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卡普斯浪河水文特性分析

2021-06-08 来源:客趣旅游网
内蒙古水利 2010年第3期(总第127期) 卡普斯浪河水文特性分析 陈 波 (新疆阿克苏水文水资勘测局,新疆阿克苏843000) (摘要) 水位、流量、泥沙、降水、蒸发、气温、气温、水温、水质等水文特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水文特性;降水;径流;洪水;泥沙 中图分类号:P 641.71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088(2010)03—0048—02 2.2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 1河流概况 卡普斯浪河流域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由于大陆性气候 卡普斯浪河流域位于天山中段南麓,拜城县境内,东与台 特点,降水多发生夏季。从表1可见最大3个月降水量出现在6 勒外丘克河毗邻,西与木扎提河接壤,南与拜城盆地北缘相连, ~8月,占年降水量的47.7%,其中7月份占年降水量17.3%。 北以天山为界,与伊犁州昭苏县接壤,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l。 春季降水量略多于秋季,占年降水量的26.6%;冬季降水量最 01 一81。57 。北纬4l。42 ~42。21 之间卡普斯浪河流域地势为 小,只占年降水量的8.1%,最小月降水量出现在12月,占年降 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全区分北部山地和南部盆地两大地貌单 水量的1.7%。连续最大4个月(5—8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 元。南天山南脉的哈尔克他乌山脉横贯于流域的北部,山系在 的59.O%。 古生代强烈褶皱的基础上受第三纪巨大造山运动而逐渐隆起, 卡普斯浪河卡木鲁克水文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54.8 地形复杂,海拔3 900 m以上为冰川带,冰川面积为298.72 mill,变差系数cv值为0.37,由此表明,卡普斯浪河流域降水年 km ,海拔3 000~3 900 m为高山终年积雪带,海拔2 700—3 际变化不是很大。44年的降水观测资料中,1961年为最小降 300 m中山区分布着云杉等树种,海拔1 600—2 700 m为中低 水年份,降水量为64.3 mm,模比系数0.42;1987年为最大降水 山荒漠区,南部洪积平原区海拔1 200~1 6OO m之间,由西北向 年份,降水量为348.6 mm,模比系数2。25。 东南倾斜。在出山口至拜城县城西、北郊区23 km之间为冲积、 表1 卡木鲁克水文站多年平均月、季降水量统计咖 洪积扇区,植被稀少,多为砾石戈壁和少量宜耕地。 卡普斯浪河发源于天山山脉中段的哈尔克他乌山带冰川 群,该河由北阿克塔克奥特拉克河与披玉勒克河汇合后始称卡 普斯浪河,河流自上而下,流程17 km后,先与西岸第一支流西 阿克塔克奥特拉克河交汇,10 km后又与西岸第二支流西卡普斯 浪河交汇,12 km后再与西岸第三支流铁列克河交汇,流程26 km 抵达卡木鲁克水文站,河流基本呈东南向,为典型内陆河。卡木 鲁克水文站以上集水面积为1 834 ,河长65 l【IIl,实测多年平 3蒸发 均年径流量为6.618×10。m (天然年径流量约6.775×10 m ), 卡普斯浪河流域水面蒸发与气温变化一致,与降水分布相 水文站以下27 km,河流与木扎提河汇合,河流全长92 km。该河 反,山前倾斜平原大于山区,东部大于西部,卡木鲁克水文站均 主要以冰JII融水、地下水和暴雨洪水为补给源。 采用 ̄p20 cm蒸发器观测,根据《地表水资源调查和统计分析技 术细则》,水面蒸发量应统一采用改进后的E601型蒸发器观测 2降水量 值,因此将卡木鲁克站‘p20 cm蒸发器观测值折算为E601蒸发 2.1降水量的地理分布 器蒸发量,折算公式为: 依据《渭干河流域(拜城盆地)地表水资源评价》多年平均 E601=KE20 o 降水量等值线图,可以看出,降水量总的变化趋势是山区大于 式中E洲一E∞,蒸发器蒸发量(ram/a); E20一 0 cm蒸发器蒸发值,mm/ak; 平原,降水量区域分布是自北向南、自西向东递减,北部高山区 l(_一折算要求采用0.61。 的降水量在600 mill以上,中低山地带在400~200 mm左右,盆 卡木鲁克水文站(1978~2O00年)23年多年平均年内分配情 地在100 Inm左右。西部山区的降水量明显大于东部山区。而 况,从中可看出,由于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较低,连续最大4个月 位于卡普斯浪河1 480 111高程的卡木鲁克水文站多年平均年降 水面蒸发量主要发生在5—8月,占总蒸发量的60.9%;最大7月 水量(1957—2000年)为154.8 mill。 占总蒸发量的15.8%;最小1月,仅占总蒸发量的0.9%0 卡普斯浪河水文特性分析4径流 4.1径流的年际变化 据卡木鲁克水文站44年实测径流量分析,多年平均年径 陈波 49 卡木斯浪河位于天山南坡,径流形成区平均高程较低,不 利于大规模冰川及积雪发育,因而消融洪水规模不大,峰值不 超过350 m /s。主要为季节性冰雪消融洪水,洪水过程具有明 显的日变化,与升温过程关系密切,洪水历时较长,冰雪消融洪 水具有起涨平缓、峰值不高,洪量较大、洪水过程为复峰型、历 时长、具有一日一峰一谷及峰值区维持时间较长的特点。 按成因,卡木斯浪河洪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暴雨型洪 流量为6.618×10 m ,径流变差系数cv值为0.18。1994年为 最丰年,年径流量为1O.14×10 rn ,1967年为最枯年,年径流 量为4.796×10 m 。从中可见,径流变差系数cv值较小,最丰 水年径流量不超过正常年径流量的1倍,最枯水年径流量不少 于正常年径流量的一半,说明卡普斯浪河年径流量年际变化是 平稳的。 水;第二类是冰雪消融洪水;第三类是暴雨、冰雪消融混合型洪 水。 三种类型洪水中,尤以暴雨型洪水最为突出。据分析,卡 4.2径流的年内变化 卡木鲁克水文站年径流量系列统计参数采用矩法估算,经 皮一Ⅲ型径流根据卡木鲁克水文站44年实测径流资料分析, 其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连续最大4个 月水量集中在5~8月,占年径流量的71.8%,而连续最小3个 月(1—3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6.3%,四季中,夏季(6~8 月)水量占年径流量的71.8%,冬季(12~2月)为水量最小季 节,仅占年径流量的6.3%,春(3~5月)、秋(9—11月)两季水量 差不大,分别占年径流量的14.6%、15.9%。 5洪水 卡木斯浪河是一条山溪性河流,多年平均流量20.0 m /s, 实测最大洪峰流量1 000 m /s,超过相邻的木扎提河、台勒外丘 克河、卡拉苏河。1992年“7.1”大洪水突袭上游厂矿,造成厂 矿停产、车毁人亡的灾难。 按成因,卡木斯浪河洪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暴雨型洪 水;第二类是冰雪消融洪水;第三类是暴雨、冰雪消融混合型洪 水。 3种类型洪水中,尤以暴雨型洪水最为突出。据分析,卡木 斯浪河洪峰流量在350 m /S以上的洪水均为暴雨型洪水。著 名的1982年“5.30”洪水的雨情是:从5月29日17:28~5月 29日19:30卡木斯浪河上游有阵性降雨,5月30日1:15~5 月31日17:10开始大量降雨,卡木斯浪河卡木鲁克站5月30 日降雨量达18.7 mm,根据天山南坡降雨垂直地带性分布规 律,卡木斯浪河上游降雨量应大于卡木鲁克站的降雨。2002年 7月23日卡木斯浪河发生峰值为1 000 m 的特大洪水(此值未 经自治区水文局审定),卡木鲁克站23日降水量为28.6 1/l/n, 表明卡木斯浪河流域发生了区域性阵性降雨。因此,暴雨是导 致卡木斯浪河大洪水的主要原因。通过暴雨、洪水调查进一步 分析,发现并非每场降水都能引发洪水,降水引发的洪水规模 具有明显的偶然性。如1967年7月1日到7月10日,卡木斯 浪河流域也发生了较大范围的持续降雨天气,其中卡木鲁克站 7月7日降水量为21.4 mm,然而降雨并未引发卡木斯浪河大 洪水,卡木鲁克站洪峰流量仅52.3 m。/s。显然,此次降雨中 t7 落在了低山及平原区。区域性降雨是否形成大洪水,取决于降 雨天气系统的移动路径、降雨强度以及降雨中心的位置。 5.1暴雨洪水 暴雨洪水具有较强突发性,洪水过程呈独立的峰形,陡涨陡 落,峰高量小,历时较短且无明显日变化的特点,暴雨洪水历时 最长者约72 h左右,最短者约10 h左右,多数在24 h左右,洪水 过程近似尖瘦的等腰三角形形态,各场次洪水洪量差异悬殊。 5.2冰雪消融洪水 木斯浪河洪峰流量在350 rn /S以上的洪水均为暴雨型洪水。 著名的1982年“5.30”洪水的雨情是:从5月29日17:28—5 月29日19:30卡木斯浪河上游有阵性降雨,5月30日1:15 ~5月31日17:10开始大量降雨,卡木斯浪河卡木鲁克站5 月30日降雨量达18.7ram,根据天山南坡降雨垂直地带性分布 规律,卡木斯浪河上游降雨量应大于卡木鲁克站的降雨。2002 年7月23日卡木斯浪河发生峰值为1 000 rll’/的特大洪水(此 值未经自治区水文局审定),卡木鲁克站23日降水量为28.6 mm,表明卡木斯浪河流域发生了区域性阵性降雨。因此,暴雨 是导致卡木斯浪河大洪水的主要原因。通过暴雨、洪水调查进 一步分析,发现并非每场降水都能引发洪水,降水引发的洪水 规模具有明显的偶然性。如1967年7月1日到7月10日,卡 木斯浪河流域也发生了较大范围的持续降雨天气,其中卡木鲁 克站7月7日降水量为21.4 mm,然而降雨并未引发卡木斯浪 河大洪水,卡木鲁克站洪峰流量仅52.3 II1。/s。显然,此次降雨 中心落在了低山及平原区。区域性降雨是否形成大洪水,取决 于降雨天气系统的移动路径、降雨强度以及降雨中心的位置。 6泥沙 卡普斯浪河悬移质泥沙主要形成于中、低山区。洪水季 节,水流在汇集过程中,将中、低山区深厚的第三、四系松散沉 积物通过河网汇流、坡面汇流过程源源不断地向下游携运。 从纵向分布看,河流泥沙具有与河川径流相似的特征,自 河源向下游出山口,悬移质输沙量不断增加,至出山口处达最 大,河流出山口后,由于河道纵坡变缓,流速减小,河流夹沙能 力逐渐减弱,由山区携运来的泥沙沿程不断沉积下来。因而, 山口以上为固体径流形成区,山口以下为河流泥沙沉积区。 据卡木鲁克水文站1958—2000年共计31年不完整悬移 质泥沙实测资料,卡木鲁克站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为0.791~ 9.31 kg/m ,历年最大日平均含沙量为139 kg/m ,历年最小含 沙量为零。 7冰情 卡普斯浪河未全河封冻现象发生,最早开始结冰日期为10 月13日(1981年);最晚开始结冰日期为12月2日(1963年); 最早开始流冰日期为11月13日;最晚终止流冰日期为3月4 日(1973年);最早全部融冰日期为11月13日;最晚全部融冰 日期为4月12日。 (编校:郭宝丽) 收稿日期:2010—05—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