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卫东
来源:《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8年第5期
摘 要:在慕课成为全球化潮流的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慕课教学改革在国内一些地方高校初步展开。由于理念定位和设计规划方面的偏差与失误,对慕课教学改革产生了一些认知误区,突出表现在以技术理性统筹改革过程,机械移植和嫁接西方慕课资源和教学模式,忽视古典文学的本土性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改革过程缺少制度化、常规化措施等。结合慕课改革实践中的现状和问题,从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环节的整合、审美活动的拓展、科研潜能的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反思,并探索了走出慕课教学认知误区的具体途径,以期对地方性创新型人才机制的培养和形成提供依据。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慕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二十世纪以来,慕课(MOOC)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风靡全球,体现了新媒体技术条件下现代教育的一种潮流和发展趋势。慕课在现代教育理念上为地方性高校中国古代文学(以下简称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开启了某种新的思路,拓展了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和未来发展的空间,为全面提升国民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路径。但是,慕课的教育教学理念只在理论范畴完成了其自身的逻辑论证,它是否完全适合于中国国情和本土文化,能否在中国传统教育的土壤中开花结果,还需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验证;慕课教学改革为应用型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理性指向,但是,以理性启蒙为旨归的慕课教学模式与古代文学课程的审美目标和人文精神相违背,它在运用技术理性启迪学生心智的同时又在损害者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古代文学的慕课改革作为一个动态的、发展中的系统化工程,旨在形成合理化的人才创新机制,培养以现代人文精神为基本素质的创造性主体和创新型人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证明,任何一种先进的教育潮流、教育理念,都必须与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在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不断反思自身,才能不断走向合理和完善。古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核心课程,承担着传承文学经典、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培养人文素质等多种任务,承载着弘扬文化传统、培育创新人才等多种功能。因此,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必要构建起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慕课改革模式,进一步澄清错误的认识、理清思路,协调好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知识传授与创新培育、文化传承与科技引领的关系,为地方性高校的教学改革和转型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一、古代文学课程慕课教学改革的认知误区
慕课创新思潮于2012年在中国开始兴起。迄今为止,“慕课”思潮既没有成为当前中国教育思想中的主导潮流,更没有与中国的教育教学现状形成完美的融合。它是否完全适合于中国国情和地方高校的实际状况,是否充分体现了当代教育的人本主义精神,能否在中国传统教育的土壤中开花结果,还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在地方性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的慕课改革过程中,无论是教师、教育工作者还是管理者,在教育理念、课程定位、教学模式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尚存在着诸多认识误区,影响到了慕课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创新人才机制的培养,不利于地方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慕课教学改革主要表现为一种理想式的定位设计和理论筹划,与地方高校课程教学的实际状况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不能实现有效的组织和产出。近些年来,“慕课”工程在国内
地方性高校并没有得以全面展开或认真落实。有关古代文学课程的慕课改革是基于西方慕课教育理念基础上设想和构建出来的,这些设想和策划作为理想教育形态的表征和延展,是把理想的教学方式附加在慕课模式之上所构想出来的事实上还不存在的慕课形态,其实质是人们对于提供和获得真正优质的教育的期盼。这种理想的教育标准对于古代文学课程慕课改革未必都是适合的,不少环节存有模仿照搬西方慕课模式的教条主义倾向,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在此条件下,探求不同国家之间慕课改革的共性与差异问题,寻求慕课教育教学理念与国内地方高校课程教学的契合点,就成为当前地方性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慕课改革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二,慕课教育理念作为启蒙主义的思想延展,以技术理性启迪学生的心智并统辖整个改革过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探究学习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德国文学家、美学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特别地强调了审美对于人类的作用,“美现在除了使人能够按照本性,从自己本身出发来创造他所愿望的东西——把自由完全归还给人,使人能够成为他所应该是的东西,此外,美无论什么也达不到了。”在国内地方性本科院校中,中国古代文学的慕课培养目标,忽略了审美教育和创新性的内在要求,只强调文学知识的理解、分析、背诵与记忆,力求学生通过掌握一技之长,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学生还不具有感性认知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自觉性,缺乏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审美鉴赏能力与体悟能力,不能达到心灵的觉醒、自由与超越,在这种条件下规划和设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探究学习的路径,会以技术理性限制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并误导学生进入现代教育体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盲区。
第三,慕课教学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师、学生、管理者之间的主体功能和协调作用,不利于和谐、动态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慕课教学模式片面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与掌握,在建构探究型学习模式的同时忽略了学生智性的开发和主体性的发挥;忽略了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把教师的作用仅仅等同于管理者、协调者,忽略了教师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忽略了传统课堂的师生互动以及经典作品蕴含的人文精神;慕课教学模式同样忽略了管理者对于慕课平台、网络资源的建构功能和对于学生的监管作用,因而忽略了传统教学模式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事实上,教师、学生、管理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既存在明确的责任划分要求又构成教学模式上的互补态势。
第四,慕课教学改革偏重于从西方慕课模式和国内优质课程资源中嫁接移植,在教学目标定位、课程资源配置、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均存在着孤立性和封闭性的特征,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当前古代文学慕课教学模式的构建局限于从教学改革方面着手实施,割裂了与专业设置、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的关系,不仅如此,包括西方慕课课程资源在内的诸多优质课程大多数并不适合国内慕课教学需求,不具备地方特色、个性化特色和市场化服务特色,不能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实现接轨。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古代文学慕课教学模式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缺少循序渐进的程序,不少环节和步骤以偏概全、流于形式,忽略了学生知识文化层次的差异性与多元化的层次需求。
第五,慕课教学模式的构建尚未纳入到制度化建设当中,使得古代文学慕课建设缺少常规性和稳定性。事实上,在大多数地方性本科高校中,从管理机构、教学教研机构到从事慕课改革的专业教师,对于课程改革大多都持观望态度。学校未能提供足够的教改经费和资源共享平台,相关院系未能就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制定相关鼓励措施,不少专业教师满足于慕课教育教学理念的一知半解以及课程改革的浅尝辄止,不能将慕课改革向纵深层次推进。经验证明,古代文学慕课教学模式要想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就必须加大对慕课课程的投入力度,加强制度化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平台构建,同时将慕课建设纳入到项目建设中来,将这项系统工程纳入到正常化的轨道上来,才能使慕课教学改革真正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有效方式。
二、地方性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慕课改革的实践反思
从地方性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慕课改革的现状来看,慕课教学模式还没有从整体上构建起来,慕课理念与课程改革实践呈现出相脱离的趋向;改革过程急功近利,形式主义严重;教学过程对于“知识—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过分强调,助长了技术主义在课程改革中的泛滥,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具体说来,慕课改革实践应该作出如下反思:
第一,古代文学课程慕课教学模式应实现从“教育现象”向“社会现象”转变,从“复制西方”向“中国模式”的转变。与慕课有效结合并为学习者欢迎的教育教学方式,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体现出来?在这一点上,国学教育为慕课模式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借鉴,国学由社会性的普及教育进入课堂教育,再由课堂教育面向社会,走向社会,说明了一种教育模式经过合理的转换是可以成为一种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欣然接受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的。慕课教学模式同样面临着转换的必然性,即以一种异域性的先进理念、教学模式,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学的土壤里,经过吸收、转化和改造,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教育模式,然后将这种教育实践的成果推广应用到社会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就目前的改革进程和实际效果来看,慕课模式还没有找到与古代文学课程的最佳契合点,缺乏深入的探索和改进,因而很难达到慕课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
第二,古代文学课程慕课教学模式的诸多环节存在着断裂和脱节现象,需要从整体上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以慕课教育理念为核心的古代文学课程建设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目标制定、课程设置、路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形成性考核等多个环节,为此需要很好地协调慕课理念与直观体验、网上辅导与实践教学、课内指导与课外学习、理性引导与情感教育等方面的关系。但在今天的不少地方性高校中,诸多环节均未得到认真的组织和协调,学院管理部门、教学部门和具体的任课教师,甚至还存在着止步不前和相互观望的状态。结构主义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复杂的统一整体,任何一个部分和环节都不可能孤立地被理解,而只能把它放在一个整体的关系网络中,即把它与其他部分联系起来才能被理解,整体的作用具有大于各个部分及部分相加的功能。古代文学课程本身就处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中,它处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的规划范畴之内,与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相互并列、相互依存,与文艺理论、文艺美学前后论证、补充说明,只有把古代文学慕课教学模式放在动态的系统中进行结构性的改组与调整,推动慕课教学模式的诸多环节的相互促进、和谐互动,才能创造性地发挥慕课改革在古代文学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功能,提升慕课教学改革的质量和品位。
第三,古代文学课程慕课教学改革应实现与地方市场的有效接轨,为慕课建设提供可持续性发展的后续动力。就地方性高校的现状来看,以慕课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尚未建立起来,慕课改革领域缺乏领军人物或学科带头人;慕课教学的课题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相关“产、学、研”项目为数寥寥;围绕慕课建设的研发中心还未建立起来,慕课建设缺少自主研发能力和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与此同时,国内慕课研发项目多产生于少数“211”、“985”重点高校,虽然顾及到了西方慕课模式的一些规律和特点,但往往局限于精英教育的目标特性,而与地方性慕课建设要求相距甚远。面对着地方性市场和产业部门的经济文化需求,古代文学慕课建设应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的结合,突出个性特色和地方服务特色,通过研发中心和互联网平台向地方社会输出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推动古代文学课程慕课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慕课教学模式在实施情感教育、打造精品课程、增扩阅读范围、强化课外活动方面,应形成自己的个性化、地方化特色,提升课程建设的市场服务意识和文化品格。以往的教学实践证明,打造精品课程,加强情感教育,不但不会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矛盾,而且会以古代文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弥补慕课教学的理性缺陷和不足,会以经典文学的特有情韵和艺术魅力构成文化服务的突出亮点;增扩阅读范围、强化课外实践活动,不但能够加强国学经典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而且会以学生丰富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提升其服务于文化市场的能力。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及管理者需要重新认识慕课教学模式可能产生的工具理性化倾向,需要在人
文性与科学性、技能型与素质型之间寻找最佳的契合点,强化内涵建设和服务意识,使古代文学课程的慕课建设真正办出地方特色、民族特色。
三、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慕课改革的路径探索
古代文学课程慕课建设在地方性本科高校教学改革过程中尚处于初始阶段。慕课教学改革应围绕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探索服务于地方市场、适合学校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改革创新之路。具体探索路径可以表述如下。
第一,将古代文学课程慕课建设纳入专业、学科建设系统工程中,探索古代文学课程慕课建设的制度化、常态化之路。古代文学课程慕课建设绝非一蹴而就,不仅需要各级教学、教研机构和专业教师的高度重视,更需要优质的课程资源,优秀的教师团队,数量可观的经费支持,需要在政策、条例、制度、经费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投入,定期对慕课改革工作进行督促、审查、考核、评估,力求做到稳中推进、可持续发展。在地方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从先秦文学到魏晋文学,从唐宋文学到元明清文学,一般分为四个教学阶段来进行,每一教学阶段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想完成古代文学课程慕课建设的系统工程,就必须以专业、学科建设的宏观视野来整改古代文学慕课改革思路,循序渐进,在开放的环境中选择和吸收优质教学资源,加大投入力度,组建高水平的、适宜于服务地方市场需求的课程教学团队,打造古代文学精品慕课课程,以适应地方高校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推动学校教育教学事业迈入常态化、制度化的道路。
第二,加大古代文学慕课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努力探索和建设“古代文学慕课﹢”的课程教学体系和课程服务体系。在技术设备和师资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要着力构建慕课研究与开发中心,尤其要加强古代文学慕课平台建设,以实现古代文学课程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要以互联网作为连接纽带,以国内广泛、稳定的课程市场作为依托,实现课程教学的层次性、多样化及其课程价值;要以慕课平台开发为中心,积极吸收国内外有益的慕课资源作为校内课程教学资源之用;要以优质的教学团队为主体,开发适合于地方市场文化需求的课程资源,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以课程改革促进和带动专业及学科建设。
第三,强化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个性化、地方化的办学特色,努力使古代文学慕课课程教学趋于优质化和个性化。古代文学慕课改革在地方性高校刚刚起步,不仅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没有完美的课程标准可以参考。西方的慕课教学与国内古典文学的课程教学在内容上相距甚远,只能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适当加以借鉴;国内重点高校的优质慕课与地方高校的慕课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很难量体裁衣地完全套用下来。唯一的选择路径就是立足于地方高校的地方特色,在应用型这一模式特征中寻找和发现慕课改革的独特性,探索适合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慕课改革之路。例如,古代文学慕课改革应着眼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加强服务型人才的培养;在慕课资源的选择与开发上,应贴近于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在教学环节突出地方服务的导向和学习技巧技能的掌握运用;等等。
第四,突出情感教育在慕课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强化情景模式的创设和学生的情感体验。“知识-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它在强调人才的创新性、实用性的同时无法绕开审美教育和主体人文素质的培养。审美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参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塑造,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与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契合。在区域性、地方性的文化市场中,虽然存在着对于学生的知识性、技能性的突出需求,但就主体的认知结构而言,人文性、体验性与探究性、反思性是相互依存、相互融通的,学生主体以其体验性和情感性推动学习过程的探究和思考,反过来,学习过程的探究和思考也需要情感体验来激发学生主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成果,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学慕课教学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认知误区,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作出合理的调整。西方慕课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要求我们辩证地汲取和采纳,扬长避短,立足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使异域性的先进理念与中国本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我国地方经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作为一种尚未走向成熟的教学模式和新生现象,其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失误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这种发展现状也在提醒我们,必须认真地面对慕课改革中出现的现实困境,深入探索和总结慕课改革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实现地方性高校未来教育教学的大繁荣和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吉荣.国外慕课研究最新发展述评[J].外语教学研究,2016(1).
[2]李亚员.慕课(MOOC):本质、误区与展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0).
[3]徐晓雄,桑新民.地方本科院校慕课建设的困境和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16(9).
基金项目:南阳理工学院2017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型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慕课教学模式及应用实践研究”,项目编号:NIT2017JY-072。
作者简介:赵卫东(1968-),男,河南南阳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文艺学。
(责任编辑 冯会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