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 诗意的建造 ——王澍及其建筑创作观念研究 ◇代锋 摘要:王澍在建筑上标榜“业余”.以一种“业余”的态度去应对城市建筑的盲目与快速扩张。王澍的建筑创作植根 于中国本土文化,尊重自然,结合传统的手工技艺,试图营造中国传统文人心中的“山水画卷”,以解决中国在快速城市化 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诗意的建造;王澍;建筑创作观念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项目批准号:15YJCZH022)阶段性成果之一】 在中国,建筑界的建筑师们早已失去了对待建筑的专 享有“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筑师”美誉,他也被史论家 业态度和人格操守。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张, 介定为中国实验建筑的代表人物。 人际关系的疏远,传统文化的缺失,其背后是难以掩映的 2012年2月27日,王澍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 人性的贪婪与欲望的蔓延。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呈现的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此奖被誉为“建筑学界的诺贝 问题,是人类历史上鲜有的。在这一进程中,绝大多数建 尔奖”。王澍是获得这项荣誉的第一个中国公民,在获奖的 筑师都无暇思考自己的存在,已陷人迷失身份,缺乏现实 年龄上他是倒数第四位的获奖者,此前,美籍华人贝聿铭 责任感和诗意的困境。在面对沉重的现实生存压力和富足 在1983年也获得这项大奖。 “普利兹克建筑奖授予中国建 的生活样板时,他们根本无暇顾及人生理想。 “20年前一 筑师,似乎也是现代主义设计主流界对中国本土实践的认 息尚存的学究气已经随着地产行业的兴起荡涤一空。斗士 可 ” 和诗人,作为传说中的人格,已经离现实越行越远。”[11时 代呼唤有态度的建筑师,建筑设计更需要体现文化的取向。 二 王澍其作及其创作观念 王澍的代表性作品有王澍自宅室内(1997)、苏州大学 一、王澍其人及其不经意的批判 文正图书馆(1998--2000)、宁波美术馆(2002--2005)、 王澍自诩为文人建筑师,在建筑上标榜“业余”。王澍 南京三合宅(2004--2005)、杭州钱江时代垂直院宅 的标榜,本身就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王澍对自己所做之 (2004--2005)、宁波五散房(2004--2005)、中国美术学院 事称之为“业余”,那么那些所谓“正规” “专业”的建筑 象山校区(2002--2007)、宁波博物馆(2003--2008)、世 师所做之事又可称为什么呢?何为业余?这是个问题,也 博会宁波滕头馆(2009)、浙江富阳文村民宅改造(20l2— 值得人去反思。王澍所谈的“业余”是相对于“正规”建 2016)等。 筑师所从事的建筑活动而言的,王澍也给出正面的回应。 王澍曾讲过三段话: “在作为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 “我觉得所谓主流社会所做的建筑和城市研究,整个大的方 一个文人”, “不要先想什么是重要的事情,而是先想什么 向是有疑问的。过去二十年里,首先是整个城市结构全面 是有趣的事情,并身体力行地去做”, “造房子就是造一个 崩溃。那么在这样一个状态之下,你必须要一个不一样的 小世界”。嘲王澍首先对自己的身份做了限定,限定的本身 立场。当我说‘业余建筑’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讨论专业 也意味着区别,强调了自己所从事建筑活动的文化取向。 建筑师该有的对社会的伦理、良心和责任,同时你要意识 王澍把自己界定为文人。什么是文人?文人是有风骨的。 到你手上掌握的专业的设计权利的严肃性,你要对这种主 他常从中国传统文人的山水画中解读他们的“建筑学”。他 流的专业制度保持独立性。” 王澍曾在读书期间就对中国 看到中国传统文人的态度——在他们的世界里,有比造房 的现代建筑进行了批判: “中国没有一个现代建筑,也没 子更重要的事情。造园一向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事,文人造 有一个现代建筑师。”目王澍也因此没有拿到硕士学位,他 园是有态度的,是生活方式的直接体现,中国传统文人生 的反叛,也一时被传为佳话。王澍,1963年出生于乌鲁木 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营造了又一自然。王澍的第二段 齐市,先后就读于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从本科读到博士。 话体现了“情趣”的概念。王澍的建筑讲究“情趣” (图 从王澍的学习经历上看,其有着相对辉煌并令人羡慕的简 1),这也常常与园林联系起来, “今天的建筑师不堪任园 历,本科、硕士毕业于东南大学,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 林这一诗意的建造,因为与情趣相比,建筑技术要次要的 这在国内都被称为名牌大学,在建筑学这个专业上又是排 多。” “情趣”在其建筑创作中体现的一种方式是路径的 名前几位的高校。可王澍本人却对哲学、中国书法、中国 设置,也将呈现不同的情境。王澍希望生活可以回到简单 古代山水画及其理论情有独钟。王澍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 和朴素的状态,在建筑设计上呈现了这种价值理想。中国 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他喜欢乐器萧管,擅长山水画 传统文人的绘画讲究师法自然,中国园林也讲“虽由人作, 和书法。他是中国本土建筑师走向国际视野的代表人物, 宛白天开”设计要向自然学习,自然而然。王澍在白宅空 3 【城市论坛】 我.真正的建筑应该足“尤我”的。王澍从1997年设计的自宅到 宁波博物馆,再到浙江富阳文村的改造等一系列作品中,都体现了 他对传统的关注,汲取民间智慧,运用民间技艺,以一种低技术策 略,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可能。这种营造思想,在人 义品质方面丰富了建筑的内涵,尊重在地文化环境,延续了历史文 化的脉络,这也应对_『他}1认为的“业余”,体现了朴素而义健康 的思想。王澍的建筑强调个人的心性,心性要白然。人做建筑,要 传达文化里的状态和精神(罔3)。他还说: “建筑应该是一个生命 体系。”“比建筑更重要的是一个场所的人文气息,比技术更重要 的是朴素建构艺术中光辉灿烂的语言规范和思想。” 王澍的建筑更 图1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作者自摄 加具有生活化.从生活中汲取建筑营养,并营造建筑与环境的自然 情境,在“残砖”“剩瓦”中遥望青山,深切地沉淀这个时代的忧 思。 王澍的妻子曾问他“为什么在你造房子里总有一种气氛,让人 说不清楚?”王澍的解答是“那个人类观察者隐匿在建筑看似客观 的砖石梁柱问。”181 三 结语 毋庸置疑,当代的中国社会正在被“物欲”与“消费”的概念 图2王澍自宅,王澍著作般计的开始》 迷漫着,物质环境粗糙而荒芜,人心浮躁且疏离。 “我们处于一条 隧道中,一头是教条主义的黄昏,另一头是真正对话的拂晓。”19l保 罗·里柯(Paul Ricoe[1r)在《普世文明与民族文化》中这样记述。 在史兀前例的造城运动中,建筑在不断地延伸着自己的触角,建筑 师也在失去道德上和审美上的一系列原则,变得“中庸”与“圆 滑”。王澍属于建筑界中的另类,他一点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之 中.他试图在探究古典精神与现代性的融合,他在追求自然的、朴 素的、纯真的一种生活和艺术,他的精神追求丰富而多彩。王澍怀 有一份执着的精神信念和道德抉择,坚守他那心中的那种“传统”。 他是一个独行者,在他的旁边处处上演着复制、伪造、僵化,表面 多样却极端贫乏,在这荒芜的路上,他正潜心营造真正属于中国的 一种建筑诗学。 参考文献: 【I]金秋野做“有观念”的建筑人[J]_建筑学报.20I 3,(06):1 5. 【2】文敏.风土·传统·场所精神——王澍教授访谈录【J].书城,201 0,(08):5. 【3】文敏风土·传统·场所精神——王澍教授访谈录[J]书城,201 0,(08):5. 【4】缪琦.建筑并非纯艺术——我看王澍获奖[J]上海艺术家,20I 3,(05): 3I 图3宁波博物馆。作者自摄 【5】童明.董豫赣,葛明.园林与建筑【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72 [6】王斌建筑师、文人、学者、教师?——解读王澍及其建筑思想[J】华 间设计中(图2),建造了一个“囝林”。在这个 空间中他做了一个亭子、一张桌子、一个炕和八 中建筑,2009.(02):35. 【7】缪琦.建筑并非纯艺术——我看王澍获奖[J】.上海艺术家.20f 5,(05): 3O 个“小建筑”。“同林”虽小却可游,亦有情趣 在其巾。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设i1‘中.也 呈现一种人与土地的关系,泥土的气味,土地的 芬芳,耕种的过程,种植与收获,土地在校园中 [8】王澍走向虚构之城[J]时代建筑,2003,(05):42 【9】冯剑混乱与秩序——中国本土建筑师的现实策略[J】建筑与文华, 2009.(1 2):1 0. 的意义是值得思考的,也是带有影响的。王澍的 第三段话呈现了自己看世界的方式与生活状态, 有其责任与担当。建筑不能片面地追求表现自 作者简介: 代锋,江苏科枝大学副教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