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鉴赏“诗论”题简析
在近年的古代诗词鉴赏阅读中,出现了一种备受命题人青睐的命题形式,那就是对诗歌进行二次鉴赏与评论。什么是二次鉴赏与评论呢?这指的是在诗词阅读中,题目涉及了前人关于这首诗歌的评述,要求考生对前人所评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题不但能考查学生对该诗词的理解,而且能考查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以下结合试题谈谈如何解答这一种题型。
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歌所抒发的感情。这是做“诗论”题的根本。读懂作品的字面意思,领会作品的内涵是进行古诗鉴赏的首要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没有这一步,我们的二次鉴赏就是空中楼阁。对作品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作品的标题、作品的注释、作者的身份、作品的意象、作品的用典、作品的议论抒情句等手段入手,这些都是我们快速理解诗词内容的重要方法。如: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年江苏卷)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解析】通过对作品标题的分析,我们也可以快速地了解此诗的内容。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友人难以成眠,即使友人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无法摆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通过想象拓展意境,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答案】
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读懂诗论的涵义,这是解题的关键。 很多时候,诗论都是直接引用古人的原话,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在下笔前要理解这段文字的内容。考生须将文言文字词的解释、句子的理解等方法运用娴熟,要充分理解诗论的内容,否则就会答非所问了。如上面提及的2010年江苏卷《送魏二》,题中“代为之思”一句的意思是代他人想,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感表达得更为深切,意思对即可。再如: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2010年辽宁卷)
雨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
燕子经年梦 ,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9.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
【解析】大致理解了诗歌的内容之后,我们就要分析阅读题的意思了,主要是理解“若即若离”的含义:“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一般可以理解为①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通过思考,我们可以知道,“若即”指接近,体现在题目上,是通过动植物和人的感受能感觉到雨;“若离”体现在诗中指没有直接点出“雨”,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间接写。
【答案】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若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有有的诗论可能是对诗的理论解释,更要特别注意答题的角度。在作答时,
的可能是针对诗的具体特点进行阐述。我们要明确前人评论的具体角度,它也许是内容、技巧、炼字,也可以是评价感情基调、语言特色等,考生要揣摩命题人的意图,猜测命题人到底想要我们答什么,千万不能答非所问。
如: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
周邦彦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注]周邦彦中年曾浮沉州县,漂零不偶,后知溧水县,其间曾滞留荆江任教授职。“宜城”指滞留荆州。
郑文焯云:“美成词切情附物,风力奇高。”(《清真词校后录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亦云:“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答:
【解析】考生在答题之前,首先要理解郑文焯及王国维两人诗论的意思:两人均言及
情与物,郑言其“切情附物,风力奇高”是说美成的诗情景交融,艺术性强,而王国维的意思是周邦彦的词境界虽不深远,但在感情与景物的结合上却十分工巧。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清楚地知道本题要作答的方向,是要求我们回答本词在情与景的写法上的特点,这样答题才有针对性。
【答案】同意。本词人物情事与画面变幻紧紧相连,情与景相融相合。如春雨潺潺,珠滚浮萍,着一“看”字,将人与春雨、浮萍连接起来,突现了缠绵伤别之情。再如,黄昏深院,飞雨断肠,燕子归巢,更加浓了羁旅愁情,又如“灯影”“愁人”景与人相对照、相衬托,情与景相融合,突现了惨然伤别的意境。
为了使答题条理更清晰,也要分清答题的步骤。在答题时,考生可利用三个步骤答题,第一步对前人的诗论表明自己的看法,如果有问是否同意,你一定要或同意,或否定,不可骑墙。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在分析时不可只谈术语而不对诗歌进行分析。最后再次回到诗论,总结回应结论。这样条理性强的答题,无疑会给阅卷人以思路清晰的感受,从而为自己争取到更为理想的分数。如: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明]李攀龙
缥缈直探白帝宫,三峰此日为谁雄?
苍龙半挂秦川雨,石马长嘶汉苑风。
地敞中原秋色尽,天开万里夕阳空。
平生突兀看人意,容尔深知造化功。
[注]李攀龙于嘉靖三十二年出守顺德,饶有政绩,三年后被提拔为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这首诗作于陕西任上。白帝宫位于华山之顶,上有苍龙山、石马洞。
王国维曾说:“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这首诗中,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否有这些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简要赏析。
【解析】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否有这些特点?题目中“这些特点”指的是什么?这个指代词就要求我们对王国维的话进行正确的解读。“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说的是用我的眼光来看事物,这些事物都是以我的思想和我的看法来存在的。 换句话说,用我的观点、立场、方法看待或处理事物,万物都带有我的主观思想。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想到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本题在答题上主要是围绕情与景的关系来组织的。结合刚才所说的步骤,可拟出答案:
【答案】有。作者仕途通达,在描写景物时带上了积极进取的主观色彩。首联运用反问“为谁雄”,即为自己雄,写了作者此时仕途扶摇直上的心态。颔联、颈联描写的景物雄浑壮阔,寄寓了作者成就一番伟业的豪情。尾联直抒登临之意,告诫自己要谦逊,不断进取。因些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所看到的景物时,无一不着上了自己的感情与色彩。
再如: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
林景熙
偶伴孤云宿岭东,四山欲雪地炉红。
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
[注]故朝:宋朝。封事:臣子上奏给皇帝的奏章。古时奏章为防止泄密,都要加封,故称封事。此即下文中的“防秋疏”。北方民族在秋高气爽、马匹肥壮、中原秋收完毕时入侵,故以“防秋疏”指内容为抵御异族入侵应采取的措施
的奏章。
前人评曰:“此诗之工在‘防秋疏'、‘障北风'六字间,非精思精巧道不到也。然感慨之意,又自见于言外。”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说说你的理解。
答:
【解析】要做好此题,我们可以先理解前人的话,这句话总共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防秋疏”、“障北风”六个字写得非常精巧,第二层意思是后两句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之意。由此分析,我们在答题时便要从两个方面来入手,不可缺一。再仔细揣摩命题人的意图,可知第一问是从内容上进行分析,第二问是从感情的含蓄表达上分析。
【答案】同意。(第一步)作者将朝廷的腐败用“防秋疏”、“障北风”这一细节描述出来,“防秋”此处指有关抵御元军入犯的封事稿,封事是官吏上书时的密件。这些东西却不见用于朝廷,反落到糊窗纸的地步。朝廷举措若此,国家焉不得亡?这里包含着作者太多的悲愤、感慨。但作者却没有直抒其怀,而是从写景叙事中加以暗示,寓意深远。(第二步,
具体分析。)因此“感慨之意,又自见于言外”。(第三步,回应诗论。)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答题时如果只答第一问,一般是不给分的,必须有分析。 分析要有条理,有几问就答几问,其答题顺序一般不要更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