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忠新
提 要 反问具有诱导性和隐涵性。反问是对对方言论行为的前提的提问,引导对方思考,诱导受话人得出否定性结论,从而自己否定自己的言论行为。反问是通过问句曲折地表达断言,发话人的真意隐藏在问句之中,受话人必须推导才能把握发话人的真实意图。
关键词 反问句 语用价值 诱导性 隐涵性
反问句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反问句的语用价值可以概括为诱导性、隐涵性、含义与功能的多样性、对面子的威胁性,本文讨论诱导性和隐涵性。
1 诱导性
我们将反问句定义为:疑问句的一种用法类型,是运用表达与命题意义相反的语义内容的疑问手段对经由推理得出的某个言论或行为的前提发问,使得该言论或行为的前提不能成立,从而达到否定该言论或行为的目的的疑问句。反问句的使用必须存在一个反问句说话人想要否定的言论或行为。反问不是直接对这个言论行为本身发问,而是对言论行为的前提提问。提问的结果使得对方行为的前提不能成立,达到否定该言论行为的目的。由此,反问句的诱导性指反问句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它不是直接陈述一件事或直接说出说话人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而是通过对对方的言论行为的前提的提问,诱导受话人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引导受话人自己得出否定性结论,从而自己否定自己的言论行为。这是反问句与陈述句在表达上的根本差异。 各种类型的反问句都具有诱导性。先看是非型反问句,我们可以通过与直陈对比的方法来观察这种诱导性。
(1)鲁四凤:(跪下)妈,(扑在侍萍身上)妈,我——我说不了。 鲁侍萍:(眼泪流下來)你是要伤妈的心么?你忘记妈这一生为着你——(回头哭泣。)
鲁四凤:妈,我说,我说。(《雷雨》)
鲁侍萍要四凤发誓不要再见周家的人,四凤做不到也不愿意,侍萍使用反问“你是要伤妈的心么?”诱导四凤思考,后面一句没说完的话也是个反问句“你忘记妈这一生为着你遭的罪么?”,四凤是那么爱她的妈妈,经过思考,当然不愿伤妈的心,得出了否定性结论。既然不愿伤妈的心,那就只能自己否定自己的行为,于是四凤说“妈,我说,我说”。如果改为陈述句,那就是: (2)你井不是要伤妈的心,你没忘记妈这一生为着你„„
两者相较,表达的方式是很不一样的。例(1)是提问,让四凤自己思考,自己得出结论;例(2)是直接传达,把思考的过程和结论都直接说出来了,无需四凤去思考,所以没了诱导性。表达效果也不一样,前者曲折、含蓄、蕴藉,言简而意丰,饱含感情;后者直白,缺乏感情而较有理性。如果采用后一种表达方式,四凤很可能不会听从妈妈的话说“我说,我说”。再比较:
(3)你以为钱都到哪儿去了?就是花在这上这儿了。嘿,你说,你不认得十块
人民币,那你每天吃的,说白了哪样儿,不是人民币变的?a 当个家庭主妇不容易,不花钱就能让全家吃饱吃好?b 当个家庭主妇不容易,不花钱就不能让全家吃饱吃好。(《编辑部的故事》)
(4)鲁四凤:你别再缠我好不好?a 今天一天你跟我们闹出许多事,你还不够么?b 今天一天你跟我们闹出许多事,已经够了。
周萍的声音:那我知道错了,不过,现在我要见你,要见你。(《雷雨》) a都是说话人要受话人自己思考所提出的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则直接说出结论。特指型反问句也是如此。如:
(5)焦花氏:谁说啦?(急于想支使她出去)您不想出去坐坐,看看火车,火车在雾里飞,好看着呢?
焦母:(用杖捣着地)a。我怎么看?我问你,我怎么看?b 我不能看。(《原野》)
(6)常五:(醉意渐浓)不,不,不好。说了我就是搬弄是非,长舌头,我这个人顶不愿意管人家的家务事。
焦花氏:常五伯,(走到方桌旁)您不是外人,我年纪小,刚做儿媳妇,有什么错,您不来开导开导,a 还有谁肯管哪? b 没有人肯管。(《原野》) (7)牛:你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光觉得她对你扣得紧。殊不知过日子就是要精打细算。a 诶,现如干什么不花钱啊?b 诶,现如今干什么都得花钱,买什么都不便宜啊。
张:那倒是。(《编辑部的故事》)
(8)慧芳安抚小芳:“你妈也是为你好,怕你受不好的影响。”“a 凭什么计说我要受人家的影响,一点不能影响别人?b 没有理由说我要受人家的影响,一点不能影响别人。我就不能影响她?”(《刘意芳》)
例(5),焦母双目失明,a 反问“我怎么看?”诱导焦花氏得出“不能看”的结论,从而让她自己否定她自己的让焦母出去看火车的提议;b 不是受话人焦花氏自己得出的结论。例(6),a 焦花氏用反问句启发常五:您不来开导开导,还有谁肯管哪?诱导常五自己得出结论:自己不来开导就没有人肯管了,所以,自己要管焦花氏,要开导焦花氏,自己暗中监督焦花氏是对的,有话但说无妨。实际上是诱导常五说出她婆婆背后的小动作。而b直接说出结论,就没有这种诱导的作用。例(7)(8)也都如此。
(9)诶,我说,老刘。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全都采访去了,得奖金。a 吧咱们耗在家里头,倒霉不倒霉?b 把咱们耗在家里头,真倒霉。(《编辑部的故事》)
(10)你不也有点首饰么’你拿出来给你妈开开眼。a 看看还是我对,还是把女儿关在家里对?
b 看看还是我对,把女儿关在家里不对。(《雷雨》) 例(9),a 通过提问,让受话人自己去想“倒霉不倒霉”,从而自己得出“倒霉”的结论;b 无需受话人去想,直接告诉了他结论。例(10)也是如此。 反问句除了提出问题促使受话人思考之外,还经常提出理由和根据诱导受话人得出否定性结论。通常,说话人在反问之前,提出理由和根据。如: (11)四凤在这儿又没事,我为什么不带她走?(《雷雨》) (12)鲁侍萍:女孩子当然随着妈走,从前那是没有法子。
鲁贵:(滔滔地)四凤跟我有吃有穿,见的是场面人。你带着她,活受罪,干什么旦(《雷雨》)
(13)你妈在这儿。你敢把你的爹怎么样?(《雷雨》)
例(11),鲁侍萍提出一大堆理由,再反问,诱导鲁贵得出“鲁侍萍只能带她走”的结论。例
(12),鲁贵也摆出理由,然后反问,诱导鲁侍萍得出“鲁侍萍不该带她走”的结论。有时说话人在反问句的后面紧跟着提出理由和根据,诱导受话人: (14)语境:茶房王福升告诉陈白露,潘经理昨天来了三遍求见陈白露,现在还没走,等着求见,但 陈白露不愿见他。
陈白露:你就跟潘经理说,我要睡了。
王福升:您为什么不见见他呢,人家潘经理,大银行开着——(《日出》) 反问的诱导性在形式上也有标志。其标志就是反问句经常有“你想(想)”“你说”等语用成分。这些成分的作用就是诱导受话人思考,所以,相应的陈述句不具有诱导性,也就不能有这些成分。如:
(15)a 他妈的!(兴奋地问着)你们想,你们哪一个对得起我j(向四凤同大海)你们不要不愿意听,你们哪一个不是我辛辛苦苦养大的?可是现在你们哪一件事做的对得起我?(对人海)你说?(对四凤)你说?(对着站在中间圆桌旁的侍萍)你也说说,这都是你的好孩子啊?(《雷雨》) b 他妈的!(兴奋地问着)你们想,你们没有一个对得起我。(向四凤同大海)你们不要不愿意听。你们没有一个不是我辛半苦苦养大的。可是现在你们没有一件事做的对得起我。(对大海)你说?(对四凤)你说?(对着站在中间圆桌旁的侍萍)你也说说,这都是你的好孩子啊?
(16)a 叫她想想,还是你爸爸混事有眼力,还是她有眼力。(《雷雨》) b 叫她想想,你爸爸混事有眼力,她没有眼力。
(17)“你们说的都不好。”南希此刻从容地说,“这事我和设计师聊过,既不是工艺水平上不去也不足仿错了人。是怕你们嫉妒!a 你想啊,我要是大能干了,不就把你们比下去了?„„b 你想啊我要是太能干了,就把你们比下去了„„” 2 隐涵性
隐涵性是指反问句语义和说话人意图具有隐涵性。反问句不是直截了当做出一个陈述或者一个断言,而是通过问句的形式曲折地表达一个陈述或断言。发话人的真意隐藏在问句之中,受话人必须通过说出来的问句,经过推导才能把握发话人的真实含义和真实意图。反问句的字面意义和语用含义都具有隐涵性,为了称说方便,我们把它们统称为“隐涵义”。例如: (18)鲁贵:老爷催着太大去看病。
周蘩漪:没有人陪着克大夫么?(《雷雨》)
对鲁贵的话的最合适的回应应该是:我这就去;我等会儿就去;我现在忙不能去;等等。蘩漪的反问表面上看与鲁贵的话不相关,其实是相关的。蘩漪知道,也知道鲁贵知道,有人陪着克大夫。所以,她的明知故问,其答案只能是“有人陪着克大夫”;既然有人陪,那么我有事就不必急着去,老爷就不该催。蘩漪的真意隐藏在反问之中,鲁贵必须通过这个问句,经过推导才能获得相关性,才能领悟到其含义,把握蘩漪的真实意图。反问通过迫使受话人投入更多的认知努力去推导从而获得了更好的表达效果。
有时候反问句的含义和说话人的意图隐藏很深,受话人一时领悟不过来,如:
(19)方达生:我不是给你说煤,我要你跟我走。(取出车票)车票就在这里。要走,天亮以后,坐早
十点的车我们就可以离开这儿。 陈白露:(很大方地)你有多少钱? 方达生:(没想到)我不懂你的意思。 陈白露:不懂?我问你养得活我么? 达生惊愕得说不出话来。(《日出》)
对陈白露的反问“你有多少钱?”方达生已经意识到不是在询问他真的有多少钱,而是另有他意,但这个隐涵义究竟是什么,方达生一时没弄明白,直到陈白露再反问“你养得活我么?”他才领悟到了陈的真实意图。于根元举过的一个例子:
(20)(拐子衣服破了)一天,莲嫂叫住拐子:“拐哥!”“嗯!”“你那媳妇的手长疔疮?”“啥?”赵拐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隐涵性与诱导性具有内在的联系。因为说话人要用反问来诱导受话人,既然是诱导,那就不能把结论直接告诉对方,只能让受话人自己去推断说话人的真实意图。既然不能直接告诉对方,那么就只能把话语的含义和自己的说话意图遮掩起来,但又不能让对方完全领悟不到,所以,就只能以隐涵义的方式传达。 反问句表意的隐涵性会造成两种相反的结果。 第一,说话人可以逃避责任。
Brown和Levinson认为说话人将许多可辩解的解读留给他自己,以便让他自己“不在场”;他被认为不必对他自己的这个交际行为仅具有一种特定的解读作出承诺。因此,如果说话人想要实施一个“面子威胁行为”而又想避免负责任,那么他就可以采用“隐晦的”方式说话,让受话人自己去决定如何理解他的这句话。这段话说的就是反问句表意的隐涵性带来的第一种结果。例如:
(21)语境:老大娘钥匙丢的屋里,进不去,小伙子自告奋勇爬三楼帮老大娘取钥匙。
甲:这个小伙子真不错!
乙:不错?我看,说不定从前就是这样偷东西的吧7 丙:是呀,不然,谁能爬得上去呢?哈哈!
小伙子已经爬到二层樓了,听见乙和丙的话,就爬下来。他没有说话,也没看大家,要走。
丙的反问虽然一个字都没涉及偷东西的内容,但确实具有“这个小伙子从前是偷东西的”的含义,所以小伙子听见了,就爬下来,要走。从语境看,小伙子并不是小偷,确实是在做好人好事。那么小伙子为什么不去质问丙呢?小伙子不好去质问丙,因为丙既没提小伙子的名字,也没明说小伙子是小偷。如果真的去质问的话,丙很可能会抵赖:“我提了你的名字了吗?我说你是小偷了吗?”反问句表意的隐涵性让丙有机会逃避责任。再如,陈振举的例子: (22)由于乘客拥挤,一乘客不小心踩了旁边人的脚,被踩人来了火,说:“你长眼睛没有?”对方也不甘示弱,回说:“你怎么开口骂人?”“谁骂你了?”“你骂了还不承认?”“谁叫你踩我的?”“我是故意踩你的吗?” 乘客甲想逃避骂人的责任,但乙不依不饶,他也没有办法,只得承认骂人了。 第二,受话人不接受说话人的隐涵义,从而使得说话人的目的达不到。 反问句表意的隐涵性让说话人有机会逃避责任,但同时也给受话人提供了对其隐涵义置之不理的机会,从而取消了隐涵义,使得说话人的目的达不到。如:
(23)鲁四凤:„„太太,您吃药吧。 周蘩漪:谁说我要吃药?
鲁四凤:老爷吩咐的。(《雷雨》)
(24)语境:蘩猗跟周萍吵架,正在气头上,鲁贵悄悄走进来。 鲁贵:(弯了弯腰)太太,您好。 周蘩漪:(略惊)你来做什么?
鲁贵:(假笑)给您请安来了。我在门口等了半天。(《雷雨》)
(25)米春辉在加氯间工地砌“一步架”,黄明明给他供料。一时没供上,米春辉在砖上敲开了大铲。供料的人最忌讳这个,黄明明马上喝问说:“你敲什么!”
“我敲砖哪!”米春辉嬉皮笑脸地说。(转引自于根元(1984)) 例(23),针对四凤的“您吃药吧”的请求,蘩漪的反问“谁说我要吃药?”,意思是“没人说我要吃药”,你叫我吃药是不合理的,表达了对四凤的斥责。由于这些意思都是隐涵的,不是明说的,四凤的答话“老爷吩咐的”,坐实了反问句中的“谁”,结果取消了“没人说我要吃药”的字面意义,从而也取消了“你叫我吃药是不合理的”语用含义,使得蘩漪斥责的语用目的落空。其他例子也是如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