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一、城镇总体规划的历史回顾及修订缘由
平桥镇在1995年已编制了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基本良好,在完善城镇内外道路网络,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旧区改造与更新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控制和指导作用,使城镇建设走上了正常有序的发展轨道,有力地促进了平桥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规划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指导城镇建设的“龙头”作用。
随着平桥经济的阔步发展,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城镇建设面临着各种机遇和矛盾,如区域经济发展、人口、土地、环境、城乡空间结构形态等。同于种种原因,城镇建设还存在布局混乱、建设用地紧缺、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城镇的建筑发展,因此,面对我国的改革开放、积极繁荣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城镇建设并进而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必要对城镇的未来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
面向21世纪,为切实保证“九五”计划及2010年发展纲要的实施以及城镇建设须作出跨世纪的发展安排,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房地产业加速发展的需要,创造高质量的城镇环境,处理好城镇近、远期的空间布局,搞好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建设,为平桥的经济进一步腾飞和发展在空间及建设环境上提供保证,需对平桥镇总体规划在高度上和广度上及时地加以深化,为平桥适应新世纪的发展绘制蓝图。
二、城镇总体规划修订的依据 本次规划修订的主要依据是: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4)浙江省城乡建设厅《浙江省村镇规划用地和公共建筑定额指标》(试行) (5)《天台县城城总体规划》(讨论稿)
(6)《天台县平桥镇总体规划(1985年-2000年)》平桥镇人民政府1985.7 (7)《天台县平桥镇总体规划(1995-2010年)》平桥镇人民政府1995.7 三、规划指导思想 1.整体效益最大化 2.坚持可持续发展 3.城镇与农村协调 4.竞争与互补并存 四、规划期限
近期:1999-2005年 远期:1999-2020年
1
第二章 城镇发展环境分析
一、 城镇概况
1、地理位置
平桥镇位于天台县西部丘陵盆地中心,距县城约17公里。东靠白鹤、丽泽、山河乡,南依雷锋乡,西临新中镇,北邻屯桥乡。辖7处片区,129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另有40多个自然村。平桥镇交通位置适中,现已形成较完整的对外交通网络;科(山)磐(安)公路东西向穿镇而过,平(镇)双(岭)、天(台)屯(桥)、平墅(平桥镇至花墅)公路在此交汇,每天有长途班车从平桥镇车站始发往返杭州、上海、宁波、南京、曹娥、金华等地;货运可转运全国各地,与天台县城及黄水、花墙、街头、屯桥、双岭等地的短途交通亦十分便利。 2、面积与人口
平桥全镇土地总面积9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至1997年底,全镇总户数21918户,总人口6891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49人。全镇人口密度为718人/平方公里。 3、自然条件
平桥镇地处浙江东南沿海与西部山区的交会地带,属始丰溪流域冲积平原,间有低山丘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程69-75米,屯平溪、乌岩溪由北向南汇入始丰溪后东流而去。镇东丘陵余脉自北面山宅开始向南到葛家山消失,整个地域构成独特的奋箕式地形地貌。
平桥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月平均最高气温32.9℃(8月份),月平均低气温1.39℃(1月份)。年平均降水量1024mm,最大年降雨量为1781mm,最小年降雨量994mm,年平均降雨日167天,全年夏季主导风向(3-8)为东南及东东南,冬季主导风向(11-2月份)为西北及西西北,每年8-10月份受台风影响较大,最大风力可达12级,常伴有暴雨。年平均相对湿度78.35%,年平均日照2012 小时,平均日照率46%。年平均雾日19天,无霜期8 个月。
工程地质以溪滩、台地、低矮山丘为主,镇中则沉积着大量粉砂壤土,销加工程处理都可发行成适宜的建设用地。 4、社会经济发展
平桥镇经济发展现状特征主要体现为整体水平较高,发展速度很快,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很大,第三产业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整体仍显滞后。 5、历史沿革
平桥镇“以商立镇”,历史悠久,自五代后梁时期起就有人类聚居,以后因其独特的经济地理条件而发展成天台县最大的农村集镇,历史上曾与黄岩路桥、临海路下桥并称台州“三大桥”。镇政府所在平桥镇,是平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平桥镇自明清以来属祥鸾乡二十六都,其中西南下园殿一带属永堡乡二十九都,统称大西乡,明成化年间起至解放后均称平镇。1950年称平镇乡,1956年前山、东林两乡并入为平桥乡,1948年“公社化”为平桥人民公社,1981年,花市、前山两个公社分出后复称平镇人民公社,1983年5月机构改革置乡,称平镇乡。1985年5月批准为建制镇称平镇。1992年“撤区并乡扩镇”,平镇与前山、东林、花市、平北、宁协、紫凝乡合并,称平桥镇。
二、 平桥镇发展条件分析
2
城镇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它的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城镇的发展取向和策略,将受到大区域环境的多层次的影响,只有将城镇置身于区域网络体系之中,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定位。根据《天台县城市总体规划》:平桥镇是天台西部中心城镇,其经济职级以商业、服务业、运输业、筛网、 手工业市场贸易为主,在县域城镇等级规划结构中属第二级城镇,应积极发展。
(一)、优势条件
1、平桥镇作为本县农村最大的集镇,古时曾为著名的台州“三桥”之一,其经济腹地除平桥镇本镇及周围的新中、街头、屯桥、鹤楼等乡镇外,还包括邻县边沿山区,这是由其特定的经济地理条件和客观因素决定的:
①位置适中,位于天台西部丘陵盆地的中心。
②它位于西部山区跟东部沿海的交会点,两种地域的经济结构有明显差别,地区间的物资交流最容易在此发生。
③仙居、磐安、新昌等县邻*桥镇之地均为山区,且距离各自县城较远,习惯上就近来平桥镇赶集。
2、平桥镇人多地少,历史上外出经商的人口多,眼界开阔,富有经商经验。 3、而平桥地区传统手工业、饲养业发达,招揽来外乡外区外县客前来交易。特别是历史就有生产筛网的传统。
4、区域交通条件优越。
5、城镇建设初具规模,现状建设区已达1.5平方公里。城镇骨架已基本形成建成了以筛网城为代表的大型项目。
(二)、制约条件
1、改革开放以来,平桥经济发展总量已有了相当基础,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发展仍呈滞后水平。第二产业构成中高科技含量不高,缺少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2、城镇基础设施欠帐较多,给水、排水等设施发展滞后,致使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因此,需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适应于现代化城镇功能需求。
3、城镇功能布局不尽合理,居住区与工业区混杂严重,城镇环境质量较差,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4、城镇旧区建筑密度较高道路狭窄,居住环境质量较差,与城镇中心的地位不甚相符。
第三章 规划目标及城镇发展战略
3
一、规划基本原则
根据平桥镇的发展条件与前景,规划以现代化、高起点、高标准为制定跨世纪城镇发展的指导思想,具体原则如下:
1、城镇规划以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为依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使之协调发展。
2、衔接上一次总体规划,充分尊重城镇现状,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扩展,保持规划的延续性。
3、既要从城镇发展基础和实施规划的物质条件等现实可能出发,又要保护规划的高起点,适应城镇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合理制定各项标准和配置种类设施。
4、为适应城镇发展的阶段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适应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体现动态规划的原则,城镇的总体规划需保持相当的可选择性和灵活性。
5、城镇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城镇规划又有一定时限。规划需面向管理,着重处理当前问题和可预见问题,提高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为后续和下一层次规划起到控制指导作用。
二、规划目标
1、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总是在外部激发因素和内部萌生潜能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平桥社会经济的发展战略,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需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共同体之中,另一方面又需立足于发挥自身优势及潜力。围绕着建设田园式新型城镇的目标,逐步实现传统工业的更新替代,大力发展高层次的第三产业,经过近远期十五年的建设,努力增强城镇经济实力,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城镇布局,提高其营运效能,以实现综合性多元化城镇功能结构转变,把平桥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城镇。 2、城镇规划建设的具体目标 (1)城镇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城镇用地集中紧凑,建设有机协调,城镇规划具有较高起点和较高水准。 (2)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和发展方向,提供可选择的发展用地,以适应城镇近、远期发展。 (3)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完备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 (4)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商业金融贸易等公共设施完善,以提升城镇服务功能。 (5)组构具有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便捷内外交通体系,为城镇提供高效率客货交通运输条件。 (6)注重旧城的保护和更新,加快旧区改造,提高和改善居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 (7)强化城镇特色创造,积极保护古镇历史文化,开发旅游产业,形成良好绿化系统,创造具有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 三、城镇发展战略及实施举措 (一)城镇发展战略
1、高速度增长战略
经济增长的高速度是早期城镇发展中“第一优先的经济论题”。平桥若要完成城镇的迅速飞跃,必须加快经济发展速度,这是形势的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这是城市发
4
展的基础。
2、以人为本,追求生活质量发展战略 经济高速增长虽然可以完成初期城市化,但产业结构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善。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以后国民经济的增长不再完全依赖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而更注重教育、保健、营养、收入分配、土地制度等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3、信息化战略
信息化发展战略是根据世界性新技术革命的趋势,而采用的战略,面对技术发展的势态,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更为重要的信息化。信息化需要知识,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和结果,就是智力产业的发展。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就是要发展智力普及部门,要收集、获取、发现并使用先进的信息,转化为新的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实现新的发展。
4、 环境战略
下一世纪不仅是人才、科技的竞争,更是环境的竞争。之所以提出发展为田园城镇的目标,在于平桥有比较优越的自然条件,水网密布,带山滨海。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类对自然界的尝取和破坏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城市的发展赖以生态的基础将不同程度的受到限制。环境的保护与管理开发利用不仅是功在千秋的高瞻远瞩,也是利在当代的迫切需求。
(二)实施战略的举措
1、城镇规模化,即城镇的人口和用地和经济总规模有一个突破。通过对城镇片区的重组,建设较高水准和规模的城镇,充分发挥规模化的聚集效益。
2结构协调化,即城镇产业结构化比例协调。应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和扩大经济总量,形成有特色的三产结构。
3、 村镇等级化,即合理调整人口空间分布,城镇等级明显,通过对新城区和中心的
重组与开发建设,使村镇等级明确优化,实现有序化工,自成空间网络。 4、 发展持续化,即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5、 城镇特色化,弘扬开拓进取的精神,建设全新的平桥。 6、 进程跳跃化,即不是平缓地上升,而是有突变的发展模式。
第四章 村镇体系规划
一、镇域发展现状特点
5
1、城镇社会经济发展已具较高水平,城镇化水平较高。镇区中心地位突出,已基本能起到引导和促进镇域经济发展作用。 2、各级中心村之间专业职能不强,缺乏必要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处于松散联系状态。 3、镇域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不高,道路、给排水等尚不成体系。 4、旅游资源尚未开发利用。
二、镇域发展战略 树立大区域观点,依据整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平桥镇域发展战略要点如下: 1、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即向城乡融合型经济发展,镇村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方面协调发展,形成整体化经济网络结构。 2、努力形成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增加科技含量,发展高新及外向型农业,并可适当发展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集团型农业。规划在镇区东侧建设生态农业基地。 3、调整镇村工业布局,工业发展园区化,并向中心村集中,以提高生产效益,降低能耗、物耗,改善城镇环境质量。 4、合理使用土地,协调各村规划布局,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逐步实行并村重点,集约使用土地,改善居民生活设施水平及生活质量。
三、镇域村镇体系规划战略目标及指导思想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集聚,城镇规模不断增加,规划在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的同时,努力使村镇体系结构得到改善,逐步朝“高水平–––––网络化” 方向发展,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协调,独具特色的村镇体系。依据这一发展目标,制订村镇体系规划指导思想如下: 1、加强中心区的发展,培养增长极核。集中资金及资源,优化发展镇域区,强化其中心职能,提高其对镇域的经济辐射能力,以镇区镇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2、点线面结合,形成全方位的空间开发格局,建立“镇区––––中心村–––––一般村”三级的村镇体系结构。 3、充分利用各类基础设施,依托镇域内交通干线形成镇域经济要轴。 4、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加强镇城区与各村及村村之间的横向联网,建立功能明确、富有特色的经济协作区。
四、镇域村镇体系发展布局 依据规划期内镇域城镇化水平和村镇发展的条件和可能,考虑原有的自然增长和“集镇城市化,乡村集镇化,”的发展趋势,确定平桥村镇体系布局形态和等级体系。规划村镇分三级: 第一级:中心镇区。平桥镇政府驻地,全镇政治、经济、文化、商贸综合中心。依托其现有基础,通过行政与政策的导引,进一步完善公共设施及市政公用设施,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使其形成全镇村镇体系的核心。 第二级:中心村。中心村的主要职能是聚集一定的专项产一,加强村镇经济联系,促进镇域经济协调一体发展。规划平北、宁协、花市、前山、东林、紫凝六个中心村。 第三级:一般村。根据各自然村的具体情况,逐步实现自然村的迁村并点,形成一般村。
中心村的分析及划分依据:
6
按照“重点发展城区,合理缩并自然村,建设中心村”的指导方针,提出以下原则:
1、 经济实力弱的向经济实力强的合并; 2、 人口少的向人口 多的合并;
3、 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的向交通方便、基础设施较全的合并; 4、中心村形态应简洁,不宜互相交错过多, 在原有村界或乡界基础上合并划线。 一般村的建设与发展原则: 1、对现有的自然村进行改造和适当发展,建设配套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提高环境质量。 2、在自然村庄相对集中地区,引导村庄连片发展,形成较大规模的一般村。 3、重点建设村内、村与村、村与镇之间的道路系统和基础,通过便捷的道路交通系统和通讯系统,提高村庄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质量,缩小村与镇之间的生活水平差别。
4、镇区周围各村应逐步增加蔬菜、禽蛋的生产。 五、工业布局规划 全镇工业目前已有筛网、滤布、建筑、橡胶、食品、酿造、海带绳、棕绷、竹制品、五金、粮油加工及农机修理等。 需要大量能源和土地,运输量大,设备和管理技术要求高的企业一般应集中在镇建成区内的工业小区统一开发。没有污染和干扰、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的小型加工业可分散布局在村庄内,以就近吸引部分剩余劳力。不准发展有严重污染的工业。
六、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各村应按有关标准规划建设文化教育、社会福利、商业服务、农业服务等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坚持方便村民的使用和高质量相结合,不要求各村建立“小而全”的服务设施,根据需要和项目特点,可以若干村共同建设某些设施。每个中心村应设村委会设施,内含村委会、农技服务站、文化活动站、保健站、幼托班等内容。
目前全镇范围内已有34所小学,现有小学应在完善设施和师资配备、提高教学质量为主,今后小学布局规划时,应统筹安排,打破村界,邻近村应联合办校,以利于小学达到合理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全镇共有中学7所,今后将集中力量完善和提高平桥中学、平镇中学、平桥镇中心小学的设施和教学水平。
七、道路系统
中心村内部应设三级和四级道路,其红线宽度分别为10至12米和6米至8米。一般村内应设四级道路。村与村、村与镇之间的联系道路应近级公路标准规划,车行道宽度3.5米,路基宽度为6.5米。
镇域内道路应分布均匀,使镇域内各村镇之间及对外联系都较便捷,道路设计符合有关标准。
第五章 城镇性质和城镇规模
一、城镇性质
根据平桥镇的自然条件、经济环境、工业基础也是全国筛网滤布生产集散地
7
之一,全国最大筛网市场–––––––筛网城就在镇上以及在天台县的社会经济地位,在台州地区和天台县县域城镇体系中的地位等因素,本次规划确定平镇的城镇性质为: 以生产经销筛网、滤布为主,是天台县西部的重要的工贸型、田园化中心城镇。
二、人口规模
1、基期人口的确定
1998年年底,全镇人口69463人,建成区常住人口1455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884人,农业人口11673人。另外,建成区内暂住人口及流动人口约3000人,其中3个月以上较长期暂住人口约2000人。镇区外在镇区上学且常住镇区的人数为2300人,这两部分人口应计入基期人口。则建成区基期人口合计为18857人。
2、建成区人口预测
在新增城镇人口中,一部分来自本镇人口的自然增长,绝大部分来自机械增长。考虑到附近乡镇来平桥经商办企业落户等情况,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拥有绝对优势,附近乡镇的农村人口转移是平桥镇人口增加的主要来源。预计1999年至2005年间,城镇人口的机械增长率是自然增长率的6倍,2005年至2015年,机械增长率是自然增长率的4.5倍。平桥镇计划生育部门推荐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5‰。
根据直接推算法预测: Pn=Po(1+K)n
Pn:预测期人口 Po:基期人口
K:年均人口增长率 n:预测年份
则建成区人口增长率及人口预测结果见表5-1: 表5-1 建成区人口预测一 项目 增长率(%) 人口(人) 年份 1998 18857 2005 5.95 28260 2015 4.675 51525 综合上述结果,平桥镇的人口规模确定为: 近期:2.8万人 远期:5.0万人 三、用地规模 1、确定原则 (1)结合平桥镇用地现状,节约用地,提高城镇可建设用地使用效率。 (2)面向市场经济,合理配置城镇土地,发挥土地的级差效益。 (3)适应现代化城镇建设需求,满足各项城镇设施用地。 (4)充分考虑城镇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为城镇未来发展提供弹性和可选择性。 2、人均用地指标分析及用地规模 平桥镇现状城镇建设总用地为152.02公顷,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80.62 平方米/人,属四级水平,现状用地指标属合理水平。规划结合平桥镇现状实际
8
及参照国家城镇用地标准,规划近期人均用地指标取100平方米/人 ,远期取110平方米/人,则相应镇区用地规模为: 近期(2005年):280公顷; 远期(2020年):550公顷。
第六章 城镇总体布局
一、城镇发展用地选择与城镇发展方向
9
平桥城镇总体规划布局结构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内联外延”,在现有城镇内强化路网联系,进行功能重组,形成多点联动的总体框架;在现有建成区外缘选择有利地段进行有计划拓展,建设新区,建构城镇发展新的增长点,创建城镇新形象。在此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来分析、确定平桥镇的发展方向: 平桥镇位于始丰溪北岸,支流屯平溪、乌岩溪从西北向东南穿镇面过,注入始丰溪。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平桥镇区北面和南面的始丰溪以相隔0.6至1 公里的间距成平行走向,它们所构成的狭长的地带是本镇的主要用地。比较功能、环境、本镇与县城及周围地区的关系等因素后,确定主要发展方向为:向东发展为主,南、北发展为辅,逐步形成“一个主中心,两个次中心”的格局。这是因为: (1)62省道与始丰溪之间距离较短,如果仅在此范围发展,则城镇布局过于狭长,也无法满足远景城镇用地要求。 (2)、62省北侧现已有部分用地布局,如几个较大的村庄,实际上已形成区内道路,而且北侧方向地势高爽、平坦,距老城近。
(3)、62省道近期过境交通量不大,按42米宽度设置后,对交通不会有影响,远期可将62省道向北改线。
(4)、溪南因为有较大的村庄和人口,有5000亩荒滩可利用,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并已有东林大桥直接与镇中心相通,因之也应适当发展。
(5)、加强现有建成区的挖潜,改变城镇土地使用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的特征可归纳为“一条主轴二条辅轴”,“内外活动两套系统”,“三片三心”。 1、三条主轴,两条辅轴: 平桥镇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以向东发展为主,向北、南发展为辅。在向东发展的主要发展方向上,友谊路将是镇内发展主轴。在向南北发展的次要方向上将形成两条辅助轴线,一条沿思泉路向南、向北延伸,一条是新区的南北中轴线(开岩南、北路)。通过主轴将两条辅轴联系起来。 2、“内外两套活动系统” 平桥镇是集市贸易重镇,每月有6天集市日,集市人流出行次数超过本镇居民出行次数。为减少集市人流对本镇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特提出内外活动的两套系统。 (1)、“内部活动系统”
通过步行道系统,生活性干道和绿带等,将居住小区中心,城镇各类活动中心,公园以及主要就业点联系起来,形成本镇居民的主要活动空间。
(2)、“外部活动系统”
以城市主要干道,将市场、客货车站码头、仓库区、镇中心等联系起来,形成外来人流,以及本镇对外联系人流、车流的主要活动系统。
3、“三片三心”
第一片为老镇区,是平桥镇发展历史悠久的地区,以商贸、居住、工业为主。第二片为东部新区,是平桥未来的主要发展地区,主要为居住和观光农业、高档住宅为主。第三片为始丰溪以南的用地,主要以工业、仓储、居住、旅游服务为主。
三个片区形成“一主两次”三个中心。老镇区是政治、商贸、交通中心,是主中心。东部新区形成居住生活中心,溪南片形成工业生产中心。
10
三、总体布局 在始丰溪以北地区,沿友谊路向东依次发展一类工业区,各专业市场、居住区。沿思泉路主要发展商贸活动,完善各类居住设施。沿新区南北轴线,依次发展公园、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医院、学校、高档住宅,形成新区的主轴线。 西部地区规划生态敏感区,作为水源保护地,限制各种建设活动,新区东部规划观光农业区。 在始丰溪以南地区,主要发展工业、居住、旅游服务。在思泉路与南外环的交界处规划为高档住宅、旅游服务、停车加油等,为开发开岩风景区作准备。沿蓝天大道,主要发展工业、仓储,利用其方便的交通条件,同时避免货运交通等进入镇区。 严禁发展三类工业。少量发展二类工业,集中于蓝天大道东侧。主要发展一类工业,对城镇影响较小,可分散布置,靠近居住区,减少出行量。 绿化系统以线为主,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沿溪形成比较自由的绿化带,主要集中于老镇区,形式自由活泼,增加生活情调。向东为发展的新区,形成“两横两纵”的绿脉结构,形式规整,强调理性。 以南外环、北外环、蓝天大道作为主要交通性主干道路,加强平桥镇的内外联系。以友谊路、始丰路、思泉路、朝阳路、开岩路、五梁路作为生活性主干道,作为联系各工业小区、居住小区及各中心之间的主要道路。 现镇政府所在地作为以后的行政中心。新发展的市场用地主要集中在友谊路北侧,市场用地应向室内多层发展,以提高市场的利用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建议,尽早做好市场贸易区的详细规划,安排好人流货物进出口、停车场位置及其它像邮电、储蓄银行、信用社、托运处、管理办公等配套服务设施。
表6-1 平桥镇区用地平衡表 序代用地名称 现状 规划 11
号 码 面积(ha) 居住用地 普通 其中 高档 公共设施用地 商业 市场 其办公 中 文教卫生 工业用地 一类工业 其中 二类工业 仓储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 绿地 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城镇建设用地 97.38 25.49 11.16 3.06 2.13 9.14 14.39 0.54 1.45 3.35 2.5 8.45 152.02 01 K 百分比 (%) 64.06 16.77 9.46 0.36 0.95 2.2 0.64 5.56 100 人均用地( m2/人) 51.64 13.52 7.63 0.28 0.77 1.78 1.33 4.48 80.62 百分面积(ha) 比(%) 263.12 246.64 16.48 73.9 26.5 13.34 2.13 31.93 68.87 33.92 34.95 6.49 7.61 40.3 11 77.61 548.9 47.93 13.46 12.55 1.18 1.39 7.35 2.00 14.14 100 人均用地( m2/人) 52.62 14.78 13.77 1.29 1.52 8.06 2.2 15.52 109.8 02 C 03 M 04 05 06 0 08 W U G T S 合计 现状人口:18857人 远期规划人口:50000人
第七章 经济设施用地布局规划
12
一、工业用地布局规划
(一)、工业概况
1998年底全镇各类工业总产值近1.85亿元,形成了以筛网、橡胶等让类为主的工业体系。
现镇工业企业大多为私营企业,企业个数约 1千多家。
在现有工业构成中,筛网业约占60%,是本镇的主导产业,其品种有三千多处,50多个系列,十分齐全繁多,且经销产品面向全国各地,并带动了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筛网市场。橡胶业约占15%。,居第二位。 (二)、工业区现状
平桥镇的工业区分布,由于村和村之间用地各自为政、工业区分布较为分散。镇建成区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镇东北面和镇东面,另外还有部分分散在建成区其他地段。
1998年,镇区共有工业用地14.39公顷,人均工业用地7.63m2/人。 现状工业多为二类工业。
本镇工业生产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基础设施有待改善,现有道路不适应工业发展和运输量大的工厂需要。 2、工业发展十分薄弱,从用地构成来看,工业用地仅占总用地的9.46%,人均7.63m2/人,远低于国家标准。
3、技术含量低,用地分散、零乱,企业规模小,不利于集中发展。 2、电力严重不足,制约工业发展。 (三)、工业规划 1、工业发展方向 (1)、发展加工业。立足现有的基础,保持目前工业结构的主体格局,依靠外来市场、弥补能源、原材料不足,通过技术改造发展外向型经济。 (2)、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大力半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重点引进技术设备,嫁接改造现有企业,并扩大企业规模,向股份制企业方向发展,增强企业的生命力。 (3)、要多方筹集资金,千方百计增加技改投入,积极引进外资,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改造老企业。要集中必要的投资、物资、外汇等,积极搞好水电、交通、通讯等各方向配套建设,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2、工业区规划 ①目标:
a、合理布局工业用地,为本镇工业发展提供完善的生产环境。 b、货物运输便捷,职工上下班方便。 c、 基础设施齐全,有充足的电力和排水设施、先进的通讯设施,加强与外界的联系。 ②用地规模
1998年本镇人均工业用地7.63m2/人,工业用占总建设用地的9.46%,人均工业用地远低于本省用地指标。该指标要求人均工业用地控制在每14-25m2,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15-35%。
考虑本镇现状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我们提出,近期(2005年)和远期(2020年)本镇的人均建设用地将分别由1998年的80.7m2增加到110m2,,远期的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为12.5%。工业总用地为68.87公顷。
13
③工业用地布局
本镇远期工业将以筛网业和一些加工业为主,不发展有严重污染的工业,因此我们既规划成片集中的工业区,也允许在旧城区及新建区发展少量污染、无噪声的小型一类工业。用地布局的指导思想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形成“一片三组”的布局。
“一片”:布置在始丰溪以南、蓝天大桥沿线,工业类型以一、二类工业为主。
“三组”:在现有工业的基础上,改造治理,形成三组工业区,以一类工业为主,可与居住或商业兼容。主要位于友谊路沿线。
二、 仓储用地规划
(一)、现状
平桥镇现仅有粮食仓库一处,占地约0.54公顷,容量842万斤,平均二年周转一次。规模偏小,等级较低。 (二)、规划设想
根据平桥城镇发展方向及布局特点,仓储业不是偏高桥的发展重点,而是配合工业和交通运输进行建设。在蓝天大道南北两端规划贮备供应综合仓储区;承担全镇的工业原料及其它材料的贮备和供应功能。这些仓储区分别位于主要交通干道的交叉口,交通十分便捷。远期仓储用地6.49公顷,占城镇用地的1.18%,人均用地1.29m2/人。
三、旅游设施用地规划
(一)现状:
平桥拥有开岩风景区和天下十七泉风景区,是大台山风景旅游系列的重要组成 部分,目前尚未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开岩旅游线路上,东林的上曹,前庞二处的宋化四窑址,也极具历史文化价值。 (二)规划原则:
1、 每条游览路线均为游路,景区、景点紧密结合,做到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线路经济合理、风景旅游信息丰富。
2、 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旅游消费、旅游观念的游人需要,具有灵活性、便捷性和充分可选择性。
3、 游线与城镇交通流线既相对独立又有一定程度的结合,直接换乘枢纽与景区交界有机结合,做到既不相互干扰又能用城镇流线来实现“旅速游缓”的便捷可达性。 (三)规划构思:
在思泉南路与南外环线叉处规划综合旅游服务区,设置宾馆,商场,停车场设施。在上曹,俞庞两外的宋代窑址,结合周围绿化加经保护,并建小型陈列馆作为学生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场地,加快开岩十七泉景区的开发。步伐。
第八章 社会设施用地布局规划
14
一、居住用地规划
(一)、现状
1998年,平桥镇居住用地97.38公顷,占建成区总用地的64.06%,人均居住用地51.6m2/人,居住人口密度为194人/公顷。近几年,建设了大量的农居和商品房,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45m2/人,人均居住面积22.5m2/人。
住宅内部设施不断完善,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多数家庭使用了液化气,新建的农居和商品住宅基本具备独立厨房、卫生间。家用热水器日益普及。 (二)、存在问题
1、旧城区住房质量差
未对旧城区统一编制更新改造规划。区内多数房屋为木结构、砖木结构,年久失修,不少已成为危房。房内设施不配套,严重影响全镇居住条件的改善。 2、居住环境质量差
旧城区建筑密度高,见缝插针翻修住房;新区虽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但仍缺少公共绿地、 广场、儿童游戏场等空地。 3、住宅建筑面积大功能欠全
前几年建的农居尤其明显,面积很大,住宅内部的功能不全,使用不便。 4、住宅特色不突出
新建住宅没有重视本地区传统民居造型、色彩、质地等方面的传统特色、缺乏变化、千篇一律。 (三)、规划 1、居住用地指标
住宅建设考虑到今后需重点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和住房条件,配套相应的小区级公共绿地及儿童游戏场所,住宅类型也将由目前低层农居式为主向多层公寓式为主转化,确定远期人均指标为52.62m2/人。 2、住宅类型
随着农业规模经的推广,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将逐渐下降,大多数居民从事第二、三产业劳动力,生活习惯将向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转化。为了节约土地,提高居住人口密度,今后新建住宅以多层公寓式住宅为主,为了吸收高层次的人才到本镇办厂、经商以及富裕居民的建房需要,适当建造少量独立或半独立式花园住宅、联立式住宅。根据需要可适当建造一些农居。无论何种形式住宅,均应统一规划综合开发。 3、住宅室内设施和配套公建
新建住宅按国家有关规范设计,面积不过分大,标准不过分高但应精心设计,功能齐全。家用燃料以液化气为主。住宅区应按标准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4、住宅层数
以3-5层住宅为主,可建少量2-3层住宅。 5、住宅间距
南北向住宅间距比至少1:1.1,旧城改造区可适当降低,但不得少于1:0.8。 6、居住人口密度
根据人均住宅用地指标和住宅建筑面积标准,居住人口净密度控制在400人/公顷左右,旧城区可略高。 7、居住环境
住宅区内除安排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外,不安排污染、噪声、影响居住安静、
15
安全的用地。可适当安排一些基本无污染、无干扰的小型轻工加工厂。保证生活区有一个方便、安静、安全的生活环境。并按国家的有关标准规划住宅区内部公共绿地。为老年人、青少年及儿童提供休息和生活场地。居住区内部公共绿地不低于1.0m2/人。 8、用地布局
形成镇西镇东两个分别约居住2.4万人和2.0万人的居住区和始丰溪南岸一个约居住0.6万人的居住区。东区主要是新的居住区。南区则是以周围乡村居民居住为主的住宅区。在居住区内,结合河流或绿地,规划步行林荫道系统。独立或半独立式住宅,联立式住宅(一类住宅用地)靠近始丰溪和旅游中心布置。 居住区组织形式为两级结构,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按住宅和组团两级配置。
二、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一)、现状
1、商业服务
平桥镇现有各种商业服务点1031家。其中国营、集体20家,个体1011家。大部分集中在62省道、始丰、思泉、朝阳路和团结路两侧。 2、市场
城区内,有各类专业市场6个,占地3.2公顷。其中以小商品市场和62省道两侧的街面市场最具代表,主要经营小商品、农副产品和各种编织品为主,对经营发展和城镇繁荣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在市场集市频率6-7次/月,高峰集市流动人数达到8.5万人左右。市场辐射达15公里左右。 3、文教卫生
(1)教育
现有中学三所,平桥中学、平镇中学和东林中学。平桥中学各项基础设施较为齐全,平桥镇中学目前只设初中部。
小学尽管有多所,但上规模等级的只有镇中心校和八一小学二所,中心小学存在活动场地不足问题,其余均为规模较小的村校。有的中心小学规模也不大。
镇内尚无设施齐全的幼儿园,主要依托在小学内设置或个体办,条件差,缺乏活动场地。
(2) 平桥镇的文化娱乐设施较为缺乏,仅有一所平桥电影院和上庞电影院。另外有一部分私人办的舞厅、录像室、台球室、电子游戏室等。
(3)医疗卫生
医院共有二所,平桥医院和平桥镇卫生院。但均存在用地紧张问题。平桥医院现有床位70张,平桥卫生院目前尚无固定病床。
(二)、规划 1、用地规模
1998年现状公共设施用地25.49公顷,占总用地16.7%,人均13.5m2/人。 远期规划公共设施用地,人均用地14.78m2/人,用地规模73.9公顷,占建设用地比例13.4%。 2、商业、服务
平桥镇作为一个集贸城镇,其商业、服务设施不仅为本镇居民服务,而且还应当为主要市场配置商业服务用地,促进市场的发展。
老镇区规划以广场和筛网市场的四周用地为主体,建设商业中心,形成面向
16
城区和市场的两个服务体系。中心区建筑多层为主,少量主体建筑可建不超过十层的小高层建筑。团结路改建以步行为主的商业街,在其周围形成尽度亲切,富有生活气息的购物场所。
东部新区功能以居住生活为主,其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为新区居住功能服务。相对集中设置,形成辅助中心,规划有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医院、学校等,在具体的居住小区规划中按国家有关规定,配置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3、行政办公
现镇政府地处朝阳西路南侧,地段较适宜,只是用地较局促。规划将其在原址扩建,用地为0.5公顷,使其与沿河公园相结合,形成环境优美的行政中心。
其它各种行政办公单位,可以综合办公楼形式建设。 4、教育用地
规划中学 5所。平桥中学为重点中学,主要面向镇域范围招生,其体育场地要向东扩展。另外在城东区增加一所中学。西区为建设中的平桥镇中学,南区为原东林中学,东区平桥二中正在建设,另外在东区中心规划一所中学。每所中学用地不应少于2公顷。
规划小学7所。西区为第二小学和八一小学。南区为原东林小学和后蒋小学,在体育公园南另规划一所小学。东区新规划2所小学。其余分校撤并到上述小学内。每所小学用地不应少于1.0公顷。
在三区各规划一所中心幼儿园,每所幼儿园用地不应小于0.5公顷。并鼓励单位、工厂和私人共同承办。 5、文化娱乐、体育
老镇区规划在朝阳西路、朝阳东路分二处建设平桥镇文化娱乐中心,用地约5公顷。主要安排文化宫、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宫、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儿童乐园等设施。并在改善平桥影剧院的基础上,东区规划设置一座影剧院,规模为800-1200座。远期影剧院座位共计3750座,千人指标为75座/人。
平桥镇体育中心规划在溪南安排,用地为8公顷。主要建设400米标准跑道及8000座规模的看台,以体育公园的形式出现,使日常休闲与健身结合起来。 6、医疗卫生
目前平桥镇有两所医院,布点不合理,且均存在用地紧张。在东区规划一所专科医院,用地约1.8公顷,床位100张,至规划期末,总床位达到250张,千人指标为5.0床/千人。 7、市场
市场需要多种配套设施,布局分散不利于配套设施的建设。市场的布局应以集中与分集相结合为原则。
根据规划预测,平桥镇市场将发展成为兼有地方土特产品,传统手工业产品、现代工业产品的多层次的综合市场体系。市场位置的选择,除考虑传统习惯因素,主要还有两条:一是运输的方便;二是减少市场吸引的人流车流对本镇居民正常活动的干扰。
平桥镇的体系规划由“四大区、八大市”组成,即四个综合市场,八个专业市场。
市场的配套设施,如旅馆、饭店、邮电通讯、工商税务、交通运输、停车等,规划以综合市场区为单位进行完善配套。形成相互间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市场服务体系。
在蓝天大道西侧、原62省道以南,建设筛网市场,并经此为主体,形成平
17
桥镇现代工业品市场。用地约4.5公顷。在62省道以北、思泉路以西,依次建设粮食市场、小商品、牲畜市场,形成平桥镇生产、生活资料综合市场区,用地约2.2公顷。
远期在筛网市场的北侧,规划建设平桥镇工业品综合市场和人才、科技、文化市场,形成一综合市场区。用地约3.8公顷,并在期北侧(振兴路东)预留商贸发展用地,在蓝天大道东侧,原62省道以北,建设农贸市场果品批发市场,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平桥镇农副产品市场区,用地约2公顷。
第九章
一、景观环境保护规划
城镇保护规划
18
(一)平桥景观资源简介:
平桥镇是南部山区与东部沿海的交汇点,地势较平坦,始丰溪横穿东西,鸟岩溪,屯平溪纵贯南北,水与城镇,共生共存。
平桥是历史悠久的老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民居或依地势或傍水而建,隔水相淡,以桥相连,颇具江南水乡气氛。
改革开放,进一步焕发了生机。随着城镇建筑的日新月异,城镇中不断涌出的城镇新景越来越丰富。如城市集中绿地与绿轴的形成,广场的完美,这将大大增加平桥镇的景观魅力。
(二)景观保护规划的目标与内容:
平桥的自然景观资源优势和人文景观资源特色给城镇空间景观塑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景观规划目标是: 保护与开发并重,自然与人文融合 历史与未来衔接,内容与风格独特 包括以下内容:
1、内容古迹的保护与再现
保护城镇中颇具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古迹,维持反映江南水乡的具备历史意象和重要街区与桥梁,强调平桥特色。
2、自然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保护自然状态的山系、水系、自然河流,适度开发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强化自然景观特色,建设城市完整绿轴与绿心,形成一体化绿色空间风格。
3、城镇空间的开发与塑造
通过对城镇进、出口景观的控制,对城镇街道的景观设计,对城镇广场的体系化开发,改善城镇的环境品质,形成和谐独特的视觉意象,进而形成城市的节奏感与属感。
三、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一)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1、现状
公共绿地目前仅有一块溪滩地,面积约1.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0.8m2/人。远低于国家标准,全镇的绿化依赖于企事业单位的专用绿地及少量沿河绿地,主要树种有法国梧桐、地柏、小竹、溪萝、水杉和垂柳等。 城区文物保护单位二家,分别在东上曹和前庞,均为宋代窑址和县级保护单位。镇区域内国家级风景旅游地两处,紫宁天下第十七泉,开岩景区。
2、问题
(1)、全镇无公园、居住小游园等公共绿地。 (2)、企事业单位绿地占建设用地比例低,居住区内几乎无绿化 用地,全镇绿化覆盖率低。 (3)、生产绿地尚未起步,全镇用地绿化的苗木、花卉等不能自给,完全依靠外地和镇区私人苗木引进种植。 (4)、技术管理薄弱,树木的成活率低,园林绿化队伍有待充实。
3、规划原则
充分利用现有河道、果园等条件,节约土地,近远期结合,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4、规划目标
远期绿地人均指标8.06m2/人,共40.3公顷,绿化覆盖率30%以上。
19
5、规划布局
(1)、公共绿地:
规划形成“三横四纵”的绿化格局:“三横”――沿始丰溪规划60米宽的绿化带,作为横穿东丁的绿化主轴,同时起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现有水质的作用。同时,平行于始丰溪,分列治振兴东西路和五梁东西路规划15米的绿化带,作为两条东西向的绿轴。“四纵”——沿乌岩溪、屯平溪、蓝天大道、开岩南、北路规划四条南北向的绿轴。“三横四纵”互相交错形成系统。深入到城镇各个组成部分。大小不一的各种公园位于各条绿化轴的重要部位上。 (2)、专用绿地 目前镇区内行政、企事单位的绿地较少,近期应抓紧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凡新建单位都应达到一定标准。一般要求学校绿地占总用地的20%,幼儿园占30%,医院科研单位占40%,工厂不同性质达到相应标准,在绿化过程中,要求多植物,少建假山、亭台楼阁等。 (3)、道路绿化 一般道路均应种植行道树,道路红红宽度30米以上的道路应设行道树和隔离带,老街巷应创造条件进行垂直绿化。 (4)、防护绿化 在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在居住用地一侧,应设宽度不小于6米的绿带。 (5)、生态绿地
主要布置在镇区的东西两端。东部规划一片观光农业用地;西部则规划大片的生态敏感区,保护水源地,限制城镇建设。 (二)环境保护系统规划
1、环境保护目标
(1)、2020年水体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50年争取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2)、有效控制工业烟尘、粉尘的排放,除低烟尘的排放量,符合国家排放
标准,大气环境2020年争取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3)加强对镇区内工业及生活固体废弃物的回和利用,集中回收,集中堆放,集中处理。
2、环境保护措施
从根本上说,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来自于能源和资源的流失与浪费。因此,
最基本的对策应是改变能源结构,更新与改造技术设备,提高能源与资源的利用率,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保护系统工程,加强城市“三废”及噪声污染的综合整治。
(1)、水污染防治,主要是城市污水的收集处理,改造现有排水体系,实现雨污分流,建设污水处理厂,根据城市水资源的功能区别,确定相应的水质控制目标及污染物削减计划,对于水污染大户,实施治理整顿方案,发展污水处理和污水资源化事业,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大力发展城市水系生态保护林,在浅水岸边建立以植物为主的生态工程,既可护岸团堤,又可减少污染。政策上建立一套完善的排污收费制度,按排污量收取一定费用,用于水污染治理,做到“谁污染、谁出线、谁治理”。 (2)、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加强对以煤、油作为主要燃料的工业企业以及其它大气污染严重企业的能源结构和技术设备的改造,采用低硫燃料,改造锅炉,将烟除尘设备的设置,加强汽车尾气排放的控制,全面大气质量。 (3)、固体废物防治。随着路网的完善,有关部门应制定一套管理办法来
20
解决交通噪声问题,对进入城区的车辆进入城区。在城区通行的车辆不可使用高音喇叭,城市中心区及居民区内禁止使用喇。同时利用绿化,减少噪声污染。由于近几年,娱乐设施的大量出现和城区内的施工噪声已严重危害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应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禁止在夜间使用噪声大的施工朵具和生产机具,加强对各种娱乐设施(包括卡拉OK厅、舞厅、电子游戏室等)的管理。 (三)、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平桥镇现环卫工人15人,车辆1辆。简易垃圾堆场一处,占地6000m2,主要负责6条街道的清扫工作。
1、近期,在山岙里建设垃圾堆放场一个,先采和填埋方式,今后应采用综合处理技术,使垃圾处理后达到卫生标准。远期建设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
2、西区、东区和南区路各设垃圾转运站一处,每处150m2,做好垃圾转运站的卫生工作,减少对居民的干扰。
3、垃圾收集点应按100m服务半径设置。
4、逐步加强环卫队伍和车辆设备的建设扩展。
5、合理布局公共厕所,按5-6座/平方公里布置,全镇2010年共应设置25座左右。公厕建设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新建公厕一律要按水冲式建造。现有不符合标准的公厕应逐步改造。
在近期污水管道系统未完善之前,应建化粪池等排放系统,严禁直排雨水管、河道。
第十章 设施保障规划
一、 对外交通规划 (一)、现状
21
平桥镇具有较好的对外环境,62省道从镇北穿过。平双(平桥镇至双岭)、天屯(天台至屯桥)、平墅(平桥镇至花墅)等公路都在此交会。每天由平桥镇始发的长途班车有:平桥镇至黄岩、平桥镇至宁波、平桥镇至金华、平桥镇至杭州、平桥镇至上海、平桥镇至南京等十余次班车。短途的有去天台、黄水、花墙、街头、屯桥、双岭等地班车。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货运工作日趋繁忙,平桥镇货运站除整车整运外,还日受理大量的零担托运。但是,平桥镇对外交通站场设施简陋。其中客运站占地仅16平方米,机动车6辆。另外,水路运输早已消失。
对外交通用地2.5公顷,人均1.4m2/人 。主要是过境公路用地。 (二)、主要问题 1、过境公路穿越建成区,并作为城市主干道和市场交易场所。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过境交通与镇内活动的矛盾将越来越尖锐。 2、对外交通设施缺乏。除长途汽车站,其它客车发点均以停车场作为车站。旅客进入停车场直接上车,缺乏售票、检票、候车等配套设施。
4、对外交通体系单一,纯靠公路运输,缺乏必要的补充交通体系。 (三)、对外交通规划
1、规划目标
建立高效率的对外客货运输系统,改善过境公路,如有可能,恢复水路。 2、规划原则
(1)过境公路既与本镇联系方便又尽可能不干扰镇内正常生产生活。 (2)规划公路客运站和货运站,方便与中近的距离地区的客货联系。
3、 规划布局
规划对外交通用地11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0%,人均 2.2m2/人。 (1)62省道规划从上丁村至大路庞村改线按42m宽度控制,作为东西向的主要生活干道,同时作为城镇向东发展的主轴。
(2)改线后的62省道(即北外环)可作为连结平桥镇到屯桥、花市、三州的公路联系线。
(3)在平桥镇客运站原址扩建客运站,用地1.2公顷。
(4)紫凝公路作为南外环,沟通开岩风景区与县城的联系。 (5)对始丰溪进行整治,增加河滨绿化,力求发挥水运功能。
二、镇区道路交通规划
(一)、现状
1、道路
①路网:建制镇批准前,原有街道狭窄弯曲,路央为泥质或弹卵石,没有一寸水泥路面。建制镇批准后,道路建设步伐逐步加快,至目前,方格网路网骨架已成雏形。友谊路(62省道)从建成区北侧穿过,思泉南路、思泉北路贯穿城市南北,朝阳西路、始丰路东西向道路水泥路面业已浇铺完工,成为建成区的主要道路。
②现有主要道路(宽度≥9米),长度2.90km,道路网密度2.142km/km2;道路用地面积8.45公顷,占建成区总用地面积5.56 % ,人均道路面积4.48m2/人。
③断面形式:除新建的始丰路为三块板外,其它道路均为一块板。
④路面材料:除目前几条尚未浇铺完工的道路外,其余主要道路均为混凝土路面。
2、交通
①公交:目前,平桥镇尚未开通公交线路。
22
②交通流量的时间、空间分布:平桥镇是以商品集散为主的,交通源、交通量的时间、空间分布均体现这种特点。主要市场集中分布在城区的南北侧,是城镇主要的交通源。交通量主要分布于市场周围和通往各市场的道路上,特别是汇集在沿路设摊的友谊路、思泉南路、团结路上。交通流量时间也反映出集市出行占主导地位的特点。高峰集市日,赶集出行人次达到8.5万人次左右,而平桥镇居民其他目的出行人次约为1.5万人次左右,仅占总出行人次的15%。
③交通工具结构:
居民上下班以自行车为主,步行仅占少数。集市交通流,则以自行车、板车、机动车为主,尤其是友谊路上,机动车流量最大,其中小型机动车辆占大比例,其交通流量是大型机动车的3-4倍。 (二)、特征、问题
1、外向与内向交通流量的矛盾
外向交通量指由专业市场吸引的人流和货流;内向交通流量指本镇内部的活动需要产生的交流量。 从以上分析可知,交通源、大型人流和货流集散点、交通量的大小,交通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交通工具结构等各方面,都是由外向交通流量的特点决定。市场分布城区内部,使得外向交通大量拥入城区,严重扰乱本镇居民上下班、小学等正常的出行活动。交通秩序完全受集市人流车流的控制。
2、路网分布不均匀 城区道路路网中东西城市路已陆续形成,现有友谊路、朝阳西、始丰路三条,而南北向还缺少城市主要道路的联系,目前仅有思泉南路、思泉北路一条。
3、道路建设与交通量增长不协调 1998年,城市道路面积(宽度≥9.0m)8.4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5.56%,人均道路仅4.48m2/人,道路网指标低于一般城镇的国家标准(7-15%)。严重的是,城市道路的主要使用对象不是本镇居民,而赶集者,实际本镇居民的道路面积要低于上述4.48m2/人。
4、道路不适应交通工具的变化
以步行和板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道路在横断面、道路线型、转为半径、纵向坡度等方面还未完成向适应现代交通工具:机动车、自行车等的转变过程。
5、过境公路成为最主要的城市干道
62省道区段(友谊路)不仅是过境公路,而且是平桥镇东西向最主要的交通干道和集市场所,不可避免产生矛盾。 (三)、交通预测
1、居民出行预测 一般中小城市,居民的就业出行次数约占总出行次数的50%,而在平桥镇没有这种特征。平桥镇一个月有6-7天集市日,高峰集市日,日赶集人数超过8.5万人次。而城区就业人数仅7500人,日出行次数约7500人次,另加上学、购物、游玩,探亲访友等出行,每天平桥镇居民的出行总次数约为1.5万人次。加上赶集的人流8.5万人次,每天总共发生约出行10万人次(高峰日)。而本镇成民的出行人次仅占发生在本镇的出行次数的15%,其中就业出行次数占总出行次数的75%。 平桥镇出行次数的构成,反映了平桥镇的城市职能特征。 表10-1 平桥镇居民出行频率构成 出行目的 出行次数(人次) 百分比(%) 85000 85 赶集出行
23
7500 7.5 就业出行 7500 7.5 其它出行 10000 100 合计 根据一般中心城市居民出行规律,预测近期和远期的城镇居民总出行次数分别为4.5万人次和7.5万人次。
此外,现状赶集人次为8.5万人次/日。根据附近地区赶集人口的自然增长率8‰推算,近远期的集市人流分别为9万人次和10万人次。 表10-2 平桥镇外来集市人流预测 年份 年增长率(%) 赶集人次(万人次) 1998 8.5 2005 0.8 9 2015 0.8 10 平桥镇集市日的出行强度则是本镇居民和赶集人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受平桥镇周围地区人口增长率的约束,赶集人流的增加速度较慢,本镇居民的出行次数比例逐步增大。到规划近期2005年,集市日的总出行次数约13.5万人次,到规划期末2015年,集市日的总出行次数将达17.5万人次。
2、交通工具结构预测
到2015年,平桥镇将成为一个约5万人口,城区面积5.5平方公里的小城市。居民平均出行距离我1公里。可以预见,本镇居民的就业出行、购物出行等,仍将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出行距离在1公里以内时,有相当部分居民出行以步行为主。
目前在城区内赶集人流步行和骑自行车并重,步行者比例略高。到2015年,人均国民收入可能要翻两番以上,购买小汽车居民仍属少数,但是将有相当一部分人拥有摩托车、机动三轮车等。因此,远期赶集人数将以骑自行车和小型机动车以及步行为主。
本镇居民情况类似赶集人流,拥有小汽车的居民仍为少数,有相当部分居民将拥有摩托车等小型机动车。
出租车和公交车将是必不可少的补充工具。在车站市场等主要人流集散点和主要道路上规划公交线路。公交车可以采用机动灵活的中小型客车。
3、货运交通
平桥镇的货支交通了由两部分组成:外部和内部货运。前者指由市场吸引的货流,主要在车站至市场之间流动以及外地直接流入城区各市场的货流等等,内部货运指本镇内部生产、生活需要生产货物运输,主要在工业区之间、工业区和仓储区之间、工业区与车站之间流动,由于平桥镇的城市职能不会发生很大变化,预计这种货运交通特点仍将持续。 (四)、规划 1、总目标 快速、便捷、安全舒适的客运道路交通系统和高效率的货运系统。 2、规划原则 (1)合理分布交通源,使居民出行距离和货物运距最短。 (2)骑自行车出行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 (3)外向道路系统和内向道路系统互不干扰,区分道路功能。 (4)建立以自行车、步行为主的两种道路系统。 (5)道路红线宽度满足今后交通增长的要求。道路线形满足交通工具的变化。 3、道路系统规划
24
现状已形成方格网道路系统雏形。规划道路系统采用方格网系统。现南北外环和蓝天大道为交通性干道,承担机动车、货运交通;朝阳路、友谊路、思泉路、始丰路、开岩路、五梁路为生活性干道,承担居住区与工业区,居住区与镇中心之间的交通联系。道路红线宽度和长度详见。
表10-3 镇区道路红线宽度和长度一览表 路名 思泉南路 思泉北路 团结路 朝阳西路 朝阳东路 蓝天北路 蓝天大道 蓝天西路 开岩南路 开岩北路 开岩东路 开岩西路 振兴南路 振兴北路 工业一路 工业东路 振兴东路 振兴西路 后 蒋 路 裘 村 路 屯 王 路 体 育 路 五梁西路 五梁东路 始丰东路 始丰西路 友 谊 路 南 外 环 北 外 环 新飞一路 新飞二路
4、停车场
道路长度 1478 882 473 511 761 798 1560 1046 825 655 1868 2061 377 776 525 1051 1516 1557 763 700米 502 1026米 1098 1686 1195 452 5003 3917 4970 1465 1385 红线宽度 25 25 16 24 24 36 48 12 32 32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2 16米 24 24 30 30 42 16 28 16 16 停车场的分布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规划三处机动车停车场。其中蓝天大道与友谊路的交叉口大型市场区周围规划一处停车场,面积分别为0.9公顷。在溪南紫凝公路路口停车场一处,面积1.0公顷,另在城西设0.8公顷停车场一处。 在公共活动中心和居住区,均应按公安部和建设部的停车场设计规划,在建设各类项目的同时,为顾客或居民提供规定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面积。
5、广场
在镇中心,规划道路广场一个,面积为0.2公顷,作为全镇的公共活动中心。
6、道路广场用地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77.61公顷,人均15.52m2/人,占总建设用地的14.1%。
25
规划城市干道网密度5.4公里/平方公里。 7、平桥道班房:
在镇区西部规划20亩的道班房,担任镇区道路的养护。
三、防灾设施规划
(一)消防规划:
1、消防设施规划
根据《城镇消防站布局与技术设备标准》GNJI-82的规定,规划消防中心
一处,位于五梁西路北侧,为二级消防站标准,设消防中队,占地2500为平分,消防车4-5辆,并论为全镇消防指挥中心。 消防栓治道路两侧布置,间距不大于120M。
2、 消防水源
平桥城市消防水源为市政用水和河道。龙港位于平原河网地区,城区河流密
布,对消防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要予以利用。
3、 注意事项
扑灭城市火灾时,消防车必需进入灭火区域,因此,不能过份依赖消防栓。新建的道路应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旧区改造,要辟出消防通道。
城内各类建筑应考虑防火要求,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留出足够防火间距。易燃易爆的工厂、仓库要远离居住及重要公共建筑的地段布置,加强防火治理。 消防部门应协同有关部门,加强群众的防火意识。做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减少和杜绝火灾隐患。 (二)防洪规划:
平桥镇区治始丰溪河谷平原布置,且有始丰溪主要支流屯平溪、乌岩溪等穿越镇区,防洪任务很重。
始丰溪前山下桥下游为峡谷河段,行洪不畅,且受下游崔岙溪洪水顶托,前山桥上游一定范围内始丰溪河道水位雍高,两岸防洪压力很大。从上下游综合考虑,前山大桥上游两岸一定范围内的堤防建设标准宜低于上游镇区的防洪标准或局部不设防,在遇超标准洪水时,使洪水从堤顶溢流堤内,以迅速降低上游平桥镇区始丰溪河段的洪水位,减少镇区防洪压力。始丰溪平桥段两岸滩地现状地面高程低于二十年一遇洪水位,如遇洪水,极易造成低洼地区内涝。 针对平桥镇的防洪需求,本次规划提出以下几项措施: 加强和新建堤防(2020年,达到50年一遇的标准) 疏浚河道
整治和新建水闸
排涝站,水闸与排水系统综合考虑
始丰溪,乌岩溪,屯平溪,规划河道宽度分别为200、30和36米。
四、 市政设施规划:
(一)、给水
1、 平桥水厂:
设计日供水量3000吨,建成区内已敷设供水客3600米长,现供水普及率100
26
%,工业用水量150吨/日。
2、规划按供水规模的确定 参照省规划院《黄椒温联合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20城市供水预测指标(表13-1)
表10-4 城市供水预测指标 项目指标 98年前 99-2005年 2005-2020年 0. 7 0. 8 0.9 人口用水量(万m2 /万人.日) 0.8 0.85 0.9 用地面积用水量(万m2/km2.日) 按以上二个指标计算出平桥镇近、远期用水量汇总如下: 表10-5 城市供水量预测指标 期限 近期 远期 项目 (2005 年) (2020年) 2.24 4.5 人口指标法 2.5 4.95 用地指标法
平桥镇用水规模定为: 近期:2 万m3/日 远期:4.5万m3日
3、供水水源及水厂规划
现水厂位于下圆殿村东南,不能适应远期供水量大大提高的要求,扩大用地,用地2公顷,水源取用始丰溪地下潜流水。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范,设立水卫生防护区,在新水厂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内不得有污水排入,并禁止堆放垃圾、放牧、使用有毒农药等有害水体卫生的一切行为。
4、供水管网
现有城镇供水和网不够完善,网络不完善将成为城市供水的主要矛盾,应进行调整扩建,近期可按树枝状供水管网,远期逐步形成环状供水网,以提高供水可靠性。
(二)、排水
1、 现状:
目前旧城区已有部份排水管沟,但基本上为合流式,并就近排入屯平溪。
2、 污水量的确定:
参照城关近远期人口与污水量的比例。
表 10-6 污水量预测 项目 人口 近期 远期 城镇
27
单位:万m2/日 污水量 近期 远期 城 关 平 桥
3、污水处理厂
8 2.8 12 5 4.67 1.75 9.24 3.85 规划在蓝天大桥东侧、始丰溪南岸设置污水处理厂,面积4.5公顷,分期建设。污水进行二级尘化处理(近期可先进行初级处理)经处理后排入始丰溪,主要处理工业污水。 溪北污水厂位于始丰溪北、蓝天大桥西侧,主要处理生活污水。
4、排水体系规划 老城区近期采用合流,逐步对老城区的排水沟进行改造,实行雨污分流。雨水仍采用老沟并就近排入屯平溪、乌岩溪和始丰溪。 新设污水沟全部通过污水管排和污水厂。新区均应实行雨污分流体系,考虑到始丰溪两岸地势较低的在洪水位下。因此在下游,远期南北二岸各设一处雨水泵站。 (三)供电
1、 现状:
平桥镇现供电依靠城北35KV变电站。随着城镇发展扩大,规划新增城东和城南二处变电站,分别处在蓝天大道北、南二端,并利用蓝天大道架设高压电网联络线。其中城东变电站为110KV主变电站(负责全镇的电力调度)城南为35KV变电站,主要为溪南的生活和工业用电服务。
2、 用电负荷预测:
根据天台县水利电力局 91年5月对“八五”和“九五”期间全县电力、电量的预测按速度法推测2020年平桥镇用电1.2亿千瓦时,年最大负荷30MVA。城区平均负荷密度7MVA/km2。 (四)电讯 1、现状:平桥镇邮电支局位于团结路,已开通程控电话,市话总容量4000门,装机2000部,市话普及率11%。
2、规划 (1)、2015年市话普及率达40-50%,市话总容量2万门,装机线九1.6万对。
(2)逐步增设邮电营业服务点,城东、城西和城南各设一网点。 (3)邮电大楼迁移至思泉路或朝阳东路。
28
第十一章 规划附图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