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知识网络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其中,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 地球运动(自转) 绕什么转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约24小时
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 地球运动(公转) 绕什么转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年
产生的自然现象:四季更替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知识网络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识图P29图2.6七大洲和四大洋,记忆P26阅读材料) 大洲名称 亚洲 欧洲 非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绕经线一周,跨经度最大的洲 南半球 以南寒带为主 赤道、南回归线通过 西半球、南半球 热带面积广 北回归线、北极圈 西半球、北半球 热、温、寒带,低、中、高三个纬度带 南回归线 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 北极圈、0°经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0°经东半球、南北半球 热、温、寒带,低、中、高三个纬度带 东半球 处于温带,中、高纬度 东半球、南北半球 以热带为主 东半球、南半球, 热、温带 经过重要经纬线 位置特点 洲 线 3、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排序 七大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南极洲跨经度最多) 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 大洲分界:
亚欧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非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界线:巴拿马运河。
欧非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填注:七大洲和四大洋
二、 海陆的变迁
1、 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识图: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图)
2.通过图中板块运动方向可以解释或预测一些地理现象:
①喜马拉雅山在不断长高:喜马拉雅山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②红海面积在不断扩大: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③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 ④预言:几千年,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地中海将会消失,大西洋面积将超过太平洋。 3、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例如:2004年印度洋海啸,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4、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5、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高频,易错题精练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知识框架
高频,易错题精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