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T E 东北地区农村城镇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张 丽 ,马春阳 ,陈妍希 (1.吉林建筑大学,长春130118;2.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辽宁大连116024) 摘要:在进入了21世纪之后,东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 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而通化市和白山市等东部 逐渐开始减缓,在相关资料针对东北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问 城市,作为资源开发的主要区,已经成为人口密度 题研究过程中,看出东北城镇化进程缓慢的原因,主要就是 比较低,城镇化发展比较快的地区,这也充分的显 由于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城镇化规模比较小、资源型产业发 示出,吉林省的优势一次达到调节经济结构产业结 展质量低等原因,解决城镇化迟缓应增加小城镇规模,培养 构的最优手段。 城镇特色产业;引导衰退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建立地区特色 二、造成东北城镇化迟缓的原因 产业:加大对企业资源的维护,建立生态型产业。 (一)城镇规模小,经济实力薄弱 关键词:东北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在东北地区发展的过程中,其建造的城镇的数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量每年都在急剧增加,但是大多数的城镇规模却不 文章编号:1 005—91 3X(201 7)08—0038—02 是非常大,在辽宁省小城镇虽然发展得比较好,但 是小城镇的平均人口仅有七千人左右,黑龙江省有 就目前我国东北地区的发展情况来看,城镇化 一千多个小城镇,每个小城镇只有1~2000人,这 发展工作对于其整体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也导致黑龙江省的人口多,但是比较分散,这样的 而进行城镇化建设,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进步,还 建设程度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地区城镇的分布,更加 可以使更多的农民真正的成为市民,享受更多的待 不利于城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甚至导致整个城镇 遇和福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同时也能够 在发展过程中,建设标准在不断的降低,造成道路、 扩大内部需求,有效地提高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 环境、卫生、排水等设施都不配套,从而无法吸引到 保证广大居民在体会到现代化生活带来的便利的 更多的资金和人才。但是在这一阶段,如果大企业 同时,也能够优化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提高劳动 出现衰败和没落的现象,那么乡村就会由于缺乏自 生产率,以此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际上,东北农 己的品牌,导致难以形成良好的产业链,限制了该地 村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想要解决 区的经济发展,无法形成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也导 这些问题,还要找到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重点对 致整个地区城镇化前进的道路受到严重的阻碍。 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够 (二)资源型企业发展质量低,产业转型挑战大 保证东北地区在生产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更好的发 在东北地区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其资源的过度 挥出来,弥补在城镇化过程中凸显出的短处,实现 开发以及国家经济重心的转移,该地区面临的资源 优势互补,这样才能够保证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走 型城镇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困境。所以东北地区 向最佳的发展道路,更好地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繁 想要发展的道路就是做到产业的转型,而资源型的 荣发展。 企业一直处于安稳的状态,这也是企业改革和发展 一、东北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的一个巨大阻碍。首先就是由于资源型产业不需要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东北地区 创新和升级,只要有足够的资源,甚至不需要营销 的城镇化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而城镇化的规模和 和促销,这样都能够保证整个企业的快速发展,甚 产业结构,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被优化,在这其 至让企业处于垄断的状态。长此以往,这种状态就 中人员职能分工也越来越合理,这也成功地促进了 会打消企业不断发展的积极性,因此这些员工的素 我国东北地区的快速发展,例如:在吉林省,长春市 质比较低,劳动力素质越低,产业转型的资本就越 和吉林市形成整个吉林省的核心区,在这个区域的 低,因为人们不愿意接受最新的职业和最新的知 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县城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 识,这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产销和发展。甚至在企 城镇发展设计框架体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 业转型和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较高的风险,导致领 吉林和长春周边小城镇小县城的发展和进步。其中 导的业绩下降,而人员缺少,严重影响企业转型。 松原和四平等一些中部城市已经逐渐开始履行全 (三)存在城镇化率虚高的现象 收稿日期:2017—06—06 作者简介:张丽(1973一),女,吉林抚松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马春阳(1989一),女,长春人,硕士研究 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匪■蚕瞄嚣 中国的城镇化率是根据当地的居民人数计算 的超过一半,生活在城镇地区的居民一般都是城市 打工的农民,而城镇化的实质就是把农村剩余的劳 动力,逐渐传于到城镇,而非农业的居民。这样才能 够保障,农村人员享受到城镇人民同样的待遇。而 这样的统计方法就是大量拥有农村户口在城镇打 工的人民统计成为城镇人口,他们身处城镇却不能 享受居民同等的待遇就业,导致很多农村人口对向 和政府实行行政改革的过程中,经济行为和法律手 段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大力促 进生态友好型产业的发展,能够在根本上对环境的 污染起到缓解的作用,对于农业方面也能够广泛地 推行,农业生态发展在不损坏自然生态环境,不使 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增加对农业 的投资水平,以此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实现 资源重复利用和回收再利用现象,并且降低化学物 城市化转移缺乏信心。 三、解决城镇化迟缓的对策 (一)增加小城镇规模,培养城镇特色产业 现阶段在东北地区,城镇化规模建设普遍比较 小,甚至缺乏联系,因此难以形成整体性的产业链, 也导致经济难以得到发展。但是小城镇是城镇化发 展不可小觑的力量,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 设,对小城镇进行建设。这样也能够使乡村的人口 密度比较小的城镇进行合并,有效地减小城镇的个 数。同时,也能够增大城镇的规模,使城镇更为集 中,提高城镇发展的质量,便于政府对其进行规划和 管理;另一方面想要发展小城镇的特色产业,利用其 地理或者资源特色,发展特色经济,融人到高科技产 业中,为城镇化发展打造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引导衰退企业转型,建立地区特色产业 想要保证资源衰退型企业做到产业的升级和 转型,不仅仅要保证当地的企业具有足够的资源, 在企业性质还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上都需要给予一 定的改革,要保证这些具有垄断性的国家企业进行 分离,改变原有的国家支持农民旱涝保收的情况, 转变为需要农民自身稳定,通过业绩评价企业的发 展,以此得到稳定的收入,这样也能够让人员更加 注重企业的收益,减少国家对的企业保障。企业员 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对于员工的福利待遇和家 属的生活保障,也需要给予一定的承诺,这样才能 更好的吸引外来人口,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建设。 在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冒险意识的过程中,也需 要建立起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品牌,集中对员工以 及失业的人员进行技能的培训,让这些人员成为产 业中的支柱,使产业成为地区的支柱,保证改变衰 退型企业现状,促进地区发展。 (三)加大对企业资源的维护,建立生态型产业 对于资源衰退型城镇的发展停滞现象,所折射 出的问题不仅是产业需要转型的现象,更是在生存 环境和资源、环境都亮起红灯的同时,要在保护环 境的情况下,高效率的促进城镇化的发展,这也是 整体改革的前提。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农村 的城镇化发展和环境优化相互结合,达到东北地区 农村合理土地资源的配置,把企业进行相互汇集, 达到公共设施共享,污染统一处理。减少地区发展 的成本,也能够在根本上减少环境的污染。同时在 质对农村带来的污染。在根本上尽可能多的发展生 态型产业,使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物质的排放, 达到协调,坚持资源开发和资源保护共同进步,采 用最新的环境保护工艺,对整个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的手段和链条进行清理。 就目前我国东北地区发展的情况上看,不论是 在城镇化本身的质量上,还是现行的体制上,以及 资源环境等方面依然都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也严重 阻碍了东北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所以还需要实行切 实有效的方案,改变东北地区目前城镇化发展现 状,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步伐,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 城镇化的质量。同时利用东北特有的资源、地理、产 业方面的优势,做好产业转型工作,能够使最新的 产业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支柱,也能够保证城镇化建 设跟上时代的要求,在设备上进行完善,更好地拓展 城镇化的规模,实行合理的合并,这样才能够保证农 民在不断的创业,让城镇化道路进展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1]王军利.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公共交通发展存在的 问题与对策研究[I1l现代经济信息,2016(2):349—350. 【21陈伙平,冯宝梅,徐芬芬,等.城镇化背景下福建省农村 流动儿童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成因及对策U1.教育评 论,2015(11):55—58. [3】李禄俊.西部农村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 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5(4): 48-51. 『41 吕桂玲.北京农村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以 北京昌平区沙河镇于辛庄村为例Ⅱ]才智,2014(22):313. 【5】李丰威.河南乡镇商贸服务体系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 策——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I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 学院学报,2013(6):1—4. 【6】魏庆.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 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法制与社会,2013 (23):192—193 【71母赛花.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 对策——以云南省Y县龙岗地区为例 当代经济, 2012(24):42—43. f81王永龙.安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 策——以安徽省巢湖市为例【『1.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 报,201I(2):113—115. [责任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