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手册

2022-09-02 来源:客趣旅游网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某某有限公司

版本号 B 版 综合管理体系

手册

( ISO9001:2000 & ISO14001:2004 ) (Q/TLYS—TDZG 05 G 001—2006)

批准: 日期: 2006/12/18

综合管理体系手册

0.更改历史记录

No。 审核: 日期: 2006/12/18 编制: 方开和 日期: 2006/12/18

更改单号 更改内容摘要 更改日期 更 改 人 更改方式 备 注

。 。 1. 手册目录

0. 更改历史记录 ······················································· 第 1 页

1。 手册目录 ··························································· 第 2 页

2。 目的及适用范围 ·················································· 第 3 页

3。1 颁布页 ······························································ 第 4 页

3.2 前言 ··································································· 第 5 页

3.3 引用标准及术语 ···················································· 第 6 页

3。4 公司质量、环境方针及目标 ··································· 第 6页

3。5 手册控制要求 ····················································· 第 7

4. 管理体系总要求 ···················································· 第 8 页

5。 管理职责 ··························································· 第12页

6. 资源管理 ····························································· 第27页

7. 产品实现和运行控制 ·············································· 第29页

8。 监测 (测量)、分析和改进 ··································· 第37页

附件一:质量职能分配表 ············································· 第42页

附件二:环境职能分配表………………………………………。。第43页

附件三:公司组织机构图 ················································ 第44页

附件四:程序文件目录…………………………………………..第45页

附件五:厂区平面图……………………………………………..第46页

附件六:社区平面图…………………………………………….。第47

2. 目的及适用范围 2.1 目的

本手册用于描述某某有限公司的综合管理体系,该体系包含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及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为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预留了接口,并对有关内容作出规定. 2。2 适用范围

本手册规定的综合管理体系覆盖了本公司所生产的“某某牌” 阴极铜以及副产品——硫酸铜、粗硫酸镍、阳极泥等产品的生产制造和服务活动。

根据本公司目前的产品、活动和服务的特点,手册所规定的综合管理体系中包括ISO9001:2000和ISO14001:2004标准所有条款。 2。3裁剪说明

本公司产品为定型产品无设计开发的职能,标准7.3设计和开发予以裁剪。这样的裁剪不影响本公司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的产品的能力和责任。 3。1 颁布页

本综合管理体系手册,是依据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组织编写的.本手册是阐述我公司经营方针,并描述综合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它是全公司员工开展

各项质量活动,控制各项环境因素所应遵循的法规性文件,公司全体员工必须按照本手册的规定,开展各项控制活动,使我公司综合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确保公司方针和各项目标得以实现,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要求。

本手册对外是证实我公司质量和环境管理能力的主要文件,在顾客或相关方需要时可以予以提供;在需要对这种能力予以证实时,本手册可以作为审核的依据.

为确保本手册中的内容能切实地执行,我授权余鹰同志为管理者代表,对内负责协调体系内的一切问题,对外代表本公司沟通以实现我们的承诺。

本手册自2006年12月18日起正式颁布实施,希望公司全体员工予以贯彻实施。

总经理:

2006年12月18日

3.2 前言

某某有限公司,自1997年建成投产以来,经过不断的技改、挖潜,目前已挤身国内大型铜精炼企业行列,年产生能力达到20万吨阴极铜。多年来,公司生产的“某某”牌阴极铜,除畅销于整个华东地区外,还得到国外多家著名厂商的青睐。同时,“某某”牌阴极铜在上海金属交易注册以来,一直作为五大升水铜品牌之一,被顾客广泛接受。作为中国名牌产品的“某某\"牌阴极铜,在众多的客户心目中享誉甚佳,曾荣获江苏省名牌产品、中国有色金属实物认定金杯奖、2006中国专利技术博览会特别金奖等荣誉称号。

公司占地面积9。5万平方米,注册资金5000万元,固定资产14000万元人民币,现有员工720人.年生产“某某”牌阴极铜20

万吨,工业硫酸铜2000吨,粗硫酸镍1000吨。在此规模上,公司凭靠先进的生产设备、合理的资源配置、严格的管理方法,不断改进质量、完善服务,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公司坚信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拥有高品质的产品。同时,公司还关注自身的环境影响,期望通过有效的控制手段,使我们的产品、活动和服务对周围的环境更友善,使我们的员工都具备良好的环保意识。

公司生产的“某某”牌阴极铜产品,充分考虑了顾客的需求和环保理念,品质优良,是畅销国内外的环保型产品,广泛应用于军工、电子通讯 、电力、机电等行业。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按照ISO9001:2000标准和ISO14001:2004标准要求严格管理,全体员工发扬实干精神,携手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单位名称:某某市联合铜业有限公司

地 址:江苏省某某市锦丰镇三兴街道雁行头 3。3 引用标准及术语 3.3。1 引用标准

➢ 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 ISO 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 ➢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原则、体系和支撑技术通用指南 3.3。2 术语和定义

➢ ISO9000:2000标准中的术语直接引用,在此不再描述. ➢ 出厂成品合格率:[合格品数/成品总数]×100%(以品种为单位)

➢ 顾客满意度:[全部满意度调查表中的满意项总和/全部满意度调查表中调查项总和]×100%。 3.4 公司质量、环境方针及目标

3.4.1方针:质量第一,顾客为本,保护环境,打造精品。

方针内涵:

“质量第一”:对产品质量和环境质量进行全过程管理,把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环境质量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产品质量的持续提高赢得市场,以环境质量的不断改进奉献社会,实现公司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顾客为本”:公司建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意识,将顾客的需要转化为公司的目标,确保顾客需求和期望得到满足。在未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力争超越顾客的要求,推动顾客满意程度的不断提升。

“保护环境\":严格遵守国家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强化环境管理措施,规范公司和全体员工环境行为,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环境意识和能力,对自身环境表现进行有效的自我约束,达到节能降耗,防止污染的目的,维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企业周边环境更加友善和谐。

“打造精品\":坚持不懈地打造产品质量和环境质量的精品是本公司持续改进的永恒主题。

公司承诺:坚持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愿与全体员工一起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持续改进综合管理体系,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遵守质量及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3。4.2目标与指标 3.4。2。1质量目标与指标

见《质量计划》和《相关职能和层次质量指标》 3.4。2.2环境目标与指标

见《环境计划》和《环境目标、指标、方案管理表》 3。5 手册控制要求 3.5。1 总则

3.5.1.1综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我公司一切质量及环境管理工作的行

为准则,也是对顾客和相关方的承诺,全体员工必须贯彻执行. 3。5.1.2手册的编制、领发、更改等必须严格管理,确保其完整性、

严肃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3。5。1.3手册通过内部管理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保持其持续适宜性、

充分性和有效性. 3.5.2 职责权限

办公室负责手册的归口管理。 3。5。3 实施要点

3。5。3。1手册的编制和审批

3.5。3。1。1 管理者代表负责根据总经理的指令组织手册的编制工作。

3.5。3.1。2 手册由办公室负责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

准后发布实施。 3。5。3。2手册的日常管理

3.5.3。2.1手册分受控件和非受控件两类。公司内部使用受控件,

发放对象为公司级领导、中层干部及管理者代表核准的其他人员;公司外部(如顾客或认证机构)使用非受控件,发放时须经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批准,修改时不再另行通知.

3。5.3。2.2 办公室负责将手册发放到有关单位和人员,并填写发

放记录,公司内部的手册持有者应履行签收手续。

3。5。3.2.3手册的持有者,必须承担保管的责任,不得丢失或复

制,不得私自外传。调离本公司时应交回办公室,并办理归还登记手续。

3。5.3.3 手册的更改、换版与作废

3。5。3.3。1 手册的换版,原则上为三年一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以

下情况时应随时进行修改或换版:

a。 国家颁布了重要的、对公司适用的质量或环保法规和法令; b。 质量体系标准或环境体系标准的修改;

c. 国内外市场出现了新的对公司适用的质量或环保要求; d. 公司组织机构及职能发生了较大变动;

e。 内部体系审核或管理评审中发现手册中存在重要缺陷。 3。5.3.3。2 手册的更改要办理更改申请,经原审批人批准后,由

办公室负责实施更改,并在第1 章中“变更履历”里填写更改记

录;

3.5。3。3.3 手册出现更改需进行页更换或换版时,由办公室收回

被换页或旧版,并按文件和资料控制要求登记,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销毁. 4。 管理体系总要求 4。1 总则

规定公司的方针,确定质量目标和环境目标,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确保本公司质量及环境管理活动的各级人员理解并自觉贯彻执行公司的方针和各项目标. 4。2 职责权限

4.2.1 总经理负责确定公司方针,建立适宜的组织机构并规定其职

责权限和相互关系,任命管理者代表,主持管理评审会议。 4.2。2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建立和不断完善综合管理体系,确保

该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4。2。3 各单位负责人及所有员工,应积极参与体系的策划和实施

活动,通过综合管理体系的学习和贯彻,建立良好的质量和环保意识。 4。3 实施要点 4.3。1 总要求

4。3。1。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各职能部门,对本公司综合管理

体系的建立进行策划,确定体系建立的方案,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a。 识别本公司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所需的过程; b. 对过程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顺序和相互关系; c. 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所要求的准则和方法; d. 组织各单位参与本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活动; e。 组织有关单位确定本公司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规定; f。 组织建立控制重要环境因素的目标和指标及其环境管理方案;

g. 组织建立环境管理的运行控制程序、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

程序;

h. 确保各相关环节可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有效运作和监视;

i. 组织相关单位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

j. 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所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4.3。1。2为达到上述要求,公司综合管理体系对所涉及的各有关

单位的质量及环境职责进行了分配,详见:附件一、附件二。 4。3.1.3公司的组织机构图见:附件三。 4.3.2 文件要求

4。3。2.1综合管理体系文件的种类

a。 表述公司质量、环境方针目标的书面文件; b。 综合管理体系手册;

c. 标准所要求的或根据本公司具体情况所编制的程序文件; d。 为保证管理体系正常运作所需的支撑性文件(第三层次文件);

e. 公司开展各项活动所需要的质量和环境记录。

4.3.2.2文件的形式:这些文件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或电子媒介的,

如存放在计算机硬盘上或磁盘上。 4.3.2.3综合管理体系手册

本公司将编制并保持一个包括下列方面的综合管理体系手册: a。 阐明综合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剪裁的细节和理由; b. 为综合管理体系所建立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文件架构; c。 综合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的描述。 4.3.2。4文件控制

4。3.2.4.1 为确保对质量和环境有影响的现场得到和使用现行有

效版本的文件,公司将制定《文件控制程序》,控制综合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控制的范围见本章节4.3.2。1节所描述的综合管理体系文件的种类,包括适当范围的外来文件,如标准或顾客提供的图样等。

4.3。2.4.2 文件的编写

a.综合管理手册由管理者代表根据总经理的要求组织编写,具体由办公室负责;

b.程序文件是对本公司综合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环保运行控制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要的文件,由办公室组织编写,相关单位协助。

c。 第三层次文件即标准所要求的质量和环境记录,由相关文件所涉及的单位制定。

d. 文件编写的格式和要求按程序规定实施. 4.3.2。4.3文件的审批和发布

a. 文件编写完成后,由编写单位负责人审核、分管领导审批,以确保文件的适宜性。

b. 经批准的文件由办公室负责打印或由编写单位自行打印,交办公室文件管理人员统一发放。

c。 文件的发放范围由编写单位根据该文件的实际使用需要确定,应确保在所有场所,可得到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d. 发放时,文件管理人员应做好发放记录,并请领用人员签收. e。 公司内部使用的手册、程序和第三层次文件的有效版本均应盖上“受控”章,并写上发放编号;凡外发的手册均应由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放,无需盖“受控”标识,但也应编上发放编号并做好发放记录。

f。 为防止过时文件的不慎使用,在发放新文件时应同时收回过时作废的文件。

g. 如果为了知识积累或其他目的需要予以保留的文件应在该文件的适当部位加盖“留用”章,以示区别。 4.3.2。4。4文件的评审

a。 需要时,文件在正式发布前应对其适宜性进行评审;在文件实施后也应适时进行适宜性评审.

b. 文件经评审后,需要时应进行修改并重新批准。 4.3。2。4。5文件的更改和修改状态的标识

a. 文件需进行更改时,由原编写单位填写《文件更改单》,并经原审批单位审批。

b. 技术文件的修改状态,以在该文件的修改栏内加以记录的方式进行标识,并在每份文件上加盖“确认”章,并注明确认日期.

c. 程序文件以修改记录的形式作为附件随附于该文件的后面。

d. 当文件被修改时,办公室应编制《文件更改记录表》,以供各相关单位参考。

e。 文件的更改可以采用划改或换页的方式进行,但应确保其清晰和易于识别。同时,文件的使用单位亦应妥善保管好文件,以保持文件的清晰和易于识别。 4。3。2。4.6 外部文件的控制

外来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按原文件号登记,无文件号的,由办公室统一编号登记后,发给相关使用人员,同时做好发放记录.对一次性使用者,可不予收回,使用后自行作废或加盖“留用”章予以保留。 4.3.2。5记录的控制

4.3。2。5.1为提供综合管理体系符合要求和进行有效操作的证据,

本公司将建立和保存与之有关的各项质量及环境记录. 4。3。2.5.2为对综合管理体系符合要求和有效操作提供证据的各

项记录进行有效的控制,公司将制定《记录控制程序》,以规定记录的保存期、标识、检索、清晰、储存、防护、归还、归档时间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4。4 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5. 管理职责 5。1 总则

明确对管理职责的要求,包括管理承诺、以顾客为中心、公司方针、体系策划、职责权限和沟通以及管理评审方面的要求,以确

保综合管理体系正常有效的运行。 5.2 职责权限

总经理负责确定公司组织机构和管理职责,明确公司方针,并定期对体系运行状况实施管理评审。 5。3 实施要点 5.3.1 管理承诺

总经理将通过下列活动,对开发和实施综合管理体系,以及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

5。3.1。1 总经理应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全面了解顾客和相关方的

要求及法律、法规要求,并向公司的员工传达满足这种要求的重要性.

5。3.1。2 制定形成文件的公司的方针,方针的具体要求和措施见

本章5.3.3条。

5。3.1.3 根据公司的方针,确定质量和环境目标,质量目标和环境目

标的具体控制要求见本章第5。3.4.1条的规定。

5。3。1。4 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管理评审。其具体要求见本章5。

3。5.4条的规定。

5。3。1.5 获得必要的资源,包括人才、设备、设施和资金。 5。3。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顾客是本公司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任何时候,总经理将采取一切措施,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且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以提供顾客的满意为目标的。 5。3.3 公司方针

总经理制定、批准和颁布公司综合管理方针,方针应: 5。3.3。1与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及环境影响相适

应,与公司宗旨相适应;

5。3.3.2包括对满足顾客和相关方要求的承诺; 5.3.3。3包括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5。3。3.4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承诺;

5.3。3。5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及环境目标的框架;

5.3。3。6采取宣传、讲解、检查、考核等各种办法,在组织内外予

以传达、宣传,使每个员工理解和贯彻执行;当顾客或相关方有要求时,公司方针应可为其所获得。

5.3.3。7能定期得到评审和修订,确保方针与不断变化的内外部条件

相适应。 5.3。4 策划

5.3。4.1公司应在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对应的环境目标、指标和质

量目标。这些目标指标应包括为满足产品要求和环境控制所需的要求。

5。3.4。1。1办公室负责组织各部门根据重要环境因素、法律法规

及其他要求事项、技术上的选择、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事项,同时考虑利益相关各方的期望,制定公司的环境目标指标。 5.3。4. 1。2制定的环境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可测量,并考虑对

预防污染、持续改进和遵守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5。3。4。1。3 环境管理方案在编制时应明确以下事项: a、要完成的环境目标和指标;

b、完成目标指标的具体措施方法和时间表; c、责任部门和负责人;

5.3。4.1.4具体目标内容见第3。4.2章节。 5。3.4。2 综合管理体系的策划

5.3.4.2。1为满足本手册第4。3.1章节所规定的要求,以及公司方

针的实现,应对公司综合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其内容应包括: a. 公司质量和环保活动的过程分析; b。 公司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整理;

c。 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 d. 配备所需的资源。

5.3。4。2.2进行综合管理体系的策划时采取以下的步骤:

a。 确定顾客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b. 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包括产品的结构、质量水平、基础设施条件、环境影响、人员素质、顾客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法律法规的要求等建立适合于本公司的方针和目标指标;

c. 根据方针的指导原则和公司的经营理念,确定实现公司目标、指标所需要的过程和职责;

d. 对每个过程或方案实现目标的有效性,确定测量方法; e. 使用确定的测量方法,以确定每个过程或方案的现行有效性; f. 制定必要的控制措施和方法,防止不合格的产生和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

g. 寻求改进过程的有效性、效率的各种机会; h。 确定并优先实施那些能提供最佳结果的改进措施; i. 为实施已确定的改进措施,对策略、过程和资源进行策划; j。 实施改进计划; k. 监控改进的效果;

l。 对照预期的输出,对其结果进行评价; m。 评审改进活动,确定适宜的跟踪措施.

5。3.4.2。3在下述情况发生时,应进行综合管理体系的策划或更改:

a. 产品更新; b。 过程更改; c. 过程不稳定; d. 过程能力不足;

e。 检验方法、频次等修订;

f. 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变化。

5。3.4.2。4当对综合管理体系进行策划或更改时,应保持体系的完

整性,并形成文件,经总经理审批后发放给各相关单位予以实

施。

5.3.4。3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5。3。4.3.1 公司建立并保持《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由技术部负责设计《环境因素调查表》,各单位按调查表要求,对公司所有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存在或潜在的、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并登记在表中,同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5.3.4。3。2 技术部对各单位收集的环境因素进行汇总,并邀请专

家一起进行甄别和补充。

5。3.4。3.3 技术部根据程序规定,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

以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同时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5。3。4.3.4 一旦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发生变化、适用的法

律法规发生变化、相关方要求发生变化、市场和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识别和评价公司的环境因素。

5.3。4.3。5 对于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更新,应按程序规定建立

相应记录。

5。3.4.4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5。3.4.4.1本公司建立并保持《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5。3。4。4。2与外部建立有效的联系渠道,以及时获取最新的与本

公司质量及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5。3。4.4.3对收集到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适用性进行确定,同

时确定于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公司的环境因素.

5。3。4。4.4一旦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 5。3.5职责、权限和沟通

5。3。5.1职责和权限 5。3.5.1.1总经理

a. 为满足顾客、相关方和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适合于本公司的质量、环境方针和目标;

b。 为确保所规定的方针和目标得以实现,确定必要的组织结构,并明确与质量和环保有关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c。 采取传达、培训、教育、审核、评审等措施,确保整个组织关注顾客、相关方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d. 为使顾客、相关方要求及法律法规得到满足并实现公司目标,确保实施适宜的过程或方案;

e. 按照ISO 9001:2000标准和ISO14001:2004标准的要求,确保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适合于本公司的有效的综合管理体系,以实现所规定的目标,并委派管理者代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f. 确保公司的各级组织和有关人员,获得为实现公司的方针和目标所必需的资源;

g. 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管理评审,将所达到的结果与设定的目标进行比较,以评价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h. 决定关于实施方针和目标的重大改进措施。 5.3.5.1.2管理者代表

a.协助总经理建立和完善质量、环境综合体系,督促协调分管单位履行综合体系管理职责。

b。 制定下级各单位工作职责和按要求对其其考核. d.督促技术部按期检修设备,审核检修计划. e。督促相关部门组织员工的操作技能培训.

f.确保按ISO 9001:2000标准和ISO14001:2004标准要求建立的综合管理体系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g.及时向总经理报告综合管理体系的业绩和对改进的需求. h.确保全体员工质量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i.负责就本公司综合管理体系的有关事宜,保持与外部各方的联络。

j。主持综合管理体系的内审工作,协助总经理开展管理评审,确保公司的各项活动有序开展. 5。3.5。1.3生产副总经理

a、组织编制年度生产计划,并对其指导和考核,确保生产计划的完成。

b、负责员工的安全教育,确保安全生产。

c、负责主持生产调度会,做好生产、设备大修等方面的指挥和协调工作。

d、负责生产成本控制,组织下属各单位开展降本节能工作。 e、总经理外出时,全权代表总经理行使职责。 5。3.5。1。4经营副总经理(商贸部经理)

a、负责策划年度营销计划,做好市场、顾客、人才的信息收集;指导下属改进工作,并进行业务培训、考核,根据市场信息提请开发计划。

b、组织制订月度供销计划,搞好本单位的内外协调工作;严把合同评审关,对公司和顾客负责,确保销售货款及时到帐.

c、负责对下属进行考核,督促下属按规定的程序开展工作。 d、督促相关人员,确保对顾客特殊要求的审核、监督工作,并做好来访顾客的接待工作。

e、教育下属严守公司机密和商业秘密。

f、负责售后服务工作,收集顾客反馈信息,协同技术部处理质量异议;组织人员不断开拓产品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

g、确保完成公司下达的采购、销售计划;负责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管理.

h、负责公司仓储管理、确保货源充足、存储安全,保证生产、经营、管理的顺利开展.

i、负责组织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调查、识别和评价;并采取措施,对影响本公司环境的供方和顾客进行有效控制。 5。3。5。1。5生活副总经理(综合部经理)

a、负责进出厂货物的装卸管理和内部土木维修管理工作。 b、负责做好全公司的绿化和环卫的管理工作。

c、负责公司后勤管理工作,做好员工食堂、宿舍及生活设施的经常性的管理,提高员工对就餐、住宿等生活服务方面的满意程度.

d、负责组织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调查、识别和评价;并采取措施,对影响本公司环境的相关方进行有效控制. 5。3。5。1.6技术部经理

a。负责公司产品的质量检验和计量管理工作,处理质计量问题及纠纷。b.负责监控中心的管理工作,建立和维护好公司内部网站。

c。负责公司内外质量、环境信息的收集、分析、传递和管理工作,为总经理决策提供参考。

d.负责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评审和作出处置决定。

e。负责公司的技术和设备管理。负责工艺操作规程的制定、修改和完 善,确保产品质量和环境质量。

f。负责制定设备管理制度和设备更新改造计划,以及设备的验收、报废等工作,负责设备管理文件和资料控制。

j.负责重大设备事故的分析,并提出处理和整改意见。组织安全检查,督促整改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h。负责安全和环保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安排特殊工种和技术工种的技能培训;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i.负责进厂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配合商贸部对供方进行评价。 j.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统计技术工作。

k。负责组织调查和整理影响本公司的环境因素,并根据分析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编制相应的程序和管理方案,对这些环境因素进行控制.

l。负责组织对本部门的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和评价,并采取措施对影响本公司环境的相关方进行有效控制。

m。负责组织处理质量和环境事故。 n.负责技术标准的收集和修订。 5。3。5.1.7办公室主任

a。负责组织编制综合体系文件,确保整个贯标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内部协调与外部联络;负责内审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b.负责ISO9001:2000和ISO14000:2004质量、环保综合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工作.协助管理者代表对体系的运行进行检查和指导,确保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c。协助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做好公司的质量环境方针、目标的分解和贯彻实施。

d.组织内部综合管理体系审核,并对内审结果提出改进措施,跟踪落实,监督考核。

e、负责公司文件的起草、发放和管理。

f、负责组织修订公司各项管理标准和岗位工作标准. g、负责信息管理,记录和档案管理。

h、负责分解落实公司的年度经营承包计划,每月对各单位进行考核,并按规定核算发放当月工资.

i、负责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岗位人员配置、员工培训计划的编制和培训效果的确认等工作,确保各岗位的人员能够胜任其工作。

j、负责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及全体职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k、负责干部的培养、选拔和管理。

l、负责组织对全体员工进行法律法规培训,组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

m、负责公司消防、治安保卫工作,依照《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和《易燃易爆物品管理程序》做好火灾的防护和应急工作,负责确定本公司的火灾重点防护点,并配置适宜的消防器材;负责对火灾重点防护点和消防器材进行日常的巡查,及时更换失效的消防器材,确保适用。

n、负责组织对本部门的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和评价,并采取措施对影响本公司环境的办公废弃物进行有效控制. 5。3。5.1。8计财部经理

a、负责《会计法》、《统计法》的实施和宣贯,做好公司财务、统计和成本核算等相关工作。

b. 参与重大合同和非标产品合同的评审。

c. 根据生产、经营、管理等情况,编制年度、月份生产经营计划。

e.负责组织对本部门的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和评价。 5.3。5.1.9生产部经理:

a.根据公司生产经营计划,合理组织安排年、月度生产。 b。坚持“质量第一”方针,督促各车间搞好职工的质量、环保教育,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质量和环境意识,

c。正确处理好产量与质量、环保的关系.•在抓产品产量的同时,更要注重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

d.协调好内部各车间关系,抓好安全文明生产,减少生产波动. e。负责主持召开内部质量、环境事故分析会;组织内部质量攻关活动.

f.负责与公司各职能部门的联系和协调,确保公司各项决议及时准确执行下去。

g.负责主持召开设备大、中修及重大设备事故分析会.

h。负责组织对本单位的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和评价,同时组织对影响环境的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i.副经理协助经理做好部门各项工作。 5.3。5.1。10生产车间主任:

a。 负责组织、安排本车间的年、月度生产。 ••••d.坚持安全文明生产,加强现场管理工作。

••• e.对关键工序进行监督指导,使生产处于稳定状态。

f.督促职工严格遵守工艺纪律,执行岗位工作标准。做到不合格产品不转入下道工序、不出车间;不利于环境的行为不做。

g。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和环保问题,及时主持召开分析会,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及时处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同类的问题再出现。

h.负责组织对本车间的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和评价,同时负责组织制定方案,对本车间影响环境的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i.副主任协助主任作好本车间工作。 5。3。5.1.11动力车间主任:

a.负责组织本车间人员搞好生产设备的检修工作.

••••b.负责安排对生产设备的巡检和点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c.督促、指导本车间维修人员及时、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检修任务。

d.不断提高本车间维修人员和动力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生产和动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e。负责保障公司水、电、汽、风的正常供给。

f。协助技术部做好每年的大、中修计划,并组织维修人员按计划完成大、中修任务。

g.参予设备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h。搞好本车间的安全文明生产和现场管理工作。

i.负责组织对本车间的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和评价,同时负责组织制定方案,对本车间影响环境的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j.副主任协助主任做好本车间工作。 5.3。5.1.12车间技术员:

••• a。负责本车间的技术管理工作。

•• b。协助技术部做好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工作. •• c。负责本车间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 5。3。5。1.13操作工:

a。自觉遵守综合管理体系文件中的有关规定,认真学习岗位实际操作技术,学习质量管理和环境保护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 b。遵守工艺纪律,严格按照岗位工作标准操作。

c.积极参加群众性的质量管理、环境保护活动,认真填写各种原始记录、报表,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d。参与有关的质量和环境因素分析活动,主动为提升公司的产品质量、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出谋划策. 5.3.5。1。14质检工:

a.按照相关标准或操作规程,负责对原料、成品进行检验或验证,严把原料进厂和成品出厂关。

b。判断产品外观及物理规格的符合性,对因错、•漏检造成的质量问题负责.

c.坚持原则,严格执行质检制度,•检验工作不受生产进度及行政领导的影响,检验工有权越级反映质量情况。

d。严格按标准或操作规程对进厂原材料、出厂产成品进行取样、制样。

•• e.认真填写记录或样品袋,及时将样品传递给化验室,做好交接

手续.

f。负责仲裁样的保管。 5。3。5。1。15化验工:

a。负责检查试样,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试样有权拒绝化验;对有疑问的样品,应主动与质检工联系解决或向领导反映。

b。严格按规程对样品进行化验分析。不得任意更改操作规程及测试方法。对化验结果负责,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c.认真填写化验报表,及时将化验报表传递到有关单位,并保证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 d。做好每个样品的登记和分析结果留存. 5。3.5.1.16司磅工:

a。负责原料、辅材、产品、中间产品的过磅.

b.负责使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前对使用的计量设备进行检查和校验,确信无误时方可投入使用.

•• c。认真填写磅单和报表,并及时传递到有关单位. • d。负责阴极铜产品标签数据的填写和张贴。 5.3.5。1。17能源、计量管理员:

a.负责公司的计量能源管理工作。按时填报计量能源报表并及时传递给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计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贯彻以及计量知识的普及。

b.负责依据工艺过程及设备自身要求,确定计量检测点和检测项目,并配置适宜的计量器具。负责计量器具报废、更新、添置的确认和报批工作以及对新购计量器具进行检收.

c。根据各种计量器具特征、使用场所,制定合理的计量器具周检计划,并及时送检到期的计量器具,确保所有计量器具在检定周期内使用。

d。负责全公司仪表的维修、更换及校验工作,并对检定结论的正确性负责。

e。负责计量器具分类,建立健全计量器具台帐;做好计量器具日常的维护与保养. 5.3。5。1。18统计员:

a。负责进厂铜原料、辅材、产品(副产品、中间产品)数量及质

计量检验结果的统计工作.

b.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原始生产数据、质计量检验结果以及原辅材料、能源消耗数量,计算出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及时编制出年、月度统计报表。

c。负责对收集、上报的数据资料进行核对,确保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d。定期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类、编号、装订及保管。

e。及时向有关单位及领导提供详细统计数据,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5.3。5.1.19质量管理员: •• a.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 b.负责进出厂物料的统计结算工作。 • c.负责现场质计量工作的巡查、督导。 •• d。负责起草和修订物料的取、制样操作规程。 5.3。5.1。20原料采购员:

a。依据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合理编制铜原料供应计划,确保公司生产所需的铜原料得到及时供应。

b.做好铜原料市场的调查、分析与预测,把握市场行情,做到优质、优价采购.

c。按经济合同法有关规定,认真签订原料采购合同,履行合同义务并做好合同的管理工作。

d.协助技术部做好铜原料检验、验收工作,确保铜原料质量符合生产需求。

e.做好原料采购基础工作,原料采购凭证、台帐、报表要准确、齐全。

f.负责建立供方档案,并按规定对合格供方进行评价,填写好各种记录。

5。3.5。1。21销售业务员:

•• a.根据本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编制出合理的产品销售计划.

b。负责公司主、副产品的销售,并负责收集市场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产品销售情况,及时处理和反馈客户意见。 •• c.建立各种主、副产品的销售台帐。 d.确保货款100%回笼. •• e。建立客户档案。

5。3.5。1.22材料供应员:

a.根据本部门落实的物资供应计划搞好新设备、备品备件、辅助材料、燃料的采购、订货与交接工作。

b。负责收集与本公司有关物资的市场信息,建立各类采购和市场信息台账,并据此预测市场行情,当好参谋,为采购大综物资提供初步方案。

• c.随时掌握各单位材料使用情况,合理安排备品、备件的库存量。 5.3。5.1。23仓库管理员:

a。负责做好入库物资的管理工作,及时分类上卡、登记入帐,做到帐、卡、物一致;严格物资进(出)库制度。•• b.不断学习,努力提高物资管理和保管水平。

c。负责仓库物资的账务管理,做好库存报表和资金报表以及仓库物资流转的原始统计工作。

• d.配合有关人员做好清仓、查库工作。

e.负责仓库的安全、消防工作,自觉维护仓库的文明整洁。 5.3。5.1.24安全、环保管理员

a.负责宣传贯彻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检查和督促单位个人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b.负责全公司的安全环保管理工作。制定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年度安全环保计划和安全环保的远期规划;建立各类安全环保台帐、记录,并按要求及时填报安全环保报表。

c。负责现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巡视工作,防止和制止违章行为;及时掌握公司“三废\"排放情况.发现紧急险情时,有权指令先行停止生产,撤出现场人员,并立即向公司领导汇报,采取必要的措

施。

d。参与安全、环保事故的分析和调查工作,负责事故的善后处理以及保险的理陪 ,做好会议和调查记录。

e。负责不定期的组织安全、环保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通知有关单位限期整改,并进行跟踪督促检查。

f.负责全员职工的安全、环保教育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做好培训记录。 5.3.5。1。25内审员

a.学习掌握ISO9000质量体系和ISO14000环境体系系列标准,并能熟练运用。

b.熟悉掌握本公司综合管理体系文件以及公司内部质量、环境审核工作,并就审核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以确保综合体系的持续改进。

c。认真实施内部质量、环境体系审核,不循私情。

•• d.协助各单位搞好不符合项的纠正和预防活动,并负责跟踪验证。

•• e。协助审核机构搞好外审工作. 5。3。5.3 信息交流

5.3。5。3。1总经理确保在公司内建立适宜的沟通过程,并就综合

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具体规定见《信息交流与统计技术控制程序》.

5.3。5。3.2公司内部各项质量信息、环境信息等,均采用文件的形

式传递给相关单位,通常在相关的文件上注明相关部门的名称。各层次和职能间应确保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

5.3.5.3。3 公司外部信息沟通,采取多种交流方式包括电话、信件、

传真等,收集记录的内容可包括:相关方对环境事件、产品质量的反映和处理结果等。 5。3.5。4 管理评审 5.3。5.4。1 总则

a。 为确保管理评审活动按照规定要求顺利进行,公司制定并

实施《管理评审程序》。

b。 总经理将按照程序文件的规定,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评审公司的综合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及有效性.

c。 管理评审的内容将包括对改进的机会和对改变综合管理体系的需求的评估,这些评估也包括对方针、目标进行评估。

d. 管理评审的记录由办公室保存. 5。3.5.4.2 管理评审输入

a。 审核结果(内部和外部)-—管理者代表准备 b。 顾客的反馈—-商贸部汇总相关的信息; c。 产品符合性和存在问题—-技术部;

d。 法律法规符合性和存在问题—-办公室、技术部; e. 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技术部; f。 过程的业绩和存在问题——办公室; g. 目标指标完成情况——办公室及各相关单位;

h。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办公室及各相关单位; i. 以前管理评审提出的跟踪措施的实施情况—-办公室; j。 更改对综合管理体系可能带来的影响—-办公室; k. 相关单位或人员提出的改进的建议--各单位。 5.3.5。4。3 管理评审输出

a. 综合管理体系与过程的改进意见和响应措施; b. 与顾客或相关方要求有关的改进意见和措施; c. 各种资源的需求;

d。 管理评审应形成报告,并与计划会议记录等一并由办公室归档管理。 5。4 相关文件

公司方针、目标、指标和方案管理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信息交流与统计技术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程序

6。 资源管理 6。1 总则

为确保及时地确定和提供综合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所需的资源,以实现公司所规定的方针和各项目标指标。 6.2 职责权限

办公室负责人力资源的管理; 技术部负责能源资源及设施的管理 6。3 实施要点 6.3。1 资源的保障

6。3。1。1 为实施和保持公司的综合管理体系,以及持续改进该体

系的有效性,相关单位应确保能够提供所需的资源;

6.3.1。2 为实现顾客满意,相关单位应提供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所

需的资源。

6。3。1.3 为满足法律法规和相关方的要求,相关单位应提供控制

其产品、活动或服务中,环境影响的所必需的资源. 6.3。2 人力资源 6。3.2。1 总则

对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和环保工作的人员,将根据其所具有的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安排与之相适应的工作,以确保其能胜任。

6.3。2.2 能力、意识和培训

6。3.2。2。1为确保各级人员具有所必需的能力和意识,公司将制

定并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6.3.2。2.2 办公室将根据程序的要求,确定对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和

环境质量的人员所必需的能力,进行培训和考核。

6.3。2.2.3培训的内容为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质量和环境意识、质

量管理知识、环境知识、体系文件规定、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等。

6。3.2。2。4 办公室根据本公司的发展和各单位实施综合管理体系

过程的实际需要,编制公司的年度培训工作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到各有关单位予以实施。

6.3。2。2.5各有关单位协助开展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的实施,技术

部负责安排特殊岗位工作人员的资格培训,特殊岗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6.3.2.2。6办公室将组织相关单位的人员,对所进行的培训或采取

的其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6。3.2.2.7通过培训或其他措施,确保公司员工或代表公司工作的

人员意识到他们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他们如何为实现方针和目标做贡献。这些意识应包括: a。符合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

c.他们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6.3.2。2.8办公室负责保持公司各级人员的适宜性的教育、培训、

资格和经历的记录,一般不得销毁.调出人员档案由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审批后才能转出或销毁. 6。3。3 基础设施

技术部负责制定《基础设施管理控制程序》,在总经理的领导下会同各相关单位,确定和提供所需要的设施,并予以保持(包括使用的管理、保养和维修)。这些设施包括:

6.3。3。1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如厂房、仓库、办公室等); 6。6.3.2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如生产设备、环保设施、辅助设

备、工艺装备等);

6.3.3。3支持性服务,如:运输和通讯,生活设施等. 6。3.4工作环境

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和环境控制所需要工作环境的条件,如工作区域的清洁状况等,公司将予以确定、提供并进行管理。

6.4 相关文件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基础设施管理控制程序 7. 产品实现和运行控制 7.1 总则

确保产品实现过程和各项运行控制程序均处于受控状态。 7.2 职责权限

各单位负责按相关程序文件及第三层次文件的要求,对相关过程进行控制。 7。3 实施要点 7。3.1 产品实现的策划

7。3。1。1技术部负责按照商贸部提供的信息、样品或订单的要求,

策划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产品实现的策划应与本综合管理体系的其它过程的要求协调一致。

7。3.1.2在策划产品实现的过程中,将确定包含下列内容的活动:

a、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b、产品实现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境影响; c、确定所需的过程、文件和提供专门资源的需求;

d、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控、检验和专门的试验活动,以及对产品的合格判定准则;

e、提供实现过程和所形成的产品满足规定要求的证据所需的记录。

7.3.1.3 在策划产品实现的过程中,还应考虑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7.3。1。4所有策划结果的输出,均应形成适合于本公司运作形式的

文件并传达到各有关单位.

7。3。1.4。1对于常规产品,即本公司曾经生产过的或与之相类似

的产品确认,采用由经营副总直接确认的方式进行。

7。3。1.4.2对于具有特定质量或环境要求的产品、项目或合同,商

贸部将在总经理的领导下,会同技术部及其他相关单位共同进

行策划,规定管理体系的过程和用于具有特定质量要求的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资源,并将其形成《质量计划》。

7.3.1.4.3为确保对具有特定质量或环境要求的产品、项目或合同进

行有效的策划,公司将制定并实施《项目策划控制程序》。 7.3。2 与相关方有关的过程 7.3.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7。3.2.1.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包括:

a、顾客明确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和交付后的活动的要求; b、顾客虽然未做规定,但对规定的已知用途和预期用途来说是必需的产品要求;

c、与产品有关的法律和法规的要求,包括质量、环保及其他要求; d、本公司为了顾客、其他相关方及自身的利益而确定的附加要求。

7。3.2。1。2所有这些要求均应形成文件,并传达到各有关单位。

其中a)条的要求通常应通过合同或协议等形式予以明确;b)条的要求通常在《质量计划》或相关文件中予以明确。c)、d)条的要求在公司的相关文件或合同、协议中明确。 7。3.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7。3.2.2。1商贸部应负责对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评审,为确保与

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活动的顺利实施,公司制定并实施《与产品有关的控制程序》。

7。3.2。2.2 实施评审的时机应在向顾客做出提供产品的承诺(包括

提交标书、接受合同或订单的更改)之前进行。并确保: a.产品的要求已得到规定;

b.与以前的合同、订单或标书所表达的不一致的要求已得到解决;

c。本公司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7.3。2.2.3评审的内容包括:

a.顾客的质量、环保及其他要求,包括交货期、服务等要求;

b.公司满足合同要求的能力; c.是否涉及法律法规的要求; d。公司内部是否有相关的规定。

7。3。2。2。4评审的结果和评审中提出的措施,例如需采取特殊措

施或需与顾客进行协商等,应予以记录并加以保存。

7.3。2.2。5当顾客的要求没有用文件表述时,如以样品、图样或以

电话等口头方式订货,在接受之前应对顾客的要求予以明确,并尽量取得顾客的确认。

7.3。2.2.6当产品的要求被改变时,不管是顾客要求还是公司内部

的原因,均应确保这种改变使有关的文件得到及时的修正,而且应以正式的书面形式通知有关的人员,使之知道更改了的要求. 7.3.2。3 与相关方的沟通

7。3。2。3.1商贸部负责与顾客建立沟通渠道,建立顾客档案,明

确联系人员和沟通方式,必要时这种沟通应在公司的领导层之间进行。

7.3。2.3.2沟通的内容包括:

a.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 b. 与交付有关的要求; c。 用户的反馈和期望;

d。 公司的相关信息,如合同的修改要求,公司的发展等。 7。3。2.3。3对顾客的投诉、抱怨等由商贸部予以及时地处理并给

予答复,所有这些处理均应及时向总经理汇报。

7。3。2。3。4综合管理体系中涉及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外部联络

应规定其方法并记录其结果.不断接受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本公司的环境形象。 7。3.3 采购 7.3.3。1采购控制

7。3.3.1。1本公司制定并实施《采购控制程序》,以确保所采购的

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

7。3。3。1.2公司将根据采购产品对环境和随后的产品实现和最终

产品的影响,确定对供方和采购产品的控制类型和程度。 7。3.3。1.3公司将根据供方提供符合本公司所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评价和选择供方。为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在《采购控制程序》中将规定选择、评价和进行重新评价的准则。

7。3.3.1。4评价结果和任何由评价所引起的措施的记录,由商贸部

按《记录控制程序》予以保存,对具有提供本公司所要求的产品能力的供方,将列入《合格供方名单》,作为采购和检验的依据之一。 7。3.3。2采购信息

7。3。3.2。1商贸部根据年(月)度生产经营计划及各单位的材料

申请计划表所提供的信息,采购所需的原辅材料及备品备件. 7。3.3.2。2采购信息应明确采购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

交货期、质量要求或其他准确标识方法,必要时应包括对产品生产过程的设备能力和环境影响的要求,对人员资格的要求和对管理体系的要求。

7.3.3。2。3为确保采购文件中所规定的采购要求的适宜性,在采购

文件向供方发出之前应经经营副总审批。 7。3。3。3 采购产品的验证

7.3.3。3。1为确保所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将根据公司

所建立的《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的规定,对所采购的原辅材料,外协产品实施所规定的检验和试验。

7。3。3。3.2当本公司或顾客提出,在供方货源处对采购产品进行

验证时,公司将在采购文件中明确规定验证的安排,以及产品放行的方式。 7。3.4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7.3.4。1生产和服务提供及环境活动的控制

公司将根据方针、目标和指标,确定产品实现的过程、重要环境因素运行活动的监视和控制要求及方法,确保它们在程序规定的

条件下按计划进行。

技术部按照运行控制程序和《岗位工作标准》的要求策划和组织实施生产,并确保这些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运行控制程序应明确规定运行标准。

a。与产品生产有关的人员均能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 b。对特殊过程和缺乏程序指导而导致质量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无法实现的运行和活动,应制定相应的运行控制程序和作业指导书,对之进行有效控制。

c.使用适当的设备进行生产。

d.当需要对产品特性进行必要的检验和试验时,能确保其获得和使用相应的测量和监控装置。

e。按照《岗位工作标准》、“检验规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的规定,实施所要求的检验和试验。

f。产品交付时商贸部应按合同规定履行交接手续,并确保按期发货。

g.公司将对重要环境因素建立和保持一套管理程序,并将控制管理及应达到的要求通报给相关方. 7。3。4.2生产和服务过程的确认

7。3。4.2.1对于生产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测量或监控加以验证

时,称为特殊过程,这些过程包括产品在交付使用后缺陷才变得明显的过程。对于任何这样的过程公司均进行确认; 7。3。4.2。2相关单位印证所有这些确认均具有实现所策划的结果

的能力。

7。3.4.2。3确认工作由技术部组织进行,确认一般包括:

a、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而规定的准则; b、对设备进行认可和对人员资格进行鉴定; c、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 d、对记录的要求;

e、当产品的质量要求、工艺过程、材料、加工设备等发生较大

变动时由技术部提出建议,对过程进行再确认。

7.3。4。2。4判定过程是否达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其准则是该过程

能达到所规定的要求或满足顾客的要求。 7.3.4。2。5确认的结果应报请总经理批准 7.3.4。3标识和可追溯性

7。3。4.3。1为防止不同材质和不同状态的产品在接受、生产及交

付等过程中引起混淆,公司将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方法标识产品,并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标识产品的状态。 7.3.4。3.2产品的检验和测量状态共有三种:待检、(经检验)合格、

(经检验)不合格。

7.3。4。3。3当有可追溯性要求时,公司将控制并记录产品的唯一

性标识,以便追溯.

7.3。4.3。4公司制定并实施《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以确保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工作的顺利实施。

7.3.4.3。5技术部负责产品标识、监视和测量状态标识的管理和实施.

7。3.4。4顾客财产

7.3。4.4。1公司将爱护在本公司控制和供本公司使用的顾客财产。 7。3。4.4。2本公司所涉及的顾客财产通常包括:由顾客提供的原

辅材料、样品、图样。

7.3.4.4。3做好对顾客财产的识别、验证、防护和维护工作。验证

的内容包括数量、外观和适用性,验证的目的是确认其是否符合合同或订单的规定,验证的情况应予以记录。

7。3。4.4.4经验证确认符合规定要求的顾客财产,应按规定的要求

予以防护和维护。

7。3.4.4.5当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应

报告给顾客,并保持记录. 7.3.4.5产品防护

7.3.4。5.1在公司内部进行处理和将产品交付到预定地点期间,公

司将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必要的防护,以确保交给顾客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7.3.4。5.2产品防护包括产品的搬运、包装、贮存和防护。产品防

护也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

7。3.4.5。4公司制定并实施《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其内容包括:

a.标识:原辅材料和产品实现过程中各类产品的标识,按本章7.3。4.3条的规定实施.成品的外包装上的标识内容和符号,应满足法规及顾客要求,符合相关的国家或国际标准;

b.搬运:按规定的方法和手段,防止产品在搬运过程中损坏、变质;

c.包装:包装应保证成品在贮存和搬运过程中质量不受损坏,包装形式、材料、规格应符合国家标准及顾客的特殊要求;应尽量在包装材料的选用上考虑环保要求;

d.贮存:各类产品应存放在指定的地点,该地点应具有防止产品受潮、霉变、损坏和防火的条件和设施;所有产品均需检验合格方可接受入库,产品的出库或发货需经主管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

e.防护:顾客有要求时,按合同规定实施。 7。3。4.6应急准备和响应

公司建立《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以确保对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做出响应,并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以满足以下要求: 7。3.4。6.1识别出公司所有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 7.3.4。6.2制定预防措施防止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 7.3.4.6.3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采取响应措施,并预防或减少其

发生对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7.3。4。6.4必要时,特别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公司应对程序

进行评审和修订防止再次发生。

7。3.4。6。5需要时,公司应定期试验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的有效性。

7.3。4。7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7。3。4。7.1技术部根据所确定的监视和测量装置,选购具有相应

准确度和精密度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以满足监视和测量任务的要求.否则应采取其他措施,以实施所需要的监视和测量活动。 7。3。4.7.2对所确定的监视和测量活动,由技术部予以定期或不定

期地监督检查,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并以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实施。

7。3。4.7.3为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公司将制定并实施《监

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其主要内容包括:

a.建立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台帐,根据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频率,制定相应的校准或验证周期,并在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对照能追溯到国际或国家基准的测量基准进行校准或验证.当不存在上述基准时,应记录校准或验证的依据。

b.当发现有关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调整或再调整。

c.对所有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均应进行标识,以标明其校准状态。通常情况下,这种状态应标明其是合格、不合格、停用或限制使用。对标注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还应标明其有效期。

d.对重要的和操作比较复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应制定必要的操作规程,以防止可能使测量结果失效的操作或调整;

e.制定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校准、搬运、维护和贮存等有关方面的要求,防止其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损坏或失效。

f。当发现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将对以往的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加以记录。并对该装置以及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对装置而言,需要修理的立即修理,不能修理的则重新配置;对产品而言,能返工的则返工或返修,否则予以报废。 7。4 相关文件

与产品有关的控制程序

采购控制程序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项目策划控制程序 8。监测(测量)、分析和改进 8.1 总则

证实产品的符合性,确保综合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持续改进体系的有效性。 8.2 职责权限

各相关单位按文件规定要求,实施相关的监测和改进活动。 8。3 实施要点 8.3.1总则

8.3。1.1对本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形成过程中的所有质量、环境活动

及其结果进行策划,并实施所需要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活动,以便:

a、证实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的符合性; b、确保综合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c、持续改进综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8.3.1.2所策划和实施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活动,均应形成必

要的文件。

8。3。1.3在上述文件中应明确适用的方法及其应用的程度,包括所

采用的统计技术。 8.3。2监视和测量

8.3.2。1顾客及相关方满意:为监控顾客及相关方对本公司是否满

足其要求的有关信息,公司将制定并实施《顾客(相关方)满意程度监控程序》,作为对综合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 8.3。2.2内部审核

8。3.2.2。1公司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内部审核,以确定综合管理体系

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实施与保持。必要时,可由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临时决定增加内审频次。

8。3.2.2.2在策划和制定审核方案时,将考虑拟定审核的过程和区

域的状况及其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8.3.2.2.3为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从事审核工作的人员

除需经过专门的培训,具有一定的审核技能外,应是办事公正,秉公办事的人员,且审核人员不得审核其自己的工作。 8.3.2.2.4为规范审核工作,公司将制定并实施形成文件的《内部审

核工作程序》,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以及如何策划和实施审核、审核结果的报告、记录的保持和保存等工作的职责和要求。

8.3。2。2。5在审核过程中,凡被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项目,其

责任单位的管理者,应确保及时地采取措施,以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及其产生的原因,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发生。

8。3。2。2。6办公室应对针对所发现的不符合项而采取的措施进行

跟踪,以控制其实施,并验证其实施效果。验证的结果应予以记录和报告。

8.3。2。3过程(运行控制)的监视和测量

8。3。2.3.1公司在对综合管理体系(包括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所

确定的重要过程和特殊过程,将采取适宜的方法对过程参数进行监视,并明确规定在适当时进行测量。所确定的方法能够证实达到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如不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将在适当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8.3。2。3。2 需要时相关单位将对设备和人员资格进行认可。 8。3.2。3.3技术部按照产品的关键过程的能力及产品特性确定和选

用适当的统计技术。

8.3。2.3.4 技术部组织有关单位按确定的统计技术予以实施。 8。3。2。3。5 技术部负责统计技术实施过程中的协调和监督,以

及每年一次组织有关单位对统计方法使用的适用性及有效性进行评定。

8.3.2。4 目标、指标、方案的监视和测量

8。3。2。4。1 办公室应组织相关单位对公司的目标、指标及方案

的实现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对方案各阶段的实现情况及时检查,督促各职能部门圆满完成公司的目标和各项指标。 8。3.2.4。2 方案完成后相关单位,应在一个月内对其实施效果进

行评价,以确定方案的有效性及其是否应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8。3.2.5环境绩效的监视和测量

8.3。2。5。1 公司每年将对自身的环境绩效定期进行监测,必要时,

委托外部机构对本公司的环境绩效进行监测和测量.

8.3。2.5.2 在体系实施过程中应进行不定期的监测,如发现可能存

在的环境问题,公司将临时增加对环境绩效的监测和测量。 8。3。2.6 合规性评价

8。3.2.6.1 公司每年要定期对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进行合规性评价;

8。3。2.6.2公司每年要定期对其它要求的遵守情况进行合规性评价; 8。3。2。6。3 在体系实施过程中,技术部应定期组织合规性评价

工作,并保存评价结果的记录。 8.3.2。7产品的测量和监控

8。3。2.7。1公司将编制并实施《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包括原材

料、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的监测和测量,应针对产品的特性,详细规定所进行的监视和测量及所要建立的记录,以验证产品的符合性。

8。3.2。7.2所要进行的监视和测量将按要求确定验证、确认、监控、

检验和专门的试验活动,以及产品的合格判定准则。

8。3.2。7。3监视和测量中所做的各种记录是符合接受准则的证据,

均应妥善保管,所有的记录均应标明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 8.3.2.7.4凡发现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办理,除非得到有关授

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需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所有策划的监视和测量均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得放行产品。 8。3。3不合格(品)控制

8。3.3.1不合格品由技术部质检员、生产部生产车间检验员进行鉴

别、标识,并与合格品分开存放,以防非预期使用或交付。体系中的不合格则由相关管理人员或内审员进行评定,及时处理. 8。3.3.2不合格(品)控制以及不合格(品)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将

在形成文件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中作出规定。 8.3.3.3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包括:

a.采取措施,如返修或返工等,以消除发现的不合格品; b。合同要求时,若要使用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商贸部销售人员应向顾客或其代表提出让步申请;

c.采取措施,如退货、报废、改作它用等,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d。对于体系中的不合格,相关单位应及时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防止再度发生。

8.3。3.4在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时,应保持对不合格品所采取

措施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的记录。

8.3。3.5 返修或返工后的产品应按规定重新检验,纠正措施应跟踪验证。

8.3。4数据分析

8。3.4.1为证实综合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

以进行体系的持续改进,商贸部、办公室和技术部分别负责收集和分析有关顾客满意、综合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产品的符合性等方面数据.

8.3.4。2通过分析应提供有关以下方面的信息:

a. 顾客及相关方满意度;

b。 与产品要求和环保要求的符合性;

c。 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 供方提供产品质量情况、发展等。

8.3.4。3对收集的数据按月、季和年度进行分析,并将有关情况报

告给总经理或相关单位. 8。3.5改进

8.3。5。1持续改进:公司将通过使用公司方针、质量环境目标、指

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综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相关单位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应与所遇到的不合格和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8.3。5.2纠正措施

8.3。5.2。1为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公司将对管理评审、内部审

核、产品测量和监控、顾客的反馈以及数据分析中所分析的不合格,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

8.3.5.2。2 为确保纠正措施的有效实施,公司编制并实施形成文件

的《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在该程序中将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评审不合格(包括顾客投诉); b、确定不合格的原因;

c、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d、确定和实施所需措施; e、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 f、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8.3。5.2.4重要的纠正措施在实施之前应向总经理汇报,并经书面批准。

8.3。5。2。5各单位负责与本部门有关的纠正措施的实施;技术部

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各单位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验证。 8.3.5。3预防措施

8。3。5.3.1为防止不合格的发生,公司将对管理评审、内部审核、

产品测量和监控、顾客的反馈等信息进行分析,确定潜在的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并组织有关人员确定措施,以消除这些原因。

8。3。5.3。2为确保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公司编制并实施形成文

件的《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在该程序中将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

b、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c、确定并实施所需的措施; d、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 e、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8。4 相关文件

顾客(相关方)满意程度监控程序 内部审核工作控制程序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过程运行监控程序

附 件一:

质量职能分配表

相 关 职能部门 ISO9001 对 性 标准条款 应 章 节 4.1总要求 4.2文件要求 5.1管理承诺 5。2以顾客为中心 5。3质量方针 5。4策划 管阳电总理商技办极解经者贸术公炉车理 代部 部 室 车 间 表 间 动力车间 综净液计合车财部 间 部 4。3。1 ☆ ○ ○ ○ ○ ○ ○ ○ ○ ○ ○ 3.5 4。3.2 ○ ○ ○ ○ ☆ ○ ○ ○ ○ ○ ○ 5.3。1 5。3。2 3。4 5.3.3 3。4 5.3.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5职责、权限和沟通 5。3.5 5.6管理评审 6。1资源的提供 6.2人力资源 6。3基础设施 6。4工作环境 7。1产品实现策划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4采 购 7。5生产和服务提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3.5。4 6.3.1 6。3。2 6。3.3 6.3.4 7。3.1 7。3.2 7。3。3 7。3。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6监视和测量装置控7.3.4。7 制

8.1总 则 8.2.1 顾客满意 8。2.2内部审核 8.1 8。3。2。1 8.3.2。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2。3过程的监控和8。3.2.3 测量 8.2。4产品的监控和测8.3。2。7 量 8.3不合格品控制 8。4数据分析 8。5改 进 8。3。3 8.3。4 8。3.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代表主管部门 “○\"代表配合部门 附 件二:

环境职能分配表

相 关 职能部门 对 性 ISO14001 应 标准条款 章 节 4.1总要求 4.2环境方针 4.3.1环境因素 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办管阳净公动总理综商技计极液室 力经者合贸术财炉车车理 代部 部 部 部 车间 间 表 间 电解车间 4.3。1 3.4,5。3.3 5。3.4 8。3.2.6;5.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4。3.3目标、指标和方3。4;5。3.4 案 4。4.1资源、作用、职5。3.5 责和权限 4。4。2能力、培训和6。3。2。2 意识 5。3。5.3 4。4。3信息交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4文件 4。4.5文件控制 4。4.6运行控制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4。5。1监测和测量 4.5.2合规性评价 4。3.2 3。5;4.3.2 7。3。4。1 7.3。4.6 7.3。4。7; 8.3.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3.2.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3不符合、纠正措8。3.5 施和预防措施 4.5。4记录控制 4。5。5内部审核 4.6管理评审 4.3。2。5 8.3.2.2 5.3。5.4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代表主管部门 “○”代表配合部门

附件三:

公司组织机构图

总工程师 技术部 生产副总 生产部 计财部 经营副总 商贸部 生活副总 综合部 副书记 办公室 总 经 理

电 阳 净 动力 解 极 液 车间 车 炉 车 (包 间 车 间 附件四: 间 括 锅 炉) 化 验 室 仓 库 程序文件目录 食 堂 文件控制程序 LHTY-2-01-2006 记录控制程序 LHTY-2—02-2006 公司质量、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方案管理程序 LHTY-2-03-2006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LHTY—2—04-2006 项目策划控制程序 LHTY—2—05—2006 管理评审程序 LHTY-2—06—2006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LHTY—2—07-2006 基础设施管理控制程序 LHTY—2-08—2006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 LHTY-2-09—2006 与产品有关的控制程序 LHTY—2-10—2006 采购控制程序 LHTY-2-11-2006 过程运行监控程序 LHTY-2—12—2006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LHTY—2—13—2006 顾客(相关方)满意程度监控程序 LHTY—2-14—2006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LHTY—2—15-2006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LHTY—2-16—2006 内部审核工作控制程序 LHTY-2-17-2006

(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LHTY-2-18(1)-2006 (过程、最终)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LHTY—2—18(2)—2006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LHTY—2-19—2006 信息交流与统计技术控制程序 LHTY—2-20-2006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LHTY—2—21—2006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LHTY—2—22—2006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LHTY噪音控制程序 LHTY-2-24-2007 油类物质控制程序 LHTY化学药品管理程序 LHTY固体废弃物管理程序 LHTY粉尘及废气控制程序 LHTY-2-28水资源管理程序 LHTY能源、资源控制程序 LHTY-2-30-2007 易燃易爆物品管理程序 LHTY-2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LHTY-2合规性评价程序 LHTY—2-23-2007 —2-25-2007 —2—26—2007 —2-27-2007 —2007 —2-29—2007 —31-2007 —32—2007

—2—33—20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