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企业内部审计运作的绩效评价

2021-04-04 来源:客趣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企业内部审计运作的绩效评价

作者:朱 平

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26期

摘 要:在世界范围内,现代审计功能的不断拓展与创新已成为一种明显的趋势和社会共识。内部审计功能己从原有财务审计转向管理咨询与风险管理,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内部审计运作绩效评价方面,指出为了确保企业内部审计运作的有效性,必须对内部审计运作绩效进行评价。我们认为,我国应采用平衡计分卡方法构建内部审计运作绩效评价指标,从顾客、财务、内部业务流程及学习与成长这四个互为因果关系的方面设置指标对内部审计运作效益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关键词:现代审计 内部审计 绩效评价

内部审计运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内部审计运作是指内部审计部门各项活动的规划和实施;狭义内部审计运作是指每一审计项目的操作。2002 年7月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出台,标志着企业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中作用在实践活动中的认可。但是却忽视了应如何保障企业内部审计有效发挥作用的问题,即内部审计部门自身的运作问题。基于此,笔者从企业财务咨询的角度出发,将企业现行内部审计运作模式及其弊端进行分析,通过深入研究企业内部审计运作绩效评价,旨在改进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自身的管理和运作的能力,提高内部审计运作效能,使内部审计部门真正成为企业的有效职能部门,以保障内部审计在企业发挥其应有的约束和监督作用。

1.我国企业现行内部审计运作模式

在较长时期,内部审计被看成政府审计在企业的延伸,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内动力不足。虽然理论探讨上已拓展了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对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有所提高,但在企业实践中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2008年北京省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其省内200家会员企业进行了企业内部审计实况调查,其中调查内部审计资源分布的情况是:200个企业用于保证(监督)活动的平均时间比例为79.98%,而保证监督活动中用于财务审计和经营审计的时间比列达56.23%。根据这份调查的企业内部审计资源分布情况,我们可以合理推断,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运作的实务操作模式普遍为:在范围和深度上,是以财务审计和经营审计为重心的低层次的运作。与之相伴,在实施方式上,也是在以财务审计和经营审计为主的年度审计计划安排下,基本借鉴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的具体审计程序和技术。这种内部审计运作模式显然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重于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弱化了企业内部审计的管理职能和目标服务职能,严重制约内部审计运作的效率效果。

该模式弊端具体表现在:(1)内部审计活动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以及治理程序的融合度不高。现行内部审计运作框架过于侧重财务审计,关注财务风险,使得内部审计的活动范围过多局限在财务领域,即使涉及到经营领域或管理领域,但涉及的深度远远不够。(2)不利于内部审计“以增加价值和改善营运的目标”实现。根据现行内部审计运作范围和深度看,其所能达到的目标主要是对财务信息“查错防弊”和经营作业环节的控制,而该目标显然与企业发展中内部审计所应实现的“以增加价值和改善营运的目标”相差甚远,必然影响内部审计运作效果,更会影响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3)内部审计年度计划缺乏合理性和和科学性。由于现行企业内部审计运作的范围过于狭隘,造成内部审计业务的单调,不仅年度审计计划中的审计对象的选择过于简单和随意,缺乏一定依据和合理性,而且全年审计任务的时间安排也难以体现轻重缓急,易导致内部审计运作的成果与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高管层的需要不相符。

2.企业内部审计运作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企业内部审计运作绩效是指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结构设置、部门管理工作、人力资源、审计文化等资源的支持下,依据内部审计运作框架的业务范围和深度,通过年度审计计划制定、各项审计项目具体程序的实施所取得的效益总和。当前国内理论界提出的对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借鉴“平衡计分卡”方法;其二是借鉴EVA(经济增加值)的评价逻辑,构建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

2.1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体系

“平衡计分卡”法是由Roben.KapLan 和David.Norton在1992年提出的。平衡计分卡体系包括财务和非财务绩效衡量指标,不仅注重对评价对象结果的衡量,更注重对评价对象结果的动因部分的衡量,即注重评价对象的因果对应关系,它通过顾客、财务、内部业务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这四个互为因果关系的方面,将组织的战略转化成可以评价的行为,把管理的焦点集中在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上。

2.2 基于经济增加值的绩效评价体系

基于EVA (经济增加值)的绩效评价体系。EVA的概念源于剩余收益,即指从税前净收益中减去资本成本得到的结果。如果净收益的增加超过资本成本的投资,则剩余收益会增加,即得到EVA的值。依据这样的理论,对评价对象的收益因素和成本因素进行评价,然后将收益总减去成本总和,从而得到评价对象的EVA 值,EVA值大于零,表示评价对象达到了增加组织价值的目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且EV值越大,评价对象的绩效就越好。将该方法运用于内部审计运作绩效评价就是确定出内部审计运作的收益和内部审计运作的成本,然后相减得内部审计运作的EVA值进行评价。 2.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势

从上面两种绩效评价方法的内容上看,笔者认为,对企业内部审计运作的绩效评价更适用于“平衡计分卡”方法。(1)内部审计运作目标与平衡计分卡的导向相一致。依据内部审计使命,企业内部审计运作的最终目标应是“帮助企业实现目标”,而企业要实现的目标从长远看就是战略目标。而基于EVA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方法虽也着眼于增加组织价值的目的,但不是从战略角度去衡量.因此运用平衡计分卡方法对企业内部审计运作绩效进行评价,才能从较高的层次上反映内部审计对企业战略发展的价值。(2)平衡计分卡从四个互为因果关系的方面设置指标对内部审计从运作过程。对内部审计运作绩效评价实质上更关注内部审计运作中的年度审计计划制定和具体审计程序实施及其结果的有效性,也就是不仅仅要看运作的结果,还要看带来这种运作结果的原因。这正与平衡计分卡法强调的“注重因果关系对应”的评价原则相一致。而基于EVA的绩效评价体系侧重的却是收益减去成本后的结果评价。因此,采用平衡计分卡方法对内部审计运作绩效的评价才是更为全面和科学的方法。

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审计运作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

从上文中我们了解到,平衡计分卡是通过顾客、财务、内部业务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这四个互为因果关系的方面,将组织的战略转化成可以评价的行为,把管理的焦点集中在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上。那么其运作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也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3.1 顾客方面

(1)顾客满意度,这是平衡计分卡法解决顾客方面所采用的核心指标,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即内部审计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解决问题,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企业内部审计运作服务的顾客应有董事会、管理层以及企业其他职能部门。为取得衡量顾客满意度的数据,内部审计部门需进行三套调查,即向董事会及其下属的审计委员会调查、向企业管理层调查和向企业其他接受审计的职能部门调查,以分别获取内部审计运作为企业战略决策、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完善以及各职能部门增加价值等方面获得顾客认可程度的实物量数据。(2)顾客获利能力,这主要是衡量内部审计运作结果给顾客所做的价值贡献,需获取经内部审计运作各类顾客的价值增值额的数据,如经内部审计部门审计后提出的建议,进行改善而节约的支出额等。

3.2 财务方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随着企业内部审计运作范围和深度的拓展,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已不仅仅是充当监督者,是一个成本中心,而是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对其进行有效的运作,就是要让内部审计部门成为企业价值的增加者,使其成为一个利润中心。为此,可将内部审计运作价值最大化作为其财务目标,相应将内部审计运作成本最小化作为其另一个财务目标,则内部审计运作的财务指标就是内部审计运作的增值额与成本以及两者相配比后的利润。具体其运作的增加额主要有:降低企业费用或成本带来的增值,如发现应付账款的多付;减少不增值的作业;提高企业效率带来增值;评价和改进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带来的增值等。 3.3 内部业务流程方面

内部业务流程方面是指内部审计部门如何将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意味着需对内部审计运作自身的效率效果的衡量,即从实物形式上评价内部审计运作的效益。可设置下列指标进行评价:(1) 审计所耗时间。这是衡量内部审计运作的时间效率。该指标的数据应来自每一项审计业务从正式准备开始到该业务审计报告发布的天数。(2)年度审计总次数和每元资产(或收入)的审计次数。前者是从绝对量上衡量内部审计运作的总规模,后者是从相对量上衡量内部审计运作的总效率和总力度。(3) 年度审计计划完成百分比。该指标主要是衡量内部审计运作的安排的进度、规范程度和工作的效率。 3.4 学习和成长方面

这是从内部审计运作效益的成因方面进行的评价,可从以下方面设置指标进行评价:(1) 内部审计人员的满意度。反映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的认知情况和内动力。数据获取可依据企业人力资源部每年进行的员工满意程度调查。(2) 内部审计人员的流失率。反映内部审计部门人员数的稳定性。(3) 内部审计部门职位的平均任期。反映内部审计人员在岗流动性和职务升迁情况。

总之,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审计运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下,内部审计人员只有不断的学习与成长,才能持续不断地改善企业的所有的作业流程,同时不断改变自己的内部业务流程,才能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才能真正提高内部审计运作的效益,体现其为企业增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蔡春,唐滔智等.公司治理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 张庆龙.内部审计价值[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3] 王光远.内向型管理审计研究[J].财会月刊,2002,6:3-5. [4] 王光远,瞿曲.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J].审计研究,2006,2:29-37.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 陈艳利,刘英明.基于会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4,5:85-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