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与地方文学资源开发

2021-04-14 来源:客趣旅游网
语文学刊 2009年第8期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与地方文学资源开发 。肖智成 (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湖南 永州425100) [摘 要] 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积极开发地方相关文学资源,并合理 纳入课程教改体系,不仅有利于地方本科院校中文系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而且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地方社会发展 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教学; 地方文学资源; 开发;特色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09)08-0155—03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如何培养适应地方 色育人的路子。由于地区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 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形成专业特色,是地方院 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可以广泛参与社会,受到多种锻炼,得到 校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地教育教学 美的熏陶,拓展人格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 资源的特点,扬长避短,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和开发水 的价值观,有利于其健康全面发展。 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实 二、地方文学资源开发的要求 践,显得日益重要。本文以永州市为例,探讨特色专业建设 1.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进步方向,符合高校的教育 过程中地方本科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与地方文学 理想和办学特色。在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特别是当地社 资源开发的相关问题。 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结合高校的教育理想和办学目标,将 一、地方文学资源开发的意义 地方现当代文学资源纳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开发的视野, 首先,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化的选择、传承与创新。弘扬 在学校条件允许下发掘整合本地具有代表性和适应性的课 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是文学课程教学的要求。地方文 程资源,开发提炼出有效的课程教学素材与内容。 学资源开发是建立在地区文化基础之上,内容上具有浓厚的 2.要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符合学生的兴趣爱 本土特色。按照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有关标准对地方文学 好…“。地方文学资源纷繁复杂,不可能尽数搜罗于现当代 资源进行选择、提炼,将其中具有促进学生发展价值的优秀 文学课程之中,地方文学资源开发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专 内容精选出来作为课程资源,通过课程的设计、实施,引导学 业学习为突破口,通过积极调研,听取学生的意见,研究和满 生对地方现当代文学进行理性的反思,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 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的文化判断力和创新意识,而且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地方文 来合理开发与利用地方文学资源,避免因内容太难太僻而妨 学的建构,在国家主流文化基础上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 碍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因面面俱到而重点不突出,在理论 新,提高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 指导下大胆开展实践教学,在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动态联 其次,有利于培育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程的 系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育人功能。长期以来,各地学校大多使用比较单一的教学计 3.要适应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划、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模式。在相对统一安排基础上,根 教师的素质对地方现当代文学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 据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可以弥补主 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开 导课程存在的一些欠缺,提供课程教学改革动力,恢复教育 发利用地方文学资源时,必须考虑所在地高校教师教育教学 活力,健全亚层次的课程体系,使多层次课程内容形成一种 的实际水平。通过对地方文学资源的积极开发,不断培养和 动态平衡。地方文学资源的开发可以将学校教育与现实生 提高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只有 活密切联系起来,补充教材内容的不足,改变机械抽象的教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优化地方文学资源的开发。 学模式,使现当代文学教学更具活力和开放性,走出一条特 4.要保持课程的常规内容与地方文学资源开发内容的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学院立项教改课题(湘科院教字[2009]35号)。 [作者简介]肖智成,男,湖南衡阳人,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传播学。 一155— 教学经纬 肖智成/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与地方文学资源开发 研究型教学,教师可以进一步就永州新时期文学的研究现状 提出尚待探讨的问题,或由学生自主提出学习中碰到而又 值得研究的问题,如永州新时期文学的传统与走向、永州新 时期文学的思想与艺术特质等,以此创设问题情境,引出研 究对象。然后教师提供一些可参照的理论和可供选择的方 恰当比例。地方文学资源开发内容应与国家规定的课程内 容相互补充和照应。在实际操作中,要明确课程开发中的主 导与补偿关系,不断对地方现当代文学资源开发内容进行动 态调整,按照课程学习的自由度,融合安排进课堂,灵活落实 为课表,构建地方文学资源开发的良性配比与运行机制,有 效组织实施和监控。 三、教学课型的选取与实践 法、视角及参考资料,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查阅资料、开展自 主研究。实施时,教师可以通过专题研讨、问题研讨和比较 研讨的形式 ,组织学生进行个体探究、分组探讨和集体研 讨,帮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 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基础上向跨学科的文化研究拓展, 融汇文学理论、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去观 照、探析本地区现当代优秀作家作品,形成自己独到的认识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开发利用地方文学资源来实施 教学的过程中,必需认真分析、收集适应不同目的的教学材 料,恰当选取教学课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组织开展,以便 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取得独特的教学效 果。 (一)鉴赏批评型 第一个层次是鉴赏。在大学一年级剐开设中国现当代 文学课程时就给予一定时间用来鉴赏永州现当代文学作品, 和见解。通过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开展学习研究,积极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 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发展主体能力,实现 教学目标,并更好为地方社会服务。 (三)活动实践型 in(永州当代文学作品选> 编选的作品,以激发学生对本 土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感受和鉴赏永州现当代文学 作品的能力,为进一步的文学理论学习打下基础。鉴赏时, 教师可从介绍本地区现当代文学的情况人手,包括各类体裁 及主要代表作品,最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地区文学的一篇或 一首先是文学创作。依托永州丰富的文化资源,指导学生 运用所学文学理论知识进行文学创作实践,进一步打造西山 文学社等文学社团,定期举办“大舜精神与和谐永州”、“柳 宗元与永州精神”、“女书与女性”等极具地区特色的征文比 种类型进行学习,从题材、表现手法、语言、地方特色等方 面进行鉴赏。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阅读地 赛活动,并积极向各文学刊物推荐或投稿,培养学生写作能 力。 区作家作品,形象感知地区文化的内涵,了解更深层次的地 区文化心理,探究其中所反映的地区民俗文化,以此开阔视 其次是文艺演出。如开展祁剧表演,当代瑶歌对唱,举 野,激发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朗诵、口 语交际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感受 地区文化的韵味。这样既让学生对本土现当代文学有个大 概的了解,又为以后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第二个层次是批评。在大学二年级结合文学理论等课 程的开设,要求学生对永州现当代文学某一作品或某类作品 办“爱我校园,建设永州”的诗歌朗诵大赛,组织百人齐诵陶 铸的美文<松树的风格>,激发学生对永州的热爱之情,培养 口头表达、表演能力,在感悟、体验的过程中提升审美情趣, 培养文化自觉意识,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再次是实地调查。安排课外实践是课程教学的一项重 要内容。可以采用课堂讲授、实践探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 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民间,走进乡 野,走进生活;通过社会调查,学会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 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学文化现象的能力,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 进行分析评价,如围绕叶蔚林<蓝蓝的木兰溪》、<没有航标 的河流>,魏剑美的《步步为局=},刘翼平的《脚手架》等作家 作品展开批评。组织教学时,加大理论指导实践的力度,注 重培养学生系统完善的理论修养,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文学理 论知识进行文学批评实践,努力促使学生从心得式的、印象 式的、感想式的、就事论事的批评提升为有理论功底和理论 深度的批评。深入探讨永州现当代文学的渊源与嬗变,培养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积极引导学生以永州现当代文学 践能力。如就韩少功上世纪70年代是如何于永州江华县完 成《西望茅草地》而获得1980年度的短篇小说大奖展开调 查。如发动学生做一些民歌、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工作,进 一步发掘并探究其价值,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并丰富 种类型的地区文学作品,写出简短的点评,最后汇编成一 地区文学宝库。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搜集、整理、精选 一的问题、理论探讨为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写作并推荐发表, 以增强学生的批评热情和信心,有效推动永州现当代文学的 发展。 本《永州现当代文学选评》出版。 最后,指导学生学会运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及地方文 学资源开发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大四毕业时的语文教育教 (二)理论研究型 在大三、大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培养学生的 理论思维能力。通过邀请本土作家学者开设相关文学文化 学实习,积极开创永州语文教学新局面。对地处永州的湖南 科技学院中文系而言,教育及教学实习是培养学生必不可少 学术讲座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理论思考的兴趣,调动起 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如邀请胡宗健、杨金砖、陈仲庚、魏剑美 等学者作家给学生作相关学术讲座;召开余艳、刘翼平等永 州作家作品研讨会、瑶族作家作品研讨会、永州文化研讨会 等等。由于讲座人或研讨对象都是永州人,有些还是本校的 师兄师姐,学生感到真实亲切并受到鼓舞。在此基础上组织 一的环节;而对永州地区的中小学而言,校本课程的开设也是 必不可少的教学安排,所以地方文学资源开发在这二者之间 是可以找到结合点,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事实上,地方文学 资源开发可以实现很多教育教学目标,不过,在具体实施过 时不必做出太多的目标期待,而要分阶段安排重点,根据具 体情况需要突出主要的课程目标。 156一 语文学刊 2009年第8期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的自主空间欠缺,课程计划时间保证不足,学习环境的灵活 在特色专业建设的浪潮中,地方高校中文系对地方文学 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安全性不够 J。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与文化资源的开发日益重视。但因为实用主义等思想观念 地方文学与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问题 的局限,开发的实施准备不充分,甚至水平不够,常常出现忽 的出现是难免的,只有实事求是,科学解决,才能建构合理的 略或超越学校的资源条件以及教师的意愿与实际能力的种 地方高校中文系的课程模式,探寻地方文学与文化资源开发 种问题。如在课程体系中,有些学校将它放于一个太重要的 的新路,才能更好地满足地方社会、文化发展对教育多元化、 位置,有些学校又将它放在一个太次要的位置;地方文学文 多层次的需要,适应全球化时代对个性化、多样化人才培养 化资源开发的理念被过度窄化或泛化,顾此失彼,取得的实 的要求。 际效果欠理想;地方文学与文化资源的开发主体、基地、内 容、条件等单一、分散,未能形成有机整体;各学校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雷同,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等 [1]吴刚平.解析课程资源[j].现代教学,2006(z1). 方面显得不足;绝大多数局限于纸质媒介,对于开发多样化 [2]杨金砖.永州当代文学作品选[M].中国文史出版社, 的课程资源载体形式重视不够;从课程素材或内容上看,偏 2006. 重学科知识资源的开发,忽略学科知识的新进展和各学科知 [3]陆雁云.“课型”理论与中文教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 识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地方学校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 2006(6). 的主体作用未充分发挥,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和更新等方面 [4]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 (上接第131页) 四言诗的地位已经衰落,人们都不愿意去创作四言诗。然曹 奔腾咆哮,汹涌澎湃表现得淋漓尽致,气象万千。沈德潜在 操却上承《诗经》传统,并且突破四言诗固有的写作限制,使 《古诗源》中评日:“有吞吐宇宙气象。”以如此豪壮的笔调, 四言诗的写作重新焕发出光彩。清代的吴乔在《围炉诗话) 写如此苍莽的大海,画如此宏大的气象,在中国诗史上,《观 说:“作四字诗,多受束于《三百篇>句法,不受束者,唯曹盂 沧海》是可推第一篇的 』。 德耳。”从<观沧海》来看,全诗十二句,分为三层。布局合理,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写道:“物色之动,心亦 节奏鲜明。首层平直铺开,交代具体。下来笔势逐层渲染, 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害,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从诗人对 伸展画面。远景近景相结合,动静相宜。最后,笔锋突然一 大海奇伟宏阔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曹操的广阔胸怀和宏 转,感情到达最高峰,运用夸张想象写法,将大海的惊涛骇 伟的气魄。张玉毂在《古诗赏析》中写道:“此志在容纳,而 浪、奔腾咆哮,汹涌澎湃表现得淋漓尽致,气象万千。方东树 以海自比。”此时的曹公恍若是大海的化身,吞吐一切,傲视 曾说曹操诗歌“沉郁直朴,气直而逐层顿断,不一顺而平放, 万物,一统天下,壮志豪情溢于纸间。想到毛主席的<沁园春 时时提笔换气换势”。这一点也正是弥补了四言诗创作上句 ・长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 法平直、重沓的缺点。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四言之“立 江山,激扬文字。”诚然,年少激情,为人欣赏。然曹操此时已 意刚劲,造语质直,<三百篇》以后,只有曹操一人,号称独 是五十多岁却仍然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 步”。正是由于曹操的倡导和亲身实践,使得四言诗在建安 不已”的宏伟抱负。这份气魄尤为人敬佩。罗贯中在《三国 文学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在五言诗写作全面兴盛之前,曹氏 志演义》“煮酒论英雄”一节借曹操之口说道:“夫英雄者,胸 父子四言诗的写作,像一颗流星划过天际,向人们展示了它 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也 的璀璨魅力。 许可以作为《观沧海》的最佳注脚吧! 通篇观之,曹操的这首《观沧海》时代特色鲜明,抒发情 王国维曾说:“美之为物有二种,一日优美,一日壮美”。 感真挚强烈,格调刚健沉雄,文笔健美有力,从中我们可以透 据此判断,曹操《观沧海》中由波涛澎湃的大海,高峻的山岛, 视出“建安风骨”的魅力所在。同时,曹操的这首诗是文学史 苍翠的草木所构成的当然是宏大壮观的意境,给人一种慷慨 上第一首完全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开创了我国山水诗的先 壮美之感。并且此诗不同于以往建安文人笔调悲凉,作品中 河。对后来诗人山水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常常流露出感慨生命短暂的忧患意识。在这阔大的境界中, 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诗人那豪迈的英雄气概,同时还有曹操 【参考文献】 的那种虽身处乱世,然依旧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祖国 [1]张啸虎.曹操文章与建安风骨[J].社会科学辑刊。1981 壮丽河山的赞美、热爱。读完之后,一种敬佩之感油然而生。 (4). 《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诗人采用的是四言诗体。钟 嵘在《诗品序》中曾道:“夫四言,文约而意广,取效风骚,便 [2]王巍.建安文学概论[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3]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确实,东汉之后,五 言诗很快取代了四言诗的地位。因此,在曹操所处的时代, 一1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