩子胸部有明显凹陷或凸起,应尽早请医生检查。有些疾病可引起胸部畸形,如佝偻病可形成鸡胸或漏斗形,有些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使左侧胸骨隆起。 6.3改善方法

注意排查相关疾病。鼓励孩子多进行爬和其他有利于胸廓骨和肌肉生长发育的训练。

7.腹围

7.1标准值

腰围=身高(cm)*0.365 7.2测量意义

孩子的腹围易受肠部变化影响,正常伸缩的范围很大。健康孩子可不测量,腹部异常大时(如腹水患儿)应定时测量对比。显著的慢性腹部隆起,可能是患有佝偻病、结核性腹膜炎及巨结肠等。显著的腹部下陷,可能是消瘦及脱水等。不过要提醒的是,男女略有差别,家长给孩子测量最好到正规专科医院或体检机构。建议6个月以前的宝宝,每个月到专科医院测量一次; 6个月到1岁的宝宝,2-3个月测量一次;1岁以后3-6个月测量一次。

小儿腰臀比是反应是否存在向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标,也是反应孩子营养状况的指标,腹围过大则可能是腰部脂肪过度堆积,肥胖儿易如此;而腰围过小则可能是营养不良导致。 7.3改善方法

注意饮食习惯,增强体育锻炼,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对相关疾病进行排查。

8.臀围

8.1标准值

臀围=身高(cm)*0.565 正常情况下双侧臀围相同 8.2测量意义

反应臀部发育和脂肪分布的重要指标,结合腰围一同评价,腰臀比反应人体脂肪分布特点。

9.下肢长

9.1标准值

下肢长度的测量方式有很多,可大致以身高-坐高表示腿长。 正常情况下,两下肢等长。 9.2测量意义

反应下肢骨骼生长发育状况,检测下肢长度占身高的比例是否协调,即身材比例,比较双侧下肢长度是否一致。长短脚,即两下肢不等长,可能是由于扭伤、骨折、股骨头坏死、先天因素等造成患侧下肢发育迟缓所引起的结构性异常,也可能为孩子长期姿势不良所造成的功能性异常,家长应带孩子通过体检或其他专业检查及时发现异常,并加以纠正。

此外下肢长度占身高的比例(即腿身比),能良好的反映孩子的身材比例是否协调,将在后续内容中介绍。 9.3改善方法

纠正孩子站立或走跳时的不良姿势,并注意排查相关疾病。鼓励孩子进行舞蹈、篮球等练习,有利于孩子下肢的发育和良好身材比例的形成。

10.小腿围

10.1标准值

小腿围=身高(cm)*0.5-50 正常情况下双侧小腿围相同 10.2测量意义

反应孩子小腿肌肉和骨骼的发育程度及水平,有研究证明小腿围太细的人更易患心脏疾病,并可能是营养不良的表现,而小腿围过大则可能是营养过剩的肥胖儿脂肪堆积的结果。同时要注意对比孩子双侧小腿围是否相同,若发现相差较大,应注意是否有肌肉萎缩等疾病影响小腿的发育。

10.3改善方法

合理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适当增加跑跳等体育锻炼,促进孩子腿部肌肉和骨骼的生长发育,减少脂肪堆积,并注意孩子的腿部外形,避免x型腿、O型腿等畸形的发生。一旦发现异常应进行进一步的专业检查排除相关疾病。

二、身体成分

1.体重

1.1标准值

1.1.1男童体重标准(kg)

7岁以下男童体重标准值(kg) 年龄 出生 1岁 2岁 3岁 4岁 5岁 月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39 42 45 48 51 54 57 60 63 -3SD 2.26 3.09 3.94 4.69 5.25 5.66 5.97 6.24 6.46 6.67 6.86 7.04 7.21 7.68 8.13 8.61 9.06 9.47 9.86 10.24 10.61 10.97 11.31 11.66 12.01 12.37 12.74 13.12 13.50 13.86 -2SD 2.58 3.52 4.47 5.29 5.91 6.36 6.70 6.99 7.23 7.46 7.67 7.87 8.06 8.57 9.07 9.59 10.09 10.54 10.97 11.39 11.79 12.19 12.57 12.96 13.35 13.76 14.18 14.61 15.06 15.48 -1SD 2.93 3.99 5.05 5.97 6.64 7.14 7.51 7.83 8.09 8.35 8.58 8.80 9.00 9.57 10.12 10.69 11.24 11.75 12.22 12.68 13.13 13.57 14.00 14.44 14.88 15.35 15.84 16.34 16.87 17.38 中位数 3.32 4.51 5.68 6.70 7.45 8.00 8.41 8.76 9.05 9.33 9.58 9.83 10.05 10.68 11.29 11.93 12.54 13.11 13.64 14.15 14.65 15.15 15.63 16.13 16.64 17.18 17.75 18.35 18.98 19.60 +1SD 3.73 5.07 6.38 7.51 8.34 8.95 9.41 9.79 10.11 10.42 10.71 10.98 11.23 11.93 12.61 13.33 14.01 14.64 15.24 15.82 16.39 16.95 17.50 18.07 18.67 19.30 19.98 20.69 21.46 22.21 +2SD 4.18 5.67 7.14 8.40 9.32 9.99 10.50 10.93 11.29 11.64 11.95 12.26 12.54 13.32 14.09 14.90 15.67 16.38 17.06 17.72 18.37 19.02 19.65 20.32 21.01 21.76 22.57 23.43 24.38 25.32 +3SD 4.66 6.33 7.97 9.37 10.39 11.15 11.72 12.20 12.60 12.99 13.34 13.68 14.00 14.88 15.75 16.66 17.54 18.36 19.13 19.89 20.64 21.39 22.13 22.91 23.73 24.63 25.61 26.68 27.85 29.04

6岁

66 69 72 75 78 81 14.18 14.48 14.74 15.01 15.30 15.66 15.87 16.24 16.56 16.90 17.27 17.73 17.85 18.31 18.71 19.14 19.62 20.22 20.18 20.75 21.26 21.82 22.45 23.24 22.94 23.66 24.32 25.06 25.89 26.95 26.24 27.17 28.03 29.01 30.13 31.56 30.22 31.43 32.57 33.89 35.41 37.39 1.1.2女童体重标准(kg)

7岁以下女童体重标准值(kg) -3SD -2SD -1SD 年龄 月龄 中位数 +1SD 出生 1岁 2岁 3岁 4岁 5岁 6岁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39 42 45 48 51 54 57 60 63 66 69 72 2.26 2.98 3.72 4.40 4.93 5.33 5.64 5.90 6.13 6.34 6.53 6.71 6.87 7.34 7.79 8.26 8.70 9.10 9.48 9.86 10.23 10.60 10.95 11.29 11.62 11.96 12.30 12.62 12.93 13.23 13.54 13.84 14.11 2.54 3.33 4.15 4.90 5.48 5.92 6.26 6.55 6.79 7.03 7.23 7.43 7.61 8.12 8.63 9.15 9.64 10.09 10.52 10.94 11.36 11.77 12.16 12.55 12.93 13.32 13.71 14.08 14.44 14.80 15.18 15.54 15.87 2.85 3.74 4.65 5.47 6.11 6.59 6.96 7.28 7.55 7.81 8.03 8.25 8.45 9.01 9.57 10.15 10.70 11.21 11.70 12.18 12.65 13.11 13.55 14.00 14.44 14.88 15.33 15.78 16.20 16.64 17.09 17.53 17.94 3.21 4.20 5.21 6.13 6.83 7.36 7.77 8.11 8.41 8.69 8.94 9.18 9.40 10.02 10.65 11.30 11.92 12.50 13.05 13.59 14.13 14.65 15.16 15.67 16.17 16.69 17.22 17.75 18.26 18.78 19.33 19.88 20.37 3.63 4.74 5.86 6.87 7.65 8.23 8.68 9.06 9.39 9.70 9.98 10.24 10.48 11.18 11.88 12.61 13.31 13.97 14.60 15.22 15.83 16.43 17.01 17.60 18.19 18.79 19.42 20.05 20.66 21.30 21.98 22.65 23.27 +2SD 4.10 5.35 6.60 7.73 8.59 9.23 9.73 10.15 10.51 10.86 11.16 11.46 11.73 12.50 13.29 14.12 14.92 15.67 16.39 17.11 17.81 18.50 19.17 19.85 20.54 21.25 22.00 22.75 23.50 24.28 25.12 25.96 26.74 +3SD 4.65 6.05 7.46 8.71 9.66 10.38 10.93 11.40 11.80 12.18 12.52 12.85 13.15 14.02 14.90 15.85 16.77 17.63 18.47 19.29 20.10 20.90 21.69 22.49 23.30 24.14 25.04 25.96 26.87 27.84 28.89 29.95 30.94

75 78 81 14.38 14.66 14.96 16.21 16.55 16.92 18.35 18.78 19.25 20.89 21.44 22.03 23.92 24.61 25.37 27.57 28.46 29.42 32.00 33.14 34.40 ★说明 :“中位数”,表示处于人群的平均水平; 如果在“-1sd~中位数~+1sd”即:中位数上下一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属于“正常范围”,代表了68%的儿童;

如果在“(-2sd~-1sd)或(+1sd~+2sd)”即:中位数上下两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则定义为“偏瘦(胖)”,代表了27.4%的儿童;

如果在“(-3sd~-2sd)或(+2sd~+3sd)”即:中位数上下三个标准差之内,则定义为“瘦(胖)”,代表了4.6%的儿童。

少儿童在三个标准差(<-3sd或>+3sd)之外(比例小于0.5%)。 婴幼儿体重也可以用下列标准测量公式大致计算: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1.2测量意义

体重是指身体内各器官、系统及体液的总重量,反应儿童生长和营养状况。若体重低于或高于正常标准两个标准差以上则应注意异常的可能,需要人为干预进行体重的控制。体重过轻为发育不良或营养不良,需要及时进行各类营养物质的补充;体重过重则为肥胖,当下社会,肥胖儿童比例越来越高,需要尽早合理控制营养摄入,使体重恢复正常。体重异常不仅影响孩子的外观容貌,如果不及时控制还将会影响孩子身高、智力及心理等多方面的发育。因此对于体重异常的孩子来说越早进行人为干预就越能减小对其发育的影响,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当然体重是否异常需要结合孩子的身高等其他指标来综合判断。体重与身高的比值反应体型匀称度 1.3改善方法

首先保证孩子摄入均衡的营养,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等是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几大营养物质,如果孩子营养摄入不充分不均衡或过于充分,就会造成孩子偏瘦或肥胖。其次,要鼓励孩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促进新陈代谢和身体发育,有利于孩子体重的控制。

当然,对于身高合理的评价应当结合体重等其他指标共同判断,后续内容将会提到。

2.Ca

2.1标准值

正常人血钙维持在2.18~2.63毫摩尔/升(9-11毫克/分升)。 2.2测量意义

缺钙对学龄前期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日常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会导致孩子夜间出汗多,尤其在熟睡后多汗,晚上睡觉时突然惊醒,哭闹甚至尖叫。白天莫名的烦躁,轻微缺钙或者缺钙早期可能只是半夜睡不熟,哼哼唧唧、翻来覆去的症状;容易抽筋、骨骼变形(肋骨下缘外翻)、X型腿、O型腿、鸡胸,厌食偏食,智力发育晚、出牙晚等。通过体检检测孩子体内的钙量是否充足,以便在必要时及时补充,避免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2.3改善方法

补充钙质之前需要进行正规体检,并且在必要时就医。各类营养素都不是越多越好,需

要注意方法途径和用量。补钙的方式有两种,服用钙剂和饮食补钙。奶和奶制品是最为常见的含钙量高的食品,其中所含的维生素D有利于钙质的吸收,此外,牡蛎、紫菜、花椰菜、甘蓝等食物也含有丰富的钙质。夜间是补钙的最佳时间,最容易吸收。一定要注意不能过量补钙,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否则将造成危害。

3.Fe

3.1标准值

儿童血清铁正常值为9~22微摩尔/升。 3.2测量意义

铁是体内的运输工具,铁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必要成分,也是许多酶的生物活性部分。人缺铁时,血红蛋白减少,出现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极易疲劳。同时,缺铁时肌肉中某些酶水平降低,而使细胞利用氧产生能量的能力下降。缺铁亦可引起腹泻,还可引起注意力不集中。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孩子体内是否有缺铁的现象并及时采取措施。 3.3改善方法

含铁较多的食物为蛋黄、动物肝、肾、谷类、豆类及绿色蔬菜、海带、木耳等。动物性食品中的铁较易吸收,吸收率可达20%,植物性食品因含植物酸而影响铁的吸收,吸收率一般在5%左右。膳食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可助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而提高铁的吸收率。治疗缺铁性贫血应在补充铁剂-的同时,查明病因,以利于早日康复。

4.Zn

4.1标准值

儿童体内锌含量参考值为90~110微克/克

4.2测量意义

锌是体内神通广大的多面手,需要量与人体生长、组织修补和排泄状况有关,锌参与核酸及蛋白质代谢,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合成过程中锌也起重要作用。同时锌也是许多酶的重要组成成分或必须有锌参与才能被激活。到目前为止,经过鉴定含锌金属的酶已有80 多种。儿童缺锌表现为发育停滞,食欲减退,味觉丧失;但锌摄入过多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抑制铁的吸收引起缺铁性贫血。

此外,锌与儿童智力生长发育密切相关,锌缺乏会引起食欲减退、皮炎、异食癖等表现,使消化功能减退,孩子生长发育尤其是智力发育落后,并会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4.3改善方法

改善饮食,动物性食品是锌的可靠来源如肉、肝、蛋、和海产品,干果类食品,其次是豆类和小麦。多吃肉类、全谷、甲壳类动物、豆类等食物,初乳含锌丰富,必要时适当补充锌剂,常用葡萄糖酸锌。

5.硒

5.1标准值

血清硒的正常参考值为18~40微克/毫升。 5.2测量意义

硒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其作用与维生素E相似,但效力更大。硒可用于调节体内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影响某些重要酶的代谢及活性,调节维生素A、C、E、K在体内的吸收及消耗。硒又是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分,对细胞膜的结构有保护作用,对机体的免疫力有促进作用。缺硒会引起缺硒性营养不良,孩子智力低下,严重者造成克山病,危害心

脏功能,大骨节病,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并且处于生长发育的学龄前期是克山病的主要发病时期。缺硒时孩子抵抗各种病毒感染的能力也会下降。但过量的硒可引起硒中毒,出现脱发、脱甲等。

5.3改善方法

缺多少补多少,不缺不补,食补为主,药补为辅。日常生活中,动物脏器、海产品、鱼、蛋、肉类等是硒的良好来源,多吃这些食物可以安全有效的补硒。

6.VA

6.1标准值

视黄醇是血浆维生素A的主要形式,正常情况0.5~2.1微摩尔/升 6.2测量意义

VA缺乏是全球范围内最普遍的公共卫生营养问题,约1.27亿学龄前儿童为VA缺乏。他的危害有很多,眼部症状是经典表现也是最先被发现的体征,比如夜盲症、干眼症等,此外还会造成孩子皮肤干涩、粗糙、浑身起小疙瘩,形同鸡皮;头发稀疏、干枯、缺乏光泽、指甲变脆,形状改变;眼睛结膜与角膜(俗称黑眼仁)亦发生病变,轻者眼干、畏光、夜盲(俗称鸡母眼),重者黑眼仁混浊、溃疡形成,最后穿孔而失明。定时测量孩子体内VA含量,可在其缺乏时及时加以补充,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少见的维生素A摄入过多也会引起相关病症,造成皮肤、肝脏、骨骼、脑等多种脏器损害。

6.3改善方法

若VA缺乏,调整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行食物和含胡萝卜素多的深色蔬菜。一般食补即可,必要时服用VA片。

7.VB1

7.1标准值

由硫胺值反映,正常情况血清0~75.4纳摩尔/升,全血41.5~108.9纳摩尔/升 7.2测量意义

Vb1缺乏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脚气病,其他症状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通过体检早期发现早期调整,避免对孩子生长发育造成进一步危害。 7.3改善方法

含vb1丰富的食物有瘦猪肉、牡蛎、牛肉、牛奶、蛋、猪肝、鸡肉、橘子、番茄等,要适当的多摄入含vb1丰富的食物。其次还要多吃含纤维多的食物,保证大便通畅。并且忌经常吃精米,精米中vb1含量仅为糙米的1/3,所以经常吃精白米做主食更易得脚气病。

8.VB6

8.1标准值

正常情况下14.6~72.8纳摩尔/升 8.2测量意义

维生素b6缺乏会导致身体生长发育落后、全身性抽搐、贫血、口臭、眼睛和嘴巴周围易发皮炎,同时孩子的免疫能力也会因缺乏VB6而下降。 8.3改善方法

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有鸡肉、鱼类、动物肝脏、土豆、葵花籽等。

9.VC

9.1标准值

正常情况下34~114微摩尔/升 9.2测量意义

维生素c是作用很强的还原剂,在造血、保护血管、促进脑发良方面的作用突出。若摄取不足,首先出现出来的便是食量减少、贫血、牙龈、鼻黏膜及皮肤出血等症状,智商也低,其发育较同龄儿童落后。长时间缺乏vc会导致孩子虚弱、厌食、营养不良、牙龈肿胀出血,皮肤瘀点淤斑,小儿还可能因骨膜下出血而导致下肢假性瘫痪。通过体检测量孩子体内铁含量,可以及时发现是否缺铁,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 9.3改善方法

新鲜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都很高,如柿椒、苦瓜菜花、甘蓝、猕猴桃、沙棘、酸枣等。在食补的同时要注意孩子的消化吸收是否有问题。

10.VE

10.1标准值

由生育酚反映,正常情况下11.6~46.4微摩尔/升 10.2测量意义

维生素E对孩子各个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均有重要作用,缺乏VE将会对孩子神经系统发育造成影响,导致认知能力低下,构音障碍,上睑下垂及运动发育不良;还会引起溶血性贫血、水肿等症状 10.3改善方法

维生素E主要存在于绿色蔬菜、动物肝脏、豆类、蛋黄、瓜果、瘦肉、花生中。注意不要过量补充。

三、心肺功能

1.静息血压

1.1标准值

儿童正常血压

年龄 新生儿 1-6个月 6-12个月 1-2岁 2-7岁 7-12岁 也可以用以下公式大致计算:收缩压=年龄*2+80 舒张压=收缩压*2/3 1.2测量意义

反应心肺功能状况的指标。通过体检检测孩子在静息状态下的血压水平,观察是否在正常范围内,避免儿童高血压或者低血压的发生。学龄前儿童大于110/70毫米汞柱就要考虑儿童高血压的情况,儿童高血压可能是由遗传导致的原发性,也可能是有颅脑病变等所致的继发性,因此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减小对孩子的影响。儿童低血压则可能是由营养不良、身体状况不佳所继发,可能会有恶心呕吐头晕的症状,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需从检查中发现。

收缩压 70~82 70~100 90~105 85~105 85~105 90~110 舒张压 30~38 30~45 35~45 40~50 55~65 60~75

1.3改善方法

若检查中发现孩子血压异常应立即带孩子到专科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平时应注意饮食多样化,低血压要多吃含蛋白质和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并且多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静息心跳 2.1标准值

正常儿童每分钟呼吸与心率次数 年龄 新生儿 1岁 2-3岁 4-7岁 呼吸(次 / 分) 40-45 30-40 25-30 20-25 心跳(次 /分) 120-140 110-130 100-120 80-100 18-20 70-90 8-14岁 2.2测量意义

反应心血管系统功能状况的指标。监测儿童静息心跳速率及节奏是否正常,高热、贫血、缺氧、感染、甲亢、脚气病等疾病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跳加速,而风湿性心脏病、先心病、及一些药物中毒等则可能引发心跳过慢。 2.3改善方法

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多吃瓜果蔬菜,忌油腻生冷辛辣,平时多进行身体锻炼,但注意避免激烈的体育运动。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排查相关疾病。

3.运动血压

标准值

运动后血压会比静息时升高30%左右。

4.运动心跳

标准值

国际上一般用220-年龄得出运动时的最大心率,年龄越小,心率越高。

5.肺功能

5.1标准值

支气管激发运动试验不出现阳性反应,气道通畅,气体非常容易进出 5.2测量意义

肺功能,就是呼吸功能,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功能。3-6岁学龄前肺功能检测项目通常有最大呼气流速-容积曲线(MEFV)和脉冲震荡肺功能(IOS)。儿童肺功能检查是排查呼吸系统疾病的必要检查之一,儿童肺功能对哮喘的诊断、评价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运动后出现疑似支气管哮喘症状,则为阳性,此时需要到专科医院进一步检查肺功能。

四、器官检查

1.牙齿数

1.1标准值

2~3岁时,孩子口内20乳牙应完全萌出,5~7岁开始脱落,脱落顺序为下12—上12—下45—上45。6~7岁时萌出第一颗恒牙——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齿,此牙终生不脱落,要尤为重视这颗牙齿的保护。 1.2测量意义

口腔是人体消化道的起始部分,牙齿又是口腔中行使功能的重要器官。它可以切断撕裂并磨碎食物,帮助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此外还有辅助发音的作用。关注孩子的口腔健康,及时发现牙齿先天缺失、多生牙等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免由于牙齿问题而造成营养不良或影响孩子发音。

此外出牙延迟可见于佝偻病、甲低、先天愚型、极度营养不良等全身性疾病。 1.3改善方法

定时进行口腔检查,发现异常时及时及时咨询口腔医生。

2.龋齿数

2.1标准值

正常情况下,孩子口内应为健康牙齿,无龋坏。 2.2测量意义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乳牙反正是要换的,即使龋坏了也不用治疗,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因为乳牙龋坏危害也有很多,首先它会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入,孩子牙齿龋坏引起的疼痛不适会造成挑食厌食等不良习惯,危害生长发育;其次,乳牙龋坏若不及时治疗会引起牙髓炎症,进一步发展成根尖周炎症,从而影响乳牙根方恒牙胚的发育,导致牙列畸形。研究表明,患龋乳牙的继承恒牙龋坏率明显高于非患龋乳牙的继承恒牙。此外,六龄齿是孩子口腔内第一颗萌出的恒牙,许多家长不注意将其当成乳牙,从而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早发现龋坏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能将龋坏乳牙对恒牙的影响降至最低。 2.3改善方法

教导孩子关注口腔健康,维护口腔卫生,养成进食后刷牙或漱口的好习惯,每天最少早晚两次刷牙,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并尽早做窝沟封闭或涂F等预防措施,防止牙齿龋坏。

3.甲状腺

3.1标准值

正常甲状腺位于颈部正中气管两侧,无结节或肿块,可岁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 3.2测量意义

甲状腺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学龄前儿童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可发生甲状腺肿大,严重者甚至患“呆小症”(克汀病),分泌过多则易造成激动、多食体重下降,引起甲亢。甲状腺结节等也是比较常见的疾病。通过触诊可检查甲状腺的外形质地是否正常,即使发现并排除异常。 3.3改善方法

注意补充碘元素,保证甲状腺素合成原料充足,还应定时体检,并通过检查甲状腺的功能及形态是否正常,若发现异常应进行进一步检查。

4.指甲

4.1标准值

健康指甲表面光滑光洁,无纵横沟纹,无干扰斑,两侧对称,无偏斜,无凹陷或末端上翘等。

4.2测量意义

身体健康情况会相应反应到指甲上,如体内如果缺乏钙铁锌或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时会造成指甲脆裂等。通过体检检查孩子的指甲是否正常,来反应孩子的全身健康。

4.3改善方法

4.3.1长倒刺: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注意不能用手撕扯倒刺,要用指甲刀剪去;给宝宝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天气干燥要给宝宝涂上护肤霜。

4.3.2白色斑点:胃肠不适,贫血,营养不良。妈妈可以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确诊是营养不良还是缺乏微量元素,然后在食物中补充相应营养

4.3.3有小凹窝:湿疹。如果宝宝指甲有小凹窝,甲板比较薄还没有光泽,就去医院结合全身情况来看一下,确诊是否有皮肤类疾病。

4.3.4半月深红:贫血,心脏病。指甲上的半月深红是心脏病的征兆,如果淡红色多是贫血导致的。此时要去医院确诊,在食谱中增加含铁的食物,如大豆、牛肉、菠菜、葡萄干等可预防贫血。

4.3.5颜色怪异:真菌感染。其他怪异颜色多半是真菌感染引起。要保持宝宝手部皮肤的清洁干爽。另外与感染真菌的家人隔离也很重要。如果不慎感染,削除病甲,外擦治疗甲癣的药膏,坚持一段时间就能见效。

4.3.6指甲粗糙:维生素B缺乏。给宝宝多吃一些粗粮和蔬菜,尤其要改变宝宝挑食的习惯,让宝宝均衡营养,可以在食谱中增加蛋黄、动物肝脏、绿豆和深绿色蔬菜。

4.3.7指甲薄脆:营养不良。宝宝甲板比较薄脆大多是指甲营养不良引起的,需要补充蛋白质,可以多给宝宝吃些鱼、虾、核桃、花生等高蛋白食物。

针对不同病症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平时保证孩子各种营养成分的均衡摄入,增强体育锻炼,保持心情愉悦。

五、视力

1.左眼视力

1.1标准值

儿童视力正常值

年龄 1岁 2岁 3岁 4岁 5岁 视力(旧) 0.2 0.4 0.6 0.8 1 视力(新) 4.3 4.6 4.8 4.9 5 2 5.3 8岁 1.2测量意义

早期发现儿童眼部生理陷和某些疾病,以便及时进行矫治,如眼的弱视力等,孩子弱视的治疗必须在低龄,如果错过治疗的关键期将无法挽回,而父母很难在生活中发现孩子弱视,只有通过体检才能发现。 1.3改善方法

若发现可疑疾病,应及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并进行相关治疗。注意眼睛保护和用眼卫生,减少孩子看电视、手机等的时间,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 2.右眼视力 同上

3.色觉检查 3.1标准值

能正确分辨各种颜色 3.2测量意义

早发现早治疗孩子的色觉障碍 3.3改善方法

色觉障碍包括色盲和色弱,确诊后可对孩子进行针对性治疗并在平时加强训练。 4.眼颤

4.1标准值

正常情况下眼球无颤动;动态捕捉能力良好,瞳孔对光反应正常且双侧对称变化;双眼视一物时,无斜视现象,瞳距两侧对称。 4.2测量意义

眼球颤动分很多种类型,通常是癫痫的症状之一,一般在生活中很难被家长发现,需要通过体检发现孩子的异常表现。此外斜视、瞳孔对光反射异常等现象亦需要提早发现,以便尽早接受治疗,尽量减少疾病对孩子成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 4.3改善方法

及时到医院就诊,注意饮食清淡,不吃刺激性食物,多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补充:多指标评价

1.身高与体重

身高和体重是衡量儿童体格发育最为重要和直观指标之一,二者结合后评价小儿生长发育比两项指标单独评价更有意义,它能更准确的反映体型匀称度。我们平时最常用的体质指数(BMI)就是用身高和体重计算出来的。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²(m²),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下列表格给出各个年龄孩子BMI标准以及各身高所对应的体重,供各位家长参考。

儿童BMI指数标准

45~110cm身长的体重标准值(男) 身长 (cm) 46 48 50 52 54 56 58 60 62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80 82 84 体重(kg) -3SD 1.80 2.11 2.43 2.78 3.19 3.65 4.13 4.61 5.09 5.54 5.97 6.38 6.76 7.12 7.47 7.81 8.14 8.49 8.85 9.21 -2SD 1.99 2.34 2.68 3.06 3.51 4.02 4.53 5.05 5.56 6.05 6.50 6.93 7.34 7.72 8.08 8.43 8.78 9.15 9.52 9.90 -1SD 2.19 2.58 2.95 3.37 3.87 4.41 4.97 5.53 6.08 6.60 7.09 7.55 7.98 8.38 8.76 9.13 9.50 9.88 10.27 10.66 中位数 2.41 2.84 3.25 3.71 4.25 4.85 5.46 6.06 6.66 7.22 7.74 8.23 8.69 9.12 9.52 9.91 10.31 10.71 11.12 11.53 +1SD 2.65 3.12 3.57 4.07 4.67 5.32 5.99 6.65 7.30 7.91 8.47 9.00 9.49 9.94 10.38 10.80 11.22 11.64 12.08 12.52 +2SD 2.91 3.42 3.91 4.47 5.12 5.84 6.57 7.30 8.00 8.67 9.28 9.85 10.38 10.88 11.34 11.80 12.25 12.70 13.17 13.64 +3SD 3.18 3.74 4.29 4.90 5.62 6.41 7.21 8.01 8.78 9.51 10.19 10.81 11.39 11.93 12.44 12.93 13.42 13.92 14.42 14.94

86 88 90 92 94 96 98 100 102 104 106 108 110

9.58 9.96 10.34 10.74 11.14 11.56 11.99 12.44 12.89 13.35 13.82 14.27 14.74 10.28 10.68 11.08 11.48 11.90 12.34 12.79 13.26 13.75 14.24 14.74 15.24 15.74 11.07 11.48 11.90 12.33 12.77 13.22 13.70 14.20 14.72 15.25 15.79 16.34 16.91 11.96 12.39 12.83 13.28 13.75 14.23 14.74 15.27 15.83 16.41 17.01 17.63 18.27 12.97 13.43 13.90 14.37 14.87 15.38 15.93 16.51 17.12 17.77 18.45 19.15 19.89 14.13 14.62 15.12 15.63 16.16 16.72 17.32 17.96 18.64 19.37 20.15 20.97 21.85 15.46 16.00 16.54 17.10 17.68 18.29 18.95 19.67 20.45 21.29 22.21 23.19 24.27 80~140cm身高的体重标准值(男) 身长 (cm)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100 102 104 106 108 110 112 114 116 118 120 122 124 126 128 130 体重(kg) -3SD 8.61 8.97 9.34 9.71 10.09 10.48 10.88 11.29 11.71 12.15 12.60 13.05 13.52 13.98 14.44 14.90 15.37 15.85 16.33 16.83 17.34 17.87 18.41 18.97 19.56 20.18 -2SD 9.27 9.65 10.03 10.42 10.81 11.22 11.63 12.05 12.50 12.95 13.43 13.92 14.41 14.91 15.41 15.92 16.45 16.99 17.54 18.10 18.69 19.31 19.95 20.61 21.31 22.05 -1SD 10.02 10.41 10.81 11.21 11.63 12.05 12.48 12.92 13.39 13.87 14.38 14.90 15.44 15.98 16.54 17.11 17.70 18.32 18.95 19.62 20.31 21.05 21.81 22.62 23.47 24.37 中位数 10.85 11.26 11.68 12.11 12.54 12.99 13.44 13.91 14.40 14.92 15.46 16.03 16.62 17.23 17.85 18.50 19.19 19.90 20.66 21.45 22.30 23.19 24.14 25.15 26.22 27.35 +1SD 11.79 12.23 12.68 13.13 13.59 14.06 14.54 15.05 15.57 16.13 16.72 17.35 18.00 18.69 19.41 20.16 20.97 21.83 22.74 23.72 24.78 25.91 27.14 28.45 29.85 31.34 +2SD 12.87 13.34 13.81 14.30 14.79 15.30 15.82 16.36 16.93 17.54 18.19 18.89 19.64 20.43 21.27 22.18 23.15 24.21 25.36 26.62 27.99 29.50 31.15 32.96 34.92 37.01 +3SD 14.09 14.60 15.12 15.65 16.19 16.73 17.30 17.89 18.51 19.19 19.93 20.74 21.61 22.54 23.56 24.67 25.90 27.25 28.76 30.45 32.34 34.48 36.87 39.56 42.55 45.80

132 134 136 138 140

20.84 21.53 22.25 23.00 23.79 22.83 23.65 24.51 25.40 26.33 25.32 26.32 27.36 28.44 29.57 28.55 29.80 31.09 32.44 33.82 32.91 34.55 36.23 37.95 39.71 39.21 41.48 43.78 46.11 48.46 49.23 52.72 56.20 59.62 62.96 45~110cm身长的体重标准值(女) 身长 (cm) 46 48 50 52 54 56 58 60 62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100 102 104 106 108 110 体重(kg) -3SD -2SD 1.89 2.18 2.48 2.84 3.26 3.69 4.14 4.59 5.05 5.48 5.89 6.28 6.64 6.98 7.30 7.62 7.93 8.26 8.60 8.95 9.30 9.67 10.06 10.46 10.88 11.30 11.73 12.16 12.58 13.00 13.43 13.86 14.29 2.07 2.39 2.72 3.11 3.56 4.02 4.50 4.99 5.48 5.94 6.37 6.78 7.16 7.52 7.87 8.20 8.53 8.88 9.23 9.60 9.98 10.37 10.78 11.20 11.64 12.10 12.55 13.01 13.47 13.93 14.39 14.86 15.34 -1SD 2.28 2.63 2.99 3.41 3.89 4.39 4.91 5.43 5.95 6.44 6.91 7.34 7.75 8.13 8.49 8.85 9.20 9.57 9.94 10.33 10.73 11.15 11.58 12.04 12.51 12.99 13.49 13.98 14.48 14.98 15.49 16.02 16.55 中位数 2.52 2.90 3.29 3.75 4.27 4.81 5.37 5.93 6.49 7.01 7.51 7.97 8.41 8.82 9.20 9.58 9.95 10.34 10.74 11.16 11.58 12.03 12.50 12.98 13.49 14.02 14.55 15.09 15.64 16.20 16.77 17.36 17.96 +1SD 2.79 3.20 3.63 4.13 4.70 5.29 5.88 6.49 7.09 7.65 8.18 8.68 9.15 9.59 10.00 10.40 10.80 11.22 11.65 12.10 12.55 13.03 13.54 14.06 14.62 15.19 15.77 16.37 16.98 17.61 18.25 18.92 19.62 +2SD 3.09 3.54 4.01 4.56 5.18 5.82 6.47 7.13 7.77 8.38 8.95 9.49 9.99 10.46 10.91 11.34 11.77 12.22 12.69 13.16 13.66 14.18 14.73 15.31 15.91 16.54 17.19 17.86 18.55 19.26 20.00 20.78 21.60 +3SD 3.43 3.93 4.44 5.05 5.73 6.43 7.13 7.85 8.54 9.21 9.82 10.40 10.95 11.46 11.95 12.41 12.88 13.37 13.87 14.39 14.93 15.50 16.11 16.75 17.41 18.11 18.84 19.61 20.39 21.22 22.09 23.02 24.00

80~140cm身高的体重标准值(女) 身长 (cm)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100 102 104 106 108 110 112 114 116 118 120 122 124 126 128 130 132 134 136 138 140

体重(kg) -3SD -2SD 8.38 8.72 9.07 9.43 9.80 10.20 10.60 11.02 11.45 11.88 12.31 12.73 13.15 13.58 14.01 14.45 14.90 15.36 15.84 16.33 16.85 17.39 17.94 18.51 19.09 19.69 20.31 20.96 21.65 22.38 23.15 9.00 9.36 9.73 10.11 10.51 10.92 11.36 11.80 12.26 12.71 13.17 13.63 14.09 14.56 15.03 15.51 16.01 16.53 17.07 17.62 18.20 18.80 19.43 20.07 20.72 21.40 22.11 22.86 23.65 24.50 25.39 -1SD 9.70 10.08 10.47 10.87 11.30 11.74 12.20 12.68 13.17 13.66 14.16 14.66 15.16 15.68 16.20 16.74 17.31 17.89 18.50 19.13 19.79 20.49 21.20 21.94 22.70 23.49 24.33 25.21 26.14 27.14 28.19 中位数 10.48 10.89 11.31 11.74 12.19 12.66 13.16 13.67 14.20 14.74 15.28 15.83 16.39 16.97 17.56 18.18 18.82 19.50 20.20 20.94 21.71 22.52 23.36 24.24 25.15 26.10 27.11 28.19 29.33 30.55 31.83 +1SD 11.37 11.81 12.25 12.72 13.20 13.72 14.26 14.81 15.39 15.98 16.58 17.20 17.83 18.48 19.16 19.87 20.62 21.41 22.25 23.13 24.05 25.03 26.06 27.13 28.26 29.47 30.75 32.12 33.59 35.14 36.77 +2SD 12.38 12.85 13.34 13.84 14.37 14.93 15.51 16.13 16.76 17.42 18.10 18.79 19.51 20.27 21.06 21.90 22.79 23.74 24.76 25.84 26.99 28.21 29.52 30.90 32.39 33.99 35.72 37.60 39.61 41.74 43.93 +3SD 13.54 14.05 14.58 15.13 15.71 16.33 16.98 17.66 18.37 19.11 19.88 20.68 21.52 22.41 23.36 24.37 25.45 26.63 27.91 29.29 30.78 32.39 34.14 36.04 38.12 40.43 42.99 45.81 48.88 52.13 55.44 2.身高与坐高

坐高又称顶臀长,指从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反应头颅和脊柱的生长,通常用坐高与身高之比(又称身高坐高指数)来作为评价身材匀称度的指标,反映下肢生长状况。出生时坐高为身高的67.3%,以后下肢增长比躯干快,3岁时为58.7%,4岁时为57.4%,5岁时为56.6%,6岁时为55.6%。此百分数显示了上、下部比例的改变,比坐高绝对值更有意义。

任何影响下肢生长的疾病,可使坐高(顶臀长)/身高的比例停留在幼年状态,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软骨营养不良。

3.指距与身高

正常时,指距略小于身高(长),若指距大于身高1~2cm,则对诊断长骨的异常生长有参考价值,如蜘蛛样指(趾)(马方综合征)。

4.上部量/下部量

人体全部长度可分为上、下两部,即上部量与下部量。下部量是指自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上部量是指自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的距离。出生时,上部量平均为30厘米,下部量平均为19.5厘米,即上部量长,下部量短,以后下部量增长加快,至12岁左右上部量与下部量大约相等 (见表)。

上部量与下部量的正常比例数值 男 女 出生 1岁 2岁 4岁 6岁 8岁 10岁 12岁 1.64:1 1.45:1 1.34:1 1.22:1 1.12:1 1.10:1 1.05:1 1.01:1 1.62:1 1.40:1 1.32:1 1.20:1 1.13:1 1.06:1 1.05:1 1.01:1 5.儿童四围

5.1腰臀比

即腰围/臀围,是反映体型的指标,还是反映中心型肥胖的指标,腰臀比越大,心血管疾病、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等疾病发生的风险越高。

小儿腰臀比是反应是否存在向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标,也是反应孩子营养状况的指标,腹围过大则可能是腰部脂肪过度堆积,肥胖儿易如此,若腹围异常增大时则要警惕腹水等疾病;而腰围过小则可能是营养不良导致。

正常情况下男性腰臀比平均为0.81,总体小于0.9;女性为0.73,总体应小于0.85。 5.2头围与胸围

婴儿刚出生时,胸围约32cm,随着年龄而逐渐增长,第一年增长约12cm。在正常情况下,刚出生的婴儿胸围比头围少小1到2cm,而到到12~21个月时两者基本相等,此后胸围开始大过头围,不会再出现二者之间关系上下波动的情况。 可以从头围、胸围的交叉线观察孩子的营养和发育情况。头围胸围曲线交叉靠前,表明孩子营养状况好,若推迟,表明营养吸收不足,发育情况不太好。家长要了解头围、胸围各自增长的情况,也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