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八上22《孟子三章》知识要点+教师版

2022-05-22 来源:客趣旅游网


22.《孟子》三章·每课要点

一、文学文化常识: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二、字音:

畎(quǎn)亩 胶鬲(gé) 公孙衍(yǎn) 米粟(s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词语辨析与运用:

1.实词: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

- 1 -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以,凭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固,巩固。国,国防。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动词,震慑。

得道者多助: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寡助之至:寡,少。至,极点。

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

- 2 -

2.通假字:

亲戚畔之 畔,同“叛”,背叛。

3.古今异义:

(1)城 古义:内城 今义:城市

(2)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水塘

(3)委 古义:放弃 今义:委屈、不甘心

(4)国 古义:国防 今义:国家

(5)亲戚

古义:泛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包括父母兄弟。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亲属,不包括父母兄弟。

(6)去 古义:离开 今义:往、到

- 3 -

(7)域 古义:这里用作动词,限制。 今义:地域

(8)是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9)兵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10)然而 古义:这样却 4.一词多义:

(1)利

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

兵革非不坚利:锐利

(2)城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

城非不高也:城墙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4 -

5.词类活用: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翻译句子:

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

3.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5 -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5.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人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课文整体感知:

以民为本,推行仁政,是孟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张,也是我国传统政治思想中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一章借讨论战争来论述推行仁政、赢得民心的重要性。全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气势充沛,有说服力。

孟子首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以下三句是对这一观点的具体阐述,采取的是两两比较的方式。先是“天时”与“地利”的比较:“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极言其城之小,“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极猛并占有战斗的主动权(其中就包含“天时”的条件);但结果却是“不胜”,由此得出“天时不如地利”的结论。接着是“地利”与“人和”的比较:“城非不高也”以下四

- 6 -

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极力铺陈守方所具备的“地利”条件;但结果却是“委而去之”,由此得出“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以上都是基于历史经验的判断,而非凭空的悬想。这样逐层推进,通过比较指明了“人和”才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所谓“人和”,就是下文所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接下来再由“人和”进一步推演,指出“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只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这就从反面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接着引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并进而指出“寡助之至”(即彻底失却“人和”)必然众叛亲离,“多助之至”(即把“人和”发挥到极致)则会天下归顺,二者交战,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孟子说“仁者无敌”(《梁惠王上》),讲的就是君王行仁政、得民心,获得“人和”的有利条件,凭借这样的条件去征讨那些不行仁政、失却民心的统治者,自然可以无往不胜,无敌于天下。

富贵不能淫

词语辨析与运用:

1.实词:

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安居而天下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 7 -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怎么,哪里。

父命之:父亲给以训导。命,教导、训诲。

戒之曰:告诫。

往之女家:同“汝”,你。

必敬必戒:谨慎。

无违夫子:指丈夫。

以顺为正:以,把。顺,顺从。为,作为。正,准则,标准。

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居住。第二个“居”居所,住宅。

广居、正位、大道: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由,遵循。

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 8 -

富贵不能淫:惑乱,迷惑。使动用法。

贫贱不能移:改变,动摇。使动用法。

威武不能屈:屈服。使动用法。

2.虚词:

之: 丈夫之冠也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母命之 代词,代出嫁的女子

往送之门 动词,去,到

居天下之广居 助词,的

3.通假字:

往之女家:同“汝”,你。

4.一词多义:

- 9 -

戒: 戒之曰 告诫

必敬必戒 谨慎

居: 居天下之广居 居住

居天下之广居 住所

得: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能,能够

得志 实现

5.词类活用:

①居天下之广居 动词用作名词,原意为居住,文中意思为居所、住宅。

②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使动用法,文中作动词,意思为行冠礼,

③富贵不能淫 使动用法,使……迷惑。

④贫贱不能移 使动用法,使……改变(动摇)。

- 10 -

⑤威武不能屈 使动用法,使……屈服。

翻译句子:

1.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

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儿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妇女之道。 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住在天下最宽敞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路‘义’上。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 11 -

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章探讨“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破有立。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因为他们具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的威力。值得注意的是,景春提出观点时使用了一个反问句,还用了一个加重肯定语气的“诚”,可见他对于这一观点是深信不疑的,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张仪、公孙衍的歆羡甚至崇拜。

而孟子则针锋相对,首先同样用一个反问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焉得”一语不仅仅是对景春所持观点的否定,也包含了对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屑和鄙视。紧接着,孟子用“妾妇之道”作比,指出了公孙衍、张仪的本质:他们只不过是顺从君王的意志,就像当时出嫁的女子完全顺从丈夫的意志一样。他们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那里称得上是什么大丈夫?这是“破”,即直接反驳的部分。接下来是“立”,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孟子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标准:第一,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第二,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第三,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施加的因素都不能使之迷乱、动摇、屈服。这三条做到了,才有资格叫大丈夫。

孟子的观点为人们广泛认同,后代无数仁人志士,都可视为孟子这一观点的践行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词语辨析与运用:

- 12 -

1.实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兴起,指任用。畎亩,田地。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选拔,任用。

管夷吾举于士: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士,狱官。

百里奚举于市:市井。

必先苦其心志:必,一定。苦,使动用法,使……苦恼。

劳其筋骨: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其身:使他身处贫困之中。空乏,财资缺乏。

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拂,违背,不顺。乱,扰乱。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动,使动用法,使……惊动。忍,使动用法,使……坚韧。

- 13 -

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增加。曾,同“增”。

人恒过:恒过,常常犯错误。恒,常常,总是。

衡于虑: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不顺。

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征,征验,表现。发,显露、流露。喻,了解、明白。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在国内。拂,同“弼”,辅佐。出,在国外。

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敌,匹敌、相当。

2.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衡于虑 衡,通“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 14 -

3.一词多义:

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被起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发出

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 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给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由于

困于心 在

拂 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

法家拂士 通“弼”,辅佐

4.古今异义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古义:被任用; 今义:送出

- 15 -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古义:被举用; 今义:举起。

(3)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 古义:用这些办法;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4)征于色 【征】 古义:显示; 今义:出征。

(5)而后喻 【喻】 古义:明白,了解; 今义:比喻。

(6)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 古义:在国内; 今义:进入。

(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 古义:在国外; 今义:出去。

(8)曾益其所不能 【不能】古义:不具备的才能; 今义:不可以

5.词类活用

1)生于忧患 名词作动词,生存

2)死于安乐 名词作动词,死亡

3)苦其心志 使动用法,使……痛苦

- 16 -

4)劳其筋骨 使动用法,使……劳累

5)饿其体肤 使动用法,使……饥饿

6)空乏其身行 使动用法,使……经受贫困

7)行拂乱其所为 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8)所以动心忍性 使动用法,使……惊动 使……坚忍

翻译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优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

- 17 -

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

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孟子首先一连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据此事实,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孟子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接下来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实力相近之国的并存、威慑,没有外部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这一段论述也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段,对后世的有志之士起到

- 18 -

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这段文章的写法也很值得称道。文章开始一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据此事实,作者归纳总结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一段结论,让人不能不信服。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七、问题探究: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

本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因此认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不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 19 -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句,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此后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3)文章上部分运用举例说明,下部分运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更加突出其论点。

3.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证方法有什么特点?

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即特殊论据——一般论据——中心论点。作者在论证上采用正反论证,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同一哲理的两个方面;其次,全文善用排比句,对于

- 20 -

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本文将中心论点放在篇末进行归纳,先论证“生于忧患”,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论证“死于安乐”,高度概括历史上大量安乐亡国的事实。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

- 2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