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研究

2023-11-09 来源:客趣旅游网
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研究

【摘 要】混凝土浇筑是一项全方位的工作,从浇筑前的准备,到浇筑过程中的浇筑、振捣,以及最后的养护、拆模,每一次作业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计划和认真实施。施工单位应不断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管理和控制,兼顾前后各工序之间的关系,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做好温度控制,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具体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建筑工程越来越多。而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的浇筑技术对建筑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要提高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就离不开施工人员对浇筑技术的把握和理解,同时建筑的施工管理体系也可以保证施工的规范。要切实的保证相关施工人员掌握不同的浇筑技术,并利用这些技术去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从而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 一、混凝土浇筑中的常见问题及成因 1、漏筋问题

漏筋问题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其原因多种多样,如梁和板底部振捣不实、钢筋紧贴模板、钢筋漏放、间距过大和垫块位移等。为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要加强振捣质量,采用二次振捣提高密实度;控制好钢筋和模板之间的距离,并留有一定空隙;浇筑前检查钢筋地布设情况,避免出现漏放错放等问题。 2、蜂窝问题

顾名思义,蜂窝就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内部或表面出现类似蜂窝状的结构,其极大降低了混凝土主体的稳固性。导致蜂窝出现的原因是:混凝土振捣工作不到位,存在漏振或振捣不均匀等情况;没有采用分层浇筑,一次性下料太多;混凝土配料不合理,存在较多大颗粒物,导致内部空气增多;模板不严密,泥浆从缝隙中流出。 3、孔洞问题

导致出现空洞的原因与钢筋的布设情况有关,如在某些钢筋特别密集的部位,容易使混凝土被卡,加之后期振捣不充分就进行下一层浇筑,造成孔洞的出现。 4、麻面问题

麻面问题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也很常见,导致这类问题出现的原因一般是模板不够湿润,其表面没有刷隔离剂或拆模太早,导致构件表面混凝土粘连在模板上,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

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1、混凝土浇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要做好施工材料的准备与检查工作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材料会影响到浇筑的质量,因此在建筑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做好材料的检验工作,其中混凝土材料包括砂石以及水泥等材料,在检查的过程中,要对材料的等级、性能、种类、生产日期以及合格情况等,材料检验要以

抽样方式为主,从而保证材料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除了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基本规格上的检查外,还需要按照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材料数量、种类等的检验,使其满足设计的规范要求,从而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当对建筑工程所需要的混凝土基本材料的规格检查后,还要将砂石以及水泥等,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从而保障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 1.2制作混凝土

当对建筑施工所需要的混凝材料检测完毕后,就要进行混凝土的配制,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在配制混凝土时,要根据实际施工的要求与设计标准,严格控制混凝土所需要的水、水泥、砂石以及外加剂等的配合比例,在配制时还要注意材料添加的顺序;(2)在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配制与搅拌时,要科学合理的控制混凝土搅拌的时间,完成混凝土的配制后,要对配制后的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工作,检验的内容包括混凝土的成分组成、混凝土的成分配合比例、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粉煤灰与砂石的质量等,保证检验误差不高于5%,若是混凝土检验的误差大于5%,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完善。 1.3混凝土的输送

当建筑工程所需要的混凝土制成后,还要及时的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的现场,一般混凝土的运输工具为移动泵或者拖泵,在输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几各方面的内容:(1)在混凝土输送之前,首先要全面了解输送的设备,从而制定输送设备出现意外事故的紧急应对措施,加强混凝土输送过程中的质量控制;(2)在进行输送泵管的相关设备安装时,要做好检查工作,避免输送泵的管内存在砂石、水泥等残渣影响到混凝土的输送质量。此外,混凝土的输送泵管在连接时,要保证连接的牢固性,避免在混凝土的输送时发生漏浆现象。要将输送泵保持在最准确的连接角度上,以防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输送泵还要进行清理工作,并对管内进行泥浆的润滑操作,从而保证输送泵的流畅。 2、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混凝土浇筑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至塑化的过程,其施工工艺虽简单,但有些细节若被忽略,则可能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造成很大影响。为了保证后期混凝土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必须掌握混凝土浇筑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防止离析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防止其发生离析现象,因此在进行工艺流程的设计时,必须首先考虑混凝土浇筑时间的要求,合理安排混凝土的进场时间及施工顺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若一次性浇筑高度过高,混凝土易出现离析现象。因此,当混凝土浇筑高度>2m时,混凝土必须沿溜槽或串筒下落。当混凝土浇筑落差>8m时,则应采用带节管的振动串筒,串筒上每隔2~3节管装一台振动器。 2.2选择合理的浇筑方式

为了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需要对混凝土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为了防止其后期出现开裂等问题,更需要通过分层浇筑和推移式连续浇筑的方式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从低处向高处进行浇筑,且沿着长边由一边向另一边依次进行。混凝土浇筑最好一次性完成,遇到需要留施工缝的情况时,在下一次浇筑时,应将前一次浇筑的施工界面凿毛洗净后刷上水泥浆,然后在这个界面上浇筑后续的混凝土,混凝土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进行后浇带的填充时,可以采用膨胀混凝土,要求其强度必须比原来的混凝土强度高一个等级,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防止后期裂缝的产生。

2.3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的振捣是要将混凝土中的气泡振捣出来,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以提高其强度,保证工程质量。混凝土的振捣对后期混凝土的质量和承载力等指标有重要的影响。在选择振捣器时,必须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及混凝土的施工厚度来决定。混凝土的浇筑厚度较薄时,使用表面振捣器进行振捣。混凝土比较深且尺寸不大时,则可以使用插入式的振捣器进行振捣。在振捣过程中应保证振捣器快插慢拔,振捣器的移动要均匀,插入的点应根据混凝土面积进行交错式排列,插点间距应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对一些角落部位也不能遗漏。每个点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2.4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其进行一定的养护,从而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墙和板结构的拆模必须在浇筑7d后进行。拆模后,仍需通过麻袋包裹等措施来保持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同时通过洒水的方式继续养护至第14d。对于顶板混凝土,则不得在其终凝后6h内进行洒水养护,防止由于洒水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导致顶板表面破坏,出现起皮现象。待浇筑后第3d或第4d混凝土的核心温度下降后,才可进行洒水养护,直至第14d。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浇筑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浇筑质量难以控制。因此,需要不断提升浇筑技术,根据具体建筑情况及施工条件选择科学合理的浇筑方案,对常见浇筑问题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全面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永红.分析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J].河南科技,2015(22):164.

[2]张龙.关于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民居,2014(9):310-310. [3]刘淼.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浅析[J].江西建材,2014(13):101-1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