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证明,任何时代的审美教育都是以一定的审美意识为指导,而审美意识又是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马克思主义的审美意识,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因而是具有科学性,其根本特性在于它的实践性,即源于实践,说明实践,又能动地指导实践。而劳动实践则是人类最根本的社会实践。在这个最根本的社会实践中,人类在一定的审美意识的指导下,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类本身。
不仅美化了自身形体,还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提高和发展了自身的审美能力。 必然的辩证过程,就是审美教育实质所在。而在这整个过程中,始终以人为中心,世界上不存在脱离主体的美,任何讲美的本质和美的创造,都是着眼于人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审美教育乃是全部审美研究的目的和归宿。任何对审美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学习,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更科学地改造人,使自然人成为审美的人,成为一个具有丰富个性与和谐发展的人。
正因为审美教育具有任何一种教育方式所不能代替的独特性,在中外美学史和教育发展史上,均受到许多美学家和教育家的重视。
我国早在虞舜时代就提出“典乐而教胄子以仇德”,明确指出“乐”(当时乐包括诗歌、音乐、舞蹈、乐器)在教育中的突出作用。到春秋时代,不仅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包含美育的内容,还把“诗”“礼”“乐”放在教育的首位。孔子在枟论语?泰伯枠篇中提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主要领域,孔子把“诗”和“乐”看成是君子修身的重要途径,而且应从学诗开始,最后完成又在于乐。因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而“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就是说,诗歌通过形象的方式,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帮助人们观察、认识现实、协调、团结群体,讽怨时世,最终达到“立礼”的目的。而乐可以改变人的性情,感发人的心灵,使人自觉地接受仁道。孔子不仅强调了教育过程中审美与教育的融洽,而且强调通过审美的方式使受教育者成为自觉行为,是教育的最佳状态,这就是他在枟论语?雍也枠中说的“知
1 / 3
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对教育的内容,知道、了解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在非常愉快中自觉地去接受它蔡元培、鲁迅等人的倡导与努力,使审美教育在我国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和事业。特别是蔡元培,他首先把美育确立为国家的教育方针之一,并亲自提出实施方案,使美育在我国教育史上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达到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广度。
在西方,从古希腊开始,美育就受到高度重视。柏拉图说:
“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合适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认为美育比其他教育更重要。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音乐更可以达到“教育”、“净化”和“精神享受”的目的。古罗马贺拉斯明确提出“寓教于乐”的著名论点,席勒、黑格尔等则系统地阐述了美育的理论,爱因斯坦对审美教育的意义更说得透彻: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能力。
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这里,他揭示了一个真理:
即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审美教育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无法代替的。达尔文晚年的深切体验和慨叹,更能帮助我们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他说:
“这许多年来,我竟没有读完一首诗,有一度我曾试着去重读莎士比亚的诗,但拿起来就感到它乏味和厌烦。到现在,我对绘画和音乐的兴趣也开始丧失了。„„我的思想似乎变成了一种机器,它只是机械地从无数事实和原料中剔出一般规律。
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对艺术爱好的丧失会引起心灵的另一部分能力———能够产生更高级的意识
2 / 3
状态的那一部分能力———的衰退。„„假如我能够从头再活一次,我一定要给自己规定这样的原则:
一星期之内一定要抽出一定时间去读还能进一步损害理智,甚至可能会因为本性中情感成分的退化而危及道德心。”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