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今年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2023-05-30 来源:客趣旅游网
今年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商业银行虽然中间业务收入大幅增长、成本收入比有所降低,但规模扩张放缓、净息差收窄,拨备增加导致盈利增速明显放缓。2014年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将进一步深化,银行业也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今日,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做客本期“首席观点”栏目,对2014年中国商业银行的运行进行分析与展望,他认为,在中国将来较长的一段发展时期内,银行将仍旧保持金融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但行业内部格局将有较大变化,新型交叉业态和机制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银行将获得更多市场机遇。

盈利增速进一步放缓

记者:受2012年基准利率下调滞后效应、利率市场化程度深化、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监管规范增加、同业跨业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2013年商业银行运行的景气度呈现下行态势。对于2014年商业银行的盈利状态您有何预期?

连平:将来一年,中国银行业将经受更多的冲击和挑战,行业整体盈利增长将逐步趋于经济体增长平均水平。总体来看,商业银行的盈利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估计2014年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和营业收入的增速将会较2013年进一步下降,分别下降至9.01%和10.73%左右,净利润的增速也将同步下降至8.31%。估计2014年上市银行将会实行一系列盈余管理措施,包括压缩营业费用、掌握信贷成本等,以应对放缓的规模扩张和息差收窄压力。2014年上市银行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如下:

第一,2014年是新一届政府落实改革政策,推动转型战略的关键一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速将基本保持平稳,直接融资将连续得到较快发展,商业银行资产增速仍将呈现温柔增长的态势。基于全年信贷投放9.8-10万亿元的推断,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速对上市银行利润增长的贡献度

1

约为10%,比2013年的水平连续下降。

第二,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已推动至放开存款利率的最终一环,贷款利率及主要交易市场利率已基本实现按供需自由定价。估计2014年存款利率彻底放开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银行净息差不会受到显著市场结构性调整带来的压力。但行业竞争加剧、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利率市场化的实际深化,2014年银行净息差仍将有所收窄,但幅度要小于2013年,估计实际幅度将可能达到7个基点,并因此拉低上市银行利润增速3.05个百分点左右。

第三,2013年经济企稳较为明确,但资产质量压力持续存在。问题突出行业的企业短期较难摆脱经营逆境。这些企业不良贷款增长是将来银行业资产质量惯性下滑的最主要缘由。银行虽然可以通过调整拨备,适度压低信贷成本率以反哺利润,但信贷成本仍将上升。

整体而言,2014年行业的格局重构将会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负债基础扎实并且竞争意识更强的银行将在存款竞争中领先。二是成本上升不可逆意味着资产端定价力量更高的银行将更具优势。三是行业准入放松,行业退出机制有望较快完善,行业竞争程度将明显提高;在资产质量压力有所增加的背景下,小型金融机构因经营力量不足面临破产重组的可能性增加,在一到两年内或出现一些银行并购重组的案例。四是新时期商业银行市场化经营的方向将逐步明确和清楚,能合理运用自身资源,调整经营模式、适应经济转型、开展市场化改革的银行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定价力量。

资产质量在波动中基本稳定

记者:2013年,由于连续受到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双升格局连续。对于将来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走势您如何看?

2

连平:经济增速放缓在短期内将连续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造成肯定的压力,在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稳定在7.5%左右的背景下,银行业不良贷款惯性增长的趋势可能连续到2014年下半年,全年不良贷款余额仍会有肯定幅度上升,不良贷款率增幅在0.1-0.2%,不良贷款率可能增长到1.1%-1.2%的水平。总体来看,大量潜在风险同时爆发造成资产质量恶化的可能性很小,但假如GDP增长率接近7%,而商业银行无法出台有效政策对潜在风险加以掌握,不排解不良贷款率增长至1.3-1.5%的可能性。

2014年,宏观经济走势将依旧平稳,银行业风险特征也将维持2013年的状态。其中,受外需冲击较大的小企业和部分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行业的企业临时仍无法摆脱经营的逆境,这些企业的不良贷款增长是将来银行业资产质量惯性下滑的最主要因素;平台贷款和房地产贷款虽然可能有单发性风险发生,但这两个领域的资产质量依旧处于运行平稳的可控状态,并不足以导致银行业资产质量出现大幅下滑。

一是平台贷款质量保持稳定,但局部地区可能发生违约风险。具有潜在政府信用的平台贷款2014年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但将来的潜在风险依旧不容忽视。一方面,随着平台融资集中到期,地方政府将面临更大还本付息的压力。将来平台还款需求的增速依旧明显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将来两年到期债务规模仍分别达到2.38和1.86万亿元。另一方面,由于低层级地方政府债务增长较快,导致部分低层级地方政府债务率偏高,截至2012年底,已有3个省级、99个市级、195个县级、3465个乡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同时,在地区收入水平并不均衡的状况下,部分欠发达地区低层级政府的代偿力量已经略显不足。因此,不能排解将来有些地区的地方政府由于短期的流淌性问题导致平台贷款违约的可能。

二是房地产市场的良好预期将保证房地产贷款较好的资产质量。2014年,相对乐观的房地产市场形势,将为市场参加者供应较好的增量资金支持,房地产贷款的风险也不会出现大的转变。然而,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也应引起充分重视。如:2013年在有些地区(如温州、鄂尔多斯)

3

已经开头出现房地产成交萎缩、价格回落的现象,不能排解这些地区房地产价格连续回落或其他地区出现类似问题对银行不良贷款造成影响的可能性。

流淌性趋紧状态难以根本改观

记者:2013年,商业银行流淌性总体稳中趋紧,在某些时点还出现了特别紧急的现象。2014年这一状态会改有改观吗?会出现系统性的流淌性风险吗?

连平:新的一年,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旺盛和银行存款增长受限的冲突依旧存在,商业银行流淌性状况仍旧偏紧。2014年,经济增长总体较为平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依旧较为旺盛,特殊是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领域。这主要是由于在房价上涨、成交量上升的预期下,房地产行业盈利性强,能够承受较高的融资成本,因而吸引大量资金进入该领域。地方融资平台则对成本不够敏感,同时投资冲动依旧较强,因而融资需求持续较为旺盛。此外,巨大存量债务的滚动融资压力也打算了将来融资需求不会太低。数据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从2006年的不到50%上升到目前的60%。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估计2014年全年的新增贷款在9.8-10万亿左右,社会融资总规模可能在19-19.5万亿。与此同时,在利率市场化加快、金融脱媒进一步发展、居民投资渠道不断丰富的大背景下,银行存款增长放缓将是大趋势。估计2014年新增人民币存款在14万亿左右,扣除财政存款后为13.5万亿,这样新增贷款与新增可用存款比例在74%,依旧较高。尽管同业拆借、发行债券等主动负债规模会进一步扩大,但短期内难以出现快速增长的局面,且其稳定性相对较差。银行总体资金来源依旧受限。在此背景下,银行流淌性仍会面临压力。

尽管商业银行流淌性有所趋紧,并在某些时点出现了流淌性特别紧急的现象,且部分金融机构流淌性持续较紧,但整体来看,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不大可能出现系统性的流淌性风险。将来尽管存款和货币供应增速趋势性放缓,但不会出现大幅下滑的局面,总体流淌性保持平稳充

4

裕,发生流淌性过度紧缩的可能性很小。

首先,从银行业自身的状况来看,尽管有部分金融机构出现了阶段性的恶化,但目前流淌性比例、存贷比和超额备付金率都处在较为平稳的水平,且估量这些指标在短期内快速恶化的可能性不大。此外,尽管同业负债、同业资产存在期限错配,但银行最主要的存贷款业务期限结构状况较好。同时将来银行业盈利尽管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将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资本较为充分,风险防备力量持续较强。

其次,目前我国央行用于调整流淌性的长短工具品种丰富,“弹药”较为充分,有足够的政策调整空间来防范和掌握流淌性风险。公开市场短期流淌性调整工具(SLO)的推出和常备借贷便利(SLF)的使用频率增加进一步增加了流淌性调整的敏捷性和针对性,同时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除此之外,存款预备金率也是应对流淌性风险的有利“武器”。目前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预备金率水平较高,大型银行达20%,下调的空间很大,足以应对大规模的流淌性紧缩风险。

再次,监管部门持续加强和改善对银行的流淌性监管。依据《商业银行流淌性风险管理指引》的相关要求,参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有关规定,银监会持续加强流淌性风险管理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健全。银监会不断研究完善流淌性风险管理方法,加强商业银行流淌性风险监测和管控。进一步优化流淌性风险监测指标体系,重点加强对流淌性掩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等新指标和日均存贷比的监测分析,并督促商业银行强化日常资金头寸匡算与预估,改进资金管理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压力测试,引导商业银行合理调控资产规模,妥当把握风险与效益的平衡。这些都有利于防范和管理银行体系流淌性风险,促进银行业稳健运行。

以转型创新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

5

记者:利率市场化改革是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改革的重点。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动,商业银行应如何面对存贷款利差收窄、盈利下降、相关风险加大、定价力量亟待提升等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

连平: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纵深发展,商业银行传统的价格竞争将进一步转变为策略与商品服务竞争,由原有的依靠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外延式发展模式,转变为走集约式、内涵式的发展之路,相应的中间业务、零贷业务、资金业务等也应进行转型升级,从而更好适应这种转变。

中间业务:明确定位,强化创新。在中间业务方面,首先要明确定位,把中间业务作为资产、负债业务之外的战略业务单独对待;其次应进一步理顺中间业务发展机制,克服部门文化,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在中间业务产品设计、营销、售后服务方面紧密合作,促进中间业务发展;再次是加强中间业务人力资本投入,加强对人员进行咨询、顾问、理财等方面的培训,适应中间业务发展转型和专业化创新的现实要求。

零贷业务:打造特色,树立品牌。在零贷业务方面,一是以打造专业、高效的业务流程为突破口,切实完善零贷业务经营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零贷业务尤其是小微企业的风险容忍度和尽职免责机制,切实提高贷款定价力量和风险管理力量;三是连续强化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通过区域化、批量化的产品创新,形成商业银行特色化零贷融资产品,削减同质化,更好地贴近市场,满意客户需求。此外,还应乐观呼吁政府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着力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及保险体系,加快建立完善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从而有效解决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与收益不匹配问题,有效解决商业银行在发展小微企业业务中遇到的抵押难、担保难、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资金业务:强化组合投资,严控风险。在资金业务方面,一是业务结构应当从自营资金投

6

资为主,向自营业务和资产管理类业务并重转变,借力资产管理业务,做大做强资金业务;二是调整成本收益结构,充分发挥贴近市场、捕获市场信息快速的优势,做好货币市场的投融资操作,降低融资业务的成本率,适时抓住市场价格波动机会,加大市场交易力度,提高资金业务利润;三是创新投资管理模式,提升组合投资管理力量,通过利率互换、国债期货等工具,综合运用套期保值组合、套利组合等风险管理技术,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提升资金业务风险管理水平。

负债业务:健全定价调整机制,细化管理。在负债业务方面,一是健全内外部定价常态调整机制,主动对存款挂牌利率进行研究分析和准时调整,同时亲密监测分析存款总量、存款利率浮动幅度、期限结构、业务结构等变化状况,提高定价管理精细化水平,健全完善负债业务定价机制;二是加强存款日均管理和分类管理,加强过程管理,压缩存款水分,依据稳定性、客户忠诚度、资金用途等标准进一步对存款作精细区分,通过改善存款内部结构来提升负债业务稳定性;三是加快确立市场定位和差异化特点,主动发挥差异化竞争优势,避免陷入产品服务同质化下的单纯价格竞争中,推动负债产品服务创新,提升客户的忠诚度。

理财业务:优化客户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在理财业务方面,一是开发合适的产品,优化客户结构,并注意提高理财产品的风险定价力量,促进理财业务发展;二是加大售前、售后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出售理财产品之前应让消费者充分熟悉到理财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售后主动担当投资者训练,实现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与客户之间的良性互动。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