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荷花淀教案ppt

2021-08-14 来源:客趣旅游网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荷花淀教案ppt

【篇一:套袖教案】

《套袖》

【教学目标】

1.学习紧扣套袖落笔,由浅入深地揭示套袖的内涵,以平凡材料展示深刻主旨的写法.明确文章立意务求深刻的要求.

2.自觉继承,发扬中华民族质朴,节俭,勤劳的传统美德和潜心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

以选材立意为中心,抓住深刻立意的逐层展现. 【教学难点】

布袜子与套袖的联系. 【教学方法】

1. 讲述法.较全面提供学生材料,给学生拓展理解的空间. 2. 提问法.多角度设疑,启发学生思考和分析文章材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安全教育:六种错误的骑自行车方式

1、在人行道、机动车道骑车,逆行骑车。

2、骑车横冲直闯、争道强行,与机动车抢道。 3、转弯不减速,不打手势。 4、在路口闯信号。

5、骑车双手离把。追逐打闹,三五并行。 6、手攀机动车行驶,紧跟机动车行驶。 环保教育:全球10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课件第2页)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套袖吗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一再提及套袖:邻家姑娘送给我一副花细布套袖;城里许许多多的人戴着套袖工作;孙犁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先生在家总是戴着一副青布套袖.套袖,如今是不常见了,但退回二三十年去,没戴过的人怕是不多.机关的职员,学校的教师,商店的营业员,大凡坐办公室的,站柜台的,都愿意戴上那么一副.至于在家里,做个饭,洗个衣服,拾掇个卫生,更是少不了要戴上.戴它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保护衣袖.上衣的袖口和肘弯处最容易磨损和弄脏,戴副套袖就好多了.二是干活利索.袖口,尤其是稍长稍肥的,很碍事儿.擦个桌子不小心就会把茶杯带翻,上个菜不小心袖口就会沾到汤里去.因此,过去人们都愿意戴副套袖.我至今在家烧饭或收拾卫生仍旧时常戴着它,只是在单位里在公共场所几乎看不见什么人戴了.套袖非常普通,但作者却对它有着深刻的认识.

铁凝,当代著名女作家,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

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玫瑰门》(1988年),《无雨之城》(1993年),《大浴女》(2000年),中篇小说:《麦秸垛》(1986年),《棉花垛》(1989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1983年),短篇小说:《哦,香雪》(1982年),《铁凝文集》(5 卷本160 余万字)(1996年).另有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20余种.部分作品译成英,德,法,日,俄,西班牙,奥地利,丹麦,挪威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套袖》选自1984年2月29日《文汇报》. 三,背景介绍(课件第5~6页)

在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曾经多次组织大批的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安家落户,其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实属罕见.也正因为如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据统计,从1968~1978年的十年间,中国参加上山下乡运动的知识青年达1623万人,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山西等边远省区.知青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和边疆,在各自立足的土地上留下了艰苦奋斗的足迹.上山下乡的故事曾经感染和激励了无数的中国人.正是千千万万知青的无私奉献,有力地支援了中国边远落后地区的建设,并向那里输送了知识和文化.

作者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

但是由于大多数知青都只有初,高中文化,上山下乡运动使他们丧失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也给中国带来人才短缺的局面.从1977年开始,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才有机会参加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中国的高校由此出现了一批特殊的大龄学生群体.1979年后,大批的知识青年也陆陆续续返回城市,历时20余年的上山下乡运动逐步结束. 作者1979年回保定.

作者在文章里一再提到孙犁.

孙犁,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荷花淀》等.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淳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为荷花淀派. 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课件第7~9页) 1.读准字音.易读错的字有:

2.朗读思考:作者选写了哪些材料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 作者主要选写了以下材料:

(1)插队时邻家姑娘送我 套袖; (2)我戴着它干过各种各样的活; (3)回城时办手续把它弄丢了;

(4)城里头许许多多的人戴着套袖干活; (5)孙犁戴着套袖捡豆子,糊窗缝,写作;

(6)孙犁的作品《山地回忆》以及其中所写的房东家的女孩子为他缝制的布袜子

3.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整体把握,明确结构,写出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6)写最初我对套袖的肤浅认识.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第二部分(7-19)部分写套袖的内涵引起了我的思索,凝炼,生动地描绘了 我和孙犁

3次会见的场面,表现出戴着套袖的作家节俭,平易,朴素,勤劳的品质. 第三部分(20-23)从孙犁总戴着套袖生发开去,探寻套袖所具有的精神内涵,表现了作者 对套袖的深刻认识.

本环节意在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五,讲读第一部分(课件第10~12页)

1.学生思考:这部分所写的往事琐忆,与后面写会见孙犁这两部分材料之间有何联系? 分析明确:

邻家姑娘送给我 套袖,我戴上后只觉得多了一层从姑娘身上感觉过的那种气质而显得勤快,干练.所以,丢就丢了,根本没在意,日后也没有想过.进城后看到许许多多的人戴套袖,也只认为那是工作的需要.这部分看似不经意的闲笔,却是作者为后文由浅到深地认识套袖,用以赞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开拓,创新精神作铺垫.它是文章末尾用以揭示主旨的那些议论的基础之一.有了这一部分,文末的议论便不仅仅是针对孙犁这位老作家,而是有了弘扬民族精神这一层面上的更深的意义.

2.它丢得很自然,不知不觉.我没有想过我那副花套袖.这两句话反映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态 联系后文,孙犁与套袖的事,作者这样写又有什么作用?

表示我还没有意识到套袖体现了中华民族节俭,质朴,勤劳的传统美德.我的不经意与孙犁无论干什么活都戴着套袖形成对比,从而促使我关于套袖的思考.

3.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写我戴着套袖参加各种劳动,后面用了删节号,第五自然段写我见过很多戴套袖的人,后面又用了删节号.这两个删节号分别有什么作用?

第三自然段后面的删节号表明我 戴着套袖干活远不止这些;第五自然段后面的删节号表明戴着套袖的人远不止从事这些职业的人.?

点拨分析:本文讴歌的是中华民族节俭,质朴,勤劳的传统美德.这种美,不单体现在孙犁,邻家姑娘等个体上,而且体现在从事各行各业的群体身上和他们所从事的各种劳动之中. 第二课时

一,讲读第二部分(课件第13~15页) 1.作者是怎样叙写三见孙犁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列表引导学生填写: 时间 干活 细节

4年前的一个秋天 捡豆子

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 次年初冬

糊窗缝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 前年春天 写作

又看见了那副套袖

提问:作者由此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戴套袖并不是老人的临时武装

提问:这三个材料表现了孙犁怎样的人品风貌

明确:捡豆子表现了孙犁的节俭;糊窗缝表现了孙犁的勤劳;写作表现了孙犁的创造和开拓精神.无论什么时候(作品涉及的时间有四年),无论在干什么,孙犁都戴着套袖,可见戴套袖的习惯已成自然.因而这套袖已是孙犁上述人品和风貌的集中体现.

2.作者在写我和众人时写得很简括,写孙犁时都写得很详尽,这样处置材料有何好处 对表现主旨有何作用

如果写众人也写得很详尽的话,必然造成笔力不集中,文章会显得庞杂而难以深入.孙犁是一位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力的老作家,具有代表性,又是作者比较熟悉的人,这样既便于作家作深入细致地刻画,又能通过对孙犁刻画反映出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貌.但我和众人又不能不写:这是面上的材料,孙犁是点上的材料.只有点面结合,加以详略处置,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表现文章的主旨. 二,讲读第三部分(课件第16~17页)

1.文章前面一直紧扣套袖写,而20段却写到了孙犁的《山地回忆》以及孙犁不能忘怀的布袜子.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

简要分析:文章从套袖联想起《山地回忆》,特别提到一双结实的布袜子,意在拿它与套袖作类比,以引导我们与作者一起去探寻套袖的内涵:布袜子令孙犁不能忘怀是由于它有着深邃的精神内涵,是由于那女孩子为缝制袜子所付出的真诚的劳动和在这劳动中倾注的难以估价的感情,倾注着中华民族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天性;套袖能让孙犁总戴着,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也就肯定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它体现了勤劳,质朴,平易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开拓,创新的精神.这些美德是邻家姑娘戴着套袖显现的勤快,干练的气质所蕴涵着的,是我戴着套袖干各种活计时所表现出来的,是城里头许多戴着套袖的人所具有的——只是作者先前都末曾意识到,直到作者通过3次会见,才从孙犁身上感受到了.所以,尽管《山地回忆》里的一切和套袖并无联系,但布袜子与套袖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写布袜子正是为了写套袖.因此,作者在第20段提到它,也就依然是紧扣套袖落笔的.

2.课文的最后,作者抒发对春天的感受对深化主旨有什么作用

春是令人遐想的季节,所以作者又仿佛看到孙犁在伏案写作;春又是充满活

力的季节,把孙犁与春联系在一起,暗中回应了作者认同孙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的细节,暗喻具有创造精神的孙犁青春长驻.春又是开拓,创造的季节.作者最后写道:春天永远属于勤劳,质朴,潜心创造着的人.春天离珍惜她的人最近.这就告诉我们具有节俭,质朴,勤劳传统美德的中华民族还具有春天般的活力,春天般的开拓,创造的精神,从而深化了主旨.

三,概括主旨(课件第18页)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本文是一篇借物言志的散文,通过叙写我对套袖这一普通事物内涵的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节俭,质朴,勤劳的传统美德和开拓,创造精神.

简要分析:作者从所有材料出发,经过不断挖掘,提炼,找到了这些普通材料所共有的深层次的含义,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开拓,创新的精神.文章从前到后存在着一个对套袖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作者是在探寻套袖所蕴涵的意义并加以颂扬.那些看似闲散的笔墨,其实都在为逐层推进表达主旨服务. 四,修辞手法(课件第19页) 指出各段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1.我还听人说过,孙犁的房间高大幽暗,人也很严厉,少言寡语.连他养的鸟在笼子里叫得都不顺畅.(夸张)

2.一副棉套袖,到底联系着什么,我说不清.联系着质朴,节俭 联系着勤劳,创造和开拓 好像都不完全.(设问)

3.但我深信,孙犁老师珍爱的不仅仅是衣服.不然,为什么一位山里老人的靛蓝衣裤,就能引他写出《山地回忆》那样的名篇 (反问)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五,小结(课件第20页)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作者是以对套袖认识的不断加深为线索,将不同时间,空间里的材料连缀成一个整体的.从对套袖的不经意,到思索和探寻,最后挖掘出它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开拓,创新精神这一层面上的深刻意义并加以颂扬.那看似散杂的随意涂抹,正是作者选材立意,精心构思的表现.

六,布置作业(课件第21页)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4题. 【板书设计】 套 袖 铁凝

邻家姑娘送我 套袖 →只觉得多了一层从姑娘身上感觉过的那种气质 肤浅认识

城里许许多多的人戴套袖 → 工作的需要

孙犁总戴着套袖 → 联系着质朴,节俭,联系着勤劳,创造和开拓 探寻思索套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开拓,创新的精神 深刻揭示

【篇二:人教版必修2《直面挫折-学习描写》ppt课件

3课件】

我手写我心――直面挫折,学习描写一、激情导入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一定面临过挑战,遭遇过挫折,经历过失败。也许我们心中缠绕过“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凝结过“欲渡黄河冰塞川,欲登太行雪满山”的无奈,喷薄过“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愤慨。当忧愁朦胧我们的双眼,当烦恼囚禁我们的心灵时,让我们拿起笔,做好记录,将这些少年心事凝固成文字,让记忆在时间的浸染下,散发出幽幽的生命之香!请学生说说自己经历的一次挫折,并说说自己受挫时的感受。二、学习描写文段一母亲在我快要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忽然去世了。我很自责、后悔、痛苦。文段二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她匆匆离我而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呀!___ 史铁生《我与地坛》朗读这两段文字,说说哪一段更有感染力,为什么?明确:段二更有感染力。段二通过一连串的反问来表达失去母亲的痛苦和自己没能在母亲生前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理解母亲的自责,写出了痛苦和自责的理由,比概括记叙更具体形象,更能感染读者。这种通过人物的自我表述来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方法,就叫内心独白。方法一:内心独白,直接再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朗读上面的诗句。问:这些诗句是如何写“愁”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愁:李煜将愁比作滚滚东流的一江春水,写出了愁得深广;李清照将愁比喻为有重量的东西,写出了愁得沉重;欧阳修将愁比喻成迢迢不断的春水,写出了愁得绵绵不断。这种比喻的手法能化虚为实,使本来抽象不可触摸的愁变成具体可感之物。我们同学们也可以借用诗词中的这种写法,用比喻将我们无法明说的内心感受形象地表达出来。方法二:比喻描写,化抽象为形象写作实践请大家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受挫时的心情。我的心空笼罩了一层厚厚的阴云,好像只等雷公一声命令,就会大雨倾盆。(伤心)a

name=baidusnap0/a忧伤/b是透明的雾,忧伤/b是朦胧的纱,笼罩思想的时候,唯有心中明媚的阳光才能穿过那层层阻隔。(忧伤/b)痛苦是一个没有花开的季节,是一方没有星光的夜空,是一场没有掌声的演出。(痛苦)希望是一轮映在水中可望不可即的明月,它是一场富丽堂皇却最终消散的美梦,它是一

株朴素淡雅却转瞬即逝的昙花,它是一棵枝繁叶茂却不能结果的栗子树。(考试失败后的心理)诵读。问:在运用比喻描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明确:要选用一些大家熟悉的事物,并且所选用事物的特征与内心感受有相似点。文段一:橘红滚圆的柿子,挂在树上;金黄硕大的梨果,结满枝头。雪白的棉花像云海,黄色的玉米堆满院,鲜红的辣椒挂窗前,青脆的红枣缀满树。和煦的阳光,凉爽的清风,满山层林尽染,大地一派秋景。文段二:雨,像银灰色沾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显得异常沉闷。男生齐读段一,女生齐读段二。问:这两段文字都是些秋景的,它们有什么不同?所表达的情感相同吗?明确:段一世丰收的秋景,流露出人物喜悦的心情;段二时沉闷的秋雨图,流露出人物忧郁伤感的情怀。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情景相生,物我两会”,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最高境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界。我们要学习借助自然景物的烘托来体现内心感受。方法三:景物描写,寓情于景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在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对山悬崖半腰―去做什么呢?摘虎耳草!白日里拉船时,她仰头望着崖上那些肥大的虎耳草已极为熟悉。悬崖三五丈高,平时攀折不到手,这时节却可以选顶大的叶子作伞。生读这段文字。问:这段梦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翠翠听祖父将了父母的故事,明白了爱情是什么,所以梦中她随着歌声各处飞,得到了虎耳草。这里用梦境表达对爱情的渴望。方法四:梦境描写,反映心理文段一:女人的手震动了一下,想事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孙犁《荷花淀》)文段二: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问:这两段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明确:文段一通过对细微的动作“震动”“吮”的描写,反映了水生嫂听到丈夫要到大部队去时内心的震动段二通过对祥林嫂的神态描写,把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时的悲惨境遇描摹得淋漓尽致。连悲哀的神色都没有了,这说明祥林嫂对生活已经彻底绝望了。她被封建社会折磨成一个半死之人,却仍然害怕神灵。文段一:“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祥林嫂,

你放着罢!我来拿。”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她在这一天可做的事不过是坐在灶下烧火。文段二:“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鲁迅《祝福》请生模仿人物的语气读一读。问:请大家注意四婶前后两次的语言有什么不同,而祥林嫂的反应又有什么不同?对祥林嫂的刻画用了什么方法?明确:后一次先说“你放着罢”,命令语气更强,态度更严厉,说明四婶非常紧张,生怕祥林嫂碰到神皿,碰到了就是对神的不敬。祥林嫂第一次只是感到困惑,她并不明白自己的罪过,可第二次她认为自己既然已经捐了门槛,就可以被宽恕了,可这一次四婶的断喝让她崩溃了。对祥林嫂的刻画是神态描写。我们看到,以上几段话是通过对人物细微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所以我们要善于观察,努力捕捉人物的外在表现来窥探人物的内心。方法五:细节描写,揭示心理小结我手写我心――直面挫折,学习描写1 、内心独白,直接再现2 、比喻描写,化抽象为形象3 、景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物描写,寓情于景4 、梦境描写,反映心理5 、细节描写,揭示心理三、模仿创作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学习的五种描写方法,修改下面的文章。我有一双经历过风雨的翅膀我6岁那年,爸爸在加夜班的时候,铁屑蹦到了眼睛里,左眼失明了,还经常充血、头疼。我11 岁那年,爸爸因肾积血,做手术摘掉了左肾,再也无法做体力劳动,家里全依靠瘦小的妈妈支撑着。

(1、请在此处增加一段景物描写来表现“我”此时的心情。)我12 岁那年,妈妈下岗了,一家人的生活只剩下爸爸每月200 元工伤补助费维持。那段日子似乎空气都变得压抑。妈妈找了一份清扫居民楼的活儿,每天天不亮就出去,人们起床时,妈妈已经将楼道打扫得干干净净。每个月300 元对于我们这个气喘吁吁的家来说,已经是很大一笔钱了。初二暑假,老师布置我们买英语习题集,只需要10 元钱。我向爸爸要钱,他让我等一等,然后出了门。再回来时他的手表不见了,当爸爸把他用手表当来的10 元钱递给我时,我突然觉得那10 元钱好重。(2、请将画线的句子改用比喻手法进行描写)我做了一个决定:打工,我要自己供自己上大学。(3、请将此段用内心独白的方法写出作决定的心理过程,再用梦境的方法写打工的前景。)每天上学时我看到学校门口有卖各种文具、零食和玩具的小贩生意红火,只要不怕同学笑话,我也一样可以。从同学那里借了50 元钱,我去批发市场进了一些小装饰画、小工艺品、小饰物等。没想到平日

司空见惯的事情轮到自己头上竟然变得那么艰难。(4、请在此处增加一些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展现我做买卖的场景以及我焦急、沮丧的心理。)(5、请在此处增加一段描写一个善良人的神态、语言对我的鼓励,以及我战胜自己的心理过程)一个月后,我赚到了80 元钱。(6 、在结尾处描写一段景物来衬托我取得胜利后的心情)教师发放作文材料,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修改一段,小组内完善,每组推荐一个人朗读,师生互评。教师朗诵下水作文:《给心灵开一扇小窗》九月的一天,下过雨,天空被洗得一尘不染,阳光也变得温柔可人,梧桐越发绿得可爱,知了的歌声里多了一丝甜润。我带着雀跃的心情蹦蹦跳跳地来到办公室。闭上眼睛深呼吸,哦,我将在这里度过人生最灿烂的季节,尽我之所能,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正当我徜徉于教学的海洋时,有人叫我,说是校长有请。我一路小跑来到校长的办公室,只见校长眉头紧锁一点也不见昨日的慈祥。我的心里敲起鼓来。校长见我进来,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挤出一个笑容,做了一个示意我坐下的手势。“出了什么事,校长?”我不安地问道。“小张老师,很抱歉,是这么回事,今天局里开会,说今年的大中专毕业生一律分配到村小工作,所以我们的录用要取消。不过,我还是很高兴认识了你,我相信你无论到哪里都会很优秀,是金子总会发光嘛。”我的内心潮水一般地涌

【篇三:当代文学课件】

当代文学的分期 四分法

1. 1949-1956:开拓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学

2. 1957-1965: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文学 3. 1966-1976:“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 4. 1977-: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学

三分法:“十七年”文学(1949-1965)

二分法1、走向体制化的文学时代(1949-1976) 2、走向多元化的文学时代(1977-) 五分法:1、1949-1962 2、1962-1971 3、1971-1978 4、1978-1989 5、1989-2000

第一编 走向体制化的文学时代(1949-1976) 第一章 文学的转折与作家的重组 第一节 文学的转折

1、以延安文学作为主要构成的左翼文学,进入50年代,成为唯一的文学事实

2、1920年代后期开始,左翼文学为选择最理想的文学形态,推进文学“一体化”的目标所做的努力,进入一个新阶段 3、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成为“纲领性”的指导思想

4、文学写作的题材、主题、风格等,形成了应予遵循的体系性的“规范”

5、作家的存在方式,写作方式,作品的出版、阅读和批评等文学活动也都出现了重大变化(被纳入到了党的组织活动中) 第二节 作家的重组

1. 一部分作家创作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2. 一部分作家进行自我调节,但思想进步了,艺术上却退步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3. 许多作家被政治运动强行抛离出文学创作的轨道 第三节 “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

1. 从作家出身的地域,以及生活经验、作品取材等的地域来看,出现了从东南沿海到 西北、中原的转移

2. 个人的精神劳动服从于革命事业的思维方式与写作方式 3. 作家文化资源的狭窄化趋势

4. 文学观念、文学创作和文学传播的政治化倾向 第二章 文学规范和文学环境

——以“十七年”文艺思想斗争和文艺运动为例 第一节 文艺思想斗争与文艺运动简介 ?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1)

? 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1954) ?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1955)

主要理论分歧:1共产主义世界观2工农兵生活3思想改造4民族形式5题材

? 文艺界的反右斗争(1957) ? 新民歌运动(1958)

? 文艺界反右倾运动(1958-1959) ? 文艺界反修防修运动(1963-1964) 胡风文艺理论核心

“主观战斗精神”:既包括作家的人格素质(如直面人生的勇气,“为人生”的真诚的愿望),也包括创作过程中作家应具有的想象、直观等因素。将创作看成主观精神和客观真理的结合或融合、博斗、拥抱的过程。

“双百”方针发表后文艺界的短暂繁荣

1、出现了一批大胆正视矛盾冲突的作品(如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2、出现了一批讽刺性的杂文(如巴人《况钟的笔》)

3、出现了一批以婚恋为题材、大胆发掘人性人情的作品(如邓友梅《在悬崖上》陆文夫《小巷深处》、宗璞《红豆》) 文艺界反右的后果

1摧垮了专业作家创作队伍,以致于在新民歌运动中不得不求助于民间作者

2使知识分子作家丧失了自由发表意见、独立进行探索的勇气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新民歌运动1957年冬——1958年春,农村兴修水利运动中出现群众性文艺创作

? 毛泽东在成都会议(1958年3月9日-26日)指示搜集民歌 ? 郭沫若、周扬编选《红旗歌谣》

? 周扬《新民歌开辟了诗歌的新道路》

“民间歌手和知识分子诗人之间的界限将会逐渐消泯。到那时,人人是诗人,诗为人人所共赏。”

第二节 文艺思想斗争与文艺运动的特点及源由 特点:

1. 每一次文艺思想斗争和文艺运动都由执政党的领导人直接发起;

2. 每一次文艺思想斗争和文艺运动的正确程度与当时执政党的政治、经济政策

的正确程度存在着一种直接的对应关系;

3. 文艺思想斗争与文艺运动严重制约了当时的文艺创作,文艺创作的繁荣和歉

收与同时期的文艺政策的正确与否存在一种直接的对应关系;

4. 从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文艺界的思想斗争和文艺运动就没有停止过,

且多以群众运动和政治运动的方式来解决;

5. 文艺思想斗争与文艺运动的消极意义远远大于其积极意义 源由:

第三章 “十七年”的小说创作

两种环境: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并没有得到所有国家的承认

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需要最大限度地加强社会各成员的凝聚力

两种策略:1寻找自身统治的合法性依据2进行意识形态的许诺 两种声音: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中国的社会成员只要跟着共产党走,就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 《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上海的早晨》 ? 《红旗谱》《红日》《红岩》 《林海雪原》《保卫延安》

第一节 “十七年”小说创作的时代特色

1. 小说的题材与主题表现出了新的时代特色

2. 无产者与普通劳动者的形象在小说创作的人物画廊中占有中心地位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3. 文学的民族化和群众化在解放区文学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4. 作品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乐观主义精神 第二节孙犁与荷花淀派

? 小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

? 短篇代表作《山地回忆》( 1949年12月):第一人称手法;先抑后扬、以小见大的

手法。小妞儿:物质上的贫困与精神上的自尊。

? 中篇小说代表作《铁木前传》:铁匠傅老刚——木匠黎老东;九儿——六儿。主题:

“家业使弟兄们分裂,劳动把一村人团结起来”。

?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吴春儿、李佩钟、蒋俗儿。以散文的笔法写长篇。

孙犁小说创作的特点:

1、 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方法,同时又融进浪漫主义的笔调,情节呈现出淡化趋势;

2、 擅长将时代的政治风云溶于民情风俗的描绘中,作品有比较浓郁的乡土气息;

3、 尤其擅长塑造质朴、单纯、真挚的农村青年女性形象; 4、 借鉴散文的笔法写小说,总体风格上呈现出阴柔之美。 孙犁的影响——荷花淀派

荷花淀派是20世纪50年代在天津、河北地区出现的一个风格相近、以孙犁为中坚的小说创作流派。其代表人物有孙犁、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其创作特色是以写冀中平原、冀西山区的农村生活为主,作品大多不触及社会的主要矛盾,往往运用散文的笔

调、诗化的语言进行小说创作,作品有较多的诗情画意和乡土气息。 第三节 赵树理与山药蛋派

小说带有传统白话通俗小说的亚文化形态:立足民间,面向民间,包含比较丰富的民间语义和民间事象,采用传统的叙事方法,有着天然的乡土气息和日常口语。 《登记》: 艾艾——小晚

小飞蛾——张木匠、保安 燕燕——小进 村民事主任:封建传统思想 王助理员:文牍主义

《“锻炼锻炼”》:王聚海、杨小四 《套不住的手》:陈秉正 《实干家潘永福》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读者中心主义与政治中心主义的矛盾:“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

农民文化价值观与主流政治文化观之间的矛盾

? 朴素淳厚的农民文化价值观,如将勤劳、朴素、善良、实在等等作为价值判断标准 ? 主流政治文化观,将新/旧、公/私、集体/个人之间的对立作为价值判断标准 民间文化形态的双重性和矛盾性

? 一方面是一个藏污纳垢之所,在民间文化形态里,既有封建性糟粕和民间的劣根性,

又有传统意识形态的遗留

? 一方面,民间文化形态又有其朴素、清新、健康、活泼、幽默、富有原创性的一面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双重态度

一方面认为它低级、粗俗、简陋,主张用科学、民主等现代意识来对它加以改造

一方面又看到它在社会和文化中的巨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对民间文化形态中的精华部分表现出一种尊重和推崇的态度 赵树理的影响——山药蛋派

山药蛋派是在赵树理影响带动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初步形成的一个以一批山西土生土长的作家组成的小说创作流派。其代表作家是赵树理、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 山药蛋派的创作特点 1. 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致力于反映农村生活,题材多取自山西农村生活

2. 提倡描写生活中的矛盾,特别是人民内部矛盾,热衷于“问题小说”的创作

3. 注意人物形象塑造的多样化,特别擅长塑造乡村社会中的中间人物和落后人物(《锻

炼锻炼》:吃不饱、小腿疼;《三里湾》:糊涂涂、常有理、铁算盘、惹不得)

4. 主张创作的大众化、民族化、通俗化,形式上较多借鉴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的长处

5. 语言多用富有表现力的农民口头语言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流变 ? 鲁迅风的乡土小说

鲁迅、蹇先艾、许钦文、王鲁彦、许杰——茅盾、叶紫——赵树理、柳青、周立波——高晓声 ? 田园风的乡土小说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冯文炳(废名)、沈从文——孙犁——汪曾祺 第四节 路翎、茹志鹃、李准的小说 ? 路 翎《初雪》《洼地上的“战役”》 ? 茹志鹃《百合花》

? 李准《不能走那条路》《李双双小传》 第五节 《青春之歌》与文学的意识形态化 一部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

林道静的爱情、婚姻遭遇,隐含着复杂的女性问题。但有关女性命运的主题因素,在作品中是被压抑、被淡化,被主要当作阶级立场、阶级意识的矛盾和转变的因素来处理的 《青春之歌》的叙述特征 (一)故事情节借助了英雄成长小说的故事原型

离家遇难 初次遇救 成长 再次离家遇险 再次遇救 经受考验 英雄的诞生

(二)人物和人物关系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特征

? 主体(林道静)双重阶级特征:阶级继承权依据与阶级的原罪 林成长为英雄的过程,事实上可看成远离其父亲的那个阶级而回归她母亲所属的那个阶级的过程。一般英雄成长小说中,主人公与敌手的冲突是最重要的关系,但在《青春之歌》中,主体与助手的关系更为重要。一般英雄成长小说中,主体与助手的关系是一种同盟合作关系,主体支配、引导助手。《青春之歌》中,主体与助手是受拯救与拯救、受教育与教育的关系,助手的能力大大超过主体。主体与助手的关系暗喻了个人与党间的关系。 第四章 “十七年”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概述

浪漫向度: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何其芳

现实向度:蒋光慈、殷夫——蒲风、艾青、田间、臧克家——“七月”诗派

现代向度:李金发——戴望舒——“九叶”诗派

颂歌:所谓颂歌,指的是一种以正面赞颂为主的诗歌。在内容上,颂歌常表现为互为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主义时代和工农兵群众的歌颂;一是对新中国谛造者和领导者的歌颂。代表作有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郭沫若《新华颂》、胡风《时间开始了》、闻捷《吐鲁番情歌》、贺敬之《雷锋之歌》。

战歌:所谓战歌,主要是指以“充沛”的战斗激情表现战斗性主题的诗歌。如郭小川《保卫我们的党》。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基本估价:

强调政治主题而排斥其它主题 强调时代情感而排斥个人情感 强调民族形式而排斥其它形式 强调阳刚之美而排斥阴柔之美 原因:

1、许多老诗人难以完成诗歌创作的转型(郭沫若《防治棉蚜虫歌》) 2、过分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压抑了诗人的创作个性

3、对新诗的主流应是“古典+民歌”的过分强调也限制了诗歌创作的多元发展

第二节 闻捷、贺敬之、郭小川的贡献

闻捷:抒情诗集《天山牧歌》 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 《苹果树下》的特点: 抒情诗的叙事诗化倾向

将苹果的自然成熟过程同爱情的自然成熟过程结合起来写

郭小川:叙事长诗:《一个和八个》、《将军三部曲》 抒情诗:《致青年公民》、《甘蔗林——青纱帐》

贺敬之:代表作有《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形式上运用得较为成功的是楼梯诗。

楼梯诗:楼梯诗是借鉴法国未来主义诗人

的图案诗和马雅可夫斯基的重音节诗而创立的一种诗体。它从现代汉语的特点出发,以意义的顿歇为单位,将诗句拆行排列,常常是一句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腹有诗书气自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