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华中科技大学历史学考研招生专业目录

2022-10-09 来源:客趣旅游网


华中科技大学历史学考研招生专业目录

华中科技大学招收历史学硕士研究生,2013年退出统考改为自主命题,专业课考试科目为636中国古代史,学校公布了历史学考试大纲。以后延续自主命题考试,华中科技大学考试范围较少,但题目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202 俄语 203 日语 ③636 中国古代史 ( 201、202、203 选一) 备注 历史研究所 060200中国史 01 宋史 02 国学 03 中国社会文化史 04 魏晋南北朝史 05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06 中国政治文化史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古代史》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中国古代史 代 码:636 一、先秦史: 原始社会:中国文明的起源,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渡。 夏商时期奴隶社会的确立与发展:夏朝和商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西周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分封制度,宗法制度,井田制度,西周的衰亡,西周的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大国争霸及其统一趋势,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战国时期的变法,中央集权制政体的初步形成,春秋战国异彩纷呈的文化。 二、秦汉史: 秦统一封建帝国的建立和崩溃: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秦朝短命而亡。 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西汉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经济发展的成果,西汉与周边民族的关系,西汉中外关系的特点,王莽改制,农民起义,西汉 1 / 4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时期的文化成就。 东汉豪族地主的经济和政治:东汉政治和经济的特点,中外关系的特点,黄巾起义,东汉文化。 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三国政局及其特色,西晋的政治和经济,十六国以及南北对立,门阀政治,淝水之战,南朝更替及其经济发展,北魏统一北方,魏孝文帝改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以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大势。 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隋朝统一,政治和经济的整顿和改革,隋朝的文化,隋朝末年农民起义。 唐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繁荣:贞观之治与唐朝盛世,安史之乱,均田制,两税法,南方经济的发展,唐朝后期政治――宦官专权,党争,藩镇割据,唐朝边疆各族,唐朝中外关系,黄巢大起义,唐朝文化及其魅力。 五代十国和契丹的崛起。 四、宋元史: 五代十国、宋、辽、夏、金时期各族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五代十国,周世宗改革,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北宋变法和改革,北宋后期政治及北宋灭亡,宋朝经济制度及成就,辽夏金的崛起及其与宋朝的关系,宋朝农民起义的特点,南宋与金朝的和战,南宋的政局,十至十三世纪的中外关系及文化成果。 元朝的大统一:蒙古的兴起,元朝政治特色,对元朝经济的估价,红巾军起义,元朝文化。 五、明清史: 明朝封建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明朝政治特色,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历程,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特色,张居正改革,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明朝边疆地区概况,明朝中外关系,明朝末年农民起义,明朝文化。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清军入关及其抗清斗争,清朝专制统治, 2 / 4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康雍乾盛世,清朝经济特色,清朝各民族的反清起义,清朝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及冲突,清朝文化成就。 扣我(大写):壹叁贰肆叁零肆捌久久 华中科技大学历史研究所

华中科技大学历史学科创建于2001年初,经过数年发展,已形成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学术群体。历史学科现有教师12人,教辅人员1人,11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1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2人。另本学科拥有兼职教授3人,外籍客座教授1人。在职教师中,1人为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为湖北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2人为湖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生指导教师罗家祥教授曾获选2005~2006年度中美富布莱特学者,并应邀赴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进行学术交流;刘金华博士曾应邀赴香港浸会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历史研究所现拥有国学学科博士点和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根据学校长远发展战略,历史学科发挥所有指导教师的专业特长,招收国学、宋史、中国社会文化史、魏晋南北朝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等方向学术学位的硕士研究生。罗家祥教授同时招收中国古代史专业宋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宋史、国学、中国古代史方向学术带头人罗家祥教授,现为我校国学研究院院长、历史所所长,除担任本校博士生导师外,还兼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两宋政治史和学术文化史研究,先后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王氏新学与宋代社会》、《从新学到理论—11世纪后半至13世纪初年宋学主流的嬗递》、《两宋学术嬗递与政治变迁》等研究课题,曾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1项,并参与多项重大攻关课题,其《北宋党争研究》、《宋代政治与学术论稿》等研究成果获得学术界的好评。

中国社会文化史方向学术带头人雷家宏教授,现为我校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历史所副所长。198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曾参与承担重大攻关课题、省部级社科研究课题多项,在宋史、中国古代社会史、湖北地方史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所著《宋代社会与文化管窥》、《中国古代乡里生活》、《湖北通史·宋元卷》(合著)等均获得学术界

3 / 4

的较高评价,获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武汉市社科成果优秀奖各一项,湖北地方文化史相关成果曾被武汉市有关部门采纳,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较重要的作用。

魏晋南北朝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方向学术带头人李传印教授,现为我校国学研究院副院长,2003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参与承担国务院特批项目《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分典》魏晋南北朝部分、《中国古代史学与政治关系及其现代启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马克主义的史学成就》等重要社科课题的研究,所著《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与政治的关系》、《魏晋南北朝史学与学术初探》、《南北朝时期史学与政治》、《北朝谱学与北朝政治》等论著有一定学术影响。

硕士导师、毕业于武汉大学的刘金华博士和张超博士在简牍文献和近现代思想文化等方面具有较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理论素养。

历史学科近年引进的人才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大都年富力强,具有较大的学术成就,并富有学术创新精神,为本学科的科研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潜力与活力。本科学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8项,参与承担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2项。共出版学术专著18部,合作撰写“十五”国家规划教材和历史学专业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为建立我校历史学科的学术地位,扩大我校历史学科的影响,历史学科积极以各种方式进行学术交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国外学术界,历史研究所与国外从事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如与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历史系等院校的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建立了学术交流渠道,为我校历史学科走上国际学术舞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历史学中国史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能够独立从事科研教学及相关工作,富有宽广学识、严谨学风和创新精神,以历史学的智慧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理论与应用专门人才。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毕业研究生就业去向:教育科研单位从事历史学科研教学及相关工作;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及相关工作;传媒文博单位从事文化事业工作;攻读博士学位进一步深造。

欢迎全国有志青年学子报考本专业,报考条件、注意事项和资助标准参照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资料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