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教版教材相比,统编版教材口语交际有很多令人欣喜的改变:内容上精选合乎学生需要的、最具迁移运用价值的交际话题;形式上比较多样,首次创新使用教学提示,图表丰富;编排上自成体系,凸显了板块独立地位。
虽然统编教材将口语交际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教学列为同等重要的位置,也引起了一线教师的重视,但现有的语文课标和教材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范围、方式等都没有具体说明,要求太过笼统。每个板块只有简短的文字和配图,对授课方式、目标等没有具体地加以说明或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没有可以参照的依据,口语交际教学没有落到实处。
从现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口语交际的参与是少数人的参与,不能保证每名学生都得到锻炼,课堂教学活动存在单一化、个别化趋势显著的现象,学生在表达上缺乏专业有效的指导,表达习惯有待矫正。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通过一线教学实际,认为可以通过搭建“支架”,为学生创设语言交流的环境,让他们爱说;关联阅读,进行层递式方法指导,让他们会说。
一、搭建支架:创设多样性的语言环境
低段口语交际最重要的就是要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语言环境,改变教学活动单一化、学生交流个别化的问题。“支架”源于建筑业,是指帮助建筑工人建造楼房时运用的暂时的“脚手架”,它可以帮助工人们建起高楼大厦。小学口语交际课堂中“支架”的运用,是指学生在教师搭建的种种“支架”下,学会倾听,学习在一定的情景和场合中,以口语的形式交流沟通、传递信息、发表想法和情感,从而提升人际交流的能力和素养。结合统编教材,笔者在口语交际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支架”搭建方式:
(一)游戏促兴趣
一下第一单元 “听故事,讲故事”(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讲《老鼠嫁女》的故事。然后自己讲讲这个故事)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个内容,为了解决听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不妨采用“游戏支架”进行引导。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传话筒”的游戏吗?想不想来玩一玩?
生(非常激动):想!
(师宣读游戏规则:分组游戏,8人为一小组,共5组。每组的人要把听到的话一个一个传给后面的同学,由最后一个学生宣布听到的答案,比一比哪个组传得又快又准确。)
(生开心地在教师的组织下排队做准备)
师:倒计时,3—2—1,开始!
(生快速向后面的同学传话)
师:游戏结束。第一组胜出!掌声送给这些能干的小朋友!
(生鼓掌,但也有一些小组成员不开心。)
师:老师发现,有一些小朋友不是很服气哦!我们大家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又快又准呢?
师:看来,要想把别人交代你的事情做好,认真听清楚要求很重要。同时要想让别人听清楚,说话的人应该大声说、清楚地说,让别人听清、听懂。(板书: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注意听别人说话。)
(师生共同分析,引出:听——认真、抓重点;讲——清楚、响亮。)
师:听的时候要认真,抓住重点,讲的时候也要清楚响亮。这可是和别人交流时的法宝,也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听故事,讲故事”的大法宝。小朋友们可要记牢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支架”的搭建,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能迅速切入主题,明确本课交际方向,让学生更为轻松、
愉快地去习得知识和培养能力,符合儿童好奇、爱幻想、表现欲强的年龄特征。
(二)情境促表达
以一上第一单元的“我说你做”为例,搭建“情境支架”。
(师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发现语文书忘记带了。)
师(故作着急):哎呀,老师真糊涂,书忘记在办公室了。
(生纷纷举手要帮老师去拿)
师:好吧!谢谢同学们!×××同学,请你到我的办公室去,在办公桌左边第二个抽屉里,听课本和教参的下面,有老师的语文书,请你帮我取来。
(生听得很认真,一边听一边小声重复,然后快速跑出去。)
师:其他同学请做好课前准备,把语文书放在桌子的左上角,习字本放在桌子正中间,从笔袋里拿出铅笔和橡皮,放在书桌的上边。
(这时,拿语文书的同学返回。)
师:×××同学,谢谢你!你是怎样把书一下子找到的?
生:老师,您刚才说得很清楚,我把您的话都记在心里,到了办公室照着做就找到了。
师:看来,要想把别人交代你的事情做好,认真听清楚要求很重要。同时要想让别人听清楚,说话的人应该大声说、清楚地说,让别人听清、听懂。
(板书: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注意听别人说话。)
建立在生活实际基础上的交流与指导更能“接地气”。通过日常生活的情境重现,让学生在规定的情境中用普通话对话以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的自信心和仔细聆听他人对话的能力。
(三)问题促思维
在一下第一单元 “听故事,讲故事”这一课的教学中,其画面较多,故事较长,即便可以借助图片来讲解,大部分学生还是出现讲述不完整的情况,讲了前面的内容,忘记了后面的内容,语言表达也不够准确。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师讲述故事后)
师:同学们,故事听完了,你知道鼠爸爸想把女儿嫁给谁了吗?(问题1)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贴图片。)
师:小朋友听得很认真。你们能把这些图片排好队吗?(问题2)
(引导学生按顺序进行排列,为接下来的看图讲故事做准备。)
师:你们可真能干!现在请拿出你们自己的宝物袋,把6幅图的内容按顺序说给小伙伴听。
(生小组合作轮说故事)
师:这样的故事好听吗?你还想听到什么内容?(问题3)
(生交流6个对象的本领)
师:这6个对象出场的顺序能调换吗?(问题4)
(生发现规律,回答不能调换,因为后一位比前一位强。)
师:老师悄悄听到鼠爸爸的两句话,知道了他要把女儿嫁给他们的原因。(播放录音:“太阳啊,你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我决定把女儿嫁给你了。”)根据录音猜一猜,他是怎么跟乌云、大风、围墙说的?(问题5)
……
可以看出,问题的提出由简单到复杂,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启发性。第一个问题培养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第二个问题引导他们梳理故事、有序排列,第三个问题引发他们深入思考,第四个问题能够在理解中提炼,而最后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反复句式,为学生讲故事做好铺垫。
(四)评价促参与
为了避免教师简单评价、针对性不强,生生互评不到位的问题,可以设计课堂评价表对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交际能力。
从上述评价表的设计可以看出,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学习活动,对每一课的具体的口语交际活动进行评价,也可以是对学生本次口语交际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学生通过交互式的评价,明确目标是否达成,对提升交际能力具有非常好的实效作用。
二、关联阅读:进行层递式方法指导
当前的低段口语交际还存在一个致命伤——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缺乏。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文字积累较少,在表达时经常出现词不达意或表达不清楚、不完整的情况。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只有学会积累词语、掌握句式才能表达出完整的意思。因而,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将一些口语表达的训练点与阅读教学进行关联,采用多种指导方法,帮助学生完成语言、句式等积累的过程。
(一)积累
一年级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能选用合适的动词,用连贯的句式把游戏的过程说清楚。由此可见,正确使用动词是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基础和前提。
师:同学们,说说刚才游戏的整个过程,好吗?先是怎么玩,接下来怎么样,后来又做了什么?
(生讨论,得出结论: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没有鼻子的小熊脸,然后找一个同学蒙住眼睛,拿着鼻子道具去贴。我们要先大概找到小熊的脸,鼻子的位置可以和自己的身体比较,当然,还要认真听大家的提示。)
师:说得很好!你们谁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游戏?
从上面的教学片断中我们发现,只有通过一连串动作的描述——“画”“找”“蒙”“拿”“贴”“找”“听”,才能把游戏的过程讲得清楚明白。这个积累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与我们平时的词语积累相结合。
(二)模仿
二年级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的交际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能用并列表达的句式说清动物的特点。笔者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
1.出示图片:袋鼠。
你们对袋鼠了解多少,谁来介绍一下?
2.教师介绍。
我喜欢的动物是动物王国中的“跳高健将”和“跳远能手”——袋鼠。你们看,它的前腿短、后腿长,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帮助维护身体的平衡。最有趣的是肚子上有一个袋子,用来装它的宝宝。
3.总结方法。
(1)刚刚老师都介绍了袋鼠的什么?
(2)总结:袋鼠的名字、样子、习性及趣事。
4.你能够模仿老师的方法对你喜欢的小动物进行介绍吗?
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中,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采用的指导方法是模仿。其实,早在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中,就出现了这样的描写句式: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教学时,教师只要有意识地渗透这种并列式的表达方法,就能为此次口语表达助力。
(三)转化
在教学中,笔者从《小马过河》的动画片引入,然后出示统编教材中《小马过河》课文,指导学生将课文和动画片联系起来进行对照,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归纳出表达方法。
1.说清楚动画片的片名、自己喜欢的任务、所做的事情、从中明白的道理。
2.采用丰富多样、引人入胜的推荐方式,如:你喜欢这部动画片吗?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哦!以激起其他同学观看的欲望。
由此可见,口语交际教学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充分挖掘阅读教学中的相关语言素材,与口语交际教学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为低段学生的口语表达提供相应的语言积累和句式表达的方法,加快学生提升语言交际运用的能力。
另外,非语言类指导也需要时时引起我们的关注,如:说话时语气恰当,语音和语速要适当;要拥有良好的说话习惯,态度自然,有礼貌;说话时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这些都要在课堂上及时跟进和指导,从而有效化解低段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单一化、学生交流个别化、表达习惯缺乏化”的难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