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一堕 第三节抱球 预备姿势:继十字手后恢复马步站桩姿势。 功理:手前推时,劲气由脏腑而出,内气外放, 经手三阳经而达掌指;收手时则外气内收,经手三阴 动作:两手距胸腹约l0厘米,右手在上,平膻中 经而回。练此功气的脉冲量增大,内外气的交换循 穴,手心朝下;左手在下,平神阙穴,翻掌朝上;两手 环大大增强,久练之则气大力粗。劳宫穴相对成抱球状(图5)。抱球5~l0分钟后,两手 同时缓缓地上下拉开,右手向上拉至平百会穴,左 第五节仙人指路 预备姿势:当“丹凤朝阳”预备姿势同(见图7)。 动作:两手拇指分开,另四指并拢;掌、肘、肩 手向下至“会阴”穴(图6)一 之“拉气”;到位后 停1~3秒再缓缓地合拢至肚脐前,两手相距约lO厘 运动,均匀地用内劲向前推出,推到尽头后放松,翻 米——谓之“压气”,停l~3秒后再拉,如此反复拉 掌向下(图lO),蓄劲而收回腰际(图11),再恢复原待 压7次。 发势。做7遍。 要求:推手时劲气的走向是以脚为根,腿推腰, 腰推肩,肩推臂,臂推手。推手时呼气,收手时吸气, 要求:姿势同马步站桩时要求,右手拇指不得 指向胸部,抱球时自然呼吸,拉动时开吸合呼。 功理:两手劳宫穴相对在体前成抱球状,两掌 头颈忌用力,目视前方。心可有明显的相斥或相吸(因人而异)的气感,当两手 功理:本桩势是将全身的劲气运至双手,经手 在胸腹前上下拉动时,则导引三焦之气贯穿带脉,作 三阳经而发,由手三阴经而回。久练之不仅可以增强 用于任脉的承浆、天突、膻中、中腕、神阙、关元等穴, 肩、臂、掌、指的劲力,更重要的是加强双手内外气 而调理并强化任脉、冲脉(因其夹行于两侧)和带脉 的交换,增大气量,达到能双手发气的目的。之经气。久练之可促进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并可防 第六节力劈华山 预备姿势:左脚向左横跨一大步,重心在两脚之 间;两手腕交叉于胸前约l0厘米处,上缺口对天突穴, 治月经不调等妇科病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指尖朝上(图12)。 动作:手指朝上,用内劲向上举起,直插云霄, 双臂伸直(图13),同时吸气;用力徐徐朝前下方成弧 i}、 } 酶 形劈下(图14),同时呼气,略停1~3秒,双手保持手 指朝下,不可打弯,直线缓缓向上,肘打弯,提至胸 前,同时吸气;直腰,两手松直,指尖朝上,恢复预 备姿势,同时呼气。做7遍。 要求:下劈时腿要挺直,劈下后不低头,目视前 第四节丹凤朝阳 预备姿势:继抱球后,直立,双手成仰掌护腰待 发势(图7)。 动作:右手拇指分开,另四指并拢,劲自下而上 发于脚跟而贯通到掌指,用内劲向前平推,推到尽头 方。 功理:本动作劲发于腰部,力运四肢末梢,气走 手、足三阴、三阳经。久练之则百脉通畅。 后放松,翻掌向下(图8),向左手方向划弧,在左手上 约l0厘米处两手劳宫穴相对(图9),停2~3秒钟,然 后返回,至手臂伸直时再翻掌向上,收回腰际仍成待 发势。左手动作同上,一左一右各做1次为1遍,共做7 遍。 注意: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忌用力过猛。 要求:前推时收腹提气用顶劲,同时用口呼气, 收手时用鼻吸气,头颈正直,忌用力,目视前方。 14 f 201 5.03 丹道气功 第七节海底捞月、怀中抱月 预备姿势:同“力劈华山”的预备姿势(图12)。 动作:两手掌心朝前,成拉幕状缓缓向左右水 调气功 第一节拉气 预备姿势:两脚与肩同宽,全身放松,两手在 平分开,贯气于掌指,坐腕,用力向两侧平推成“大 字桩”(图l5),同时吸气;松腕,手指朝下,弯腰,缓 腹前约10厘米处,劳宫穴相对,成抱球状;左手在下, 缓下落捞月(海底捞月),屈腕,指尖相对(图16)。同时 平神阙穴,掌心朝上;右手在上,掌心朝下,和右手 呼气,向上捞起,上身随势而起,直腰屈肘,两臂运 相距约l0厘米(图19)。 动,掌指着力,似抱重物状,缓缓端起至胸前一 动作:滚气。左手在里向内、向上滚动,右手在 中抱月,同时吸气(图l7);两手交叉于胸前,同时呼 外沿左手背向下滚动(图20),滚至右手心向上,并和 气,重复预备姿势。反复做7遍。 神阙穴平,左手心向下,在右手上约10厘米,两劳宫 要求:弯腰捞月时两腿要挺直,不低头,目视前 穴相对。 方;上身随势而起时,要垂肩坠肘,颈部不僵直。 拉气:左手向左上方,右手向右下方同时缓缓 功理:海底捞月,气贯掌指,蓄劲待发;向上捞 拉开,停1~3秒(图21)。 起,则锻炼腰背,通手六经脉,并可提升“中气”,对 内脏下垂疾患有一定疗效。 压气:两手按原路线缓缓合拢,恢复抱球状。 然后再滚气、拉气、压气,要领同上。左右各做1 次为l遍,做3~5遍。 第八节霸王举鼎 预备姿势:继“海底捞月”中的“怀中抱月”势 (图17) 要求:两手成斜对角拉开,并始终保持掌心相对; 拉开时吸气,合拢时呼气。 功理:久练之则手掌“气感”日益增强,蓄积内 动作:接上式,两手缓缓上托至锁骨处后,小臂 内旋,翻掌向上,拇指分开,另四指并拢,中指相对, 气,导至掌指,即能内气外放,为人治病。 用内劲徐徐上举,腰、腿、臂均用力挺紧勿松,成“举 鼎”状(图18),同时吸气;随即两臂放松,从两侧缓 缓下落——“八卦圈”,同时呼气;当两臂落至与肩 平时坐腕,运劲外撑成“大字桩”(图15),同时吸气; 停i~30钟,再放松,徐徐下落,恢复原势,同时呼 气,做7遍。 盘 第二节 转气 预备姿势:同“拉气”预备姿势(图19)。 动作:右手心向外向上、左手心向里向下一齐 翻转,右手向上推成“托天势”,左手向下成“按地 之“顶天立地”或“金刚托天”(图22);向左体侧弯腰, 要求:上举时臂要挺紧,并保持指端相对。成 大字桩时,要收腹挺胸,两腿夹紧,劲往下沉至脚心, 上肢用多大力,下肢也用多大力。 功理:双手托起上举,则导引气在胸腹中运行, 势”,两手再用力上下推按到尽头,同时吸气——谓 以升举阳气,充养髓海,调理三焦。 注:第七、八两节通常合在一起练习。 找开气门——谓之“转气”(图23)。放松,直腰,右 手从右侧向下转,左手在左侧向上转——谓之“八卦 圈”,同时呼气。两臂转至与肩平时,掌指上翘90度, 用力向左右平推,气贯“大陵”穴,同时吸气——谓 之“大字桩”(图24)。放松,同时呼气,“八卦圈”—— 右手向下转,左手向上转,成左手托天、右手按地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