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在小学各学科课堂进行德育渗透

2023-08-15 来源:客趣旅游网


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河北省内丘县平安小学 秦冬芬 邮编:054200

摘要:品德教育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各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要找准教材德育渗透点,把握住教学时机,掌握好渗透尺度,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阵地,发挥各科育人功能,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的。

关键词:德育 渗透 学科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 可见,我们培养孩子不仅要具有文化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承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身为教师就要把教材中的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吃准吃透,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各学科自身特点,找出渗透点,选准切入点,把握住时机,掌握好德育渗透的“度”,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徜徉在浓浓的知识传承和道德影响的氛围中,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一、 利用课堂阵地,发挥各科德育功能

各学科的教材,都是依据本学科的教育教学任务、学科特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该学科特有的知识体系编排的,而德育内容只能蕴含于知识内容之中。语文、英语、品德、社会等学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增进国家和民族责任感与使命感,

弘扬民族精神的主要课程。数学、科学等学科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在科学的探索中百折不回,勇攀科学高峰精神教育的重要课程,特别对人文精神以及道德伦理的教育内容的渗透。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重在珍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明传承,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激发他们奋勇拼搏的精神。以上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德育以知识为载体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给予学生深刻的影响。

《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由此可见,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在学校大量时间是多科课堂教学,通过各科课堂教学进行德育工作是最有效、最经常的形式,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二、找准教材渗透点,实施德育渗透

小学各学科内容中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创造性,同时这些内容又都渗透了德育因素。作为教师要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语言教学为载体,使德育适时适度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如:数学圆的认识一课时,从教材内容看,讲了四个知识点: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画圆的方法;圆心、半径与直径及其相互关系;圆是个轴对称图形,直径是对称轴。乍一看,觉得没什么德育内容可渗透,可一细想,则不然。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圆,由此可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圆、圆心、半径、对称轴这些知识,又是相互是联系的,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上去观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就会使学生学会一种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另外把圆画得合乎要求,需要反复练习,精心地画,从而又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习惯和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呈“隐”

性状态。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探寻到这些“潜”于知识中的育人点,也就是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点”。只有扎实地去研究,去思考,才会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才能落到实处。如果没有发掘尽,十分可惜;生硬联系,随意发挥,又不免牵强附会。为此,把各学科教材中每章节的渗透点列举出来,整理成德育渗透目录,作为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依据。其次确定每一课时的德育渗透目标及内容,然后德育渗透再具体到每一课时教学过程的某一个环节。最后编写每课时的德育渗透教案,并在每课时教案中设有侧记与反思。使教师在实施中进行反馈,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拿出具体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德育渗透具有规范性和经常性,

三 、把握教学时机,实施德育渗透

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内容更广阔,内涵更丰富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可见,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我们教师随意安排,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的位置、层次、地位来安排教学过程,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如:英语教学family一课时,教师能把family一词中每个字母所代表的,一个与本单词相联系的单词编成一句话,即father and mother , I love you。使学生感受到只要爱爸爸妈妈就是一个完整快乐幸福的family,教师这样处理教学,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当中,使学生不光轻轻松松记住了这个单词,还自然而然地向学生渗透了爱的教育、和谐的教育等。

将思想教育内容科学地、灵活地溶于教学过程中去,使教学尽量脱去僵硬的外衣,使其显露出生机,洋溢着情趣,充满着智慧,自然而然地、机制巧妙地、适时适量地渗透德育因素,使他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开阔眼界,训练技能,培养兴趣,学会做人。

五、掌握渗透尺度,实施德育渗透

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而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更具有特殊性。在教学中的“渗透点”与最佳“时机”的结合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知识的教学与思想的教育两不误,还要能够恰到好处地处理好二者关系。我们常说“过犹不及”, 不及就达不到德育的效果,过了又淹没了本学科性质,变成了思想教育课,这就要求教学中做到既“到”位,而又不“越”位。让学科教学渗透德育落在实处,不做表面文章,使学生产生真情实感,受到思想熏陶。如:科学课分析食物成分一课时,在老师分析了食物成分后,让学生自己搭配一套营养配餐,巧妙地将合理饮食与健康教育渗透其中,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受到到健康教育,实实在在的渗透使学生受益匪浅。

德育渗透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它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在各个学科不断实践、研究、总结,使德育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地走进课堂形成气候。我相信:只要我们都能重视和自觉去做,一代品行文明,品性健康,品德高雅,品质高尚的学生会在我们的努力下健康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