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工程概况 ..................................................... 1 2、编制依据 ..................................................... 1 第二章、施工准备.................................................... 1
1、技术准备 ..................................................... 1 3、人员准备 ..................................................... 2 4、作业条件 ..................................................... 2 第三章、施工管理.................................................... 3
1、施工部署 ..................................................... 3 2、模板施工管理措施 ............................................. 3 第四章、模板安装.................................................... 4 第五章、安全文明措施............................................... 10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措施........................................... 12 第七章、成品保护措施............................................... 12 第八章、墙壁单侧支模侧压力计算书................................... 12 第九章、顶板及梁模板计算书......................................... 16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工程。该工程位于*****。 2、编制依据
施工图纸 施工组织设计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
《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及现场条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第二章、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1组织技术、质量等相关管理人员学习规范、规程、标准;依据图纸设计内容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方案。
1.2熟悉图纸和模板的对应,模板安装工人必须熟记各型号模板的安装位置。
1.3模板工程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质量人员、工长针对施工的关键部位、施工难点、质量和安全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充分的讨论和研究,反复论证,认真编写技术交底;对各班组长进行全面的交底,各个班组长接受交底后组织操作工人认真学习,并落实到各个施工环节和每个操作工人身上。 2、材料机具准备
钢模板,多层板模板,Φ48钢管,桁架,A型、B型卡具,υ14穿墙螺栓,扣件,线坠,撬棍,活动扳手,水平尺,锤子等工具。
模板选用。选用模板时要逐块进行检查,要求板面局部不平度不大于1mm,板面挠曲矢高不大于0.5mm,板面对角线长度偏差不大于1mm。
钢管选用与加工。选用Φ48钢管,使用前应安排专人对钢管进行挑选和加工。除新购置钢管外,已经使用过的钢管,不同程度的存在弯曲或微弯曲,存在弯曲的钢管用做背楞龙骨时,会产生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使个别穿墙螺栓承受过
1
大拉力,加大胀模几率,对存在这样问题的钢管可通过煨弯调直机进行调直。
穿墙螺栓。选用υ14穿墙螺栓。外池壁的穿墙螺栓要加设止水片和橡胶垫块,两侧套丝100mm。如图所示:
卡具
A型卡:用于平面模板自身连接,及与条模、角模相连。 B型卡:用于平模、条模、角模与钢管龙骨连接。
A型卡 B型卡
3型扣件:用于穿墙螺栓与钢管的连接。
3、人员准备
木工、技术人员、电工、质检员、机械操作工、普通工等。 4、作业条件
3.1操作前对机械机具进行安全可靠的检查和试验,确保施工安全。
2
3.2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已经报请监理审批。
第三章、施工管理
1、施工部署
1.1由技术人员将所要施工部分的技术准备工作做好,按照图纸和技术交底,测量人员对各房号定位放线并放出模板控制线。
1.2在支模过程中,测量人员时刻关注支模情况,严禁出现偏差现象。 1.3做好技术交底,使每个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都做到心中有数,明确操作工艺,保证施工质量。 2、模板施工管理措施
2.1模板支撑
顶板模板面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采用60mm×80mm木方为次搁栅,间距300mm,下方垂直处平铺Φ48钢管为主搁栅,间距900mm。支撑立柱间距900mm,扫地杆距地200mm,水平杆间距1500mm,立柱下部设置垫板。
梁模板支撑按照轴线位置开始排距,确保每层支撑位置统一,以利施工荷载的传递。梁模板面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采用60mm×80mm木方为次格栅,梁底排布5根,下方垂直处平铺Φ48钢管为主搁栅,间距600mm。支撑立柱沿梁跨方向间距600mm,梁两侧立柱间距900mm,梁底增加一根立柱。
南侧与东侧墙体采用单侧支模方式进行施工,单侧模板采用木模板。西侧及北侧采用双面支模方式,模板采用多层木模板。
2.2模板拆除
板混凝土必须达到下表强度后,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方可拆除。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2m 板 >2,≤8m >8m (1)注意事项
1)作业人员除必须执行作业时间限制,并在作业过程中应自觉减少和消除噪声。
3
设计强度标准值百分率% ≥50 ≥75 ≥100
2)起吊模板挂钩时应用卡环,严禁采用短钢筋拐挂。
3)拆除模板应确认所有穿墙螺栓杆拔开方可示意信号工指挥起吊。 4)拆除楼板顶板时应一边拆支撑一边拆模板,禁止一次性拆完支撑。 2.3雨季施工管理
1)雨天使用的模板拆下后应放平,以免变形。本工程选用的模板以多层和木胶合板为主,尽管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但为充分保证模板质量及减少浪费,还宜避免或减少雨淋。
2)模板拼装后尽快浇筑混凝土,防止模板遇雨变形、生锈。若模板拼装后不能及时浇筑混凝土,又被雨水淋过,则浇筑混凝土前应重新检查、加固模板和支撑。
3)模板要划出专门场地堆放,场地垫高,设围栏封闭,场地内不许积水,大块模板进行妥善防风加固,防止倾覆。
4)对于本工程使用的模板,在雨期要加强模板的防潮、清理刷油、保护工作。
第四章、模板安装
一、工艺流程:
材料机具准备→墙体配板→涂刷脱模剂→模板安装→钢管龙骨安装→垂直度与直线度调整
二、底板及墙体模板配板 1、底板及墙体
本工程模板采用多层木模板,底板模板支设采用垫层预埋短钢筋支点,地面楔锚钢架管作固定支点;墙体采用底板混凝土内部的钢筋排架焊接短钢筋支点,钢筋长度不得大于300mm。以外侧地面楔锚钢架管作固定支点。详见下图,底板外墙(施工缝以下)支模示意图,外墙施工缝处按设计要求安放的止水钢板。止水钢板中心线应位于返墙顶标高,弯折方向朝向迎水面,钢板的接头采用焊接,两块钢板的搭接长度为50mm,两端均应满焊,焊缝高度不低于3mm。焊条应采用J422结构钢焊条。采用钢筋焊接固定钢板止水带,横向钢筋焊接在钢板中部进行固定。在钢板止水带下口焊短钢筋,以支撑钢板,其长度为内侧钢筋间距,不能过长,以防沿短钢筋形成渗水通道。底部和侧面短筋于2m左右设置1个。
4
6 墙体两侧模板采用横纵双层钢架管做横纵楞,并用带橡胶堵头的止水对拉螺栓紧固。墙体模板支撑体系:采用双排脚手架加人字斜撑,利用外侧加设斜撑来保证模板支撑刚度。
在正式作业前,要根据墙体的具体尺寸进行配板工作,并绘制模板配置图,以保证模板安装工作能有条不紊的进行。
墙体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部位的处理是重点,也是难点,若处理不好,极易造成渗水或漏水。为此,从支设模板的角度考虑,首先要保证墙体模板在施工缝处与已浇筑返墙牢固连接,接缝处粘贴海绵胶条,使接缝处不漏浆。
2、顶板模板
采用多层板作板面,用木方作龙骨。顶板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早拆体系。木胶合板模板接缝处粘贴白色泡沫条,对不够模数的缝隙加补缝木条。
3、梁模板
梁模板均采用多层板定型制作,即每道梁底、梁侧各采用一块模板,模板按图纸尺寸特别加工。梁采用定型模板可以提高模板支拆速度,保证模板空间位置尺寸准确,减少接缝,当多层板发生破损后可以更换,以使模板表面保持平整。
模板安装完后,要全面检查,牢固稳定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构件跨度超过4m时,支模时按实际跨度的1/1000~3/1000进行起拱,框架梁模板安装后,校正中线、标高、断面、尺寸。模板安装完后,要全面检查,牢固稳定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三、单侧模板安装 1、工作原理
混凝土侧压力直接作用在面板上,通过面板将力传至竖向几字梁,再通过几
5
字梁传至横向槽钢背楞上,最终传至单侧支架上。
2、拼装模板流程
模板弹线→下料→铺面板→弹线铺几字梁竖肋→上槽钢背楞、几字梁连接爪→钉端头木方→模板吊升靠在堆放架上。
模板施工工艺流程
模板拼装
安装部件
模板吊装
现场验收 钢筋绑扎、预埋件安装
砼浇筑 3、模板拼装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图纸尺寸进行下料。 2)按照图纸尺寸进行拼装。
3)模板拼装完并检查合格后,在模板后面给每块模板进行编号,用吊装设备将模板吊在模板堆放架上。
4、模板吊装注意事项
1)模板吊装就位:模板吊装就位后,仔细核对每一块模板的布置位置,预先用钢管斜撑在将浇筑的墙体上,等支架吊装到位后,再调垂直度。
2)模板安装:按照模板配置平面图,采用先安装阴角模板,然后安装大面模板,最后安装阳角模板的顺序,墙体模板安装前,两块模板之间的缝内夹海绵条。
3)如有两块大面模板中间加塞一小面板时,应先将两边大模板支设好,再根据两块大模板间的实际尺寸,裁制小面板并安装。
5、单侧支架的组成
单侧支架由埋件系统部分和架体两部分组成。
埋件系统包括:地脚螺栓、连接螺母、外连杆、外螺母和横梁。
6
6、模板及支架安装 6.1埋件部分安装
6.1.1埋件材料选用螺纹二级钢,直径为25mm,L=700mm的螺杆,地脚螺栓出地面处与砼墙面距离:距砼面距离为175mm,出地面为130mm;各埋件杆之间的距离为300mm。在靠近一段墙的起点与终点处各布置一个埋件。
6.1.2埋件与地面成45°的角度,现场埋件预埋时要求拉通线,保证埋件在一条直线上,同时,埋件必须按45°预埋。
6.1.3地脚螺栓在预埋前应对螺纹采取保护措施,用塑料布包裹并绑牢,以免砼施工时粘附在丝扣上影响上连接螺母。
6.1.4因地脚螺栓不能与结构主筋焊接,为保证砼浇筑时埋件不偏移,要求在相应部位增加附加钢筋,地脚螺栓点焊在附加钢筋上,点焊时不要破坏地脚螺栓的有效直径。
6.2模板及单侧支架安装
6.2.1单侧支架相互之间的距离最大值为800mm。支架中部用Φ48钢管架起。
6.2.2安装流程:
弹外墙边线→钢筋绑扎并验收后→合外墙模板→单侧支架吊运到位→安装单侧支架→安装加强钢管→安装压梁槽钢→安装埋件系统→调节支架垂直度→
7
安装上操作平台→再紧固检查一次埋件系统→验收合格后砼浇筑
6.2.3合墙体模板时,模板下口与预先弹好的墙边线对齐,然后安装槽钢背楞,临时用钢管将墙体模板撑住。
6.2.4吊运单侧支架,将单侧支架由堆放场地吊至现场,单侧支架在吊装时,应轻放轻起,多榀支架堆放在一起时,应在平整场地上相互叠放整齐,以免支架变形。
6.2.5在直面墙体段,每安装五至六榀单侧支架后,穿插埋件系统的压梁槽
8
钢。
6.2.6支架安装完后,安装埋件系统。
6.2.7用钩头螺栓将模板背楞与单侧支架部分连成一个整体。
6.2.8调节单侧支架后支座,直至模板面板上口向墙内倾斜约5mm,因为单侧支架受力后,模板将略向后倾。
6.2.9最后再紧固并检查一次埋件受力系统,确保砼浇筑时,模板下口不会漏浆。
7、模板及支架拆除
7.1外墙砼浇筑完24h后,先松动支架后支座,后松动埋件部分。 7.2彻底拆除埋件部分,并分类码放保存好。
7.3吊走单侧支架,模板继续贴靠在墙面上,临时用钢管撑上。 7.4砼模板拆除后应采取养护措施。 8、支撑架体搭设 1)支撑体系基本设置要求
(1)脚手架立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应错开不小于50cm,且不在同一步距内。纵向水平杆常用对接扣件连接,上下相邻两根纵向水平杆接头错开不小于50cm,同一步内外两根纵向水平杆接头也应错开,并不在同一跨内。
(2)脚手架采用分段搭设,扣件同杆件连接时紧固力在45-55N范围,不得低于45N或高于60N。
2)脚手架搭设构造要求
(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搭接、对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
B、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米,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2)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9
(3)立杆
A、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B、立柱顶部应设可调支托,支托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C、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满堂模板的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B、每道剪刀撑的端部应与地面顶紧,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应在45度-60度; C、剪刀撑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米,采用等间距3个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第五章、安全文明措施
1、安全措施
1.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条例,结合施工单位实际情况和工程的具体特点,组成专职安全员和班组兼职安全员以及工地安全用电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
10
级人员的职责,抓好工程的安全生产。
1.2施工现场按符合防风、防雷、防触电等安全规定及安全施工要求进行布置,并完善布置各种安全标识。
1.3支模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遇到中途停歇,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连接稳固,不得空架浮搁。
1.4模板支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步骤进行,全面检查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1.5模板在水平搬运或垂直搬运过程中,由于模板质量较大,需2-3人同时搬运,作业人员要做到思想统一,动作一致。
1.6脚手架的搭设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并需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 1.7搭设脚手架的架子工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1.8所有作业人员,高度超过2m时必须系安全带作业。
1.9在确保单侧支架立稳后,工人才开安装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上的架板必须满铺,操作平台的护栏不低于1.2米。
1.10支模、加固等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操作必须在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半径范围内以外。
1.11在模板拆除过程中,应自上而下进行,即后安装的先拆,先安装的后拆。
1.12拆除时,应拆下一块放到地面一块,不可大面积松动,使模板自由落体到地面。
1.13在墙体模板拆除的下方,不能有任何人员在过往或停留。 1.14在施工用电中,应严格按照临时用电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1.15防止工人疲劳操作。
1.16砼浇筑时,工人应在操作平台上操作。 1.17砼浇筑时,必须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为400mm。 2、文明施工及现场扬尘措施
2.1施工现场采用安全围护,达到牢固、美观。
2.2施工现场内交通道路路面全部为硬化路面,平整坚实,做到土不露天。路面统一设置排水系统,做到雨天不积水。
2.3施工现场整洁,无积水,不得在施工现场加工模板。
11
2.4合理设置施工现场内垃圾堆放点,做到施工垃圾及时分捡,及时清运。 2.5在现场设置专人负责降尘工作,配备水源,必要时洒水降尘。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措施
根据本工程结构类型、质量要求和同类工程施工经验,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模板,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脚手架进行施工,严格执行分部验收制度。
设置专人专用工具对模板进行清理,尤其是模板的口角处,将清理模板设为一道工序验收,清理合格后,方能均匀涂刷脱模剂。
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人看护模板,如发现模板倾斜,位移,局部鼓胀时,应及时采取紧固措施,方可继续施工。
柱子支模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 模板接缝处粘贴海绵条,保证接槎平整。
为确保墙体混凝土阳角方正,线条顺直,模板在阳角部位不设阳角模,采用一边平模包住另一边平模厚度的做法,连接处加海绵条防止漏浆。
顶板模板平整度用水准仪监控,柱支模用经纬仪通高控制。
合模前认真检查预埋件、水、电管线、门窗洞口是否安装牢固,位置是否正确,并将杂物清理干净。
第七章、成品保护措施
预先组拼的模板要有存放场地,场地要平整夯实。模板平放时,要垫方木。 模板安装前要按结构尺寸进行组装,保证安装过程中不再变动。并且在安装过程中,不得随意打孔。
已安装完毕的柱模板,不准在吊运其它模板时碰撞,不准在预拼装模板就位前作为临时倚靠,以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垂直偏差。已安装好的平面模板,不可做临时堆料和作业平台,以保证支架的稳定,防止平面模板标高和平整产生偏差。
模板拆除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砼表面和楞角。 拆下的模板,如发现模板不平或肋边损坏变形,应及时修理。对多层板模板的侧面、切割面应用封边漆封闭。
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分规格堆放,及时补涂防锈漆,刷脱膜剂。
第八章、墙壁单侧支模侧压力计算书
1、侧压力计算
12
砼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随砼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临界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新浇筑砼的最大侧压力。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筑高度称为砼的有效压头。通过理论和实践,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较小值:
F=0.22*γc*t0*β1*β2*v½ F=γc*H
式中:F-----新浇筑砼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 γc----砼的重力密度(KN/m³)取25KN/m³
t0 ----新浇砼的初凝时间(h),可采用t0=200/(T+15)计算,所以t0=200/(20+15)=5.71
T------砼的温度(°)取20° V------砼的浇筑速度(m/h);取2m/h
H------砼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砼顶面的总高度(m);取4.3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1
β1-----砼塌落度影响系数,110-150mm时取1.15 F=0.22*γc*t0*β1*β2*v½ =0.22*25*5.71*1.0*1.15*2½ =51.08KN/㎡ F=γc*H =25*4.3 =107.5KN/㎡
取二者中的较小值F=51.08KN/㎡作为模板侧压力的标准值,并考虑倾倒,砼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2KN/㎡,分别取荷载分项系数1.2和1.4,则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为:
q=51.08*1.2+2*1.4=64.096KN/㎡
单侧支架主要承受砼侧压力,取砼最大浇筑高度为4.3m,侧压力取为F=64.096KN/㎡,有效压头高度h=f小/γc=2.04m 2、支架与埋件受力计算
单侧支架按间距800mm布置。
13
2.1分析支架受力情况:取o点的力矩为0,则: 2.77*R=F1*(2.26+2.04/3)+F2*(2.26/2) R=102.8KN
F1=0.5*0.8*64.096*2.04=52.3KN F2=1*0.8*64.096*2.26=115.9KN
2.2支架侧面的合力为F合=F1+F2=168.2KN 根据力的矢量图的F合和R的合力为: (F总)²=(F合)²+R²=168.2²+102.8² F总=197.1KN
与地面角度为:a=31°31′
由F总分解成两个互为垂直的力,其中一个与地面成45°,大小为: T45°=cos(45°-a)*F总=191.7KN T45°共有8/3+1个预埋件承担,
其中单个埋件最大拉力为:F=T45°/[(8/3)+1]=52.3KN 2.3埋件强度验算
预埋件为Ⅱ级钢d=25mm,埋件最小有效截面积为:A=3.14*12.5²=491mm² 轴心受拉应力强度:∂=F/A=52.3*10³/491=106.5MPa<f=310MPa符合要求 2.4埋件锚固强度验算
对于弯钩螺栓,其锚固强度的计算,只考虑埋入砼的螺栓表面与砼的粘结力,不考虑螺栓端部的弯钩在砼基础内的锚固作用。
锚固强度:F锚=πdhΤb=3.14*25*570*3.5=156.6KN>F=52.3KN 其中:F锚----锚固力,作用于地脚螺栓上的轴向拔出力(N) d-------地脚螺栓直径(mm)
h-------地脚螺栓在砼基础内的锚固深度(mm)
Τb-----砼与地脚螺栓表面的粘结强度(N/mm²),一般在普通砼中 取值2.5~3.5N/mm² 3、模板受力计算
直线墙体厚500mm和800mm,取800mm进行计算,模板高度为4.3m,面板采用15mm多层板,竖向背楞采用几字梁,间距为300mm,水平背楞采用双10#槽钢背楞。
14
3.1面板验算
将面板视为支撑在次龙骨上的四跨连续梁计算,面板长度取2440mm,面板宽度去1220mm,并且面板为15mm厚胶合板,几字梁间距为l=300mm。
3.1.1承载力验算
面板最大弯矩:Mmax=ql²/10=64.096*300*300/10=0.577*106N.mm 面板的截面系数:W=bh²/8=1000*15²/8=2.8*104mm³
应力:∂=Mmax/W=0.577*106/2.8*104=20.6N/mm²<fm=21N/mm² 故满足要求
其中:fm----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取21N/mm²
E-----弹性模量,木材取8.5*10³N/mm²,钢材取2.1*10³N/mm² 3.1.2挠度验算
挠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的作用,则 q2=51.08*1=51.08KN/m
模板挠度由式w=q2*l4/(150*E*I)
=51.08*3004/(150*8.5*1000*59.3*104) =0.55mm<[w]=300/4000.75mm 故满足要求
面板截面惯性矩:I=bh³/12=1220*15³/12=59.3*104mm4 3.2几字梁验算
几字梁作为竖肋支撑在横向背楞上,可作为支撑在横向背楞上的连续梁计算,其中跨距等于横向背楞的间距最大为L=900mm。
几字梁上的荷载为:q3=F*L=64.096*0.3=19.23KN/m F-----砼的侧压力
L-----几字梁之间的水平距离 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Mmax=q3*L²/10=19.23*0.9²/10=1.56KN.m 几字梁截面系数:W=20.475*10³mm³
应力:∂=Mmax/W=1.56*106/20.475*10³=76.19N/mm²<f=195N/mm²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几字梁截面惯性矩:I=397*104mm4
15
几字梁截面弹性模量:E=2.06*105N/mm² 悬臂部分挠度:
W=q3*l14/(8*E*I)=19.23*3104/(8*2.06*105*397*104)=0.026mm<[w]=0.875mm
跨中部分挠度:
W=q3*l24*(5-24λ²)/(384*E*I)
=19.23*9004*(5-24*0.442)/(384*2.06*105*397*104)=0.055mm<[w]=2.25mm
其中[w]----容许挠度,[w]=L/400,L=900mm
λ-----悬臂部分长度与跨中部分长度之比,λ=l1/l2
第九章、顶板及梁模板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一、顶板模板计算(取F1层计算)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楼板名称 新浇混凝土楼板边长L(m) (二)、荷载设计
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 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集中荷载(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 当计算主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的均布活荷载(kN/m) 22F1层板 8.1 新浇混凝土楼板板厚(mm) 新浇混凝土楼板边宽B(m) 350 6.9 2.5 2.5 1.5 1 16
面板自重标准值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 面板及小梁自重标准值 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 24 0.1 0.3 0.5 0.75 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 1.1 基本风压ω0(kN/m2) 0.3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0.65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三)、模板体系设计 模板支架高度(m) 立柱纵向间距la(mm) 立柱横向间距lb(mm) 水平拉杆步距h(mm) 立柱布置在混凝土板域中的位置 立柱距混凝土板短边的距离(mm) 立柱距混凝土板长边的距离(mm) 主梁布置方向 小梁间距(mm) 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 主梁最大悬挑长度(mm) 结构表面的要求 设计简图如下:
4.15 900 900 1500 中心对称 450 300 平行楼板长边 300 250 250 结构表面隐蔽 0.5 0.097 17
模板设计平面图
18
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长向)
19
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宽向)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mm) 15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验算方式 简支梁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10000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5.2.1\"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的规定,另据现实,楼板面板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因此本例以简支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
20
281250mm4
1、强度验算
q1=0.9max[1.2(G1k+ (G3k+G2k)×h)+1.4Q1k,1.35(G1k+ (G3k+G2k)×h)+1.4×0.7Q1k]×b=0.9max[1.2×(0.1+(1.1+24)×0.35)+1.4×2.5,1.35×(0.1+(1.1+24)×0.35)+1.4×0.7×2.5] ×1=13kN/m
q2=0.9×1.35×G1K×b=0.9×1.35×0.1×1=0.122kN/m p=0.9×1.4×0.7×Q1K=0.9×1.4×0.7×2.5=2.205kN
Mmax=max[q1l2/8,q2l2/8+pl/4]=max[13×0.32/8,0.122×0.32/8+2.205×0.3/4]= 0.167kN·m
σ=Mmax/W=0.167×106/37500=4.446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G1k+(G3k+G2k)×h)×b=(0.1+(1.1+24)×0.35)×1=8.885kN/m ν=5ql4/(384EI)=5×8.885×3004/(384×10000×281250)=0.333mm≤[ν]=l/250=300/250=1.2mm
满足要求!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方木 小梁材料规格(mm) 60×80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44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9350 256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78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小梁验算方式 64 简支梁 因小梁较大悬挑长度为250mm,因此需进行最不利组合,计算简图如下:
21
1、强度验算
q1=0.9max[1.2(G1k+(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0.9×max[1.2×(0.3+(1.1+24)×0.35)+1.4×2.5,1.35×(0.3+(1.1+24)×0.35)+1.4×0.7×2.5]×0.3=3.973kN/m
M1=q1l2/8=3.973×0.92/8=0.402kN·m
q2=0.9×1.35×G1k×b=0.9×1.35×0.3×0.3=0.109kN/m p=0.9×1.4×0.7×Q1k=0.9×1.4×0.7×2.5=2.205kN M2=q2L2/8+pL/4=0.109×0.92/8+2.205×0.9/4=0.507kN·m
M3=max[q1L12/2,q2L12/2+pL1]=max[3.973×0.252/2,0.109×0.252/2+2.205×0.25]=0.555kN·m
Mmax=max[M1,M2,M3]=max[0.402,0.507,0.555]=0.555kN·m σ=Mmax/W=0.555×106/64000=8.667N/mm2≤[f]=15.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1=0.5q1L=0.5×3.973×0.9=1.788kN
V2=0.5q2L+0.5p=0.5×0.109×0.9+0.5×2.205=1.152kN
V3=max[q1L1,q2L1+p]=max[3.973×0.25,0.109×0.25+2.205]=2.232kN Vmax=max[V1,V2,V3]=max[1.788,1.152,2.232]=2.232kN τ
max
=3Vmax/(2bh0)=3×2.232×1000/(2×60×80)=0.698N/mm2≤[τ]=
2
1.78N/mm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G1k+(G3k+G2k)×h)×b=(0.3+(24+1.1)×0.35)×0.3=2.725kN/m 跨中νmax=5qL4/(384EI)=5×2.725×9004/(384×9350×2560000)=0.973mm≤[ν]=l/250=900/250=3.6mm
22
悬臂端ν
max
=qL4/(8EI)=2.725×2504/(8×9350×2560000)=0.056mm≤[ν]
=l1×2/250=500/250=2mm
满足要求!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 主梁验算方式 10.78 简支梁 钢管 1 205 主梁材料规格(mm)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4.49 Φ48×3 206000 125 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Q1k=1.5kN/m2
q1=0.9max[1.2(G1k+ (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0.9max[1.2×(0.5+(1.1+24)×0.35)+1.4×1.5,1.35×(0.5+(1.1+24)×0.35)+1.4×0.7×1.5]×0.3=3.781kN/m
q2=(G1k+ (G3k+G2k)×h)×b=(0.5+(1.1+24)×0.35)×0.3=2.785kN/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按简支梁,Rmax=0.5q1L=0.5×3.781×0.9=1.702kN 按悬臂梁,R1=q1l=3.781×0.25=0.945kN R=max[Rmax,R1]=1.702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按简支梁,Rmax=0.5q2L=0.5×2.785×0.9=1.253kN 按悬臂梁,R1=q2l=2.785×0.25=0.696kN R=max[Rmax,R1]=1.253kN; 2、抗弯验算 计算简图如下:
23
主梁弯矩图(kN·m)
Mmax=0.425kN·m
σ=Mmax/W=0.425×106/5260=80.894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max=3.498kN
τmax=2Vmax/A=2×3.498×1000/506=13.826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ν
max
=0.622mm
max
跨中ν=0.622mm≤[ν]=900/250=3.6mm
max
悬挑段ν=0.54mm≤[ν]=250×2/250=2mm
满足要求!
24
(七)、立柱验算 钢管类型 立柱截面回转半径i(mm) Ф48×3 15.9 立柱截面面积A(mm2) 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 424 4.49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λ=h/i=1500/15.9=95≤[λ]=150 满足要求! 查表得,υ=0.634
Mw=0.92×1.4ωklah/10=0.9×1.4×0.097×0.9×1.5/10=0.022kN·m Nw=0.9[1.2ΣNGik+0.9×1.4ΣNQik+Mw/lb]=0.9×[1.2×(0.75+(24+1.1)×0.35)+0.9×1.4×1×0.9×0.9+0.022/0.9]=11.239kN
f= Nw/(υA)+ Mw/W=11238.615/(0.634×424)+0.022×106/4490=46.769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八)、可调托座验算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可调托座 可调托座承载力容许值[N](kN) 30 2
2
2
按上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受力N=11.239kN≤[N]=30kN 满足要求!
(九)、立柱地基基础验算 地基土类型 砼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ak(kPa) 115 垫板底面面积A(m2) 0.1 立柱垫木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mf 1 立柱底垫板的底面平均压力p=N/(mfA)=11.239/(1×0.1)=112.386kPa≤fak=115kPa
满足要求! 二、梁模板计算书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 F1层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8.1 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 4.5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 600×1200 25
梁侧楼板厚度(mm) (二)、荷载设计
350 面板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 面板及小梁 模板面板 模板及其支架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 混凝土梁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Q1k(kN/m2) 330.1 0.3 0.5 0.75 24 混凝土板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 31.5 1.1 1 基本风压ω0对水平面模板取值Q2k(kN/m2) 2 (kN/m) 20.3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 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0.65 0.156 0.8 (三)、模板体系设计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a(mm) 梁两侧立柱间距lb(mm) 步距h(mm) 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a(mm)、l'b(mm) 混凝土梁居梁两侧立柱中的位置 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共用(A) 600 900 1500 900、900 居中 26
梁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 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 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左侧立柱距离(mm)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 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 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 结构表面的要求 设计简图如下:
450 1 按混凝土梁梁宽均分 450 5 0 200 结构表面隐蔽
平面图
27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mm)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15 1000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取单位宽度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γ0×max[1.2(G1k+(G2k+G3k)×h)+1.4Q2k,1.35(G1k+(G2k+G3k)×h)+1.4ψcQ2k]×b=0.9×max[1.2×(0.1+(24+1.5)×1.2)+1.4×2,1.35×(0.1+(24+1.5)×
28
1.2)+1.4×0.7×2]×1=39.065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1.2]×1=37.3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4kN/m q2=[G1k+(G2k+G3k)×h]×b=[0.1+(24+1.5)×1.2]×1=30.7kN/m 1、强度验算
Mmax=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37.3×0.152+0.121×1.764×0.152=0.095kN·m
σ=Mmax/W=0.095×106/37500=2.523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
max
=0.632q2L4/(100EI)=0.632×30.7×1504/(100×10000×281250)=
0.035mm≤[ν]=l/250=150/250=0.6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5=0.393 q1静l +0.446 q1活l=0.393×37.3×0.15+0.446×1.764×0.15=2.317kN
R2=R4=1.143 q1静l +1.223 q1活l=1.143×37.3×0.15+1.223×1.764×0.15=6.719kN
R3=0.928 q1静l +1.142 q1活l=0.928×37.3×0.15+1.142×1.764×0.15=5.494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5=0.393 q2l=0.393×30.7×0.15=1.81kN R2'=R4'=1.143 q2l=1.143×30.7×0.15=5.264kN R3'=0.928 q2l=0.928×30.7×0.15=4.273kN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方木 小梁材料规格(mm) 60×80 '
'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3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4 29
小梁弹性模量E(N/mm)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29600 256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 验算方式 364 三等跨连续梁 为简化计算,按三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
q1=max{2.317+0.9×1.35×[(0.3-0.1)×0.6/4+0.5×(1.2-0.35)]+0.9×max[1.2×(0.5+(24+1.1)×0.35)+1.4×2,1.35×(0.5+(24+1.1)×0.35)+1.4×0.7×2]×max[0.45-0.6/2,(0.9-0.45)-0.6/2]/2×1,6.719+0.9×1.35×(0.3-0.1)×0.6/4}=6.755kN/m
q2=max{1.81+(0.3-0.1)×0.6/4+0.5×(1.2-0.35)+(0.5+(24+1.1)×0.35)×max[0.45-0.6/2,(0.9-0.45)-0.6/2]/2×1,5.264+(0.3-0.1)×0.6/4}=5.294kN/m
1、抗弯验算
Mmax=max[0.1q1l12,0.5q1l22]=max[0.1×6.755×0.62,0.5×6.755×0.22]=0.243kN·m
σ=Mmax/W=0.243×106/64000=3.8N/mm2≤[f]=13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max=max[0.6q1l1,q1l2]=max[0.6×6.755×0.6,6.755×0.2]=2.432kN τ
max
=3Vmax/(2bh0)=3×2.432×1000/(2×60×80)=0.76N/mm2≤[τ]=
1.4N/mm2
满足要求!
30
3、挠度验算
ν1=0.677q2l14/(100EI)=0.677×5.294×6004/(100×9600×2560000)=0.189mm≤[ν]=l1/250=600/250=2.4mm
ν2=q2l24/(8EI)=5.294×2004/(8×9600×2560000)=0.043mm≤[ν]=2l2/250=2×200/250=1.6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梁头处(即梁底支撑主梁悬挑段根部)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max[1.1q1l1,0.4q1l1+q1l2]=max[1.1×6.755×0.6,0.4×6.755×0.6+6.755×0.2]=4.458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5=2.54kN,R2=R4
=4.458kN,R3=3.65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max[1.1q2l1,0.4q2l1+q2l2]=max[1.1×5.294×0.6,0.4×5.294×0.6+5.294×0.2]=3.494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5=2.205kN,R'2
=R'4=3.494kN,R'3=2.845kN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钢管 1 主梁材料规格(mm)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Ф48×3 206000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 4.49 10.78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主梁自重忽略不计,计算简图如下:
31
1、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kN·m)
σ=Mmax/W=0.541×106/5080=106.42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max=5.021kN τ
max
=2Vmax/A=2×5.021×1000/489=20.534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ν
max
=0.15mm≤[ν]=l/250=450/250=1.8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支座反力依次为R1=1.977kN,R2=13.691kN,R3=1.977kN (七)、可调托座验算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可调托座 1 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kc 可调托座承载力容许值[N](kN) 32
0.85 30
1、扣件抗滑移验算
两侧立柱最大受力R=max[R1,R3]=max[1.977,1.977]=1.977kN≤0.85×8=6.8kN
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 2、可调托座验算
可调托座最大受力N=max[R2]=13.691kN≤[N]=30kN 满足要求! (八)、立柱验算 剪刀撑设置 加强型 立杆顶部步距hd(mm) 600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200 至支撑点的长度a(mm) 非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2 1.755 立柱截面面积A(mm2) 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 支架自重标准值q(kN/m) 1、长细比验算
424 4.49 0.15 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1 1.386 钢管类型 回转半径i(mm)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 Ф48×3 15.9 205 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1.386×(600+2×200)=1386mm 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1.755×1500=2632.5mm λ=l0/i=2632.5/15.9=165.566≤[λ]=210 长细比满足要求! 2、风荷载计算
Mw=γ0×1.4×ψc×ωk×la×h2/10=1.4×0.9×0.156×0.6×1.52/10=0.027kN·m
3、稳定性计算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荷载设计值q1有所不同:
1)面板验算
q1=[1.2×(0.1+(24+1.5)×1.2)+1.4×0.9×2]×1=39.36kN/m
33
2)小梁验算
q1=max{2.34+1.2×[(0.3-0.1)×0.6/4+0.5×(1.2-0.35)]+[1.2×(0.5+(24+1.1)×0.35)+1.4×0.9×1]×max[0.45-0.6/2,(0.9-0.45)-0.6/2]/2×1,6.779+1.2×(0.3-0.1)×0.6/4}=6.815kN/m
同上四~六计算过程,可得:
R1=1.991kN,R2=13.818kN,R3=1.991kN
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155×1.386×(600+2×200)=1600.83mm λ1=l01/i=1600.83/15.9=100.681,查表得,υ1=0.588 立柱最大受力Nw=max[R1+N边1,R2,R3+N边2]+Mw/lb=max[1.991+[1.2×(0.5+(24+1.1)×0.35)+1.4×0.9×1]×(0.9+0.45-0.6/2)/2×0.9,13.818,1.991+[1.2×(0.5+(24+1.1)×0.35)+1.4×0.9×1]×(0.9+0.9-0.45-0.6/2)/2×0.9]+0.027/0.9=13.847kN
f=N/(υA)+Mw/W=13847.34/(0.588×424)+0.027×106/4490=61.452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155×1.755×1500=3040.537mm λ2=l02/i=3040.537/15.9=191.229,查表得,υ2=0.197 立柱最大受力Nw=max[R1+N边1,R2,R3+N边2]+Mw/lb=max[1.991+[1.2×(0.5+(24+1.1)×0.35)+1.4×0.9×1]×(0.9+0.45-0.6/2)/2×0.9,13.818,1.991+[1.2×(0.5+(24+1.1)×0.35)+1.4×0.9×1]×(0.9+0.9-0.45-0.6/2)/2×0.9]+0.027/0.9=13.847kN
立柱最大受力Nw=max[R1+N边1,R2,R3+N边2]+1.2×0.15×(4.5-1.2)+Mw/lb=max[1.991+[1.2×(0.75+(24+1.1)×0.35)+1.4×0.9×1]×
(0.9+0.45-0.6/2)/2×0.9,13.818,1.991+[1.2×(0.75+(24+1.1)×0.35)+1.4×0.9×1]×(0.9+0.9-0.45-0.6/2)/2×0.9]+0.594+0.027/0.9=14.441kN
f=N/(υA)+Mw/W=14441.34/(0.197×424)+0.027×106/4490=178.802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九)、立柱地基基础计算
34
地基土类型 碎石土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ak(kPa) 140 垫板底面面积A(m2) 0.15 立柱垫木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mf 0.9 立柱底垫板的底面平均压力p=N×/(mfA)=14.441/(0.9×0.15)=106.973kPa≤fak=140kPa
满足要求!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