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键问题分析说明

2022-10-20 来源:客趣旅游网
***

《品德与生活》这一学科以它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深受孩子们的喜欢。这种课型为低年级儿童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识,从而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之路的奠基石。在本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 “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尝试,我收获颇丰:

一、让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所以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为孩子们架设起了一座从学习到生活、活动到生活的桥梁。

1.为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搭建活动舞台让他们去体验。

体验是维系认知和行为的重要中介环节,没有体验,德育过程就不完整,因此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在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我采用了健康歌、猜谜语、摸物品、手指操、手影游戏等多种方式,这种感性活动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地活动状态之中,在满足了儿童好动的天性的同时,关注并发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思考,自然地将自己融入实际的生活中,体验不再是一种活动的形式,已成为学生感悟生活的经历了。

2.及时交流,升华认识

《课程标准》指出“讨论是最常用的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

1

***

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辨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导行的作用。”在这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则注重了这一点,在活动过后及时让孩子们就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或心理感受进行了有效的交流与分享。如在课程最后“创编儿歌”这一主题活动中,我就让学生把对自己今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和所学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孩子们对本课所学有了回顾和提升,最后每组都出色的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小儿歌,我都没想到一年级刚入学那么久的孩子能编的这么好。这些从体验中得到的认识,胜过了千万遍说教。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做到润物细无声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品生课的教学决不是孤立的,而是立体的多角度的。我们应该注重它与其他学科间的整合,让思想品德教育无处不在,又不露痕迹。在这堂课中,我则在“摸物品”环节描述物品样子时,整合了语文课的相关语言积累;在课前精彩两分钟时,整合了音乐及舞蹈的相关活动;在“手的创作”时,整合了美术课的相关训练等。这样的设计,既增进了师生、生生间的感情,又为活动的开展积攒了时间,同时还将品德课上的思想教育很好地渗透到各个角落,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三、开发课程资源,发挥地方资源与校园资源的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课程窄化为 “学科”,窄化为 “教材”,甚至 “教科书”,那么课程资源也无非是一些书面的材料。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定要走出教材的狭隘视野,广开思路,因地制宜,让课程资源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素材和条件,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专家认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出示了许多学校中存在危险的地方,对学生加以提醒;拍摄了孩子

2

***

们真实、有意的课间活动,对学生的行为加以引导;录制了校医对肠胃保护相关知识的讲解,起到了很好地引领作用。同时也避免了简单的说教并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使课堂变得更加真实而生动。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教材或教参为我们提供了参考,我们应该借助这些 “参考”,努力向社会、生活延伸,让孩子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总的来说,在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看到他们把自己的一年所学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在这堂课中,实现了课程的整合,在充 分、丰富的体验活动中很好地完成了预定的目标。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